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过程
《细胞凋亡》 知识清单

《细胞凋亡》知识清单一、什么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的一种主动、有序的死亡过程。
这可不是细胞因为遭受损伤或疾病而被动死亡,而是细胞内部一系列复杂的基因调控下的自我毁灭机制。
打个比方,如果把细胞比作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工作团队,那么细胞凋亡就像是团队中有计划地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整个团队的正常运转和优化。
细胞凋亡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细胞数量平衡、清除受损或不需要的细胞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凋亡的特征1、形态学变化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形态改变。
细胞首先会皱缩,体积变小。
然后,细胞膜会向外凸起,形成一些小泡,称为凋亡小体。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会凝聚、边缘化,最后裂解成碎片。
2、生化特征细胞凋亡时,细胞内的一些酶类活性会发生改变。
例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的成员会被激活,它们在细胞凋亡的执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细胞内的核酸内切酶会被激活,导致 DNA 断裂成特定长度的片段。
三、细胞凋亡的机制1、内在途径(线粒体途径)当细胞内部出现问题,比如 DNA 损伤、细胞内应激等,线粒体会释放一些促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 C。
细胞色素 C 进入细胞质后,会与其他蛋白质结合形成凋亡小体,激活 Caspase 级联反应,从而引发细胞凋亡。
2、外在途径(死亡受体途径)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结合。
这种结合会导致死亡受体的构象改变,招募一系列蛋白质,启动凋亡信号传导,最终激活 Caspase 引发细胞凋亡。
3、其他途径除了上述两种主要途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比如内质网应激、某些激素和生长因子的缺乏等。
四、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1、癌症癌细胞常常能够逃避细胞凋亡的机制,从而不断增殖和存活。
如果能够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就有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策略。
2、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中,神经元的过度凋亡可能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胞凋亡的原理

细胞凋亡的原理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它在维持机体组织稳态和功能的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的原理涉及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机制。
细胞凋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即外源性或内源性途径。
在外源性途径中,细胞接受到外界环境的特定信号,如细胞因子、药物或细胞凋亡诱导信号,从而激活细胞凋亡途径。
而内源性途径则是由细胞内部的不适应因素或基因异常导致。
无论通过哪种途径,细胞凋亡一般包括两个主要的信号通路,即凋亡启动信号通路和凋亡执行信号通路。
在凋亡启动信号通路中,一些关键调节因子如凋亡诱导信号、受体激活和受体聚集等,会导致关键蛋白酶半活化,从而进一步激活凋亡执行信号通路。
凋亡执行信号通路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过程。
在这个通路中,蛋白酶家族主要包括半活化的半胱天冬酶样蛋白酶(caspase)
在内的一些酶类分子被激活,最终导致细胞核DNA和细胞膜
破坏,细胞发生明显的核浸润、胞质凝固和细胞外囊泡形成,最终细胞被分解为小颗粒,并很快被巨噬细胞摄取,防止了炎症反应的引发。
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一些调节因子如Bcl-2家族蛋白、p53蛋白和中性凋亡特异性酶-
1(ICE-1等)等,对细胞凋亡的调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细胞凋亡的精确调控,机体可以保持组织的相对平衡,能
够清除老化、受损或异常细胞,同时也能够对病原体和恶性细胞做出反应。
细胞凋亡

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可呈特征的阶梯状条带,是判
断细胞凋亡的客观指标之一。
DNA 'ladder
endonucleolytic
DNA fragmentation nucleosome core histone
DNA
chromatin
180bp
Detection of DNA fragmentation
亡程序而导致细胞死亡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Cell death These electron micrographs show cells that have died by (A) necrosis or (B and C) apoptosis. The cells in (A) and (B) died in a culture dish, whereas the cell in (C) died in a developing tissue and has been engulfed by a neighboring cell.
分布:造血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多 种瘤细胞。 BCL-2 家族:抗凋亡的Bcl-2、Bcl-XL、Mc1-1等。 促凋亡的Bad、Bax、Bak、Bid等。
Bcl-2 family members
Chan and Yu (2004). Clin. Exp. Pharm. Phys. 31:119-28
2.细胞质的变化: 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并逐渐 与周围细胞脱离。 胞质脱水、体积缩小、空泡化;内 质网不断扩张并与胞膜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 即出芽(buding)。
(二) 细胞凋亡时的主要变化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流式细胞凋亡原理

流式细胞凋亡原理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细胞内部调控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它在生物体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自我分解并最终死亡。
流式细胞凋亡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检测细胞凋亡的程度和特征。
流式细胞凋亡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分析。
通常,细胞凋亡会引起细胞中DNA的断裂和核蛋白的降解。
在实验中,细胞被染色剂如荧光素一亚胺(propidium iodide,PI)等染色,这种染色剂只能进入破损的细胞核,并与DNA结合。
通过流式细胞仪的激光器激发这些染色剂,然后根据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可以将细胞分为不同的群体。
正常细胞的DNA含量通常是稳定的,而凋亡细胞的DNA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
因此,通过分析细胞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可以推断细胞中凋亡的程度。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峰值计数,即测量细胞在不同区域的峰值数量,并将其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标记物如ANNEXIN V等来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
流式细胞凋亡分析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因此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筛选药物的活性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流式细胞凋亡分析还可以与其他技术如细胞培养和基因表达分析等相结合,为细胞凋亡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成熟红细胞的衰老凋亡机制

成熟红细胞的衰老凋亡机制成熟红细胞的寿命只有大约12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衰老,最终凋亡。
这个过程是由多个生物化学机制组成的。
一、细胞膜的变化成熟的红细胞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组成。
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的含水量减少,膜脂质排布不规则。
细胞膜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含量减少,而磷脂酰肌酸和磷脂酰甘油等含量增加。
这些变化使细胞膜的弹性和稳定性下降,细胞膜的生理活性也会降低。
二、氧化损伤红细胞处于氧气环境下,在此过程中极易受到氧化损伤。
在衰老过程中,红细胞LCAT (酯化酶)活性下降,细胞膜上的抗氧化酶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减弱,这些酶正常情况下可以清除细胞内部的氧自由基,但是随着红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氧自由基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红细胞内部的氧化状态加剧,最终造成细胞膜的损伤。
三、细胞膜蛋白的磷酸化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磷酸化状态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磷酸化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它们的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在细胞膜磷酸化状态改变的同时,细胞膜上一些蛋白质的构象也发生了变化。
这可能导致细胞膜蛋白从原来的造血细胞系列转化为破坏或凋亡细胞系列的标志性蛋白质。
四、微管和微丝的改变红细胞的外部骨架主要由微丝和微管组成。
这些蛋白质质地柔软,可以使细胞形态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形状。
随着红细胞的衰老,微管和微丝的蛋白骨架内的蛋白质质量也随之降低,并且逐渐发生断裂。
这导致细胞形态的变扁和畸变,进而引起细胞膜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和损坏。
五、细胞色素的氧化血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色素,可以使红细胞以高效能的方式运输氧气到全身组织。
然而,衰老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会逐渐发生氧化改变,形成自由基,使血红蛋白失去了它的真正功能。
氧化血红蛋白可以在细胞膜上形成氧化产物,进一步导致膜破坏和氧自由基形成,最终加速红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综上所述,成熟红细胞的衰老凋亡是由多个生物化学机制共同作用引起的。
高一生物细胞凋亡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凋亡知识点细胞凋亡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主动死亡的过程。
它在生物体的发育、组织维持以及免疫防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定义、机制、调控和应用等方面介绍高一生物学中的细胞凋亡知识点。
一、定义与发现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它与坏死不同,坏死是因为外界刺激导致的细胞死亡,而细胞凋亡是细胞自身程序性分解为封闭小囊泡的过程。
细胞凋亡最早由美国科学家杰米斯·韦特所发现,他观察到在显微镜下细胞出现了膨胀、聚集和最终溶解的现象。
二、机制细胞凋亡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和细胞内部的特定调节。
在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中,有三个核心的蛋白家族: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Bcl-2家族和TNF受体家族。
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关键的调控因子,它可以启动细胞死亡信号级联反应。
Bcl-2家族是一类调节细胞凋亡的蛋白,它可以通过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来控制细胞凋亡的进程。
TNF受体家族主要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途径来介导细胞凋亡。
三、调控细胞凋亡的过程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如缺氧、放射线、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内部因素包括基因突变、DNA损伤等可以导致细胞凋亡。
此外,细胞凋亡还受到一系列信号通路的调节,如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细胞周期因子等。
四、应用细胞凋亡在生物体的发展和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促进了器官形成和组织发育。
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细胞凋亡可用于治疗肿瘤。
通过引导肿瘤细胞进行凋亡,可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此外,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综上所述,细胞凋亡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生物体发育、组织维持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调控有助于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也为未来的生物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人体内的细胞注定是要死亡的,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有些死亡则是病理性的,有关细胞死亡过程的研究,成为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至今,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的死亡有两种方式,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他们分别是(1)凋亡的起始:细胞皱缩,细胞链接消失,内质网膨胀,染色体固缩并沿着核膜分布,但细胞膜依然完整。
(2)凋亡小体的形成:核膜破裂,染色质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一些细胞器聚集后被内折的细胞膜包围,在细胞表面形成了许多泡状和芽状的突起,这些突起就叫做凋亡小体。
(3)细胞的解体:凋亡小体逐渐与细胞分离,脱落至细胞间质,最终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并消化。
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主要有1.形态学变化:首先出现的是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与周围的细胞脱离,然后是细胞质密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消失,通透性改变,释放细胞色素C到胞浆,核质浓缩,核膜核仁破碎,DNA降解成为片段;胞膜有小泡状形成,胞膜结构完整,最终可将凋亡细胞遗骸分割包裹为几个凋亡小体,无内容物外溢,因此不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凋亡小体可迅速被周围专职或非专职吞噬细胞吞噬。
2.生物化学变化:(1)DNA 的片段化,细胞凋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细胞染色体的DNA降解,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2)大分子合成,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不仅仅是DNA的有控降解,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往往还有新的基因的表达和某些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作为调控因子。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包括:一.形态学观察法1.HE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2.丫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细胞发生凋亡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也增加,但是其程度介于正常细胞与坏死细胞之间。
利用这一特点,被检测细胞悬液用荧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悬液中细胞荧光强度来区分正常细胞、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
PI-Annexin V双标法原理:在细胞凋亡早期位于细胞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迁移至细胞膜外侧;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 V)是一种钙依赖性的磷脂结合蛋白,与PS具有高度的结合力;将Annexin V标记上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同时结合使用PI染法(因坏死细胞PS亦暴露于细胞膜外测,且对PI高染)进行凋亡细结果判断•正常活细胞AnnexinV 、PI均低染;•凋亡细胞Annexin V高染、PI低染;•坏死细胞AnnexinV/PI均高染。
细胞凋亡(apoptosis):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比较细胞凋亡的生理病理意义①确保正常发育、生长:清除多余的、失去功能价值的细胞;②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受损突变细胞,自身反应细胞,衰老细胞;③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阻止病毒复制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过程:凋亡信号转导;凋亡基因激活;细胞凋亡的执行;凋亡细胞的清除凋亡的四个阶段: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的特征是细胞首先变圆,随即与邻周细胞脱离,失去微绒毛,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呈泡状并与细胞膜融合,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呈半月形,并凝聚在核膜周边,核仁裂解,进而细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为多个外有膜包裹、内涵物不外泄的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或邻周细胞所识别、吞噬,或自然脱落而离开生物。
不引起炎症反应和次级损伤。
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1. DNA片段化:形成180-200bp或整数倍的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可呈特征性的“梯状”条带,是判断凋亡发生的客观指标之一。
凋亡后DNA Ladder的agarose 电泳检测3. Caspase的激活及其作用Caspase(含半胱氨酸的门冬氨酸特异水解酶):一组对底物门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其活性中心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又称死亡蛋白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细胞凋亡的启动是细胞在感受到相应的信号刺激后胞内一系列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外界因素启动凋亡的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信号转导也不相同,客观上说对细胞凋亡过程中信号传递系统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比较清楚的通路主要有:1)细胞凋亡的膜受体通路:各种外界因素是细胞凋亡的启动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系统传递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我们以Fas -FasL为例:Fas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与FasL结合可以启动凋亡信号的转导引起细胞凋亡。
它的活化包括一系列步骤:首先配体诱导受体三聚体化,然后在细胞膜上形成凋亡诱导复合物,这个复合物中包括带有死亡结构域的Fas相关蛋白FADD。
Fas又称CD95,是由325个氨基酸组成的受体分子,Fas一旦和配体FasL结合,可通过Fas分子启动致死性信号转导,最终引起细胞一系列特征性变化,使细胞死亡。
Fas作为一种普遍表达的受体分子,可出现于多种细胞表面,但FasL的表达却有其特点,通常只出现于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因而已被活化的杀伤性免疫细胞,往往能够最有效地以凋亡途径置靶细胞于死地。
Fas分子胞内段带有特殊的死亡结构域(DD,death domain)。
三聚化的Fas和FasL结合后,使三个Fas分子的死亡结构域相聚成簇,吸引了胞浆中另一种带有相同死亡结构域的蛋白FADD。
FADD是死亡信号转录中的一个连接蛋白,它由两部分组成:C端(DD结构域)和N端(DED)部分。
DD结构域负责和Fas分子胞内段上的DD结构域结合,该蛋白再以DED连接另一个带有DED的后续成分,由此引起N段DED随即与无活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酶原发生同嗜性交联,聚合多个caspase8的分子,caspase8分子遂由单链酶原转成有活性的双链蛋白,进而引起随后的级联反应,即Caspases,后者作为酶原而被激活,引起下面的级联反应。
细胞发生凋亡。
因而TNF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与此类似2)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的生物化学途径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它不仅是细胞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调控中心。
实验表明了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
释放到细胞浆的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能与凋亡相关因子1(Apaf-1)结合,使其形成多聚体,并促使caspase-9与其结合形成凋亡小体,caspase-9被激活,被激活的caspase-9能激活其它的caspase如caspase-3等,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此外,线粒体还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如AIF,参与激活caspase。
可见,细胞凋亡小体的相关组份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不同部位。
促凋亡因子能诱导细胞色素C 释放和凋亡小体的形成。
很显然,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调节是细胞凋亡分子机理研究的关键问题。
多数凋亡刺激因子通过线粒体激活细胞凋亡途经。
有人认为受体介导的凋亡途经也有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的释放。
如对Fas应答的细胞中,一类细胞(type1)中含有足够的胱解酶8 (caspase8)可被死亡受体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在这类细胞中高表达Bcl-2并不能抑制Fas诱导的细胞凋亡。
在另一类细胞(type2)如肝细胞中,Fas受体介导的胱解酶8活化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此这类细胞中的凋亡信号需要借助凋亡的线粒体途经来放大,而Bid -- 一种仅含有BH3结构域的Bcl-2家族蛋白是将凋亡信号从胱解酶8向线粒体传递的信使。
尽管凋亡过程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已经确定Caspase即半胱天冬蛋白酶在凋亡过程中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凋亡的过程实际上是Caspase不可逆有限水解底物的级联放大反应过程,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14种Caspase被发现,Caspase分子间的同源性很高,结构相似,都是半胱氨酸家族蛋白酶,根据功能可把Caspase基本分为二类:一类参与细胞的加工,如Pro-IL-1β和Pro-IL-1δ,形成有活性的IL-1β和IL-1δ;第二类参与细胞凋亡,包括caspase2,3,6,7,8,9.10。
Caspase家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C端同源区存在半胱氨酸激活位点,此激活位点结构域为QACR/QG。
2)通常以酶原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29000-49000(29-49KD),在受到激活后其内部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经水解形成大(P20)小(P10)两个亚单位,并进而形成两两组成的有活性的四聚体,其中,每个P20/P10异二聚体可来源于同一前体分子也可来源于两个不同的前体分子。
3)末端具有一个小的或大的原结构域。
参与诱导凋亡的Caspase分成两大类:启动酶(inititaor)和效应酶(effector)它们分别在死亡信号转导的上游和下游发挥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此次共接收项目申请214867项,经初步审查和复审后共受理211462项。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细胞凋亡研究项目包括: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批准金额21874125 纳米酶催化心磷脂过氧化双向调控细胞凋亡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姜秀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5万31872222 NF-κB信号通路在氨氮诱导黄颡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石戈浙江海洋大学 25万31870730 ALG-2/FASL复合物的结构及其在HIV感染引起的旁观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刘新奇南开大学 65万31871353 内质网形态结构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功能滕俊琳北京大学 60万31871391 Tmem182基因异常甲基化与高糖环境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脏发育异常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苏冬梅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59万31871385 PERK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偶联自噬反应的新机制及其在拮抗促细胞凋亡效应中的保护性作用研究宋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59万31870929 细胞质膜钙泵(PMCA1)与钙网蛋白(CRT)正反馈调控介导持续功能矫形力诱发成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袁晓青岛大学 59万31872404 葡萄糖调节蛋白94及其互作蛋白调控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猪肝细胞凋亡机制顾宪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60万31872468 牛支原体引起宿主细胞凋亡及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辛九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61万31872492 新城疫病毒感染早期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延缓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任涛华南农业大学 59万31873019 猪脑心肌炎病毒2A蛋白调控宿主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崔尚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25万31872518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抗氧化应激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李剑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59万31872531 LncRNA3215-ceRNA-miR1594调控肌钙蛋白T参与鸡缺硒性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张子威东北农业大学 59万31871827 蛋白质亚硝基化对牛肉成熟嫩化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机理研究张万刚南京农业大学 60万31872915 烤肉纳米粒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及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谭明乾大连工业大学 60万41876186 p53在氟苯尼考诱导三疣梭子蟹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任宪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61万81873410 TET2巴豆酰化介导BCL2基因高甲基化在COPD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陈燕中南大学 57万81870075 丁酸杆菌促进脂肪细胞凋亡参与肠道微生态介导肥胖OSAHS恶性循环的免疫防御和调控机制苏苗赏温州医科大学 25万81870074 lncRNA-MALAT1作为ceRNA参与miR-218调控慢性间歇低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林其昌福建医科大学 60万81870304 选择性抑制免疫蛋白酶体在减轻移植物动脉内皮细胞凋亡防治移植物动脉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李俊重庆大学 57万81871140 miR125b介导AR剪接变异体抑制PCOS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金丽上海交通大学 57万81873986 雌激素及其受体对ASIC1a介导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陈飞虎安徽医科大学 57万81870156 青藤碱衍生物ZW016抑制STAT3活化进而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朱琦上海交通大学 57万81873757 腺苷A2A受体缺失致周细胞凋亡在慢性低灌注脑白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段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56万81871256 生殖支原体经CyPA抑制T细胞活化、调控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曾焱华南华大学 57万81872521 氧化应激下角质形成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释放miRNAs诱导黑素细胞凋亡和功能障碍参与白癜风发病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坚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57万81871581 JAK2/STATA3诱导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在劳力型热射病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周飞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58万81872426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调控自噬在双硫仑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张晓南京医科大学 57万81872422 PMP22蛋白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胃癌细胞耐药的机制骆启聪厦门大学57万81874211 DUSP12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在诱导TRAIL耐药胰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陈志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57万81872031 MiRNA/lncRNA/circRNA/tRF调控BIRC5基因异常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凋亡及促进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宋永喜中国医科大学 57万81871653 HBx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在环磷酰胺调控HBV复制和肝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李小松重庆医科大学 57万81872647 氯氰菊酯通过Ca2+-线粒体/内质网通路诱导Sertoli细胞凋亡徐莉春徐州医科大学 57万81874438 基于细胞凋亡和B细胞稳态研究活血解毒方对干燥综合征的干预机制朱跃兰北京中医药大学 60万81874357 毛钩藤碱通过激活CAP1调控的线粒体分裂选择性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李国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56万81873107 急性胰腺炎“热-炎”病机的中性粒细胞凋亡分子开关机制及验证郭佳四川大学 56万81874307 基于固定化磷脂酰丝氨酸多肽配体的细胞外囊泡的分离及人参皂苷R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的脂质学研究王彦上海交通大学53.57万8187287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机制:USP7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铁坏死彭军中南大学 57万21806093 孕期低剂量镉暴露对胎儿肝脏、胰腺和脂肪组织细胞凋亡功能的影响机制许鹏山西大学 27万21808184 稀有人参皂苷Rk3诱导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傅容湛西北大学 28万31800434 DDT在中华白海豚细胞内富集代谢规律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孙显中山大学 25万31801164 黑腹果蝇CED-8同源蛋白调控细胞凋亡PS外翻的分子机制研究郑倩陕西师范大学 25万31801165 E3泛素连接酶SPOP介导的HIPK2非降解型泛素化修饰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金晓锋宁波大学 27万31801181 WWP1通过与Hrd1相互作用对ERAD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李卉重庆大学 25万31800868 ABCA1介导ANXA1膜/核竞争性转运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机制研究赵寅华中科技大学 26万31800827 基于LAPS/SPIM的单细胞电化学成像与传感技术及其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王健西安交通大学 25万31801321 水稻中介体复合物MED亚基调控植物细胞凋亡和防卫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毛婵娟上海师范大学 29万31802040 TIM-3/Caspase通路介导通城猪和大白猪感染PRRSV后胸腺细胞凋亡差异的分子机制周翔华中农业大学 27万31802062 虾青素通过Fas/FasL信号通路调控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的研究谭秀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24万31802093 基于细胞骨架蛋白研究大豆凝集素引发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潘丽吉林农业大学 25万31802250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张士霞河北农业大学 25万81800324 P53/miR-181a/PDCD4信号轴调控心肌缺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朱建兵南昌大学 21万81800310 核孔蛋白Nup93通过线粒体钙通道蛋白MCU调控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潘磊复旦大学 21万81800320 急性心肌梗死中NF-κB/Drp1调控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罗俊一新疆医科大学 21万81800351 LncRNA-LUCAT1靶向作用JMJD6调控P53乙酰化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王侃浙江大学 21万81800394 载脂蛋白A-I模拟肽对自噬的调控及其在不同修饰脂蛋白所致巨噬源性泡沫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田华泰山医学院 22万81800410 钠氢交换体1调控细胞凋亡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刘琮琳郑州大学 21万81800518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中去泛素化酶USP9x调控肝细胞凋亡和枯否细胞活化的致病作用机制研究程怡吉上海交通大学 21万81801435 circMapk1在BPA导致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于江宇华中科技大学 21万81801443 跨膜型TNF-α诱导颗粒细胞凋亡引起卵泡闭锁的分子机制研究江亚萍华中科技大学 21万81801533 环状RNA circ-Foxo3调控氧化应激诱导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王洁南京大学 21万81801532 H19/miR-194/IGF1R/E2F1正反馈回路介导多囊卵巢综合征颗粒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刘海英广州医科大学 21万81800623 去泛素化酶USP46在狼疮性肾炎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张玮河北医科大学 21万81800624 雄激素通过HIF-1α/BNIP3信号通路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草酸钙肾结石形成中的机制研究方梓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1万81802129 肥大细胞多巴胺D3受体通过负调控TLR4延缓类风湿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薛丽西安交通大学 21万81802164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lncRNA-GAS5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李峰郑州大学 21万81802203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研究表面活性蛋白D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炎症中的作用机制周炎武汉大学 21万81800721 PHLPP1/Akt/Mst1信号通路调控的细胞凋亡和自噬在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心肌保护失敏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高素敏南京医科大学 21万81801204 β-淀粉样蛋白通过CD36抑制线粒体自噬导致周细胞凋亡引起血脑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姚承烨华中科技大学 21万81800909 长链非编码RNA000367通过调控耳蜗细胞凋亡参与顺铂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作用机制研究郭祥瑞山东大学 21万81800995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miR-22促进静脉畸形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钟皓研武汉大学 21万81801021 FoxO3A介导脂联素调控糖尿病骨细胞凋亡及骨整合作用的机制研究姚倩倩中南大学 21万81801887 p38MAPK调控PDIA3介导的内质网途径细胞凋亡抑制在瑞芬太尼预处理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沈建通中山大学 21万81801890 RNA结合蛋白NOVA1调控p53稳定性在脓毒症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研究丁莺浙江大学 21万81802754 去泛素化酶USP39通过Chk2调控DNA损伤应答及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李磊同济大学 22万81803092 CXCL12/CXCR4通过IER3调控胃癌PD-L1表达诱导T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成宇中国医科大学 21万81802410 DNAse1L3促进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陈青云中山大学21万81802503 卵黄样羧肽酶CPVL调控IFN-γ信号通路在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杨辉皖南医学院 20万81802574 天然化合物维康醇通过活性氧依赖途径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唐宇哲清华大学 21万81802643 钙内流及线粒体代谢协同调控肿瘤特异T细胞凋亡介导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黄迪中山大学 22万81802719 易感基因CLPTM1L抑制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崔倩广东省人民医院 21万81802001 乙型肝炎病毒剪接蛋白调控肝细胞凋亡的结构基础胡芬福建医科大学 21万81801376 O-GlcNAc-SIRT1-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在老年小鼠七氟醚吸入麻醉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熊万霞复旦大学 21万81803236 茶黄素TF-3通过67LR调控PKCδ/aSMase通路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孙伶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2万81803242 铁蓄积影响骨细胞凋亡及Sclerostin、RANKL分泌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贾鹏苏州大学 21万81803272 miR-21在Cr(Ⅵ)诱导内质网应激反应性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张玉静湖南师范大学 21万81803277 塑化剂DEHP 通过COX-2/PGE2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在不孕症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李娜海南医学院 21万81803323 p53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上调及胎盘细胞凋亡在孕期PAHs暴露致早产发生中的作用赵楠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2万81803986 四君子汤干预脾气虚骨骼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自噬-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刘文俊辽宁中医药大学 21万81804091 糖痹康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张岩首都医科大学 21万81804116 女贞子、蛇床子药对激活ERα36-MAPKs-Ca2+/NFATc1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线粒体能量合成和破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赵东峰上海中医药大学 22万81804136 补肾活血促排方抑制HMGB1介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倪晓容上海中医药大学 21万81804150 补虚活血中药对虚中夹瘀证RP模型大鼠感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及机制彭俊湖南中医药大学 21万81803705 附子中胺醇型C19-二萜生物碱的体内代谢特征及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刘秀秀四川大学 21万81803743 双重介导的中药藤黄酸智能响应纳米粒定向干预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研究刘宇灵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21万81803772 益气通络颗粒通过cAPM、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姜云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1万81803909 五味子甲素通过DNAse I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朱斌首都医科大学 20万81803377 川山橙中白坚木类生物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张建暨南大学 21万81803540 甲氨蝶呤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凋亡调控免疫耐受性DCs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史高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21万31860514 促凋亡基因zPuma 在溴氰虫酰胺诱导斑马鱼胚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范咏梅海南大学 41万31860691 布鲁氏菌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NF-κB调控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张辉石河子大学 40万81860013 lncR-RP11-521C20.3-BMF信号通路在COPD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张剑青昆明医科大学 35万81860093 lncRNA HIF1A-AS1调节深静脉血栓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陈凌强昆明医科大学 35万81860388 基于miR-155研究PERK-ATF4-CHOP途径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分子机制及九里香酮的干预李林福赣南医学院 35万81860169 TBK1调控c-Cbl/TrkB介导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李璐石河子大学 35万81860196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牙周膜干细胞凋亡转归的线粒体损伤、自噬失调机制研究刘琪遵义医学院 35万81860456 GGN基因调控MAPK信号促进膀胱癌细胞生长并抑制该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邹晓峰赣南医学院 35万81860847 前列消汤干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CD4+T细胞凋亡及分化的研究朱闽广西中医药大学 37万81860716 基于诱导细胞凋亡与自噬机制的灰树花多糖D组分联合维生素C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赵霏西北民族大学 35万81828006 弓形虫ROP18在宿主生理活性下的互作蛋白组筛选及其调控宿主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Cynthia Y. He 南方医科大学 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