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期末复习(填空_判断)

模拟电路期末复习(填空_判断)
模拟电路期末复习(填空_判断)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空2分)

1.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门槛电压约为 0.5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

约为 0.7V;锗二极管的门槛电压约为 _0.1_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

约为_0.3_V。

2、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

3、二极管的最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大于漂移电流,耗尽层变窄。

4、二极管最主要的电特性是单向导电性,稳压二极管在使用时,稳压二

极管与负载并联,稳压二极管与输入电源之间必须加入一个电阻。

5、电子技术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研究在平滑、连

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下工作的电子电路及其技术,称为模拟电子技

术。

6、PN结反向偏置时,PN结的内电场增强。PN具有具有单向导电特

性。

7、硅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是恒定的,且不随电流而改变,典型值为 0.7 伏;其门坎电压V

th

约为 0.5 伏。

8、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其正向导通电流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

9、P型半导体的多子为空穴、N型半导体的多子为自由电子、本征半导

体的载流子为电子—空穴对。

10、因掺入杂质性质不同,杂质半导体可为空穴(P)半导体和电子(N)

半导体两大类。

11、二极管的最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它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反映正向特性

的最大整流电流和反映反向特性的反向击穿电压。

12、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 0.5 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

降约为 0.7 V。

13、频率响应是指在输入正弦信号的情况下,输出随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

应。

15、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少数载流子是空穴。

16、按一个周期内一只三极管的导通角区分,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甲类、乙

类、甲乙类三种基本类型。

17、在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中,影响低频信号放大的是耦合和旁路电容,

影响高频信号放大的是结电容。

18、在NPN三极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电路的其它参数不变,三极

管的β增加,则I

BQ 增大,I

CQ

增大,U

CEQ

减小。

19、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是截止,饱和,放大。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

20、某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在工作状态中测得它的管脚电压V

a = 1.2V, V

b

= 0.5V,

V

c

= 3.6V, 试问该三极管是硅管管(材料), NPN 型的三极管,该管的集电极是a、b、c中的 C 。

21、已知某两级放大电路中第一、第二级的对数增益分别为60dB和20dB, 则该放大电路总的对数增益为 80 dB,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10000 。

22、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某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测得管脚电压V

a = -1V,V

b

=-3.2V, V

c

=-3.9V, 这是硅

管(硅、锗), NPN 型,集电极管脚是 a 。

23、三种不同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分别为:阻容(RC)耦合、直接耦合和_变压器耦合_,其中直接耦合能够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

24、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负载,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可视为后级的信号源的内阻。多级放大电路总的通频带比其中每一级的通频带要窄。

25、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12kΩ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4 kΩ。

26、为了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要求:

①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②对于NPN型三极管,应使V

BC

<0 。

27、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主要有阻容(RC)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三大类。

28、在三极管组成的三种不同组态的放大电路中,共射和共基组态有电压放大作用,共射组态有电流放大作用,共射和共集组态有倒相作用;共集组态带负载能力强,共集组态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共基组态的频率响应好。

29、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是共集、共基、共射。

30、多级放大器各级之间的耦合连接方式一般情况下有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

31、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输入为正弦波形,用示波器观察V

O 和V

I

的波

形,则V

O 和V

I

的相位差为 1800;当为共集电极电路时,则V

O

和V

I

的相位差

为 0 。

32、放大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失真,分别是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33、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 a ,集电结 a ;工作在放大区时,集电结 b ,发射结 a 。(填写a正偏,b反偏,c零偏)

34、在共射、共集和共基三种放大电路组态中,希望电压放大倍数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可选用共射组态;希望输入电阻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可选用共集组态。

35、场效应管同双极型三极管相比,其输入电阻大,热稳定性好

36、影响放大电路通频带下限频率f

L

的是隔直电容和极间电容。

37、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它的发射结保持正向偏置,集电结保持反向偏置。

38、场效应管有共源、共栅、共漏三种组态。

39、在多级放大电路中总的通频带比其中每一级的通频带窄。

40、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成结型FET 和 MOSFET 两大类型,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

41、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电流型器件,而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则可以认为是电流控制电流型器件。

42、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电流器件器件,只依靠多数载流子导电。

43、根据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其工作情况可以分为可变电阻区、恒流区、击穿区和截止区四个区域。

44、当栅源电压等于零时,增强型FET 无导电沟道,结型FET的沟道电阻最小。

45、FET是电压控制器件,BJT是电流控制器件。

46、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效率最低的电路为甲类。

47、一个输出功率为10W的扩音机电路,若用乙类推挽功放,则应选额定功耗至少应为 2W 的功率管 2 只。

48、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效率最低的电路为甲类,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常采用甲乙类电路。

49、乙类功放的主要优点是效率高,但出现交越失真,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是采用甲乙类。

50、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产生特有的失真现象叫交越失真。

51、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中V

CC

=8v,R

L

=8Ω,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4W ,此时应选用最大功耗大于 0.8W 功率管。

52、差动放大电路中的长尾电阻Re或恒流管的作用是引人一个共模负反馈。

53、已知某差动放大电路A

d

=100、K

CMR

=60dB,则其A

C

= 0.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一般由差分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四部分组成。

54、差分式放大电路能放大直流和交流信号,它对差模信号具有放大能力,它对共模信号具有抑制能力。

55、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漂和共模输入信号。

56、电路如图1所示,T

1

、T

2

和T

3

的特性完全相同,则I2≈ 0.4 mA,

I

3

≈0.2mA,则R3≈ 10 kΩ。

57、集成运放通常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级四个部分组成。

58、正反馈是指反馈信号增强净输入信号;负反馈是指反馈信号减弱净输入信号。

59、电流并联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流,同时使输入电阻减小。

60、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体现在:提高增益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抑制反馈环内噪声、扩展频带、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61、为了分别达到下列要求,应引人何种类型的反馈:

①降低电路对信号源索取的电流:串联负反馈。

②当环境温度变化或换用不同 值的三极管时,要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保持稳定:直流负反馈。

③稳定输出电流:电流负反馈。

62、电压串联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同时使输入电阻大。

图1

63、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A=100000,反馈系数F=0.01,则闭环

放大倍数f A &≈ 100 。

6401=+F

&& 。 6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类型是 电压串联 、 电压并联 、 电流串联 、 电流并联 。

66、为稳定电路的输出信号,电路应采用 负 反馈。为了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电路应采用 正 反馈。

67、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是A ud = ∞ 、R id = ∞ 、K CMR = ∞ 、R O = 0 68、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中有A vd = 无穷 ,K CMR = 无穷 。

69、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直流等效电阻 小 ,交流等效电阻 大 。

70、电流源的特点是输出电流 恒定 ,直流等效电阻 小 ,交流等效电阻 大 。

71、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集成运放有两条重要结论是 虚断 和 虚短 。

72、理想运算放大器,A d = 无穷大 、R i = 无穷大 、R o = 0 。

73、在构成电压比较器时集成运放工作在开环或 正反馈 状态。

74、如果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00Hz, 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如果希望500 Hz 以下的有用信号,可选用 低通 滤波器。

75、选取频率高于1000Hz 的信号时, 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抑制50 Hz 的交流干扰时,可选用 带阻 滤波器;如果希望抑制500 Hz 以下的信号,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

76、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00Hz, 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希望抑制50 Hz 的交流电源干扰,可选用 带阻 滤波器;如果希望只通过500Hz 到1kHz 的有用信号,可选用 带通 滤波器。

77、根据工作信号频率范围滤波器可以分为:低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及 带阻滤波器 。

78、集成运算放大器在 线性 状态和 理想工作 条件下,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它们是: 虚断 和 虚短 。

79、通用型集成运算放输入级大多采用 差分放大 电路, 输出级大多采用 共集 电路。

80、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 放大电路 、 反馈网络 、选频网络、 稳幅环节 四个部分组成。

81、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振荡时,幅度平衡条件为 1=F A && ,相位平衡条

件为 πn F A 2±=Φ+Φ n=0、1、2… 。

82、信号发生器原理是在电路负反馈时?

?F A = -1 ,例如 自激 电路。在正反馈时??F A = 1 ,例如 文氏 振荡电路。

83、石英晶体振荡器是 LC 振荡电路 的特殊形式,因而振荡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84、正弦波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产生振荡的条件是 1=F A && 、其中相位平衡

条件是=φ+φf a πn 2,n 为整数 、为使电路起振,幅值条件是 1>F A && 。

85、正弦波振荡电路必须由 放大电路 、 反馈网络 、 选频网络 、 稳幅环节 四部分组成。

86、RC 正弦波振荡电路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时有:V A &= 3 、V F &= 31 、0ωω==

RC 1

87、正弦波自激振荡电路振荡的平衡条件是 1=F A && 、 π??n f a 2=+ n 为

整数 。

88、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的条件是1>F

A &&和 πn F A 2±=Φ+Φ n 为整数。

89、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00Hz, 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文氏电桥振荡器中的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 A f ≥3 ,才能满足起振条件。

90、为了稳定电路的输出信号,电路应采用 交流负 反馈。为了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电路应采用 正 反馈。

91、直流电源是将电网电压的 交流电 转换成 直流电 的能量转换电路。

92、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输出电压 +5 V ,7915输出电压 -15 V 。

93、直流电源一般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他们分别为:电源变压器、滤波电路、 稳

压 电路和 整流 电路。稳压集成电路W7810输出电压 +10 V 。

94、将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直流电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等于输入的交流电压(即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的 0.45 倍;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等于输入的交流电压(即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的 0.9 倍。

95、三端集成稳压器7915的输出电压为 -15 伏。

96、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放大环节所放大的对象是 输出取样电压 。

97、开关型直流电源比线性直流电源效率高的原因是 调整管的的状态不同 。

98、小功率稳压电源一般由 电源变压器 、 整流电路 、 滤波器 、 稳压电路 等四部分构成。

99、 幅度失真 和 相位失真 总称为频率失真。

100、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由 调整管 、 比较放大 、 基准电压 、 取样环节 四部分组成。

101. 双极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偏置条件是发射结 正偏 、集电结 反偏 。

12. 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有三种: 直接 耦合; 阻容 耦合; 变压器 耦合;在集成电路中通常采用 直接 耦合。

103. 差分放大器的基本特点是放大 差模信号 、抑制 共模信号 。

104. 乙类推挽放大器的主要失真是 交越失真 ,要消除此失真,应改用 甲乙 类推挽放大器。

105. 图1所示两级放大电路,图中级间采用 阻容 耦合方式,1T 接成 共基 组

机械原理练习题

题1 一、填空题(10分) 1.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m 的变化范围是。 在空间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m的变化范围是。2.某机器的主轴平均角速度ωm= 100rad/s, 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 0.05,则该机器的最大角速度ωmax = ,最小角速度ω = 。 min 3.六杆机构有个瞬心。 4.平衡技术中常把远低于机器的一阶固有频率的转子称为。常把接近或超过机器的一阶固有频率的转子称为。 5.齿条型刀具范成切齿时,齿轮的模数由决定。 6.相对瞬心的特点是,绝对瞬心的特点是。 二、选择题(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机构的死点与自锁是一回事;B.机构处于死点α=0;C.机构处于死点γ=0;D.机构的死点与摩擦力有关。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齿条型刀具范成切齿时,分度圆的半径由齿条模数决定; B.齿条型刀具范成切齿时,齿轮的模数由齿条移动速度和轮坯转动角速度的比值决定; C.齿条型刀具范成切齿时,齿轮是不是标准齿轮由加工终了时齿条与轮坯的相对位置决定;

D.齿轮传动中正传动与齿轮正变位是一回事,只是提法不同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约束不是实实在在的约束,是没用的,所以等于不存在;B.虚约束是不存在的约束; C.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可以去掉虚约束,在实际机构中也可以拆除它; D.虚约束满足一定的条件,若不满足条件它将会变成实际约束。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矩形螺纹多用于连接;B.三角螺纹多用于连接; C.三角螺纹多用于传动;C.矩形螺纹、三角螺纹均多用于传动。 5.下列关于单万向联轴节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能等于1 ;B.可能等于1; C.可以传递成任意角度两轴的运动;D.不可以传递成任意角度两轴的运动。 三、判断题(5分) 1.运动链选择不同构件作机架,机构的级别不变。() 2.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分度面与节圆可能不重合。() 3.齿轮传动中ε=1.3,说明在齿轮转过一个基圆齿距时30% 的时间2对齿啮合。() 4.只要满足机构的自由度=机构的主动件数,机构就一定有有意义的确定的运动。()

模拟电子线路期末试题及其答案(两套)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期末试题〔A 〕 一、填空题(15分) 1.由PN 结构成的半导体二极管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性。 2、双极性晶体三极管工作于放大模式的外部条件是 。 3.从信号的传输途径看,集成运放由 、 、 、 这几个部分组成。 4.某放大器的下限角频率L ω,上限角频率H ω,则带宽为 Hz 。 5.共发射极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做有源负载是利用其 的特点以获得较高增益。 6.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满足相位起振条件时,则其中电压放大电路的放大 倍数要略大于 才能起振。 7.电压比较器工作时,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到足够高的过程中,单限比较器的 输出状态发生 次跃变,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发生 次跃变。 8.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 、 。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漏极特性的 。 [ ] A 非饱和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击穿区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4.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 ] A 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B 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 C 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 D 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 5.互补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 [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 输出电阻增大 D 带负载能力强 6.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 ] A 可获得较高增益 B 可使温漂变小 C 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 D 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7.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8.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L f 和H f 时,放大倍数的数值将下降到中频时的 。 A 0.5倍 B 0.7倍 C 0.9倍 D 1.2倍 [ ] 9.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A 输入电阻增大 B 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 净输入量减小 10 [ ] A 、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1、某班男生人数的5 8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A、5% B、20% C、50% D、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25 B、30 C、75 D、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A、8:5 B、5:8 C、12:5 D、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 5 ,这 两天修得相比( )。 A 、第一天多 B 、第二天多 C 、同样多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 5 给乙,则两人 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95.2%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化工原理下册填空

t06a05001 ①物理吸收操作属于过程,是一组分通过另一静止组分的扩散。 ②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的直线时,则1/K y=1/k y+ 1/k x。 t06a05003 吸收塔底部的排液管成U形,目的是起作用,以防止。操作中的吸收塔,若使用液气比小于设计时的最小液气比,则其操作结果是吸收效果;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t06a05004 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为0.020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相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1.62C(大气压),则SO2将从相向相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kmol/m3。 t06a05005 ①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 L=1/k L+H/k G其中1/k L表示,当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②是非题 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易溶气体。 ③低浓气体吸收中,已知平衡关系y=2x,k xa=0.2kmol/(m3?s),k ya=2?10-4 kmol/(m3?s),则此体系属(A气膜;B液膜;C气、液双膜)控制总传质系数近似为K ya= kmol/(m3?s)。 A:2 B 0.1 C:0.2 D:2?10-4 ④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 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t06a05006 ⑴G=k G F; ⑵G= (x*-x)F 式中:G-传质量,kmol/hr; F-传质面积,m2; k–传质总系数kmol/[m2?hr (kN/m2)] x–液相摩尔分率。 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A组分。若y1下降,L、G(V)、P,T 等不变,则回收率有何变化;若L增加,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液体x有何变化?t06a05007 气相中:温度升高则物质的扩散系数 压强升高则物质的扩散系数 在液相中:液相粘度增加则物质的扩散系数 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为止。 t06a05009 图所示为同一温度下A、B、C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它们溶解度大小的次序是;因 为。吸收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可使相平 衡常数(增大,减小,不变),传质推动力(增 大,减小,不变)。 参见附图:t06a009.t t06a05014 ①一般而言,两组分A、B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单

机械原理各章练习题

机械原理各章练习题

机构的结构分析 1.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正确答案) (1)一种相同的机构_______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能 C.与构件尺寸有关 (2)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________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______。 A. 0 B. 1 C. 2 (4)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________。 A. -1 B. +1 C. 0 (5)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________。 A. -1 B. +1 C. 0 (6)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_______。 A.相同 B.不相同 (7)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______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 B.小于 (8)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_______。 A.永远等于0度 B.等于常数 C.随凸轮转角而变化 (9)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及从动件运动规律V=V(S)不变时,若最大压力角由40度减小到20度时,则凸轮尺寸会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0)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______冲击。 A .刚性 B.柔性 C.无刚性也无柔性 2.正误判断题: (1)机器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称为零件。

(2)具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3)机构中的虚约束,如果制造、安装精度不够时,会成为真约束。 (4)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中,除机架、原动件及其相连的运动副以外的从动件系 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5)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6)当机构的自由度 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即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7)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8)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9)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相同。 (10)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试题参考答案: 平面连杆机构 1.选择题:(每题后给出了若干个供选择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正确答案) (1)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________。 A.为0° B.为90° C.与构件尺寸有关 (2)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针对主动件作________而言的。 A. 等速转动 B. 等速移动 C. 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3)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时,则机构中________。

选择判断填空共30题

第四章(选择、判断、填空共30题) 一、选择题 1.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能寄存位二进制数码的寄存器。 A.N-1 B.N C.N+1 D.2N 2.在下列触发器中,有约束条件的是。 A.主从J K F/F B.主从D F/F C.同步R S F/F D.边沿D F/F 3.一个触发器可记录一位二进制代码,它有个稳态。 A.0 B.1 C.2 D.3 E.4 4.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个触发器。 A.2 B.3 C.4 D.8 5.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 n=0,欲使新态Q n+1=1,应使输入T=。 A.0 B.1 C.Q D.Q 6.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 n=1,欲使新态Q n+1=1,应使输入T=。 A.0 B.1 C.Q D.Q 7.对于D触发器,欲使Q n+1=Q n,应使输入D=。 A.0 B.1 C.Q D.Q 8.对于J K触发器,若J=K,则可完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A.R S B.D C.T D.Tˊ 9.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0 B.J=Q,K=Q C.J=Q,K=Q D.J=Q,K=0 E.J=0,K=Q 10.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Q,K=Q C.J=Q,K=Q D.J=Q,K=1 E.J=1,K=Q 11.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0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Q,K=Q C.J=Q,K=1 D.J=0,K=1 E.J=K=1 12.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1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1,K=0 C.J=K=Q D.J=K=0 E.J=Q,K=0 13.欲使D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应使输入D=。 A.0 B.1 C.Q D.Q 14.下列触发器中,克服了空翻现象的有。 A.边沿D触发器 B.主从R S触发器 C.同步R S触发器 D.主从J K触发器 15.下列触发器中,没有约束条件的是。

化工原理(下册)——填空题,选择题与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复习题(1)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1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围,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 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则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判断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判断题(共127题) 1.车轮在地面上纯滚动并以常速v 前进,则轮缘上K 点的绝对加速度αK =α k n =V K n /KP 。-----------( ) 题 1 图 2.高副两元素之间相对运动有滚动和滑动时,其瞬心就在两元素的接触点。--------( ) 3.在图示机构中,已知ω1及机构尺寸,为求解C 2点的加速度,只要列出一 个矢量方程a C2=a B2+a n C2B2+a t C2B2就可以用图解法将a C2求出。 ----------------------------------( ) 题3图 题4图 4.在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讨论杆2和杆3上的瞬时重合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时,可以选择任意点作为瞬时重合点。 ----------------------------------------------------------------------( ) 5.给定图示机构的位置图和速度多边形,则图示的a k B2B3的方向是对的。

---------( ) 2 3 23k 题 5 图 题 6 图 6.图示机构中,因为v B1=v B2,a B1=a B2,所以a k B3B2=a B3B1=2ω1v B3B1。 -------------( ) 7.平面连杆机构的活动件数为n ,则可构成的机构瞬心数是n(n+1)/2。 -------------( ) 8.在同一构件上,任意两点的绝对加速度间的关系式中不包含哥氏加速度。--------( ) 9.当牵连运动为转动,相对运动是移动时,一定会产生哥氏加速度。 --------------( ) 10.在平面机构中,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上任一点的绝对速度均不为零。-------( ) 11.任何一种曲柄滑块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它的行程速比系数K=1。----------( ) 12.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取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无死点位置;而取导杆为原动件时,则机构有两个死点位置。 ----------------------------------------------------------------------( )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1、某班男生人数的58 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 A 、5% B 、20% C 、50% D 、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 、25 B 、30 C 、75 D 、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8:5 B 、5:8 C 、12:5 D 、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5 ,这两天修得相比( )。 A 、第一天多 B 、第二天多 C 、同样多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5 给乙,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95.2%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13、ɑ、b 、c 都大于零,且ɑ×37 =b ÷37 =c ÷98 ,把ɑ、b 、c 从大到小排列是( )。 A 、c >ɑ>b B 、ɑ>c >b C 、b >ɑ>c D 、c >b >ɑ 14、一根木料,用45 小时截成5段,若每次用时相同,那么要截成10段,共要( )小时。 15、有4枚1元的硬币和8枚5角的硬币,现在要取4元钱去买一本杂志,共有( )种取法。 16、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10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明得了70分,且每题都做了,他做对了( )题。 17、( )÷15 = 45 = 1.2:( )=( )%=( )(填小数)。 18、、由四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

新乡学院2011 —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A 卷 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 试卷适用范围:09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填空(每题1分,共30 分) 1.吸收操作是依据 ,以达到分离均相 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2.干燥速率曲线包括:恒速干燥阶段和 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 温度,所干燥的水分为 3.二元理想物系精馏塔设计,若q n,F 、 饱和蒸汽进料,贝U 最小回流比 水分。 X F 、 X D 、 X w 、 定,将饱和液体进料改为 ,若在相同回流比下,所需的理论板 ,塔釜热负荷 _______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_____ 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0.75x+0.2,则操作回流比 R= X D =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y 1.3x 0.021,则X w = 5.若x*-x 近似等于X i - X ,则该过程为 控 制。 ,馏出液组成 6.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q n,l /q n,v =m,回收率为0.9,则传质单元数 N O = 7.蒸馏在化工生产中常用于分离均相 混合物,其分离的依据是根 1 1 8.吸收过程中的总阻力可表示为—— K G k G Hk L 近似为 控制。 ,当H __ 时(很大、很小), 1 -可忽略,则该过程 Hk L 9.在常压下,X A 0.2 (摩尔分数,下同)的溶液与y A m 2,此时将发生 10.在分离乙醇和水恒沸物时,通常采用 无水乙醇从塔 0.15的气体接触,已知 精馏,加入的第三组分 (顶、底)引出。 11.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包括5条线,这5条线包围的区域表示 12.全回流操作时回流比R 等于 13.板式塔漏液的原因是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溢流堰的作用 14当空气相对湿度巾=98%寸.则空气的湿球温度t w 、干球温度t 、露点温度t d 之间的关系为 15.某两组份混合物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2.0,在全回流下,从塔顶往下数对第 n,n 1层塔板取样测得X n 0.3,则y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 分) ,y n 1 1.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 20%(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 干燥速度恒定, 当干燥至含水量为 5%寸,干燥速度开始下降,再继续干 燥至物料衡重, 水量为( (A ) 5% 并设法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 0.05%,则物料的临界含 ),平衡含水量 ( (B ) 20% (C ) 0.05% (D)4.95%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 C.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确定的运动。 A.有;B.没有;C.不一定 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 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个自由度。 A.3;B.4;C.5;D.6 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A.0;B.1;C.原动件数 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A.1;B.2;C.3;D.1或2 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 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A.闭式运动链;B.原动件;C.从动件;D.机架。 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B.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 C.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二、填空题: 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_。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个约束。 3.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而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为高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 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或_______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 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构件是机构中的_____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的单元体,而零件是的单元体。 9.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个转动副。 10.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三、判断题: 1.机构的自由度一定是大于或等于1。 2.虚约束是指机构中某些对机构的运动无约束作用的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虚约束用来改善机构的受力状况。 3.局部自由度是指在有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不影响机构其他构件运动的局部运动的自由度。4.只有自由度为1的机构才具有确定的运动。 5.任何机构都是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连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面构成的。 6.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数。

模拟电子技术考试试题大全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反偏时(),所以PN结具有()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电流,它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有关,而与外加电 压()。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 阻为(),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集电结()。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发射结压降()。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 ()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而加上大 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特点, 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 的工具,称为()。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电路符号是()。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 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状态。 A、正偏 B、反偏 C、大于 D、小于 E、导通 F、截止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1、某班男生人数的5 8 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 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A、5% B、20% C、50% D、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A、25 B、30 C、75 D、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A、8:5 B、5:8 C、12:5 D、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 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4 5 ,这两天修 得相比()。 A、第一天多 B、第二天多 C、同样多 D、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5 给乙,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13、ɑ、b 、c 都大于零,且ɑ×37 =b ÷37 =c ÷98 ,把ɑ、b 、c 从大到小排列是( )。 A 、c >ɑ>b B 、ɑ>c >b C 、b >ɑ>c D 、c >b >ɑ

机械原理复习试题(附答案)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选择题:仔细阅读每一题,并选择适合的答案。 1、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_____产生相对运动。 可以 不可以 不一定能 2、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_____。 1 2 3、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_____机构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大于 等于 小于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 自由度大于零 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自由度大于1 5、由K 个构件汇交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具有_____个转动副。 K-1 K K+1

6、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_____个自由度。 1 3 6 7、通过点、线接触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_____。 转动副 移动副 高副 8、通过面接触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_____。 低副 高副 移动副 9、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是_____。 1 2 3 10、杆组是自由度等于_____的运动链。 1 原动件数 11、具有局部自由度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局部自由度。 是

否 12、具有虚约束的机构,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当首先除去虚约束。 是 否 13、虚约束对运动不起作用,也不能增加构件的刚性。 是 否 14、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是 否 15、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两个轴线重合的转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转动副。 是 否 16、六个构件组成同一回转轴线的转动副,则该处共有三个转动副。 是 否 17、当机构的自由度F>0,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是 否 18、虚约束对机构的运动有限制作用。 是 否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10套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在N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在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 2、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为结型和 两大类,它属于 控制性器件。 3、为了使高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接入 (共射、共集、共基)组态放大电路。 4、在多级放大器中,中间某一级的 电阻是上一级的负载。 5、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如果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一般要引入____________。 6、根据下图中各三极管的电位,判断它们所处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利用二极管的( )组成整流电路。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 C 反向击穿特性 2、P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A 空穴 B 三价元素硼 C 五价元素锑 3、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其类型为( )场效应管。 A P 沟道增强型MOS 型 B P 沟道耗尽型MOS 型 C N 沟道增强型MOS 型 D N 沟道耗尽型MOS 型 E N 沟道结型 F P 沟道结型 图2-10 4、有一晶体管接在放大电路中,今测得它的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1=-4V,V 2=-1.2V,V 3=-1.4V,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管脚分别是( )。 ++ + - ---D1 D2R Rb Rc Rb Rb1Rb2Re1Re2 Rc RL C1Ce C1C2L 15V 8V 50K 2.5K B=50 Uo Ui +5V Rf Re1Re2Ucc Ucc Ucc C2 Ugs+10-1-2 id Ubs us Rs R R R 2R Uo1 Uo2Uo4 + +1A1 A2 A4 图2-1 图2-2图2-3 图2-6 图2-4 图2-5++ + + + --- --D1D2R Rb Rc Rb Rb1 Rb2Re1 Re2 Rc RL C1 Ce C1 C2 L 15V 8V 50K 2.5K B=50Uo Ui +5V Rf Re1Re2Ucc Ucc Ucc C2 Ugs+10-1 -2 id Ubs us Rs R R R 2R Uo1Uo2 Uo4++1A1 A2A4图2-1 图2-2 图2-3图2-6 图2-4图2-5

选择填空判断

一、判断题 1。顺序表和一维数组一样,都可以按下标随机(或直接)访问。( √) 2.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根据应用需要建立的.(√) 3。只有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才能描述数据结构算法。(×) 4。在对双向循环链表做删除一个结点操作时,应先将被删除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链接好再执行删除结点操作.(√) 5。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6. 算法和程序都应具有下面一些特征:输入,输出,确定性,有穷性,可行性.(√) 7. 插入与删除操作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两种操作,因此这两种操作在数组中也经常被使用。(× ) 8。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表示, 在删除时不需要移动元素.( √ ) 9. 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存放的元素一定构成线性表。(× ) 10.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总是一致的.(×) 1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优于链式存储表示。( ×) 12.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二、填空题 1. 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查找操作,则最好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2.(循环)链表从任何一个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所有结点. 3.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该线性表最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4.通常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种方法衡量算法的效率 5.已知一顺序存储的线性表,每个元素占用k个存储单元,若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为Loc1,则第i个元素 的地址为( Loc1+(i-1)*k )。 6.在以L为头指针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和单循环链表中,判断链表是否为空的条件分别为 (L->next==NULL和_L—〉next==L)。 7.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相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8.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四种类型。 9.已知有实现同一功能的两个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分别为O(log2n)和O(n),哪个算法的效率更高?( O (log2n)) 10.在一个单链表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则应进行的操作序 列为:( p-〉next=q—>next),q一〉next=p。 11.在单链表设置表头结点的作用是插入和删除表中第一个元素时不必对(头指针)进行特殊处理. 12.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含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直接前驱)结点,另一个指向(直接后继)结点。 13.在非空线性表中除第一个元素外,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除最后一个元素之外, 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均只有一个(直接后继)。 14.一个算法一该具有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这五种特性。 三、选择题

化工原理下册 习题 及章节总结 (陈敏恒版)

第八章课堂练习: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 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 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 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E不变,H 不变,相平衡常数m 减小 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过程属于(B )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两相扩散控制 ②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A、大于B、等于C、小于 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 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的直线时,则1/Ky=1/ky+ m /kx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E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5、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当(气膜阻力1/Hk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 、G 、Ky 、Kx 、T 可按常量处理 2、传质单元高度HOG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 3、吸收因子A的定义式为L/(Gm),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 4、当A<1时,塔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 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 6、液气比低于(L/G)min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 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 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将↑,总传质单元数NOG 将↓,操作线斜率(L/G)将不变。 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9、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x2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 )。 A.不变 B.不确定 C.减小 D.增大 吸收小结: 1、亨利定律、费克定律表达式 2、亨利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E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单位与压强的单位一致;m与物系特性、温度、压力有关(无因次) 3、E、H、m之间的换算关系 4、吸收塔在最小液气比以下能否正常工作。 5、操作线方程(并、逆流时)及在y~x图上的画法 6、出塔气体有一最小值,出塔液体有一最大值,及各自的计算式 7、气膜控制、液膜控制的特点 8、最小液气比(L/G)min、适宜液气比的计算 9、加压和降温溶解度高,有利于吸收 减压和升温溶解度低,有利于解吸

机械原理复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填空题 1 .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是 和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 2.在平面机构中,每一个高副引入 个约束,每一个低副引入 个约束,所以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F = 。应用该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 3.机构中各构件都应有确定的运动,但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二.综合题 1.根据图示机构,画出去掉了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的等效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设标有箭头者为原动件,试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为什么? 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请指明所在之处。 (a ) (b ) A D E C H G F I B K 1 2 3 4 5 6 78 9

3.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a)(b) (c)(d) (e)(f)

4.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将其基本杆组拆分出来,指出各个基本杆组的级别以及机构的级别。 (a)(b) (c)(d) 5.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如果在该机构中改选FG 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发生变化。

6.试验算图示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如机构运动不确定请提出其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方案。 (a)(b)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一、综合题 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 P直接在图上标出)。 ij 2、已知图示机构的输入角速度ω1,试用瞬心法求机构的输出速度ω3。要求画出相应的瞬心,写出ω3的表达式,并标明方向。

3、在图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3的传动比ω1/ω2。 4、在图示的四杆机构中,AB l =60mm, CD l =90mm, AD l =BC l =120mm, 2ω=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 (1)当?=165°时,点C 的速度c v ; (2)当?=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 的位置及其速度的大 小; (3)当0c v =时,?角之值(有两个解)。 5、如图为一速度多边形,请标出矢量AB v 、BC v 、CA v 及矢量A v 、B v 、C v 的方向?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1.1 填空题 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 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若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 P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正向压降将减小。 5.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的。 6.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以正向电流就会发光的二极管。 7.光电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反向偏置电压。 8.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1 mA,正向压降为 V,该二极管的直流电阻等于 650 Ω,交流电阻等于 26 Ω。 1.2 单选题 1.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掺杂浓度 D.晶格缺陷 2.PN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 D )构成。 A.价电子 B.自由电子 C.空穴 D.杂质离子 3.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其大小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 B )。 A.减小 B.基本不变 C.增大 4.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增大,其直流电阻将( C )。 A.增大 B.基本不变 C.减小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主要用作( D )。、 A.整流 B.稳压 C.发光 D.可变电容器 1.3 是非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人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 )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二极管在工作电流大于最大整流电流I F 时会损坏。( × ) 4.只要稳压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就能起稳压作用。( × ) 1.4 分析计算题 1.电路如图T1.1所示,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on) =,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o 值。 解:(a)二极管正向导通,所以输出电压U =(6—V= V。 (b)令二极管断开,可得U P =6 V、U N =10 V,U P Up—U N2 ,故V 1 优先导通 后,V 2截止,所以输出电压U = V。 2.电路如图T1.2所示,二极管具有理想特性,已知ui=(sinωt)V,试对应画出 u i 、u 、i D 的波形。 解:输入电压u i 为正半周时,二极管正偏导通,所以二极管两端压降为零,即u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