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

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

引言

在司法过程中,法院裁判文书是记录法院审判结果和理由的重要文件。为了保证文书的统一规范和便于阅读,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探讨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的要求和相关内容,以帮助法院工作人员编写规范的裁判文书。

标题的格式要求

为了使读者快速了解文书内容,标题的格式要求十分重要。以下为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中关于标题的要求:

1. 文书种类

在文书的首行中,应明确标明文书的种类,例如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

2. 案件基本信息

在文书正文之前,应标明案件的基本信息,包括案号、当事人姓名、法庭名称、裁判日期等。

3. 文书题目

文书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书的内容,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

正文的要求

法院裁判文书的正文应包含以下要求,以确保文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1. 分类结构

裁判文书应按照一定的分类结构进行组织,包括事实部分、理由部分和结果部分。事实部分应清晰、客观地叙述案件的事实经过,理由部分应详细阐述法院的法律依据和适用理由,结果部分应明确判决结果或裁定决定。

2. 段落格式

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裁判文书应使用合适的段落格式。每个段落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使用合适的标题进行标注。

3. 文书字体和字号

为了使文书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统一性,裁判文书应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一般情况下,文书正文应使用宋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4. 文书格式

裁判文书的格式应简洁清晰,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符号和废话。每一段落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以增加文书的可读性。

表格的要求

在一些需要呈现数据的裁判文书中,表格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对表格的要求:

1. 表格标题

每个表格应有清晰、简明的标题,以概括表格内容。

2. 表格格式

表格中的数据应整齐排列,表头和数据应有明显的分割线,以便读者清晰辨认。

3. 数据的准确性

表格中呈现的数据应准确无误,并与正文内容相符合。若有需要,可以在表格下方注明数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结论

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的遵守对于确保裁判文书的规范性和便于阅读性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法院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院裁判文书格式标准的要求,提高文书编写的质量和效率。

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 格式要求

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 一、概述 最高院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最高审判机关,其发布的判决书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指导意义。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是对法律条文的深入解读和适用,对司法实践和司法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意义和影响。 二、判决书的形式与特点 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采用正式的法律文件格式,由审判庭全体人员共同签署。判决书的格式规范、内容严谨,公正客观,是司法权威和专业性的体现。 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具有如下特点: 1. 法律依据全面:判决书对相关法律条文、法规等有全面而深入的引用和解读,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权威的法律依据。 2. 逻辑严密:判决书的陈述逻辑清晰严密,合乎法律规范,有利于理解和适用。

3. 实例丰富:判决书往往会通过丰富的案例来支撑和说明观点,对于 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4. 观点明确:判决书对争议问题的观点和结论具有明确的界定和站位,为社会公众和司法人员提供权威的法律解释。 三、判决书的重要性 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 法律解释:判决书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对于 法律实践和司法判决具有重要影响。 2. 司法规范:判决书对司法实践和司法规范的制定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公众参考:判决书公开发布,可供公众人员参考和借鉴,具有普及 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素质的作用。 4. 司法权威:最高院判决书的发布凸显了司法权威和专业性,体现了 最高法院的公正、透明和公信力。

四、判决书的影响与启示 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对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示: 1. 法治精神:最高院判决书的发布体现了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的贯彻,为社会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2. 法律意识:判决书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法律 意识和素质,加强了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遵从性。 3. 司法公信: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 利于维护社会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 4. 司法判决:判决书对司法实践和司法判决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 利于提高判决质量和司法公正。 五、结语 最高院发布的判决书是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工作成果,具有重要的法 律意义和社会影响。对于公众和司法人员来说,判决书具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有利于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希望最高院在今后

法律文书(9种判决书格式)

1.一审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刑事判决书 ×××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二审刑事判决书 ××××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二审改判用) (××××)×刑终字第××号原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现在何处)。 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 ××××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写明姓名和案由)一案,于××××年××月××日作出(××××)×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出庭支持公诉,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证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未开庭的改为:“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首先概述原判决的基本内容,其次写明上诉、辩护的主要意见,再次写明检察院在二审中提出的新意见)。 经审理查明,……(写明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情节,哪些是正确的或者全部是正确的,通过分析主要证据加以确认;哪些是错误的或全部是错误的,否定的理由有哪些。如果上诉、辩护等对事实、情节提出异议,应予重点分析答复)。 本院认为,……〔根据二审确认的事实、情节和有关法律规定,论证原审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一案多人的还应分清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责任),应否从宽或从严处理。指出原判决的定罪量刑哪些正确、哪些错误,或者全部错误。对于上诉、辩护等关于适用法律、定罪量刑方面的意见和理由,应当有分析地表示采纳或者予以批驳〕。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写明判决结果。分两种情况: 第一、全部改判的,表述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

法院判决书的撰写规范与要求

法院判决书的撰写规范与要求 法院判决书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的最终裁决结果的书面表达,具有法律效力和权 威性。为了保证判决书的准确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司法机关对判决书的撰写有着一系列的规范与要求。本文将从判决书的结构、语言表达和格式等方面探讨法院判决书的撰写规范与要求。 一、结构规范 判决书的结构是其内容的框架,合理的结构能够使读者清晰地了解案件的事实、争议焦点和判决结果。一般来说,判决书的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判决书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身份,以便读 者能够迅速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 2.引言:引言部分应包括案件的基本背景、争议焦点和当事人的主张,为后续 的事实陈述和理由阐述做好铺垫。 3.事实陈述:事实陈述部分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描述,应包括当事人的主要诉求、证据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事实陈述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无关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案件的核心问题。 4.理由阐述:理由阐述部分是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分析和裁决依据的解释。在理 由阐述中,应引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先例,以确保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应注意逻辑严密、论证有力,避免主观臆断和武断判断。 5.判决结果:判决结果部分是对案件最终裁决的表述,应明确、具体,并根据 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执行期限和方式。 二、语言表达规范

判决书的语言表达应准确、简练、规范,以确保法律意义的准确传达和读者的 易读性。以下是一些语言表达规范的要求: 1.使用准确的法律术语:判决书是法律文书,应使用准确的法律术语,避免使 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同时,应注意术语的用词准确,不得曲解或滥用法律术语。 2.句子结构简练:判决书的句子结构应简练明了,避免过长和复杂的句子。句 子应具有主谓宾结构,避免使用过多的从句和修饰语,以保证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句子的意思。 3.段落分明:判决书的段落应分明,每段应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出现内容 杂乱、逻辑混乱的情况。同时,应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三、格式规范 判决书的格式规范是为了使判决书的版面整洁、易读。以下是一些格式规范的 要求: 1.字体和字号:判决书的字体应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标题和重要内 容可以加粗或加大字号,以突出重点。 2.行间距和段间距:判决书的行间距一般为1.5倍行距,段间距为一个空行。 行间距和段间距的设置可以使文章更加整洁、易读。 3.标点符号和引号:判决书的标点符号和引号应符合规范,避免使用错位、缺 失或多余的标点符号。引用他人观点或法律条文时,应使用引号,并注明出处。 总之,法院判决书的撰写规范与要求是为了保证判决书的准确性、公正性和规 范性。在撰写判决书时,应遵循结构规范、语言表达规范和格式规范,以确保判决书的质量和权威性。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判决书格式)还有第一审民事判决书范文案例

(民事判决书格式)还有第一审民事判决书范文案例 判决书的格式要求是什么? 一、判决书的格式要求是什么?判决书的格式要求具体如下: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文书格式的要求,此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首部⒈标题分两行书写,第一行写法院名称,第二行写文书种类,即“民事判决书”。⒉编号在标题右下方写编号,表述为“[年度]某民初字第某某号”。如系经济纠纷案件,案件性质代字为“经”字。⒊诉讼参加人及其基本情况①原告:如系公民提起诉讼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和住址等。如系法人提起诉讼的,应写明单位的全称和所在地址;然后另起一行写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提起反诉的,在判决书中还应表明各自当事人在反诉中的称谓,如“原告”、“被告”。当事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应写明是何种诉讼代理人,应具体写明其称谓:系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或是委托代理人,然后写明其姓名等基本情况。②被告:除称谓为被告以外,其他基本情况写法同原告相同。③第三人:写明其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⒋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应表述为:“?一案,本院于某年某月某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到庭参加诉讼。本案已审理终结。”正文事实部分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另起一行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理由及各自诉讼请求。即原告具体要求解决什么争议的问题,如何解决及其事实和理由;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所持的态度,陈述的主要事实和理由,以表明双方起诉或答辩各自所持的态度或依据。综上所述,判决书是公民发生纠纷之后要求法院给出解决办法的法律文书,所以拿到判决书的公民应该就按照上面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责任和处罚,但是因为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律文书撰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律文书撰写 篇一:《法律文书格式规范》 法律文书格式规范 1.0 总则 1.1 为了统一法律文书格式,提高法律文书质量,规范法律文书制作,维护法律文书严肃性、权威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诉讼文书格式标准》、《法院诉讼文书样式》、《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制定本规范。 2.0 法律文书的制作 2.1 裁判文书正本的制作标准 2.1.1 文书字体 法院名称,应当用2号宋体字;文书名称,应当用1号大标宋体字;案号、正文、落款应当用3号仿宋GB-2312字体。 2.1.2 印制标准 2.1.2.1 文书用纸:应用国际标准A4 纸型(297毫米×210 毫米),70克书写纸单面油印或70 克复印纸双面印刷。 2.1.2.2 文书版式:裁判文书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和落款三部分。 2.1.2.3 眉首:法院名称,统一冠以所属省市名称,即为“××省××市××区人民法院”,位于版心内第二行(以三号字行计,下同)居中对齐;法院名称下一行为文书名称,居中对齐;文书名称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案号,右对齐。 2.1.2.4 主体:案号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正文即主体,每行28字,每页22行。 2.1.2.5 落款:应当集中于文书最后一页之内;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执行员,下同)上下排列在正文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审判长(员)各字之间空一个汉字,审判职务与姓名之间空两个汉字,不用标点符号;成文时间在审判职务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用汉字全年、月、日,“零”写为“○”;书记员在成文时间下隔一行,右空4个汉字。成文时间之上留有适当空间以加盖院印,院印上不压审判员,下不压书记员,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成文时间与书记员之间必须留有一行,以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章,核对章盖在日期下一行左方,不得事先打印,印戳应为蓝色。上下审判职务和姓名均应对齐。 2.1.2.6 页面设置:天头大于地角,左空大于右空(双面印制的双页面右空大于左空)。页边距上、下、左、右四边设置一般为:WPS格式下33、32、27、24,WORD格式下为 3.3cm、3.2cm、2.7cm、2.4cm;行间距一般为:WPS格式下为2.9,WORD格式下为固定值29。 2.1.2.7 当文书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落款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落款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但调整后的行间距不得超出下列范围:WPS格式下在2.4- 3.3之间,

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

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 裁判文书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后的书面记录,其制作规范对于保证法律文书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文书格式、文书内容和文书语言等方面来介绍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 一、文书格式 1. 纸张格式:裁判文书应使用A4标准纸张,纸张的上缘、下缘、左侧边距、右侧边距分别为25mm。 2. 文字字体:裁判文书应使用宋体作为主要字体,字号为小四(即12号字),标题部分可以使用黑体并加粗。 3. 页眉页脚:裁判文书的页眉应包括法院名称、案件名称和页码,页码应位于页眉右侧;页脚则应包括裁判书名和制作日期。 4. 段落缩进:裁判文书中的段落应进行首行缩进,缩进距离为两个汉字的位置。 二、文书内容 1. 决定书的要素:裁判文书中的决定书包括标题、引言、正文、裁判结果、附则和签名等要素。其中,引言应对案件事实做简要陈述,正文应对法律依据和理据进行分析,裁判结果应明确表达裁决结果,附则则包括法律补充说明等内容。

2. 文书结构清晰:裁判文书的结构应清晰,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 等方式对不同部分进行区分,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书的组织结构 和逻辑关系。 三、文书语言 1. 表达简练准确:裁判文书应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法律意见 和理由,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措辞。 2. 遵循法律规范:裁判文书应遵循法律文书的语言规范,避免使用 非正式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同时注意避免使用生僻、难懂的词汇。 3. 技术术语使用:裁判文书中的技术术语应使用准确,并在必要时 进行适当的解释,以便读者理解。 四、文书校对 1. 格式校对:制作裁判文书后,应进行格式校对,确保文书的字体、字号、排版等符合规范。 2. 内容校对:校对裁判文书中的内容,确保法律条款的引用、事实 的陈述、理由的分析和裁判结果等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对于保证法院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 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应严格遵循格式要求,合理组 织文书的结构和内容,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并进行仔细的校对,确保文书的质量和权威性。这有助于提高法院裁判文书的效率和规范性,为司法实践提供有效支持。

裁判文书制作规范

裁判文书制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制作,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根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结合我省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分写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写作规范适用于依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制作的各类案件判决书和维持原判或核准死刑的刑事裁定书,制作其他裁定书、调解书、司法赔偿类法律文书应予参照执行;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裁判文书。 第二章写作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一、首部 第三条裁判文书首部包括法院名称、文书种类、案号、公诉(抗诉)机关名称、诉讼参与人(参加人)基本情况、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等内容。 第四条法院名称应与院印一致。但基层法院名称前应冠“某某省”;案件涉外或涉港、澳、台的,还应冠“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五条案号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和案件序号组成。 同一案件需制作多份裁定书的,以在案号后用连接号连接1、2、3…的方法依次编列分号。

第六条诉讼参与人(参加人)基本情况的表述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文书样式的要求,准确、完整,不得缺项。诉讼参与人(参加人)是外国人的,应按护照中外文姓名、国籍、住址和护照号码等写明其基本情况。如在国内有经常居住地或暂住地,应予写明。 诉讼参与人(参加人)是港、澳、台居民的,按照其入境时所持证件写明其基本情况。如在内地有经常居住地或暂住地,应予写明;住址在台湾的,应在其住址前冠“台湾地区”。 第七条代理人或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写明其姓名及从业律师事务所名称;两名代理人或辩护人属同一律师事务所的,应分段表述。 2 第八条二审(再审)裁判文书应在当事人诉讼地位后、姓名(名称)前括号注明其曾经诉讼地位。一审(原审)裁判文书遗漏诉讼参与人(参加人)基本情况必列事项的,二审(再审)裁判文书应予补全。 第九条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应写明案由(指控罪名)、案件由来、起诉(公诉)日期、审理程序、审判组织形式、开庭时间、开庭方式、诉讼参与人出庭情况等,有指定管辖、延期或中止审理、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回避、鉴定及其他程序事项的,也应写明。 二审(再审)裁判文书还应写明一审(原审)裁判文书的字号和作出时间等情况。 第十条诉讼参与人(参加人)名称过长的,可在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部分括号注明其简称。裁判文书中涉及的其他单位或组织名称过长的,也可在首次表述时括号注明其简称,但法院名称不得使用简称。

裁判文书制作规范

裁判文书制作规范 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确保裁判公正、维 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裁判文书的可读性和规范 性要求,制定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是必要的。本文将从裁判文书的基本 要素、结构组成、格式要求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裁判文书的基本要素 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判决的正式文件,需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法院 名称、案件基本信息、当事人身份信息、裁判结果、法律依据、事实 认定、理由阐述、裁判时间、签章等。 1. 法院名称:在裁判文书的首页应该明确标注法院的全称,以及具 体的法院级别和审判部门。 2. 案件基本信息:在裁判文书的首页或者正文开始处,应该清楚地 陈述案件的基本信息,包括案件名称、案号、审判程序等。 3. 当事人身份信息:裁判文书应明确标注当事人的名称、法定代表 人或者负责人姓名、住所地、联系方式等基本身份信息。 4. 裁判结果:在裁判文书的结尾部分,明确标注对案件的裁判结果,包括事实认定、适用法律和法条、对当事人的责任判断、给予的刑罚 或民事赔偿等。 5. 法律依据:裁判文书应在理由阐述中明确列举适用的法律法规、 条款、规章等,并解释其与案件事实的关联。

6. 事实认定:裁判文书应在理由阐述中客观、详细地陈述案件的事实,并结合证据进行分析。 7. 理由阐述:裁判文书应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并阐明其裁决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8. 裁判时间:裁判文书应明确标注裁判作出的时间。 9. 签章:裁判文书应在文末用法庭公章加盖,并附上法院名称、文 号等。 二、裁判文书的结构组成 为了确保裁判文书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一般采用以下结构组成:题目、引言、审理经过、事实认定、适用法律和法条、理由阐述、裁 判结果、附则等。 1. 题目:裁判文书的题目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案件的主要争点。 2. 引言:裁判文书的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引起读者 阅读的兴趣,为后续内容打下背景。 3. 审理经过:审理经过应简明扼要地陈述案件的审理过程,包括公 诉书、答辩状、证据交换、庭审情况等。 4. 事实认定:事实认定部分对于案件事实应进行客观、全面、准确 的陈述,注重对有争议事实的分析和解释。

最新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样式

最新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样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改进,民事裁判文书作为法官裁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法律秩序和正义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民事裁判文书的规范和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作规范及样式。 一、纸张规格和字体要求 民事裁判文书应使用A4纸张,以保证文书的整洁和易读性。字体方面,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行间距为1.5倍。标题、小节和正文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字号以突出层次。 二、文书格式设置 1. 页面设置 每一页上方留出5厘米的空白,左右两侧留出2.5厘米的空白。正文部分从上边留白开始编写。 2. 标题设置 标题应居中于页面,使用加粗字体,并采用适当的字号,以与正文区别开来。 3. 段落设置 每一段开头空两个字符,首行不空格,段落之间空一行。 4. 缩进设置

正文应采用首行缩进2字符的格式,每个段落都需要缩进,以使文书整洁。 5. 内容排序 民事裁判文书的内容要按照特定的顺序编排,包括标题、案由、诉讼参与人信息、事实陈述、争议焦点、理由及裁判结果等。 6. 表格设置 若文书中需要插入表格,表格的样式要与整个文书相一致,行列的边框需清晰可辨。 三、语句表达和用词准确性 1. 语句通顺 民事裁判文书的语句应通顺、简练,避免冗长和繁琐的表达方式,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书内容。 2. 用词准确性 在撰写民事裁判文书时,应使用准确、规范的法律术语,并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难以理解的表达方式。 四、标题和小节的设置 为了突出文书内容的层次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标题和小节,以更好地分隔不同的段落和主题。但是,在标题和小节中不要使用“小节一”、“小标题”等词语,而应直接使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词语。

法律文书格式标准

法律文书格式标准 法律文书格式标准 一、法律文书格式规范 1.0 总则 1.1 为了统一法律文书格式,提高法律文书质量,规范法律文书制作,维护法律文书严肃性、权威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诉讼文书格式标准》、《法院诉讼文书样式》、《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制定本规范。 2.0 法律文书的制作 2.1 裁判文书正本的制作标准 2.1.1 文书字体 法院名称,应当用2号宋体字;文书名称,应当用1号大标宋体字;案号、正文、落款应当用3号仿宋GB-2312字体。 2.1.2 印制标准 2.1.2.1 文书用纸:应用国际标准A4 纸型(297毫米×210 毫米),70克书写纸单面油印或70 克复印纸双面印刷。 2.1.2.2 文书版式:裁判文书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和落款三部分。 2.1.2.3 眉首:法院名称,统一冠以所属省市名称,即为“××省××市××区人民法院”,位于版心内第二行(以三号字行计,下同)居中对齐;法院名称下一行为文书名称,居中对齐;文书名称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案号,右对齐。 2.1.2.4 主体:案号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正文即主体,每行28字,每页22行。 2.1.2.5 落款:应当集中于文书最后一页之内;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执行员,下同)上下排列在正文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审判长(员)各字之间空一个汉字,审判职务与姓名之间空两个汉字,不用标点符号;成文时间在审判职务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用汉字全年、月、日,“零”写为“○”;书记员在成文时间下隔一行,右空4个汉字。成文时间之上留有适当空间以加盖院印,院印上不压审判员,下不压书记员,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

法院判决书的格式要求

法院判决书的格式要求 在司法领域,法院判决书是一项重要的文书,它记录了法官对案件的裁决结果 和理由。法院判决书的格式要求是确保司法公正和文书规范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法院判决书的格式要求,并分析其重要性。 一、格式要求的内容 法院判决书的格式要求包括文档结构、文字表述、字体格式等方面。首先,判 决书应该包括标题、引言、事实陈述、争议焦点、法律依据、裁决结果等基本部分。标题应准确概括案件性质,引言则简要介绍案件的背景和争议点。事实陈述部分应详细叙述案件的经过,包括当事人的主张和证据。争议焦点部分应明确列出双方的争议点,以便法官进行分析和裁决。法律依据部分则是法官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裁决的依据。最后,裁决结果部分应明确表明法官的裁决意见。 其次,法院判决书的文字表述应简明扼要、清晰易懂。法官应尽量避免使用晦 涩难懂的法律术语,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裁决理由和结果。另外,法官应注意逻辑严密,避免出现矛盾和不一致的表述。此外,法院判决书还应注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和语法规范,以确保文书的整体质量。 最后,法院判决书的字体格式也是格式要求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法院判决 书应使用规范的字体和字号,如宋体或仿宋。字号应适中,既不过小影响阅读,也不过大浪费纸张。此外,判决书的行间距和段间距也应适中,以保证整体的美观和可读性。 二、格式要求的重要性 法院判决书的格式要求对司法公正和文书规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格式要求 能够提高判决书的可读性和理解性。一份格式规范的判决书能够使当事人、律师和其他相关人员更加容易理解法官的裁决意图和裁决理由。这有助于减少误解和争议,提高司法效率。

法律文书制作规范

法律文书制作规范 篇一:法律文书格式规范 法律文书格式规范 1.0总则 1.1为了统一法律文书格式,提高法律文书质量,规范法律文书制作,维护法律文书严肃性、权威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诉讼文书格式标准》、《法院诉讼文书样式》、《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制定本规范。 2.1法律文书的制作 2.2裁判文书正本的制作标准 2.2.1文书字体 法院名称,应当用2号宋体字;文书名称,应当用1号大标宋体字;案号、正文、落款应当用3号仿宋GB-2312字体。 2.2.2印制标准 2.2.2.1文书用纸:应用国际标准A4纸型(297毫米X210毫米),70克书写纸单面油印或70克复印纸双面印刷。 2.2.2.2文书版式:裁判文书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和落款三部分。 2.2.2.3眉首:法院名称,统一冠以所属省市名称,即为“XX省XX市XX区人民法院”,位于版心内第二行(以三号字行计,下同)居中对齐;法院名称下一行为文书名称,居中对齐;文书名称下隔一行或在WOR路式下设为自动段 间距为案号,右对齐。 2.2.2.4主体:案号下隔一行或在WOR路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正文即主体,每行28字,每页22行。 2.2.2.5落款:应当集中于文书最后一页之内;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执行员,下同)上下排列在正文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审判长(员) 各字之间空一个汉字,审判职务与姓名之间空两个汉字,不用标点符号;成文时间 在审判职务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用汉字全年、月、日,“零”写为

;书记员在成文时间下隔一行,右空4个汉字。成文时间之上留有适当空间以加盖院印,院印上不压审判员,下不压书记员,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成文时间与书记员之间必须留有一行,以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章,核对章盖在日期下一行左方,不得事先打印,印戳应为蓝色。上下审判职务和姓名均应对齐。 2.2.2.6页面设置:天头大于地角,左空大于右空(双面印制的双页面右空大于左空)。页边距上、下、左、右四边设置一般为:WP豁式下33、32、27、 24,WORD式下为 1.1.1.1.2cm、 2.7cm、2.4cm;行间距一般为:WP豁式下为2.9,WORD式下为固定值29。 2.1.2.7当文书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落款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落款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但调整后的行间距不得超出下列范围:WPS&式下在2.4- 3.3之间, WORD式下在固定值24-33之间。 2.1.2.8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居右空1字符,双面印制的双页码居左空1字符。空白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2.1.3文书装订:多页的裁判文书应采用左侧纵向粘贴装订,不得用订书机装订,一律不盖骑缝章。裁判文书正本不得有涂改。 2.2裁判文书拟文稿及审理报告的制作 2.2.1拟文稿的制作 2.2.1.1眉头部分。拟文稿名称统一使用“XX省XX市XX区人民法院拟文稿”字样,宋体二号加粗字体居中排列。名称以下用表格形式以楷体GB2312H 号字体标注“签发人”、“核稿人”、“主办部门”、“拟稿人”、“打印校对人”、“印制人”、“印制份数”、“文书名称”、“文书字号(案号)”等内容。表格行高以适合签名为宜。各相关人员必须手书签名,同时注明年月日。 2.2.1.2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统一使用仿宋GB2312E号字体。文书尾部署名及日期右空4个汉字。院印落印在文书名称上方。 2.2.1.3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四边设置一般为:WPS&式下

法律文书规范

法律文书标准 篇一:法律文书格式标准 法律文书格式标准 1.0总那么 1.1为了统一法律文书格式,提高法律文书质量,标准法律文书制作,维护法律文书严肃性、权威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诉讼文书格式标准?、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民事简易程序诉讼文书样式?,制定本标准。 2.0法律文书的制作 2.1裁判文书正本的制作标准 2.1. 1文书字体 法院名称,应当用2号宋体字;文书名称,应当用1号大标宋体字;案号、正文、落款应当用3号仿宋GB-2312字体。 2. 1. 2印制标准 2. 1.2. 1文书用纸:应用国际标准A4纸型〔297毫米X210毫米〕,70克书写纸单面油印或70克复印纸双面印刷。 2. 1.2. 2文书版式:裁判文书的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和落款三局部。 2. 1.2. 3眉首:法院名称,统一冠以所属省市名称,即为“XX省XX市XX 区人民法院〞,位于版心内第二行〔以三号字行计,下同〕居中对齐;法院名称下一行为文书名称,居中对齐;文书名称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案号,右对齐。

2. 1.2. 4主体:案号下隔一行或在WORD格式下设为自动段间距为正文即主 体,每行28字,每页22行。 2.1. 2. 5落款:应当集中于文书最后一页之内;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执行员,下同〕上下排列在正文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审判长〔员〕各字之间空一个汉字,审判职务与姓名之间空两个汉字,不用标点符号;成文时间在审判职务下方适当位置,右空4个汉字,用汉字全年、月、曰,“零〞写为“O〞;书记员在成文时间下隔一行,右空4个汉字。成文时间之上留有适当空间以加盖院印,院印上不压审判员,下不压书记员,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成文时间与书记员之间必须留有一行,以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章,核对章盖在曰期下一行左方,不得事先打印,印戳应为蓝色。上下审判职务和姓名均应对齐。 2. 1. 2. 6页面设置:天头大于地角,左空大于右空〔双面印制的双页面右空大于左空〕。页边距上、下、左、右四边设置一般为:WPS格式下33、32、27、24. WORD 格式下为 3.3cm、3.2cm、2.7cm、2. 4cm ;行间距一般为:WPS 格式下为2. 9, WORD 格式下为固定值29。 2. 1. 2. 7当文书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落款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落款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但调整后的行间距不得超出以下范围:WPS格式下在2. 4- 3. 3之间, WORD格 式下在固定值24-33之间。 2. 1. 2. 8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 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居右空1字符,双面印制的双页码居左空1字符。空白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