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那些

合集下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曰 卫 生 防 疫
猪 免 疫 抑 制 性 疾 病 的 发 生 原 因 及 防 治 措 施
刘晓 艳 ( 黑龙 江省望奎县畜牧技术服务 中心 黑龙江望奎 1 5 2 1 0 0 ) 当前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越来越大 ,发病 情况 日 趋复杂, 混合感染普遍存在。其控制难度越来 越大 ,已成为世界规模化养猪生产 中所面临的一大 问题 。本 文就引起猪免疫抑制性疾病 的原因及防治
时 配合 肌 肉注 射 双 黄连 注 射 液 ,每 千 克 体 重 0 . 2毫 升, 每天 1 次, 连 用 4天 。如 果继 发 感染 主要 为链 球 菌 病与 弓形 虫病 , 可在 每 天下午 肌 肉注 射 “ 红 弓链 康
仔猪 出生后 1 ~ 3日龄每天 口服 “ 畜禽生命宝” ( 芽孢杆菌活菌 ) 1 次, 每次 0 . 5 毫升。仔猪断奶前 3
天 。同 时在饮 水 中加入 E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5
强力霉素 1 5 0 克, 连续 饲 喂 1 2
, 、
次, 连用 2 次即可 。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强力霉素注射 液, 或 者长 效土霉 素 , 每天 1 次, 连 用 3天 。
天, 每 头肌 肉注 射 “ 猪 用 转 移 因子 ”( 多核 苷 酸 低 分
注射液”( 主要成分为磺胺氯达 嗪钠、 甲氧苄啶 ) , 每 千克体重 0 . 1 毫升 , 重症加量 , 每天 1 次, 连用 4天。 如有附红细胞体感染 , 可改注 “ 血虫净 ”( 三氮脒 ) 注射液 , 每千克体重 0 . 1 毫升 , 每天 1 次, 连用 3 天; 或肌肉注射 2 次“ 血虫净 ” , 每千克体重 5 7 毫克 ,
做一 简述 。
糖、 溶菌酶 , 饮用 1 O 天。 母猪产前 、 产后各 7 天, 于每吨饲料 中添加 “ 喘 速治” 6 0 0 克( 发病时可增至 7 0 0 克) , 黄芪多糖 6 0 0 克 ,溶 菌酶 1 4 0克 。或 于每 吨饲 料 中添加 强 力霉 素

引起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及防制对策

引起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及防制对策

引起 猪 免疫 抑制 性 疾 病 的 冈素有 非 传 染 性 冈 疫苗 。 同时做好 仔猪 免疫后 登记 , 发放 免疫标识 。 凡 没有 经过免疫 的仔猪 一律 不准 出售 。 2 强化仔 猪交 易市 场 防疫 . 3 近 几年 来 . 昌畜 牧 业迅 速 发展 。 猪 交 易市 瑞 仔 场 十分 活跃 .外地 仔猪 源 源不 断地 被调人 该市 。 给 本地 动物疫 病 防控 工作带 来很 大压力 。强化仔 猪 交 易市 场 管理 . 堵住 外来 疫 源是该 市 动物疫病 防控工 作重 点 。市 畜牧 水产 局制 定 了《 于强化仔 猪 交 易 关
出现 以后 . 使得 猪 的繁殖 障 碍性疾 病 和呼吸 系统 疾 病不 断 涌 现 . 些 以前很 少 发 生 的猪 病 , 一 如猪 附红
素 和传染 性 因素 。
1 理 化 因素 . 1
霉 菌 毒 素 ( 黄 曲霉 素 , 曲 霉毒 素 等 )重 金 如 赭 、 属 ( 汞 、 等 )工业 化 学 物 质 ( 过 量 的氟 ) 都 如 铅 、 如 等 能 毒 害和 干扰 机体 免疫 系统 正 常 的生理 机 能 。 多 过 地 摄 人 会使 免 疫 组织 器官 活 性 降 低 。抗 体 生 成 减 少 : 有 长时 间 的紫外 线辐 射 可杀伤 动 物骨髓 干 细 还 胞 而破 坏 其 骨髓功 能 , 结果 因 严重损 伤 造 j干细 胞 0 【

一一
o) 7
近 年来 , 着养 猪 规 模 的 不 断扩 大 , 病 也 越 随 猪 来 越 多 , 日趋 复 杂 . 成 这一 局 面 的根 本 原 因可 且 造 能 与 猪 群 中普遍 存 在 猪 繁 殖 与 呼吸综 合 症 病 毒 和 猪 圆环 病毒 Ⅱ型感染 等 免疫抑 制性 疾病有 关 。 而 从 导 致猪 的免疫力 和健 康水平下 降 。另一个 不容 否认 的事 实是 . 猪繁 殖 和呼 吸综合 症等 免疫 抑制 性疾 病

猪场免疫抑制原因分析及防制对策

猪场免疫抑制原因分析及防制对策
阻断率 > 0 4 %的达 到 1 0 阻 断率> 0 0 %。 5 %以上 的也达
到 了 8 % ;~ 9 1 3胎母 猪 抗 体 分 布不 均 匀抗 体合 格 率
很低 ; 4胎 以上 抗体 水 平 更差 , 格率 才 3 % , 对 合 8 这 仔猪 的影 响很 大 , 猪 抗 体水 平 太低 。经 分析 该 猪 仔 场 猪 瘟抗 体 水 平 普 遍偏 低 的 主要 原 因是 蓝 耳 病 等 免疫 抑制 性 疾 病 以 及其 他 因素 共 同作 用 导 致 的猪
境 温度 、 湿度 、 养密 度 、 舍通 风不 合理 。 饲 猪
1导 致 猪 免 疫 抑 制 的 因 素 主 要 有 以 下 5个 方 面
11理 化 因素 .
SP值 公 猪 l 3胎母 猪 4胎 以上 母 猪 仔 猪 I ~
霉菌 1 T2 毒素) 在饲料 中长期存 在均 可导 致免 疫抑 制 的产 生 ;
规 模养 猪
猪 蓝 耳 病 及 高 热 病 的 防 控 .企 业 篇
、^,g m s o ^ n. x z . m n^ z c
Emal x y 6c m — irms @1 . : j 2 o
猪场免 疫抑 制原 因分 析及 防制对 策
刘 健 . 明 烽 . 鸿 昌 张 潘
(1北 京爱地 农 国际生 物科技 有 限公 司 , 京 10 8 ; . . 北 0 0 1 2 中国牧 工 商( 团) 集 总公 司, 北京 10 8 00 1
今 E畜牧兽医@ 2 1 1 0 0年第 7 期
、^1 gm s o ^,. x z. m ^\z 『 , c
E mal x y 1 6c m — i rms @ . : j 2 o
可 杀伤 骨髓 干 细胞 而 破 坏其 骨 髓 功 能 , 果 因严 重 结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措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措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措施1. 引言1.1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定义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猪体内免疫功能受损或抑制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减弱的一类疾病。

免疫抑制性疾病会使猪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风险增加,疾病进展速度加快,症状加重,治疗效果减弱,甚至会导致猪死亡。

主要表现为猪体质量下降,食欲不振,免疫器官组织明显萎缩,体温升高等症状。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会给猪场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及时预防和控制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猪场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管理中,必须加强对猪群的免疫监测,提高猪群的免疫力,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和清洁猪舍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有效防控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1.2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1. 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免疫抑制性疾病会影响猪群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得猪群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疫情传播速度加快,疾病治疗难度增加。

2. 生长发育受阻:免疫抑制性疾病会导致猪只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体重增长缓慢,肉质品质下降,影响猪只的生产性能。

3. 经济损失: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猪场的生产效益下降,增加兽医费用和药物投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4.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一些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具有人畜共患性,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防控。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不容忽视,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保障猪场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2. 正文2.1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其他健康猪,例如亲吻、共用饲料和饮水,以及相互接触鼻液、唾液等途径传播。

2. 空气传播: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给其他猪,尤其是在空气湿度高的环境中,气溶胶的传播距离更远。

3. 粪口传播:病毒在猪的粪便中排泄出来,如果其他猪食用了受感染的粪便或者污染了的饲料水源,就有可能被传播感染猪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弋, 张立 宪 , 张青娴 4 00 ) 5 0 2
文章编号: 0 — 972 0 )10 5 —2 1 2 15 (0 80 — 0 3 0 0
可造成机体合成免疫球蛋 白不足; 蛋氨酸长期不 近年来 , 猪病 的危 害越 来越 大, 新病不断 出现 , 足 , 老病 发病率居 高不 下 , 病情况 日趋 复杂 , 发 混合感 足 , 可导致胸腺萎缩 ; 苏氨酸不足可 导致体液抗体水 染普 遍存在 , 控制难 度越 来越大 , 由此 所带 来 的经 平下 降; 精氨酸不足可导致淋 巴器官萎缩 , 巴细胞 淋 造成免疫损伤 ; 某些 维生素 ( 复合 维生 如 济损 失无法估 量。笔者认 为 , 造成这 一局面 的原 因 功 能下降 ,
维普资讯
20 0 8第 1期
养猪 S N R D C I N WI E P O U TO
5 3

猪 免 疫 抑 制 性 疾 病 的 病 因 及 防 治 措 施
郎利敏 , 王克领 , 游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河南 郑州
中图分类号 :8 82 ¥ 5 .8 文献标志码 :B

收稿 日期 :07 1 - 7 20 — 2 1
作者 简介 : 郎利敏 (9 5 )女 , 17 一 , 河南偃 师人 , 助理研究 员, 主要从 事畜禽疫病防治的研 究工作.
素 B 维生素 c 维生素 E等) 、 、 和微量元素f 如铜 、 、 锌 铁、 硒等) 是免疫器官发育 , 巴细胞 分化 、 淋 增殖 , 受 体表达、 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 。 若上述 营养性物质缺 乏或过多或各成分 间 比例不协调 , 都 可导致机体发生免疫抑制 。 1 应 激 因素 应 激反应 是机体对 不 同刺激 的非 . 3 特异性 反应的总和 。 引起猪群应激 的因素很多, 如环 境温度 过高 或过低 、 猪群拥 挤 、 长途运 输 、 群 、 转 饥 饿、 创伤 、 捕捉 、 注射药物或 疫苗等 , 这些应激 因素可 刺激机体分泌 肾上腺皮质激 素,肾上腺皮质激 素能 损害 T淋 巴细胞 , 造成 胸腺 、 巴组织机 能退化 , 淋 免 疫器官对抗原刺激应答能力 降低 ,从而造成机体免 疫抑制 以及增加疾病 的易感性 。 1 化学物质及 药物 目前 已经证实 , . 4 某些重金属 如铅 、 、 镉 汞等可损伤淋 巴细胞 、 巨噬细胞 等而引起 免疫抑制 ; 某些化合物如氯化苯、 农药等 可使免疫系 统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 以及 破坏免疫 活性细胞 , 造成免疫抑制 ;临床使用 的一些药物也对免疫功 能 有抑制 作用, 如庆大霉素 、 四环 素、 强力霉 素可 抑制 淋 巴细胞 的趋化性; 利福平 、 强力霉素可抑制抗体的 产 生; 四环素、 强力霉素 、 两性霉 素 B可抑制 巨噬细 胞 的吞 噬作用 ; 维生素 、 四环 素、 磺胺类 药物 可抑 制 中性粒细胞 的功 能等 。 1 霉 菌毒 素 有研究表明,霉菌毒素如黄 曲霉毒 . 5 素 、赭 曲霉毒素等不仅可以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系 统, 还可 以抑制蛋 白质的合成 , 从而影响抗体的产生, 也可以引起胸腺萎缩, 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产生能力 下降。黄曲霉毒素中毒使传染病的易感性明显增强。 1 免疫接 种 因素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重要的 . 6 有效途径, 但是错误的免疫接种会造成免疫耐受或因 抗原竞争而造成免疫失败甚至免 疫抑制 。初次免疫 时, 母源抗体过高、 疫苗接种剂量过大或过小、 频繁接 种都会使机体对抗原刺激 不产生应答反应而导致免 疫抑制 。众所周知, 国的猪瘟疫苗是世界上免疫原 我 性最好 的猪瘟疫苗 , 很多国家用它消灭了猪瘟 , 目 但

猪场免疫发生抑制原因及应对措施

猪场免疫发生抑制原因及应对措施

猪场免疫发生抑制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目前我国猪群发病情况多种多样,流行情况表现为典型猪病和非典型猪病共存,持续感染和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症共存。

发病日龄范围明显扩大,相应的防疫方式多种多样。

疫苗防治是防病的主要方法,效果也比较理想,国外许多国家已经依靠疫苗消灭了相关猪病,比如用猪瘟兔化弱毒苗消灭了猪瘟。

但国内由于免疫抑制的持续发生使得防治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免疫抑制的产生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受到损害,引起机体对疫苗抗原的应答能力下降,导致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强。

一、免疫抑制发生的原因1、应激因素当前集约化养猪的生产方式使猪的活动范围极大的受到限制,导致心肺功能减退,加之生产中许多人为应激因素比如:拥挤、转群、混群、断奶、换料、缺氧、限饲、长途运输、噪音等使猪体神经系统抑制,免疫细胞大量减少,体内抗体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能正常地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达不到预期免疫效果。

2、营养性因素某些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 等) 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 是免疫器官发育及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能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3、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不仅严重破坏体内的免疫器官而且抑制抗体产生,引起胸腺萎缩、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产生下降。

4、免疫抑制性疾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感染、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喘气病病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弓形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等疾病的发生对猪体免疫器官造成损害,正常的免疫应答遭到干扰、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5、药物因素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阿散酸、安乃近、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氯霉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经常性的使用就会影响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

6、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危害重金属比如汞、铅等、工业化学物质比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大量放射线辐射动物比如长时间的紫外灯照射,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结果因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丧失。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1 主要的免疫抑制因素1.1 疾病因素引发猪免疫抑制的疾病因素主要为病毒因素、细菌因素和其它疾病因素。

1.1.1 病毒性因素1.1.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prrs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

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到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使感染猪只免疫力降低,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从而继发其它病原感染,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1.1.2 猪环状病毒(pcv)猪环状病毒病2型(pcv-2)能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ct)、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pnp)、猪间质性肺炎(1p)、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

虽然目前对pcv-2引起猪只免疫抑制的机制还不很清楚,但对pcv-2引起的各种疾病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淋巴滤泡中心和副滤泡中心都存在淋巴滤泡缺失,受害的淋巴组织有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能引起细胞凋亡和b、t细胞的减少。

pcv-2感染猪通常伴随其它疾病的发生,如伪狂犬病、prrs、猪细小病毒、猪链球菌病等。

1.1.1.3 猪瘟猪瘟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内复制,随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1.1.2 细菌性因素及其它病原微生物1.1.2.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定居于猪的呼吸道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

实验证实该菌定居于扁桃体并粘附到肺泡上皮,可被肺泡巨噬细胞迅速吞噬或吸附并产生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有潜在的毒性。

1.1.2.2 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分析和防控措施黄举成1,姜 军21.吉林省东丰县猴石畜牧兽医站,吉林东丰 136300;2.吉林省东丰县大兴畜牧兽医站,吉林东丰 136300随着对猪肉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建立专门的养猪基地,还提高养猪的科技水平,因此,避免一些常见疾病与意外的发生也就成为了养猪人员应该研究关注的问题。

免疫系统,帮助身体抵御侵害,防御疾病,能够健康生存,但是有的时候,免疫系统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免疫系统下降,免疫抑制性疾病等。

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很常见,是容易导致猪瘟的一种诱因,因此人们应该关注,并积极寻求防控措施。

1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免疫抑制性疾病,指的是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还会出现病而不愈的现象。

1.1 病原体破坏免疫系统猪本身是一个平衡的生物体,但是当一些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多时,病原体就会变的强大,入侵免疫细胞、组织和器官,使得身体的某一部分不顺畅,甚至不工作。

比如沙门氏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可以入侵胸腺、淋巴等,使得免疫系统被破坏,导致免疫抑制性疾病病发。

1.2 饲料选取不合适对于猪的饲养,饲料都要精心挑选,还要时时观察猪的外在体征,确定猪缺乏什么微量元素,及时补充。

如果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不能及时补充,也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

同时,饲料的选取和储存也要特别注意。

饲料的选取要特别注意营养成分的齐全,还要特别注意防潮,并要在保质期内食用。

避免因为过于长时间的不合理的存放,而使得饲料发霉变质,也会引起猪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抑制性疾病发生。

1.3 外部不良刺激的影响猪是很胆小的动物,因此外部的变化对其影响很大。

一些长时间稳定的外部环境或条件,猛然发生变化,也会对猪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同时,场所的条件是否适合猪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其免疫系统。

通风条件,温度、湿度的调节,是否及时清理都会影响到猪的代谢功能,影响到猪的淋巴排毒,进而使得免疫系统下降。

1.4 免疫接种不当必要的接种疫苗还是必须的,不过在进行疫苗接种时,为了预防各种疾病,如果接种不当,会使得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反而对某些疾病起不到抵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那些
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伪狂犬病、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及支原体肺炎等。

1、免疫抑制性疾病对母猪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母猪的危害主要有:
1.1猪的生理代谢受到限制,性能发育受影响,母猪使用年限缩短。

1.2容易使猪的免疫器官和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内抗原的递呈和抗体的形成被干扰、抑制或阻断,机体的屏障保护功能减弱或丧失,从而使机体受到病原菌感染,进而导致繁殖母猪抗病力明显下降,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强。

加之病原多呈混合性感染,从而使得本来一些对健康猪群危害不大的细菌性疾病。

1.3发情和生殖障碍,难配、流产、返情、产死胎、弱胎及少仔现象严重。

1.4遗传性疾病症状表现突出,母源抗体保护力减弱,容易造成仔猪感染发病等。

1.5猪群抵抗力下降,耐药性增强。

母猪一旦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后,就非常容易受到诸如应激、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感染和侵袭。

1.6干扰疫苗免疫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加重病症和增加药物成本。

猪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直接导致的危害就是疫苗免疫失败。

养殖生产中如果不及时查找病因,找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根源,一味盲目加大疫苗免疫剂量,会加重对免疫器官的损伤,导致免疫耐受或免疫麻痹。

当猪群中潜伏感染圆环病毒或蓝耳病病毒时,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差,这时如果盲目加大使用剂量,又会导致猪群药物中毒,造成肝、肾功能下降,出现母猪流产、产死胎,甚至出现死亡,给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2、引起母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会引起母猪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可分为疾病因素、霉菌毒素、营养因素、应激因素、药物滥用和遗传因素等5大原因:
2.1 营养因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如果缺乏、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必然会诱
发机体继发免疫缺陷。

2.2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及内毒素是所有引起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的元凶之一,霉菌毒素中的黄曲霉毒素能明显减少机体免疫球蛋白和T 细胞数量,可通过引起胸腺萎缩,破坏巨噬细胞从而导致机体免疫抑制。

其他毒素也会大大降低免疫细胞递呈抗原的能力,直接造成疫苗免疫接种失败,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包括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抗病力下降,猪只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诱发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造成动物发病甚至死亡(临床表现出母猪频繁发情、卵巢萎缩或肿大、流产;仔猪腹泻、伪狂犬病和猪流感病频发;保育猪外阴红肿;育肥猪厌食等都是霉菌毒素中毒的信号)。

2.3应激因素
在过冷、过热、拥挤、断奶、混群及长途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猪体内会产生热应激蛋白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水平也会大幅提高,从而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2.4滥用药物
地塞米松类糖皮质激素、四环素类等药物的长期滥用,都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造成免疫抑制。

2.5疾病因素
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可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如PRRSV、PCV2、MPS、PRV和CSFV等。

这些疾病的病原主要在免疫器官组织(呼吸道黏膜、淋巴组织)中复制,破坏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导致免疫干扰或免疫缺陷。

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附红细胞体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红细胞破裂或变形,从而破坏机体红细胞的免疫机制,容易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

已证实弓形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过程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受到了弓形体的损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抑制;大肠杆菌产生的大肠杆菌毒素能引起仔猪腹泻,该毒力因子主要是借助其菌毛吸附并定居在肠道下部,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破坏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应答减弱,从而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张老师建议:一定做好母猪的预防保健(母猪宝),保健不是一朝一夕,一定要坚持。

由于母猪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体况虚弱,非常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尤其是当下非瘟疫情严重,体弱多病的母猪更容易感染非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