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施工方案范本

排水施工方案范本
排水施工方案范本

排水施工方案

场区排水

场区平整时做成一定坡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个场区系统地布置排水沟,雨水经场区临时沉淀池沉淀后排入3#、4#楼沉淀池,雨水有3#、4#楼经过排水沟汇入城市雨水管网。加工区、办公区和宿舍区房前均设置排水沟(300mm宽×500mm深),排水沟两侧为240mm 砖墙并抹 1︰2.5 水泥砂浆,沟底为 50mm 细石混凝土。如下图。

为防止雨期施工时雨水进入地下室,在地下室基坑上口四周砌240 mm 宽 400 mm 高截水墙(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2#楼施工合同》

2.《××1#、2#楼施工组织设计》

3.《××1#、2#楼施工设计图纸》

4.《××1#、2#地质勘查报告》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二、现场概况:

现场地下水概况,本工程场地现有地形北高南低,地面标高为14.91-19.93米,地表最大高差5.02米,基坑开挖深度(相对标高±0.000的绝对标高为22.75m)为:-10.85m.

基坑内存有大量的明水,特别是2号楼北侧有大量明水,另外,在1#楼1-7轴附近用挖掘机挖下0.6米左右出现地下水,造成场地浸水,破坏边坡稳定,给施工的顺利进展造成较大的难度。因此,为确保地基不被水破坏,最后一层(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顶以下 1.0左右)土石方的开挖要同排水方案紧密结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进行分层开挖.

三、设计方案:

本工程采用开挖盲沟截水与集水坑集中排水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即在开挖桩顶覆土及桩间土之前,于基坑四周及基坑中分别设排水盲沟。平面布置图见图1,排水沟做法见图2。

1#楼、2#楼西侧及东、北侧地基顶标高以下用挖掘机开挖 1.5m

深,1.0×1.0m的集水坑,使水流汇集于集水坑内,每个集水坑中设置一台100污水泵昼夜不间断排水,集水坑应比排水沟低0.5m,盲沟在施工碎石垫层时,先填30~50mm碎石然后再填10~30mm最后填5~10mm碎石以达到排水盲沟畅通的目的,并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坑底0.2m以上。排水沟设2%的坡度,水流不致于阻塞.集水坑壁开挖过程中为防止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作用造成坍塌,边开挖边用木方、模板支撑加固,坑底铺300mm厚10~30mm 碎石,水泵应包以滤网.为防止水沟两侧土塌方而堵塞排水沟。因此,在清槽过程中,当四周排水沟开挖深度超过500mm 就必须先支好挡土板,以防止出现由小面积塌方引起大面积塌方的现象出现,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及工期延误。集水坑内的污水泵应24小时连续抽水,直到地下室室外回填土开始回填。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所有排水均由3#、4#集水井排入3#、4#楼集水井中,统一排入市政管网。

2.本工程的盲沟、集水井皆采用机械开挖局部人工开挖,必须先开挖集水井,再从集水井开始逐渐向外开挖盲沟,以保证渗出的地下水顺利外排而不会影响地基,保证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是关健。

3.填充盲沟的卵石必须洁净,不含泥砂,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积水浸润地基。

4.如果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个集水井中必须设有一个潜水泵外,另外准备两个备用泵。并配备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做到随时发现故障,随时排除故障,必须保证降水的连续

性,从而保证底板浇筑前地基土的干燥。

5、所用电缆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随时检查电缆线的有无破损,做到安全施工。

6.垫层浇筑时必须充分振捣密实,使其还要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

7.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禁止乱倒垃圾,以免造成堵塞盲沟,影响降水。

8.对场地外围要做好污水、雨水、排水措施,禁止污水、雨水流入基坑内。

9.对基坑边缘位于底板下部的排水沟,所留排水沟截面尺寸深度不得大于200mm、宽度不得大于200mm以免影响底板的承载力。

10、盲沟及集水井内放置石子,粒径为30~50mm碎石然后再填10~30mm最后填5~10mm碎石(自上而下)。

11.定高程点,严格保证开挖深度,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基坑周围设1000×500mm排水盲沟,保证边坡稳定,保证地基承载力.

12.以已有集水井为基准,向两侧开挖盲沟,保证集水的畅通,使地基不致被水泡坏。

13.开挖不要盲目赶进度,一定要保证降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