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习题解答1)

《无机化学》(周祖新主编)习题解答

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

思考题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

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⑶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分子量越大则体积越小。

⑷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

⑸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4.⑴正确。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气体的分子数、体积、温度、压力四个参数中只要有三个相同,第四个参数必然相同。两个参数相同,另外两个参数呈的比例关系。

⑵不正确。只要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相同质量时,气体的摩尔数不同,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不相同。

⑶正确。质量相同时,分子量越大,摩尔数越少,气体体积越小。

⑷正确。这时两种气体的摩尔数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⑸正确。因为体积相同,质量除体积就是密度。

5.n摩尔N2和n摩尔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

(A)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标准状态下,质量相等(D)所含分子数相同

6.在相同的温度下,将等质量的O2和N2分别充入体积相等的两个容器中。下列有关这两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 N2分子碰撞器壁的频率小于O2分子(B)N2的压力大于O2的压力

(C) O2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N2分子的平均动能(D)O2和N2分子的速度分布图是相同的

习题

1.用对比方法找出下列概念间的区别:

原子与分子,原子与元素,元素与单质,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分子式与化学式,原子量与原子质量。

1.①分子是由原子按一定方式组合成的、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原料,化学反应是原子间重心的一次组合,故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除稀有气体外,原子不能稳定地存在。

②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这一类原子可以是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元素是宏观上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③单质是由有一种元素的同种分子组成。

④同位素是指含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间的互称,是不同的原子。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其原子可以相同,但由于原子间组合的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

⑤分子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比,也称最简式。

⑥原子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12C质量的1/12比得出的数据,若有同位素,则是其平均相对质量。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⑴氧的原子量就是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⑵氧的原子量等于氧的质量数。

2.⑴错误。氧的原子量是一个氧原子的真实质量与12C质量的1/12比得出的数据。

⑵错误。氧存在三种同位素,其原子量是按丰度的氧的平均原子量。氧的质量数是一个氧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在58.44g NaCl中,有6.022×l023个分子。

⑵溶液浓度为1mol•L-1,表示一升此溶液中含溶质的摩尔数为1mol。

⑶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⑷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⑸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升。

⑹在273K与101.3kPa下1mol气体的体积才大约是22.4升。

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百分组成与其摩尔分数相等。

3.⑴错误。NaCl是离子化合物,NaCl并不表示一个NaCl分子,只表示构成氯化钠的Na 原子和Cl原子个数之比为1:1,NaCl是其最简式。NaCl是个巨大分子。

⑵正确。

⑶错误。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摩尔质量,但单位不同,一摩尔某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或千克,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⑷错误。在温度不变时,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⑸错误。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力有密切关系。只有在0℃、1大气压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升。

⑹正确。

⑺正确。混合气体温度相同,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体积比等于气体摩尔比。当然,这个体积是指各分体积。

4.氯由质量为34.98和36.98的两种同位素组成,它的平均原子量为35.45。计算同位素丰度。

4.解:设质量为34.98的氯的含量为x ,质量为36.98的氯的含量则为(1-x )

34.98x +36.98(1-x )=35.45

x =0.765=76.5%

(1-x )=0.235=23.5%

质量为34.98的氯的含量为76.5%,质量为36.98的氯的含量为23.5%。

5.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ρ=1.84g.cm -3,和400ml 水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密度为1.22

g.cm -3,求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摩尔浓度)。(提示:混合后,溶液体积不是500ml ),取此溶液13ml 稀释至1升,求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5.解:⑴M 1=1000

22.1400

84.110098%

9810084.1⨯+⨯⨯⨯=3.84 mol •L -1 ⑵M 2=1000

1384.3⨯=0.05 mol •L -1 6.在1000℃和97kPa 下测得硫蒸气的密度为0.5977g.dm -3,求硫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分子式。 6.解:pV =nRT =M

m RT M =pV m RT =p

RT ρ=100097)15.2731000(314.85977.0⨯+⨯⨯=0.06522kg •mol -1 硫蒸气的摩尔质量65.22g •mol -1,分子式为S 2。

7.一敞口烧瓶在280K 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瓶外?

7.解:加热到原2/3体积为1体积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瓶外。 在压力不变时,12T T =12V V T 2=1

2V V T 1=23×280=420K 8.在25℃和103.9kPa 下,把1.308g 锌与足量稀硫酸作用,可以得到干燥氢气多少升?如果上述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于水面上收集,它的体积应为多少升?(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17kPa)

8.解:Zn+2HCl===ZnCl 2+H 2

n (H 2)= n (Zn)=

4.65308.1=0.02mol ⑴V (H 2)=p

nRT =10009.103)2515.273(314.802.0⨯+⨯⨯=0.477L ⑵若在水面上收集,则气体中含饱和水蒸气。

V ′(H 2)=`

p nRT =1000)17.39.103()2515.273(314.802.0⨯-+⨯⨯=0.492L 9.在273K 时,将相同初压的4.0 dm 3 N 2和1.0 dm 3 O 2压缩到一个容积为2.0 dm 3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为3.26×105 Pa 。求:

(1) 两种气体的初压。

(2)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3) 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9.解:⑴ p =1

42+×3.26×105 =1.304×105 Pa ⑵ p (N 2)=5

4×3.26×105 =2.608×105 Pa p (O 2)=5

1×3.26×105 =0.652×105 Pa ⑶n (N 2)=RT V N p )(2=273

314.810210608.23

5⨯⨯⨯⨯-=0.23mol n (O 2)=RT V O p )(2=273

314.810210652.03

5⨯⨯⨯⨯-=0.0575mol 10.由C 2H 4和过量H 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总压为6930 Pa 。使混合气体通过铂催化剂进行下列反应:

C 2H 4 (g) + H 2 (g) === C 2H 6 (g)

待完全反应后,在相同温度和体积下,压强降为4530 Pa 。求原混合气体中C 2H 4的物质的量分数。

10.解:完全反应后,C 2H 4完全用完,根据反应方程式,原p (C 2H 4)= 6930-4530=2400Pa

x (C 2H 4)=6930

2400=0.346 11.把100克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盐酸中,直到二氧化碳放完为止。蒸干后,固体增重2.75克,求混合物中碳酸钡的百分含量。

11.解:BaCO 3+2HCl →BaCl 2+CO 2↑+H 2O Δm

197.3 208.2 10.9

x 2.75

碳酸钡的质量 x =

9

.1075.23.197⨯=49.78g 碳酸钡的百分含量=10078.49×100%=49.78% 12.把0.2L2mol ·L -1的磷酸溶液滴加到0.3L3.8 mol ·L -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加完毕,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其物质的量是多少?

12.解:磷酸是三元酸,与氢氧化钠中和时先用第一个能解离的氢原子,然后才用第二个能解离的氢原子,依次类推。

n (NaOH)=0.3×3.8=1.14mol

n (H 3PO 4)=0.2×2=0.4mol

把H 3PO 4中和到HPO 4-需要0.8molNaOH ,这是还剩n (NaOH) n (NaOH)=1.14-0.8=0.34mol ,与0.4mol0.4mol 继续反应,部分生成Na 3PO 4,另外还有Na 2HPO 4。

n (Na 3PO 4)=0.34mol

n (Na 2HPO 4)=0.4-0.34=0.06mol

无机化学第二版第1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1-1气体的基本特性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特性? 答:气体的基本特性是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气体分子具有较高的动能,不停地进行热运动,将气体引入到容器中,它的分子立即向各方扩散;气体的密度很小,分子之间的空隙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所以气体可以压缩。 1-2何谓理想气体?在什么条件下,真实气体的行为接近理想气体?怎样理解? 答:理想气体是人为假定的一种气体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分子是有质量但不占有体积的几何质点; ②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 ③分子之间的碰撞及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的,没有动能的损失。在高 温和低压条件下,真实气体的行为接近理想气体。 在高温时分子的动能远大于因分子间力产生的势能,分子之间作用力可以忽略;低压条件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的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高温和低压条件下,真实气体的行为接近理想气体。 1-3有两个体积相同的球形容器,内充N2气,中间有连通管,其体积可忽略不计。当把两球同时浸于沸水(373K)中,球内压力为101 kPa。若将其中一个球仍浸在沸水中,另一球浸入冰水(273K)中,此时球内压力应是多少? 解:设每个球的体积为V,N2气的物质的量为n mol,贝U 当两球都在沸水中时有:101kPa^(2V) =n R X373 (1) 一球在沸水中,另一球在冰水中,两球平衡时压力为p,在沸水中有mmol N2,而在冰水中有n2mol N2,贝U n1+ n2= n,n1373 = n2273,373/273=n2/ n1 p(2V) = n1R X373+ n2R X273=n1R X373+ n1R X373 即p(2V) = 2n 1R X373 (2) 过得: ^kP a丄屮2 *蜀丄仆竺)1.18 (2) p 2n1 2ni 2 rn 2 273 p= 85.6 kPa 1-4 在300 K、3.03975 106 Pa时,一气筒含有480 g的氧气,若此筒被加热到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讲解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1. 求0.01㎏NaOH 、0.10㎏(2Ca 2+)、0.10㎏(21 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 1 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aOH)0.011000 (NaOH) 0.25mol (NaOH)40 m n M ⨯= == ()2+2+ 2+ (2Ca )0.101000 (2Ca ) 1.25mol (2Ca )80 m n M ⨯=== ()2323231 ( Na CO )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 m n M ⨯=== 2. 将质量均为5.0g 的NaOH 和CaCl 2分别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试求两溶 液的ρ(NaOH)、c (NaOH)、ρ( 21CaCl 2)和c (2 1 CaCl 2)。 解:M (NaOH )= 40g·mol -1 M (2 1 CaCl 2)= 55.5g·mol -1 ()-1(NaOH) 5.0 (NaOH)10.0g L 0.5m V ρ===⋅ ()-1(NaOH) 10.0 (NaOH)0.25mol L (NaOH) 40 c M ρ= = =⋅ ()2-121 (CaCl ) 1 5.02(CaCl )10.0g L 20.5 m V ρ===⋅ ()2-1221(CaCl )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 c M ρ===⋅ 3. 溶液中KI 与KMnO 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I 2析出,以(KI +51 KMnO 4)为基 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无机化学测验题1及答案.jsp

《无机化学》测验题(一)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已知K ( BaSO4) = 1.1 10-10。在含有BaSO4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H 2SO 4 ,使c ( H 2 SO4)= 0.1 mol·L-1(忽略体积变化),则BaSO4沉淀量……………………()。 A 减少 B 增多 C 无变化。 2.在Na2S2O3中,S元素的氧化数是() A 6 B-2 C 0 D 2 3.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低的是()A(3,2,+1,+1/2) B(2,1,+1,-1/2) C(3,1,0,-1/2) D(3,1,-1,-1/2) 4.下列各套量子数中,正确描述元素Li[He]2s1最外层电子的是() A (2,0,1,+1/2)B(2,0,0,+1/2或-1/2) C (2,1,0,+1/2)D(2,1,1,+1/2和-1/2) 5.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六周期的ⅣB、ⅤB、ⅥB族中各元素性质非常相似,这是由于() A s区元素的影响 B p区元素的影响 C ds区元素的影响 D 镧系收缩的影响 6.AB3分子,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方式,则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是() A 平面三角形B八面体形 C 直线形 D 正四面体形7.H2O分子间存在作用力为:() A.色散力 B.色散力和诱导力 C.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及氢键 D.色散力和取向力 8.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A、Co2+ B、Ni2+ C、Fe2+ D、Mn2+

9. HCl 、HBr 、HI 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键能依次减弱 B 键长依次增长 C 色散作用依次增强 D Cl 、Br 、I 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10. 当 溶 液 中 存 在 两 种 配 体, 并 且 都 能 与 中 心 离 子 形 成 配 合 物 时, 在 两 种 配 体 浓 度 相 同 的 条 件 下, 中 心 离 子 形 成 配 合 物 的 倾 向 是 ( )。 A 主 要 形 成 K 较 小 的 配 合 物 B 两 种 配 合 物 形 成 都 很 多 C 主 要 形 成 K 较 大 的 配 合 物 D 两 种 配 合 物 形 成 都 很 少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1分) 1. H 2O 分子中的O 原子成键时采用 杂化,是______杂化。 2. H 2PO 4— 的共轭碱为____________, 共轭酸为_____________. 3. 配合物H 2 [PtCl 6]的中心离子(或原子)为 配体为 配位数为 ,命名为 。氯 化 二 氯·四 水 合 铬 (Ⅲ)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 价电子构型 周期 族 区 12 s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4s 2 4s 2 5. NaI 、SiO 2、NH 3、Ne 四种物质的晶体类型依次是 、 、 、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 ( )1. 氢键就是氢和其他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 ( )2.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愈强,分子的极性愈强。 ( )3.越容易液化的气体,气体分子间的引力越小。 ( )4.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第二电离能 ( )5.在 一 个 多 电 子 原 子 中, 不可 以 有 两 个 运 动 状 态 完 全 相 同 的 电 子。 ( )6.离子半径是离子型化合物中相邻离子核间距的一半。 ( )7.催 化 剂 使 反 应 活 化 能 降 低, 从 而 加 快 反 应 速 率 。 ( )8.高浓度的强酸和强碱也是缓冲溶液。 ( )9.向K 2MnO 4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发生歧化反应,产物为KMnO 4和MnO 2。 四、计算题(共32分) 1. 25℃时,反应 Fe 2+ (aq)+ Ag + (aq) = Fe 3+ (aq) +Ag(s) 的K θ =3.2。 (1)当c (Ag +)=1.00 ×10-2mol·L -1, c (Fe 2+)=0.100 mol·L -1 , c (Fe 3+)= 1.00 ×10-3mol·L -1时反应向哪一方向进行? (2)平衡时, Ag + ,Fe 2+,Fe 3+ 的浓度各为多少? (12分) 2. 计算25℃时,0.20 mol·L -1 HAc 溶液中的H 3O +, Ac - , HAc 浓度及溶液的pH 。 K a θ(HAc)= 1.8×10-5 (10分) 3. 求0.02mol ·L -1Cr 3+开始生成Cr(OH)3和Cr 3+ 沉淀完全时的PH 值.31)(10 3.63-?=θOH spCr K (10分)

无机化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整理(1—5章)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 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2)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3)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4)最稳定的单质焓等于零。× (5)最稳定的单质的生成焓值等于零。× (6)最稳定的纯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等于零。√

高等无机化学复习考试参考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BF 3分子呈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采取了( A )杂化。 A 、sp 2 B 、sp 3 C 、不等性sp 3 D 、dsp 3 2、下列配合物最稳定的是( D )。 A 、[Co (NH 3)6]3+ B 、[Co (H 2O )6]3+ C 、[Ti (H 2O )6] + D 、[Co (CN )6]3- 3、红外光谱由分子内部( D )能量跃迁引起。 A 、转动 B 、电子-振动 C 、振动 D 、振动-转动 4、CH 4属于下列哪类分子点群:( A )。 A 、Td B 、D oh C 、C 3v D 、C S 5、晶胞一定是一个:( C )。 A 、八面体 B 、六方柱体 C 、平行六面体 D 、正方体 6、H 2N COOH 的离域键类型( C )。 8101210 810109 : : : :A B C D ππππ 7、KBr 晶体中,K +的半径为133pm ,KBr 的键长为328pm ,其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形状为( C )。 A.立方体 B. 四面体 C.八面体 D.三角形 8、SO 2C1F 分子的对称点群为( B ) (A) C 2v (B) Cs (C) C 2h (D) D 2h 9、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 D ) (A) [V(H 2O)6]2+ (B) [Nien 3]2+ (C) [Co(CN)6]3- (D) [V(H 2O)6]3+ 10、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 A ) (A) H 3O + (B) NH 4+ (C) PCl 6- (D) BI 4- 11、Cu 的基谱项为2S 1/2,与其基谱项不同的原子是( D ) A. Au B. Ag C. K D. Zn 12、Fe 的电子组态为:[Ar]3d 64s 2,其光谱基项为( A ) A. 5D 4 B. 3P 2 C.5D 0 D. 1S 0 13、某晶体外型为正三棱柱,问该晶体属于( D )晶系 A. 立方 B. 三方 C. 四方 D.六方 14、某晶体属立方晶系,一晶面截x 轴a/2,截y 轴b/3,截z 轴c/4,则该晶面的指标为( A ) A. (234) B.(432) C.(643) D.(213) 1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D ) (A)H 2O ; (B)H 3O +; (C)NH 3; (D) NH 4+ 16、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种可能存在( D ) (A) 2,-1,0,1/2 (B) 3,0,-1,1/2 (C) 2,0,-2,1/2 (D) 3,2,2,1/2 17、下列四种离子中为顺磁性的是( BD ) A. NO + B. NO - C. CN - D. O 2- 18、下列配合物哪些是高自旋的( BD )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天大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n1(p?p1)v1(13.2?103-1.01?103)kpa?32l???9.6d 222101.325kpa?400l ? d-1 4.解:t? pvmpv ? nrmr = 318 k ?44.9℃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i? p(n2) = 7.6?104 pa p(o2) = 2.0?104 pa p(ar) =1?103 pa ni p n 6.解:(1)n(co2)? 0.114mol; p(co2)? 2.87 ? 104 pa (2)p(n2)?p?p(o2)?p(co2)?3.79?104pa (3) n(o2)p(co2)?4???0.286 np9.33?104pa 7.解:(1)p(h2) =95.43 kpa(2)m(h2) = pvm = 0.194 g rt 8.解:(1)? = 5.0 mol (2)? = 2.5 mol 结论: 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p ? p?v = 0.771 kj 10.解:(1)v1 = 38.3?10-3 m3= 38.3l (2) t2 = pv2 = 320 k nr (3)?w = ? (?p?v)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p = -1260 j 11.解:nh3(g) + 5o(g) ???3?298.15k 42 12.解:?rhm= qp = ?89.5 kj ?rum= ?rhm? ?nrt = ?96.9 kj

习题答案1-5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1-5章) 第一章习题: 1.B(CH 3)3和BCl 3相比,哪一个的Lewis 酸性强,为什么? BCl 3酸性强。因为CH 3推电子,使B 的缺电子性质减弱,而Cl 吸电子,主要与CH 3相反。 2.题目本身有问题。 3. 无水AlCl 3可作为傅氏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吸水后则失效, 原因何在? AlCl 3作催化剂是利用其Lewis 酸性(配位不饱和),而吸水后配位饱和,失去Lewis 酸性和催化能力。, 4. p.29, 1.4 (其中的UO 2F 6该为UOF 4) (1)H 2O 2 2C (2)S 2O 32- 3v C (3)N 2O (N -N -O 方式) v C ∞ (4)Hg 2Cl 2 h D ∞ (5)H 2C=C=CH 2 2d D (6)UOF 4 C 4v (7)BF 4- d T (8)SClF 5 4v C (9)反-Pt(NH 3)2Cl 2 2h D (10)PtCl 3(C 2H 4)- 2v C 第二章习题: 2.1 解:顺磁性和反磁性可参看p.38的2.3图, 四面体为高自旋, 平面四方形为低自旋. Ni 2+ d 8组态 Pt 2+ d 8组态 第四周期(分裂能小) 第六周期(分裂能大) P Ni Cl P Cl Cl Pt Cl P P trans cis 四面体构型 平面四方形构型(两种构型) 只有一种结构 (P 代表PPh 3) 2.2 解 (1)MA 2B 4 (2)MA 3B 3

M A A B B M A B A B M A B A B M A A A B trans cis fac(面式) mer(经式) D 4h C 2v C 3v C 2v μ=0 μ≠0 μ≠0 μ≠0 μfac >μmer 2.3 Co(en)2Cl 2 + D 2h C 2 光活异构体 C 2 Co(en)2(NH 3)Cl 2+ 3 3 H trans cis Co(en)(NH 3)2Cl 2+ 3 Cl 33 3NH NH 33 trans(1) trans(2) cis 注意: 光活异构体的数量, 多! 2.4 Co(en)33+ Ru(bipy)32+ 手性分子 D 3 D 3 PtCl(dien)+ dien HN CH 2CH 2 CH 2 NH 2 NH 2CH 2 基本上为平面分子, 无手性

无机化学龚孟濂氧族元素习题解答 (1)

第14章 氧族元素习题答案 1.比较氧元素和硫元素成键特点,简要说明原因。 解:氧元素与硫元素相比,各自有一些成键特点: (1)键解离能 自身形成单键时,键解离能O-O (142 kJ·mol -1)< S-S (264 kJ·mol -1) > Se-Se (172 kJ·mol -1);与电负性较大、价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的原子成键时,O-F (190 kJ·mol -1) < S-F (326 kJ·mol -1),O-Cl (205 kJ·mol -1) < S-Cl (255 kJ·mol -1)。 氧的单键解离能偏小,是因为它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成键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氧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硫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O-C (359 kJ·mol -1) > S-C (272 kJ·mol -1),O-H (467 kJ·mol -1)> S-H (374 kJ·mol -1)。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O-C 和O-H 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双键解离能O=O (493.59 kJ·mol -1 ) > S=S (427.7 kJ·mol -1),这说明以2p -2p 原子轨道形成强的π键是第二周期元素的特征,因为根据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2p -2p 原子轨道有效重叠优于3p-3p ,后者离核较近的部分基本不参与互相重叠,如教材图14.1所示。 在同族元素中,硫原子半径适中,S-S 单键的键能最大(参阅教材表14.1),硫原子形成单键后,剩余的价电子可用于继续互相形成单键,故可以形成硫链,此特性不但表现在单质中,同时也呈现在一系列多硫化物(教材14.3.3)中。 (2)化学键类型 多数氧化物为离子型,而硫化物多数为共价型,仅IA 、IIA 化合物Na 2S 、BaS 等为离子型。这显然与氧元素电负性、而硫元素电负性小于氧有关。 (3)配位数 由于氧元素原子只有4个价轨道(2s 、2p x 、2p y 、2p z ),故其最大配位数是4;而第三周期元素S 最大配位数是6(如SF 6),说明S 原子有两个3d 轨道可以被用于形成配位键。 2.比较氧、臭氧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 解:氧分子结构:O 2的分子轨道式为2* 2222*1*122s 2s 2p 2p 2p 2p 2p O [KK (σ)(σ)( σ)(π)(π)( π)(π)] x y z y z ,氧分子中O -O 的成键为1σ + 232 π 。 臭氧分子结构:分子呈V 形,中心氧原子作sp 2杂化,与两个端基氧原子形成共价单键, 同时三个氧原子之间形成43π键,如下图: : : :.. : O :O O : 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气态H 2O 2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分子形状如同双折线,置于一本打开的书中,两个O 原子均作sp 3不等性杂化,互相之间成单键,并各与一个H 原子形成单键。分子中含过氧键 (―O ―O ―)。液态和固态过氧化氢由于分子之间氢键的作用, 键长和键角有所改变。

大一无机化学1章 习题答案(1)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1. 判断题 (1)液体的沸点就是其蒸发和凝聚的速度相等时的温度。 (×) (2)渗透压是任何溶液都具有的特征。 (√) (3)质量相等的甲苯和二甲苯均匀混合时,溶液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摩尔分数都为0.5。(×) (4)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其聚沉能力也越大。 (×) (5)使用亲水乳化剂形成水/油型乳浊液。 (×) (6)土壤中的水分能传递到植物体系中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渗透压比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大的缘故。 (×) 2. 某化合物4.5 g 溶于250 g 水中,水的沸点上升了0.051℃。已知该化合物的组成为含C40%,H6.60%,O5 3.33%,K b (水)=0.52 K ·kg ·mol -1。求(1)相对分子质量;(2)分子式。 解: [ ]b b b T K b K m M m ?=?=??(水)(未知物)(水)(未知物)/(未知物)(水) -1 -1 [ ] 0.52 1 000 4.5/(0.051250) g m ol 183.5 g m ol b b M K m T m =???=????=?(未知物)(水)(未知物)/(水) C : H : O = 183.540%/12.011 : 183.56.60%/1.008 : 183.553.33%/16.00 = 6: 12 : 6 ??? 所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3.5,分子式是C 6H 12O 6。 3. 将7.00 g 结晶草酸(H 2C 2O 4 ·2H 2O )溶于93.0 g 水,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025 g ·cm -3,求该溶液的:(1)质量分数;(2)质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4)质量摩尔浓度;(5)物质的量分数。 解:查表得 -1 -1 2242224(H C O 2H O)=126.07 g mol , (H C O )=99.04 g mol M M ??? 则 224(H C O )=7.0090.04/126.0 7 5.00 g m ?= (1) 2245.00 (H C O )=0.0500 7.00 93.0ω= + (2) 224()7.00 93.0 (H C O )= 97.6 m L 1.025 m V ρ += =溶液 -1 224224(H C O ) 5.00(H C O )= 0.0512 g m L 97.6 m V ρ= =? (3) 224224224(H C O )5.00 (H C O )= 0.055 5 m o l (H C O )90.04 m n M == -1 2242243 (H C O ) 0.055 5(H C O )=0.569 mol L 97.610 n c V -= =?? (4) -1 2242243 2(H C O )0.055 5 (H C O )= 0.584 mol kg (H O ) (93.07.00 5.00)10 n b m -= =?+-?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 思考题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 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⑶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分子量越大则体积越小。 ⑷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 ⑸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4.⑴正确。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气体的分子数、体积、温度、压力四个参数中只要有三个相同,第四个参数必然相同。两个参数相同,另外两个参数呈的比例关系。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质量关系 思考题答案 1、(1)隔板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气柜内的T和p不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浓度改变。 2、标准状况是指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73.15K时的状况。例如,标准状况下1mol 理想气体的体积为22.4L,其含义是指1mol理想气体在101.325kPa和273.15K时,体积为22.4L。标准态实际上只涉及浓度和压力,与温度无关。标准态不仅用于气体,也用于液体、固体和溶液。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标准态的含义不同。具体说,气体是指分压为标准压力(100 kPa)的理想气体;溶液是指浓度为1mol·L-1(或1mol·kg-1)的理想溶液;固体和液体是指标准压力下该纯物质。对非理想气体和非理想溶液标准态的处理比较复杂,这里不涉及。但是对所有系统(包括气体、溶液、固体、液体,也包括理想和非理想系统)标准态可用如下简单的定义:系统处于单位活度(a=1)时的状态。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整数且为正数,而化学计量数可为整数或分数,也可为负数。 4、三者都是状态函数。 热力学能是体系内部所含的总能量,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与体系变化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热量是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度而传递的能量,不仅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且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有关。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5、热和功都是体系发生某过程时的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能量的两种形式,因此热和功不仅与体系始、终态有关,而且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有关,所以热和功不是状态函数。 例如,“一定量气体反抗恒定外力对环境做膨胀功”,所作膨胀功为W =- Fl,因为F =- pA,所以W = -pAl = p(V2-V1)= P△V。假设有两种不同的变化,分别反抗恒定外压pØ、2pØ,对环境做膨胀功。由于这两种过程始、终态相同,体系的V1、V2不变,相同,根据W = P△V,可知这两个过程对体系环境所做功不同。 再例如,一种理想气体,若使其温度由300K变为350K,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先冷却到280K,再加热为350K,这两种过程始、终态相同,但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量不同。 6、(1)错(2)错(3)错(4)对(5)a 错 b 错 7、(2) 8、(3)、(6)对,(1)、(2)、(4)、(5)、(7)、(8)错 9、(1)恒压反应热不同。因为计量系数不同。 (2)Br(g)与 Br(l)标准摩尔生成焓不同 10、(3) 11、(1)金刚石(3)O3(臭氧)(4)Hg(g)标准摩尔生成焓不等于零 12、(3) 13、不等于 14、(2)

无机化学——第1章习题解答①

第 1 章习题解答① 、是非题: (01) 氨的沸点是-33 ℃,可将100kPa 、-20 ℃时的氨气看作理想气体。 (X ) (02) 通常,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可被看作理想气体。.(√) (0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不仅适用于单一组分的理想气体,也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 (04) 某系统中充有CF4 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当压力增大二倍时,体积也增大二倍。 (X ) (05)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它的体积成反比。(X) (06)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中,R为8.314J ·mol -1·K-1。若体积的单位为m 3,则压力的单位 是kPa 。( X) (07)在同温同压下,N2与CO 的密度不相等。 (X) (08) 在同温同压下,CO 2 和O2 的密度比为 1.375 。(√) (09) 在298K 和101kPa 下,0.638g 的某气体体积为223mL ,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2 。 (√) (10) 质量相同的N2和O 2 ,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7:8。(X) (11)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是指该组分气体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和温度时所产生的 压力。.(√) (12) 某气体A的压力为101kPa ,300K 时体积为 2.0L 。气体B的压力为202kPa ,300K 时 体积为 1.0L 。将两者充入 1.0L 真空容器中,保持T 不变,则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404kPa 。(√)

(13) 在某混合气体中,若N2与H2的质量相等,则p(N2):p(H2)=1 :14 。.(√ ) (14) 等温等压下,气体 A 和 B 的体积分别为V A 和V B,将它们混合,保持温度不变,则它 们的分压比为p A:p B=V B:V A。.(√) (15)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不相等。.(X ) (16)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是指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温度、相同压力时该组分气体 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 √ ) (17)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V(A)= n(A) RT/ p (A) 。(X ) (18) 含有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N 2的分体积V(N2)=n(N2)RT/p(总)。.(√) 二、选择题: (19) 下列条件下,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之间的偏差最小的是.( )。 (A) 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压、低温;(D) 低温、高压。 解:B (2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条件是.( )。 (A) 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 高温、低压。 解:D (21) 某真空系统中充有氦试样,为了测定其压力,在23 ℃下,将系统的体积由100mL ,压 缩到 1.35mL, 测得压力为 3.36kPa ,推算该真空系统氦的压力为.( )。 -2 (A)4.54kPa ;(B)4.54 ×10 -2 kPa ;(C)45.4kPa ;(D)0.454kPa 。 解:B (22) 已知一定量的CH4 气体,其p 1 =10.0MPa ,V1=2.0L ,T1 =30 ℃,则当p 2 =10.0kPa ,3 V2 =4.0m 3时,其T2=. ( )。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1)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C) H3PO4和HCl (D) PH3和HClO 13. 下列各对物质,水解能力对比,正确的是………………………………………() (A)>(B)> (C) SnCl2 > SnCl4(D) PCl3 > BiCl3 14. 二氧化氮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 (A) NaNO2和H2O (B) NaNO2,O2和H2O (C) NaNO3,N2O5和H2O (D) NaNO3,NaNO2和H2O 15.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Na2S溶液生成硫代酸盐的是…………………………() (A) SnS (B) SnS2(C) PbS (D) Bi2S3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1)

《无机化学》(周祖新主编)习题解答 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 思考题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 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⑶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分子量越大则体积越小。 ⑷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 ⑸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4.⑴正确。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气体的分子数、体积、温度、压力四个参数中只要有三个相同,第四个参数必然相同。两个参数相同,另外两个参数呈的比例关系。 ⑵不正确。只要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相同质量时,气体的摩尔数不同,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不相同。 ⑶正确。质量相同时,分子量越大,摩尔数越少,气体体积越小。 ⑷正确。这时两种气体的摩尔数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⑸正确。因为体积相同,质量除体积就是密度。

无机化学——配位反应习题解答①

无机化学——配位反应习题解答① 第6章习题解答① 一、是非题 1. 所有配合物生成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生成配合物后电对的电极电 势不变。() 解:错 2. 对于电对Ag+/Ag来说,当Ag(Ⅰ)生成配离子时,Ag的还原性将增强。() 解:对 3. 在某些金属的难溶盐中,加入含有可与该金属离子配位的试剂时,有可能使金 属难溶盐的溶解度增大。() 解:对 4. 对于电对Cu2+/Cu来说,当Cu(Ⅱ)生成配离子时,Cu(Ⅱ)的氧化性将增强。() 解:错 5. 所有物质都会因生成某一配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大。() 解:错 6. 所有配合物在水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 解:错 7. 在含有少量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可以使AgCl溶解,如果再 加入适量的HNO3溶液,又可看到AgCl沉淀生成。() 解:对 8. AgI在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解:对 9. 在5.0mL0.10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Cl溶液,生成AgCl

沉淀。只要加入1.0mL0.10mol·L-1NH3·H2O溶液,AgCl就因生成[Ag(NH3)2+]而全部溶解。() 解:错 10. 在[Ni(NH3)6]2+溶液中加入乙二胺(en),将会有[Ni(en)3]2+生成。() 解:对 11. 在FeCl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KCNS(s),再加入适量的NaF溶液,最终溶液呈血 红色。() 解:错 12. 已知K([HgCl4]2-)=1.17?1015,K([HgI4]2-)=1.48?10-30。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HgCl4]2-+4I-[HgI4]2-+4Cl-将向右进行。() 解:对 13. 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都一样的配合物,其E一 定变小。() 解:错 14. 已知K([CuBr2]-)=7.8?105,K([CuI2]-)=1.4?10-9。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uBr2]-+2I-[CuI2]-+2Br-将从左向右进行。() 解:对 15. 已知[Ag(S2O3)2]3-和[AgCl2]-的lg K12分别为13.46和5.04。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Ag(S2O3)2]3-+2Cl-[AgCl2]-+2S2O32-将从右向左进行。() 解:对 16. 已知Co3++e-Co2+E=1.84V [Co(NH3)6]3++e-[Co(NH3)6]2+E=0.10V 则K([Co(NH3)6]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