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与天气:

1.气团与锋: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

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

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

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

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

2.锋的类型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v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

v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

v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

v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

v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2)暖锋与天气:

v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较慢。

v 过境前受冷气团影响,气温偏低,气压偏高,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v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v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

(3)准静止锋与天气:

v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v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v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

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

1.部分基本概念:

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

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

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

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低压和气旋:

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

3.高压和反气旋:

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

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

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

低压区(气旋)的低压槽容易出现锋面,该锋面将随气旋的旋转而运动。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面与天气:

1.气团与锋: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

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

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

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

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

2.锋的类型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v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

v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

v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

v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

v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2)暖锋与天气:

v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较慢。

v 过境前受冷气团影响,气温偏低,气压偏高,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v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v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

(3)准静止锋与天气:

v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v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v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

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

1.部分基本概念:

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

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

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

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低压和气旋:

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

3.高压和反气旋:

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

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

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

低压区(气旋)的低压槽容易出现锋面,该锋面将随气旋的旋转而运动。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面与天气:

1.气团与锋: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

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

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

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

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

2.锋的类型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v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

v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

v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

v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

v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2)暖锋与天气:

v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较慢。

v 过境前受冷气团影响,气温偏低,气压偏高,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v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v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

(3)准静止锋与天气:

v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v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v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

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

1.部分基本概念:

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

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

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

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低压和气旋:

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

3.高压和反气旋:

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

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

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

低压区(气旋)的低压槽容易出现锋面,该锋面将随气旋的旋转而运动。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面与天气:

1.气团与锋: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

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

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

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

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

2.锋的类型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v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

v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

v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

v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

v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2)暖锋与天气:

v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较慢。

v 过境前受冷气团影响,气温偏低,气压偏高,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v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v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

(3)准静止锋与天气:

v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v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v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

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

1.部分基本概念:

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

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

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

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低压和气旋:

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

3.高压和反气旋:

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

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

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

低压区(气旋)的低压槽容易出现锋面,该锋面将随气旋的旋转而运动。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扇形统计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扇形统计 图(人教版) 扇形统计图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圆柱与圆锥 一、圆柱的特征: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2、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

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4、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h或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r2 6、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h 7、将一张长方形围成圆柱有两种方法,将一张长方形进行旋转一般也有两种。 二、圆锥的特征: 1、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2、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3、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4、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Sh或V锥=πr2×h 、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 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③、水桶铁皮;④、厨师帽;通风管。 6、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圆锥

【2019年整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知识点

诊断学基础 1、血清病-**反应 2、弛张热39以上24小时波动超过2度败血症风湿热结核化脓 3、稽留热39度以上24小时不超过1度肺炎链球菌伤寒 4、呕血与黑边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 5、心梗发热为吸收热急性胆囊炎多发热并寒战 6、癫痫抽搐前有先兆 7、实质性器官被寒气组织覆盖-浊音 8、甲低-粘液水肿貌 9、皮肤色素沉着——阿迪森病 10、支气管呼吸音——胸骨上窝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角附近 11、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舒张期杂音——动脉导管未闭 12、心前区隆起常见于先心病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13、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两个半月瓣关闭的震动 14、二尖瓣狭窄-心尖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舒张期震颤左侧卧位明显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流加速 15梨形心——左房增大肺动脉段膨出 16、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右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减轻 17、腹水大于1000ml出现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肝脏触诊——冲击触诊法 18、上腔静脉受阻向下下腔静脉向上(曲张) 门静脉高压脐上向上脐下向下 19、周围性面瘫——同侧面肌麻痹中枢性瘫痪——病理反射阳性 20、肌力:0瘫痪1内缩无动2水平3无抵抗4抵抗差5正常 21、肝昏迷——扑翼样震颤 22、共济失调——美尼尔 23、匙状甲——贫血风湿热甲癣 24、锥体外系——铅管样强直 25、吗啡中毒——呼吸过缓瞳孔缩小肺炎——呼吸过快 26、大量胸腔积液-呼吸音消失 27、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膜散在出血点

28、维生素A缺乏-角膜软化 39、上颌窦——颧部压痛 40、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 41、凯尔尼格征-病变累及脑膜 42、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寄生虫-嗜酸僧高 43、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或用铁剂治疗一周血小板升高 44、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降低 45、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会出现幼稚红细胞 47、2500ml多尿100ml无尿 48、心衰尿中可出现管型肾衰——蜡样管型 49、内生肌酐清除率反应肾小管的滤过功能 50二氧化碳结合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 51、AFP——肝癌支气管哮喘IgM明显升高急性炎症血清补体升高 52、棕褐色痰——阿米巴脓肿尿比重尿量升高——糖尿病 53、狂犬病——中性粒细胞升高 54、正常心电轴0-90度QRS心室肌除极 55、前间壁心梗V1V2 56、X线自然对比对明显的是胸部胸膜粘连最常见部位——肋膈角 57、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会出现典型X线表现 58、原发综合症——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59、血播性肺结核——2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 60、回盲部检查-全消化道造影 61、头颅外伤首选——CT纵膈肿物首选CT 62、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诊断 传染病 1、传染病原体免疫流行 2、潜伏性感染:病原——免疫低——发病相对状态无症状不排病原 3、熟悉潜伏期是为了确定检疫期 4、主动免疫:菌苗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5、构成感染的三大因素:人体病原体外环境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知识总 结. 教学情况记载表 学生姓名数学年级六上科目性别课时学期总主讲日日期:年月学生次课课时所在上课时间本次学校时间:星期次第授课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及实际运用。复习要求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 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

分比图。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2统计图分类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1)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2 少。部分和总量的关系。)(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一、填空。)统计图。()统计图,(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统计图表示。、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2 )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表示总数,用( 3、扇形统计图是用( 知识回顾分比。)统计图表示。 4、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可以用( )统计图。、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5 : 二、选择题)。条形统计图表示,()折线统计图表示1.(,扇形统计图表示()细心选择、部分与总数的关C BA、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数量的多少系)表示优、良、及格)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 2.小华应选择( 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教学情况记载表 参加的人数与班级人数的关系。 A、折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图5,A、B、C 分别AC规定每人只参加一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下象棋打扑克( ) 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B人人 D.490A.259人 B.441人 C.350下围棋37%(5) , 则男生占全 4.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女生男生288312( ) 校人数的百分数为 A.48% B.52% C.92.3% D.4% (6) 三、解答 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动1,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50人,能够获得全班近的支持率?若全班人数为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 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 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 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 7.3~38℃,中等度热3 8.1~39℃,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 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即紫绀。分为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前者表现为全身性,皮肤温暖,多由心肺疾病引起SaO2降低所致;后者表现的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皮肤冷,系由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如左心衰 15.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心源性~、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 16.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时,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7.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

幂的运算知识要点归纳及答案解析

幂的运算知识要点归纳及答案解析 【要点概论】 要点一、同底数幂的乘法特点 +?=m n m n a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要点诠释:(1)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底数可以是任意的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 多项式. (2)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特点, 即m n p m n p a a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3)逆用公式:把一个幂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的积,其中它们的底数 与原来的底数相同,它们的指数之和等于原来的幂的指数。即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要点二、幂的乘方法则 ()=m n mn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m n p mnp a a (0≠a ,,,m n p 均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 ()()n m mn m n a a a ==,根据题目的需要常常逆用幂的乘 方运算能将某些幂变形,从而解决问题. 要点三、积的乘方法则 ()=?n n n ab a b (其中n 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n n n n abc a b c (n 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n n n a b ab =逆用公式适当的变形可简化运算过程,尤其 是遇到底数互为倒数时,算法更简便.如:1010 101122 1.22???? ?=?= ? ????? 重点四、注意事项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六上科目数学 上课时间日期:年月日主讲 学期 课时 总课时 次课 学生 所在 学校时间:星期 本次 授课 第次 复习要求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及实际运用。 统计图分类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知识回顾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 )统计图。 2、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3、扇形统计图是用()表示总数,用()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 分比。 4、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5、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细心选择二、选择题: 1.折线统计图表示(? ),扇形统计图表示(? ),条形统计图表示( ? )。 A、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B、数量的多少?? C、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2.小华应选择(? )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 )表示优、良、及格参加的人数与班级人数的关系。 A、折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图5,A、B、C 分别 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 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4.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 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为( ) A.48% B.52% C.92.3% D.4% 运用练习三、解答 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动能够获得全班近 1 4 的支持率?若全班人数为50人,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估计会有多少人积极参加比赛? C 打扑克 B 下围棋37% A 下象棋 (5) 女生 288 男生 312 (6)

诊断学基础重点

绪论 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 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 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 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 6)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 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 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5)发热的原因: 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 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③原因不明发热 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 胸痛原因: 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 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 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 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学生姓名性别 年 级 六上科目数学 上课时间日期:年月日主讲 学 期 课 时 总课时 次课 学生 所在 学校时间:星期 本 次 授 课 第次 复习要求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及实际运用。 统计图分类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知识回顾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3、扇形统计图是用()表示总数,用()表示各部分所 占总数的百分比。 4、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5、要反映小明家上个月各项支出占他家总支出的关系,可选用()统计图。 细心选择二、选择题: 1.折线统计图表示(),扇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表示()。 A、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B、数量的多少 C、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2.小华应选择()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表示优、 良、及格参加的人数与班级人数的关系。

A、折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 统计图 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图5,A、B、 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 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 共有( ) 人人人人 4.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 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为( ) % % % 运用练习三、解答 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动能够获得全班近1 4 的支持率若全班人数为50人,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估计会有多少人积极参加比赛 蓝球 16% 排球 18% 足球 24% 其它 乒乓球 32% C 打扑克 B 下围棋37% A 下象棋 (5) 女生 288 男生 312 (6)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 2、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 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 3、咯血定义, 4、咯血与呕血区别 5、呼吸困难定义, 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 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8、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 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 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 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 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 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 7、桶状胸 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 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 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 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

小学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点

小学统计图的知识点 一、统计图的各类: (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5)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6)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7)统计地图:描述某种现象的地域分布。 小学数学中三种常见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信息的特点与规律,三种统计图有着各自特点,因此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统计图的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诊断学基础知识多选题附标准答案

1、咳嗽咳痰伴发热多见于呼吸道肺部疾病,临床上应予哪些重点检查: A、胸部透视 B、胸部摄片 C、肺部CT D、超声波 E、胃镜 答案:A、B、C 2、急性腹膜炎的腹痛体征特点为病变部位有: A、压痛 B、反跳痛 C、腹肌紧张 D、肠蠕动减弱 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答案:A、B、C、D、E 3、急性腹痛同时伴有休克表现的有 A、急性腹腔内出血 B、急性心肌梗死 C、中毒性菌痢 D、绞窄性肠梗阻 E、急性胃肠穿孔答案:A、B、C、D、E 4、下列引起呕吐的疾病中,属于中枢性呕吐的有 A、幽门梗阻 B、脑膜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腹膜炎 E、洋地黄中毒 答案:B、E 1.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 A 红斑狼疮 B 脾功能亢进 C 阑尾炎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答案:C D E 知识点: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P225 2.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有 A 血小板<100×10^9/L B 纤维蛋白原<1.5g/L C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 D FDP>20mg/L E 3P阳性 答案:A B C D E 3.下列那些由骨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 A T淋巴系祖细胞 B 原红细胞 C 巨核系祖细胞 D 嗜酸粒祖细胞 E 原粒细胞 答案:C D 4.3P试验假阳性可见于 A DIC早期 B 恶性肿瘤 C 败血症 D 原发性纤溶症 E 创伤 答案:B C E 1. 直接Coombs试验在临床中常应用于以下哪些疾病的检测 A.新生儿溶血症 B.缺铁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症 D.地中海贫血 E.营养不良性贫血 答案:AC 2. 凡遇下列哪些情况应行骨髓检查

2020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点归纳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绪论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第二单元望诊 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假神(无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神乱 望面色 常色与病色1、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 病色——晦暗、暴露(1)善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病轻,脏腑精气未衰 (2)恶色: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 五色 青主寒瘀痛经风戴阳证—面色苍白,却时而面红如妆,嫩红带白,游走不定, 赤热虚实妆戴阳多为虚阳外越,此为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 黄主脾虚湿黄疸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白寒阳虚气血脱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黑寒肾虚饮痛瘀疳积—小儿面黄肿或青黄或乍黄乍白,腹大青筋 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 淡青/青黑——寒盛、痛剧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心阳暴脱 面与口唇青紫——心气、心阳虚衰青黄(苍黄)——肝郁脾虚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惊风或惊风先兆 黑色: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黑暗淡——肾阳虚;黑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血 意义:判断气血盛衰;识别病邪性质;确定疾病部位;预测疾病轻重与转归

统计图知识点总结

统计图知识点总结 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的一部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这样的统计图称“扇形统计图”.又称“百分比较图”或“圆形图”.该图可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间的关系.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并根据各个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而宽度相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直条图”.条形图可画成竖条,也可画成横条.从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所统计的数量的多少,依一定的次序,描出相应的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成一条折线,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纵、横向的单位长度可相等,也可不等.从图中折线的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以及它的倾斜度,可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幅度或发展趋势. 制图步骤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作图定标尺.先画纵轴,确定一定的比例(即标尺),作为长度单位;再画横轴,纵、横轴的长短要适中. 3.画直条.条形的宽度、间隔要一致. 4.写上条形统计图的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或计算出必要的数据(包括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数). 2.根据数据,算出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需要,取适当的半径画圆,用量角器依次按圆心角把圆分成几个扇形. 4.标上每部分的内容及占总体的百分数.用虚线、实线或不同颜色将各部分区分开来.

诊断学重点知识重点总结汇总

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症状学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二单元缺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完整版)幂的运算(知识总结)

幕的四则运算(知识总结) 一、 同底数幕的乘法 运算法则:同底数幕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用式子表示为: a m a n a m n (m n 是正整数) 二、 同底数幕的除法 运算法则:同底数幕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用式子表示为:a m a n a m n °(a 0且m 、n 是正整数,m>n 。) 补充: 零次幕及负整数次幕的运算: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 0次幕都等于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 p (p 是正整数) 次幕,等于这个数的 p 次幕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 1 a 0 1(a 0),a p -( a 0,p 是正整数)。 a p 、幕的乘方 mn 1、计算: 补充: 同底数幕的乘法与幕的乘方性质比较: 四、积的乘方 运算法则:两底数积的乘方等于各自的乘方之积。用式子表示为: 扩展 m n p mnp mn p mp. np a a a a a b a b 提高训练 1. 填空 (1) (1/10)5 x (1/10)3 = ______________ (2) (-2 x 2 y 3) 2 = ______________ ⑶(-2 x 2) 3 = ___________ (4) 0.5 -2 = _________ (5) (- 10)2 X (- 10)0 X 10"2 = __________ 2. 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 1)0 = 1 a 工1 B. (— a )n = - a n n 是奇数 C. n 是偶数,(一a n ) 3 = a 3n D. 若a 丸,-为正整数,则a p =1/ a -p (2) [(-x ) 3 ]2 ?-x ) 2 ] 3的结果是( ) A. x -10 B .-x -10 C. x -12 D. - x -12 (3) a m = 3 , a n =2, 则a m-n 的值是( ) A. 1.5 B. 6 C. 9 D. 8 3.计算题 (1) (-1/2 ) 2 十(-2) 3 十(-2) - -(口-2005) 0 ⑵(-2 a ) 3 F -2 = 同底数幂乘法 幂的乘方 幂的运算 乘法 乘方 指数运算种类 加法 乘法 运算法则:幕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乘方转化为同底数幕的乘法 练习: .用式子表示为: n 都是正整数) 注:把幕的 ①2 2 x 32 X 2 4 X 2 5 X 2 2 2 m n 3 m 1 2 2 ② a a a a a b “ a n b n (n 是正整数) (m n 、p 是正整数)

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总复习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知识点 1、我们学过的扇形统计图有三大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能更好的反应数量的多少。 3、(折线统计图)既能反应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5、在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总数量)也就是(单位“1”),各个扇形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6、扇形的大小与(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有关。 巩固练习: 1、如果只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如果要清楚的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 2、判断下列各种情况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 ①、在一次期中检测中,优、良、中、差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百分比情况! ②、要反应某地区xx~xx年人口增长变化情况。 ③、要反应李军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情况 ④、某市xx~xx年财政收入的增减情况? ⑤、在一植树活动中,统计每种数各有多少棵? ⑥、育才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所占全校学生的百分比情况: 3、右图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 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占(),蛋黄的质量占(), 蛋清的质量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 蛋的蛋清重()克。 4、下图是某学校教师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①、最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教师的 ()%。 ②、最喜欢()和() 的人数差不多。 ③、如果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最喜欢《新 闻联播》的老师有多少人? ④、你知道了什么的数学信息? ⑤、计算一下《探索.发现》和《焦点访谈》两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诊断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属外源性致热原的物质为(1 分)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白细胞介素- 1 E.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答案解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 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1 分) 2.下列哪种是内源性致热原( A.细菌 B.坏死组织 C.肿瘤坏死因子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炎性渗出物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IL -1)、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1 分) 3.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 A.病毒 B.炎性渗出物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干扰素 正确答案: E 本题分数: 1 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包括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4.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1 分)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 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5.由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 1 分) A.脑出血 B.肺炎 C.心力衰竭 D.甲亢 E.皮炎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答案解析:余下四项为非致热原性发热。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6.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 1 分) A.变态反应 B.感染性疾病 C.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D.内分泌代谢障碍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 分 答案解析: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7.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1 分) A.病毒 B.立克次体 C.细菌 D.真菌 E.肺炎支原体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 分 答案解析: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其中以细菌最常 见。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幂的运算(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幂的运算(基础)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整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2. 能用代数式和文字语言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要点梳理】 【396573 幂的运算 知识要点】 要点一、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m n m n a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要点诠释:(1)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底数可以是任意的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 多项式. (2)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即m n p m n p a a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3)逆用公式:把一个幂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的积,其中它们的底数 与原来的底数相同,它们的指数之和等于原来的幂的指数。即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要点二、幂的乘方法则 ()=m n mn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m n p mnp a a (0≠a ,,,m n p 均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 ()()n m mn m n a a a ==,根据题目的需要常常逆用幂的乘 方运算能将某些幂变形,从而解决问题. 要点三、积的乘方法则 ()=?n n n ab a b (其中n 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n n n n abc a b c (n 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n n n a b ab =逆用公式适当的变形可简化运算过程,尤其

慕课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知识点作业任务

各知识点测试汇总 绪论 1.1概述 一、单选题 1.提出“独取寸口”的医书是() A《脉经》B《肘后备急方》C《难经》D《黄帝内经》 2..下列不属于诊法的是() A 望色 B 诊舌 C 诊病 D 按腹 答案:1. C 2. C 二、多选题 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诊法 B 辨证 C 诊病 D 病历 2.“证”是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性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 A 病位 B 病因 C 病机 D 病性 答案:1.ABCD 2. AD 1.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一、多选题 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是() A 审症求因 B 见微知著 C 以常衡变 D 整体审察 二、判断题 “因发知受”的“发”是指发病。() 三、填空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秉承中医学的特点。 答案:多选题:BC 判断题:╳填空题:整体观念 1.3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是() A 四诊合参 B 以常衡变 C 病证结合 D 整体审察 2.创立“诊籍”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淳于意 D 扁鹊 3.下列哪项不属于体征() A 口臭B喉中痰鸣 C 腹痛 D 脉滑()答案:1. B 2. C 3.C

一、望诊 1.1望诊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望神的重点临床意义 1.望诊的内容包括()ABCDE A.全身望诊 B.局部望诊 C.望舌 D.望排出物 2.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ABCD A.以常衡变 B.动态观察 C.充分暴露 D.综合判断 3.望神重点观察的内容是()ABCD A.神情 B.目光 C.色泽 D.体态 1.2 得神与少神、失神、假神的辨析 1.得神的表现提示()A A.精充充盛,体健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属病轻 B.正气不足,神气不旺,属虚证或体弱 C.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或邪气亢盛,功能障碍,属病重 D.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属病危 2.下列各项,属神气不足表现的是()B A.两目晦暗 B.精神不振 C.面色无华 D.肌肉瘦削 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口出异声,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属于()C A.狂病 B.癫病 C.痫病 D.中风 1.3 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望诊的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常色与病色

幂的运算 知识点总结及考点强化练习

幂的运算 知识点总结及考点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公式表示为:+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2. 同底数幂的乘法可以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即 m n p m n p a a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注意点: (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中,首先要找出相同的底数,运算时,底数不变,直接把指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积的指数. (2) 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时,如果底数不同,先设法将其转化为相同的底数,再按法则进行计算. 二、 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公式表示为:()()m n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推广:[()]()m n p mnp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2.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公式表示为:()()n n n ab a 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推广:()()n n n n abc a b c n =是正整数 注意点: (1) 幂的乘方的底数是指幂的底数,而不是指乘方的底数. (2) 指数相乘是指幂的指数与乘方的指数相乘,一定要注意与同底数幂相乘中“指数相加” 区分开. (3) 运用积的乘方法则时,数字系数的乘方,应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出结果. (4) 运用积的乘方法则时,应把每一个因式都分别乘方,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个因式. 三、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除法 :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公式表示为:(0)m n m n a a a a m n m n -÷=≠>,、是正整数,且 同底数幂的除法推广: (0)m n p m n p a a a a a m n p m n p --÷÷=≠>+,,、、是正整数 2.零指数幂的意义: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用公式表示为:01(0)a a =≠ 3.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 n -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 次幂的倒数.(先进行幂的运算然后直接倒数): 用公式表示为:1 (0)n n a a n a -=≠,是正整数 4.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 对于绝对值大于0小于1的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形式为10 n a -?,其中110a ≤<,n 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含整数位上的零)所决定. 注意点: (1) 底数a 不能为0,若a 为0,则除数为0,除法就没有意义了. (2) (0)a m n m n ≠>,、是正整数,且是法则的一部分,不要漏掉. (3) 只要底数不为0,则任何数的零次方都等于1. 第二部分 例题精讲 考点1.幂的运算法则 例1. 计算 (1)26()a a -?; (2) 32()()a b b a -?-; (3)12()n a +; (4)2 232?? ? ??-xy (5)53()a a -÷; (6)32(1)(1)a a +÷+ 变式 计算 (1)35(2)(2)(2)b b b +?+?+ (2)3223()()x x -?-; (3)41n n a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