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常见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常见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常见药物外渗的处理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常见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一)碳酸氢钠、造影剂、胺碘酮、甘露醇外渗的处理:

1、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肿胀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位置;

2、1%的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3、50%的硫酸镁湿敷至肿胀消退。

(二)脂肪乳剂外渗的处理:

1、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肿胀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位置;

2、1%的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3、654-220mg加生理盐水10ml加5%利多卡因10ml湿敷至肿胀消退。

(三)葡萄糖酸钙外渗的处理:

1、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肿胀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位置;

2、1%的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3、香丹注射液湿敷至肿胀消退。

(四)多巴胺、阿拉明外渗的处理:

1、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肿胀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位置;

2、立其丁10mg加生理盐水10ml局部封闭,注意观察血压变化;

3、50%的硫酸镁湿敷至肿胀消退。

(五)CTX、VP-16、5-FU外渗的处理:

1、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肿胀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位置;

2、50%的硫酸镁湿敷加冰敷24小时;

3、可用芦荟湿敷。

(六)ADM、VCR、氮芥、盖诺外渗的处理:

1、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肿胀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位置;

2、1%的利多卡因10ml加vitc0.5g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6小时后重复一次;

3、50%的硫酸镁湿敷加冰敷24小时;

4、可用芦荟湿敷。

冷敷

不仅可以减少局部余热对活力组织的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局部组织的代谢,是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另一方面,冷敷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药物吸收,可使某些局部破坏因子灭活,同时,冷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或缩短疼痛的时间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

热敷

对于一些禁用冷敷的药物,如艾衡、草酸铂等可采用33%硫酸镁湿热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法:温度40℃~50℃,24h持续使用药物湿敷。

有水疱者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换药;

中药黄连、黄柏加3%硼酸湿敷。

经以上处理效果不佳的话行以下处理:

1、报告护理部,请会诊;

2、烧伤湿润膏涂抹q2h;

3、必要时请伤口护理小组指导换药。

六、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1、静脉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液体输入。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了解外渗药物的种类、名称、性质,是否为强碱性药物、高渗液体、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阳离子药物(钙剂)、化疗药物等。

4、评估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是否为关节处、局部皮下组织的厚度)、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胀痛、刺痛、烧灼痛)。

5、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过程(如果是化疗药物外渗则按照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程序进行。

6、轻度外渗(面积≦5cm2)局部环封1-2次(两次间隔6-8h);重度外渗(≧

5cm2,甚至超过关节)第一天局部环封2-3次,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

7、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禁止在外渗侧肢体肿胀未完全消退前继续进行输液治疗。

8、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如果局部组织发生溃疡、坏死,应给予外科清创、换药等处理。

9、安慰病人,作好心里疏导。

七、药物外渗处理流程

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药物输注→报告医生、护士长→了解药物种类、性质→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液量→局部皮下环封→湿热敷→抬高患肢→记录处理过程→严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破溃、感染时应换药处理→加强心理疏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