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总结

经济学原理总结
经济学原理总结

经济学原理总结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制度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2、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促进效率方面: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情况。原因: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促进公平方面:消除福利的巨大不对称。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与生活水平成正相关。影响生产率的因素(生产要素,以后章节有具体表述)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原理: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周期(波动):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第1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假设的作用:可以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而且使解释这个世界变得容易。经济模型:由图形和方程式组成的模型。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之上,都为加深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例

如:循环流量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企业是卖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企业是买者。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表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图形。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实证表述(分析):世界是什么样(描述性)。规范表述(分析):世界应该是什么样(规范性)。它们的关键区别是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对规范表述的评价则涉及价值观和事实。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1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2经济学家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规范观点。第2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亚当斯密提出)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它是专业化的动力。(大卫李嘉图提出)一具有比较优势。因为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一种物品机会成本的倒数。贸易的好处: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它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国家同理)贸易的形成:对从贸易中获利的双方而言,它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做题步骤:1根据表画生产可能性边界图2计算出生产每种物

品的机会成本3贸易双方进行比较确定谁具有比较优势4确定各种物品的生产者和贸易价格应用:1人与人之间2国与国之间(进个人可能在两种物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一个人不可能在两种物品的生产上都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出口品反之)第3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产业:某类企业的集合。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没有人可以影响市场价格。它们是价格接受者。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区别于需要(有意愿,但不一定能够买)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使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使每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变动,需求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影响需求量,而不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低档物品:

减少的物品。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互补品:

减少的两种物品。注:其他的相对物品必需品与奢侈品(缺乏与富有需求弹性)正常物品:需求收入弹性为正低档物品:负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向右上方倾斜。使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区别:价格影响供给量其沿着供给曲线变动。均衡: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为市场的均衡。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均衡数量。过剩(超额供给):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导致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短缺(超额需求):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导致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方向3用供求关系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注:供给、需求同时变动时,看二者方向是否一致;幅度决定增减。例如:供给增加,需求减少,问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当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数量增多;当需求减少,供给不变时,价格下降,数量下降。所以当二者都发生变化时,价格下降,数量不能确定(要看幅度)价格是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需求价格弹

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如果对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对变动的反应小,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规律: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可获得则弹性大);必需品(缺乏)与奢侈品(具有)、市场的定义(范围小的市场需求弹性大于范围大的市场,因为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时间框架(在长期内富有弹性)中点法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Q1P2)/[(P1+P2)/2]当弹性大于1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小于1时,缺乏弹性;等于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曲线垂直时,需求完全无弹性;曲线水平时,需求完全有具有弹性(纵轴价格,横轴数量)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总收益=P*Q 当需求曲线富有弹性时,价格上升会导致总收益减少;当需求曲线缺乏弹性时,价格上升会导致总收益增加。沿着一条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上部弹性大,下部弹性小。虽然线的斜率不变。判断弹性大小,通过做切线。弹性大意味着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大,更敏感。其他需求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收入弹性为正与负)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两个是替代品时交叉价格弹性为正,互补品交叉价格为负。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影响因素:买者

调整生产能力的灵活度;时间维度(越大越有弹性)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对农民有利的不一定对整个社会也有利。做题步骤:1根据三步骤判断现在的均衡(技术进步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数量上升)2判断总收益的变化:总收益变化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3判断谁获利(农民受损,则社会获利;反之亦然)在石油方面,短期中供给和需求都缺乏弹性,opec联合提高价格会有利;在长期中供给和需求都较富有弹性;提高价格没有利。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价格控制对富有弹性的供给(需求)影响大。限制性价格控制在长期中影响比短期大。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对市场的影响:情况一: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它是非限制性的,对市场没有影响。情况二: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它是限制性的,市场价格等于价格上限。结论:施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买者,但不是所有的买者都可能从这政策中获益。应用:石油的价格上限。现在物价上涨,控制价格的政策。价格下限:…… 最低价格。对市场的影响:情况一:均衡价格高于价格下限,价格下限没有限制作用。情况二:均衡价格低于价格下限,市场价格等于价格下限,限制性价格引起过剩。应用:最低工资(会画图分析),最低工资产生劳动过剩,出现失业。最低工资增加了有工作工人的收入,减少了那些找不到工作人的收入。最低工资的影响取决于工人的技能与经验。技能高的人不受影响,因为他们的

均衡工资高于最低工资,对他们来说,最低工资是非限制性的。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劳动市场的影响最大。因为青少年属于技能最低而且经验最少的劳动力成员。它影响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最低工资的支持者认为他是增加贫困工人收入的一种方法。反对者认为,较高的最低工资引起了失业,鼓励了青少年退学,并使一些不熟练工人无法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在职培训。而且,并不是所有领取最低工资的人都是竭力帮助自己家庭脱离贫困。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税收的结果:抑制市场活动、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要求:会画图分析。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要求:认识图分析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学问。市场上的供求均衡可以使买者和卖者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支付意愿:一个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买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它衡量了买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自己感觉到的利益,反映了经济福利。如果决策者想尊重买者的偏好,消费者剩余不失为经济福利的好的衡量标准。用需求曲线衡量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用供给曲线衡量。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社会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是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TC (PATC)*Q

与竞争企业一样垄断的福利代价:无谓损失1垄断者销售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产量;社会计划者选择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产量。垄断者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2市场需求曲线描述了价格和物品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所以无效率的低产量相当于无效率的高价格。当垄断者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时,一些潜在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其边际成本而低于垄断价格,他们不会购买物品。因为这些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大于其成本,交易量变小,所以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垄断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么?1垄断不会影响总剩余。从消费者向垄断者转移2垄断市场上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量低于使总剩余最大化的水平。无谓损失衡量经济蛋糕变小了多少。这种无效率与高价格相关。3例外,如果企业维持垄断要增加成本必然游说政府。则社会损失既包括这些成本,也包括由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引起的无谓损失。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管制垄断者的行为;把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变为公共企业;不作为。

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出发点)但协同效益:合并利于降低成本第16章垄断竞争垄断竞争:一个有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特点:1许多卖者2产品差别3自由进入和退出垄断竞争与垄断比较:短期中的垄断竞争企业:因为产品有差别,所以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企业遵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规律:选择生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

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它可以出售的价格。短期中与垄断企业相似。长期均衡:1正如在垄断市场上一样,价格大于边际成本。P>MR ,MC=MR 相同点2正如在竞争市场上一样,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自由进入和退出经济利润零第二个特征表明垄断竞争如何不同于垄断。由于垄断者是没有相近替代产品的唯一卖者,因此即使在长期中,它也有经济利润。于此相反,由于空段竞争市场可以自由进入,因此,这种类型市场上的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与完全竞争的共同点)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比较:差别1生产能力过剩:在长期中,完全竞争企业在有效规模上生产(边际成本交于平均总成本最低点),此点的产量大于垄断竞争企业的生产量(需求曲线与平均总成本的切点)。即在垄断竞争之下有过剩生产能力。2 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对于竞争企业来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为企业总有某种市场势力。零利润职能保证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并不能保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企业在其平均总成本曲线向下的部分运行,因此,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总成本(数量少)。这样,在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时,价格必然高于边际成本。广告的争论:批评者:a企业做广告是为了操纵人们的偏好。许多广告是心理性的,而不是信息性的。b广告抑制了竞争。广告向消费者夸大各产品之间的差别。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时,每个企业都要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辩护者:A企业用广告向顾客提供信息:提供物品的价格、新产品的

存在和零售店的位置等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顾客更好地选择想购买的物品,从而提高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B广告促进了竞争:广告使顾客能充分地了解市场上的所有企业,这样顾客可以更好地利用价格差。每个企业的市场势力变小了。此外,广告使新企业更容易进入,它赋予进入者从现有企业中吸引顾客的手段。作为质量信号的广告:信息不在于广告的内容中,而在广告的存在与其价格昂贵中。价格昂贵还做广告说明产品质量高。

第17章寡头寡头: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市场结构。本质是只有少数几个卖者。市场上任何一个卖者的行为对其他所有企业的利润都可能有极大的影响。以一种竞争企业没有的方式相互依存。博弈论: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勾结: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卡特尔: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的状态。结果:当寡头企业单独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他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寡头数量上升引起两种效应:1产量效应2价格效应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其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社会有效率的水平。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对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它适用于任何一个力

图维持其成员间合作的集团。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人们有时能够合作的原因:参与者可以解决囚徒困境时因为他们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达成协议并提出违约的惩罚、第18章生产要素小市场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经济中的资本代表正用于生产新物品和劳务的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积累。区别于金钱。第19章收入与歧视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人力资本: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能力、努力和机遇教育的另一种观点:信号。(广告的信号理论)教育的信号理论:正规学校教育并没有使生产率实际提高,但工人通过在学校花费数年的意愿向雇主发出其与生俱来的生产率的信号。与广告一样,在这两种情况下,所采取的行动并不是为了其内在的利益,而是由于采取那种行为的意愿向关注这种行为的某人传递了私人信息。教育的两种观点:教育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使工人生产率提高;根据信号观点,教育与天赋是相关的。这两种观点都可以解释为什么受教育多的人往往比受教育少的人赚得多。但这两种观点对旨在提高教育水平的政策的效果有完全不同的预期。人力资本观点,提高工人的教育水平会提高所有工人的生产率,从而应该提高工人工资。根据信号理论:教育并没有提高生产率,因此。提高所有工人的教育水平并不影

响工资。超级明星:产生在两个特点的市场上:1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受最优生产者提供的物品2使最优生产者以低成本向每位顾客提供物品成为可能的是生产这种物品所用的技术。(与一个电影演员不同,一个木匠只能为有限的顾客提供他的劳务)高于均衡的工资: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工会: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罢工:工会有组织地从企业撤出劳动。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