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药物

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药物
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药物

随着人类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深入研究以及药

物研发,治疗药物不断丰富,防治理念、策略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人们对药物也有了新的认识、理解和评价。1 控制药物

目前观点认为大多数哮喘患者需要长期和每天使用控制药物,利用其抗炎作用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下列药物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作为哮喘的长期控制用药。

1.1 吸入型激素(IC S)

ICS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持续性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被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荐为轻至重度患者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各年龄段哮喘患者均适合将小剂量ICS作为初始控制治疗,如果早期使用ICS还可有效控制或预防因炎症持续存在而继发的结构变化,防止出现不可逆的呼吸道梗阻;还可改善哮喘的长期预后,防止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且能使部分患者逆转哮喘的自然病程[1]。

1.2 吸入性长效β

2

受体激动剂(LABA)

尽管LABA似乎并不能控制气道炎症,但与ICS联用却能发挥最大疗效。当单用中等剂量ICS无法控制哮喘时,LABA与ICS联合应用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是中至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长期治疗的首选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夜间哮喘症状和

肺功能,同时可减少短效β

2

受体激动剂的使用量和哮喘急性加重次数[1]。近年来又推出了两个单一联合制剂,舒利迭(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和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特别是信必可为哮喘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策略,即维持和缓解疗法,这种对成人和儿童都非常有效、患者容易掌握、费用效益比很好的方法可能成为未来哮喘治疗的主流[2]。

1.3 口服LABA

包括缓释型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班布特罗,此类药物已不作为任何治疗中联合用药的选择,仅在ICS需要附加支气管扩张剂等少数情况下应用(单独应用可能有害,必须与I C S联用)。

1.4 白三烯调节剂

该类药物是除ICS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长效控制药物,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用药。适用于不能或不愿使用激素的患者和年幼且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也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和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的治疗[3]。另外,此类药物单独控制哮喘时疗效通常弱于低剂量ICS,而对于已使用ICS的患者,白三烯调节剂则不能代替ICS,大多数研究还证实该类药作为附加治疗疗效不如吸入性LABA[1]。

1.5 缓(控)释茶碱药物

对于缓(控)释茶碱药物而言,近年来虽然有研究资料显示低浓度茶碱具有轻度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但作为控制药物作用有限,如缓(控)释茶碱不能作为控制哮喘的一线用药,而作为ICS附加药物时,疗效也不如吸入型LABA[1]。有研究表明小剂量茶碱可以抑制气道平滑肌的增生肥大,这可能为慢性哮喘的预防提供一种新思路[4];部分气道可能对β

2

受体激动剂

无反应,但对茶碱有反应,如茶碱联合β

2

受体激动剂和IC S治疗危重哮喘效果可能更佳。

1.6 口服或静脉用激素

对未控制的重度哮喘患者,或作为静脉应用激素治疗的序贯治疗,可能需要长期(>2周)或短期口服激素,但必须注意尽量使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和甲基泼尼松龙等),而对于激素依赖型哮喘,可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给药的方式以减少副作用。

1.7 其他药物

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抗炎作用有限,作用效果也不确切,仅适用于特定人群,且缺乏长期治疗的临床研究资料,不宜用于常规控制治疗;又如抗IgE治疗,目前主要用于经过ICS和LABA联合治疗后症状仍未控制的严重哮喘患者。目前在11~50岁的哮喘患者的治疗研究中尚未发现抗IgE治疗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因该药临床使用时间尚短,其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价格昂贵也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

2 缓解药物

新的观点建议哮喘患者应按需使用缓解药物,以迅速解除哮喘症状,目前常用药物有:

2.1 吸入型速效β

2

受体激动剂(SABA)

该类药物所具有的快速作用和良好的疗效已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公认,是GINA推荐的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青少年哮喘、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也可作为运动性哮喘的预防用药,但对老年人疗效较差。而新药左旋沙丁胺醇则具有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和服用量更少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有资料称其是当前市场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唯一速效支气管扩张药,将取代沙丁胺醇成为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另有

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药物

孙洪全

(山东省青岛疗养院药剂科,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通过对目前几类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药物的概述,了解近年来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理念、策略及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笔者浏览、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类和总结。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已经从单纯解除支气管痉挛转为以防治气道炎症

为主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控制与缓解;常规治疗药物

[中图分类号] R562.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10-57-01

(下转第61页)

cancer[J]. J Clin Oncol,2010,28(6):928-935.

[2] Kim ES,Herbst RS,Lee JJ,et al. Phase Ⅱrandomized study of

biomarker-directed treatmen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The BATTLE(biomarker-Integrated approaches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lung cancer elimination)clinical trial program[J]. J Clin Oncol,2009,27(15):8024.

[3] Smit EF,Dingemans AC,Thunnissen FB,et al.So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at harbor k-Ras mutations[J].

J Thor Oncol,2010,5(5):719-720.

[4] Miller VA,Hirsh V,Cadrane J,et al. Phase Ⅱb/Ⅲ double-blind ran-

domized trial of BIBW 2992,an irreversible inhibitor of EGFR/HER1 and HER2+ best supportive care(BSC)versus placebo+ BSC in patients with NSCLC failing 1-2 lines of chemotherapy and erlotinib or gefitinib (LUX-Lung1)[J] .Annals of Oncology,2010,21(8):1-12. [5] Schiller JH,Akerley WL,Brugger W,et al. Results from ARQ 197-

209:a global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Ⅱ clinical trial of erlotinib plus ARQ 197 versus erlotinib plus placebo in previously treated EGFR inhibitor-naive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J]. J Clin Oncol,2010,28(15):7502. [6] Spigel D,Ervin T,Ramlau R,et a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phase Ⅱ study evaluating MetMAb,an antibody to met receptor,in combination with erlotinib,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nn Oncol,2010,21(9):viii7.[7] Perol M,Chouaid C,Milleron BJ,et al. Maintenance with either

gemcitabine or erlotinib versus observation with predefined second-line treatment after cisplatin-gemcitabine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NSCLC:IFCT-GFPC phase Ⅲ study[J]. J Clin Oncol,2010,28(15):7507.

[8] Bang Y,Kwak EL,Shaw AT,et al. Clinical activity of the oral ALK

inhibitor PF-02341066 in ALK-positiv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J]. J Clin Oncol,2010,28(15):53.

[9] Kwak EL,Bang YJ,Camidge DR,et al.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inhibition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2010,363(7):1693-1703.

[10]Gridelli C,Ciardiello F,Feld R,et al.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an-

domized phase Ⅲ study of first-line erlotinib(E)followed by second-line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CG)versus first-line CG followed by second-line E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NSCLC):the TORCH trial[J]. J Clin Oncol,2010,28(15):7508.

[11]Maemondo M,Inoue A,Kobayashi K,et al. Gefitinib or Chemotherapy

for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Mutated EGFR[J]. N Engl J Med,2010,362(3):2380-2388.

[12]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Overview and Study Design[J]. Radiology,2011,258(1):243-253.

(收稿日期:2011-04-15)

新剂型妥洛特罗贴剂,其安全性、有效性(如能有效预防晨降的

发生)、作用时间长(可持续24h)、使用便利性和依从性高等特点,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验证,同时也为高龄或小儿等口服或吸入给药困难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5]。

2.2 吸入型抗胆碱药物

由于此类药物选择性强,所以大大减少了口干、痰液黏稠、中枢神经兴奋等副作用。这类药物虽比β

2

受体激动剂弱,起效慢,但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对老年人的疗效不低于年轻人,适合于哮喘伴有咳嗽者、有吸烟史的老年哮喘患者。

尽管溴化异丙托品被用在一些因不能耐受β

2

受体激动剂的患者上,但是目前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它对哮喘长期管理方面有显

著效果,如与β

2

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互补作用,同时还可减少毒副作用[1]。复方制剂可必特就是溴化异丙托品和沙丁胺醇的新型混合气雾剂,它具有这两种平喘药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平喘作用迅速、强大、持久且长期应用不易形成耐药现象[6]。

2.3 短效茶碱及口服SABA

作为缓解药,短效茶碱在哮喘急性加重治疗中的作用仍有争议,但有研究显示,对已应用适量SABA的哮喘急性发作,可能无支气管扩张作用,但可能有益于改善呼吸驱动。短效茶碱不建议推荐给已经长期服用缓(控)释茶碱的患者,除非患者血清中茶碱浓度很低或可以进行茶碱浓度监测时;而口服SABA因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大,只有在患者无法使用吸入剂时,才予以考虑[1]。

2.4 全身用激素

尽管全身使用激素不是一种常用的缓解哮喘症状的方法,但是对于严重的急性哮喘是需要的,因为它可以预防哮喘的恶化、减少因哮喘而急诊或住院的机会、预防早期复发、降低病死率[1]。口服给药适用于中度哮喘发作、慢性持续性哮喘吸入大剂量激素联合治疗无效的患者和作为静脉应用激素治疗的序贯治疗,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和甲基泼尼松龙等)。对于激素依赖型哮喘,可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给药的方式,以减少副作用。

本研究从常规药物方面综述了哮喘的防治,只有实施以控制为目的的疾病评估、治疗和监测的“三步骤”,特别是使用经全球循证医学证实的联合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效控制哮喘。

[参考文献]

[1]李丹.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 NA)(2009版)[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11-08(2).

[2] 李鸿飞,胡霞,肖向荣. 信必可都保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观

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05,10(6):78-79.

[3] 吴国辉,韩桦.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和前景[J]. 中

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7(5):52-53.

[4] 徐国平,张瑛.小剂量茶碱联合氟替卡松治疗激素低敏感型哮喘患

者的机制探讨[J]. 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4,27(6):556-557.

[5] 吉小欣,高申. 妥洛特罗贴剂作用的临床观察[J]. 药学专论,2004,

13(12):27-29.

[6] 李永红,林亚宁.可必特气雾剂治疗老年哮喘45例临床观察[J].临

床肺科杂志,2005,10(6):782-783.

(收稿日期:2011-03-28)

(上接第57页)

支气管哮喘---业务学习

综合科业务学习---支气管哮喘 时间:2012-02-23 地点:综合科医护办公室 主持人:高德义主任医师 主讲人:谢俊平副主任医师 参加人: 内容:支气管哮喘诊治的几点体会 1.(定义):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 A:部位:气道 B:病程:慢性 C:疾病性质: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 2.(发病机制):此种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和广泛、易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哮喘两大特点:A:气道高反应性 B:气道受阻 3.(临床表现):A:气道高反应性:过敏原、冷空气、油烟、香水等 可以诱发哮喘发作。

B:气道受阻:从而表现为发作性、可逆性的呼吸困难 (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严重时端坐呼吸、咳白 色泡沫痰。(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或加重、早上重下午 轻、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 4.(发病特征):A.长期性 B: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呈发作性加重。 C: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D: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 E: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缓 解期。 F:自限性 总结:哮喘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疾病,病者的气管因为发炎而肿胀,呼吸管道变得狭窄,因而导致呼吸困难。 5.治疗:A:目标:控制症状,减少发作,不是根治。 B:解痉平喘药及抗炎药。 从哮喘的治疗延伸思考: 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为缓解症状药物,发作时使用,不能常规使用。 2):缓解期及轻、中度哮喘尽可能用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激素。 3):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不能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故哮喘

不主张用抗生素,细菌感染很少是哮喘发病和发作的诱因,抗生素应用仅在明确细菌感染(发热、黄浓痰或者副鼻窦炎的患者)或者重症哮喘的患者才有指针。

支气管哮喘诊疗常规

支气管哮喘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2.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物理检查] 1.双肺哮鸣音。 2.肋间肌内凹。 3.心动过速。 4.奇脉。 5.紫绀或意识模糊。 [辅助检查] 1.支气管扩张试验:吸入β2激动剂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大于200ML为阳性。 2.最大呼气量(PEF):日内变异或昼夜变异≥20%为

阳性。 3.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 以上三种试验方法见肺功能检查节。 4.抗原皮试。 5.动脉血气分析:急性发作时PaO2升高,PaCO2降低,PaCO2“正常”或升高提示病情严重。 6.胸部X线检查: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高,注意有无气胸或肺炎。 [并发症] 气胸、纵膈气肿、胸廊畸形、反复支气管感染,呼吸骤停和猝死。 [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的症状可诊断,症状不典型者需作有关检查。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鼻炎伴后鼻孔滴流,左心衰。 [治疗原则]

1.治疗目标: (1) 以最少的治疗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2) 教会病人自已监测病情及正确用药。 (3) 最大限度控制病情,减少缺勤缺学。 2.药物治疗: (1) 皮质激素:吸入皮质激素:常用丙酸培氯松或丁地去炎松,用定量雾化吸入器(MDI)或干粉剂吸入。剂量为:丁地去炎松200~600ug/天。如病人需口服皮质激素,?吸入制剂需继续使用。吸药后漱口以减少对口咽的副作用。 口服皮质激素:强的松每天30mg用5天,如果改善缓慢需延长疗程。疗程短于14天不必逐步减量。 (2) 茶碱:常用氨茶碱或缓释型茶碱口服,用于轻-中度发作,剂量为每公斤体重6~10mg,使血茶碱浓度保持在5~15ug/ml水平。很多药物如环丙沙星、红霉素、甲氰咪哌、抗抑郁药、地尔硫草(Ditiazem)、维拉帕米、氟康唑等可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妊娠、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影响茶碱的代谢。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常规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常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田小华 一、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料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主要与过敏、感染、环境、药物、职业、运动、精神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们哮鸣音、胸闷或咳嗽,症养可自得或经治疗后缓解。发作前常有干咳、呼吸紧迫感、连打喷嚏、流泪等先兆,发作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哮鸣三症状。 二、一般护理(一)按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气体,温湿度适宜。 (三)喘息者绝对卧床,给予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四)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如蛋羹、面条,稀饭等,多饮水,饮水量2500~3000ml,避免冷、硬、辣,油炸食物,禁止进食已知过敏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是,蟹,姜,木瓜等,戒烟酒。 (五)观察意识及生命休息变化、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观察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及患者伴随症状,及时正确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 (六)保持呼吸道通路,及时氧疗。痰多不易咳出者指导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必要时行吸痰。 (七)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及平喘药。茶碱类药应观察有无恶心、心律失常症状;β2受体激动剂注意有无心悸及骨骼肌震颤等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应观察有无消化性溃疡等副作用;呼吸兴奋剂应观察呼吸、意识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八)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使用激素类吸入剂时注意使用前后漱口,防止口腔霉菌感染。 (九)安慰患者哮喘发作时勿紧张焦虑,必要时进行放松训练,积极配合治疗。 三、专科护理 (一)改善缺氧状态护理。哮喘发作时给半卧位或坐位,安慰患者,消除顾虑。按医嘱给予吸氧,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缓解患者呼吸困难。 (二)支气管解痉药物及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及治疗的重要性,配合注意事项。出现哮喘先兆或发作应立即使用吸入器吸入止喘药物。指导患者使用气雾剂方法:吸入前先缓慢呼气,呼气完毕立即将喷口放入口内,双唇含住喷口,经口缓慢呼气,在深吸气过程中热压驱动装置,继续吸气过程按压驱动装置,继续吸气,吸气末再屏气5~10S,然后再缓慢呼气。若再次及入要等3~5分钟后。指导患者激素药物吸入后漱口,防口咽部真菌感染。 (三)排痰护理。指导有效咳嗽,必要时协助拍背排痰。遵医嘱给予痰液稀释剂或雾化吸入治疗。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激素等药物以缓慢气道炎症水肿;痰液难排出者,必要时给予吸痰。 (四)哮喘持续状态者,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 持续低流量吸氧,慎用或禁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和咳 嗽反射;注意出入量的平衡,注意补液的速度,特别是使用大 量激素时,必须慢速静滴。 四、健康教育 (一)了解家庭及生活环境的过敏原,如防止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的吸入;居室避免放置花草、皮毛等。经常调节淫湿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注意戒烟、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正确使用

哮喘的分类与治疗

哮喘的分类与治疗 什么是哮喘:我们一般所说的哮喘就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大家熟知而又非常喜爱的著名歌星邓丽君就是被哮喘夺去了生命。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约3亿人,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 哮喘的分类与联系: 根据哮喘的发病原因哮喘又分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哮喘、心源性哮喘、混合型哮喘;从年龄段又分为儿童性哮喘和老年性哮喘。它们都有各自的临床表现症状。 这几种哮喘之间或多或少多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说过敏性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同时存在,在医学上就称为混合型哮喘。再如过敏性哮喘也有可能和支气管哮喘并存,因为有些人患有支气管哮喘,同时又是过敏体质,容易引发过敏性哮喘。 所以,当您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感觉不适的时候,千万不要大意,不要自己乱服一些止咳平喘等药物,应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查明病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尽早的有效的治愈您的疾病,达到康复的目的。 有效治疗哮喘的方法: 目前,治疗哮喘的方法有很多,但大都是治标不是本,不能起到根治的目的,我院引进先进的AFC国际标准化哮喘治疗体系,它是欧美领先的西医治疗体系与祖国传统中医的完美结合,六中不同的疗法,针对不同的病情病因使用不同的疗法,起到根治、康复的目的,该治理体系集精确诊断、中西合璧治疗、愈后健康管理为一体,起到有效治疗、切断根源;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深入诱导排痰、净肺、润肺、养肺;疗程短、见效快的四大优点。其治疗效果受到众多患者的肯定和赞许。 温馨提示:山西气管炎专科医院是一所以治疗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我院以人为本,聘请国内知名医学泰斗担任医疗总顾问,十几名权威医学专家担任医疗专科的首席专家确保疗效和安全;引进先进的AFC国际标准化哮喘治疗体系,快速、精确地检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答:⑴反复发作哮喘,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⑵发作时在双侧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⑶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⑷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哮喘,气急,胸闷和咳嗽⑸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支2、气管哮喘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 答:心源性哮喘由阵发性咳嗽,常可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病情许可做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有助于鉴别 3、.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单纯PaO2<60mmHg为Ⅰ型呼吸衰竭;若伴有PaCO2>50mmHg,则为Ⅱ型呼吸衰竭 4、.简述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答:病程多呈慢性经过,起病多在小儿或青年期.多数患者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㈠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2反复喀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㈡体征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类? 答:㈠按解剖学部位分类⒈中央型肺癌⒉周围型肺癌㈡按组织病理学分类⒈非小细胞肺癌①鳞状上皮细胞癌②腺癌③大细胞癌④其它⒉小细胞肺癌 6、呼吸性衰竭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㈠急性呼吸衰竭1保持呼吸道通畅2氧疗3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4病因治疗㈡慢性呼吸衰竭1氧疗2机械通气3抗感染4呼吸兴奋剂的应用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7、心力衰竭的类型中心功能的分级? 答: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室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平时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8、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疼痛的主要症状时什么? 答:①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②诱因多不明显③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④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⑤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9、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哪些体征? 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②可有出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率③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④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⑤可出现交替脉 10、稳定性心绞痛诊断 :①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②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③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④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 11、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什么? 答: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1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答:①原为稳定性心绞痛②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③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支气管哮喘护理查房

支气管哮喘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体流速受限、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呼吸顺畅、无胸闷、气促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紫绀等情况。针对哮喘患者凌晨发作和加重特点,要加强后半夜床旁巡视。 2、了解患者复发哮喘的病因和过敏源,避免诱发因素。将患者安 置在洁净、温暖、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病房,病室内没有刺激 性气味,不铺地毯,不放花草,采用湿式清扫,避免扫地和整理 床铺时尘土飞扬,病室物体表面定期消毒,避免用刺激性气味强 的消毒液。 3、发作时要取合适体位,半卧位或坐位,衣着宽松、温暖。 4、按医嘱给与吸氧2~4 L/min。 5、重症哮喘发作期间,营养消耗特别多,患者体内水分、蛋白质 等大量丢失,应予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劝其少食多餐, 避免过饱、太甜、太咸,过于油腻的食物摄入。对有某食物过敏 者劝其忌食。 6、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法等呼吸功能锻炼,以改 善肺通气。 7、按医嘱定时给与支气管舒张剂、激素等药物,并注意评估其效 果及不良反应。 效果评价:患者胸闷、气促有所缓解。(4.3) 2、焦虑——与呼吸困难、哮喘发作伴濒死感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1、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主动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及医护人员,消除其陌生感和紧张感。 2、加强巡视、注意安慰病人、向病人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以缓 和其紧张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 3、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时,设法分散病人注意力,指导病人进行深 而慢的呼吸,以缓解症状。 4、指导、教育病人家属尽其最大努力帮助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和 后顾之忧。 效果评价:患者情绪稳定。(4.3)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减少和癌肿消耗有关。 预期目标:改善营养和全身状况。 护理措施:1、发作期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勿勉强进食。 2、补充电解质,嘱病人进食含钾的食物,例如香蕉、橙汁等食物, 并遵医嘱予以补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以调节水电解质紊乱,适当 补充水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严密观察有无体重明显下降。 效果评价:患者食欲有所增加,摄入基本正常,无脱水征象。(4.8) 4、活动无耐力——与哮喘反复发作出现的疲惫、呼吸困难有关。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2016年3月 中华儿科杂志,第54卷第3期第167页-第181页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1,2,3]。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4],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5]。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疾病,改善预后。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6]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参照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7,8,9,10,11]以及国内的哮喘诊治共识[12,13,14,15,16],汲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防治儿童哮喘的重要临床经验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6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 (1)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发作间歇期无症状。(2)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作的间歇期也有症状(如夜间睡眠过程中、运动、大笑或哭闹时)。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相互转化。 2.按病程演变趋势分为: (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肺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征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患儿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有关。(3)迟发性喘息/哮喘:患儿有典型的特应征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和变应性鼻炎,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但是应该注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上述表型分类方法通常无法实时、可靠地将患儿归入具体表型中,因此这些表型分类的临床指导意义尚待探讨[17]。 三、哮喘诊断标准

哮喘病情的分级和长期治疗方案

哮喘病情的分级和长期治疗方案(5岁以上患者) 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 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分级临床特点 间歇状态(第1级)症状<一周1次 短暂出现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 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 轻度持续(第2级)症状≥一周1次,但<一日1次 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但<一周1次FEV1≥80%预计值或PEF≥8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30% 中度持续(第一日有症状

3级)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一周1次 FEV160%~79%预计值或PEF60%~79%个人最 佳值 PEF或FEV1变异率>30% 重度持续(第4级)一日有症状 频繁出现 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 体力活动受限 FEV1<60%预计值或PEF<60%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30% 哮喘病情控制水平的分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 治疗期间哮喘病情控制水平分级 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在任未控制

(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何一周内出现以 下情况) (在任何 一周内出 现以下情 况) 白天症状无(或≤2次/ 周) >2次/周活动受限无有 夜间症状/ 憋醒 无有 需要使用急救药的次数无(或≤2次/ 周) >2次/周 肺功能 (PEF或FEV1) 正常 <正常预计值 (或本人最佳 值)的80% 急性发作无每年>1次在任何一 周内出现1

次 长期治疗方案的确定: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要根据病情及治疗反应制定个体化的长期治疗方案。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缓解药物(如速效β2受体激动药等)。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缓解药物按需使用。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可分为5步(见下表)。对于初诊哮喘患者可选择第2步治疗方案,若哮喘患者病情较重,直接选择第3步治疗方案。如果治疗方案不能使哮喘得到控制,应升级治疗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当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后,治疗方案可以降级治疗。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每天剂量与互换关系见表。 哮喘病情控制分级治疗方案(用于5岁以上患者) 病情控制分级 治疗措施 降级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8 年修订) 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 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 1 / 15

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 1 项: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吸入速效 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 15min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 1-2 周后,FEV1 增加12%; (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 1 ~2 周)20%。 符合第 1 ~4 条或第 4、 5 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特点 1.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临

支气管哮喘护理查房

呼吸科护理查房(四月) 床号:38床姓名:英性别:女年龄:75岁住院号:6 入院诊断: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食道下段鳞癌3、脑梗后4、高血压病 入院时间:2009年3月30日 [主要病史] 主诉:反复气喘五十余年,加重一个月。 现病史:患者五十余年前于季节交换时反复出现气喘,伴有咳嗽,咳白或黄痰、量较多,偶痰中带血丝,无发热、胸痛,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刺激性呛咳,无关节肿痛。因症状反复,曾多次住院治疗。近十年来患者反复出现气喘,但咳嗽、咳痰不明显。本次入院前一月,患者出现气喘伴咳嗽、咳黄痰,无胸闷、紫绀、喀血,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黑蒙、晕厥,地段医院予以平喘及抗炎(丽扶欣)治疗后,病情无好转,现为进一步诊治,拟“支气管哮喘”收入我科。 本次发病来,精神萎,胃纳可,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入院时患者T:37.0℃ P:78次/分 R:20次/分 BP:120/70mmHg [既往史] 1、有反复气急、咳嗽、咳痰史56年,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有肝炎50年 3、70年代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01年行肾结石体外碎石术。 4、2008年8月胃镜明确诊断为“食道下段鳞癌”,因肺功能差无手术指征。于2005年11 月20日起行食道病灶+纵隔转移淋巴结区姑息性放疗,一周后出现呕吐、胃痛并哮喘发作。故暂停放疗。 [治疗原则] 1、完善各项辅检(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痰培养、胸部CT等)。 2、抗感染(患者为老年女性,有反复发作病史,此次在外院二代头孢使用两周,但效果不 佳,故予以信力威积极抗感染治疗)。 3、扩冠解痉平喘(多索茶碱、苏顺),化痰(兰苏)。 4、对症支持治疗(泰美尼克制酸,补充电解质)。 [异常化验] 3.30电解质:钠:127 (137-145mmol/L) 钾:2.4 (3.6-5.0 mmol/L) 氯:89 (98-107 mmol/L) 3.30血气分析:pH:7.47 BE:-4.7(-3-3 mmol/L) CHCO3: 17.8 (22-26 mmol/L) TCO2:18.5 (23-27 mmol/L)

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 发表时间:2017-08-29T15:22:49.5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作者:肖天英朱世立(通讯作者) [导读] 支气管哮喘是人类四大顽疾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显著上升。 (重庆市永川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2162) 【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体系应用价值。方法:门急诊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支气管哮喘84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患者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分级治疗,持续6个月。结果: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治疗前,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观察组急性发作率2.38%(1/42),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治疗支气管哮喘非常必要,有助于预防急性发作。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分级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92-01 支气管哮喘是人类四大顽疾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显著上升。针对哮喘,临床常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维持治疗,预防发作,但需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病情不尽相同,医师在进行治疗时,有必要充分地评估患者的急性发作风险、控制情况,以此指导用药、制定医嘱[1]。为进一步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管理水平,医院尝试进行对照研究,评价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治疗体系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门急诊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登记在册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65岁;(2)一般状况尚可,急性发作期得到控制,进入慢性持续期;(3)未合并其它严重的致死性疾病;(4)可获得随访;(5)知情同意。入选对象84例,其中男35例、女49例,年龄24~64岁、平均(45.1±10.6)岁。有家族病史21例。病程6个月~8.4年,平均(3.4±1.4)年。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患者42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仍给予常规的疾病管理,医嘱规律用药,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患者自行吸入用药,或口服用药,部分患者联合或单独应用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预防或治疗哮喘。观察组:进行分级治疗,根据哮喘控制情况进行分级,定期随访、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均入院治疗,予以吸氧、补液、抗炎、解痉平喘、积极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控制情况主要依据白天、夜间症状、有无憋醒、有无活动受限、肺功能、需要用药缓解发作次数等判断。对于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制定肺功能康复计划,督促落实肺功能康复训练,如缩唇训练、腹式呼吸运动等[2]。观察时间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比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WPS表格记录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采用(x-±s)反映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否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n或%反映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高于治疗前,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6个月内,观察组急性发作率2.38%(1/42),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数哮喘患者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药物达到有效控制,避免急性发作。但传统的疾病治疗管理以单纯抗炎、抗过敏为主,疗效受患者的依从性影响较大,同时不重视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哮喘反复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减退,急性发作严重并发症风险明显上升[3]。研究中,分级治疗患者6个月后仅1例出现急性发作,其余41例肺功能明显改善,炎症指标CRP显著下降,说明长期规范的分级治疗对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肺功能改善对于减轻缺氧所致靶器官特别是心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支气管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减轻,有助于降低急性发作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4]。 目前困扰哮喘控制的主要问题是哮喘患者缺乏足够的用药知识,对疾病管理不够重视。分级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帮助患者制定一个科学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性地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J].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2]雷雪春,朱黎明,戴爱国.药物基因组学与哮喘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09):871-874.

支气管哮喘试题详解

支气管哮喘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B、血中嗜酸性细胞增高 C、气道激发试验阳性 D、皮肤敏感试验阳性 2、参与速发型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细胞为: A、血小板 B、肥大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3、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 A、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B、胸闷 C、干咳 D、胸痛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提示: A、病情好转 B、出现呼碱 C、病情恶化 D、没有临床意义 5、关于外源性哮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已知的过敏原 B、常在童年、青少年发病 C、多有家族过敏史 D、为?型变态反应 E、多由体内感染灶引起 6、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不会出现: A、FEV1/FVC%下降 B、MMFR降低 C、RV、FRC增加 D、RV/TLC%增加 E、PEF增加 7、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哮喘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抑制炎症反应 B、减少组胺合成 C、增加β受体和PGE受体的数量 D、抑制磷脂酶A2,阻止LTS、PGS、TX和PAF的合成 E、抑制胆碱能受体 8、某患者近年来反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坐起后呼吸困难减轻,其最大可能诊断: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肺癌 C、慢性支气管炎 D、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9、女性,35岁,哮喘急性发作时体检发现过度充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似,此时最好的 鉴别方法是: A、拍摄胸片 B、测定RV、TLC,计算RV/TLC% C、高分辨CT D、经皮肺活检 E、给予舒张气道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胸片,测定RV、TLC 10、男性,35岁,中度哮喘患者,就诊时下述指标对于判断哮喘程度更为准确的是: A、心率加快,110次/分 B、房性早搏2次/分 C、血压升高148/90mmHg D、奇脉 E、房室传导阻滞 11、女性,20岁,反复发作性喘息10年,多于夏季发作。3天前闻油漆味后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吸入B2受体激动剂呼吸困难不能缓解来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为了客观地评价此患者的病情,最简单和客观的检查方法是: A、拍胸片 B、测定峰流速 C、测定最大通气量D动脉血气分析E、心电图 12、男性,20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大汗,持续5小 时,静点氨茶碱不能缓解来诊。查体:BP16/10.67Kpa(120/80mmHg),心率130次/分。双肺布满哮鸣音。紧急处理应选择: A、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B、吗啡皮下注射 C、静推呋塞米 D、静点甲基泼尼松龙 E、静推毛花甙丙 13、女性,25岁,反复哮喘发作10余年,平时常有夜间憋醒,肺内有哮鸣音存在。此次因 重度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时医生嘱长期应用抗哮喘药物,应选择以下哪一种? A、口服抗生素 B、泼尼松 C、口服氨茶碱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1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愿或其他非过敏原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疾病,遗传性过敏体质与本病关系很大。本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痉挛、狭窄。发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暂时性及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发病时患者极其痛苦,做好该病人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是很重要的。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与心悸、憋气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不宜咳出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病室环境布置力求简单,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接触过敏原。 2、帮助病人选择舒适的卧位,更换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3、给与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禁止食入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如鱼、虾及蛋类等。 4、观察病情,了解病人生活环境,家庭及工作环境,观

察发作诱因及饮食习惯以便寻找过敏原。 5、密切观察发作先兆,如胸部发紧、呼吸不畅、喉部发痒、干咳、精神紧张等,有先兆时,应立即给予少量解痉剂,以制止哮喘发作。 6、发作时要守护及安慰病人,解除紧张。发作若伴发绀、呼吸困难,给与西吸氧。 7、发作时按医嘱迅速给药。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8、哮喘发作严重,有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10%水合氯醛灌肠,但禁用吗啡和大量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9、持续性哮喘,由于细小支气管高度痉挛,常发生阻塞性窒息。粘液栓形成或由粘稠痰阻塞,导致呼吸衰竭。应注意: (1)及时纠正脱水。由于进食少,多汗及呼吸频率加快,水分大量蒸发,造成脱水,使呼吸道干燥,痰液无法咳出而造成窒息。因此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补液。但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引起心功能不全。 (2)纠正低钾血症。一般哮喘可在入睡前吸氧1-2小时。持续哮喘可用低流量持续吸氧。 (3)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注意监测血气,及时纠正呼吸衰竭和代谢紊乱。 10、出院指导: (1)休养环境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如室温高且干燥

支气管哮喘疾病诊疗指南

支气管哮喘疾病诊疗指南 【概述】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儿科常见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由多种炎性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T 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气道狭窄。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重。目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可逆性气道阻塞构成了哮喘的三大病理生理特点。其中气道慢性炎症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原因,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最基本的特点。 根据临床表现及其肺功能,支气管哮喘分为:1、急性发作期:患儿表现为突发咳嗽,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胸闷;体征可见胸廓饱满,叩诊双肺过清音,双肺可闻及哮鸣音,严重时呼吸音降低。2、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如喘息、咳嗽、胸闷。主要根据白天和夜间临床表现和肺功能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3、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过治疗症状,体征消失,儿童肺功能恢复到第一秒用力最大呼气容量(FEV1) 或最大呼气峰流速(PEF)>80%预计值,并维持3 月以上。

【病史要点】 1、既往反复发作和其它变态反应病史。家族中哮喘和变态反应疾病史。 2、起病缓急、有无精神刺激、疲劳、受惊等诱因。询问有关的先兆症状:感染性者可先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外源性者有胸闷,喉痒,喷嚏,流清涕;食物性者有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等。 3、询问本次哮喘持续时间,是否日轻夜重或持续严重。有无端坐呼吸,烦躁焦虑,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了解咳嗽轻重,痰的性质和痰液量。首次发作须注意与哮喘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呼吸道异物等鉴别。 4、院外和既往发作情况,何种解痉药有效。 【体检要点】 1、体位,精神和神智,面色,指甲粘膜青紫程度。 2、有无鼻扇,呼气三凹征,呼气延长,两肺呼吸音降低,哮鸣音,鼾音和罗音。同时注意阻塞性肺气肿体征。 3、哮喘危重状态是指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用拟交感神经或茶碱类药物仍不能缓解称哮喘持续状态。应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注意意识、瞳孔、呼吸节律和深度、肌张力及四肢末梢循环。 【辅助检查】 1、血、痰中嗜酸性细胞计数外源性哮喘血、痰中嗜 酸性细胞超过300X10 6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一.填空: 1.评估___________和副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 2.了解患者___________的病因和___________因素。 3.密切观察哮喘___________症状。 4.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饮食。鼓励多饮水。 5.协助患者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鼓励患者___________深呼吸。 6.呼吸困难者,给予___________。 二.简答 1护理评估是什么? 2护理措施是什么?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一.填空: 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___________,了解___________。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3.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评估创口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的情况。 4.患者卧床休息,取___________以减轻___________。 5.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量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的饮食。 6.改善呼吸困难,给予___________,氧流量为___________。 7.减轻胸痛,尽量避免___________,必要时给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 8.胸腔闭式引流者,密切观察________________是否_______,防止___________。 二.简答 1护理措施是什么?

医学毕业论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心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心得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和T淋巴结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大多在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基 础上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不同程度的弥漫性支气管痉挛、黏 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及黏膜纤毛功能障碍等变化。气道炎症引 起易感者广泛气道狭窄和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可或经治疗而缓解,并可导致气道高反应 性。 1.病因病因 较复杂,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的双重影响。(1)遗传因素:哮喘是一种多基 因遗传病,其遗传度在70%~80%。哮喘者可能存在哮喘特异基因、IgE调节基因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基因。(2)激发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变应原、室尘螨(在床上用品、地毯和 有化纤垫充的家具上)、有皮毛的动物、蟑螂、花粉和霉菌、烟草 烟雾、空气污染、运动、剧烈的情绪表达和化学刺激物。有 70%~80%的哮喘病人在剧烈运动后可诱发哮喘,称为运动诱发 性哮喘,或称运动性哮喘。典型病例是在运动6~10min,停止运 动后1~10min内支气管痉挛最明显,许多病人在30~60min内自 行恢复。有些药物,如心得安、阿司匹林类等可引起哮喘发作。 2.3%~20%哮喘病人因服用阿司匹林而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 哮喘。病人因伴有鼻息肉或副鼻窦炎和对阿司匹林耐受低下,因 而又将其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 2.发病机 制(1)变态反应:目前被公认的哮喘的发病主 要为I型变态反应。根据过敏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可分为 速发型哮喘反应(IAR)、迟发型哮喘反应(LAR)和双相型哮喘反应

(DAR)。IAR几乎在过敏原吸入后即刻发生反应,15~30min达高峰,在2h左右逐渐恢复正常。LAR则起病较迟,6h左右发生,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2)气道炎症: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血小板参与的,释放50多种炎性介质和25种以上的细胞因子,造成血管通透性改变,黏膜水肿、渗出、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道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和阻 塞。(3)气道高反应性(AHR):AHR为哮喘病人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迟发反应后炎症继续长期存在形成慢性哮喘症状。(4)神经因素: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和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对气道平滑肌张力、气道黏液腺分泌、微血管血流、通透性和炎细胞释放介质有调节作用,炎性介质与神经递质之间相互关联,通过神经机制可加重或减轻气道炎 症。 1.诊断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2.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 上。 3.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早期左心功能不全常出现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呼气性喘鸣时症状酷似支气管哮喘。此类病人常有明显心脏病史和体征,多呈端坐呼吸,可有双肺底弥漫性细湿啰音等体征,鉴别有困难时,可吸入选择性β2受体兴奋药作诊断性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