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导论

社会体育导论

1.余暇:亦称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机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

剩余的那部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不能直接被生产劳动所占用,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然而这部分时间在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体质: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简要的说,体质是

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3.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4.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

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区域性群众体育。

5.试述家庭体育及其特点: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条件和成员的爱好和兴趣,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与方法,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发展。

特点:(1)关系的亲近性;(2)目地的教育性;(3)内容的娱乐性;(4)

方式的互助性。

6.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由政府走向社会;(2)由人治走向

法治;(3)由行政走向市场;(4)由经验走向科学;(5)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7.简述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于任务的基本要求中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

(1)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突破纵向,打开横向,深入社会,进入家庭的原则。

(2)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科学文明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3)指导社会体育工学,坚持实事求是,从不同层次起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

8.简述妇女体育的特点?

(1)健身是主要目的;

(2)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体育活动为主;

(3)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

9.社区体育的功能有哪些?(1)促进体育参与;(2)改善生活方式;(3)实现人文关怀。

10.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参加对象主要是农民,以

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2.社会体育参与。

11.社会体育参与: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体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交

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而开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12.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

(1)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2)余暇增多为大众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3)都市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4)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待;(5)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6)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13.申报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条件是什么?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业证书;(2)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14.改进农村体育工作的措施:

(1)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领导;(2)重点抓好农村学校体育;(3)

大力开展乡镇企业的职工体育;(4)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5)要进一步创造和提供群众健身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15.社会体育对社会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2)社会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

(3)社会体育可以修复劳动力;(4)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5)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16.试述在对社会体育参与者类型及管理原则:参与者类型;(1)俱乐部

或体育团体的参与者;(2)体育培训班的参与者;(3)业余自由参与者。管理的原则:(1)激发性原则;

(2)人本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

17.社会体育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受重视程度不够;(2)体育人口少,体质状况差;(3)实际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4)社会体育经费投入少;(5)居民体育场地设施差,甚

至被侵占;(6)地区和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

18.大众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别称。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闲暇时自愿参加的,

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19.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也称为第三健康状态、灰色健康、亚临床期、前病期等。

20.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有哪些作用?

(1)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2)可以保护劳动力;

(3)可以修复劳动力;(4)可以提高劳动生产者;(5)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21.生活方式转变向社会体育提出了哪些问题?

(1)支配余暇的方式缺乏社会指导;(2)电视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种种困扰;

22.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有哪些?

(1)参与人群的广泛性;(2)参与过程的自主性;(3)参与实践的亲历性;(4)参与形式的多样性;(5)参与的非稳定性。

23.社团在社会体育管理中的作用?(1)增加体育人口;(2)缓解经费

不足;(3)解决场地设施;(4)使体育协调发展;(5)促进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

24.我国体育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整体数量不足;(2)缺

乏独立性;(3)体育社团的自身管理不规范。

25.如何对体育社团进行管理:(1)进一步放权,鼓励体育社团的发展;(2)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体育社团管理;(3)加强人才培养。

26.健身类体育活动:是指正常人为了达到一定的健身、健心、健美目的所采

用的的具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27.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

28.体育体制:是体育工作的组织制度,是实现体育事业目标的组织保证,具

体指体育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形态、权限划分和权力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

29.体育人口的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1)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就可以算一个体育人口;(2)每周身体活动频繁度在3次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4)每次身体活动强度在中等程度以上。

30.简述社会体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1)职工体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职工体育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全面发展;(3)职工体育有助于培养职工的人格;(4)职工体育可以促进企业公共关系的改善;(5)职工体育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

31经济如何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投入的数量;(2)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对体育的投资;

(3)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4)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

32.社会体育中的主要社会问题有哪些?

(1)受重视程度不够;(2)体育人口少,体质状况差;(3)实际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4)社会体育经费投入少;(5)居民体育场地设施差,甚至被侵占;(6)地区和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

33.简述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政治因素。

(1)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2)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3)不同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

34.试论述社会体育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原因:(1)经济发展水平低;(2)法律制度不健全;(3)未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念;(4)体育体制改革步伐滞后。

解决方法:(1)宣扬体育生活方式;(2)加强舆论监督;(3)推进体育法制建设;(4)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5)配合社会改革,完善体育体制。

35.社会体育参与: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交

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而展开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36.体育观念:体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体育的基本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对

体育在人生中的地位的看法和在价值观中的排序,它是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决定性因素

37.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

38.我国体育人口判断的标准是什么?1.国际上多数国家同行的标准2.我

国确定体育人口的目的3.我国群众体育的实际状况

39.简述开展社会体育活动要遵循的原则: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二.科学求

实的原则:

(1)运动负荷适宜;(2)循序渐进;(3)持之以恒;(4)因人制宜。

40.试述重复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的区别: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法。而间歇练习法是指在任意两次(组)练习之间,有严格规定的间歇,以使锻炼者在间歇时得到必要休息和一定的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重复练习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相对固定的练习条件2.反复练习同一锻炼内容3.练习的

间歇时间无严格规定。间歇练习法严格规定了两次(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控制下一次(组)练习开始时机体恢复的程度。

41.简述社区体育的概念: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

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42.我国各级政府和体育组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城乡居民参与体育的机会,使体育人口的数量得到一定的增长,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进而影响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试论述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政治:(1)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2)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3)不用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

经济:(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投入的数量(2)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对

体育的投资(3)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4)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

43.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超常状态,它影响到体育系统以至社会正常运行,使部分人意识到它的危险性并希望使之得到改善。44.间断体育参与:是指社会成员离开体育教育后,因种种原因不能参与体育活动,到中年或老年后又恢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

45.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

所,根据居室条件与成员的爱好和兴趣,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与方法,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发展。

46.社会体育社会问题有哪些解决方式?

(1)宣传体育生活方式(2)加强舆论监督(3)推进体育法制建设(4)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5)配合社会改革,完善体育体制

47.简述社区体育发展对策:(1)进行宣传教育,培养居民体育精神(2)

加上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3)完善体育社团(4)增加体育设施(5)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

48.重复练习法是社会体育活动主要练习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1)有利于练习者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和巩固动作技能,同时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有利于在多次练习中培养练习者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3)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育基础的人在身体锻炼中灵活安排和协调运动负荷;也有助于在练习中及时发现动作错误,改进技术,尽快掌握动作技能。

49.简述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1)活动内容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2)

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3)活动场所多样化,以“就近”为主(4)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不规范(5)参与主体多为老人和妇女

50.妇女体育的特点及影响参与体育的因素。特点:(1)健身是主要目的

(2)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体育活动为主(3)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因素:(1)传统的女性角色观念(2)教育水平(3)闲暇时间

51.体育人口率:是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专项训练,以及其他与

体育事业有关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数量和比重。

52.简述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政府管理型和社会管理型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1).政府管理型:优点: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预期的目标;缺点:容易抑制社会体育对体育的支持和参与,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体育的发展。

2).社会管理型:优点: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种体育组织内部进行不受外界干扰的有效管理;缺点:在大局上缺乏有力的协调和统一的能力。

53.简述社会体育的人文功能。

答:①: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②加速体育科学知识传播,提高体育文化素养;③:加强社会交往,稳定社会情绪。

54.老年人体育的特点及体育锻炼的原则?

答:特点:①老年人体育项目多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为主;②老年人体育活动形式多以群体活动为主;③老年体育的强度较低;④老年体育的组织程度较高。体育锻炼的原则:①全面锻炼,因人制宜;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④轻缓适量自监自控。

55.简述社区体育的功能。

答:①促进体育参与;②改善生活方式;③实现人文关怀。

56.体育态度:是人们对体育运动这一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7.间歇练习法:是指在任意两次(组)练习之间,有严格规定的间歇,以使

锻炼者在间歇时得到必要休息和一定的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58.职工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①增强职工的体质;②提高职工综合素质;③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企业文化。

59.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60.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

答:①活动内容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②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③活动场所多样化,以“就近”为主;④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不规范;⑤参与主体多为老年人和妇女。

6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当代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状况。

答:①政府重视、以法治体;②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③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普及大众体育;④千方百计增加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⑤重视残疾人体育的开展;⑥注重体质与健康监测,推动和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⑦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开展大众体育活动。

62.简要说明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五个阶段。

答:①创业阶段;②马鞍型发展阶段;③畸形发展阶段;④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阶段。

63.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参加对象主要是农民,以增

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64.社会体育参与: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交

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而开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65.社会体育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体育参与者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当代社会体育的社

会问题有哪些:

(1)受重视程度不够(2)体育人口少,体质状况差

(3)实际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4)社会体育经费投少

(5)居民体育场地设施差,甚至被侵占

(6)地区和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

66.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67.或然体育参与:是指受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的影响,可能参与,也可能不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他们对体育的参与表现出很大的偶然性。

68.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69.简述影响社会体育的参与的外部因素:(1)国际经济发展水平是社

会体育的基本制约因素(2)文化构筑了社会体育的社会氛围(3)管理水平是决定社会体育参与的重要因素①政治制度是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保障②社会体育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扩大人们的体育参与 a.社会体育的社会定位影响了人们的体育观念 b.社会体育资源配置决定了体育参与条件的社会公平

70.简述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要素:(1)余暇(2)生活节奏(3)生活空间(4)生活消费(5)行为习惯

71.社会体育参与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分类:

(1)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强度划分:①体育人口②准体育人口

(2)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时间关系划分:①终身体育参与②间断体育参与(3)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积极程度划分:①主动体育参与②被动体育参与(4)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强制程度划分:①当然体育参与②或然体育参与

72.社会体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提高劳动者的工作适应能力

(2)减少职业病,降低医疗卫生费用

(3)提高出勤率和劳动效率

(4)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73.简述生产方式对社会体育的影响:

(1)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让你类对体育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①政治教化型②自由型。

(3)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时代,体育是提高劳动力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4)在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

74.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体育现代化

的重要标志。根据所学知识论述如何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目的和任务,以及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要求和途径有哪些?

(一)确定我国体育目的与任务的依据:

(1)人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①经济建设的需要②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国防建设的需要④应对突发应急时间的需要

(3)社会体育自身的功能

(4)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与法律政策

(二)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要求

(1)坚持基本宗旨,遵循三条原则

①宗旨:为人民服务

②原则:

a、从实际出发,坚持突破纵向,打开横向,深入社会,进入家庭。

b、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科学文明、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c、指导社会体育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从不同层次起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

(2)做到协调发展

①与经济发展相协调②与文化发展相协调③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相协调(3)抓好社会体育的基本建设

(三)实现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

(1)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管理途径:

①社会体育的管理对象:职业人群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等。

②社会体育的管理形态:职工体育、城市社区体育、农村体育、俱乐部体育、家庭体育等。

(2)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体育途径

①强身健体的体育途径②休闲娱乐的体育途径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几个小孩用长长的

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类 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尺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乎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擀众体冇是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体质: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简要的说,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杳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Z间的一种身心状况,也称为第三健康状态。 体育人口:体冇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申身体锻炼、身体娱爪,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体制:体制,顾名思义,是体系与机制的总的和。 体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的责权划分、组织机构、职能配置。运行方式与运行机制等的总和运动负荷适宜:运动负荷适宜是指在锻炼身体时,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合理适度,使之既能满足锻炼着增强体质的需要,又符合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指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的内容方法、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等,应山小到大,山浅入深的合理顺序安排。 持之以恒:持Z以恒的锻炼原则指锻炼者以相対稳定的时间节奏和周期,连续、经常、不间断地从事身体锻炼。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是指根据锻炼打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客观条件及锻炼H的等个人特点,合理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使Z符合实际需要。 第二部分:简答题类 我国社会体冇发展简况 1创业阶段(1949T957) 2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T965) 3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 4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7991) 5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简况 1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2余暇増多为人众体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都市化是人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4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5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6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特点 一,政府重视、依法治体。二?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三.以丰富的形式与内容普及大众体育。四.千方百计増加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五.重视残疾人体育的开展。 我国社会体育的未來走向 由政府走向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由行政走向市场由经验走向科学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生活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 一余暇二生活节奏三生活空间pq生活消费五行为习惯 引起亚健康的卞要原因 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髙度紧张 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依据 一人的需要二社会额需要(1经济建设的需要2社会发展的需要3国防建设的盂要4应对突发危急爭件的需要)三社会体育自身的功能pq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和法律政策 我国社会体冇的丨I的 増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和自我成就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为建设社

社会体育导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社会体育导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 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 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3、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根本目 的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以健康、高尚、文明、 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4、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 体育活动的过程。 以终生体育的思想为指导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是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实质也是实现社会体育广泛普及化、经常化和终身化。 5、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一)由政府走向社会 (二)由人治走向法治 (三)由行政走向市场 (四)由经验走向科学 (五)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6、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要素:(一)余暇 (二)生活节奏 (三)生活空间 (四)生活消费 (五)行为习惯 7、健康的10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8、体制: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 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9、体制的指标: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4.心理发展状况 5.适应能力 10.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是,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也称为 第三健康状态、灰色健康、亚临床期、临床前期、前病期等。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终极版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 1.详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于管理学、社会学范畴。他主要研究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处理有关社会体育中各种问题的原则。 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3.群众体育:人民大众为在余暇时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倡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其全称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群众体育相比,无特定内涵。只是由于全民健身更形象化、动作化,更能表达广泛性和参与性,所以更容易形成为群众运动的口号。 5.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集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身体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娱乐体育: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更本目标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已将康、高尚、文明、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5.体育休闲(闲暇体育):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 6.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惊醒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过程。

7.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1.由政府走向社会。 2.由人治走向法治。 7. 3.由行政走向市场。 4.由经验走向科学。 8.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因素:余暇、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 9.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有规律的早餐、少吃多餐、不吸烟、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控制体重、有规律的锻炼 10.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而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11.体质: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12.亚健康: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8、亚健康原因: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 9、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 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15、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增强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真枪体制,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实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体育法规体系。 将社会体育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夸大社会体育资源。

社会体育导论

《填空题》 1、在近50多年中社会体育大约经历了创业阶段(1949-1957),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和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1992至今)的5个阶段 2、生产方式对体育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约着人类社会各历史时期体育的内容、性质及特性 3、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4、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1余暇时间2生活节奏3生活空间4生活消费5行为习惯 5、职工体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6、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依据:1人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3社会体育自身的功能4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与法律政策 7、社会体育参加可以是群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 8、社会体育参与程度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9、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 10、体育体制是影响体育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 11、民族传统健身方法的基本特点:1神型兼顾2动静结合3内外俱练4锻炼与养护结合5健身与卫生结合6善于模仿动物,向自然学习,创造独特有效的健身方法 12、康复体育的手段方法:医疗体操、医疗性运动、我国传统体疗手段和适应性体育活动 13、妇女体育的特点:1健身是主要目的2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的体育活动为主3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 14、老年体育项目多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为主 15、残疾人体育的内容随残疾人的残疾类型、程度、体质状况而定,可以分为一般训练和特殊训练 16、社区体育的功能:1促进居民参与2改善居民生活方式3是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17、职工体育可以分为一般性的单位内的群众体育锻炼和单位间的竞赛活动 18、我国在1993年12月,原国家体委颁发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体育的基本法,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开展体育工作的基本纲领和总章程 20、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以法规性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1、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 22、1996年,原国家体委发布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使国民体质测定工作逐步在全国城乡开展起来 23、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其他10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 24、为了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发布了实施办法,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 25、法律方法的特点: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 26、国家体育总局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是国家最高的体育行政部门 27、《体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体育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28、我国现行社团分类:(一)按照活动性质分类:人群社团、项目社团、(二)按照组织化程度分类:初级社团、中级社团、高级社团 29、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简答题》 一、分析大众体育产生的原因:

(完整版)社会体育导论考试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210006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体育学院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二、课程考试要求及命题原则 1. 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体系结构,了解社会体育理论的组成和特点,理解社会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3. 能够运用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三、考试内容 绪论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的研究对象包含哪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有哪些? 考试重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有哪些? 考试难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考试主要内容:什么是社会体育?在社会中它扮演着什么角色?群众体育、、广义群众体育、狭义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身体锻炼、娱乐体育、余暇体育、终身体育又称生涯体育、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五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考试重点:什么是社会体育?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考试难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职工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学科方法论。 考试重点: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职工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考试难点: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考试主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考试重点: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考试难点: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参与的概念、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社会体育参与的意义、影响社会体参与的个体因素、社会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国家体育管理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育人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析 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 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 2、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和道德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3、亚健康是指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4、终身体育参与指那些自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之后能将体育参与持续到老龄的人 5、间断体育参与指社会成员离开体育教育后,因种种原因离开了体育活动,中午或老年 后又恢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 6、主动体育参与指人们接受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对体育运动和身体娱乐产生浓厚兴 趣,自觉自主地坚持体育活动 7、被动体育参与指是人们迫于某种社会压力被迫进入或在特定环境下被卷入到体育中来 8、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可分准体育人口和非体育参加者 9、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的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而进行的放松 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 10、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 方法 11、社会团体(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群体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行动,病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二、填空判断选择题 1、在近50多年中社会体育大约经历了创业阶段,马鞍型发展阶段,畸形发展阶段,恢复、 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和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 2、生产方式对体育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制约着人类社会各历史时期体育的内容、 性质及特征 3、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 4、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余暇、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 习惯 5、职工体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6、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依据:①人的需要②社会的需要③社会体育自身的功 能④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与法律政策 7、社会体育参与可以是群体性,也可以是个体的 8、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①参与人群的广泛性②参与过程的自主性③参与实践的亲历性 ④参与形式的多样性⑤参与的非稳定性 9、社会体育参与程度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10、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时间划分:终身体育参与和间断体育参与 11、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积极程度划分:主动体育参与和被动体育参与 12、按照社会体育参与的强制程度划分:当然体育参与和或然体育参与 13、民族传统健身方法的基本特点:①神形兼顾②动静结合③内外俱练④锻炼与养护结合 ⑤健身与卫生结合⑥善于模仿向自然学习,创造独特有效的健身方法 14、妇女体育的特点:①健身是主要目的②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的体 育活动为主③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

社会体育导论

一、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原因 国内: (一)改善国民体质。在中国刚刚解放时期,国民体质低下,为适应社会主义的国防的需要,发展社会体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上世纪60年代,高指标和浮夸风在各行各业中盛行,对体育界产生巨大影响。造成社会体育严重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三年自然灾害,社会体育陷入低潮。这两件事使社会体育大起大落,使群众对社会体育工作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三)文革期间,社会体育处于非正常状态,大搞“千人操”等形式主义,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改革开放后,改革措施迅速完善了各类社会体育组织,有效地失去了社会体育的发展。 国外: (一)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 (二)余暇多为大众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都市化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 (五)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 (六)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二、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P82上课问过 宏观: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善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外在宏观因素。(一)政治: 1. 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 2.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 3.不同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 (二)经济:1.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的投入数量 2.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投资 3.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 4.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 (三)文化:1. 不同文化的价值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内容和形式 2.不同的文化影响着社会体育的参与形态 3.文化的交流可能改变社会体育态度和内容 (四)传播媒介:1.传播媒介把体育项目介绍给受众 2.传播媒介可以培养人们的体育观念 3.传播媒介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 4.传播媒介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消费

社会体育导论

社会体育导论

社会体育导论 1.余暇:亦称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机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 剩余的那部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不能直接被生产劳动所占用,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然而这部分时间在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体质: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简要的说,体质是 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3.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4.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 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区域性群众体育。 5.试述家庭体育及其特点: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条件和成员的爱好和兴趣,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与方法,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发展。 特点:(1)关系的亲近性;(2)目地的教育性;(3)内容的娱乐性;(4) 方式的互助性。 6.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由政府走向社会;(2)由人治走向 法治;(3)由行政走向市场;(4)由经验走向科学;(5)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7.简述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于任务的基本要求中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 (1)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突破纵向,打开横向,深入社会,进入家庭的原则。 (2)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科学文明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3)指导社会体育工学,坚持实事求是,从不同层次起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

(完整版)社会体育导论

一.名词解释 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非体育人口:指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断标准的人群。 体育社会问题: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超常状态,,影响体育系统甚至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依靠社会和群众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举国体制:中国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的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的统一,集中国家的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等。 社会体育: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农村体育:指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体,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家庭体育: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住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追求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根据家庭条件与成员的兴趣爱好选择健身活动。二.各章重点知识 1生活方式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社体对生产的作用:A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B可以保护劳动力C 可以修复劳动力D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生产对社体的作用:起着决定作用,制约着人类社会各历史时期体育的内容,性质和特征 2.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方法? A.指导法B示范法C预防和纠正错误法D保护与帮助法 3.指导残疾人健身要注意哪些事项 A强调安全第一B强调科学性C强调循序渐进D因人而异 4.企事业职工体育的开展形式 A单位内的群众体育B单位间的体育竞赛 5.对社体参与者管理的方法 A引导法B代理管理法C组团法 6.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着重抓好哪三个环节? 7.常见的社会体育管理方法有哪些 社会体育管理的法律方法 经济….. 计划…… 行政…. 8.确定我国社体目的与任务的依据是什么 A人的需要B社会的需要C社会体育自身功能的需要D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和法律政策的需要 9.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 A以人为本 B 科学求实 10.我国社会体育主要法规制度

体育社会导论

体育社会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接到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 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体育锻炼:也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锻炼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已发 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活动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3、终身体育:也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 体育活动的过程。 4、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 参加运动训练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5、体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责权划分、组织机构、智能配置、运行方式与运行 机制等的总和。 6、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 理工作的人员。 7、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下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而进行的放松 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 二、选择填空 1、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基本的手段。 2、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基本要素:①余暇,②生活节奏,③生活空间,④生活 消费,⑤行为习惯。 3、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 乐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4、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①参与人群的广泛性,②参与过程的自主性,③参与事件的亲历 性,④参与形式的多样性,⑤参与的非稳定性。 5、按社会体育参与的时间关系划分:①终身体育参与,②间断体育参与。 6、按社会体育参与的积极程度划分:①主动体育参与,②被动体育参与。 7、按社会体育参与的强制强度划分:①当然体育参与,②或然体育参与。 8、体育人口:①每周身体活动频度在3次以上,②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③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在中等程度以上。 9、我国体育人口的结构:①性别结构,②年龄结构,③职业结构,④受教育程度结构,⑤ 家庭经济状况结构。(人口总量P69) 10、中西方文化的差距:①西方文化倾向于科学精神,东方文化偏重于人文伦理精神。 ②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内容和形式。③不同的文化影响社会体育的参与 方式。④文化的交流可能改变社会体育态度和内容。 11、体育管理体制的优缺点:(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P95)。 12、民族传统健身方法的基本特点:①神形兼顾兼顾,②动静结合,③内外俱练,④锻 炼与养护结合,⑤健身与卫生结合,⑥善于模仿动物动作。 13、国外健身方法的主要特点:①崇尚自然,喜爱户外活动,②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与 地域文化,③利用现代科技文化,创造新的健身娱乐手段。④追求挑战、惊险、刺激的健身与娱乐项目日益增多。 14、休闲体育的特点:①简化内容,简便易行。②团结协作,老少皆宜,③自主安排, 自我调节。 15、体育休闲的作用:①使人体在紧张劳动之余获得积极性休息,②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③增强身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④丰富生活内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社会体育导论_黄淮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社会体育导论_黄淮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下列哪项不是职工体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 时节性 2.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参考答案: 参与主体主要是家庭成员 3.()属于家庭体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 教育性 4.()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 社会体育 5.()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的有效手段。 参考答案: 社会体育 6.()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参考答案: 体质 7.对社会体育参与者常用的管理方法有引导法等。() 参考答案: 正确 8.社会体育人员管理不包含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 参考答案: 错误 9.社会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社会赞助。() 参考答案: 错误 10.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包括建设管理、维护管理和使用管理。() 参考答案: 正确 11.社会体育信息按照内容分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 参考答案: 错误

12.()是居民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形式。 参考答案: 社区体育 13.社会体育信息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 参考答案: 正确 14.最早的体育信息传播依赖于文字传播。() 参考答案: 错误 15.体育社会问题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错误 16.侵占体育场地设施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参考答案: 正确 17.社会主义制度是引起社会体育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错误

18.社会体育活动的内容仅指包括个人参加的各种健身康复体育、休闲体育等。 () 参考答案: 错误 19.全民健身工程不属于社会体育活动的内容。() 参考答案: 错误 20.区域性社会体育活动侧重于组织管理。() 参考答案: 正确 21.以人为本是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答案: 正确 22.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时一定要大负荷、高强度、长时间坚持,才会有健身效果。 () 参考答案: 错误 23.()是指正常人为了达到一定的健身、健心、健美目的所采用的的具体活 动内容与方式。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社会体育导论》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要求,提高社会体育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社会体育健康有序发展而在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导论性专业课程。 (二)目的任务:《社会体育导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社会体育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三)教学时数:36学时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绪论 知识点:社会体育科学的必要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前景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知识点:社会体育的概念;与社会体育相关的概念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点: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简况;当代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状况;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第一节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知识点:生产方式;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对社会体育的影响;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 第二节体育与生活方式 知识点: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要素;生活方式的转变向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知识点:健康的概述;体质概述;亚健康概述;亚健康与社会体育 第四节社会体育与社会文化 知识点:社会体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体育与大众文化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第一节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知识点: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依据;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实现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基本要求;实现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地位与功能 知识点:社会体育的地位;社会体育的功能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第一节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知识点:社会体育参与的概念;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社会体育参与的意义;社会体育参与的形式 第二节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 知识点: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个体因素;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外部因素 第三节体育人口概述

社会体育导论考试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8210006 学时: 32 开课单位:体育学院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分: 2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二、课程考试要求及命题原则 1. 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体系结构,了解社会体育理论的组成和特点,理解社会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3. 能够运用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三、考试内容 绪论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的研究对象包含哪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有哪些? 考试重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有哪些? 考试难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考试主要内容:什么是社会体育?在社会中它扮演着什么角色?群众体育、、广义群众体育、 狭 发展的五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考试重点:什么是社会体育?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考试难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职工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学科方法论。 考试重点: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职工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义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身体锻炼、娱乐体育、余暇体育、终身体育又称生涯体育、中国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社会体育导论是社会体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社会体育德发展、社会体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基本原理、方法、机构以及社会体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本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体育的概念、分类、特点功能、原则内容和方法,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社会体育体制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老年体育、妇女体育、终身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把握社区体育、单位体育等重要社会体育形态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培养学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能力。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见习课等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重点内容,必须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重视最新学术的介绍,不断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周二学时,共36学时。 二、讲授部分(36学时) 绪论(2学时) [目的要求 ]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和本课程的内容体系。 [讲授内容 ] (一)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三)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2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国内外社会体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讲授内容] 一、社会体育概念体系。 二、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 (二)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 (三)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简况 (四)当代国外大众体育大发展状况 (五)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2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社会体育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联系及社会体育对健设社会文化的作用。 [讲授内容] 一、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一)生产方式即人们需要的满足方式 (二)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 (三)生产方式对社会体育的影响 (四)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 二、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一)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 (二)生活方式的转变向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 (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三、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一)健康概述 (二)体质概述

社会体育导论考试重点

群众体育: 广义的群众体育是指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并存的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群众体育对应于高水平竞技体育);狭义的群众体育则是指在学校和武装力量(军、警部队)中开展的体育之外,在社会一切其他行业或活动领域,在人们的余暇开展的体育(也可以成为社会体育) 体育锻炼: 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联系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体育社会问题: 是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超常状态,影响体育系统甚至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依靠社会和群众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终身体育: 亦称生涯体育。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农村体育的概念: 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家庭体育: 是指以家庭成员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追求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根据家庭成员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健身方法,全家共同参与锻炼的一种体育活动。 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健康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 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条标准: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刺。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⑤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亚健康的定义: 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 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 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也 称为第三健康状态、灰色健 康、亚临床期、临床前期、 前病期等。 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①环境破坏②营养过剩 ③运动不足④高度紧张 重复练习法与间歇练习法 的区别: ①重复练习在两次(组)之 间的间歇时间是较自由确 定的,一般在练习者基本恢 复、自己不觉累(到练习前) 的情况下才开始第二次(组) 练习。②间歇练习是在练习 者的身体机能未完全恢复, 就继续进行下一次(组)练 习。 示范法: 是指导者把要教的内容通 过正确的动作,将其变成直 观的形象,锻炼者进行模仿 练习的一种方法。 运用示范法时的注意事项: ①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示范要正确合理③示范 的位置必须使每个锻炼者 都能看清楚④示范的次数 要恰当,示范的时机要合适 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㈠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 ㈡纠正错误动作的注意点: ①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原 因②抓主要矛盾③根据存 在同样错误动作的锻炼者 人数确定纠正的形式(若是 多数人的错误,则采取集体 纠正的方法;若是个别锻炼 者,则可采取个别辅导的方 式。) 体育人口的概念: 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 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 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 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 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 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 的一种社会群体。 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 ㈠我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 考虑的因素:①国际上多数 国家通行的标准。②我国确 定体育人口的目的。③我国 群众体育的实际状况。 ㈡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 准①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 次以上。②每次身体活动时 间30分钟以上。③每次身 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评价:这一判定标准不适合 于就学阶段的青少年儿童; 城市工薪阶层;农村居民; 农民工等。 对此标准你有何看法? 你认为我国体育人口该如 何判定? 在这一基本判定标准之外, 再设立一些符合多种人群 市级体育参与状况的标准, 是十分重要的。 与外国相比,差距在哪? ①目前体育人口数量不够 多,但其质量有了很大的改 善。②体育人口总是比发达 国家少,但大大超过发展中 国家的平均水平。③体育人 口在年龄和职业绝狗方面 欠合理等。 如何缩小差距? 我国今后发展体育人口时, 必须注意年龄结构和职业 结构的合理性。在制定体育 人口的发展战略时必须着 重加强置业人群(特别是知 识分子)、中青年人群(特 别是女职工)的体育工作。 非体育人口: 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 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可 分为两类:准体育人口(偶 尔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和不 参加体育活动的人。 生活方式与社体的关系? ㈠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体的 几个要素:①余暇②生活节 奏 ③生活空间④生活消费⑤ 行为习惯 确定我国社体目的与任务 的依据: ①人的需要②社会的需要 ③社体自身的功能④社体 的思想体系与法律政策 社体的特点: ①健身性与娱乐性②全民 性与普遍性③余暇性与主 动性④多样性与灵活性⑤ 公益性与社会性⑥时代性 与永恒性⑦民族性与世界 性 社体参与的形式: ㈠按照社体参与的强度划 分①体育人口②非体育人 口 ㈡…的时间关系划分 ①终身体育参与②间断… ㈢…的积极程度划分 ①主动体育参与②被动… ㈣…的强制程度划分 ①当然体育参与②或然… 影响社体参与的基本因素: ㈠影响社体参与的个体因 素①体育观念和需求因素 ②个人的身体状况③个人 生活方式④个人经济条件 ⑤个人社会特征 ㈡影响社体参与的外部因 素 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社 体的基本制约因素②文化 构筑了社体的社会氛围③ 管理水平是决定社体参与 水平的重要因素 我国社体的发展阶段?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Serious Writing, Words in the Present

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社会体育导论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32 学分:2 学时分配:讲授3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社会体育导论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本课程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人才服务;注重社会体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基本关系;注重人文精神..其前身是群众体育学、社会体育学..社会体育导论的出现是对社会体育学一次精细的分化发展;是科学进步的表现;突出了以“社会体育”为主的概念体系.. 社会体育专业要求本科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方法;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社会体育指导与教学、体育经营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为社会体育的科研等方面工作培养储备人才.. 教学要求: 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社会体育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有关社会体育领域的的基本概念、社会体育活动内容、原则、指导方法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借助实际中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理论知识结构的内涵;旨在开拓学生的思路;自觉将体育活动指导与实践相联系;使学生明确社会体育发展的本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社会体育活动参与;增进群众体质健康;丰富群众活动内容;为促进全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提高学生的认识与理论水平..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教案

第一讲:绪论、 一、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一)国外大众体育热潮的形成 体育需求的因素:劳动构成的知识分子化、余暇工作时间普遍延长、文明病的蔓延、人口构成的老龄化。体育观念的变化:政府的体育行为、重视场地建设、设立体育节、体育市场迅速扩大。 (二)我国群众体育的迅猛发展 课中思考:日本在国际竞技体坛的节节后退是不是体育界的失误? 绝对不是,而是社会心里压力下的政府行为。30多年来,日本政府始终没有减少对体育的总投入,但对业余体协的补贴在逐年减少。 群众体育迅猛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把我国群众体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投资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群众体育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体育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大有改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体育场馆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民族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推动了群众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由此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三)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 过去的体育理论从未涉及到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如体育人口、社区体育、康复体育、残疾体育等,因此必须对这一领域给于理论支持才能推动社会体育的持续发展。 现代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加强和重视对大众体育的研究,多次国际体育运动生物学科报告会,主题多是讨论或涉及大众体育。欧洲共同体议会举行的讲座多是关于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的身体能力。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已经举行多届。为了让我国在社会体育方面具有更多的国际共同语言,非常有必要加强社会体育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 (四)培养体育人才赋予的任务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院系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培养师资,过去几乎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培养社会体育方面的人才,而近十余年来,由于社会体育的飞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工作开始受到关注。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本属于管理学、社会学的范畴。它要研究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处理有关社会体育中各种个问题的原则方法。将社会体育视为一个管理概念时,可以向下引出企事业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城镇体育、家庭体育、民族体育、民间体育、职业体育等概念,以及体育人口、体育参与等概念。 教材体系: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群众体育学》和本世纪初改名为《社会体育学》的几本教材,是社会体育理论、社会体育管理、身体锻炼基本原理与方法、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等几个部分的综合体。 三、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体育学科方法论 1、唯物主义辩证法:实事求是、运用系统论、 2、社会体育学科的方法论: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1、调查访问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