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期间补硒能提高免疫力减轻副作用

乳腺癌化疗期间补硒能提高免疫力减轻副作用

乳腺癌化疗期间吃什么能提高免疫力减轻副作用?

一37岁女子乳腺癌化疗后,出现几种不良反应:强烈的恶心和呕吐,不能进食,脱发,在医院检查后还发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家人为了确保她能每天摄取到充足的营养素,遵着医嘱花尽心思、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为了补充维生素,买了猕猴桃、杏、苹果和大枣;为了给她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家人也买了甲鱼、牛骨髓等高蛋白食物给她吃。但是这些食物吃下后也未见她体内白细胞有所增加,因为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是靠止吐药硬吃下去的,在口腔、肠胃消化道黏膜都受损的情况下人体很难吸收饮食中的营养成分,提高免疫力的目标自然很难达到。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和之后,家人大多都不太懂得如何帮助病人应对化疗副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这些因肠胃消化道黏膜损伤引起的营养吸收问题。面对着漂亮的容颜日渐消瘦,严重脱发使原本貌美的她看上去就象一下子老了不少,家人却束手无策,心中的焦虑和哀愁无法言表……

因为众多关于化疗期间和化疗之后的营养饮食方法都必须是建立在病人能吃能喝、能消化、能吸收利用的基础之上,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才能让病人能吃得下,睡得好,让她保留一些基本的体质来顺利完成化疗,也为以后的身体康复创建基础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日本的研究专家推出了“生物替代疗法+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段。来自国际抗癌研究机构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研究及大量的临床应用证明,有一种叫麦芽硒的真菌营养物质能够活化人体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免疫连锁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营养吸收;同时,又可望与一些传统的抗癌药发生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

MarkMayell博士曾对455位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服用麦芽硒后身体各方面症状均得到改善。与单独进行化疗相比,90%左右的患者表示使用麦芽硒大大减轻了因化疗而产生的食欲低下、恶心、呕吐、头发脱落以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改善最明显的是呕吐症状和白细胞缺乏症。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6-26T14:54:30.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张学芳张士玲陆俊 [导读] 在使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严防局部外渗。 张学芳张士玲陆俊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464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甲的心理反应及使用化疗药物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通过护理人员实施积极、主动的心理护理,对药物毒副反应的护理,合理地保护静脉血管等措施,患者均能按治疗计划完成化疗任务。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0.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007-01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居于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发展至今还不足60年,但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乳腺癌化疗大致有以下几种:(1)辅助化疗:可分为术前诱导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 (2)根治性化疗(3)姑息性化疗。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 伤,因此,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的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1 研究对象与常用化疗药物及方案 1.1 研究对象:2013年1月至9月份在肿瘤内科住院乳腺癌患者106例,均为女性,其中术前化疗18例,其余88例,均按治疗计划完成了化疗。 1.2 常用的化疗方案及药物:CMF, CA (E)F, CAP, ET,泰素帝、健择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不仅有满足治疗疾病的需求,更有追求健康,良好心理状态的要求。健康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1.1 术前化疗的心理护理 此期病人面临着被诊断为癌症患者和接受治疗的双重打击,怀疑、恐惧,对疾病治愈的不确定感等负向情绪严重干扰着患者是否中断治疗,因此作好此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于以后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1.2 术后化疗护理 术后化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反复地应用化疗药物,给病人身体上造成诸多不适如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以及外在形象与生活质量的改变,如乳房缺如,脱发引起的自尊心受损,自我价值降低,回避社会交往,以虚弱,缺乏激情,易受累为主观感受,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康复与生活质量。有报道称,在癌症综合治疗中,乳腺病人的疲乏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癌症病人,成为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 2.2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护理 大多数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不强,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对繁殖旺盛的细胞(骨髓、胃肠道上皮细胞、头发根部),也具有抑制、杀伤作用,因此,化疗药物在一般治疗剂量时就可对机体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分别是: 2.2.1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胃肠道反应是化疗最常见的反应之一。通常在用药后2h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机制是:I.化疗药物是细胞毒性药物,刺激脑部呕吐中枢,引起呕吐。Ⅱ.药物直接抑制增殖旺盛的胃粘膜上皮,引起呕吐。 2.2.2 骨髓抑制的护理 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及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常感乏力,易感冒,通常在化疗后7~14天左右全血细胞不同程度下降。当白细胞降至1×109/L(1000/m3),血小板降至50×109/L(50000/m3),必须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⑴要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清洁的环境.绝对禁止病人与传染性患者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病人的一切用物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⑵预防呼吸道感染,病室空气紫外线消毒每日一次,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一日两次。⑶严密观察病人出血倾向,尽量避免肌注,防止损伤,静脉穿刺时慎用止血带,注射完毕压迫针眼5分钟,遵医嘱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一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2.2.3 皮肤粘膜反应的护理 化疗后可引起病人的皮肤、粘膜损害,如皮肤瘟痒、皮肤色素沉着、脱发、口腔炎、口腔溃疡等。 ⑴皮肤瘙痒者,要告知病人不要用指甲抓挠,经常用温水擦洗,勤换衣服,可给予肤轻松软膏外涂,已有小水泡、渗出液者可涂龙胆紫防止破溃感染发生。剥脱性皮炎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局部涂氧化锌软膏,并给予红外线照射一日两次。护士要向患者讲明化疗药物可引起脱发,告知病人要正确对待,此为一可逆性损害。要随时清除床上、枕上脱落的头发,必要时可佩戴假发。 ⑵随着化疗方案的发展,大剂量化疗,联合化疗的应用,口腔炎,口腔溃疡已成为化疗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对已发生口腔炎者,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早晚用儿童软毛刷刷牙,动作宜轻柔,饭后要用冷开水漱口。 2.2.4 泌尿系统反应护理 化疗期间护士要注意观察小便颜色,量及性状,有无膀肤刺激征、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及时发现异常,治疗中给予碱化和水化来预防这一并发症,嘱病人大量饮水,保证每日入量在4000m1以上,尿量不少于3000m1。对于入量已够但尿量少者,可给予利尿剂以促进药物排泄。注意观测尿液PH值,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增加碱性药物用量,加速药物代谢产物的溶解排泄,避免沉淀形成尿酸结石。 2.3 静脉血管的保护 乳腺癌患者常需反复化疗,外周血管破坏严重,加之手术侧上肢血液、淋巴回流不畅。因此对乳腺癌患者的静脉血管的保护关系到病人能否安全、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护士在乳腺癌患者的静脉血管保护中起关键性作用,在工作中应做到:

乳腺癌化疗健康宣教

乳腺癌化疗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护理评估.根据患者不同的生理、心理、年龄、家庭、社会地位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具体的教育方法包括口头讲解、书面形式、问答形式、示范教育及板报宣传教育。 化疗前的健康教育。 1.药物治疗知识乳腺癌化疗药物的应用有表柔吡星、环磷酰胺、替加氟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尤其是表柔吡星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作为一种周期非特异性抗癌化疗药物,对各期细胞均有作用,静脉给药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迅速分布于心、肾、肝、脾、肺组织中,但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胆汁排泄,50%以原形排除,在6小时内仅5%一10%从尿中排泄,通过对药物机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化疗期间多饮水,防止肾脏损害,注意休息避免感冒。 2.生理心理知识乳腺癌经过手术后失去女性第二性征。必然会导致心理状态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应对方式,导致影响化疗效果,对乳腺癌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应主动、热情的向患者讲解术后可以通过带假乳或整形等方法恢复病变乳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的解释,使其主动接受化疗,充分配合护士。 3.家属支持配合知识化疗过程中家属配合至关重要,因此要帮助家属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化疗安全。 化疗中的健康教育 1.饮食营养知识化疗前指导患者合理调配膳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嚼生姜有一定的制图作用,化疗后身体较虚弱,宜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可用姜来刺激食欲。 2.血管保护知识化疗药物是对皿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因此护士在穿刺成功见到回血后,要告知家属和病人密切观察穿此处皮肤周围情况,观察滴速状况。如发现外渗,应立 即关输液器通知值班护士,进行处理。 3.消化道反应胃肠反应是患者自述的最严重且最忧的化疗不良反应,故化疗 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4.口腔护理:化疗期易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等并发症,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餐后及时用漱口水漱口,用软牙刷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如有口腔炎性反应,应改用棉签沾1%新洁尔灭或0.9%NaCI溶液擦拭牙齿,也可用洗必泰等药物清洗口腔。 化疗后的健康教育 1.骨髑抑制骨髓抑制为化疗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应每周查血常规一次,白细胞低于3×109/L应立即处理,停止化疗治疗,遵医嘱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化疗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户外活动及家属探视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加强病室内空气消毒。 2.脱发脱发较为常见,一般停药l~2个月可以长出新头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3.口腔炎病人应保持口腔清洁.餐前餐后反复漱口,早晚刷牙,需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的种类应用副作用及相关处理

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的种类、应用、副作用及相关处理 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的种类、应用、副作用 治疗乳腺癌的化疗药物一般都是通过改变或抑制癌细胞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干扰癌细胞的繁殖。依其作用的细胞周期时相可分为以下2类:①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仅在细胞周期的特异时相才有作用,如抗代谢药物和有丝分裂抑制剂。②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在细胞周期的任一时相都有作用,对非增殖周期的细胞也有作用,如烃化剂和抗生素类药物。有些肿瘤在开始化疗时有效,进一步治疗时能获得抵抗性;或是当化疗将大量敏感的癌细胞消灭以后,对药物有抵抗性的肿瘤细胞便成为主要的细胞群。因此,在化疗时提倡联合化疗,大剂量间歇用药,藉以减少化疗失败的发生或推迟耐药性的发生。 治疗乳腺癌的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性药物、抗生素、生物碱和紫杉醇类。 一、烷化剂 烷化剂能干扰与破坏癌细胞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主要是破坏DNA的复制。它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整个增殖周期中的任何一期和非增殖周期的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故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而且烷化剂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强,能迅速杀伤致死癌细胞。但它对癌组织和正常组织都具有同样的杀伤作用,因此,对代谢旺盛的骨髓、胃肠道粘膜上皮的毒性作用较强。常用的有环磷酰胺(CTX)、苯丙氨酸氮芥(DAM)、噻替派,其中以环磷酰胺最为常用。 ①环磷酰胺:常用剂量为每次10~15毫克/公斤体重,一般用量为600~800毫克,溶于生理盐水20毫升作静脉注射,每周1次,总量8~10克。口服维持量,成人每次50毫克,每日2~3次。 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较血小板减少为常见,最低值在用药后1~2周,多在 2~3周后恢复。对肝功有影响。 2.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一般停药1~3天即可消失。 3.泌尿道反应:当大剂量环磷酰胺静滴,而缺乏有效预防措施时,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少尿、血尿及蛋白尿,系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刺激膀胱所致,但环磷酰胺常规剂量应用时,其发生率较低。其他反应尚包括脱发、口腔炎、中毒性肝炎、皮肤色素沉着、月经紊乱、及肺纤维化等 ②苯丙氨酸氮芥:本药主要供口服。常用剂量为每日0.05毫克/公斤体重或每周0.75毫克/公斤体重。 ③噻替派:常用剂量每次10毫克,每日1次,连续用药5次后,改为每周3次,总剂量为200~300毫

乳腺癌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认识调查及护理对策

乳腺癌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认识调查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6-08-15T15:05:56.9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作者:杨之朋[导读] 有必要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不良反应的教育。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外二护理单元 133000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对化疗治疗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0名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形式的要求。结果:只有28例患者完全知道化疗的不良反应。23例患者知道如何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在健康教育的形式选择上,绝大多数患者希望自己的责任医师及护士给予健康指导。结论:有必要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不良反应的教育。而且应从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和健康教育知识,制定化疗健康教育计划单,包括对家属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关注。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不良反应;健康教育 化疗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据统计约有80%~90%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需要接受化疗治疗。但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甚至产生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仅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通过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知现状,以便今后为患者提供有更加针对性的、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或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顺利进行。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乳腺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210例。年龄为28-72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6例,高中47例,初中48例,小学及以下为29例。职业:职员78例,工人46例,自由职业54例,农民32例。被调查者均为知情、自愿合作者。 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差问卷,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参考的原则。向患者讲明白问卷中的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将问卷发给患者本人逐项填写完成。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有作者讲解,患者回答,根据患者的选择如实填写。问卷均当场回收。本次共调查了21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收回有效问卷21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2.结果 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知状况,知道化疗有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78例,知道有哪些具体不良反应的只有28例,知道如何减轻不良反应的只有23例。在了解途径方面,从医务人员处了解到的有57例,从网络渠道了解到的有82例,从其他患者处了解到的有39例。 3.结论 3.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调查得知,只有28例患者知道化疗有哪些具体的不良反应,她们大多数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职业为职员,其信息来源为化疗后自己出现一些症状,以及通过网络、医务人员告知而了解这些具体的不良反应。而知道如何预防或减轻不良反应的患者只有23例。其信息来源于医务人员的告知。但当问及具体措施时,回答均过于简单、模糊。可见乳腺癌术后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知识非常缺乏。护理人员应重视这方法知识的健康教育。 3.2 满足乳腺癌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渐增高。郑瑾等[1]对317例癌症患者的身心需求调查后发现,癌症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在5个领域中最高,其未得到满足的程度也最高。在健康指导方面,患者希望获得处理不适症状,治疗不良反应的指导及疾病护理知识。李旭等[2]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健康教育可提高肿瘤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减弱患者的焦虑和不安。化疗作为乳腺肿瘤术后预防复发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患者能否顺利进行化疗及给患者带来痛苦的主要因素。在本次调查中有17例患者,在化疗3-4次是因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溃疡、腹痛、腹泻、呕吐、不能进食想终止化疗,放弃治疗。在护理人员的鼓励下才能坚持完成化疗。从本次调查了解到,患者非常希望了解预防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知识,护士应及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有关化疗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识能力、自护能力,从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乳腺癌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 3.3 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护士是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护士服务理念的转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健康教育的直接因素。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患者不知道化疗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更不知怎样预防,有些护理人员只是简单告知。这表明护理人员不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或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能力。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连续额过程,应贯穿于患者住院就医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需要哪些知识,然后有针对性的指导,健康教育才能达到目的。 4.对策 4.1更新知识、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施教者,其施教能力必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本次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知识储备对健康教育的影响较大,临床工作仍以完成常规治疗为主,缺乏自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意识,也缺乏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人员应转变观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会有效沟通,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形式选择上,绝大多数患者希望自己责任医师及护士能给予全面的详细个别指导,其次是多媒体讲座的形式。患者认为自己的责任医师及护士最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又比较熟悉,交流容易,没有心理障碍,而且有了疑问可以当场得到解答。患者选择个别交流指导,也表明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对于文化程度低和年龄大的患者,由于其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的问题,多采用多媒体形式,这种形式比较直观,便于理解,让其家属一起参与。多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指导,取得家属的配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照顾。调查还显示,文化程度及职业的差异,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额理解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护士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争取用患者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3 制定乳腺癌术后化疗健康教育详细计划单。本次调查发现由于护士水平的差异,对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可能也是影响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因素。护理管理者应该根据科内的情况,制定单独的化疗健康教育计划单。使每一位护士能够按照计划单上的内容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评价护士健康教育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水平,督促护士学习,还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多的康复知识,有利于患者的健康生存。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1、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坦诚地回答病人的疑问,耐心地给病人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告诉病人癌症并不就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有许多癌症可以治愈,有的甚至可以根治,恢复正常生活;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适当解释病情,告诉病人不良情绪对疾病及愈后的影响,给病人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另外还应适当对病人进行死亡教育,以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 2、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术前化疗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告诉患者手术并不就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明白医护人员的心情与患者心情就是一样的,医生会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尽力将其治愈,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3、消除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讲究谈话艺术性,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告诉患者,应用化疗药物会有些不舒服,但应用化疗药前,会应用预防性药物及措施,如果仍有不适,医护人员会想办法给予处理,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有必要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二、化疗护理: 1、医学资料准备化疗前,应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准备好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材料,充分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2、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保护小静脉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无痛的注射技巧可减轻病人对化疗的恐惧。护理人员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丰富的业务知识,有计划地选用患侧肢体表浅静脉。因乳腺癌术后应避免患侧上肢静脉输液,故术后输液只能在健侧进行,为保护健侧静脉,化疗前辅助用药应选择健侧上肢浅静脉。 3、如果患者已安置有PICC,在输入液体前抽回血,观察管路就是否通畅,并再次告知PICC注意事项。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注意事项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注意事项 乳腺癌的化疗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全身性治疗。化疗一般需要6-8个周期(一般21天为一周期),是患者综合治疗过程中漫长痛苦的期间,需要医生和患者密切配合,特别是很多病人采取的是门诊化疗,如处理不慎,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根据我们化疗的经验,深感患者和家属有必要对化疗期间的一些问题有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顺利完成化疗。现把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一、化疗前准备 1、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在穿刺活检确诊后要尽快开始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在手术恢复后(伤口愈合,一般术后1月内)开始化疗; 2、化疗前必须要测患者的身高、体重,以计算体表面积,决定化疗剂量; 3、化疗前一般建议行大静脉穿刺建立长期的静脉通道,以减少药物渗漏损伤组织; 4、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需要在化疗前行哨兵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腋窝分期; 5、化疗前患者血象、心肝肾等功能检查正常,或由医生评估能否进行化疗。

二、化疗药物 1、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是:蒽环类(A,如表柔比星EPI,比柔比星THP等),紫杉类(T,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C),氟尿嘧啶(F)等; 2、一般选择联合方案如:AT、CAF、TAC、TC、AC—T等,一般为3 周方案,或两周方案; 3、一个周期的化疗一般输液3-4天,化疗药一般在第一、第二天用,其余每天的输液为减轻化疗反应和增强疗效的药物,患者应该知道哪一瓶是化疗药并注意药物反应; 三、化疗副反应及处理 1、骨髓抑制这是乳腺癌化疗最常见和容易出问题的一个副作用,几乎每个患者都会出现骨髓抑制而白细胞下降,一般规律是化疗后第3-5天白细胞开始下降,7-10天为极期,之后逐渐回升。此时如处理不当将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们一般在第7、10、14天查血常规,在第5-8天使用升白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皮下注射升白药度过化疗极期。每个人的规律不同,应记住自己骨髓抑制的变化规律。患者化疗后如有发热或特别乏力,应立即查血象并找医生及时处理; 2、过敏反应紫杉类药物少数人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因此必须进行预处理。也就是在输紫杉醇(一般是化疗第二日)前12小时

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对其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反应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而舒适护理则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舒适度提高,最终确保化疗继续进行。 标签:乳腺癌;化疗;舒适护理;效果 乳腺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乳腺上皮组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患者超过99%为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患者为40~60岁的妇女或者绝经期前后的妇女。遗传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1]。近年来,人类对乳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理念得到转变,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外科手术无疑在乳腺癌的各个阶段包括诊断、分期以及综合治疗等占用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化学治疗即俗称的化疗,作为一种通过应用抗癌化学药物来抑制癌细胞分裂,进而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然而化疗药物由于有着极强的刺激性和毒性作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严重,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继续进行化疗。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3]。 现今,护理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护理工作也由简单单纯的技术操作上升到“以人为本”的现代科学护理过程。舒适护理(comfortcave)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特点,使患者能够在心理、生理和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上个世纪末就有学者提出舒适护理的概念,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感作为护理的目标[4]。本文主要对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收效显著,患者配合度较好,医护人员表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年龄35~69岁,将患有严重肝肾疾病、躯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患者排除在外。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乳腺癌化疗产生并发症怎么办

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不断的攀升,而且发病年龄也在不断的年轻化,一旦患有乳腺癌会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所以要及时治疗。化疗作为目前临床医学上一种常用的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一直备受医疗界和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关注,化疗短期效果好,长期下来带来的副作用较大,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化疗之后患者的恢复进程和正常的饮食和休息。那么乳腺癌化疗产生并发症怎么办呢? 首先,乳腺癌患者应该有良好的心态,提前对化疗毒副作用有一定了解,免得出现不良反应时,焦虑恐慌更不利于病体的恢复。作为病患来说,不用觉得作为乳腺癌患者就该得到更大的关注与照顾,要把自己当作正常人,还应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与其他患者及其家属,还有医护人员交流,会适时安慰他人,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应多多体谅关怀,不苛求一方的付出。作为病患家属,应在最大程度上扮好身为倾听者、提倡者、护理者的角色,尽量学习了解病情,明白患者的焦虑,与他们多多沟通。 其次注意饮食。补充足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才能使化疗后的患者,快速恢复体力和身体机能。优选食材是蛋类、奶类、瘦肉,如鸡肉、猪肉、乳鸽、鱼肉、虾、豆制品等。如果天然食物补充均衡了,可以适当地增加某些增强免疫功能的食物,比如山药、番茄、黄鱼、虾、香菇、平菇等,但是不要过分追求某一种食物的免疫功效,更不能本末倒置,均衡饮食才能够整体提高免疫力。食物应该尽量的软烂、易消化,以软食、半流质、流质食物为好。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者低蛋白血症、贫血的化疗患者,单纯的饮食摄入,可能满足不了患者的营养需求,这种情况下,要尽快到营养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添加口服营养补充剂进行营养治疗。有越来越多的化疗之后出现并发症之后会选择一些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进行治疗。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固本培元,安全基本无毒副作用。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出生于百年中医世家,手握多种祖传方剂,更具30余年的利用中医治疗癌症的临床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治疗癌症通过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在“杀抑”瘤细胞的同时,还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保护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其远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均明显提高。对抑制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也起到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聚焦: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用事实说话,康复案例再现! 基本情况:翟双娥,女,54岁,山西省晋中市,乳腺癌 2016年7月4日,翟双娥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乳腺癌。由于肿块太大,无法手术,医生建议她先做5个疗程的化疗,把肿块缩小后再做手术。但仅仅做了4个疗程的化疗,翟双娥就出现了淋巴和腰椎转移。不仅无法继续化疗了,手术更没办法做了。剧烈的疼痛也令翟双娥痛苦不堪,甚至下不了床,但更令她绝望的是,医生告诉他们治疗只能给她缓解一下,让她不那么疼痛,却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 从表哥那里得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后,翟双娥与丈夫慕名寻求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随后以“三联平衡疗法”进行中医中药治疗。仅仅用药3天,一直喝米汤外加喝点水的翟双娥就开始感觉到饥饿,看到治疗希望后的翟双娥开始坚持服药。“我吃个四个半月,我都可以扶着床就这么走,后来又坚持了一个多月一共是五个来月吧,我就下地就是这么走。”翟双娥高兴地说。如今,翟双娥已经如正常人一样了,原本化疗掉光的头发也重新长了出来,亲戚、街坊四邻直

乳腺癌病人需要同时化疗和放疗吗

乳腺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乳房疾病,主要是由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受到各种内外致癌因素作用下,导致乳房细胞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出现异常的增生造成的。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能够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在治疗乳腺癌的各种方法中,放疗和化疗常被人们一块提及,那乳腺癌病人需要同时化疗和放疗吗? 放疗是利用各种能量不同的放射线照射肿瘤,达到抑制或杀灭癌细胞的目的,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而化疗是通过化学治疗药物杀死癌细胞,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临床上放疗和化疗多联合使用,能够更全面的杀死癌细胞,控制病情,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如通过化疗可以抑杀远处转移的肿瘤细胞,对于较大的肿块,通过放疗则能缩小瘤体,控制局部病灶。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同时使用放化疗,如有的患者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即使同时使用效果也不明显,而且不管是放疗还是化疗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机体受损,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如果患者身体较差,往往很难承受放化疗的副作用,应慎重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放化疗治疗乳腺癌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并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患者可能还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而且放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也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身体变得虚弱,创造了适合残存癌细胞生长的环境。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在放化疗期间给予患者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的中药,有助于调节机体,扶正元气,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使治疗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在放化疗后给予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患者因放化疗受损的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中医,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通淤、祛毒,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有助于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陈林凤,女,66岁,乳腺癌,河南洛阳市人 2008年7月,陈林凤在洗澡时发现左乳房有个凹陷的“坑”,随后在洛阳市乳腺病医院确诊为乳腺癌,随后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以及6个疗程的化疗。由于臀部疼痛,无法站立,2008年11月29日就医检查的陈林凤又被告知出现骨转移。复发后,陈林凤又按照医生要求做了2个疗程的化疗。此时,骨转移及严重的毒副反应令陈林凤的身体虚弱,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极度绝望的陈林凤开始安排后事。 2009年1月5日,不愿意放弃的女儿拉着陈林凤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袁希福院长一边为其开具药方,一边对陈林凤进行开导,让陈林

乳腺癌患者可以不做放化疗吗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存在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致使如今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有很多,而放化疗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应用也比较广泛,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病症有很好的效果,但提到放化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副作用,甚至有不少患者认为放化疗副作用太大,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并不愿意接受放化疗,那乳腺癌患者可以不做放化疗吗? 放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既能联合手术进行综合治疗,起到抑杀残存,预防复发转移的目的,也能单独作用于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放化疗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有不少患者了解到,某些患者在放化疗前还能吃能喝能睡,但做了放化疗身体垮掉了,吃不下喝不进,甚至很快就走向了死亡,出现了人财两空的情况。因此对于放化疗也充满恐惧,宁愿放弃治疗,也不愿做放化疗。其实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放化疗也日益完善,有不少患者能够通过放化疗获益,获得长期的生存,但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全身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对放化疗敏感,身体状况较好,还是应争取放化疗的机会。 对于身体较差、年龄较大,或者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多不建议放化疗,但并非是要放弃治疗,患者还是应积极寻求其他方法,如中医药的治疗。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治癌方面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中医治疗不同于西医的只关注瘤体是否缩小、癌细胞是否被消灭等问题,中医强调以人文本,注重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治疗和调理,通过调节机体内紊乱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另外对于选择放化疗的患者,也能联合中医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进一步延长生命的功效。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在确诊病情后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维护身体的元气,增强抵抗力,才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预防病情的恶化,作为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

乳腺癌病人化疗输入的护理教案 (2)

课外研学:乳腺癌病人化疗输入的护理教案 护理1201班 题目:乳腺癌病人化疗输入的护理 教学时间:23分钟 教学方式:讲授法 教学组织形式:多媒体 授课地点:教室L115 授课对象:护理12级全体同学 本课目的: 1、了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 2、理解及掌握乳腺癌化疗病人药物输注途径 3、理解乳腺癌化疗输注的相关护理要点 本课重难点: 1、乳腺癌化疗病人的药物输注途径 2、乳腺癌病人化疗输注的相关护理 教学内容: 导课 关于乳腺癌的知识我们在大二基础课程中就学到过一些,它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近些年来全球的乳腺癌防治运动也本着这一宗旨开展的越来越多,从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人群关注。下面,就让我们回顾和认识乳腺癌并从护理的角度学习乳腺癌化疗药物输注途径的相关护理要点措施。 本课从三个方面展开讲解,分别是:乳腺癌疾病概述、乳腺癌化疗病人的相关护理、乳腺癌化疗药物输注途径 乳腺癌疾病概述5min 乳腺癌是来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的恶性肿瘤。癌肿半数以上发生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腺中央区和其它象限。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证明乳腺癌有家族史,也称家族性癌。 发病原因 1 .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 2. 病毒:致癌性RNA病毒可能与乳腺癌相关。 3. 乳腺非典型增生: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4.遗传和家族史: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2-3倍。 5. 营养因素:高脂物质摄入过多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6. 放射线:接受高水平电离辐射,尤其是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过多放射线照射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病理分型: 乳腺癌 浸润性特殊型癌浸润性非特 殊型癌 其他罕见癌 早期浸润性 癌 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

乳腺癌常见化疗药物

常见的乳腺癌化疗药物 目前的乳腺癌化疗中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有: 1.紫杉类,包括紫杉醇和泰索帝,其疗效明显超过蒽环类药物。 2.泰索帝对肝转移的疗效比较突出。 3.去甲长春花碱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特别是和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率超过50%。 4.铂类:包括顺铂、卡铂、奥利沙铂等。 5.蒽环类:柔红比星DNR、多柔比星DOX又名阿霉素、表柔比星EPI和伊达柔比星以及人工合成的米托蒽醌。 现对以上几种疗效比较突出的乳腺癌化疗药物进行介绍: 紫杉醇(paclitaxel, taxol)、泰索帝(docetaxel, taxotere):机制独特, 作用于微管系统,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其解聚,使细胞周期移行阻断在M期. 国内有人做过体外实验,发现它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其作用大小并不依赖药物浓度. 因而它是一个很有研究前途的药. 缺点是价格很贵,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使用前需服用DXM,甲氢咪呱等,化疗时需做好抢救准备,并有专人特护. 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最常用的蒽环类化疗药,主要毒性为心脏毒性及脱发.当累计剂量达800mg以上时,心衰的发生率可高达30%. EPI的上述毒性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化疗指数. 去甲长春花碱(诺维本,navcelbine, NVB),去甲长春花碱(Navelbine,NVB)又名长春瑞宾.为法国研究者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新药,抗瘤谱广。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高达41%,联合ADM治疗晚期乳腺癌,初治患者有效率高达70%,复治患者达42%~74%。这个药在我国应用的历史还不长,但其很高的有效率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主要不良反应是化学性静脉炎等。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象普通药物那样对待使用. 顺铂(DDP):又称顺氯氨铂,疗效较高,特别是对于肺.胸膜及皮肤软组织转移的患者. 它的疗效与其剂量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由重金属铂所带来的肾毒性限制了其大剂量的使用. 主要毒性包括严重的消化道反应,肾毒性,及耳神经毒性,相对来说,对外周血的影响较小一些. 预防方法是大剂量时水化,或小剂量连续给药。特点主要有:抗癌作用强,抗癌活性高;毒副作用主要是肾毒性和恶心呕吐,毒性谱与其他药物有所不同,因此易与其他抗癌药配伍;与其他抗癌药物少有交叉耐药性,有利于临床的联合用药。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推荐的癌症治疗药物中,顺铂在食道癌、非小细胞肺癌等18种癌症中被推荐为首选药物,在其他许多癌症治疗中还能作为次选药物。在我国的多种癌症治疗中,顺铂也都作为首选药物参与治疗。 卡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上市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卡铂的特点主要有:化学稳定性好,溶解度比顺铂高16倍;毒副作用低于顺铂,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通过自身骨

常用的乳腺癌化疗方案

常用的乳腺癌化疗方案 CMF方案-------- 环磷酰胺100mg/M2 PO第1-14天或环磷酰胺600mg/m2 IV第1,8天甲氨喋呤50mg/M2 IV第1,8天 氟尿嘧啶500mg/M2 IV第1,8天 共6个周期-28天为1周期 AC方案: 21天重复,共4疗程 阿霉素60mg/M2 IV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 IV第1天 FAC -------21天为1周期 氟尿嘧啶500mg/M2 IV第1天 阿霉素50mg/M2 IV第1天 环磷酰胺500mg/M2 IV第1天 FEC-1方案 环磷酰胺500mg/M2 d1 表阿霉素60mg /M2 d1 d8 氟尿嘧啶500mg/M2 d1 d8 共6个周期,28天为1周期 FEC-2方案 环磷酰胺500mg/M2 d1 表阿霉素100mg /M2 d1 氟尿嘧啶500mg/M2 d1 d8 共6个周期,28天为1周期 TAC方案 多西他赛75mg /M2 d1 阿霉素50 /M2 d1 环磷酰胺500 /M2 d1 共6个周期,21天为1周期 TC方案 多西他赛75mg /M2 d1 环磷酰胺500 /M2 d1

共4个周期,21天为1周期 AC-P方案 阿霉素60mg /M2 d1 第1-4周期 环磷酰胺600mg /M2 d1 第1-4周期 紫杉醇175mg /M2 d1 第5-8周期 21天为1周期 AT方案----------21天重复 多西紫杉醇(泰索帝)75mg/M2 IV第1天 阿霉素50MG/M2 IV第1天 二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 方案一:CMF方案—绝经期前1~3个淋巴结阳性者(4周方案)药物剂量mg/(m2.d)及途径时间(天)及程序 环磷酰胺100 po 1~14 q28d*6 甲氨蝶呤30~40 iv 1,8 q28d*6 氟尿嘧啶400~600 iv 1,8 q28d*6x-d 方案二:CMF方案—术后1~3个淋巴结阳性者(3周方案)9q 药物剂量mg/(m2.)及途径时间(天)及程序 环磷酰胺600 iv 1 q21d*6 甲氨蝶呤40 iv 1 q21d*6 氟尿嘧啶600 iv 1 q21d*6n!?-A$I 方案三:AC方案—受体阴性,腋窝淋巴结阳性 药物剂量mg/(m2.)及途径时间(天)及程序 阿霉素60iv 1 q21d*4 环磷酰胺600 iv 1 q21d*4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得分和护理满意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减少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护理质量。 标签:乳腺癌;化疗;护理风险管理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LI Ping-ping Laizhou Host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izhou,Shandong Province,26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Methods 1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events and nursing disputes,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nursing work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dispu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before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score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thus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Breast cancer;Chemotherapy;Nursing risk management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等情况的日益严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被喻为女性健康的主要杀手[1-2]。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地帮助病灶缩小,并控制病灶的转移,为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