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

江苏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九上·天津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 . 兀的(wùdì)一径(jìng)蓼溆(liǎoxù )戗金(qiàng)纶巾(lún)B . 筵席(yàn)发怔(zhèng)解元(jiè)嘱咐(zhǔ)拙病(zhuó)C . 吴会之地(huì)麈尾(zhǔ)带挈(qiè)纨绔(wán)星宿(xiù)D . 鹤氅(chǎng)锃亮(zèng)银箸(zhù)羞赧(tiǎn)桑梓(zǐ)2. (2分) (2019九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脏物摇曳形销骨立B . 杜决赦免惟余莽莽C . 濡养游弋如雷惯耳D . 筵席疏懒顿开茅塞3. (2分) (2017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鲁迅——《朝花夕拾》B . 《望岳》——杜甫——唐代——《杜诗详注》C .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宋——《吴均集校注》D . 《组歌》(节选)——纪伯伦——黎巴嫩——《泪与笑》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国成功帮助外国公民撤离,虽然体现出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但是提醒国际社会,国家间相互合作的机制应该从此建立起来。
B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对日本发生强烈地震表示深切慰问,并表示联合国随时愿向日本政府和人民提供任何帮助。
C . 如果简单地把它们推向市场,高雅文化可能会在不长的时期内萎缩,甚至消亡,这会给我们的民族精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月夜阅读答案刘方平

月夜阅读答案刘方平【篇一:江苏省镇江市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卷说明: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共24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的却是疏朗可爱的高树与错综天然的丛芜、蹊径、草坪。
路过苏堤,两面湖光潋滟,绿洲葱..翠,宛如由水中浮出,倒影明如照镜。
其时远处尽为烟霞所掩,绿洲之后,一片茫茫,不复知是山是湖,是人间,是仙界。
——林语堂《春日游杭记》2.默写。
(8分)(1)▲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李煜《相见欢》)(5)▲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往者不可谏,▲ 。
(《论语》)(7)“伤春悲秋”是文学家共有的诗意情怀,这也许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忧伤,也许是晏殊“ ▲ ,▲。
”的惆怅。
(晏殊《浣溪沙》)3.名著阅读。
(5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保尔创作的中篇小说手稿在寄回的途中被邮局丢失了,但是他并没有沮丧,而是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之下开始重新创作,甚至写得不成功的段落就亲自动手重写。
b.在渣滓洞监狱里,一阵婴儿的啼哭从女牢传出来,划破夜的寂静。
牢房的人满怀喜悦、激动不已。
许云峰给这个孩子取名为“监狱之花”。
c.晁盖,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
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坠马身亡。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2)根据《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1分)巫人岛物产非常丰富,岛上的居民全是巫人,由部落首领管辖,同辈中年龄最长的继任岛主或长官。
江苏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

第 1 页 共 9 页 江苏省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5八上·岳阳期末) 古诗词名句填写。 ①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②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③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杜甫《春望》中,诗人寄情于物,通过花和鸟表达对时局的忧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⑤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2. (22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 , 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②袂:袖子。③屦(jù):麻鞋。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 ②从而谢焉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 请你结合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简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4) 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3. (11分) (2013·北京) 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 第 2 页 共 9 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职(xùn)(chān huo)伏(quán)怪(chēn)B. (sǒng yǒng)(pán shān)狭(ài)塌(tān)C. (jìn gù)(piāo miǎo)抽(yē)羞(què)D. (huǎng hū)(bǐ bó)干(hé)热(chén)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中国结在历史的传承中,融合了佛教“盘长纹”的特点,环绕盘曲的图案,上下左右_____,正反相同,首尾相连,看似有一种祥云之气,线绳的变化和不同结饰的排列组合,_____出藻井结、双钱结、喜字结、琵琶结、吉祥结、蝙蝠结等多种结式。
而一根线绳无论如何_____,都同根同源,这又体现出“万法归一”的古老哲学思想。
A. 对称变换变幻莫测B. 对折变幻千变万化C. 对折变换变幻莫测D. 对称变幻千变万化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
B. 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D. 他在选择高考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4.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
B.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素养,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C. 一个人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运动。
D. 根据调查,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货车司机开车时看手机造成的。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总分1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扒.车/扒.手便.宜/大腹便.便兴.利除弊/即物起兴.B.劳累./积累.顷.刻/倾.家荡产骇.人听闻/言简意赅.C.阡.陌/纤.细调.动/南腔北调.不胫.而走/泾.渭分明D.狭隘./自缢.炫.耀/头晕目眩.揠.苗助长/偃.旗息鼓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骚满堂彩娇揉造作铤而走险B.诀别大拇指相得益章自惭形秽C.漫游蒸溜水冥思苦想李代桃僵D.恣睢关联词严惩不贷彬彬有礼3.(2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稻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5.(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①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①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①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①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①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二、综合性学习(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分)6.(6分)某中学一班级准备组织开展一次读书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要求。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考试题含答案.doc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考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题)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嶙峋(lín) 繁衍(qiǎn) 鲜为人知(xiǎn)B.蹒跚(pán) 恻隐(cè) 锲而不舍(qiè)C.襁褓(qiǎng) 蓦然(mò) 恪尽职守(gè)D.绯红(fēi) 倒坍(dān) 鳞次栉比(zhì)【答案】B难度:中等 知识点:字音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声名狼藉 一愁莫展 脊粱 奇葩B.欢渡节日 咄咄逼人 谄媚 测隐C.断章取义 丰功伟绩 攀缘纯粹D.正经危坐 寄人离下 潸然 萧索【答案】C难度:中等 知识点:词语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期末考试快到了,我们切不可松懈,否则,将会功亏一篑。
D.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答案】C难度:偏难 知识点:病句辨析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答案】C难度:偏难 知识点:词语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013年春晚“于谦遭网友吐槽”;“郑州东站停车收费比机场停车收费还贵引发网友吐槽。
”“吐槽”是“爆料、诉苦、批评、抱怨和发表看法”的意思。
B.“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句话的主语是“莫言”。
C.“注意上面,”王悦说,“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8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2分)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到西湖时,微雨。拣定一间房间,凭窗远tiào,内湖、孤山、长堤、宝塔、游艇、行人,都一一如画。近窗的树木,雨后特别苍翠,细草茸绿的可爱。雨细蒙蒙的几乎看不见,只听见草叶上及田mò上浑成一片点滴声。村屋五六座,排列山下,屋虽矮陋,而前后簇拥的却是疏朗可爱的高树与错综天然的丛芜、蹊.径、草坪。路过苏堤,两面湖光潋.滟,
绿洲葱翠,宛如由水中浮出,倒影明如照镜。其时远处尽为烟霞所掩,绿洲之后,一片茫茫,不复知是山是湖,是人间,是仙界。 ﹣﹣林语堂《春日游杭记》 2.(8分)默写。 (1) ,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5)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往者不可谏, 。 (《论语》) (7)“伤春悲秋”是文学家共有的诗意情怀,这也许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伤,也许是晏殊“ , 。”的惆怅。(晏殊《浣溪沙》) 3.(5分)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保尔创作的中篇小说手稿在寄回的途中被邮局丢失了,但是他并没有沮丧,而是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之下开始重新创作,甚至写得不成功的段落就亲自动手重写。 B.在渣滓洞监狱里,一阵婴儿的啼哭从女牢传出来,划破夜的寂静。牢房的人满怀喜悦、激动不已。许云峰给这个孩子取名为“监狱之花”。 C.晁盖,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坠马身亡。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第2页(共8页)
(2)根据《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巫人岛物产非常丰富,岛上的居民全是巫人,由部落首领管辖,同辈中年龄最长的继任岛主或长官。长官精通魔法,有 的本领,并指使他们二十四个小时。 (3)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在飞岛国,如果哪座城市发生叛乱,卷入激烈的内斗,或者拒绝像平常一样忠心或缴纳贡奉,国王就有两种可以使他们归顺的手段,一种是温和的手段,一种是严厉的手段。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种手段吗? 4.(4分)下列语段有四处语病,请用写出修改建议。 ①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观察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 ②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草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 ③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这就是因为汉字神奇之处。 ④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②句语序不当,应将 和 调换 (3)第③句成分赘余,应删去 (4)第④句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 5.(5分)阅读下列“经典阅读”的相关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材料一】日前,在商务印书馆举行的“经典名著•大家名作”丛书出版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公布了一个让人颇感惊讶的数字:“根据这两三年我在文学院做的调查,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每年都不超过20%。” 【材料二】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去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 【材料三】12月6日,在镇江丹徒新区江苏省大港中学举行的“书香宜人”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名家带我读经典”现场,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与广大师生共同分享阅读经典名著的体会和感悟,感受名著力量。面对来势凶猛的手机“碎片化”阅读,她主张孩子们 第3页(共8页)
更要阅读经典,汲取人生“最根本的营养”。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当下学生阅读经典存在哪些问题?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自己阅读经典的感受,说说经典对学生而言有哪些好处? (3)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也将在这一天定为“经典阅读”文化节。现向全校征集活动广告语,呼吁大家积极参与,请你也献上一份自己的创意吧。 二、阅读理解(共46分) 6.(6分)阅读刘方平的《月夜》,完成下列各题。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北斗阑干”中“阑干”一词的意思是 ,与诗中哪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相照应 (2)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更深月色半人家”所展示的画面。 (3)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最后两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15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①、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②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③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④,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 像⑤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⑥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⑦喧溢。迫暮趣⑧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钟惺《浣花溪记》 【注】:①琅玕,美石。②委;水流聚的地方。③舁(yú)夫:抬轿子的人。④水槛:临水的栏杆。⑤像:杜甫的像。⑥别驾:即通判,古代官名。署华阳:代理华阳县令。 ⑦磬折:弯腰作揖的样子。⑧趣:“趣”同“促”,急速。 第4页(共8页)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鸢飞戾.天者 ②窈.然深碧 ③溪周.之,非桥不通。 ④是.日清晨,偶然独往。 (2)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3)根据乙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描写了浣花溪、青羊宫、 、 等主要名胜古迹,所描绘的景色呈现出清雅、灵动之美。 b.下列各项全都属于钟惺赏景之趣的一项是 ①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 ②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③尽溪,平望如荠 ④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⑤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 ⑥迫暮趣归 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④⑤ (4)文人“寄情山水”已是中国古代文化常见的表现形式,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感受到两位作者在山光水色中还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8.(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①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②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③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但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第5页(共8页)
④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
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⑤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是讲《论语》,而是读、背。。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这涉及到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⑥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以有一个过程。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儒学就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1)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结合文章第③段,给网络阅读下一个定义。 (3)第④段加点词“可能”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第⑤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作者教给我们阅读经典的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请结合你自己阅经典的经历,向大家再介绍一种你读经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