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考命题细则科学

杭州市中考命题细则科学
杭州市中考命题细则科学

科学

一、考试范围

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以《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不局限于某一套教材。以《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内

容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本次考试的范围,适当降低、删除一些难度较高的内容和与学生后续学习相关性不大的内容。

二、考试要求

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在考查上述标准所规定的有关知识、概念、原理、实验操作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分析、比较、分类、综合、归纳、演绎的基础上,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新情景下分析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还将以《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查,以适应高中学习的需要。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书面笔答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生命科学24%t 5%

物质科学70%t 5%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3%t 2%

(以上内容中涉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20%± 3%)

科学技术与社会3%h 2%

(2)分数分配:全卷满分为160分,其中选择题占37%^右,非选择题占63%^右,卷内包含13%r右较为简单的综合试题。

(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有填空、实验探究题、解答题。

(4)试题难度:容易题:70%左右,稍难题占20%^右,较难题占10%^右。

五、对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水平的界定

根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分类,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水平界定如下:

(1)知识性考试水平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

了解水平: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包括对有关的术语、概念、原理、规则、定律的再现或再认(说出、描述、指认、辨认、识别、举例、列举、知道、记忆)。

理解水平:能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意义,能作出简单的解释和说明、形式的转换、结果的预测(概述、解释、说明、比较、区别、对比)。

应用水平: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运用所学的概念、原理、规则解决实际的问题(分类、归纳、概括、推断)。

其中较高的层次包含较低层次的要求。

(2)技能性考核目标由低到高分为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迁移水平。模仿水平:根据实际操作进行临摹(模拟)。

独立操作水平:能根据一些情景,绘制出一些图表,运用一些基本仪器进行测量、测定,能运用一些公式、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绘制、测量、测定)。

迁移水平:能在新情景中运用、绘制、测量、测定、计算的技能(迁移)。

(3)体验性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体验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

体验水平:表明学生在一次问题解决中情感上感受或体验了某种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

观(感受、体验、体会、感知)。

反应水平:对某种现象或事实,学生能根据持有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价值判断(认同、关注、欣赏、拒绝、摈弃)。

领悟水平:学生认同某种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而且能付诸持续的行动,体现学生已树立起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形成、树立、热爱、追求)。

六、考试目标

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⑴能根据一些自然现象和具体科学探究情景提出可能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

(2)能针对科学探究的问题提出可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来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⑶能针对科学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定、选择合适的方法(试验、调查方案;方案或项目不超

过3步和4项;会进行变量控制),或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探究过程,判断其方案的合理性。

(4)能使用基本实验仪器和器材进行测量、实验的安全操作,并能对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信息进行记录、选择、分析、处理。

(5)能根据科学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有效信息及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得出合理的结论,对和实验预期不符的情况能作出简单解释并提出改进意见。

(6)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来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生命科学

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1. 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2. 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举例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及脊

椎动物五大类群的主要区别,能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常见生物进行简单分类。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识别分类的依据,学会二歧分类检索表的使用

4. 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5. 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物、植物的主要组织,描述器官、系统的组成

(二)细胞

1. 学会制作简单的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2. 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识别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

3. 应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4. 说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 说明细胞的分裂、分化及其意义

(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 识别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举例说明种群的特征及群落的结构

2. 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 结合实例概述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 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5. 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主题2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一)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1. 对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

响,概述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过程

2. 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理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

转化及其重要意义,说出植物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

3. 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不同点

4. 说明农业生产(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原理

(二)人体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1. 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

2. 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说出酶的主要特点,能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3.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的场所及过程,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

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了解动物呼吸器官的多样性

4. 辨认人体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学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

5. 说出心脏、血管的结构和体循环与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描述心率、血

压等概念

6.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尿的生成和排出过程,了解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7. 描述人体ABO血型系统与输血

8. 概述人体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及特点,举例说出代谢的多样性

主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

1.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区分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2. 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3. 了解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和矫正措施

4. 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功能,识别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

5. 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

反射,识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6. 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了解胰岛素对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机理

7.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一)细菌、真菌的繁殖

1. 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的繁殖形式

2. 了解细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1. 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出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2. 识别花的结构,描述果实、种子的形成

3. 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三)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 说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2. 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和各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3. 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举例说出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4. 举例说明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四)遗传与进化

1. 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2. 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 列举常见遗传性疾病

4. 列举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知道目前常见的育种技术

5. 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知道米勒模拟实验,列举生物进化现象,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6. 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主题5人健康与环境

(一)人体保健

1. 知道健康的概念

2. 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和抗体

3. 说出人体的免疫功能,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4. 知道过敏反应,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5. 了解人体运动系统和保健,知道吸烟、酗酒、吸毒的危害

6. 了解引起冠心病、肿瘤及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

(二)健康与保健

1. 说出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2.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3. 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4. 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知道安全用药的常识

(三)人类与生态环境

1. 认识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

2. 理解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3. 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物质科学

主题1常见的物质

(一)物质的性质

1.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列举和区别常见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描述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说出物质的密度、比热容、熔点、沸点、导电性、溶解性、酸碱性等主要性质的含义,并能辨认它们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3)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举例说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能影响物质的性质。

(5)用物质的有关性质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 物质的密度

(1)知道物质密度的定义,掌握密度的概念。

m

(2)会应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记住水的密度1.0 x 103千克/米3和水银的密度13.6 x 103千克/米3。

(4)知道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4. 熔点

(1)了解熔化和凝固现象,会描绘晶体熔化图线。

(2)知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3)记住冰的熔点为0C。

(4)了解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5)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5. 沸点

(1)了解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现象。

(2)了解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液化过程中要放热。记住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的温度。

(3)区别蒸发与沸腾。

6.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

(1)说出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联系、区别和转化。

(3)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4)理解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5)会查看溶解度表。

7. 外界条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了解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

(二) 水

1.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1)说出水电解后的产物。

(2)描述水的组成。

(3)知道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2.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1) 说出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辨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3) 列举一些常见的悬浊液和乳浊液。

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 理解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2) 会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 说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

(4) 按要求配制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

4. 水资源和水污染

(1) 描述地球上水体的名称及大致比例。

(2) 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

(3) 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和简单原理。

(4) 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5) 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

(三) 空气

1. 空气的主要成分

(1)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氧气、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2) 说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 大气压

(1) 说出一些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2) 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3) 用大气压的有关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⑷列举一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对天气、人体、沸点的影响,了解高压锅、吸尘器的原理。

3. 氧气、二氧化碳

(1) 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 说出实验室制备、收集氧气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3) 举例说明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一一氧化性。

(4) 说出氧气的主要用途。

(5) 说明检测氧气的方法。

(6) 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

(7) 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8) 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9) 说出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10) 说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4. 臭氧层、温室效应

(1) 说出臭氧层的作用。

(2) 列举保护臭氧层的一些措施。

(3) 关注温室效应的成因。

⑷说出温室效应的利弊。

(5) 说出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相关措施。

5. 空气污染

(1) 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 说出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3) 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报告。

(四) 金属

1. 金属和非金属、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 会辨认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

⑵说出金属和非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

(3) 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

2. 金属冶炼:说出炼铁的原理

3. 金属活动性顺序

(1) 描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2) 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⑶会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⑷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和实际应用。

4. 金属腐蚀及防护

(1) 列举影响金属腐蚀的有关条件。

⑵说出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

5.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1) 举例说明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2) 举例说出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6. 新金属材料的发展和金属材料性能的改善

(1) 说出合金的概念。

(2) 说出一些常见的合金及其主要性能,如铁合金、铝合金等。

(五) 常见的化合物

1. 单质和化合物

⑴说出单质的概念,列举常见的几类单质。

(2) 描述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如镁、铁、硫、碳、磷、氢等。

(3) 说出化合物的概念列举常见的几类化合物。

(4) 说出氧化物的概念。

(5) 说出常见的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水、二氧化硅、二氧化硫等。

2. 重要的盐

(1) 说出盐的含义及主要化学性质。

(2) 概说食盐、纯碱、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3) 知道一些常见盐的检验方法。

3. 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用途及对人类的影响

(I) 说出酸的含义,列举常见的酸。

⑵ 说出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3) 概述盐酸、硫酸等酸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4) 会鉴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区别盐酸和硫酸。

(5) 说出碱的含义,列举常见的碱。

(6) 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

(7) 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8) 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酸碱度。

(9) 知道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0) 了解强酸强碱使用的注意事项。

(II) 说出酸雨对建筑物、农作物的影响。

(12) 了解电离的概念,知道电离方程式的含义。

4. 酸和碱反应

(1) 说出酸和碱反应的实质和特点。

(2) 举例说明酸和碱反应的应用。

(六) 常见的有机物

1. 有机物

(1)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

(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3) 知道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4) 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炭在生活中的意义及使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关系。主题2物质的结构

(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