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 一、质点与参考系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②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③物体能否简化为质点,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物体的运动及研究的问题等因素。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通常以地面和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确定的点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

2.位移和路程: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从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三、速度与加速度

1.速度:描述质点的运动及快慢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定义:质点的位移与发生该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t

s

v ??=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瞬时速度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

(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率,是标量

2.加速度:描述质点的速度改变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定义:质点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v t v a t 0

-=?=

),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2)大小: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运动质点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即速度的变化率。

四、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同的直线运动。

2.特点:(1)速度为恒量;(2)加速度为零。

3.规律:(1)s=vt ;(2)图像

1.质点:将物体抽象为没有大小只有质量的点;质点只占有位置,但不占有空间。

(1)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在具体问题中,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及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如观看运动员百米竞赛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研究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的技术要领时则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质点不是质量很小的点,与几何中的“点”不同。 2.对参考系的理解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使任意的。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4)参考系本身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在讨论问题时,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常假定它是静止的。

(5)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辨析 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同,t

x

v =既是平均速度,也是质点在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t

x

v =

随位移x 或时间t 的选取不同而不同,是反映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这段位移上运动的快慢程度。对做变速运动的质点,在它经过的某个位置附近选很小一段位移x ?,x ?小到在这段位移上察觉不到速度有变化,即在x ?上物体是匀速,那么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与这段位移上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即认为运动质点经过这一位置的速度等于在这一位置附近取一小段位移x ?与经过这段x ?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t ?趋于零时,t

x v ??= 2.平均速率

平均速率是质点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t

x

v =

。平均速率是对质点在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 3.方向问题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平均速率是标量,只有在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注意:在计算平均速度时,t x

v =

适用于任何运动;而2

0vt v v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该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质点的加速度与其速度、速度改变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速度v 很大,速度改变量Δv 可以很小甚至为零,加速度a 也可大可小,也可以为零.

3.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 =F

m ,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特别提醒:加速度的大小反映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反映质点的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则质点的速度增大,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则质点的速度减小.

考点四、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求解多物体或多过程运动问题的方法:

(1)审清题意,分析各个物体和各个运动过程,构建运动图景,并尽量画出草图; (2)分段分析各阶段运动特点,找准各阶段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3)灵活运用运动规律处理有关实际问题.

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 【详解】 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 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3.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B. C.D. 【答案】AD 【解析】 【分析】 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 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4.节能减排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假设公交车通过城市十字路口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10m/s,一辆公交车在距离十字路口50m的车站停留,乘客上下完后,司机看到红灯显示还有10s,为了节能减排.减少停车,降低能耗,公交车司机启动公交车,要使公交车尽快通过十字路口且不违章,则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象可能是()

(浙江专用)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直线运动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

一、不定项选择题 1.(2012·浙江五校联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B .若以河岸为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船上行走的人可能是静止的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 2.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 .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2012·江苏镇江一模)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4.2012年9月11日20时58分46秒,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的成就和意义可与“两弹一星”相提并论。假设敌方导弹发射t 0时间后,我方反导拦截导弹发射,经时间t 将其摧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敌方导弹与我方反导拦截导弹运行轨迹相同 B .敌方导弹与我方反导拦截导弹运行时间差为t -t 0 C .敌方导弹与我方反导拦截导弹运行时间差为t 0 D .敌方导弹与我方反导拦截导弹相撞时与地心距离相同 5.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现象,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图a 中仪器A 和B 通过电缆线连接,B 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 和B 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 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 ,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 ,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 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b 中1、2、3为B 发射的超声波信号,1′、2′、3′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其中T 0和ΔT 为已知量。又知该测定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0,则根据所给信息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为( ) 图a 图b A .向右,v 0ΔT 2T 0+ΔT B .向左,2v 0ΔT T 0+ΔT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

广东省200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 【知识要点】 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从原则上说,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定,但一般应从解决问题的方便出发选择合适的物体作参考系。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都取地面为参考系。 3.质点: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实际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大小来决定的。如在研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微小的原子不能看作质点。而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的规律时,巨大的地球却可以看作质点。这是一种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5.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6.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s v = ,单位:m/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对于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只能根据定义式t s v =求平均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 根据2 0t v v v +=求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的变化率):a =t v ??,单位:m/s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相同。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v >0 、a >0 或v <0 、 a <0),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v >0、a <0或v <0、a >0),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该加速度表示速度大小改变的快慢;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垂直,该加速度表示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当然,若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既不共线又不垂直,则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加速度表示了速度(大小

分享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课后作业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课后作业(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3届丰台区模拟)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A.停在机场的飞机B.候机大楼 C.乘客乘坐的飞机D.飞机跑道 2.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3. 图1-1-12 2011年2月15日消息,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4倍,如图所示,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4.“龙腾水舞新广州”——2012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对出江岸、江面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精彩上演.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5.(2012·湖北宜昌市一中模拟)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1-1-1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1-13 ①图中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②图中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③图中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④图中卫星运动的轨道均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A.①②B.①③

高一《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

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 (1)没有(体积)、(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 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理解为位移变化快慢。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米/秒m/s )。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 方向),如 A B C A B C 图1-1 V/m .s -1 t/s O -10 10 20 V 1 V 2 15 10 5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 一、质点与参考系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②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③物体能否简化为质点,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物体的运动及研究的问题等因素。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通常以地面和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确定的点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 2.位移和路程: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从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三、速度与加速度 1.速度:描述质点的运动及快慢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定义:质点的位移与发生该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t s v ??=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瞬时速度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 (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率,是标量 2.加速度:描述质点的速度改变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定义:质点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v t v a t 0 -=?= ),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2)大小: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运动质点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即速度的变化率。 四、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同的直线运动。 2.特点:(1)速度为恒量;(2)加速度为零。 3.规律:(1)s=vt ;(2)图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教案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参考系 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 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

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Δv Δt 。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3)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4)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5)甲的加速度a 甲=2 m/s 2,乙的加速度a 乙=-3 m/s 2 ,a 甲>a 乙。 (×) 2.(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1T 1和P 14T 1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江水运动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 B .“太阳东升西落”中太阳以地球为参考系 C .“火车8点42分到站”,“8点42分”指的是时刻 D .“第3 s 末”和“第3 s 内”都是指的时间间隔1 s [答案] ABC 3.(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4T 2和P 29T 2改编)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6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C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D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答案] BCD 4.(教科版必修1P 14T 2改编)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 .子弹以800 m/s 的速度撞击到墙上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①定义:---------------。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的,静止是---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用时间轴上的一个--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2.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体系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 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3.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 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4.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刻对应于物体所处的状态,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 时间是指两时刻之间的距离,对应物体所经历的某段过程,在时间轴上 用时间段表示。 5.路程和位移: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 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6. 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标量是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7.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Δx/Δt,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8.匀速直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9.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Δv/Δt=(v t-v0)/Δ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高中物理专题: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中物理专题: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知识点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路程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加速度轨迹图像位移图像速度图像 二.典例解析 1.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到瞬时的过渡 平均速度: s v t =平均速率: l v t = ①路程一般大于位移的大小,故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不一定匀速),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②当t趋于0时,平均值转化为瞬时值(近似替代思想——极限法) 当t趋于0时,s的大小与L趋于相等(化曲为直思想——微元法) 【例1】光电门测速 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 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0.10m/s B.100m/s C.4.0m/s D.0.40m/s 2.参考系和相对运动 巧选参考系;非惯性系中引进惯性力 【例2】水面追帽子 一小船在河水中逆水划行,经过某桥下时一草帽落入水中顺流而下,2分钟后划船人才发现并立即掉头追赶,结果在桥下游60米追上草帽,求水流速度.(设掉头时间不记,划船速度及水流速度恒定)(答案:0.5m/s,以帽子为参考系,小船来回做等速率运动,时间相等.另问:能求出划船的速度吗?) 【例3】竖直球追碰

如图所示,A 、B 两球在同一竖直线上,相距H=15m ,B 球离地面h. 某时刻释放A 球,1s 后释放B 球,要使A 球能在B 球下落的过程中追上B 球, 则h 应满足什么条件?重力加速度取g=10m/s 2(答案:不小于5m ) 如图所示,A 、B 两球在同一竖直线上,相距H ,B 球离地面h=5m.设B 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若两球同时释放,要使A 球能在B 球反弹后上升的过程中与B 球相碰,则H 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0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A 组·基础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筐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 m ,然后水平移动30 m ,此过程中砖块的路程和位移大小为( ) A .路程大于70 m ,位移为50 m B .路程和位移都大于50 m C .路程为70 m ,位移为50 m D .路程和位移都是70 m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砖块的路程s =40 m +30 m =70 m ,位移x = 302+402 m =50 m ,C 正确. 答案:C 2.连淮扬镇铁路是江苏中部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该线北起连云港,经淮安、扬州至镇江,全长305 km ,设计区段列车速度为250 km/h ,在镇江五峰山处,以主跨1 120 m 悬索桥跨越长江,进入镇江新区.文中“305 km”和“250 km/h”分别指( ) A .路程 瞬时速度 B .路程 平均速度 C .位移 瞬时速度 D .位移 平均速度 解析:全长305 km 是列车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设计时速250 km/h 为全程对应的最高时速,故为瞬时速度. 答案:A 3.(2017·河北定州中学模拟)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 h)行500里(1里=0.5 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下面所列速度中与“金牌”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 A .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 B .人骑自行车的通常速度 C .高速公路上限制的最高车速 D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时速 解析:“金牌”一昼夜t =24 h 的路程s =500里=250 km ,“金牌”的速度v =s t =250 km 24 h ≈10.4 km/h =2.9 m/s ;中学生步行的通常速度约为1 m/s ,与“金牌”速度不符,故A 错误;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3 m/s ,与“金牌”速度比较接近,故B 正确;我国规定高速公路车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①定义:---------------。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的,静止是---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用时间轴上的一个--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2.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四、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ZHI SHI SHU LI ZI CE GONG GU 知识梳理·自测巩固 知识点1参考系和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 ①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为了观测方便和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②参考系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③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而引入的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思考:如图所示 (填“可”或“不可”) 知识点2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类别位移路程 定义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 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质点轨迹的长度 区别(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联系(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 表示,即 v =x t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且指向前进的一侧。 (3)速率 ①定义: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标、矢性: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知识点3 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a =Δv Δt 。 3.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4.标、矢性:加速度是矢量。 思考:大街上车辆如梭,有加速的,有减速的,有来有往。 (1)汽车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减速时呢? (2)汽车的加速度大(或小),对汽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影响? [答案] (1)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2)加速度大(或小),说明汽车速度变化得快(或慢)。 思维诊断: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2)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 (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运动得描述 知识体系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她物体位置得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得有质量得点称为质点。这就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得理想化模型、 把物体瞧成质点得条件:当物体得形状与大小对研究得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 得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3.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得运动时,用来做参考得物体称为参考系。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得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得观察结果往往不同得。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得基本原则就是能对研究对象得运动情况得描述 得到尽量得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得物体得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4.时间与时刻:时刻就是指某一瞬间,时刻对应于物体所处得状态,在时间轴上,时刻用 一个点表示。 时间就是指两时刻之间得距离,对应物体所经历得某段过程,在时间轴上 用时间段表示。 5.路程与位移:路程就是质点运动轨迹得长度,路程就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得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得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 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就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得大小等于路程。 6、矢量与标量:矢量就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得量 标量就是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得量 7、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速度就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得物理,v=Δx/Δt,速度就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得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得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得切线方

向。 8。匀速直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得时间内位移都相等得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得运动。 9.加速度:加速度就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得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得比值,定义式就是a=Δv/Δt=(vt-v0)/Δt,加速度就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得方向相同,与速度得方向无关。 知识点填空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得点。 (2)质点就是一个得物理模型,实际。 (3)一个物体能否瞧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得大小,而就是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物体相对于其她物体得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5)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得(即假定为得)另外得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得物体作参考系时,观察结果往往得。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得基本原则就是能对研究对象得运动情况得描述得到尽量得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得物体得运动,所以通常取作为参照系 (6)时刻:某一瞬时,时间轴上用表示、 (7)时间:两时刻间得间隔。在时间轴上用表示、 (8)2秒末就是 ,2秒内就是 ,第2秒内就是 ,速度达到2m/s时就是。作息时间表上得数字就是。(填“时间点”或“时间段”) (9)矢量: 得量叫做矢量。 (10)标量: 得量叫做标量。 (11)矢量与标量得区别:①有方向, 没有方向。②标量相加时,遵循法则,矢量相加时,遵循。 (12)位移就是,速度就是,质量就是,

高考物理总复习检测: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建议 用时:40分钟) 【A级基础题练熟快】 1.(多选)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 地区胜利建成.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做质点 B.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是在不断运动的 C.要对南极大陆在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 D.要对南极大陆在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 解析:选AD.祖国大陆和昆仑站都是在地球这一个物体上,是相对静止的;由于要研究空间结构,所以要建立三维坐标系,选项A、D正确. 2.(2019·温州十校联考)对于下列体育比赛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刻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铅球位移的大小为4.50 m C.运动员跑完 1 5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 1 500 m D.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做质点 解析:选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间,选项A错误;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铅球位移在水平方向投影的大小为4.50 m,选项B错误;运动员跑完1 5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1 500 m,选项C正确;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3.(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本章内容分析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A. 物体和质点 B. 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C. 时刻和时间间隔 D. 路程和位移 E. 矢量和标量 F. 直线运动的位移和路程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G.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H. 速度 I.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J. 速度与速率 4.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此部分为重点和难点) K. 电磁打点打点计时器L. 点火花打点计时器 M.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N.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O. 用图象表示速度(v—t图象) 5. 速度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P. 加速度Q. 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分类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05北京·理综】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 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二、填空题 1.【01上海】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汽车的速度是m/s。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1、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C A、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 B、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 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 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⑵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2、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这时()BC A、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东行驶 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位移(1)位移是量(“矢”或“标” )。 (2)意义:描述的物理量。 (3)位移仅与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无关。

路程(1)定义:指物体所经过的,路程是量。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线段的长短代表。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且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质点位移相同,则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圈时,他的()C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 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时间和时刻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向相对应。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