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铜矿深部找矿实践和认识

合集下载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叠加改造地质特征及成因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叠加改造地质特征及成因

收稿日期: 2019-05-22; 改回日期: 2019-06-19项目资助: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深地项目(2017YFC0601305)和中国地调局项目(DD20190156)联合资助。

doi: 10.16539/j.ddgzyckx.2020.06.004卷(Volume)44, 期(Number)6, 总(SUM)179 页(Pages)1076~1095, 2020, 12(December, 2020)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叠加改造地质特征及成因刘宝山, 张春鹏, 宋万兵, 韩仁萍(中国地质调查局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 多宝山斑岩铜矿床位于早古生代多宝山岛弧带上, 地处兴安地块东缘, 是东北地区正在开采的最大的超大型铜矿床。

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韧性变形构造序次的分析, 发现矿石矿物的赋存状态除早期的星点状、细脉浸染状斑岩型矿化外, 还叠加有后期沿片理面和糜棱面理分布的脉状、透镜状矿化。

NW 向韧性剪切变形造成原斑岩中的铜矿化发生迁移与再定位, 使变形带中的铜矿化局部富集。

在详细的矿区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 发现研究区存在五期岩浆侵入和三期成矿作用, 其中早奥陶世花岗闪长岩(~478 Ma)及中奥陶世花岗闪长斑岩(~460 Ma)为主成矿期, 晚三叠世更长花岗岩(225.8±0.4 Ma)产生弱铜钼矿化, 中侏罗世安山玢岩(170±5.6 Ma)及早白垩世闪长岩(118.1±6.6 Ma)没有产生铜钼矿化。

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受古亚洲洋及蒙古‒鄂霍茨克洋两大构造域叠加控制, 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 发生了叠加改造。

关键词: 多宝山岛弧带; 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 叠加改造矿床; 片理化; 糜棱岩化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1552(2020)06-1076-020叠加成矿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已被矿床地质学家关注, 涂光炽(1979)多次论及矿床的多成因问题; 陈国达(1982, 1987)提出“多因复成矿床”的概念; 曾庆丰(1987)就“叠加成矿”, 梅友松等(1995, 2000) 和汪东波等(1998)就“同位成矿”多次进行专门论述; 翟裕生等(2009)提出了“叠加成矿系统”理论; 许德如等(2015)阐述了“多因复成矿床的形成机理”。

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方法技术

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方法技术

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方法技术杨少平;焦保权;孙忠军;张学君;徐仁廷;陆学普;潘文胜;卜祥宗【摘要】在森林沼泽景观区中低山亚景观条件下,通过4个研究区的试点工作认为:①以找寻小型以上规模矿床为目的的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方法,以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为佳,采样粒级-10~+60目,采样密度3~4点/km2.②采用B层残坡积土壤测量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采样粒级-20目,采样密度4点/km2左右;采样布局为沿山脚和山脊的不规则测网.③在倒石堆发育区,可以采用采样密度6~7点/km2渗湿土测量方法进行异常追踪.④泥炭测量难以获得比较全面和客观的测区找矿前景信息,在区域化探异常追踪阶段最好不要选用.【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8(032)005【总页数】8页(P480-487)【关键词】森林沼泽;中低山亚景观;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方法【作者】杨少平;焦保权;孙忠军;张学君;徐仁廷;陆学普;潘文胜;卜祥宗【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吉林,九台,1305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吉林,九台,130500;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我国森林沼泽景观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区,面积约70万km2。

气候温和湿润,冻结时间长达200~300 d,冻土厚度一般50~60 m;在背阴“塔头”、山间谷底、低级阶地和沼泽地,冻土厚度可达70~80m或大于100 m[1]。

从而造成土层冷湿、通气状况不佳、生物化学作用受到很大抑制;有机物分解能力较弱,地表疏松层中保留了较多植物残体。

浙江建德铜矿松坑坞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主元素分布规律

浙江建德铜矿松坑坞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主元素分布规律

浙江建德铜矿松坑坞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主元素分布规律俞跃平【摘要】浙江建德铜矿松坑坞矿段位于钱江印支褶皱带轴部中段,矿体赋存于松坑坞向斜南东翼-铜山背斜倾伏端附近之上石炭统黄龙组下段的灰质白云岩中,Ⅰ号矿体位于向斜的南东翼,Ⅱ号矿体产于向斜核部.Ⅰ号矿体矿石主元素为铜,Ⅱ号矿体矿石主元素为铜、锌、硫,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0(024)005【总页数】7页(P407-413)【关键词】铜矿床;矿床特征;矿石主元素;分布规律;松坑坞矿段【作者】俞跃平【作者单位】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浙江,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建德铜矿是浙江省铜原料生产基地,自1960年建矿以来,在岭后矿段(33线以南的38~33勘探线间)已连续开采40余年。

随着矿山生产的延续,矿山保有资源储量逐年减少,探明资源几近枯竭,为此,扩大外围地质找矿,寻找矿山接替资源,成为矿山迫在眉睫的任务。

根据岭后矿段地质工作和科研成果,经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认为,现有矿山北部的松坑坞矿段,其构造、地层、岩浆岩等条件与岭后矿段相同,成矿条件良好,并已有深部找矿信息显示,有望找到矿山接替资源。

经地质详查工作,新查明(122b+333)铜金属量3.59万t、锌3.19万t、全硫23.2万t,伴生金523kg、银71.8t[1]。

建德铜矿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南缘、钦州湾—杭州湾拗陷带(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的华埠—新登陷褶带中段。

出露上古生界浅海-滨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NE向褶皱,与下古生界为平行不整合,其上不整合覆盖上侏罗统陆相火山碎屑岩。

区域内小型浅成中酸性岩枝脉岩发育,无大型侵入岩体出现[2]。

矿区所在地层属下扬子钱塘—休水沉积区。

松坑坞矿段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上泥盆统和上石炭统,各地层均呈NE~SE向分布(见图1)。

自下而上有:上泥盆统西湖组(D3 x)出露于松坑坞向斜两翼的最外部,岩性为中-厚层状白色含砾石英砂岩,与上覆珠藏坞组呈假整合接触。

浙江建德铜矿松坑坞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主元素分布规律

浙江建德铜矿松坑坞矿段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石主元素分布规律

F。 于 松 坑 坞 向 斜 南 东 翼 , 度 大 于 8 0 走 向 。位 长 0 m,
NE 0 , 向 S 倾 角 7 ~ 8 。 被 一 条 规 模 较 大 的 2 。倾 E, 0o O , 花 岗 闪 长玢 岩 侵 入 。 ( ) E 向 断 裂 : 区 内 晚 于 NE 向 断 裂 的 多 3近 W 是
规律。
关 键 词 : 矿床 ; 床 特 征 ; 石 主 元 素 ; 布 规 律 ; 坑 坞 矿 段 铜 矿 矿 分 松
中图分类号 : 1.1 P6 8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6 3 2 1 ) 5 0 0 —0 1 0 —5 6 ( 0 O 0 — 4 7 7
1 1 地 层 . 矿 区所 在 地 层 属 下 扬 子 钱 塘 一 休 水 沉 积 区 。 松
建矿 以来 , 岭后 矿 段 (3线 以南 的 3 ~3 在 3 8 3勘 探 线
问 ) 连 续开 采 4 已 o余 年 。 随 着 矿 山 牛 产 的 延 续 , 山 矿
保有 资 源储 量逐 年减 少 , 明资 源几 近枯 竭 , 此 , 探 为 扩 大 外 同 地 质 找 矿 , 找 矿 山 接 替 资 源 , 为 矿 山 迫 在 寻 成 眉睫 的任 务 。根据 岭后 矿段地 质工 作 和科研 成 果 , 经 对 比 分 析 和 综 合 研 究 认 为 , 有 矿 山 北 部 的 松 坑 坞 矿 现 段 , 构造 、 层 、 浆 岩 等 条 件 与岭 后 矿 段 相 同 , 其 地 岩 成 矿 条 件 良好 , 已 有 深 部 找 矿 信 息 示 , 望 找 到 矿 并 有 山 接 替 资 源 。经 地 质 详 查 _ , 查 明 ( 2 b 3 3 T作 新 12 + 3 ) 铜 金属 量 3 5 . 9万 t锌 3 1 万 t全 硫 2 . 、 .9 、 3 2万 t伴 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成矿理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成矿理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分馏效应 分形 分异 冷冻方式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低温相变 低温拉曼光谱学 人工合成包裹体 中国沉积盆地 中东亚能源矿产成矿域 不整合面 三江北段 cacl2-h2o和mgcl2-h2o体系 au-ag相关性
科研热词 预测 非达西流 非线性定量理论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铜镍硫化物矿床 钾 钨锡成矿 钙碱性岛弧火山岩 金铜成矿 金矿体 金-铜-钼成矿 郯庐断裂带 造山型金矿 透岩浆流体 软流圈上涌 超镁铁质 走滑剪切带 资源潜力 西天山. 西南地区 花岗岩sr-yb分类 综合信息 碰撞造山带 矿床形成 矿产预测 相变区 生产能力 理论与实践 特征 物理化学性质 煤层气 热液矿床 热液成矿作用 火成岩结构 滇西地区 溶浸开采 渗透率 深部找矿 流体流动 流体包裹体 流体交代蚀变成矿 模糊逻辑 构造转换 构造结 构造拆离 杂卤石 晶体粒度分布 晶体空间分布 早石炭世 新疆 新技术方法 斑岩铜矿
沉积盆地动力学 沉积盆地 水口山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 构造演化 构造控制 构造型式 曲线 方法论 斑岩钼(铜)矿床 撞击构造 控矿因素 找矿模型 成矿预测 成矿理论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动力学背景 成因机制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微山稀土矿 强化甲烷产出 应用地球化学 广义自相似性 岩石成因 岩石 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 层状结构 小型含油气盆地 富氟钡型碳酸岩 富氟花岗岩 奇异性 多金属矿田 多组分气体 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理论 增量方法 地质特征 地质年代学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学意义 吸附势理论 吸附-解吸 吸附 含气量 后期改造与改造盆地 南岭 单一铁矿床 华南 华北克拉通北缘 十杭带 剪切滑移面 判识标志 分馏机理

江西武山铜矿区新发现钨矿(化)_体特征和其成因——来自矿相学、白钨矿原位U-Pb_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

江西武山铜矿区新发现钨矿(化)_体特征和其成因——来自矿相学、白钨矿原位U-Pb_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3年12月December ,2023第42卷第6期42(6):1139~1158文章编号:0258-7106(2023)06-1139-20Doi:10.16111/j.0258-7106.2023.06.004江西武山铜矿区新发现钨矿(化)体特征和其成因——来自矿相学、白钨矿原位U-Pb 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约束*高任1,2,谢桂青1,3**,冯道水2,纪云昊1,钟浩2,张磊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江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江西九江33200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战略性金属矿产找矿理论与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钨和铜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但钨、铜在矿床中可以共伴生,原因还不清楚。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育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层状铜(钨)多金属成矿系统,其中层状铜(钨)矿体成矿时代数据相对较少。

作者以该带九瑞矿集区武山铜矿区新发现的钨矿(化)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相学、白钨矿原位U-Pb 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研究发现,武山矿床具有层状、矽卡岩型、斑岩型3类铜矿体均有白钨矿矿化,矿床整体由浅至深存在Cu →Cu-W 的分带规律。

3类矿石中的白钨矿产状类似,充填在粗粒黄铁矿晶体间隙,或呈浸染状分布,被黄铜矿、闪锌矿等交代,产于退化蚀变阶段;其中斑岩中还存在少量晚世代白钨矿,与石英、黄铁矿共生,形成细脉并穿切花岗闪长斑岩,为石英-硫化物阶段产物。

通过对退化蚀变阶段白钨矿进行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作者获得了层状矿体含钨黄铜矿矿石中的白钨矿原位LA-ICP-MS U-Pb 同位素年龄为(140.6±1.5)Ma ,代表层状铜钨矿体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获得的斑岩、矽卡岩型矿体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

层状矿体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特征和Sr/Mo 值符合岩浆热液矿床特征,相比矽卡岩型、花岗岩型白钨矿,层状矿体中白钨矿具有明显较低Mo 含量,反映了形成于相对低氧逸度条件;另外,层状矿体中白钨矿具有正Eu 异常和与围岩相近的高Y/Ho 值的特征,推测其是流体充分交代了含碳围岩地层导致流体性质的明显改变,并且有利于白钨矿和黄铁矿的沉淀,可从深部黄龙组层间部位形成钨品位更富的黄铁矿矿石得到佐证。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冶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冶市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全市已发现矿产65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42种。

一前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上游产业。

大冶以矿立市、因矿兴市,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大冶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重要资源保证。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大冶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和矿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2002年—2010年大冶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深入分析大冶市市情、矿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规划的目标,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安排和优化布局,是指导全市未来5——10年矿产资源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政策性文件,是市政府和矿产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保护与勘查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管理条例》、《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黄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大冶市相关行业和部门发展规划的要求,根据市政府赋予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的职能而制定。

《规划》基准年为2002年,近期到2005年,远期到2010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大冶市所属的16个乡、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及农场。

二矿产资源形势(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1.自然地理概况大冶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处在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距省会武汉仅90公里。

2007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聘请监审专家名单及分

2007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聘请监审专家名单及分

附件1:
2007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聘请监审专家名单及分工
附件2:
项目监审工作报告提纲
前言
包括:现场检查日期、参加工作人员、监审工作过程、主要工作内容、简要结论和建议等。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情况
项目的组织管理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项目组人员构成;
项目工作管理和技术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的工作安排。

二、项目经费的到位及使用情况
包括国家下达和地方财政、矿山企业匹配经费的到位情况;项目管理费提取情况;项目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三、工作量完成情况
截至监审之日前实际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包括各种勘查设备的投入、各项山地工程(探槽、井巷、坑探、钻探工程等)的布置、进度和完成工作量。

四、勘查工作的质量情况
包括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综合地质编录、采样、加工和样品分析测试等质量情况;影响工作质量的因素和解决办法(附必要图件);
已投入的探矿工程对矿(化)体的控制程度及其合理性;
五、主要工作进展及其成果
取得的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其对预期成果的初步评述。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包括组织管理、运行方式、经费使用、勘查技术方法、工作质量、工作进度、预期成果等。

七、对今后工作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对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对组织管理、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工程布置、勘查技术方法、工作质量等。

对确保实现年度工作目标的意见和建议。

八、监审结论
项目监审工作情况一览表
填报日期:年月日
监审人: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 面倾 向南 东 , 角 中等 ; 倾 近东 西 向断裂也 属逆断层
从 断 裂 构造 看 , 区被 北 西部 的长江 扭 曲断 裂 矿 破碎带 、 东部 的殷 江 一 公断层 、 葛 南西 部 的吴 田 ~神
山断层 三 条 区域 性 主干 断裂 切 割 而 成 的 三 角形 地
性质 , 断层倾 向南 , 角 中 等 ; 倾 断裂 构 造是 矿 区内 主
代 和渗透 运移 , 因而使 矿液 能够 聚集 , 而五 通组上 部
碳 酸盐岩性 脆又 活泼 , 易与 矿液交 代成 矿 , 同时 由于
替 资源 解决矿 山的 生存 问题 , 已有 的 区域 地 质 和 以
二 者物理性 质差 异 较 大 , 构 造 活 动 中容 易产 生 层 在
间剥 离和破 碎 , 矿 液 的运 移 和 交代 沉淀 提 供 了空 为 间 , 成为铜 山铜 矿 的主 要 容 矿构 造 。铜 山铜 矿 床 也 主要 矿体剖 面 图见 图 2 。 2 2 2 构造控 矿作 用 .. 三条 区域性 主干 断裂不但 控制 了铜 山铜 矿 的产 出位置 , 也是 深部 岩 浆侵 入 、 演化 分 异通 道 , 对该 矿 的形成 起决定 性作 用 ; 皱构 造 的转折处 , 褶 构造 应力
段组成 , 三矿 段具 有相似 的矿 化特征 , 因勘 查时 间 是 和地 点不 同而人 为划 分 的 ; 体 主要 赋 存 于 铜 山 岩 矿
组合 黄铁 矿 、 白铁 矿组 合 , 同时也 反映 了岩体 对成
矿 的控制 作用 。 2 2 4 矿床 成 因 ..
体与栖 霞组 的接触 带及其 附 近 , 产状 多倾 向南 , 角 倾
2 矿 床地 质特征
2 1 矿床规 模与 形态 .
铜 山铜矿 是 一个 中型 铜矿 床 , 主要 由南 东 部 的
铜 山矿段 、 西部 的 前 山矿 段 和 南 西部 的前 山南 矿 北
近及 远分 别 为 磁 铁 矿 、 铜 矿 组 合 一 磁 铁 矿 、 铜 黄 黄
矿、 黄铁 矿 、 白铁 矿 组合 一 黄 铜 矿 一 黄铁 矿 、 白铁 矿
铜 山岩 体 不仅 带 来 大量 的成 矿 物质 , 矿 床 的 使
形成 成 为可能 , 携 带 的热 量 也 是 成矿 作 用 必 不可 其 少 的条件 。根 据分 析 , 山岩 体 的含 铜 质 量 分数 平 铜 均为 3 5×1 0一, 很 好 的 成 矿 岩体 , 矿 物 组合 由 是 而
环境要 素或 环境演 变 的背 景信 息 、 过 影像 分 类 实 通 现对环 境分 布格 局 的掌 握 与调 查 ; 接 应 用遥 感 影 直
生产 建设带来 了很 大 的便 利 。但 由于科 学技 术发展
的局 限性 , 些方 面遥 感 技 术 目前 也 存在 不 足 之处 某 如精 度不 高等 。随着 科 技 和计 算 机 技术 的发展 , 遥
变化较 大 , 多呈似 层状 、 状 、 囊 透镜状 、 豆状 。 扁
根 据 前 地 质 工 作 者 对 铜 山铜 矿 控 矿 因素 分 析
及, 同时根据 同位素进 行地 球化学 研究 , 定该矿 床 确
2 2 控 矿 因素 与矿 床成 因 . 2 2 1 地层及 岩性组 合控 矿 .. 主要 矿体 产于 泥盆 系五通组 与 二叠 系栖霞 组 间
带。
硫 、 矿床 在成 因上和 空间 上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铁


。 一 辫 / , ,
弋 一 殷江
弋I
/ ,
D 。



1 — …

'w

: . j
_ / T
瓣j 震 : !
兰 ; :
Q } ” ; 6I ; \
豳 回
1 8 圃
5 1 回 2
6 固 1 3
图 1 铜 山 矿 区 构 造 纲 要 简 图
1背 斜 轴 和 倒 转 背斜 轴 ; 2向 斜轴 和倒 转 向 斜 轴 ; 3断 层 ; 4推 - - - 一
1煌斑岩脉 ; 2矽 卡岩; 3铜矿体 ; 4角砾岩 ; 5断层 一 一 - - -
S ra e ilNo. 96 4 Au us. g t201 0




M 0RDEN NI MI NG
总 第 4 6期 9 2 1年 8月 第 8期 00
铜 山铜 矿 深部 找矿 实践和 认识
肖福权 齐庆 浩
( 陵 有 色金 属 集 团控 股 有 限公 司) 铜

要 : 研 究 区域 地质和 矿 区地 质 资料 的基 础上 , 在 通过铜 山铜矿 目标靶 区的深部找矿 工作 实
遥感技 术在数 字矿 山 中的应用 流程见 图 3 。
4 结 语
土地破 坏 、 被破 坏 等 。采 用 遥感 技 术对 矿 区环 境 植
进行监 测评 价原理 在于 : 各种环 境要 素 、 环境 污染 物 和环境 过程 都具有 其特定 的 时间 、 间和光 谱特 征 , 空
这些特 征通 过一定 的直 接或 间接特 征能够 在遥感 影 像上进 行表 达 , 而应 用 遥 感 信 息处 理 可 以提 取 环 从
矿区地质资料为基础 , 结合第一批国家资源危机矿 山找矿项 目, 考虑 到深部 成矿存 在 可能性 , 出 了找 提
矿工 作 向深部 延伸 的思 路 , 为原 有 勘 查 深 度集 中 认 于 一 0 m 以上 , 部 找矿 工 作 近 于 空 白, 对 深 部 50 深 并
成矿 地质 条件进 行 了具 体 分析 , 为 矿 床 深 部存 在 认
组 、 坑组 。 殷
探 时期 累 计 探 明铜 金 属 资 源 储 量 为 1 . 9 9万 t至 ,
20 0 3年矿 山 因资源枯 竭而 实施 政 策性 破 产 , 山随 矿 之转入 残矿 回采 。
1 区域 地质 概况
矿 区 内褶皱 构造 总体上 呈北东 向展 布的倒转 背 斜、 向斜 , 由北 向南 依 次为 : 山背 斜 、 山蓬 向斜 、 姥 北 吴 田背斜及 神 山向斜 , 山铜 矿 即分 布 于姥 山背斜 铜 南东 翼轴 向部位 , 图 1 见 。 区 内断裂构造 发育 , 主要有 北东 、 近东 西和近南 北 向三组 , 东 、 北 近东西 断裂构 造发育 。北 东 向断 裂
铜 山铜矿是 一座 位于安 徽省池 州市境 内的 中型 铜金 属矿 山 , 15 于 9 9年 建成 , 是铜 陵有 色 金属 集 团 控股 有 限公 司下 辖 主力 生产 矿 山之 一 。该 矿地 质勘
石 炭系 黄龙组 、 山组 , 船 二叠 系栖 霞组 、 峰组 、 潭 孤 龙
组、 大龙 组 , 三叠 系殷坑 组 、 龙 山组 、 担 山组 , 和 扁 其 中与成矿 作 用关 系 密 切 的是 黄 龙 组 、 山组 、 霞 船 栖
要 的控矿 因素 。
矿 区 内燕 山期 岩浆 岩发 育 , 为 中酸性 石 英 闪 均
段, 面积 10余 平方 公里 。 5 矿 区出露 志 留纪 ~第 四纪 地 层 , 由老 到新 主要
长岩 、 岗闪长岩类 小侵 入体 , 花 呈岩株 、 岩脉 产出 , 以
小河 王及铜 山两 岩体 出露面积 最大 , 据测定 , 内主 区
有利 的成矿 地 质条 件 : 与 当前 铜 山铜 矿 成矿 作 用 ①
密切 的泥盆 系 五通 组 、 叠 系栖 霞 组 地 层及 其 与岩 二
体 的接触 带 继 续 沿 铜 山 背 斜 S E翼 和 北 山蓬 向 斜 N 翼 向深 部 延 伸 , 存 在 有利 于 成 矿 的构 造 转 折 W 且
像提取环境要素、 典型环境现象; 应用遥感信息反演
感技 术在 数字矿 山 中将 会发挥 更加强 大 的作用 。
肖福 权 (9 3一) 男 , 17 , 工程 师 ,4 0 1 徽 省 铜 陵 市 。 24 0 安 7 0
( 稿 日期 2 1 -60 ) 收 0 00 -3
肖福 权 齐庆 浩 : 山铜矿 深部找 矿 实践和认 识 铜 要 岩 体 的含 铜 质 量 分 数 为 ( 5×1 )~( 0× 3 0 4
测 断 层 ; 5穹 窿 构 造 ; 6构 造 盆 地 ; 7志 留 系 ; 8上 泥 盆 统 五 - - 一 - 通 组 ; 9石 炭 至 二 叠 系 ; 1 ・ - 0 三叠 系 ; 1一 岗 闪长 斑 岩 ; 1 一 1花 2石 英 闪 长 玢岩 ; 1 . 英 闪长 岩 3石
2 2 3 岩体控 矿作用 ..
1 ) 是 较好 的含矿母 岩 , 0 , 与本 区 的矽 卡岩 型 的铜 、
21 0 0年 8月第 8期
集 中 , 易形成 破碎 或者层 间剥 离 , 极 是矿床 形成 的极 佳位 置 ; 区内主 要 断 裂构 造 F 、 均 形 成 于成 矿 矿 F 作用 以前 , 为岩 体侵 入浅 部提供 通道 和空 间 , 限制 并 了矿 床形 成 的空 间位置 。矿化 富集 的最有 利部 位有 构造 交叉 节 点 、 体 的 接 触 带 构 造 、 间 构 造 破 碎 岩 层
鞠离


一 m
\ r
2 巨 3 臣 4 囫 9 田 1 圈 1 圈 0 1
T 』
= 掘 一 , :
图 2 铜 山铜 矿 床 主 要矿 体 剖 面 图

Q 第 四系沉积物 ; T 一 一 l下三叠统灰 岩 ; P 一 2上二叠统砂 页岩 ; P 一 l
下 二 叠 统 灰 岩 ; D W 上 泥 盆 统 五 通组 砂 岩类 ; 6 花 岗闪 长 斑 岩 3一 一
有志 留系高 家边组 、 坟头 组 、 山组 , 茅 泥盆 系五通组 ,
矿 区环境 问题 主要 有 : 气 污染 、 环 境 污染 、 大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