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宇宙中的地球”,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内容。

首先是教材分析,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3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一节课,同时也是高中地理的开篇的第一课。本节课上得好坏与否,在短期影响方面,学习内容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接下来的行星地球其他知识点的学习;而在长期影响方面,学习兴趣上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具有启下、打基础的作用,是整个高中地理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本节课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这3个框题,内容是联系紧密的。根据根课标要求,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是运用地球、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来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及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分析了教材内容之后,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并能辨别至少4种类型的天体。

(2)以示意图的方法从天体系统的层次表示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4)根据地球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中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模式图、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等图表资料,培养从图表中读

取、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案例分析与探讨,掌握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以及天体系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并能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2)通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作为太阳系中一颗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用唯物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3)地球中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认识到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建立起要保护地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结合高一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规律与有关宇宙及地球的基础知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从天体系统层次上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极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教学难点

运用资料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接着是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的高一新生,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感兴趣的事物具有深入探究的渴望,而本节课存在大量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已经学过宇宙、地球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刚刚从初中踏入高中,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对高中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还没有系统的理解与融会贯通,在分析图表资料这一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学生第一次接触高中地理,基本上还保留着初中的直观学习思维与模式,学生的惯性思维将影响到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第三,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根据学生好奇心重、逻辑思维差、读图读表能力较弱的特点,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做到有效教学,在本节课中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读书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教学方法,其中其主导作用的是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读书指导法,其他方法则是配合使用。通过优化这6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减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读图读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1、演示法:在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时,通过演示宇宙中各种天体和各层次天

体系统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内涵及其类型,激发学生对地

理的学习欲望。

2、案例分析法:在讲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时,运用“火星没有存在生命”

的案例,让学生小组合作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地

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与自

主学习能力。

3、读书指导法:本节课运用了大量的图表辅助教学,而学生本身的读图读表能力较弱,

因此需要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图表获得有用的潜在信息用以分析问题,培

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

第四,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为了保证教学效率,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两种学习方法策略,配合教学方法一起使用。

1、协作探究法:在进行案例探究时,通过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学生互相阐述自己

的观点和理解,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协作探究过

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读图、读表分析法:本节课教材图表材料丰富,信息含量大,学生通过从图片、

表格中获区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地理

的学习思维。

第五,说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重点内容,将从6个环节进行分析说明。

1、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在课堂学习开始的时候首先抛出一系列的问题,导入新课(古人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那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人们眼中的宇宙又是怎样的呢,宇宙间都有哪些物质?在茫茫宇宙中怎样才能快速地找到我们居住的星球呢?地球是现在为止我们发现的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它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通过设疑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然后布置学生在本节课结束之后要完成“地球名片设计”的任务。根据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让学生设计地球名片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也有利用学生对本节课整体知识框架的把握。

2、创设情境推进新课

在新课导入之后,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通过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斗转星移》(关于宇宙和太阳系部分)(视频中提到的宇宙中有哪些物质?)任务驱动学生并进行总结与概括,接着解释天体的内涵,并引导学生们说出他们还能想到的其他天体,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通过一组各种类型天体照片的展示,讲解各种天体特点;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图1.2,说出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层次,以及地球处于宇宙中天体系统的层次位置,并完成教材第4页图1.3天体系统的层次图,点出宇宙中的天体数不胜数,它们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系统和层次的。

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通过观看视频,展示图片等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点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们从中提取知识点,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学习新知识点的目的,同时还会加深对新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读图,还可以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视频的播放与图片的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3、深入探究引发思考

在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一框题内容之后,继续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对地球思考。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图1.4 太阳模式图,找出太阳系中天体,并写下按照与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的各个行星,然后总结学生的答案,并点出在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之后同样是通过播放一组太阳系主要天体的照片(以八大行星和哈雷彗星为主),同时讲解各个天体的特点;在讲解了八大行星的分类之后,接着指导学生读图1.5 “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质量比和体积比”归纳这三类行星的特征,并与同桌交流结果,点评学生的归纳结果,对三类行星作出讲述;在解释“轨道倾角”、“偏心率”的含义之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为一组,指导学生读课本第4页和第5页的图1.4 和表1.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然后结合板书,引导学生从刚才的图、表中分析得出的结论,总

结归纳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结论。

根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通过指导学生读图读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归纳得出结论、获取知识,鼓励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学生主动获取的知识,也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4、分组讨论交流提升

在学生理解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之后乘胜追击,继续深入学习、分析地球的特殊性。先是请学生就“为什么地球是特殊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所答进行概括总结,得出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接着以谈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概括、补充,点出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的稳定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然后,通过案例教学法,以火星为案例让学生前后4个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火星与地球进行对比,讨论火星是否存在生命并给出证据,并派代表发表他们组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说明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让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辨析相关报道的真伪,学会抵制伪科学。

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地理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将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探索中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与此同时还促使学生学会运用资料来分析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有抵制伪科学的意识。

5、课堂总结理清框架

在课堂的最后,结合板书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重点强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并让学生分享他们设计的“地球名片”。通过小结与名片交流,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分享中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6、学生练习巩固新知

组织学生做课堂练习,并进行简单的点评,通过练习来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课后阅读“到哪里寻找外星人”,并收集、了解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地理兴趣,真正学习对生活中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

最后是说板书设计,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和星际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气体和尘埃

2、天体系统:

总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

2、公转运动特征: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安全的运行轨道外因

地球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地球自身条件内因

具有液态水——生命的摇篮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分类:

特征:质量小、体积小质量大、体积大质量、体积居中

星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

其他恒星系

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3)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视频导入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个美丽的星球。(播放视频) 2、揭示课题大家知道这美丽的星球名字叫什么吗(对,地球)(板书:地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 3、谈感受我们刚才看了视频,请你根据刚才的视频谈谈地球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1 :地球是动物的美丽家园。 生2 :地球是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 生3 :地球是的一切都是和谐、美丽的。 生4 :地球上的动物非常可爱。 生5 :地球是伟大的,它养育了许多动物。 4、面对这美丽的地球,同学们发出这么多的感叹,那么飞上太空的宇航员,面对美丽的地球,又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4、同学们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会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5、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三、探究地球的可爱 1、我们首先交流一下地球的可爱之处,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地球的可爱生1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纱衣是很美丽的,我从纱衣这个词体会到地球是很美丽的,生 2 :我从晶莹这个词看出地球十分漂亮,像珠宝店的水晶球一样。 生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我从摇篮这个词看到了地球的温暖。 2、大家找的都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把第一自然段美美地齐读一遍。 3、除了第一自然段,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了地球的可爱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我从无私可以看出地球是可爱的。 四、学习地球的渺小 1、师:地球这么美丽、这么无私、这么慷慨,那地球有多大呢生: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2、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所在的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这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把什么跟什么作比较(把茫茫宇宙和地球)我们来看一下地球在宇宙中有多大(出示四幅图)这里有四句话,地球跟星星相比,地球大不大(大)地球跟土星、木星比,地球小,地球跟太阳相

宇宙中的地球 说课稿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本节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析说明设计的思路及原因。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这三个框题,内容是联系紧密的。根据根课标要求,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是运用地球、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来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 2、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一节课,同时也是高中地理开篇的第一课。本节课上得好坏与否,在短期影响方面,学习内容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接下来的行星地球其他知识点的学习;而在长期影响方面,学习兴趣上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整个高中地理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3、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根据此要求,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4、教学重、难点 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示范教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 本章规划 绝大多数地区的中考不考地理,鉴于这一客观情况,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学习地理不够重 视,兴趣往往不够浓厚,甚至抱有排斥的情绪。因此,本章的教学任务就不只是教参中所述的几条。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篇,本章内容难点较多,教学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培养兴趣,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教材以地球为中心,首先从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星系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再讲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时刻影响着地球,这些内容 难度不大,使用录像和相关图片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是 本章最难理解的部分,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 说明和讲解,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辅以多媒体演示突破难点。本章最后的 教学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反映了全章内容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逻辑,教学中应体 现这一特点。 课时安排:共7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涉及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 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 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八颗行星的 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些都是围绕“地” 来展开的。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 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 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 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2.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 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 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6 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

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会写的字: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会认的字:淌秘栋吁绪篇 3.老师范读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学生跟读。 4.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宇宙中的地球”,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内容。) 一、课程标准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地球为什么是普通而特殊的行星。“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三个部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围。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具有激发兴趣、奠定基础的作用。本节课上得好坏与否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整个地理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及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分析了教材内容之后,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辨别不同类型的天体。 (2)以示意图的方法从天体系统的层次表示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4)根据地球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中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模式图、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等图表资料,培养从图表中读取、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宇宙的物质性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用唯物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2)通过地球中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认识到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建立起要珍爱生命保护地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课知识的特点,我将天体系统的层次和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成熟,对图表资料的分析归纳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将运用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_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学生知道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及其运动特征、结构特征等性质,从中认 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能够说出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学生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与 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3、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存在生 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2、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 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地理一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同时本章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全套精选教案(优质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

高一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说课稿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说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二学情分析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1)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谢汝汝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下面,我简要地说一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读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多读多想多悟,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写法,从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二、抓住教材说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能力目标: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按主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关注学情定重、难点 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感受,在倾听地球母亲诉说的情境之中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四、关注学情说教法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有积极性,但在展开思维时有展开面过广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兴趣入手,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围绕着单元训练重点来进行指向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教师设置“文中描写了地球的哪些方面?”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在文中寻找答案,既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更培养学生倾听文本、对话文本的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自读自悟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感悟、理解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同时,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与说明方法对说明内容的作用。 4.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因此,让学生把情感注入到文本中,通过朗读来领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层次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字有温度、词有力度、段有深度、文有高度的特点。

【公开课教案】:1 浩瀚的宇宙【公开课教案】

浩瀚的宇宙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重点难点: 1.人类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历程 2.结合“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以学定教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教师: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请大家说说我国实现飞天梦的大致历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回答) 从探索宇宙的工具为线索: 1.古人观天:用肉眼观测.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 2. 近代人观天:用望远镜观测. 3. 现代人观天:用射电望远镜(观测的范围可达3.0×1010L.Y.)和太空望远镜(哈勃)等来观测. 结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 二、两种学说 教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 [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

"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球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玫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总结、计算,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 “地心说”已经在16世纪时被否定了,“日心说”也随着人们对宇宙越来越多的了解,渐渐露出它的不完整性. (通过对两种学说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历程的艰难曲折) 三、恒星也在运动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1783年,另一位科学家赫歇尔通过对所观测到的大量恒星运动的统计分析,发现太阳以大约每秒20千米的速度朝着织女星方向运动.太阳空间运动的发现彻底动摇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固定不动的观念.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毫无特殊地位可言的普通恒星,地球更谈不到了. 恒星不是绝对不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也在变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课文中还随文著有旁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法、关注关键词句、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随文预测等,既是对之前阅读策略单元的总结回顾和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方法上的指导。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谜、嫦”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嫦娥、抵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培养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去向哪里?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是不是唯一的存在?……每个成长中的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探索。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对于自身以及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尤为关注。因此,文章前的导语说,“有位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可见,孩子们对宇宙之谜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学这篇文章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认识,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读思议相结合以及引扶放相结合的方法,引入恰当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探究理解,辩论解疑,而教师引导流程,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点拨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和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边的旁批,积极运用积累的阅读方法,根据问题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 四、说教学过程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维目标 1. 2. 3. 1.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辐射现象,了解太阳辐射在不同方面对地球的重要影响。 2.学会从互联网、报刊上收集近年来出现的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暴现象,分析归 教学重点1. 2.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知道了宇宙中有各种天体,天体之间相互 1. 2.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九大行星的位置。 生 (承转)除上述内容外,我们还分析了地球上产生生命物质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和内在 板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推进新课 师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陆地就是靠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 阅读教材插图,了解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并结合教材P12

1.太阳辐射、太阳常数 师①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 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②太阳常数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即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其数值为824焦/ 阅读P 13 板 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状 生“大棚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光热水土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一年中作物生长的时间限制,实行反季节生长,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3)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视频导入 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个美丽的星球。(播放视频) 2、揭示课题 大家知道这美丽的星球名字叫什么吗?(对,地球)(板书:地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 3、谈感受 我们刚才看了视频,请你根据刚才的视频谈谈地球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1:地球是动物的美丽家园。 生2:地球是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 生3:地球是的一切都是和谐、美丽的。 生4:地球上的动物非常可爱。 生5:地球是伟大的,它养育了许多动物。 4、面对这美丽的地球,同学们发出这么多的感叹,那么飞上太空的宇航员,面对美丽的地球,又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4、同学们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会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5、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三、探究地球的可爱 1、我们首先交流一下地球的可爱之处,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生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纱衣是很美丽的,我从纱衣这个词体会到地球是很美丽的, 生2:我从晶莹这个词看出地球十分漂亮,像珠宝店的水晶球一样。 生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我从摇篮这个词看到了地球的温暖。 2、大家找的都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把第一自然段美美地齐读一遍。 3、除了第一自然段,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了地球的可爱?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我从无私可以看出地球是可爱的。 四、学习地球的渺小 1、师:地球这么美丽、这么无私、这么慷慨,那地球有多大呢? 生: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2、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所在的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10地本吴希,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地球在宇宙中”,选自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第一节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的第一节课,同时也是高中地理的开篇的第一课。本节课上得好坏与否,在学习内容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接下来的宇宙中的地球的其他知识点的学习;在学习兴趣上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具有启下、打基础的作用,是整个高中地理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本节课包括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宇宙中的地球2个框题,内容是联系紧密的。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是运用地球、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来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及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分析了教材内容之后,具体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以示意图的方法从天体系统的层次表示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②、运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③、根据地球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中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天体系统模式图、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表等图表资料,培养从图 表中读取、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对“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案例分析与探讨,掌握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能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并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爱好科学并感悟科学的实际意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结合高一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规律与有关宇宙及地球的基础知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天体系统的层次; ②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极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③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教学难点 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极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的高一新生,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感兴趣的事物具有深入探究的渴望,而本节课存在大量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宇宙、地球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刚刚从初中踏入高中,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对高中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还没有系统的理解与融会贯通,在分析图表资料这一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学生第一次接触高中地理,基本上还保留着初中的直观学习思维与模式,学生的惯性思维将影响到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三、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根据学生好奇心重、逻辑思维差、读图读表能力较弱的特点,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做到有效教学,在本节课中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读图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其中其主导作用的是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读图指导法,其他方法则是配合使用。通过优化这4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减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1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丁淑君]【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天梯系统的层次。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及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运动特征。 3.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学情分析 学生能从各种媒体链接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对一些概念含糊不清,有待于纠正 3重点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 3.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4.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能说出宇宙中的天体类别,能说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 关系。 2.能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能说出地球是 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原因。 4.1.2学时重点 1.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 特 4.1.3学时难点 1.理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理解地球上存 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和原因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宇宙中的地球 【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 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 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活动2【讲授】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图片: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天体系 统课本:P2 (2)问题: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 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 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 (3)学生:P4 活动(4)结论: 活动3【讲授】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图片: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其他 行星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2)问题:阅读教材P4图1.4太阳模 式图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 么? 总结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3) 学生:(回答/讨论/思考) (4)结论: Ⅰ九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相 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 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最大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 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公转轨道椭圆 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 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 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地理,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写黑板上:地球的宇宙环境)。 首先,是教材分析 第一点,关于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部分,学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因此,本节课揭开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在整个地理教学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二点,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本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兴趣较浓、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较强,但由于心理原因,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知识基础上,关于宇宙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科学课本中曾涉及过,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 第三点,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根据新课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③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②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八颗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③学会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上收集近年来重大天象奇观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中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原因是重点,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学生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第二个方面,教学方法分析 1、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或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探索,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一、确定目标: ㈠、课标摘引 能阅读实用类的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交流的习惯。 ㈡、课标分解分析 《宇宙的边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志,激发想象,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在科学海洋中遨游。本文又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行文是伴随着电视画面展开的,所以文中的语言有着特定的语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的办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展开想象,伴随着内容走入一幅幅的宇宙画面。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疑难的地方,总结作者的思路,完成本课的教学。 ㈢、确定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2、把握文章的解说顺序,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3、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培养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落实目标: 1.走近宇宙、激发兴趣: 课前,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太空的图片,请大家说说感受: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过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由此引入新课。 《课标》中有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视频营造出与文本相一致的氛围,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把握内容奠定基础。 2.知识积累、自学释疑: 先由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卡尔?萨根,谈谈对解说词的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解说词要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解说词主

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达到了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再请学生自由诵读文章,整体感知,筛选重要的信息。 (1)解说词是一种说明文体,那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这样的说明顺序,让我们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说明对象,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也契合解说词的第三个特点: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3.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对认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议论抒情部分的作用有重要帮助。在本环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法,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完成教学目标的第二点内容。 (1).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和说明事理为主要任务的。但有些说明文也包涵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画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说说它们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议论和抒情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⑵.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文中提到“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⑶.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