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主要发生机制及相关作用研究
细胞凋亡和抗凋亡机制的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细胞凋亡和抗凋亡机制的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细胞凋亡是一种体内细胞自主死亡的过程,是机体为了保持内环境稳定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性状。
细胞凋亡可以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和实现,其过程包括形态变化、核小体碎裂以及噬菌体形成等。
细胞凋亡在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胚胎发育、生殖细胞分化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
同时,细胞凋亡也是一种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
一些癌症细胞对细胞凋亡的控制失去了平衡,导致这些细胞在体内过度增殖、形成肿瘤。
因此,控制癌细胞的凋亡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控制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中,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通路由于细胞的生理过程和受到的压力而发挥作用,主要包括线粒体相关通路、内隐凋亡途径等。
而外部刺激,例如细胞的激素变化、药物治疗等,都会影响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进程。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通常具有减少细胞凋亡的特点,这是癌细胞能够在体内长期存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控制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
抗凋亡机制是细胞针对环境压力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主要包括促进细胞增殖、迟延细胞凋亡等。
在癌症治疗中,抗凋亡机制的研究也受到了关注。
未来的肿瘤治疗策略可能会结合控制细胞凋亡和干扰抗凋亡机制,来更有效地治疗肿瘤。
通过对细胞凋亡和抗凋亡机制的研究,在肿瘤治疗中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例如,通过特定的药物治疗激活细胞凋亡通路,来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
又例如,通过细胞免疫疗法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等。
总的来说,细胞凋亡和抗凋亡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还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科学家的加入,为细胞凋亡和抗凋亡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加深入的探索和解释。
细胞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存活机制

细胞的细胞凋亡与细胞存活机制细胞凋亡和细胞存活是细胞内常见的两种相反的生理现象。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而细胞存活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正常功能和活力。
细胞凋亡和细胞存活是细胞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机制,它们在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细胞凋亡的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细胞死亡程序,通过调控一系列的细胞信号通路来控制细胞死亡的过程。
以下是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1.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两个主要的途径: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
内源性途径主要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如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线粒体呼吸链的受损来引发细胞凋亡。
外源性途径则是通过外界环境信号的作用来诱导凋亡。
2.调控蛋白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多种调控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Bcl-2家族蛋白和caspase家族蛋白。
Bcl-2家族蛋白包括抑制凋亡的成员(如Bcl-2和Bcl-xL)以及促进凋亡的成员(如Bax和Bad)。
caspase 家族蛋白则是细胞凋亡的核心执行者,主要包括caspase-3和caspase-9。
3.凋亡信号细胞凋亡信号可以由多种因素产生,如DNA损伤、缺氧、毒物刺激等。
这些信号能够激活细胞凋亡通路中的相关分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二、细胞存活的机制细胞存活是指细胞维持正常功能和活力的状态。
以下是细胞存活的主要机制:1.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的关键是细胞能够进行正常的增殖,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细胞增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细胞生长因子等。
2.应激反应细胞在受到外界环境压力和内源性损伤刺激时,可以通过应激反应来维持存活。
应激反应包括细胞自噬、细胞修复、细胞逆境应激蛋白的激活等。
3.细胞信号网络细胞存活还受到多种信号网络的调控,例如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分化信号通路等。
这些信号网络相互作用,使细胞能够适应环境和维持正常存活。
三、细胞凋亡与细胞存活的相互作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存活是密切相关的两种机制,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及其意义

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及其意义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及其意义摘要: 细胞凋亡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维持其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过程。
目前, 对细胞凋亡的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基因调节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机制;意义引言:细胞凋亡对机体的健康发育甚为重要,在生理条件下,它作为机体正常细胞群生长与死亡相协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清除多余的细胞、无用细胞、发育不正常细胞、有害细胞、完成正常使命的衰老细胞;有利于维持机体细胞群的自身稳定,从而维持器官组织的正常发育。
细胞凋亡过少时,机体易患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凋亡过多时,机体易患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人的艾滋病等疾病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细胞凋亡发生异常的结果。
正文:1、细胞凋亡机制1.1 信号传递机制凋亡一般由细胞外的调节因素与其在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启动。
经活化的受体又启动胞内第二信号系统,激活核酸内切酶,引起DNA 裂解,进而引发细胞凋亡。
细胞外的调节因素包括生理活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等;非生理因素:如X 射线、紫外线、一氧化氮、毒素及化疗药物等;感染因素:如EB病毒、腺病毒及HIV病毒等。
有学者认为,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能使用或部分利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传统信号途径。
传统信号途径包括G 结合蛋白信号途径和酶蛋白信号途径,前者可以调节第二信使cAMP 和钙离子的生成,细胞内cAMP和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可以对细胞凋亡产生影响;后者可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PTK)、Ras-MAPK或JaK-STAT等途径参与凋亡信号的传导。
但众多研究表明可直接启动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或死亡信号途径是两种死亡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和Fas 配体与细胞膜表面的相应受体TNF受体和37? 结合以后所发生的凋亡反应。
目前对TNF和FasL与相应受体结合所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及其机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2 酶学机制1.2.1 caspases蛋白酶胱冬蛋白酶(caspases)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属于ICE/CED3蛋白酶家族成员,目前发现至少有14种之多,分别命名为caspases1-caspases14。
细胞凋亡与干细胞研究

细胞凋亡与干细胞研究细胞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的一种程序性过程,旨在维持组织稳态和消除异常细胞。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对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与干细胞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课题,对于深入了解机体生长发育、疾病治疗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胞凋亡的机制细胞凋亡是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实现细胞死亡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细胞会经历细胞凋亡信号的识别、活化、执行和清除等多个阶段。
1.细胞凋亡信号的识别在细胞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会接收到相应的信号,触发细胞凋亡的启动。
这些信号可以来自内源性刺激,如DNA损伤、细胞内蛋白质异常等,也可以来自外源性刺激,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变化等。
2.细胞凋亡信号的活化一旦细胞凋亡信号被识别,细胞内会启动一系列的反应,如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等。
这些反应会导致细胞内酶的活化,特别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蛋白的活化,进而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级联反应。
3.细胞凋亡的执行细胞凋亡执行期是细胞死亡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细胞的核糖体失活,蛋白质合成停止,细胞核DNA发生断裂和DNA片段化等。
最终形成的细胞按照特定的结构和标志特征开始被清除。
4.细胞凋亡的清除细胞凋亡后产生的细胞碎片和细胞间隙内的细胞外DNA等垃圾需要被及时清除。
这主要依赖于食细胞、胶质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等吞噬细胞对细胞碎片的识别和清除功能。
二、干细胞研究干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具有两个主要特点: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
自我更新意味着干细胞可以无限分裂,并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干细胞。
多向分化潜能是指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
1.干细胞分类根据来源和分化潜能的不同,干细胞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来源来分,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具有最大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身体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
成体干细胞则存在于成体组织中,分化能力相对较低,主要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
细胞凋亡的研究及其应用

细胞凋亡的研究及其应用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主动死亡的过程。
与坏死不同,细胞凋亡是有规律、有目的的。
在细胞内部,凋亡受到复杂的调控机制,包括多种蛋白质、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参与,形成一个复杂的层级关系网络。
细胞凋亡的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揭示疾病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也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药物筛选等方面。
细胞凋亡过程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
胞内有两大类和两类核酸酶负责凋亡执行。
其中,Bcl-2和Bax是家族中的两个代表性的成员,它们通过形成鸟巢般的异源二聚体来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在细胞中,Bcl-2在凋亡前起到抑制作用,而Bax则在触发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近年来,通过对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已经明确了一些可以在药物领域应用的细胞凋亡相关的靶点、信号通路和分子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包括,氧化应激、蛋白激酶、转录因子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领域。
另外,细胞凋亡还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
在治疗癌症时,化疗药物常常会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而利用细胞凋亡提供的可预测性、规律性、低毒性等优点,可以更为有效、更为安全地治疗癌症。
通过针对癌细胞中的关键凋亡调控分子或者细胞凋亡执行器的活化等方法,可以实现癌细胞的选择性杀灭,同时保护正常细胞的功能。
对于有些疾病,凋亡调节失衡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或进展。
例如,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病等,已经被证实与细胞凋亡异常密切相关。
在这些疾病中,细胞凋亡的活化或抑制均可提供治疗机会。
近期的研究表明,在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调节细胞凋亡对策略可能是一种新的疗法选择。
总而言之,细胞凋亡的研究及其应用,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深入研究的开展,相信细胞凋亡的研究与应用将会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调控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细胞凋亡是机体中常见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细胞种类的平衡。
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部的某些表现会发生变化,包括细胞体积的缩小、色素颗粒的凝聚、细胞核的碎裂等。
这些过程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分子机制的调节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分子机制和调控的相关知识。
一、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1.细胞凋亡的两条途径根据通路的不同,细胞凋亡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途径。
内源性途径是通过一种叫作线粒体途径的过程触发的,又称为内部途径。
该途径受到一些生化环境变化,如氧化应激、DNA损伤以及蛋白质累积等因素的影响。
外源性途径是由一些细胞外的因素引起,比如受到外部放射线的照射、化学物质毒性的刺激等。
2.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细胞凋亡过程中有许多分子参与了其中的调控和作用,比如凋亡相关蛋白(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细胞因子(Cytokines)、Bcl‐2家族蛋白等。
其中,Bcl‐2家族蛋白是调控细胞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负责机体细胞凋亡的平衡。
而Bcl‐2相似蛋白Bax则是Bcl‐2家族蛋白的最主要致死分子之一。
3.线粒体线粒体是调控机体细胞凋亡的重要器官。
细胞死亡途径的一部分——内部途径的第一步就是线粒体的程序性释放。
线粒体复合物能够从线粒体的膜中输送Bax蛋白至亚粒子结构中,并刺激激活细胞周期免疫原p53。
激活p53后,它进一步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从而出发内部途径。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1.生存信号的影响生命信号是影响机体细胞存活状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当生存信号充足时,细胞内部便会对凋亡分子进行调控,从而保持生命活力。
当生存信号过少时,会导致细胞内部凋亡途径的开启,从而引发细胞凋亡。
2.凋亡相关蛋白的调节凋亡相关蛋白是调节细胞凋亡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Bcl‐2和Bax是该蛋白家族的重要代表成员。
Bcl‐2能够通过控制线粒体内钙离子的释放来防止细胞凋亡。
而Bax则是促进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经它介导的线粒体复合物的形成,让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开启。
白血病中细胞凋亡途径的调控作用研究

白血病中细胞凋亡途径的调控作用研究白血病是一类危害健康的疾病,其中的细胞凋亡途径的调控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细胞死亡的方式,而当体内细胞凋亡途径受到异常调控时,就会引发疾病的发生。
一、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调控机制细胞凋亡的产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DNA损伤、氧化应激、缺氧和热应激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细胞凋亡途径的激活。
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主要涉及到凋亡受体和凋亡信号通路。
凋亡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当凋亡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时,就会启动凋亡信号通路。
凋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线粒体信号通路、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通路。
二、白血病的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白血病是一类血液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白血病瘤细胞会经历细胞凋亡途径的异常调控,从而导致细胞的不受控制增生和过度存活。
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白血病瘤细胞凋亡途径异常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
其中一个研究领域是在线粒体信号通路上探讨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线粒体作为细胞内的重要器官,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探究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发现线粒体在白血病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是导致细胞凋亡途径异常调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在探索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这个信号通路可以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平衡。
研究结果表明,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异常调控在白血病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在白血病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通过调节细胞凋亡途径,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效果成为了一些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特定药物的设计和治疗手段的选择,可以调节细胞凋亡途径,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效果。
其中,一些药物可以直接影响到线粒体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细胞凋亡途径的调控。
此外,研究者们也在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针对内质网应激通路的治疗策略等等。
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

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自我死亡的细胞程序,其在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胚胎发育、身体成长、免疫系统调节和肿瘤发生等。
然而,细胞凋亡的过程和机制并不完全清楚,许多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仍在研究中。
影响因素1.基因和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的控制和调节主要与一系列基因和信号通路相关。
其中,Bcl-2家族蛋白是一类具有关键作用的调节因子,包括促进细胞凋亡的Bax、Bad等,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等。
此外,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包括线粒体通路、细胞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等,这些通路的受体、信号转导和执行因子都对细胞凋亡产生影响。
2.表观遗传学调控细胞凋亡的过程还与表观遗传学调控密切相关。
表观遗传学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一系列调节机制。
研究表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状态是影响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如PRC2复合物介导的H3K27me3标记在调控细胞凋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环境因素除了基因和表观遗传学调控,环境因素也对细胞凋亡产生着重要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细胞外基质和信号分子、细胞间接触、细胞丧失的紧密连接和激素等。
钙离子和ROS(活性氧)在细胞凋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调控机制1.线粒体调控在多数细胞凋亡中,线粒体参与了调控机制。
细胞凋亡激活内在线粒体途径,导致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和细胞色素C释放等特征性改变,控制细胞凋亡。
2.自噬调控自噬是一种细胞内的降解机制,其在控制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自噬介导的下游通路、调节蛋白和组分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细胞凋亡的过程。
3.生长因子调控生长因子和细胞质内参与调节的作用,例如Akt、PI3K等,对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
生长因子通过抑制基础的自发性细胞凋亡。
4.转录因子调控许多转录因子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作用,并对细胞凋亡的多个方面具有影响。
如p53、NF-κB、AP-1、c-Fos等都已被证实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转录因子可以调节包括Bcl-2家族蛋白在内的多个调节因子的表达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凋亡主要发生机制及相关作用研究
摘要
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通常来说是一种正常生理应答反应。
目前认为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三种: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以及内质网途径。
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其调控对进一步认识和治疗凋亡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疾病治疗
ABSTRACT
Apoptosis is an orderly 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way, is a series of cells active death process under gene regulation that after cell accepted certain specific signal stimulation, it is a normal physiological response. At presently, the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mainly includes three types: intrinsic pathway, extrinsic pathway, and the way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The research of apoptosis has become the life science research hotspot. Researching cell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and regulation can get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als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o treatment of apoptosis related diseases.
Key words: A poptosis Signal conduct pathway Treatment of diseases
我所进行阐述的是细胞凋亡的主要发生机制以及细胞凋亡与一些疾病的联系。
首先,了解什么是细胞凋亡,如同秋叶凋落,正常情况下细胞在完成了其既定使命步入衰老期,即会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在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这是一种正常生理应答反应[1]。
机体在产生新生细胞的同时,衰老和突变的细胞通过凋亡被清除,使器官和组织得以正常发育和代谢,是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不可缺少的步骤。
目前认为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三种[2]: 内源性途径(Intrinsic pathway,又称线粒体凋亡途径) 、外源性途径( Extrinsic pathway,又称死亡受体凋亡途径) 和内质网途径。
外源性途径是由死亡受体所介导的。
死亡受体有很多种[3],目前比较清楚的是Fa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TNF-R1) 和TNF 相关诱导配体( TRAIL)。
其中我主要介绍下Fas通路:Fas是一种跨膜蛋白,又叫做CD95,常附着于细胞表面。
其介导细胞凋亡时首先与胞外配体(Fasl)结合,Fasl可诱导受体三聚化,待Fas 三聚体化完全时可通过其死亡结构域招募接头蛋白FADD,FADD的C端结构域与Fas相连接固定住后,其N端结构域与半胱氨酸蛋白酶原Caspase结合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
随后激活Caspase-8和Caspase-10酶,这两个都是起始半胱氨酸蛋白酶。
起始Caspase随后可活化执行Caspase(Caspase-3,7)由此进而使细胞发生凋亡。
其中执行Caspase凋亡作用机理可总结为:(1)直接破坏细胞结构中如核层蛋白和凝胶蛋白等,使蛋白分解引起凋亡;(2)对细胞凋亡的抑制物如Bcl-2家族蛋白进行裂解,激活下游的核酸内切酶等。
内源性途径首先是通过内源性途径活化的Caspase(Caspase-8,10)对诱导蛋白Bid进行切割进行活化[4],活化的Bid可使正常情况下以单体形式存在于胞质中的Bax发生相应变化,导致Bax寡聚化形成Bax/Bak寡聚体并整合到线粒体外膜上,使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线粒体内游离的Cyt-C释放至胞质。
而Cyt-C可与凋亡活化因子1(Apaf-1)结合将其激活,因Apaf-1N端也具有Caspase募集结构域,所以可募集起始Caspase-9活化形成凋亡小体进而使执行Caspase-3活化促使细胞凋亡。
众所周知,Cyt-C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组成部分,对线粒体能量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如Cyt-C释放后,细胞内ATP 仍能维持适当水平,则释
放到胞浆的Cyt-C可通过激活Caspase来介导细胞凋亡。
第三种是内质网途径[5]:内质网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蛋白质合成折叠场所,同时也是细胞内钙离子的主要储存库。
内质网腔内还包含凋亡蛋白,如Caspase-12、Bcl-2等。
当内质网腔内未折叠的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分子积聚时,会发生未折迭蛋白质反应,即内质网应激,可引起内质网腔内释放Ca2+,升高胞浆内的Ca2+水平,从而激活高钙蛋白酶活性,由此激活内质网膜上的Caspase-12,同时也导致Caspase-7 转移到内质网表面。
Caspase-7 激活Caspase-12,激活的Caspase -12 可进一步剪切Caspase -3 而引发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及调控对进一步认识和治疗凋亡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6]。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研究,这里我们只介绍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疾病。
人类衰老的主要表现是精力衰退、智力迟钝、记忆力衰退,有时还会出现早老性痴呆(AD)或老年性痴呆(SD)。
其病理改变主要见于海马区和大脑皮质,其中海马区又是最易受衰老影响的脑区之一。
研究表明,海马与近期记忆即储存新信息的能力有关。
衰老时海马区的改变发生越早越严重,神经细胞凋亡过多,会引起退行性病变或早衰。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将细胞凋亡中形成DISC复合物的受体蛋白进行阻遏或抑制Cyt-c的释放,或用某物质与Cyt-c发生反应,使其失去激活下游Caspase的功能;或可以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低细胞对凋亡信号的敏感性;或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原的激活,从而抑制Caspase的级联反应,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从而可减轻神经细胞的早衰。
肿瘤是科学家尚未攻克的最顽固堡垒之一,由于细胞凋亡失衡是肿瘤形成及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无疑是治疗肿瘤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肿瘤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成果,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表达某些凋亡相关分子方面存在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而使得肿瘤的治疗新途径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孙颖颖,王冀.细胞凋亡通路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579-7580
[2] 陈津,张如松.细胞凋亡机制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39(4):886-888
[3] 岳原亦,张扬,张一奇.C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J].中国医疗前沿2011,6(6):25-26
[4] Leon L, Subramaniam S, Cauvard O et al . S-Nit rosylat ion of the Death Receptor Fas
Promotes Fas Ligand-Mediated Apoptosis in Cancer Cells[J].Gast
roenterology,2011,140(7):2009-2018
[5] Ko G J,Jang H R, Huang Y et al.Blocking fas ligand on leukocytes attenuates kidney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 J Am Soc Nephrol ,2011; 22(4) : 732-742
[6] 苏米雅,张家新.哺乳动物细胞凋亡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