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经典,滋养人生”

国学类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第一部分前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奠基孩子美好人生”,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是炎黄子孙千年不散的根,内容博大精深,是对课堂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诵读、欣赏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和表达应用技巧,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为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特色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我校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和图书资源,开设了“诵读经典,滋养人生”国学类校本课程,利用每周一、二、三下午4:10分——4:30分诵读、欣赏国学经典。

第二部分各年段诵读内容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5.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弟子规》阶段目标

(一)课文学习要求:

1.对40篇经文能诵读成韵。

2.能够背诵40篇课文。

3.对课文意思有粗略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中意思浅显的句子。

4.激发喜爱诵读的兴趣,学习诵读方法,初步形成诵读习惯。

5.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弟子规》的行为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故事学习要求:

1.对全册课文中的故事,有大概的了解。

2.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教材中每一章的第一个故事。

3.激发讲述故事的兴趣,学习讲述故事的方法,初步形成讲述与交流的习惯。

4.在故事中受到道德感染,从而形成立德、砺学、力行的愿望。(三)历法认知要求:

1.对中国传统历法有浓厚的好奇心。

2.读文大致了解中国传统的主要节气。

3.知晓中国传统主要节日的由来。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三字经》阶段目标

(一)对经文熟读成诵。

(二)学会用自己的话说出经文的主要意思。

(三)了解经文涉及的人物、事件、典故。

(四)初步掌握诵读方法,形成良好诵读习惯。

(五)学习运用《三字经》所诠释的方法引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六)具有向往与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第三学段(5、6年级)学习《论语》阶段目标:

(一)了解孔子及其《论语》的一般内容。

(二)感受孔子及其《论语》的基本思想。

(三)探究孔子及其《论语》的人格力量和精神追求。

(四)感悟孔子及其《论语》的社会理想和哲学影响。

(五)认识到国学对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我们每个人有多么重要,

为了让我们民族的根留住,为了继承先人智慧,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就要从我们的孩子抓起。

(六)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

(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四部分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国学经典的教学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根据教材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指导学生的言行交往中。

二、具体建议

(一)关于教材中的句子

这三本教材中的句子都是指导人们言行,形成良好道德品行的经典名句,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然后根据书上的注解疏通句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几遍以更牢地识记。(二)关于教材中的故事。

这三本教材中都有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有来自该名句中的典故,也有由该句引申出来的历史故事或现在名人故事,让学生在读熟句子的基础上看故事,讲故事,能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国学的经典之处,也能指导学生的言行。

(三)关于实施的时间安排

因每天下午只有20分钟的时间,所以建议班级每天下午学生重点朗读两至三句,达到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讲两至三个相关的故事,每天学习前可以先复习背过的句子,这样能让学生步步扎实地掌握,又能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言行。

第五部分国学经典诵读评价建议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校教师教学管理来说,应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针对国学校本课程,建立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如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案的撰写,教学的效果等都可纳入教师考核范畴,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激励、指导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