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中心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方案

骑龙中心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方案
骑龙中心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方案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乡中心小学校

“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课改特色实验区步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南川区教育委员会、南川区课改办的统一部署,我校以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为引领学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问题分析

课改十余年来,我校教育观念不断改变,课程资源不断丰富,课堂实效不断增强,学校特色不断彰显,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加强课程领导力迫在眉睫。

(一)课程观念急待转变。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也需完善。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老套落后,教学中关注“教”多,关注“学”少;一些老师重视课堂教学规范,但缺乏课程意识,对课程规划、开发、实施等能力不足;部分老师即使具备一定的课程观,也是表面文章多,实质内容少,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

(二)课标意识急待加强。很多教师观念陈旧,课标意识薄弱,解读不深,对教材编写意图不明;对学段、学期、单元目标划分不准;对课时目标拟订不实;甚至少数教师目中无“标”。同时,没有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质量的方法老套落后,缺少科学手段。

(三)师资水平急待提高。校长、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课程建设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教师数量表面足,但实际上教师上挂、交流造成师资紧缺,并且教师不配套,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较大,影响了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同时,缺乏理念先进、实践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高水平、专家型教师队伍。

(四)办学实力急待改善。学校对已有的功能室,辅助手段的运用率较低,信息化技术对提升教育品质的功用还未显现。干部教师满足已有成效,满足于现状,对新课程改革停留于口头上,真正实质行动十分困难,缺少有课程改革的领军人物。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树立课程意识,科学规划学校课程;加快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建设特色课程,打造课改特色学校,造就一批名教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1 - / 10

(二)具体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学校校长和教师课程领导力将在以下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1.课程思想。树立课程意识,正确理解课改意义,准确把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和人才观统领课程建设。

2.课程规划。全面有力地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科学进行课程顶层设计,形成学校课程方案。

3.课程开发。根据学校课程方案,独立自主地整合课程资源,研发满足学校提升、教师提高、学生发展的课程。

4.课程实施。研究课程实施新策略,统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落实课程方案,达成培养目标。

5.课程管理。制定规范、有效的课程管理制度和流程,科学管理课程开发、课程研究、课程实施与整合。

6.课程评价。制定多种信息、多维角度、多方参与的课程评价方案,确保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方法与结果,以及影响因素的评价质量。

三、项目内容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确定研究项目:

1.学校课程规划编制与改进的实践研究。

2.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四、工作任务

我校将以“项目带动、校本实施、培育特色”为工作思路,加强课程领导,优化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强化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一)团队打造

1.建立团队。建立以研究、培训、指导、管理、评价等为主要职责的课程领导力专业团队。学校聘请校外专家,吸收学校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

2.开展研训。借助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平台,通过、研修、、学习、改进等项目提高校长、分管领导、骨干教师课程领导力,其中,中心级实验学校优先安排。学校采用立项研究、案例培训、现场教学、名师带教、交流展示等方式,培养一批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

(二)课程规划

1.校情分析

- 2 - / 10

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14个教学班,中小学生374人,其中中心校10班,290人(初中32个班,58人),齐心村校4个班,84人;所属幼儿园4个班,95人。其中中心园2个班,49人;现在岗教师41人。

发展优势

(1)校园宽敞,学生活动空间大。中心校中小学和幼儿园仅有学生339人,学校拥有活动场地近10000平方米(其中篮球场3块,塑胶运动场近3000平方米,闲置空地2000多平方米)。

(2)设施设备较全。标准化学生食堂、单独的学生宿舍楼、班班通、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科技室。

(3)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日趋成型,育人氛围浓。一是校园那一棵棵根深叶茂、高大挺拔、清香四溢、浑身是宝的香樟树,不仅绿化美化了校园,而且为学校打造“香樟文化”提供了鲜活形象。二是校门内外的碧绿的花坛、“钱学森”和“陶行知”的塑像、校门对联“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么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校门外墙烫金标语:“早立早行,香满樟园”和学校办学理念的文化墙、教学楼侧墙上的校徽、校园正面墙的“我爱我的祖国”和“江山如此多娇”壁画等景观文化优化了育人环境。三是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

(4)教师团结务实,学生勤奋好学,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历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均全区同类学校前列。

存在的问题

(1)六大功能室未健全:一是无理化生实验;二是科技室有仪器柜、操作台,无器材;三是图书室有图书,无书架;四是美术室因屋顶漏水,无法使用。

(2)学校缺乏理念先进、实践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校长、中层干部、教研人员因整天忙于事务、自身素质能力的局限,导致课程建设领导能力较差(课改研究能力和指导力、课程开发力)。想进行课改,不知从何着手,无法在教师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发动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现二度开发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难度大。一是不愿做,不敢做。受现行教学评价体制的束缚,困于教学质量的高压态势,无论从精力上、还是从时间上,教师对投身课堂改革,开发课程建设,实施校本课程心存芥蒂,甚至不敢尝试。二是受能力限制和无专家团队引领,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做。

- 3 - / 10

(4)校本研究局限性大,难度大。班额小,斑数少,教师严重不配套,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个教师担任多个学科教学,教学研究难度大。

(5)初中班学生少(初一14人,初二17人,来年可能更少)、科目多,即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师资不配套,功能室不全),又导致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占用教师多)。

(6)生源将逐年减少,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办学越来越难。一是差旅标准提高,培训会议多,远离城区车费贵。二是学校维修费用多。三是学生少,生均公有经费的总额少。

2.具体措施

(1)完善思想体系,明确办学方向

治校方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荣校

办学理念: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成长搭台为社会进步服务

办学目标:环境优美学生快乐教师舒心百姓满意

办学宗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校训:像樟树一样茁壮成长

校风:朴实诚信奋发和谐

学风:天天快乐天天向上

教风:完美自我完美学生

学校精神:樟树精神(朴实沉稳、坚忍不拔、博大精深、无私奉献)

学校口号:与香樟同成长与香樟试比高

校旗校徽

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师生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借助现有资源,积极优化育人环境。

进一步规范和利用“素描江山美,彩绘中国梦”学生美术作品展、“横平竖直樟园情,方正圆润中华志”硬笔书法作品展、“墨浓成长路,香蕴中华情”软笔书法作品展、“比高香樟树;情系大溪河”优秀习作展、“香樟撑华盖,春草点神州”教育成果展和“香樟魂”手抄报展六大动态文化阵地,时时开展展示活动,为师生提供创造幸福、感受幸福的机会。

- 4 - / 10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特色班级建设。一是规范班级名片;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如:《优秀学习小组评选办法》等;三是进一步完善班级展示平台。四是设立班级图书柜。五是进一步实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班级自我管理模式。

完善新塑胶运动场的运动文化墙建设。

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树立“美丽樟园我的家,美化、净化靠大家”的意识。

改革花坛管理模式,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进一步完善食堂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处室文化建设。

(3)完善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

结合学校办学目标、教师实际和学生需求,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构建并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初步构想如下图:

(4)加强校本研训,提升科研水平

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习机会。一是组织小学教师到城区优秀学校学习,组织初中教师到优秀高完中学习,组织班子成员到同类优秀学校观摩学习;二是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川实验区课程领导能力建设培训会学术报告”光盘;三是请教科所专家或教委领导来校指导工作;四是组织专题培训,组织专题学习;五是积极派教师参加区、市级教育研究活动。六是组织开展教师基本功暨手抄报展评活动。七是开展“弘师德,树标兵”师德师风学习活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七是组织中层干部、教研人员、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提升其课程建设的领导力。

创新教研模式,提高研究实效。一是与城区优秀学校联系,教师直接参加该校对应年级,对应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二是请城区市、区级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三是组织开展教师点滴经验征集交流评选活动。四是组织开展“高效课堂”评比验收活动。五是建立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小课题研究。六是引领教师继续开展各学科,各课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七是督促教师每期做到“五个一”,即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论文,上一堂好课,出一套好题,做一项科研。

(5)丰富活动形式,促进特色发展。

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今后一个时期,将不断优化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学生搭建创造幸福的平台,感受幸福的机会,营造向上育人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组织开展篮球特色活动,打造篮球特色学校:一是每人准备一个篮球,每班制作一个盛放篮球的框子(本期已完成);二是体育课以训练篮球技能为主;三是编写各个年段的篮球教学教材;四是将篮球技能训练编入大课间操中;五是组建篮球队,并定时组织训练。

组织开展“香樟魂”手抄报展评活动,打造手抄报特色学校:一是结合10多年的经验,编写《樟园小报编写手册》(初稿已形成);二是开设手抄报辅导课;三是坚持寒暑假3—9年级的学生每人办一份“香樟魂”手抄报,每学期上2-3堂手抄报辅导课,每期开展一次学生

- 6 - / 10

手抄报比赛活动。三是定期开展教师专题手抄报暨基本功大赛活动。四是将手抄报校本教材推向片区或区内学校推荐。

组织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竞赛活动,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一是每班购置图书柜(本期已完成);二是每个学生设置一个“课外阅读记录簿”;三是要求学生每人每个假期读一本课外读物,每期读1—2本课外读物;四是要求学生通过摘抄好词佳句,撰写故事梗概、读后感等形式完善读书笔记;五是从下期起每期通过查看读书笔记、汉子听写大赛等形式评选“樟园阅读之星”。六是争取装配中心支持,添置图书架,创办图书超市。

借助“习作展”、“绘画展”、“书法展”、“成果展”五个流动文化展示平台,每期适时开展对应展示活动。让学生感受幸福。

坚持借助德育校本课程《樟园礼仪歌》,利用课前3分钟,开展激情诵、读、唱活动,激发学生激情,提升精气神。

坚持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佳节先后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活动”、“队史教育活动”和“新队员入队宣誓活动”、12.9“经典诵读和革命歌曲演唱比赛活动”、“元旦晚会”、3.8节“我为妈妈(奶奶、姥姥)献爱心”活动、3.12“植幸福树”活动、6.1“文艺调演”等活动,寓教于乐,寓教育活动之中;

坚持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校教育走进社区,走入社会。

坚持组织开展“三人篮球”、“篮球技能”、“乒乓球”、“集体跳绳”等体育竞赛活动。

(6)创建实践基地,拓宽课程资源。

(三)校本实践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借助研发团队,认真组织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南川教发【2013】27号)文件精神,以“乐学善导,自主发展”为主题建设“生长式卓越课堂”,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小学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将三级课程有机整合,侧重于“基于目标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初中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弄清各科教学目标、内容及重点难点,侧重于“解读学科课程标准,明晰教材编写意图,整合教学资源的实践与研究”;

2.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求、学校实际和上级要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资源库。主动开

- 7 - / 10

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有机整合“2+2”项目和“1+5”行动计划,增强品牌意识,实现“一校多品、一校一精”的特色课程建设目标。

(四)装备建设

1.加强信息化应用。用好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强化学校“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的应用,逐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教研、校务管理、后勤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2.加强标准化建设。争取上级支持,完善功能室建设。

(五)课程评价

1.课程设计评价。认真评价课程设置、各门课程方案设计,从方向性、针对性、可行性、阶段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从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教师特长、彰显学校特色等方面进行。

2.课程实施评价。建立学校课程实施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有序地进行课程实施,并对课程设计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主要评价教师课程执行力(课程教案、课堂教学等)、管理团队课程指导力(课堂评价、教师培训等)、学生课程学习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等。

五、工作进程

(一)项目筹备启动阶段(2014.12—2015. 1)

1.制定方案。

2.专题培训。

(二)项目实施阶段(2015.3—2016.12)

1.2014.12-2015.1 完成申报。

2.2015.3—2015.8 学校细化研究专题,组建研究团队、制订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

3.2015.8—2016.8组织学习考察、在专家指导下深度研讨。

4.2016.8—2016.12学校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完善各方面工作与阶段评估。

(三)项目结题阶段(2016.12—2017.6)

1.基本完成预期研究任务;

2.结对专家对研究项目初审;

3.总结经验成果;

六、保障措施

- 8 - / 10

(一)组织保障。课程领导力建设在区课改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下进行。学校建立研发团队,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制度,认真落实,有序推进。

(二)机制保障。一是分层推进机制。根据课改中心确立的研究级别,并实行动态管理。

(三)经费保障。学校加大经费投入,争取上级支持。

南川区骑龙乡中心校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 9 - / 10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乡中心小学校

“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10 / 10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编号:FS-DY-20553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 1、基础性课程: 《‘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XX中学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XX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组员:班主任、学科把关教师 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XX XX 副组长:学科组长 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 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四、课程内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

简谈校长课程领导力(一)

简谈校长课程领导力(一) 【摘要】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核心工作。学校课程规划是指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对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进行全面的规划。它包括:学校愿景、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社会沟通等。校长课程领导力需要有上位的机制予以保障,必须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领导力来保障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是课程改革赋予校长新的职责,也是校长的课程思想和专业水准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校长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和实施,创造性地有效实施新课程。 1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概念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领导力是领导者为实现共同理想或目标而影响和改变群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2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 新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将国家提供的课程框架转变成学校的课程规划,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核心工作。学校课程规划是指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对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进行全面的规划。它包括:学校愿景、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社会沟通等。 2.1确立学校愿景。学校愿景是指学校未来发展的理想或目标,是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望。学校发展是学校愿景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愿景是统整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它需要与学校教师的个人愿景形成有机的“愿景链”。 校长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确立学校愿景,形成新的学校文化。①要以正确的价值思想和办学理念为教师确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并且使学校的发展愿景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保持一致;②要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和认识课程改革的宗旨和学校发展的目标,让教师以新的观念理解课程改革、以新的视野观照课程改革、以新的角色参与课程改革、以新的行为实施课程改革;③要重视开发教师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源,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规划的制订和完善;④要将学校愿景贯穿于教师的愿景、将教师的愿景融于学校愿景之中,使个人愿景与学校愿景和谐一致,使课程改革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成为教师共同的自觉追求。 2.2制订课程方案。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计划和学校实际而制定的一学年内的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和评价等内容。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课程思想的直接体现和具体操作,是课程规划的核心内容。 校长要在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学校现实为基础,形成符合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方案。①要明确学校课程目标,包括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②要明确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探究型)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架构;③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学校中实施的全部课程,从提高课程适应性和资源整合出发,进行通盘的设计和安排,把握布局和节奏;④要在实施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力求开出更多的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⑤要体现课程发展特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策略等;⑥要根据课程发展特征,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小学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四年级科技活动实践课程)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课程总体目标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在本校科学性和可行性,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本校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课程具体指导思想 1.校本教材要体现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要根据本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条件和需要设计开发教材。 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4.积极倡导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方式,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5.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 6.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教学内容介绍

五、课程具体设计思路: 该册校本课程一共分为3个模块:趣味化学,身边的力和晴天娃娃。这三个模块涉及到简单化学、常见的力以及电学知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对能力的要求都成递进关系,三个模块的所有课程都是实践性的,需要学生动手探索或探究去完成。在“趣味化学”模块中,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来完成一些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一模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身边的力”模块中,重力、大气压力、离心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都会被介绍和探究到,在这一模块中,探究过程会被强调,比如,探究如何使竹签陀螺稳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竹签陀螺的稳定性等等,通过学习,学生会自主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在“晴天娃娃”模块中,“项目式”和“任务式”被突出出来,这个模块的最终任务是要学生自主完成一个下雨报警器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前4次课的知识积累,学生应该可以自主设计完成一个报警器的制作,通过最终作品的呈现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课程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加强"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注重基础知识应用中逐步渗透,不需要太强调学科系统性。 4.遵循科学实践教育规律,注重基于课程整合理念的"任务驱动"。 5.以"动手实践"为主线,注重能力培养。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7.注重教材内容的兴趣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8.注重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或者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

校本课程施行计划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吧! 校本课程施行计划 一、教训思维: 以新一轮课程变革"全部为了学生,全部为了学生的打开"的教育理念为教训,从校园的实践情况和学生的实践需求动身,构建校园办学特征,打造"特性化"校园形象,打开学生专长,促进学生全面打开,以习气社会进步,科教打开,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 二、施行方针: 1、校本课程要表现根底性: 根底教育要重视根底,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明根底、道德根底、身心根底为方针。全面打开学生的才能,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归纳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表现打开性: 依据校园实践情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打开需求,树立着眼于学生打开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打开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表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依据校园的实践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进程中首要

依托校园的本身力气来完结,所以要充沛考虑本校教师部队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打开情况,还有校园的设备资金等要素,方针不能远离实践。 4、校本课程要表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表现在课程的开发和施行需求,教师的充沛参加,在课程的开发和施行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力,要发扬联合协作的精力,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一起,还要充沛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践,重视学生参加,留意学生的反应信息,不断依据学生的需求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施行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结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一起参加的。校园要构成开发校本课程的安排网络,构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一起创立"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天然、社会、归纳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校长课程领导力讲课讲稿

校长课程领导力

再谈校长课程领导力 花团锦簇的四月,全区校长们带着上级领导的嘱托和期望,来到人间天堂——美丽的杭州,开始为期一周的高端培训。杭州上城教育学院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时间虽短暂,但我们着实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不仅聆听了《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学校管理中思维转型与管理的变革》等七场专家讲座,而且参观了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崇文实验学校两所学校。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管理意识,促进思维转变,受益匪浅。就这次高端培训,对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再谈几点收获和思考。 一、实施课程领导策略,提高开发课程能力 课程领导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长必须承担的一种新职责。它体现了校长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专业权威,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而课程的开发则是对课程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完善的有效载体,是校长发挥课程领导职能,尊重师生独特性和差异性的课程实践。我认为,校长只有树立明晰的办学理念,运用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专业知识,科学有效地实施课程领导策略,才能成功地开发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1、规划学校愿景,明晰办学理念,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 学校发展愿景是学校师生对本校发展的共同愿望和设想,它主要依赖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而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可以说是实现这一发展愿景的具体步骤。因此,校长要科学规划学校愿

景,明晰办学理念,提高课程领导意识。我校着力开发的“活力”教育校本课程,就是在“教之道,德为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支撑下,规划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这一办学愿景。为此,我们将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为:以学校为课程开发基地,以自主开发的校本化实施为主要方式,把活力教育的课程建设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构建“大教育”。 2、提升专业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实施课程领导的有效策略。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校长课程领导的一个重要内容。课程领导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是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程开发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教师,教师是推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基本动力,没有教师参与的课程开发将是无源之水,无草之木。因此,学校十分关注教师的课程参与度,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相关的科研活动、参与教材编写和推进课程开发等创造条件,使教师积极反思自己的课程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以,实施课程领导的策略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 3、打造合作团队,遵循发展规律,保障课程领导的顺利实施。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创造良好的环境,打造合作的教师团队,是校长对课程领导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我们有意识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样本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专业方向:义务教育初中英语 姓名:郑梨红 准考证号:

课程开发类课程(让学生快乐成长) 初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校本活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涉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本方案重点针对我校初 一、初二年级。 一、课程开设的情境分析 斯基尔贝克认为,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主要有五大步骤,学校首先必须分析情景,然后依据情境分析的结果,拟订适切的目标,同时建构适切的课程方案,最后进行解释、交付实施,并进行追踪与方案的重建.因此在情境分析时,我们应考虑到校内及校外两部分的因素。 我校现有资源的现场评估表 项目优势劣势 地理环境城市中心社区人员素质复杂、绿地少、 学校规模规模较大,全校26个班。教师敬业精神强班级间联系不足,场地缺乏

师资年轻、活力强,经验不足,对学校不熟悉 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习态度较好部分学习习惯较差,创新弱 行政人员有热情、关系和睦编制不足,教师需兼行政职务 家长望子成龙,对教育投入热情较高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态度 社区参与愿意参与学校事务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硬件设施基本设施齐全设备数量不足 地方资源较丰富社区与学校未有效建立信任合作机制 课程资源已开始实施学校学科小组等活动课程活动水平与质量不高 (1)在校内因素方面,我们应分析: A.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能力与需求 B. 教师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与经验 C. 课程现状与优缺点 D. 学校气氛与权利结构的关系 E. 校内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合作 (2)在校外因素中,我们应考虑: A.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家长的期望,与社区的价值观 B. 教育系统中教育政策的变革,考试制度的改变,教育研究的发现 C. 学科知识内在内容与教材教法的革新 D. 教师支持系统,如教师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的可能贡献 E. 社会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利用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树立“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一文中曾提到:“一定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让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着教育。……”。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课程建设不可或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建设方案》、莘县教育局(2010)29号等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出发,贯彻“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着眼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制定《实验小学课程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师生,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成长为课程建设之宗旨。加强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素养,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校本课程,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打造学校精品课程。追求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而适性的课程,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合理,学校特色更鲜明;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每一位独具个性的学生在道德、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在多样化社会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负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 (二)学生培养目标 以“让每一个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意志品质、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核心能力 ------英国基础教育启示之四 鲍成中赵丰平 在英国,我感受最深的是学校里没有使用统一的教科书。英国政府没有在全国推行统一的教科书,而只是提供课程标准。每一所学校的校长,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和开发学校的课程,这就是典型的“一纲无本”模式,即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没有提供教科书,每个学校自由开发课程。这一点与我们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国国家的教材是“大一统”的格局,即全国是一本教科书,但是,最近几年有所变化,已从“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即从全国一个课程标准和一套通行的教科书到目前的全国一个课程标准和多个版本的教科书,诸如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等。比较中英课程方面的差异,笔者想弄明白这里的原因,就向英国伯明翰大学的sunny博士咨询。sunny博士说:“英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之所以会出现“一纲无本”模式,这里面不仅有英国的传统的文化因素和教育理念,更重要的英国的中小学校长都具有很强的课程领导力。”这一点,与我在英国期间的整体感受是一致的。我在与20多位中小学校长接触过程中,“课程领导力”、“课程意识”、“多样性”、“创造力”等词汇频频出现于校长们的口中。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Mary博士后说,在英国,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能力。如果校长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是不能够从事校长这个职业的。也就是说,课程意识和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职业生涯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一、英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内涵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学校是做什么的”的?Kaitti教授说:“学校是失败的教育的‘案发现场’,也是成功的教育的‘精神故乡’。失败的教育与成功的教育区别就在学校的课程。”她继续说:“学校其实很简单,就做课程。” 什么是课程?在英国的中小学,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开发课程就是开发学校的品牌,开发学校的未来,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知道,课程的四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但是,作为一名校长,仅有这四要素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课程的开发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之间的区别,不是考试分数的差距,而是课程的差距。而课程的差距集中反映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差距上。因而,一所学校要发展,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课程。 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是领导者以个人的人格魅力为基础,以法定的领导职权为条件,对周围的环境、组织的发展和组织成员的成长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是学校组织获得发展的主要动力。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校本课程: “诵读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活动设计方案 榆厢小学六一班 xxxx 一、课程提出背景: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各中小学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亮点。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 径。可以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学生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都能生活在真正优质的教育环境里。学习的内容是按学生的实际及古诗文的特色编制的,即背诵地方课程《国学启蒙》外,又从《三字经》、《古诗诵 读》、《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等中选编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背诵古典诗文,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二、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用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成为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三、教学的设定目标: 1. 传承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 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乏,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教育。 2. 陶冶情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 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 提高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 诵量。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导读:范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讲课讲稿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缘起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校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为突破口,利用其无所不在的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教育场所”。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志愿服务为抓手;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现代化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校本课程的总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有些家庭,由于家长放任孩子自由成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乏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

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生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三、校本课程具体活动目标重点难点 目标: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重点: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难点: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校本课程活动的原则准备时间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民主性原则: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朋友关系,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以求课程开展扎实有效。

学校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长葛市第十四中学校本课程课程 开发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得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学校得课程资源与人力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得联系。 2、拓展学生得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良好得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得情感,增强对地方与社会发展得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得课程意识,鼓励教师组合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5、通过教师培训,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得能力,打造系统得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校本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新课程作出正确决策与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与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得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并对教师所实施得校本课程进行督导与评价,适时给出指导性意见。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得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得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得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得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得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得开发要从我校得实际与学生得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得特色,发展学生得个性特长与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得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得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得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得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人。 5、培养学生得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修养与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得内容类别:

骑龙中心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方案详细

重庆市南川区骑龙乡中心小学校 “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课改特色实验区步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南川区教育委员会、南川区课改办的统一部署,我校以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为引领学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问题分析 课改十余年来,我校教育观念不断改变,课程资源不断丰富,课堂实效不断增强,学校特色不断彰显,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加强课程领导力迫在眉睫。 (一)课程观念急待转变。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也需完善。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老套落后,教学中关注“教”多,关注“学”少;一些老师重视课堂教学规范,但缺乏课程意识,对课程规划、开发、实施等能力不足;部分老师即使具备一定的课程观,也是表面文章多,实质内容少,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 (二)课标意识急待加强。很多教师观念陈旧,课标意识薄弱,解读不深,对教材编写意图不明;对学段、学期、单元目标划分不准;对课时目标拟订不实;甚至少数教师目中无“标”。同时,没有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质量的方法老套落后,缺少科学手段。 (三)师资水平急待提高。校长、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课程建设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教师数量表面足,但实际上教师上挂、交流造成师资紧缺,并且教师不配套,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较大,影响了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同时,缺乏理念先进、实践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高水平、专家型教师队伍。 (四)办学实力急待改善。学校对已有的功能室,辅助手段的运用率较低,信息化技术对提升教育品质的功用还未显现。干部教师满足已有成效,满足于现状,对新课程改革停留于口头上,真正实质行动十分困难,缺少有课程改革的领军人物。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树立课程意识,科学规划学校课程;加快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建设特色课程,打造课改特色学校,造就一批名教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完美整理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如何提高课程领导力

对课程的领导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团队根据新课改的课程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新课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品牌的能力。新课程方案确定了与教育现代化相匹配、与素质教育目标相吻合的顶层设计,但它必须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变为现实。因此,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校长肩负着引导全体教师尽力完成新课程目标的重任,必然应该走在新课改的前列。 一、增强课程领导力的意识 校长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但由于教材、认识、政策、措施、队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等均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与发展的,并没有一次性成熟的、设定的模式,因此,校长一定要把自己从繁琐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捕捉课程教学新动态,留意课程实施与完善的新方法,从而正确把握对新课程的理解,把学来的理念通过内化,转变成自己的理念,从而使先进的理念贯穿在学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平时我以读书为乐,肖川、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的论述常使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我也常在《学校管理》《江苏教育》《苏州教育》《吴江教育》《苏州日报》等报刊中汲取名校长成功领导课程的智慧,咀嚼柳袁照的“诗性教育”,揣摩李希贵的“管理沉思录”,摘抄精彩的段落,细细品味,并在校本教研培训会上与全体教师一起分享。 二、提高对课程领导的技能 首先,要提高课程决策能力,即构建一个整体的课程愿景,包括课程规划、设计、选择等。其次,要提高课程资源的统整能力,即不仅要充分利用、发掘校内优势课程资源,还要积极整合、开发校外资源,取长补短,争取课程资源的合理分配;再次,要提高课程评价能力,即通过对课程实施状况及时监测、评价,发现和反思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崇本”教育,所以,“崇本”就成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在开发《醉江南》《吴宫老酒》《江南天池》等校本课程时,我们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生活和知识基础,内容不求奢华,力求朴实;立足本乡本土,汲取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乡土味浓厚的内容;注重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探究创新、整理汇报等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推进了素质教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学生家长、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课程实施中的领导能力 学校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分析教学动态,抓住主要矛盾,摸清课堂真实情况;要抓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充分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引导和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技能。近几年来,铜罗中学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崇本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金秋开课活动。校园内“以学论教,减负增效,让学生快乐地学,老师幸福地教”的横幅醒目地昭示着我们改革课程教学的决心和目标。作为校长,我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大家一起进行课堂观察。课后召开“课堂教学评估会议”,引导青年教师在开课过程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从而加快专业成长。 校长走进课堂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了解,更需要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平时,我在听

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校本课程方案设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联合学校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各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校本课程是指针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学校要想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和风格,而当前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是表现学生的个性的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育必须尊重学生。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外在的教育因素能否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建构活动。此校本课程是完全建立在学生自主发展、个性特长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三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 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 总则 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 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