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计划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计划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计划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以卫生部医院护士岗位管理为导向,培养具有临床专科护理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教育能力、沟通能力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学生,以满足护士岗位需求,培养直接服务社会、立足于临床实践的专科型护理专家。

二、培养方式与要求

采取“双导师制”培养,导师与临床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双导师制”指护理学院导师(第一责任导师)与培养基地导师联合

指导,共同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并监督和指导计划的实施落实,负责科研工

作的具体指导,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和定稿。在校期间,校内导师应通过诸

多方式(会面、电话、电子邮件、电脑聊天软件等)每周至少联系指导学生一次。学生下临床,校内导师应至少每两周指导学生一次。

由遴选的相对固定的临床带教教师与校外导师(即临床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在临床的实践指导和带教。校外导师(即临床导师)负责各阶段临床护理实践的

质量监督,进行临床护理能力的全程培养和考核。

三、培养方案

主要完成临床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护理管理能力训练,人文精神培养贯穿始终。其中临床能力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护理实践能力训练、医疗

实践、专科护理实践。

第一阶段(基本护理实践能力训练,3-5个月):轮转内、外科病房、ICU和急诊,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临床护理实践,应用护理学知识正确处理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进一步提升临床工作中的常用护理技术水平。

基本护理实践计划表

第二阶段(进行医疗实践,3个月):根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临床科室,跟随一名具有副主任或以上职称的医师参加医疗实践,学习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学习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时间安排根据学生能级定位具体如下表:

医疗实践计划表

第三阶段(专科护理实践能力训练,10-12个月):根据研究方向在相应的专科病房进行深入的临床实践,实习时间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定,定位N0和N1学生由于基础技能的强化,在本部分的时间相对减少,为10个月;但是定位N3和N4的学生在本部分的时间将更多,为12个月,以便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更进一步强化。由临床导师具体制定专科护理实践的学习和工

作安排计划,学习系统的专科护理知识,培养独立解决本专科领域内常见的护理问题的能力。在此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专科技能,将护理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循证护理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实践过程,突出个性化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专科护理实践计划表

2.护理管理和教学能力训练(具体安排见上表)

护理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的要素,应用先进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参与护理部管理工作,协助病区护士长管理。并积极参与医院品质管理活动。如参加QCC(品管圈)活动、CQI(持续质量改进)、循证专案小组等。

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要求学生参与学校和医院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包括参与理论授课、实验教学、教学查房、小讲课、作读书报告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等。

管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临床护理实践的全过程。

3.科研能力训练(具体安排见上表)

科研能力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握选题的原则和研究设计的要素,使学生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结合临床专科实践,突出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文献查证、寻找最佳护理实践、制作标准作业流程等。并撰写循证护理专案1~2份。

要求在第二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第三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第四学期进行中期检查,第五、六学期在专科实践过程中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选择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问题,采用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获得该临床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位论文形式包括研究报告、病例分析和系统评价。

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

4.人文素养的培养(具体安排见上表)

把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重点是强化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使南丁格尔精神作为一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通过开设护理人文系列课程、课外阅读、讲座、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以及临床实践中优秀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临床能力考核(含职业道德)考核方案

1.科室轮转业绩考核:学生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带教老师按规定对其进行考核,并填写《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考核表》中的相关内容,包括本人的主要业务工作,如病房所管床位数、所进行的护理操作、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及学术活动次数等。研究生撰写科室轮转自我小结,病房带教老师组织出科考试,并听取科室有关人员意见后进行综合评分。考核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

2.教学主管部门考核(3至5个月一次):由学院教学主管部门组织,联合实习医院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导师、科室带教老师共同对学生阶段实习情况进行考核,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以便及时改进。

3.中期考核:第四学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中期考核,内容有①职业道德;

②专业和专业外语笔试等;③临床病例综合护理能力即第一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包括询问病史、护理体检、病例分析、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人际沟通与人文关怀等。通过考核者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4.专科实践能力考试即实习后期的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内容有①专科护理理论知识;②专科临床病例综合能力即第三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包括询问病史、护理体检、病例分析、护理病历书写、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人际沟通与人文关怀等。考核合格者才能申请论文答辩。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学院2014年6月30日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填写说明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填写说明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导师指导和研究生学习、开展科学研究或实习实践工作的依据,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或实习实践)计划两部分。所有在校研究生必须提交个人培养计划,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 一、制定程序 培养计划由导师(或导师组)和研究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共同制订。 1.电子版操作流程 研究生登录数字化校园门户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f55624286.html,/)→研究生服务大厅→研究生系统学生端→培养过程服务(若无相关菜单,见下文“注意事项”)→个人培养计划→下载“中文模板”中对应层次和类别的表格→完整填写表格,在研究生在系统上传电子版并确认→学院教学秘书在系统审核电子版。 2.纸质版提交流程 研究生登录数字化校园门户系统,打印纸质版→导师审核并签字→学院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核,主任签字→学院收齐签字盖章的纸质版2份原件,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和学院各归档一份;导师和研究生可根据需要各自留存复印件。 二、提交时间 请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纸质版收集,按照学号排序,交至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松江校区行政楼307室)。 三、注意事项 1.学院名称必须填写正确(见附表1)。 2.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和专业领域要填写录取名称,填写规范参考《东华大学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见附表2-表4)。 3.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必须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研究方向对应一致。 4.凡列入课程学习计划的课程应符合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其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应与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所列课程一致,以“研究生系统学生端→培养过程服务→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信息”为准。其中,英语课程须填写实际选课的课程名称和课程编码(指分套具体的课程名称和课程编码,而非模块课程)。

研究生个人培养工作计划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55624286.html,)/工作计划 研究生个人培养工作计划 一、管理规定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 干规定》的对于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两个月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在通过学院审核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 二、个人培养计划的系统录入与维护 1、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以《研究生教务系统》中指定的为准,学生登录系统后能够看到与本人对应的培养方案),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编制。

2、在开学第7周之前,将个人培养计划录入到《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中。 具体操作如下: (1)登录《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点击“培养计划”进入个人培养计划维护页面。 (2)点击“编辑”,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后点击“保存”提交。 (3)点击“编辑培养计划课程表”,进入培养计划课程维护页面。完成上述(2),第一次进入本页面时,呈现的是所有培养方案课程。《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默认将对应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添加到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中。 培养计划维护的任务就是,去掉培养计划课程列表中多余的课程,添加列表没有而导师指定必修或自己想修的课程,将列表中课程的课程属性修改成自己想要的。 页面下方,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允许学生将课程列表中没有的课程加入到列表中。 列表课程的右侧操作栏提供了“删除”和“修改”两种选择,允许学生从列表中删除该课程,或修改该课程的属性。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鲁东大学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研究生姓名 (部) 年月日填 鲁东研究生院制

填表说明 1.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地了解研究生的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等,注意挖掘研究生的潜能,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出适合每位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培养计划。本计划由研究生导师填写。 2. 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计划”、“论文(课题研究)计划”和“实践计划”等。 3. 培养目标应体现专业特点。研究方向应与本届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公布的研究方向一致,并说明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主要研究内容。培养方式提倡灵活多样,既要发挥导师的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术群体(即导师组)的作用。 4. 课程学习计划应包括课程设置、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必读书目等。研究生全部课程应在第三学期末结束,课程名称必须依据本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5年修订版)中的课程教学计划规范填写。选修课应包括两门与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他选修课可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也可跨学科、跨专业选课。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应不低于31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取的考生必须补修2-3门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5. 论文(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论文研究的大体方向、论文工作的进度安排(从文献 综述、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审核到论文答辩)、进行方式及拟 安排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工作。论文计划只要求填写原则目标,待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并获得 通过后再详细填写《论文工作计划》。 6. 研究生的实践为必修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也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工作量约折合20学时。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其中给本专科生上课时数不少于10学时。学术活动的时间安排由各导师自行规定,其形式是要求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学术会议等,并结合研究生自己的论文工作在本科生、研究生或教师范围内做学术报告(研究生在校期间听取学术报告或作学术报告报不少于10次,其中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7. 个人培养计划须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一式四份,在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 完成。其中一份由研究生院备案,其它三份(经研究生院审核盖章后)分别由院(部)、研 究生导师、研究生本人留存。研究生须严格按照培养计划的安排完成学业。 8. 本计划一经确定,一般不得更改,如确需改动,需经导师申请,院(部)主管领导审查签字,报研究生院批准。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适用全日制研究生) 培养单位名称河南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学号 研究生姓名 第一导师姓名 第二导师姓名 研究生院培养与学位办制表 二〇一四年九月

说明 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均起着主要的指导作用,是研究生教学、实践、调研、选题、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安排的依据。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填写。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最迟12月31日前),在充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自愿确定师生关系,并完成本表填写、印制。 注意事项: 1、封面要填写完整。“培养单位名称”系研究生本人所在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名称;“学科专业名称”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填写;“研究方向”按招生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上设置的研究方向名称填写;“学号”即录取通知书编号;“研究生姓名”必须与当年报考数据库中姓名一致;“第一导师姓名”填写主导师姓名和职称;“第二导师姓名”填写副导师姓名和职称。 2、“Ⅰ研究生本人基本情况”栏的“三月内免冠照片”必须与学籍卡上照片一致;“身份证号”必须与报名数据库中身份证号一致。 3、“Ⅱ指导教师基本情况”栏“主讲课程名称(学时)”原则上填写培养方案中开设的有关课程。 4、“Ⅲ总体培养规格”和“Ⅳ课程学习计划”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填写。 5、本计划制定完成并经师生双方认定、主管领导签字后,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 6、本文档为.doc格式,在填写有关内容的时候,请不要改变表的结构。原则上在指定范围内填写,填写内容过多,可适当压缩内容或调整字间距、行间距。 7、A4纸打印输出,然后用A3纸正反复印,左侧骑缝装订。一式三份,研究生本人保留一份,导师留存一份,研科办留档一份备查。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适用全日制学术型) 培养单位名称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学号 研究生姓名 第一导师姓名 第二导师姓名 研究生院培养与学位办制表 二〇一〇年九月

说明 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均起着主 要的指导作用,是研究生教学、实践、调研、选题、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安排的依据。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填写。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最迟12 月31 日前),在充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自愿确定师生关系,并完成本表填写、印制。 注意事项: 1、封面要填写完整。“培养单位名称”系研究生本人所在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教 学科研单位名称;“学科专业名称”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 录》(1997 年颁布)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填写;“研究方向”按招生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上设置的 研究方向名称填写;“学号”即录取通知书编号;“研究生姓名”必须与当年报考数据库中姓 名一致;“第一导师姓名”填写主导师姓名和职称;“第二导师姓名”填写副导师姓名和职称。 2、“Ⅰ总体培养规格”和“Ⅱ课程学习计划”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填写。 3、本计划制定完成并经师生双方认定、主管领导签字后,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 4 、本文档为.doc 格式,在填写有关内容的时候,请不要改变表的结构。原则上在指定 范围内填写,填写内容过多,可适当压缩内容或调整字间距、行间距。 5、A4 纸打印输出,然后用A3 纸正反复印,左侧骑缝装订。一式三份,研究生本人保 留一份,导师留存一份,研科办留档一份备查。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适用全日制学术型) 培养单位名称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学号 研究生姓名 第一导师姓名 第二导师姓名 研究生院培养与学位办制表 二〇一〇年九月

说明 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均起着主要的指导作用,是研究生教学、实践、调研、选题、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安排的依据。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填写。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最迟12月31日前),在充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自愿确定师生关系,并完成本表填写、印制。 注意事项: 1、封面要填写完整。“培养单位名称”系研究生本人所在学院、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名称;“学科专业名称”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填写;“研究方向”按招生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上设置的研究方向名称填写;“学号”即录取通知书编号;“研究生姓名”必须与当年报考数据库中姓名一致;“第一导师姓名”填写主导师姓名和职称;“第二导师姓名”填写副导师姓名和职称。 2、“Ⅰ总体培养规格”和“Ⅱ课程学习计划”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填写。 3、本计划制定完成并经师生双方认定、主管领导签字后,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 4、本文档为.doc格式,在填写有关内容的时候,请不要改变表的结构。原则上在指定范围内填写,填写内容过多,可适当压缩内容或调整字间距、行间距。 5、A4纸打印输出,然后用A3纸正反复印,左侧骑缝装订。一式三份,研究生本人保留一份,导师留存一份,研科办留档一份备查。

Ⅱ课程学习计划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 (适用于全日制研究生) 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号2013312110118 研究生姓名胡光耀 导师姓名孙德辉,李超 合作导师姓名 填表日期2013年10月 研究生院制表 二〇一四年十月

说明 一、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均起着主要的指导作用,是研究生教学、实践、调研、选题、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安排的依据;是检验和监督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审核评估的基础材料;是学校对研究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基本文件。因此,请各学院、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本人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填写。 二、导师按照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对其培养目标、研究方向的确定,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学术实践、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三、研究生应按制订的培养计划进行学习,列入培养计划的所有课程和环节须经考核和审查通过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四、本计划制定完成并经师生双方认定、学院审核后,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出书面修改培养计划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备案。本学期已经开设的课程一律不得更改。 五、培养计划制定 个人培养计划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由导师(组)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负责,导师组同意,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核签字,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从制定之日开始执行。 六、个人培养计划书一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一式1份,由各学院留存,研究生院定期检查。 注意事项: 1、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认真填写《北方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其中,“研究方向”应为双向选择时已明确的个人研究方向。 2、“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计划”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填写。 3、跨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需要补修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必须将所补修课程的名称、学时列入培养计划。但只记成绩,不计学分,同时应在“备注”栏注明。 4、已经修完部分研究生课程的同学,须提交就读学校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出具的成绩及学分证明,经我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才能予以确认。在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时,请将已经修完的课程在备注栏中注明“免修”。 5、必修环节涉及的内容,由导师及导师组集体协商确定,并由导师负责安排。 6、研究方向必须与培养方案中的规定相吻合;研究生选定的所有课程应以全校统一的开课时间安排为准。 1

研究生个人发展计划

篇一:研究生期间个人规划 研究生期间个人规划 告别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之后,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名研究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启,要求我们确立新的学习目标。众所周知,不同于本科时被动式的学习模式,研究生学习更加注重主动性与创新性。因此,研究生自身首先制定三年的学习计划并一步一步地做出实际行动来使其成为现实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关于本人的三年研究生生活所作的初步个人规划。 研一时,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研究生只有准确的了解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明确自己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要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牢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文献、新闻等等,培养自己经济思维的敏感性。鉴于此,我准备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努力学习,打好专业基础知识,争取各科成绩优秀; 2. 学习英语必修课,坚持积累英语知识,争取英语水平有新的突破,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3.多去图书馆阅览书籍,阅读专业必读书目,并做好笔记 4.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联系,听取导师的建议 5.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汲取精华,为选题工作打好基础 研二时,在研一已经准确地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基础上,在导师的带领下帮忙做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深入发掘自己的专业潜能及突破点所在,并努力发展自己所擅长的方向,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尽可能多的寻找专业实习的机会,主要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侧重提高实践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为职业生涯做准备。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仍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毕业论文做好知识储备工作,可以开始着手学校要求发表的论文的书写工作。如果时间上允许,有计划地考一些有用的证书,并一一计划,妥善安排,实现目标。 研三时,按时完成毕业论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按照学校的要求在符合要求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并获得硕士学位。这个时候,前两年的学习和努力将发挥作用了,我们要开始着手找工作了。在研一研二的学习实践基础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尽量向事业稳定型方向发展。 研究生生涯是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十分关键,学习方式也将由被动式接收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自己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人际关系都将发生很大转变。好好利用研究生这个发展舞台,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与生活中,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实现目标。加油! 篇二:研究生期间学习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