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pH·淹水调控与低镉积累品种在水稻大田生产上的-安徽农业科学
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杨小粉;吴勇俊;张玉盛;汪泽钱;敖和军【摘要】以晚稻品种玉针香和湘晚籼1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3种水分灌溉方式(W1,长期淹水灌溉;W2,湿润灌溉;W3,阶段性湿润灌溉)对水稻糙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的3个关键时期(分蘖期、灌浆期、成熟期),各部位镉含量、富集系数均以W3处理最高,W1处理最低;玉针香糙米镉含量W1处理分别比W2、W3处理低56.52%和66.67%,且W1处理与W3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湘晚籼12号糙米镉含量W1处理分别比W2、W3处理低65.22%和52.94%,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可见,长期淹水灌溉是一项能够有效降低糙米镉含量的农艺措施.【期刊名称】《中国稻米》【年(卷),期】2019(025)004【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水稻;水分管理;镉含量;镉积累量;富集系数【作者】杨小粉;吴勇俊;张玉盛;汪泽钱;敖和军【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7镉(Cadmium,Cd)是一种危害性极强,极易被人体吸收的有毒重金属元素[1] 。
根据2014年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重金属超标率为16.1%,其中Cd的点位超标率为7.0%,位居无机污染物之首[2] 。
Cd能够通过“土壤—水稻”食物链系统进入人体,长期大量摄入Cd会影响人体对Ca和P的代谢,引起肾、肝以及骨的病理变化,诱发肾结石、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等疾病[3-4] 。
而水稻是一种Cd积累能力较强的农作物。
近年,针对稻米Cd污染治理,国内外学者已做过大量研究,主要通过品种筛选[5-6] 、Cd钝化[7] 、营养调控[8-9] 、生物修复[10] 等措施来降低稻米对Cd的吸收与积累。
不同调理剂对富硒高镉农田水稻降镉增硒效果研究

曹迟,鲍广灵,陶荣浩,等.不同调理剂对富硒高镉农田水稻降镉增硒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42(10):2155-2164.CAO C,BAO G L,TAO R H,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ers on reducing cadmium and increasing selenium in rice in selenium-rich and high-cadmium farmland rice[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3,42(10):2155-2164.不同调理剂对富硒高镉农田水稻降镉增硒效果研究曹迟1,鲍广灵1,陶荣浩1,王垚1,马中文1,吴承龙2,廖霞1,马友华1*(1.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230036;2.石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富硒农业试验站,安徽石台245100)Effec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ers on reducing cadmium and increasing selenium in rice in selenium-rich andhigh-cadmium farmland riceCAO Chi 1,BAO Guangling 1,TAO Ronghao 1,WANG Yao 1,MA Zhongwen 1,WU Chenglong 2,LIAO Xia 1,MA Youhua 1*(1.Key Laboratory of Farml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nhui Province,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2.Selenium-enriched 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Shi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Shitai 245100,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medial measures on reducing cadmium and increasingselenium in rice in a high selenium and cadmium background area.Under fiel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ers on rice yield,cadmium and selenium uptake and transport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rice,soil pH,available cadmium content,and chemical forms of cadmium were analyzed.The yield of all treatments except single application of calcium magnesium phosphatefertiliz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11.95%–25.98%).The cadmium content of rice grain was decreased and the selenium content was increased by different conditioner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selenium content in rice grain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selenium-enriched rice"under all treatments.The cadmium content in rice grain treated with other conditioners except limewas below the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0.2mg·kg -1).The bio-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had the best effect on reducing cadmium收稿日期:2022-12-26录用日期:2023-02-23作者简介:曹迟(1998—),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
镉污染下镉低累积水稻筛选及其吸收积累特征

㊀㊀2023年第64卷第7期1667收稿日期:2022-05-13作者简介:宋肖琴(1985 ),女,浙江义乌人,农艺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保和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E-mail:283768243@㊂文献著录格式:宋肖琴,陈福明,陈国安,等.镉污染下镉低累积水稻筛选及其吸收积累特征[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7):1667-1671.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525镉污染下镉低累积水稻筛选及其吸收积累特征宋肖琴1,陈福明2,陈国安2,罗玉博3,肖林林3(1.义乌市种子和植物检疫站,浙江义乌㊀322000;2.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浙江义乌㊀322000;3.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杭州㊀311300)㊀㊀摘㊀要:试验选取当地种植的3种水稻(甬优17㊁黄华占㊁湘早籼),通过盆栽实验,在不同程度(0.51㊁0.81㊁1.87mg㊃kg -1)的镉污染处理下,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籽粒对Cd 元素累积的差异及其转运特征,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Cd 低积累水稻品种㊂结果表明,甬优17的产量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在低Cd 含量土壤中,产量为10345.5kg㊃hm -2,分别是黄华占和湘早籼产量的1.08和1.14倍㊂甬优17品种籽粒中Cd 含量为0.51mg㊃kg -1,分别比黄华占和湘早籼籽粒中Cd 含量低53.98%㊁42.22%,并且其秸秆向稻米的转运系数较低㊂综合分析,甬优17对重金属Cd 的吸收转运能力较弱,且具有良好的生长状况,为适宜浙江省义乌市受污染耕地种植的品种㊂关键词:镉污染;水稻品种;镉积累;转运系数中图分类号:S511;S15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07-1667-05㊀㊀日益加重的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问题严重威胁我国土壤质量安全,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由2014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1]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镉(Cd )的点位超标率为7.0%,位居无机污染物首位㊂而耕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石,其土壤环境质量事关国计民生,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已经约有2000万hm 2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2],给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㊂土壤Cd 污染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安全,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3],农作物是土壤重金属Cd 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导致稻米食用成为重金属污染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4]㊂水稻从土壤中吸收Cd 并运输到籽粒的过程为:①水稻根系吸收Cd [5];②通过木质部负载转运到地上部分;③通过结节处的维管重新定向运输;④通过韧皮部从叶片再动员并最终运输到籽粒[6]㊂有研究结果显示[7],在水稻植株内不同器官中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能力不同,不同水稻品种间也具有差异,即使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也存在差异㊂在保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筛选推广有重金属低积累特点的农作物品种,开展重金属超标农田农业利用措施和技术研究,是我国农业安全㊁高效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8]㊂目前,关于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的筛选工作已有较多研究,王宇豪等[9]通过在轻度Cd 污染土壤条件下,筛选出川优3203和川优6203为Cd 低积累水稻;吴照祥等[10]通过在轻中度Cd 污染农田土壤开展安全利用研究,筛选出谷优3301表现出Cd 低积累特征,但对在不同程度镉污染农田条件下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的研究较少,因此,为加快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切实提高水稻安全生产技术,本文在浙江省义乌市某试验示范区,选择不同浓度镉污染土壤耕地,进行3个以上不同品种自然栽培(盆栽试验),于收获期进行不同水稻部位镉吸收量分析,筛选出稻谷/稻草镉吸收较低品种,为解决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问题提供决策参考㊂1 材料与方法1.1㊀供试材料1668㊀㊀2023年第64卷第7期盆栽试验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某水稻种植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ħ左右,年无霜期为243d左右,年降水量为1100~1600mm,适合水稻作物种植生长㊂供试土壤选Cd含量不同程度土壤,Cd含量分别为低0.51mg㊃kg-1㊁中0.81mg㊃kg-1㊁高1.87mg㊃kg-1㊂供试的3个品种水稻均为浙江省义乌市的主栽品种,分别为:甬优17(籼粳交三系杂交稻)㊁黄华占(感温型常规稻品种)㊁湘早籼(籼型常规水稻)㊂1.2㊀试验设计㊀㊀本试验以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Cd含量土壤栽培为处理,共9个处理:甬优17(低㊁中㊁高)㊁黄华占(低㊁中㊁高)㊁湘早籼(低㊁中㊁高),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进行盆栽试验㊂试验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赤岸镇某水稻种植地进行,2021年7月,将供试土壤自然风干㊁碾碎,去除石头㊁根茎等杂物,并装入盆栽试验用桶中,按照土壤的70%最大田间持水量加入自来水,并将土壤充分搅拌均匀,采用人工插秧种植方式,选取长势一致㊁健康的水稻幼苗进行移栽,每盆插秧3株㊂整个水稻生长期间水分控制与传统种植方式一致㊂1.3㊀样品采集处理㊀㊀盆栽试验于收获期采集各处理的水稻籽粒㊁茎叶样品带回实验室㊂水稻收获后将整株植株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继续冲洗后,将水稻籽粒㊁茎叶分离,装入牛皮袋中,于105ħ烘箱中杀青30min,并在70ħ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后供测试㊂水稻各个部分用小型粉碎机粉碎,过100目尼龙筛,装入牛皮袋保存待测㊂供试水稻籽粒㊁茎叶中的Cd含量测定根据GB5009.15 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㊂1.4㊀数据统计与分析㊀㊀通过计算不同品种水稻秸秆对Cd的富集系数(BCF)和向稻米的转运系数(TF),表示不同品种水稻对重金属Cd的吸收积累转运特征[11]㊂富集系数(BCF)为水稻秸秆中重金属含量除以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转运系数(TF)为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除以水稻秸秆中重金属含量㊂试验中的数据结果均为平均值ʃ标准偏差(n= 3),数据统计与分析均用SPSS26.0和Excel 2019,采用Origin9.0作图㊂2 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产量及构成因素㊀㊀由表1可知,在低Cd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产量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达到10345.5kg㊃hm-2,分别是黄华占和湘早籼产量的1.08倍和1.14倍;在中㊁高Cd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产量是黄华占和湘早籼产量的1.07倍和1.14倍㊂不同品种水稻的生长发育状况也有一定差异,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分蘖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P<0.05),而在低Cd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每株分蘖数最多达到22个,分别比黄华占和湘早籼多22.22%㊁37.5%;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不同品种水稻的株高和pH值不同,但没有显著差异,甬优17的株高和pH值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㊂表1㊀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产量及构成因素镉含量品种产量/(kg㊃hm-2)每株分蘖数/个株高/cm pH值低甬优1710345.50a22a91.07a 5.98a 黄华占9511.35ab18b88.58a 5.64a湘早籼9016.20b16b83.21a 5.59a 中甬优1710179.45a20a88.53a 5.47a 黄华占9483.90ab15b85.90a 5.45a湘早籼8926.05b16b81.01a 5.53a 高甬优1710078.35a19a86.56a 5.38a 黄华占9397.65ab14b84.16a 5.31a湘早籼8831.85b14b80.78a 5.44a ㊀㊀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不同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㊀㊀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㊁分蘖数和株高均有一定的下降,说明Cd胁迫对水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㊂2.2㊀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籽粒、秸秆Cd含量㊀㊀由图1中A可知,甬优17籽粒中Cd含量最低为0.43mg㊃kg-1,黄华占籽粒中Cd含量最高为2.00mg㊃kg-1㊂在高Cd含量土壤中,甬优17籽粒中Cd含量分别比黄华占和湘早籼籽粒中Cd含量低66.5%㊁49.62%㊂甬优17籽粒中Cd含量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没有差异,黄华占和湘早籼籽粒中Cd含量在高Cd含量土壤中显著高于在低㊁中含量土壤中(P<0.05),说明在高Cd含量土壤中,该品种水稻籽粒更容易吸收Cd㊂总体分析,㊀㊀同种颜色柱上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品种不同Cd含量间差异显著(P<0.05);同组柱上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同一Cd含量下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㊂图1㊀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籽粒和秸秆中Cd含量甬优17籽粒Cd含量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均较低,可作为低积累水稻品种种植㊂由图1中B可知,黄华占秸秆中Cd含量最低为1.05mg㊃kg-1,湘早籼秸秆中Cd含量最高为5.06mg㊃kg-1㊂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甬优17秸秆的C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秸秆中Cd含量的累计变化较小㊂黄华占秸秆的Cd含量在高Cd浓度土壤中显著高于在低㊁中浓度土壤(P<0.05)㊂湘早籼秸秆的Cd含量在中Cd含量土壤中显著低于在低㊁高含量土壤(P<0.05),这与它的籽粒Cd含量在不同Cd含量土壤表现相同㊂2.3㊀不同品种水稻中籽粒㊁秸秆的Cd含量㊀㊀试验的3种籽粒品种对Cd的吸收富集能力各有差异,由图2可知,不同品种水稻籽粒中Cd含量在0.51~1.13mg㊃kg-1,籽粒Cd含量最低的品种是甬优17,分别比黄华占和湘早籼籽粒中Cd含量低53.98%㊁42.22%,黄华占籽粒中Cd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甬优17籽粒(P<0.05)㊂不同品种水稻秸秆中Cd含量在1.36~3.38mg㊃kg-1,3种品种水稻秸秆的Cd含量排序为湘早籼>甬优17>黄华占,湘早籼秸秆的C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P<0.05)㊂水稻不同部位积累Cd的规律为秸秆>籽粒,进入水稻根部的Cd首先与蛋白质㊁多糖类和核酸等结合,然后向植株地上部分转移㊂2.4㊀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镉浓度土壤中转运系数㊀㊀水稻的秸秆向稻米转运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稻秸秆向水稻稻米的转运能力㊂从图3可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在籽粒部位不同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 0.05);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在秸秆部位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㊂图2㊀不同品种水稻籽粒㊁秸秆的Cd含量知,水稻的转运系数范围在0.246~1.083,在低Cd浓度土壤中,黄华占的转运系数显著高于湘早籼(P<0.05)㊂但是在中Cd浓度土壤中,3种水稻的转运系数没有显著差异,且湘早籼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㊂在高Cd浓度土壤中,黄华占的转运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P<0.05),说明在Cd含量高浓度土壤中,黄华占品种水稻对Cd 的吸收转运能力较大,不推荐在高污染土壤中种植㊂综合分析,甬优17在Cd污染土壤中,表现出较低秸秆向水稻稻米转运重金属Cd能力,有利于实现水稻的安全利用,适宜在重金属Cd污染的耕地土壤中种植㊂2.5㊀不同品种水稻Cd的吸收转运特征㊀㊀如图4所示,本试验的水稻转运系数范围在1670㊀㊀2023年第64卷第7期同种颜色柱上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同一品种不同Cd 含量下差异显著(P <0.05);同组柱上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Cd 含量下不同品种差异显著(P <0.05)㊂图3㊀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转运系数0.321~0.774㊂在所有水稻品种中,甬优17的转运系数最低为0.321,黄华占的转运系数最高为0.774,甬优17的转运系数分别比黄华占和湘早籼的转运系数低58.53%㊁26.38%㊂所有试验品种水稻转运系数均小于1,说明试验的3个水稻品种吸收的Cd 不易在植株体内迁移㊂总体分析,黄华占水稻转运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P <0.05),甬优17表现出低秸秆向稻米转运系数的特征㊂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 <0.05)㊂图4㊀不同品种水稻转运系数3 讨论在不同程度Cd 污染的耕地土壤上进行水稻品种的筛选,应充分考虑其在重金属Cd 的影响下产量及生长状况[12]㊂本实验中,在低Cd 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产量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达到10345.5kg㊃hm -2,分别是黄华占和湘早籼产量的1.08倍和1.14倍,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在Cd 胁迫下产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与王刚等[13]研究结果一致㊂在不同Cd 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产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水稻,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发育状况,说明该品种水稻更适合在Cd 污染土壤中种植㊂随着土壤Cd 含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㊁分蘖数和株高均有一定的下降,说明Cd 胁迫对水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㊂综合分析,在不同Cd 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产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水稻,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发育状况,说明该品种水稻更适合在Cd 污染土壤中种植㊂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理化性质会存在差异,而土壤理化性质又直接影响到土壤重金属的活性,不同品种的水稻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也有差异性[14]㊂有相关研究发现,水稻对重金属元素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具有明显的品种差异性[10]㊂在本研究中,甬优17籽粒中Cd 含量均低于黄华占和湘早籼,随着污染程度的提高,黄华占和湘早籼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显著提高,说明水稻对重金属Cd 的吸收富集具有品种差异性㊂不同品种水稻在污染土壤中茎叶的Cd 含量有一定差异,在低Cd 含量土壤中,湘早籼秸秆中Cd 含量显著高于黄华占秸秆的Cd 含量;在高Cd 含量土壤中,湘早籼秸秆中Cd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㊂3种水稻在中Cd 含量土壤中茎叶的Cd 含量差异不显著㊂随着土壤镉含量的增加,甬优17和黄华占茎叶的Cd 含量增加相对较小,湘早籼茎叶的Cd 含量明显增加㊂不同品种的水稻积累Cd 的规律均表现为茎叶>籽粒,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15]㊂在受污染耕地上进行水稻品种筛选,不仅要考虑其低积累特性,还要充分考虑其在重金属Cd 影响下,植株体内重金属转运特性[16]㊂水稻的茎叶向稻米转运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稻茎叶向水稻稻米的转运能力,本实验中,甬优17在不同Cd 含量土壤中转运系数没有显著差异,而黄华占的转运系数在高Cd 含量土壤中显著高于低㊁中含量土壤㊂湘早籼的转运系数在不同Cd 含量土壤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中Cd 含量土壤下表现较高的重金属转运能力,这与它在中Cd 含量土壤下比较接近的籽粒茎叶Cd 含量有关㊂综合分析,筛选出的甬优17籽粒Cd 含量低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并且具有较低的重金属Cd 转运能力,这与冯爱煊等[17]的研究中渝香203籽粒中Cd含量低,其转运系数也低的结果一致㊂4 结论本实验中,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甬优17的产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水稻,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发育状况㊂甬优17品种籽粒中Cd含量最低,并且表现出低茎叶向稻米转运系数的特征㊂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甬优17和黄华占茎叶的Cd含量增加相对较小,而在高污染地块,黄华占的转运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水稻,说明在Cd含量高的土壤中,黄华占品种水稻对Cd的吸收转运能力较大,不推荐在高污染土壤中种植㊂综合分析后,筛选出甬优17对重金属Cd的积累性最低,有利于实现水稻的安全利用,适宜在浙江省义乌市进行品种推广㊂参考文献:[1]㊀陈能场,郑煜基,何晓峰,等.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J].中国环保产业,2014(5):2.[2]㊀黄道友,朱奇宏,朱捍华,等.重金属污染耕地农业安全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6):1030-1043.[3]㊀YASIR H,LIN T,MUHAMMAD Y,et parativeefficacy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amendments for cadmium andlead immobilization in contaminated soil under rice-wheatcropping system[J].Chemosphere,2019,214:259-268.[4]㊀唐明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治分析[J].河南农业,2019(8):48-49.[5]㊀马卉,焦小雨,许学,等.水稻重金属镉代谢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20(1):1-8. [6]㊀LI H,LUO N,LI Y W,et al.Cadmium in rice:transportmechanisms,influencing factors,and minimizing measure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7,224:622-630. [7]㊀关共凑,徐颂,黄金国.重金属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分布㊁变化及迁移规律分析[J].生态环境,2006,15(2):315-318.[8]㊀张庭艳.某县水稻土和稻米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划分及对策探讨[D].贵阳:贵州大学,2020.[9]㊀王宇豪,杨力,康愉晨,等.镉污染大田条件下不同品种水稻镉积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1,42(11):5545-5553.[10]㊀吴照祥,孙小艳,刘腾云,等.中㊁轻度污染农田杂交水稻对Cd的吸收和累积分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41(3):423-430.[11]㊀胡莹,黄益宗,黄艳超,等.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水稻吸收和转运Cd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3):432-437.[12]㊀张楠.低积累型水稻品种的筛选及其配套阻控技术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2015.[13]㊀王刚,孙梦飞,钟雪梅,等.镉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镉的累积与产量差异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7):76-81.[14]㊀MARTÍNEZ-ALCALÁI,CLEMENTE R.Metal availability and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 rhizosphere of Lupinus albus L.growing in a high-metal calcareous soil[J].Water,Air,andSoil Pollution,2009,201(1):283-293.[15]㊀赵雄,李福燕,张冬明,等.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1):2236-2240.[16]㊀薛涛,廖晓勇,王凌青,等.镉污染农田不同水稻品种镉积累差异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38(8):1818-1826.[17]㊀冯爱煊,贺红周,李娜,等.基于多目标元素的重金属低累积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吸收转运特征[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6):988-1000.(责任编辑:汪亚芳)。
水稻育秧期间土壤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多少

水稻育秧期间土壤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多少?超限如何进行调整?
水稻幼苗适宜在微酸性的土壤生长,种子吸水发芽快,生理机能旺盛,可抑制立枯病菌的发展,增强幼苗抗性。
当土壤pH值超过7时,水稻发芽、出苗生长显著变弱。
当土壤pH值低于4时水稻发芽也受抑制。
土壤pH值以5—6 最适宜水稻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
调酸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酸化煤调酸剂粉碎后风化煤作载体,加入硫酸,调制成含腐植酸1.5%,pH值3的调酸剂。
把床土调制到pH值6,效果良好。
b.酸化草炭调酸剂粉碎草炭为载体,即干草炭50千克,加15%的稀硫酸15千克,制成pH值3的调酸剂。
c.糠醛渣调酸剂糠醛渣是生产醛糠的副产品,糠醛渣的酸化强度pH值2—3,可直接用来为床土调酸,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
d.硫酸调酸剂将浓硫酸稀释8一10倍,按调整到要求pH值所需剂量,直接加入土中,搅拌均匀备用。
②调整床土养分盘育秧,床土厚只有2.5厘米,土层较薄,培育3.5叶小苗,播量又大,秧苗密集,每平方厘米有苗2.5株。
为使秧苗健壮生长,除要求床土肥沃,还要加入适量速效养分。
一般加腐熟马粪10%,过磷酸钙2%,硫铵0.2%。
②调整床土透性育苗床士,要求松紧适宜,以利机播、机插和幼苗生长。
土壤粘重渗透性差要加入疏松物质,如稻壳等。
可达机插不漂秧,不散块,秧苗生长良好。
④床土配制方法床土最好用菜园士,或旱田地士。
连同马粪粉碎过筛(筛孔6—8毫米),不可过细,以保持通透性。
不能混入石块。
床土经过调酸剂调酸,与磷肥、硫铵,马粪或稻壳混合搅拌均匀,堆放好备用。
低镉水稻新品种配套微生物强化阻镉技术集成与示范

低镉水稻新品种配套微生物强化阻镉技术集成与示范
低镉水稻新品种配套微生物强化阻镉技术集成与示范是一种应用微生物强化技术来降低水稻中镉含量的方法。
镉是一种显著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土壤中的镉会被水稻吸收并富集在稻谷中,对食品安全产生威胁。
降低水稻中镉含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低镉水稻新品种配套微生物强化阻镉技术集成与示范的主要步骤包括:
1. 选择适合的低镉水稻新品种。
根据水稻品种的耐镉性和稻谷镉富集特点,选择适合种植的低镉水稻新品种。
2. 引入镉耐受微生物。
通过土壤改良和微生物处理等方式,引入镉耐受微生物,促进土壤中镉的转化和稳定。
3. 优化土壤环境。
调整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平衡,为水稻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4. 适时施肥和浇水。
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合理施肥和浇水,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5. 加强病虫害防治。
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镉在水稻中的富集。
通过上述步骤的集成与示范,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稻中镉的含量,提高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种植作物,如小麦、玉米等,为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水稻品种及典型土壤改良措施对稻米吸收镉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9-04-02作者简介:王谟东,男,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作物信息技术。
水稻品种及典型土壤改良措施对稻米吸收镉的影响王谟东(灌阳县新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桂林541600)[摘要]一直以来,水稻镉污染是影响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对我国南方水稻地区的镉污染特性进行了“镉大米”的相关治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主要栽种的水稻品种的镉含量平均值分别是0.127mg/kg 和0.167mg/kg ,其余品种仅占20%。
加强对矿物肥以及石灰的处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稻米中的镉含量,降幅为20%~30%;对照稻米中的硅肥叶面肥、生物炭以及覆膜,其范围降低了80%左右;采用叶面肥和追肥配合施用以及硅肥叶面肥单独施用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稻米中的镉含量。
根据“BCR ”分析法,实验农田中的镉弱酸能够提取的比例非常高,而且大多数的实验样品都可以达到55%以上。
鉴于此,土壤中的pH 值与镉含量是改良典型水稻土壤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水稻品种;典型土壤;镉大米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DOI :10.16465/431252ts.20190513典型土壤中的改良措施主要是利用镉低积累品种以及土壤改良剂融合使用,是我国当前阶段解决“镉大米”的主要手段之一。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稻米籽粒中大约有60%的隔来源于花期前植株长期累积的镉,另外40%的源于水稻在自成熟期间的吸收。
考虑到稻米对于镉的吸收主要是受到土壤镉的总量、水稻品种、农业水肥管理措施以及有效态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水稻对镉的吸收也具有差异。
本文首先从具体材料以及措施入手,对不同品种水稻进行对比,从中得出有效的分析结果[1-2]。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首先,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筛选主要的水稻栽种品种,本文主要是以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的大同桥镇以及网岭镇为主要栽种区域作为实验案例。
在当地分别采集了5个村落、近18户农家的水稻样品,主要的水稻栽种品种分别是株两优06、湘旱籼24号、陵两优4024、珍山一号等。
水稻调酸的最佳ph值

水稻调酸的最佳ph值
水稻调酸的最佳pH值是5.5-6.5。
pH值是指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pH值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最适宜的pH值外,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对水稻的光合作用、营养吸收和代谢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调整土壤pH值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
水稻需要适宜的土壤pH值才能吸收充足的营养元素,特别是磷和钾。
当土壤pH值太低时,铝毒害会增加,铁和锰的可溶性也会降低,从而影响水稻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此时,适当地调整土壤pH值可以减缓铝毒害的发生,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
因此,在种植水稻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水稻品种来确定最适宜的pH 值,以确保水稻能够充分吸收营养,健康生长并产生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