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法计算例题

品种法计算例题
品种法计算例题

品种法计算例题

1. 某企业下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1、2007年10月份生产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基本生产车间领料500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的A材料10000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的B材料15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材料20000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40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1000公斤),车间耗用的消耗性材料5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料6000元;共计560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本月报废低值易耗品一批,实际成本为2000元,残料入库,计价1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核算。

(3)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20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60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辅助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6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共计31500元。

(4)按照工资费用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5)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月末在用固定资产原值12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月初、月末在用固定资产原值均为40000元;按月折旧率1%计提折旧。

(6)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其他支出4540元;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其他支出3050元;共计7590元,均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2、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提供劳务9000小时,其中: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8000小时,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1000小时,辅助生产费用按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3、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材料费用按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甲产品本月完工产成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400件,完工率为40%。乙产品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生产费用在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见表1、2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计算成本。

表1、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成品产量:件

产品名称:甲2007年10月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6000 11900 16600 44500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分配率

完工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表2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乙2007年10月完工数量:560件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9500 3500 5000 18000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答案:

1、费用分配情况

(1)要素材料费用分配率=20 000÷(4 000+1 000)=4 甲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材料=4 000×4+10 000=26 00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材料=1 000×4+15 000=19 0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6 000

——乙产品 19 000

制造费用 5 000

辅助生产成本 6 000

贷:原材料 56 000

(2)低值易耗品报废

借:原材料 100

制造费用 9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 000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2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2 000 (3)工资费用分配

工资费用分配率=20 000÷(6 000+2 000)=2.5

甲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6 000×2.5=15 000(元)

乙产品负担的工资费用=2 000×2.5=5 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5 000

——乙产品 5 000

制造费用 4 000

辅助生产成本 7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1 500

(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100

——乙产品 700

制造费用 560

辅助生产成本 1 0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 410

(5)计提折旧

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100 000×1%=1 000(元)

辅助生产车间月折旧额=40 000×1%=400(元)

借:制造费用 1 000

辅助生产成本 400

贷:累计折旧 1 400

(6)其他支出

借:制造费用 4 540

辅助生产成本 3050

贷:银行存款 7 590

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合计=6 000+7 500+1 050+400+3050=18 000(元)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18 000÷(8 000+1 000)=2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8 000×2=16 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负担=1 000×2=2 000(元)

借:制造费用 16 000

管理费用 2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18 000

3、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合计=5 000+900+4 000+560+1 000+4 540+16 000=32 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32 000÷(6 000+2 000)=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6 000×4=24 00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2 000×4=8 0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4 000

——乙产品 8 000

贷:制造费用 32 000

4、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成品产量: 1 000件

产品名称:甲2007年10月在产品约当产量:160件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6000 11900 16600 44500 本月生产费用26000 17100 24000 67100 生产费用合计42000 29000 40600 111600 分配率30 25 35

完工产成品成本30000 25000 35000 90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12000 4000 5600 21600 材料费用分配率=42000÷(1000+400)=30

直接人工分配率=29000÷(1000+160)=25

制造费用分配率=40600÷(1000+160)=35

表2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乙2007年10月完工数量:560件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9500 3500 5000 18000 本月生产费用19000 5700 8000 32700 生产费用合计28500 9200 13000 50700 完工产成品成本19000 5700 8000 32700 月末在产品成本9500 3500 5000 18000

5、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产成品——甲产品 90 000

——乙产品 32 7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0 000

——乙产品 32 700

2.品种法习题

资料:某企业生产各种自行车车胎,其产品有:28寸外胎、26寸外胎、有口内胎、无口内胎。该企业设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外胎车间、内胎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动力车间、机修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的原材料均为开工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项目按定额耗用量分配(包装物按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采用交互分配法。该企业×××3年6月份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直接材

料直接人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合计

有口内胎8396.91 2567 5681 1253

无口内胎6969.09 2365 5236 1535

28寸外胎20818 2578 2441 1383

26寸外胎15796 1767 2193 1002

2、6月生产月报和生产工时统计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产量生产工时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本月完工月末在产品

有口内胎3000 75000 76500 1500 2250

无口内胎2700 60000 61500 1200 2100

28寸外胎3000 60000 58500 4500 3150

26寸外胎2250 45000 44250 3000 2850 3、6月份生产费用资料如下:(1)领料汇总表如下:

领料车间材料名称数量kg 单价金额

内胎车间生胶9495 7

填充剂A 16800 10

京光红255 25

嘴子13500 0.5

包装盒69500 0.1

机油(按产量

6 20

比例在两种产

品之间分配)

外胎车间生胶22500 7

填充剂B 15600 25

炭黑2700 5

帘子布1950 1.8

包装盒52500 0.1

机油(按产量

7.5 20

比例在两种产

品之间进行分

配)

机修车间保险片75 8

挤出机嘴子 4 200

机油 6 20

动力车间机油 6 20

煤150 600

厂部汽油300 4.2

(2)单位产品耗用定额资料如下:

材料名称内胎车间g 外胎车间g

有口内胎无口内胎28寸外胎26寸外胎生胶200 210 480 450

填充剂A 180 185

京光红 3 3

嘴子 1 1

填充剂B 225 216

炭黑36 34.5

帘子布27 25.5 (3)工资费用汇总表如下:

应付工资

内胎车间生产工人49660

内胎车间管理人员4966

外胎车间生产工人75900

外胎车间管理人员7590

动力车间12750

机修车间9000

厂部18000

(4)提取职工福利费。按工资额的14%计提。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按工资额的44%。计提。

(5)折旧费用。该企业分类计提折旧,机器设备月折旧率为0.9%,房屋建筑物月折旧率为0.6%。6月初各个车间、部门固定资产原值资料如下:

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合计

内胎车间450000 210800

外胎车间600000 404250

动力车间150000 33600

机修车间150000 48300

厂部300000 42000

(6)其他费用汇总表如下

办公费水费差旅费其他合计

内胎车间450 450 ―240

外胎车间600 600 ―330

动力车间300 300 ―150

机修车间225 300 ――

厂部900 300 4500 -

(7)辅助生产产品及劳务供应汇总表如下:

内胎车间外胎车间厂部动力机修

生产用照明

小计生产

照明

小计

动力车间16500

度300度16800

31800

600度32400

300

1500

机修车间600

小时810小

90

小时

150

小时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各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品种法练习题(答案)

七、实训题 (一)品种法实训 1.实训目的: 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2.实训资料: 甜甜食品厂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营饼干的生产与销售业务。该厂的基本生产车间是饼干车间,大量生产蛋元饼干和曲奇饼干两种产品,采用封闭式的流水线生产,饼干的主要原料为面粉、植物油、鸡蛋、食糖等。还设有一个机修车间,为企业提供各种修理劳务。该企业的原材料根据生产需要领用,并在领用后一次投入(车间内期初期末均无材料余额),领用的鸡蛋按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其定额为百公斤蛋元饼干消耗10公斤鸡蛋,百公斤曲奇饼干消耗鸡蛋5公斤。其他原材料60%用于蛋元饼干生产,40%用于曲奇饼干的生产。饼干车间工人的薪酬和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机修车间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两种饼干均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企业发生的费用均用转账支票支付。 甜甜食品厂20××年3月有关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和相关资料如下: (1)上月末的相关资料如表4-1、4-2所示: 表4-1 生产车间月末在产品盘存单 车间:饼干车间 20××年 2月 28 日 第1联 主管: 审核: 保管:张鹏 盘点:谢刚 表4-2 月末在产品成本 20××年2 月 28 日 (2)本月的相关资料如表4-3至4-19所示: 表4-3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 领料人:许围 审核: 发料人:张辉 表4-4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3 月 31 日 ② 转 财 务 科 ② 转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 表4-5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 表4-6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 表4-7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 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表4-8 领料汇总表 部门:饼干车间 20××年 3月 31 日 主管:领料人:许围审核:发料人:张辉表4-9 领料单②转财务科 ②转财务科 ②转财务科②转财务科

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会计继续教育中华网校考试题

《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控制的时间顺序进行成本控制分类的是()。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全局控制 A B C D 2、发出材料的计价不包括()。 A.先进先出法 B.加权平均法 C.个别认定法 D.后进先出法 A B C D 3、下列不属于分批法特点的是()。 A.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订单法 B.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C.在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D.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 B.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基数的基础上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D.阶梯式成本,是指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亦称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A B C D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

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这反映了成本会计的()。 A.监督职能 B.反映职能 C.管理职能 D.筹资职能 A B C D 6、下列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目的是()。 A.不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 B.制定决策 C.衡量资产和收益 D.确定金额 A B C D 7、成本分配要公平对待涉及的双方。体现的是()。 A.因果原则 B.受益原则 C.公平原则 D.承受能力原则 A B C D 8、下列属于按成本预测内容分类的是()。 A.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测 B.长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季度预测 A B C D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专属成本又称特定成本,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 B.无关成本是相关成本的对立概念,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C.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目前从市场上购买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 D.共同成本是指那些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固定成本 A B C D

成本会计品种法习题

品种法习题 资料:某厂为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还设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该厂200×年5月份有关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产量资料见下表(单位:件): 2、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 3、该月发生生产费用: (1)材料费用。生产甲产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产乙产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00千克)。运输车间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资费用。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运输车间人员工资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600元。 (3)其他费用。运输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00元,水电费为160元,办公费为40元。基本生产车间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为5800元,水电费为260元,办公费为402元。 4、工时记录。甲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耗用实际工时为2200小时。 5、本月运输车间共完成2100公里运输工作量,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用2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耗用100公里。 6、该厂有关费用分配方法: (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产工人工资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 (4)制造费用按甲乙产品工时比例分配; (5)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甲、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甲产品耗用的材料随加工程度陆续投入,乙产品耗用的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甲、乙产品成本。(附表) 答案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41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6704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900 制造费用1938 贷:原材料19952 工资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500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55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800 制造费用1600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就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得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得其她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得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得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广东省综合单位线与推理公式法使用说明

广东省综合单位线与推理公式法使用说明 一、单位时线程序的使用:先准备以下数据:流域面积F,河长L,河流坡降J,流域所在分区和亚区(如果没有亚区,则不用输入),暴雨参数(Ht、Cvt、αt)及计算频率P。计算时数据可直接输入,也可以用数据文件输入,对于第一次计算的流域,最好直接输入数据,计算完后把这些数据文件保存起来,以后计算同一流域就可用这个数据文件来输入数据,并可对此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建立或修改数据文件可用EDIT<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中数据顺序为:①工程名称(两边要加引号);②流域面积;③河长;④坡降;⑤分区号码(用数字输入顺序号,如Ⅵ号则输入数字6);⑥亚区(输入方法同分区号码的输入一样,如果没有亚区则不用输入);⑦H6、Cv6、α6,H24、Cv24、α24,H72、Cv72、α72(注意:有些小流域按《使用手册》规定还需输入1/6小时和1小时的H、Cv、α值,数据可分几行输入)。计算机中的m1值是直接查线得到的,有时m1值要在线与线之间读出,这时可在程序运行时对计算机算的m1值作出修改,输入自己查得的值。计算频率在计算过程中输入,可反复计算不同频率而不用重新输入各参数。计算结果可直接打印出来,也可用数据文件进行保存,经过修改后再打印。用数据文件保存的结果可用(EDIT<数据文件>)查看和修改。 二、推理公式程序的使用:使用推理公式程序计算前应先准备下列数据:流域面积F,河长L,河流坡降J,流域所在分区和亚区(如果没有亚区,则不用输入),汇流分区,暴雨参数(Ht、Cvt、αt)

及计算频率P。计算时数据可直接输入,也可以用数据文件输入,对于第一次计算的流域,最好直接输入数据,计算完后把这些数据文件保存起来,以后计算同一流域就可用这个数据文件来输入数据,并可对此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建立或修改数据文件可用EDIT<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中数据顺序为:①工程名称(两边要加引号);②流域面积;③河长;④坡降;⑤汇流分区号码(输入数字:1.山区、2.高丘、3.低丘区、4.海南,分区号码用数字输入顺序号,如Ⅵ号则输入数字6);⑥亚区(输入方法同分区,如果没有亚区,则不用输入);⑦H6、Cv6、α6,H24、Cv24、α24,H72、Cv72、α72(注意:有些小流域按《使用手册》规定还需输入1/6小时和1小时的H、Cv、α值,数据可分几行输入)。计算机中的m值是直接查线得到的,有时m值要在线与线之间读出,这时可在程序运行时对计算机算的m值作出修改,输入自己查得的值。计算频率在计算过程中输入,可反复计算不同频率而不用重新输入各参数。计算结果可直接打印出来,也可用数据文件进行保存,经过修改后再打印。用数据文件保存的结果可用(EDIT<数据文件>)查看和修改。 三、调洪演算说明:本调洪程序为水库自由泄流情况下的调洪演算程序。在作用调洪程序前须先用记事本编写好水库的水位~库容~泄量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名自定(在DOS下用EDIT<数据文件>编号),库容曲线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顺序是:Z1 V1 q1 Z2 V2 q2 … … … Zi Vi qi Zn Vn qn -1 -1 -1 Zi ,Vi ,qi分别为水位及对应的库容和泄量,数据文件最后以三个-1作为结束标志。如果在库容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 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 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 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 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 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 小计30.51640 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 (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 (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 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 (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 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 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 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 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

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 (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 (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 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 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 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 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为-40元,属于节约差。 要求: (1)计算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正确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成本=1300×24=31200(元)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成本会计习题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8) 资料: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 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量与各车间耗用量如下: 、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 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十算。 (6)辅助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 )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生产工人工资、其他薪酬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⑷各车间、部门计提的折旧费如下: (5)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各部门耗用材料如下:

(6)本月应摊销的费用

合计 会计分录: 基本生产成本一A 产品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一B 产品 200件 期末在产品:60件 产品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完工:80件 B 30会计分录:

品种法例题

品种法 企业的相关资料如下: 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属于单步骤生产,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企业开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总账,“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下分别按甲乙产品,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生产成本计算单, 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分别按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所有费用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制造费用”核算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按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采用约当产量法在甲乙两种产品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成本计算单下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海西集团下属的北方公司2010年8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见下表 甲乙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 (2)本月生产数量。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实际生产工时100 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 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材料费用如下: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下表,其中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甲乙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的比例进行分配。 发出材料汇总表

(4)本月发生薪酬费用如下:本月发出工资及福利费汇总表见下表,其中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按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5)本月发生现金支付的费用合计2500元,具体如下: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办公费250元,市内交通费65元;供电车间的市内交通费145元,机修车间的外部加工费480;厂部管理部门的办公费1360元,市内交通费200元。 (6)本月发生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合计14700元,具体如下: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办公费5000元,水费2000元;供电车间的办公费2300元,机修车间的办公费400元;厂部管理部门的办公费3000元,招待费2000元。 (7)本月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合计22000元,具体如下: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10000元,供电车间折旧2000元,机修车间折旧4000元,厂部管理部门折旧6000元。 (8)本月发生的应分摊的财产保险费,即待摊费用合计3195元,具体如下:其中供电车间800元,机修车间600元,基本生产车间1195元,厂部管理部门600元。 (9)供电和机修车间提供的劳务量表如下表 要求: 1、进行要素费用分配,即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 待摊费用(财产保险费)分配表,现金银行存款分配表,并写出相关会计分录。 格式如下:表1 材料费用分配表

(完整版)成本核算试题

成本会计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经济内容B.经济性质C.经济用途D.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B.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对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应当以()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A.产品的品种B.产品的批次C.产品的生产步骤D.产品的类别 5.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A.完工产品的重量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D.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6.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 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 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 件和300 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 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 小时。其中A 产品3000 小时,B 产品5000 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A.30 B.5 C.3 D.1.875 7.实际成本计价时,使期末结存材料价值接近市价的材料计价方式是()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8.实际成本计价时,使期末结存材料价值背离市价的材料计价方式是()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工资总额的是() A.生产工人的工资B.管理人员的工资 C.退休人员的生活费D.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 10.王某去年8 月参加工作(病假扣发比例为40%),月标准工资418 元,本月日历天数为31 天,出勤19 天,双休日8 天,病假4 天(合双休日1 天)。若按月薪制计算,月工作天数为20.9 天,则本月应付王某的计时工资是() A.386 元B.394 元C.396 元D.418 元 11.李某本月生产甲零件2000 只,其中合格品1950 只,工废品30 只,料废品20 只。本月李某计算计件工资的甲零件数量是() A.2000 B.1980 C.1970 D.1950 12.使分配结果最正确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顺序分配法 13.下列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使制造费用账户可能出现余额的是() A.工时比例法B.工资比例法C.机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4.如果同一车间生产若干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不同,则对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宜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A.工时比例法B.工资比例法C.机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5.停工损失不包括()期间发生的损失。 A.季节性停工B.大修理停工C.自然灾害停工D.计划减产停工 二、多项选择题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诱导 推理公式 习题大全

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k∈Z)cos(2kπ+α)=cosα(k∈Z)tan(2kπ+α)=tanα(k∈Z)cot(2kπ+α)=cotα(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 (π+α)=cotα 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 (-α)=-cotα 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 (π-α)=-cotα 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 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 (以上k∈Z)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品种法例题

品种法计算例题 某企业下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1、2007年10月份生产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基本生产车间领料500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的A材料10000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的B材料15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材料20000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40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1000公斤),车间耗用的消耗性材料5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料6000元;共计560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本月报废低值易耗品一批,实际成本为2000元,残料入库,计价1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核算。 (3)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20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60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辅助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6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共计31500元。 (4)按照工资费用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5)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月末在用固定资产原值12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月初、月末在用固定资产原值均为40000元;按月折旧率1%计提折旧。 (6)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其他支出4540元;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其他支出3050元;共计7590元,均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2、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提供劳务9000小时,其中: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8000小时,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1000小时,辅助生产费用按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3、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材料费用按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甲产品本月完工产成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400件,完工率为40%。乙产品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生产费用在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甲、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见表1、2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计算成本。 表1、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成品产量:件 产品名称:甲2007年10月在产品约当产量:件 表2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乙2007年10月完工数量:560件

物流成本管理期末(含计算题)

一、名词(5*3’) 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最终达到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归纳法:通过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通过物流成本管理研究人员对于物流管理实务和物流管理惯例有目的的观察,收集实证数据或者实务证据,从中发现一般以及规律性的东西,在经过整理和描述之后,形成某种理论。 演绎法:亦称演绎推论法,通过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特点是从已经具有的科学结论、科学原理出发,通过推理、演绎,得出另一特定事物的规律性结论。 广义的物流成本: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成本。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物流对象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其中包括了物流过程中的显性成本,还包括了不为企业所注意的隐性成本。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 固定成本: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指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近似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是当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时,产生的销售损失。 物流服务水平的衡量:通过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企业提供的物流客户服务所达到的水平。作为企业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时的决策依据与变动基准。外部衡量:指针对企业或物流部门的物流服务接受方进行的衡量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对各类服务的评价与看法,是企业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主要依据来源。 内部衡量:针对提供物流客户服务的企业或企业的某个提供物流客户服务的部门进行的,属于企业或相关部门的内部审计与检查。 物流成本归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按一定的对象,如各种产品、作业各个车间或部门所进行的成本数据的收集或汇总。

成本会计品种法例题

【品种法练习题】 香梅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生产工艺过程属于单步骤生产。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设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该企业另设机修车间和运输部门两个辅助生产单位,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劳务。该厂20XX年10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各种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1)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分配。本月两种产品当月完工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2)燃料和动力费用按产品当月完工产量的比例分配。 (3)职工薪酬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4)辅助生产费用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 (5)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6)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 2.20XX年10月产量资料 本月入库产品产量如下:甲产品5000kg,乙产品3600kg。月末在产品产量为:甲产品1600kg,乙产品900kg。甲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乙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60%,甲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8800小时,乙产品为8000小时。 3.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1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单位:元 4?该厂10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资料 (1)材料费用:根据领退料凭证,汇总本月发出原材料,共计198700元,见表2。原材 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请完成相关计算、编制分配表和编制会计分录。 表2发料凭证汇总表

表3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XX (2)煤气费、电费:月末,根据煤气表、电表和单位煤气价格、单位电价,本月应付外部煤 气费14000元,由甲产品和乙产品共同承担;电费29080元,其中甲产品、乙产品生产动力用电24500元,机修车间耗电1300元,运输车间耗电1080元,生产车间照明用电1350元,管理部门照明用电850元。请完成相关计算、编制分配表和编制会计分录(注:款项尚未支付)。 表4燃料和动力费用分配表 XX ⑶ 人工费:根据本月职工薪酬汇总表,本月职工薪酬总额为65680元,其中,基本生产 工人的职工薪酬为43680元,车间管理人员职工薪酬为3600元,机修车间人员职工薪酬为4800元,运输部门人员职工薪酬为6400元,厂部管理人员职工薪酬为7200 元。 请完成相关计算、编制分配表和编制会计分录。

逻辑推理题常用的解法与解题思路

逻辑推理题常用的解法与解题思路 “逻辑思路”,主要是指遵循逻辑的四大基本规律来分析推理的思路。 【同一律思路】同一律的形式是:“甲是甲”,或“如果甲,那么甲”。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个概念或同一个思想对象,必须保持前后一致性,亦即保持确定性。这是逻辑推理的一条重要思维规律。运用这一规律来解题,我们把它叫同一律思路。 例1. 某公安人员需查清甲、乙、丙三人谁先进办公室,三人口供如下:甲:丙第二个进去,乙第三个进去。乙:甲第三个进去,丙第一个进去。丙:甲第一个进去,乙第三个进去。三人口供每人仅对一半,究竟谁第一个进办公室? 分析(用同一律思路推理);这一类问题具有非此即彼的特点。比如甲是否是第一个进办公室只有两种可能:是或非。我们用1表示“是”,0表示“非”,则可把口供列表处理。(1)若甲第一,则依据丙的口供见左表,这个表与甲的口供仅对一半相矛盾;(2)若甲非第一,则依据丙的口供,乙第三个进去,进行列表处理如右表,与“三人口供仅对一半”相符。从而可以判定,丙最先进入办公室。这个问题也可以不列表而用同一律推理。甲的话第一句对,第二句错,则丙第二,乙不是第三,又不是第二,自然乙第一,甲第二,这个结论与丙说的话“半对半错”不符。因此,有甲的第一句错,第二句对。即乙第三个进去,丙不是第二个,自然是第一个。这个结论与乙的话“半对半错”相符:甲不是第三,丙是第一。并且这个结论与丙的话“半对半错”也相符:甲不是第一,乙是第三。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我们对三人的话“半对半错”进行了一一验证,直到都符合题目给定的条件为止。 例2. 从前一个国家里住着两种居民,一个叫宝宝族,他们永远说真话;另一个叫毛毛族,他们永远说假话。一个外地人来到这个国家,碰见三位居民,他问第一个人:“请问你是哪个民族的人?”“匹兹乌图。”那个人回答。外地人听不懂,就问其他两个人:“他说的是什么意?”第二个人回答:“他说他是宝宝族的。”第三个人回答:“他说他是毛毛族的。” 请问,第一个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各属于哪个民族? 分析(用同一律思路思考):如果第一个人是宝宝族的,他说真话,那么他说的是“我是宝宝族的”。如果这个人是毛毛族的,他说假话,他说的还是“我是宝宝族的”。这就是说,第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民族的,那句话的意思都是:“我是宝宝族的”。根据这一推理,那么第二个人回答“他说他是宝宝族的”这句话是真的,而从条件可知,说真话的是宝宝族人,因此可以判断第二个人是宝宝族人。不管第一个人是什么民族的,根据前面推理已知他说的话是“我是宝宝族的”,而第三个人回答“他说他是毛毛族的”显然是错的,而说假话的是毛毛族人,因此可以断定第三个人是毛毛族人 我们在分析本题时,始终保持了思维前后的一致性,这就是同一律思路的具体运用。 【不矛盾律思路】不矛盾律的形式是“甲不是非甲”。它的基本内容是: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和同一关系下,不能具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性质,它是逻辑推理的又一重要规律,运用不矛盾律来推理、思考某些问题的解答,这种思路我们把它叫做不矛盾律思路。 例1.有三个和尚,一个讲真话,一个讲假话,另外一个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一天,一位智者遇到这三个和尚,他先问左边的那个和尚:“你旁边的是哪一位?”和尚回答说

第12章习题(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第十二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思考题 1.什么是成本计算分类法,它适用于何种生产类型的企业? 2.什么是定额法?用它计算产品成本有什么前提?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什么样的缺点? 3.什么是联产品?如何进行联合成本的分配? 4.什么是联合成本?什么是可分成本? 5.什么是等级产品?它与联产品和副产品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6.简述定额法的主要特点和产品成本计算程序。 7.简述分类法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 1.分类法是以______ 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A .产品品种 B .产品类别 C.产品生产步骤 D .产品批别 2.分类法适用于_______ 企业。 A .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B .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C.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D ?品种,规格繁多,可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 ___________________ 定额法适用于。 A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 B ?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的基础比较好,产品生产已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 C.与生产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D .大量大批生产企业 4. 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叫做 A ?材料成本差异 B ?脱离定额差异

C.定额变动差异 D .定额成本差异 5. 以下关于联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联产品中各产品成本应该相同 B ?联产品的成本即为其所负担的联合成本 C .可以按联产品中的每种产品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D ?联产品的成本应该包括其所应负担的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进一步加工成本 6 ?以下不属于定额法优点的是 ________ 。 A .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B .有利于对成本定期分析 C .可以合理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D ?有利于简化成本核算工作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 A ?等级产品是指一组性质,用途相同的产品 B ?等级产品与非合格品是不同的概念,所有的等级产品都不是非合格品 C ?不同的等级产品售价不同,所以它们的成本应该不同 D ?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等级产品,应采用实物量分配成本使各等级产品单位成本相同 1 ?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要与 __________ 等成本核算方法结合应用。 A .定额法 B .系数法 C .品种法 D .分批法 2?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A .是一种单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B ?是分类法的一种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 _________ A ?原材料价格差异 C ?定额变动差异 9?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一般与 A .品种法 C 定额法 10?定额成本不包括 ________ 。 A ?直接人工费用定额 C ?制造费用定额 三、多项选择题 B ?原材料用量差异 D ?材料实际成本和定额成本的差异 ______ 结合使用。 B .分批法 D .直接法 B .直接材料费用定额 D .废品损失费用定额

成本会计练习品种法及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七 资料:某企业设有一个基本车间和供电、锅炉两个辅助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 月初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4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2000元,制造费用8000元;乙产品无月初在产品成本。 2、 本月生产数量 甲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40500小时,本月完工800件,月末在产品400件,在产品原材料已全部投入,加工程度为50%。乙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27000小时,本月完工500件,月末无在产品。 供电车间本月供电306000度,其中锅炉车间30000度,产品生产20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10000度,厂部管理部门消耗66000度 锅炉车间本月供气14500立方米,其中供电车间1000立方米,基本生产车间10000立方米,厂部管理部门3500立方米。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如下 发出材料汇总表 材料类别:原材料 ××××年×月 单 工资及福利汇总表 (3)本月应提折旧费49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30000元,供电车间6000元, 锅炉车间5000元,厂部管理部门8000元。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相关费用(修理费)5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000元,供电车间1200元,锅炉车间800 元,厂部管理部门1000元。 (5)本月以现金支付的费用为6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1400元、供电车间办公费400元、锅炉车间办公费200元、修理费800元,厂部管理部门办公费600元、差旅费2600元。 (6)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为71000元,其中,基本生产队车间水费2000元、办公费1000元,供电车间外购电力和水费40000元,锅炉车间水费20000元,办公费800元、修理费1200元,厂部管理部门办公费1800元、差旅费4000元、招待费200元。 (二)要求: 1、 开设甲产品、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开设供电车间、锅炉车间生产成本明 细帐;开设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帐和管理费用明细帐(未开设)。其他总帐和明细帐从略。供电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分别记入各自生产成本明细帐,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 2、根据资料进行费用分配和成本计算,编制会计分录并记入有关帐户。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甲、乙两种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比例分配共同用料,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和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计入有关帐户。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表 据应付工资和福利费汇总表及分配 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记入有关帐户。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表

成本会计习题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8) 资料: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A、B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6)辅助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会计分录: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单位: 会计分录: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单

会计分录: (4)各车间、部门计提的折旧费如下: 会计分录: (5)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各部门耗用材料如下:

会计分录: (6)本月应摊销的费用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完工:200件A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完工:80件B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会计分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