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泉州市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本卷共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 27 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 3)题。( 6 分)

读书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国家的富强和腾飞必然要以知识凝聚力量, 而读书是知

识的重要来源。 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的基石。中华民 族 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

的民族。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就――踌 躇不决 B 、重要――山重 水复

A、铸. . . .

C、底蕴 ――面有愠 色 D 、凝 聚――泠 泠作响

. . . .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 的一项是( )( 2 分)

...

A、之所以 B 、不但 C 、尽管 D 、因此

(3)下列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

A、 文中词语“起点” 、“基石”的词义分别是“专指径赛中起跑的地点” 、“比喻基础或中坚

力量”。

B、 “勤奋――懒惰”是一对反义词。

C、文中短语“ 礼仪之邦” 、“热爱学习”都是偏正短语。

D、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国家凝聚力量。 ”

2.古诗文默写。 ( 12 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3)持节云中, 。(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5) ,毕竟东流去。( 6) ,烟波江上使人愁。

(7)坐观垂钓者, (。 8)忽如一夜春风来, 。

(9)衔远山,吞长江, ,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评论这一新闻事件。 (不超过 15 字, 3 分)

中国年,西式餐厅也凑热闹,纷纷推出 “年夜饭 ”服务。必胜客南京新世界百货店的工作

人员告诉记者,预定 “年夜饭 ”要先交 50 元押金, “已有好几位预定了 ”。不过,店里没有针

对春节专门安排特殊的菜单和菜品, “除夕那天来吃饭,吃的就都是 ‘年夜饭 ’”。

“年夜饭 ”就是除夕那天吃顿饭?记者采访多家餐饮企业, 发现很多中餐馆也持有相同的

看法。记者采访十余家餐饮企业,从 1288 元到 6888 元一桌的 “年夜饭 ”,都和平时差不多,

没有安排特别的年俗活动。记者只能从 “全家福 ”、“新春步步高 ”等少数菜名上才能找到和过

年相关的气氛。

一句话评论:

4.问题探究。 ( 6 分) 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单单那各地的地名, 就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为让同学们亲

近泉州文化,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一次“泉州地名趣谈”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其

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有同学搜集到许多有趣的泉州地名,请你帮他分类。 ( 2 分)

备选地名:万安 北峰 马甲 金井

A 类:东海 西街 南安

B 类:石狮 龙湖 牛姆林

(2)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2 分)

材料 1:有一同学搜集到的地名有:老鼠坂(德化) 、看牛坪(惠安) 、虎空口(惠安) 、英

仔兔(安溪)、龙穴(石狮) 、大蛇(德化) 、马加坡、羊角山(晋江) 、鸡母岫(安溪) 、麝

狗 (德化)、猪母穴(南安) 。

材料 2:执节巷在一峰书院东南侧文胜巷东南, 宋淳熙十六年 ( 1189 年)工部郎中诸葛廷瑞,

奉使赴金国吊祭病逝的金世宗完颜雍。 他坚持按礼仪行事, 不辱使命。 宋光宗因他执节有度,

屡加重用。绍定三年( 1230 年),泉州知州真德秀奏请在其故里立 “执节 ”牌坊, 以褒扬前

人风范,故名执节巷。

材料 3:有一对把八个二字的地名凑的对联,写来很有文采,此联为: “龙会龙宫,通天

紫云”,对“凤登凤阁,甲第仁风” ,颇堪传诵。

你的发现:

(3)活动三:请从以下地名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探究其得名的由来。 (2 分)

刺桐城 打锡巷 一峰书 龙头山 状元街

示例:锦芳留,在花巷北古榕巷东端。明代大富翁李五(即为洛阳桥增高桥面的李俊育)的府第在此 ,其门匾题 “世锦芳留 ”,寓意世世富贵 ,代代传芳 ,因称 “锦芳留 ”。

二、阅读( 63 分)

(一) 阅读 《桃花源记》,完成 5-8 题。( 15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或异二者之为 B 、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 .

C、 便要还家 要言不烦 D 、渔人甚异 之 父异焉

. . . .

6.翻译句子。 ( 6 分)

(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 2)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译文

7.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3 分)

8.文章结尾处的“再寻桃花源”部分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 (3 分)

(二)阅读 《充满矛盾的台风》 ,完成 9-11 题。( 9 分)

①绝大多数台风是在两半球信风气流矛盾冲突中诞生的, 它自身也充满了矛盾。 可以说,

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天气系统中有如此多的、尖锐而有趣的矛盾。

②大家都知道, 台风会造成狂风暴雨的天气。 可是,恰恰在台风的中心,即直径为十几

至几十公里的台风眼区里,却是个天气晴好、无风或小风的“世外桃源” 。因此,在狂风暴雨

区和台风眼区分界面内外,几尺之间,这两种截然相反、矛盾鲜明的天气和谐地共存着。

③降暴雨的台风会引发大火, 这是台风制造的又一个尖锐矛盾。 日本曾多次发生这一现

象。因为在日本, 台风过境后, 其后部西南气流在较高大的东西向山脉背风的北坡下沉时由

于焚风效应而变得又干又热,只要有火源,大火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1955 年10月1日深

夜,日本新淇县府失火, 恰逢台风过境后的强烈焚风迅速助燃, 造成了市中心的毁灭性大火。

④大家还知道, 台风是地球上最重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可是它确确实实也是资源。 例

如,盛夏正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如火的季节, 台风雨能及时地缓解甚至解除几十万甚

至上百万平方公里广大地区的旱情, 而且, 因为台风登陆后风势迅速削弱. 一般不再造成灾

害,因此,台 立夏的南方大 来了宝 的水 源。台 雨能及 地 解天气。例如,

2003 年 7 月下旬,正是伊布都台 束了江南大部分地区持 40 度左右的高温天气。

⑤更有趣的是,台 然是个直径可达上千公里的“ 然大物” ,可是它却是一 子都被

“ 人” 着鼻子走路的。 个“ 人”就是比它更 大的副 高气 。台 沿它的西 和西

北 可以到达相当高的 度, 从而把 海洋上丰富的 量和水汽 送到遥 的北方。 它和

秋冬季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一起, 共同 了地球上的冷 和水汽平衡。 也正是因 它能到

达 高 度, 我国黑 江 北部以至更北地区尚能受到台 影响; 而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

却因接近赤道反而没有台 的踪影。

9. 文章中哪个句子能概括本文的 明内容?( 3 分)

10. 第 5 段, 什么“我国黑 江 北部以至更北地区尚能受到台 影响;而我国

最南端的首母暗沙,却因接近赤道反而没有台 的踪影。 ”(3 分)

11.下面的 法不 准确 的一 是( )(3 分)

....

A、台 的中心,即台 眼区,往往无 或小 ,天气晴好。 B、以“ - 分 - ”的方式 构文章,分 从四个方面 明了台 的矛盾。

C、 言平 中透出生 ,如“世外桃源”

、“ 然大物”和“ 着鼻子”等, 来形象可感。

D、台 是 源,是因 它能 来 降雨, 解旱情,消除高温。

(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一文,完成 12-15 ( 13

分)

“自欺”也并非 在的新 西, 在只不 日 其明 , 罩了一切 了。然而,在

罩之下,我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在。

...

我 从古以来, 就有埋 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民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 是等于 帝王将相作家 的所 “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 的光 , 就是中国

的脊梁。

一 的人 , 就是 在也何 少呢?他 确信, 不自欺;他 在前仆后 的 斗,不

一面 在被摧残, 被抹 ,消 于黑暗中, 不能 大家所知道 了。 中国人 失掉了自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