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理论价值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一、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精神分析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纪元。
这是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他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力图探求在心理现象背后所隐匿的精神作用,这比以往的心理学家对人的内心认识更加深刻。
正因为弗洛伊德系统的揭露了埋藏在人心深处、受意识表层重重封锁和压抑的无意识王国的内幕。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在心理学学科建设上,精神分析开拓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
性的问题,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成了一个禁区,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去加以探索。
但弗洛伊德毕竟把性现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提出了具有独特见解的理论,从而开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系统、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和伊底、自我、超我的人格模式。
就是说,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人格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动因。
由此,弗洛伊德建立了动力心理学。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对有关科学的影响上,精神分析渗透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发端于治疗实践的精神分析,到了后来已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逐渐扩展到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领域,并由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解释个人、文化及社会历史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5.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疗效的新途径在医疗实践中,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
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创伤是引起神经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挖掘病人被压抑到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好病人,这就突破了过去那种单靠药物、手术与物理方法治疗的束缚,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弗洛伊德从根本上市反对和责难的。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梦的解释》 一书。他在给神经症求助者治疗时发 现梦的内容与被压抑的无意识幻想有 着某种联系。梦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 梦是人愿望的迂回的满足。在梦中所 出现的几乎所有物体都具有象征性。 梦的工作就是通过凝缩、置换、仿同 和再修饰,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 工整合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 来的显梦。显梦的背后是隐梦,隐梦 的思想,梦者是不知道的,要经过精 神分析家的分析和解释才能了解。对 梦的解释和分析就是要把显梦的重重 化装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其隐义。
由于做精神分析所用的时间往往
较长,求助者会把对自己父母、亲人 等重要相关人物的感情转移到咨询师 身上,即把早期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 了咨询师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 亲人等,这就是移情。移情并非是对 咨询师产生的爱慕,也不是有意识的 恐吓,移情是求助者无意识阻抗的一 种特殊形式。移情表示求助者的力比 多离开原来的症状而向外投射给咨询 师,此时移情成了治疗的障碍,亦变 成了治疗的对象。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症状是神 经症性冲突的结果,它是经过化装 的,背后必有无意识的症结。因此, 精神分析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 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 即通过分析治疗使求助者自己意识 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 识层次的领悟(insight),使无意 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求 助者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 可使症状消失。
经典精神分析的方法有
自由联想
释梦
克服阻抗 解释和修通
移情分析
自由联想法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 立的。他让求助者很舒适地躺着或坐 好,把自己想到的(头脑中所显现的) 一切都讲出来,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 甚至荒诞不经,都要如实报告出来。 精神分析家的工作在于对求助者所报 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从中 找出求助者无意识之中的矛盾冲突, 即病的起因为止。在弗洛伊德看来, 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 无故的,都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具 有动力学意义,借此可发掘出无意识 之中的症结所在。
精神分析简介及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简介及基本理论精神分析亦称心理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神经病治疗的技术,另一方面指有关潜意识的心理学说。
主要因其第二方面的含义,精神分析给传统心理学带来了巨大冲击,成为心理学三大势力之一。
因此,在论及当代社会心理的主要理论时,如果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特征。
精神分析学是由弗洛伊德一手创建的。
为了有别于后来在美国形成的新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又称为经典精神分析,前者则又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
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Freud ,S.)是本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心理学家之一,1856年生于摩莱维亚的小城弗莱堡。
其父雅克布是一个羊毛商,有10个孩子。
弗洛伊德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所生的8个孩子中的长子。
长期报导记载的弗洛伊德的出生日是5月6日,但在1968年人们检查弗莱堡的城志时发现,弗洛伊德的出生日应该是3月6日。
据巴尔玛丽(Balmary, M.)推测,弗洛伊德的父母把其出生日报告为5月6日而非3月6日,是想掩盖其母亲结婚时就已经怀孕了的事实。
弗洛伊德出生时已经有一个与他母亲同龄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一个比他大的侄子,其时,父亲已经40岁,并且做了祖父,母亲却只有20岁。
弗洛伊德无疑是最受母亲宠爱的孩子,与母亲之间有着一种强烈的、亲密的、良好的亲情。
弗洛伊德4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
弗洛伊德一直是一位聪颖的学生,9岁进中学,17岁时毕业,继而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花了8年的时间于1881年获得医学学位。
在校期间聆听了布伦塔诺的哲学讲座,并深受影响。
弗洛伊德自己认为,在学医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布吕克,并和他的弟子布洛伊尔相识。
布洛伊尔除了客串布伦塔诺的家庭医生外,于1880年开始对安娜O.进行治疗。
弗洛伊德正是从布洛伊尔身上了解到病人安娜O.小姐的治疗,才从根本上开始了精神分析的创建历程。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奥地利⼼理学家希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个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
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们提供了⼀个认识⼈类内⼼世界的重要⽅法和途径,对社会⼯作产⽣了重要影响。
1887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开始采⽤催眠术对歇斯底⾥症进⾏治疗和研究,1923年发表《⾃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关于⼈格发展的理论和关于治疗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于20世纪⼆三⼗年代开始在欧美社会⼯作中产⽣影响,直到60年代都在临床社会⼯作中发挥主导作⽤。
促使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作领域盛⾏的原因有三个:⼀是20年代社会⼯作⽅法在助⼈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童引导运动(child guidance movement)的推动;三是社会⼯作专业需要⾯对第⼀次世界⼤战结束后⼤量战争受害者需要社会⼯作专业提供深⼊的精神服务。
⾃此形成了所谓“精神分析洪流”。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以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1)⼼灵的构成。
弗洛伊德提出⼈的⼼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
意识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
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
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在弗洛伊德看来,⽆论什么⼼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
潜意识不仅包括趋⼒、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
弗洛伊德理论的⼀个核⼼的观点,认为潜意识对⼈的⾏为的影响是⽆所不在的。
(2)⼈格结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格分为本我(id)、⾃我(ego)、超我(supergo)。
本我由内驱⼒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
本我处于⼀种混乱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发⽣改变。
⾃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我是具有管理⼈格体系的能⼒,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第一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看法12级新闻班饶斌 12260406很早之前就听身边的老师同学提起过弗洛伊德,对弗洛伊德也有些了解。
第一次知道弗洛伊德,是因为一个老师上课提起过的性心理的发展。
在这个观点里面,弗洛伊德把人的性心理发展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分为了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欲期、潜伏期、青春期。
这5个阶段对应了人从生下来到青春期的生成过程。
这种儿童早期的经历在弗洛伊德看来,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内容繁复,理论庞杂。
在这里我主要想谈谈我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的看法。
在性心理发展中,我认为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的阐述是很不符合实际的。
他因自己对其母亲特殊的情感以及一个神话而主观地写了俄狄浦斯情结,我认为该理论有无稽之谈之嫌。
我认为“恋亲情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婴儿在社会性发展中与父母给予的爱和家庭的氛围,而并不是因为性器欲期到来对异亲的一种害怕与嫉妒,对同亲的一种占有。
人的发展是贯穿于一生的。
它不仅受生理的影响,更受社会环境等的影响。
在这里弗洛伊德太偏重于生理方面的影响,所以我认为不太符合实际。
弗洛伊德说道,“情结”是被压抑的欲望在无意识中的固结,是一种心理损伤。
而我看来,“恋母情结”并不一定就是被压抑的欲望在无意识中被固结。
我觉得这种“情结”是一种家庭氛围偏重一方,或父或母,亦或是父母给予不平衡而造成的。
人从出生开始就会产生欲望,而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每一阶段的性活动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影响人的人格特征,甚至成为日后发生心理疾病的根源。
这一点,我倒认为说得很在理。
而且我们通过身边的一些例子也可以发现,每一阶段的性活动都是存在的。
弗洛伊德声明,他注重性欲只是因为这一问题为许多人所忽视,而他的精神分析主要是为了“研究人家所忽略的事件”。
从性心理发展这个观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弗洛伊德确实太过注重性欲,而忽视了一些其他存在且还有更深研究价值的方向。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观点,与潜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观点,与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主旨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概述。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观点,不懂的你一定要看看!一,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观点观点1;精神三层理论本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幻想,欲望,判断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中发生。
觉知水平包括觉知、觉知和潜意识。
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所察觉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内心不断地有一种能被自己所意识到的概念、形象或情绪在流动。
这种能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称为意识。
某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活力,却在潜意识中无意识地发生,由于与社会道德和个人的理性相违背,无法进入意识中被个体所感知,这种潜意识中无法被感知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称为潜意识。
在意识和潜意识的层次之间,有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感知、意念和回忆,经常被压在下意识这一层次里,通常不被个体所觉察,而是当个体的控制力不强时,如醉、睡或梦等。
观点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即原我,指的是原始的自我,包含着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冲动和活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的源泉,本我是按照快乐的原则行动,它无视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准则,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的是追求个人的生存,它是无意识的,不为个人所感知。
自性,也就是“自己”,是自己能够意识到的进行思考、感受、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就是追求“本我”冲动得到满足,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内化道德规范、文化环境的价值观所形成的,主要是监管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征是追求完美,因此,超我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满足,超我遵循着“道德原则”。
观点3;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自我的一种防御功能,超我与原我,原我与现实,常常会有矛盾和冲突,此时人会感到痛苦和焦虑,此时自我可无意识地调节冲突双方的关系,从而缓解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了压抑、否定、投射、退化、隔离、消解、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多种形式。
精神分析理论入门介绍

精神分析理论入门介绍什么是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维也纳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它探讨了个体内潜意识心理过程以及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旨在揭示人类心灵中的冲突和欲望。
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1. 意识结构精神分析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意识层次包括我们当前能够感知和思考到的信息;潜意识层次则包含了被压抑、不易察觉或遗忘的想法、欲望和冲突;而前意识层次则位于两者之间,是那些虽然没有直接进入我们的意识,却可以通过努力回忆或注意来获取的信息。
2. 内容解释与梦境解析精神分析认为,人们无意识地表达着他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
通过解释梦境和自由联想等技术,精神分析师可以帮助个体理解这些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内容并加以处理。
3. 性与气质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主要受到性欲和性能量的影响。
他提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生命阶段理论,如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等,以说明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对于满足冲动的方式和方式。
4. 转移与抵抗转移是指将过去关系中的情感投射到当前治疗关系中,而抵抗则是指个体对于面对自己内心深处问题时所产生的阻力。
精神分析师通过观察和探究转移与抵抗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并促进治疗过程。
精神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精神分析理论最初是为了帮助治疗精神疾病而发展起来的。
然而,在现代心理学中,它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个人辅导和心理治疗中。
精神分析师通过与患者的对话和解读,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和障碍,并寻找解决方法。
结论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和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心灵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有着深远影响。
尽管它也受到批评和争议,但精神分析仍然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心理学派别。
这个入门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方面的初步认识。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提出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一理论对于理 解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主要观点
潜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由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所驱动的,这些欲望 和冲动受到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压抑。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派 •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法 • 古典精神分析应用领域探讨 • 批判与反思:古典精神分析局限性及挑战 • 未来发展趋势:整合与创新
01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 的一套心理学理论,旨在探究人类心 理深层的无意识和动机。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帮助企业领导更好 地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构建健康的 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 忠诚度。
创新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远程技术 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 展,精神分析治疗可以通过远 程视频等方式进行,为患者提 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途径。
量化和标准化评估 工具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心理状态,未来将开发出 更加量化和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提高治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象。
03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 法
自由联想技术
自由联想概念
自由联想是一种让患者在放松状态下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的技术,通过引导患者说出脑海中浮现的任何内容,包 括回忆、幻想、感受等,以揭示潜意识的冲突和动机。
实施步骤
首先,治疗师会要求患者放松身心,然后让患者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不加以评判或打断。治疗师会倾听并记录患者 的陈述,通过分析其中的主题、情感和象征元素,来洞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理论价值
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无意识理论、三部人格结构学说
弗氏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无意识理论。他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
识、无意识(又译潜意识)。意识是我们能够认知和把握的那一部分,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的最
底层,它容量巨大,但我们平常却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前意识是介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
那一部分。它的内容有时可以成为意识,有时也可深抑于无意识。
在心理的三个层次中,弗氏重视无意识。他认为无意识所包含的种种力量是我们行动
的内驱力,无意识主要包括人的本能以及种种被压抑的心理内容。它们受到前意识和意识
的阻挡,不能进入意识来表现自己,但它们从不屈服,而是时时刻刻想冲破防线。无意识
的内容常常是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法则不相容的,所以在正常人的正常生活里,它无法实现
变为现实,它只好在暗中发生作用,例如借遗忘、错失行为、梦境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弗氏晚年将无意识理论与人格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他将人格分
为“本我”、“自我”、“超我”三种。本我代表我们的本能(主要是爱恋本能即性本能),
它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本我只遵循快乐原则,一心满足自己。超我是我们人格中代表
道德和良心的那一部分,自我是与外界接触的人格内容,它象一个调解人,对于本我的要
求,它根据客观世界的规则,或予以潜抑,或予以部分实现,它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超我的
严厉审察监督之下实行的。如果自我违拗了超我的意志,超我就用内疚感和罪恶感来惩罚
它。
2、性本能理论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
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
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狄普斯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
和厄勒克特拉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
非生理上的性爱。
弗洛伊德在后期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
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
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
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3、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
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
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
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
4、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
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
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
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
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人类在正常
和病态情况下都
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
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价值
1、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精神分析学说着重在传统心理学所所忽视的无意识、梦、
错失行为、遗志的机制、性心理、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把以前认为不可理喻的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观察和分析,打击了迷信、巫术,为科学争得
了地盘。对这一点,弗氏自豪地说:只承认意识的心理学从来没有能够解释明显依赖于意
识之外的其他因素的现象,只是停留在那些被割断顺序的阶段上。
2、促进了对心理精神疾病的防冶。 人们至今对于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导致人
精神失常的途径知之甚少,故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弗氏首先探讨了神经—精神症的病源、
症状的意义,又创造了独特的治疗方法,治愈了许多人。更主要的是,他促进了精神分析
这种医治人心理疾病的重要科学手段的发展。直到今天,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仍是心理
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重要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当今心理治疗技术和手段名称虽不相同,但
大多脱离不了弗氏的窠臼。
3、弗洛伊稳对“性”、 “性心理”的研究,冲击了传统的性观念,促进了性科学的发
展。虽然,性是人的本性,性生活、性需求是人的生理需要,但封建观念导致人们以谈性
为耻,更不要说研究它了。弗氏涉足这一学科,不避污蔑误解,进行了大胆而又审慎的研
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一方面开启了人们的科研智慧之门,更主要的是使人们破除了
对性问题的偏见,而以科学的态度去正视它、研究它。
4、弗氏对文化、文明的看法,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评价这些社会现象。我们欣赏文学作
品时,有些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很难把握,精神分析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亠把解决这些疑难问
题的钥匙.例如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呼啸山庄》里的男主人分希刺克厉夫对凯瑟琳小姐
的爱遭到拒绝后,恨和爱交织的感情,以及在这种情感下所采取的怪僻行动,弗氏学说就
可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