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第一,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将解放生产力。的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坚持公有制以及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3、为什么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首先,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其次,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4、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基本特征: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质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之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

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

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5、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功能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如何正确理解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8、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9、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2)中国改革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地增强我国的下哦那个和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地为我国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0、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一、当今的世界时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第三,实现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第四,实现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是突破了过去固守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质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具有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两者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