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点汇总培训资料

必修三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点汇总培训资料
必修三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点汇总培训资料

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免疫: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识别自己、排除非己”

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如:皮肤、黏膜和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唾液、泪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体内非特异性反应

包括:体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局部炎症反应:受损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现象,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作用。

脓液(死的白细胞、活的白细胞、死细菌、坏死的细胞)的出现表示正在克服感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构成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反应(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点:针对特定病原体。

2、抗原:指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就是任何一个能引发大量淋巴细胞

的“非己”标志。

(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他们含有特异性化学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引起体内针对这些特异性化学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抗原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2)举例:病毒、细菌、花粉、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等

3、抗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

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型的(2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

(1)分布部位:血液、体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

(2)产生抗体的细胞

成熟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能合成但不分泌(称受体)

效应B细胞(浆细胞)能合成抗体并分泌到体液中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

(3)抗体特点:与特异抗原结合,每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4)作用方式:

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

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

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举例:血液中的凝集素(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发生反应;

抗毒素(抗体)与外毒素(抗原)发生凝集反应。

4、淋巴细胞起源与分化

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一部分在(胸腺)发育成熟叫T淋巴细胞;

另一部分可能在(哺乳动物骨髓)中发育成熟叫B淋巴细胞。

5、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1)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淋巴细胞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的MHC是相同的,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而病毒、细菌和其它致病因子在它们的表面也带有表明它们特殊身份的分子标志,它不同于人体自身的MHC,因此被识别后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具体识别过程

病原体侵入人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将其吞噬;

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

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与淋巴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促使淋巴细胞分裂,启动免疫应答。

精品文档

6、细胞免疫过程:

目标: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即: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

7、体液免疫过程:

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成熟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并分泌相应抗体。

常考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除了效应B细胞外都可以识别抗原,但是巨噬细胞识别抗原无特异性。8、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类型

项目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核心细胞B细胞T细胞

效应物质特异性抗体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寄主细胞(靶细胞)

关系

对于细胞外的抗原,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

起作用,以阻止寄生物通过血液循环而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

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9、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

(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10、易错警示

(1)T细胞成熟场所胸腺,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部分体液免疫

(2)对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3)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11、免疫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又叫预防接

精品文档

种。

现有的疫苗:灭活的微生物;减毒的微生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

主动免疫:这三类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人体,使体内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则引发二次免疫应答,两次或更多次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疾病的长期保护。

被动免疫: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

12、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自己看)

(1)免疫功能异常反应(过度反应、功能减退):

过敏反应是一些人对某种物质(如花粉、某些食物、某些药物、螨虫、蘑菇孢子、昆虫毒液、灰尘、化妆品等)所产生的强烈的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

分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致敏原。

先天性免疫缺乏病是由于发育异常,使机体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从而造成机体缺乏对异物免疫应答的先天性疾病。

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由于病毒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不足或低下的疾病。最典型的是艾滋病。

(2)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中文名称艾滋病)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

HIV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主要感染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衰退。在人体有很长的潜伏期(8~10年)。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①性接触;②血液传播;③母婴传播。HIV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不会通过昆虫传播,也不会通过食物、握手或马桶座传播。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①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②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消毒;

③远离毒品;

④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