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基训答案

地理基训答案
地理基训答案

地理基训答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 A

2 C

3 A

4 C

5 C

6 D

7 C

8. (1) 960万平方千米 (2)漠河以北黑龙

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曾母暗沙

(3) 渤黄东南太平印度 (4) 朝鲜蒙古印度缅甸

日本(5)台湾岛海南岛

9 D 10 C

11 A

12. (1)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俄罗斯(2)北极村的胜景是夏天的“白夜”和冬天的“黑昼”因为极昼、极夜现象只发生在极圈以内

的地区,即665°N以北和665°S以南地区,我国的“北极村”漠河纬度大致为53°N,

因此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极昼和极夜。但因为纬

度较高,夏至前后,每晚只有子夜一两个小时天

色稍微昏暗一些,为“白夜”。冬至时,黑夜时

间很长,白天时间极短,天空灰蒙蒙的,当地人

称为“黑昼”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1课时行政区划和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位

1 D

2 B

3 C

4 A

5 A 6

B 7 C

8. (1)西北(2)四川陕西甘肃山西湖北重庆

贵州云南(3)略

9 B 10 B

11. (1)云南省广东省湖北省黑龙江省(2)广

东南黑龙江(3)①②(4)黑龙江湖北(5)湖

北广东

12. (1)北京河北天津上海浙江江苏(2)辽

宁山东(3)河北重庆(4)陕西

山西

第2课时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 A

2 B

3 C

4 C

5 D

6 C

7 A

8 A

9. (1)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E内蒙古自治区B

黑龙江省C西藏自治区K福建省G山东省(2)

晋云或滇湘(3)兰州西宁(4)略。

10. 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川贵州

安徽福建广东江西

11. (1)贵阳太原昆明(2)江苏安徽内蒙古(3)

沪申秦云闽

12. 如西藏、青海、云南、福建、江西等。

13. (1)京、津、辽、吉、内蒙古、新等。(2)湘、赣、闽、皖等。(3)鲁、冀、晋、秦、蜀等。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第1课时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1 D

2 C

3 B

4 C

5 A

6 D

7 D

8 D

9 (1)略(2)人口快速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上升(3)15(4)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5)有效遏制计划生育

10. (1) 18 8.6人口增长一倍 (2) 2 0.35 人口增长一倍 (3)人民生活

11. 人口的发展要有一个适量的要求,不能只看到其有利的一面而忽略其不利的一面,就我国目前人口的国情来看,人口多且增长快是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甚至阻碍国家的发展。因此。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

基本的国策。

第2课时人口分布及人口政策

1 D

2 B

3 D

4 B

5 D 6

B 7 B 8 D

9 (1)江苏苏南京 (2) 725人/千米

2

10. (1) 50 200 苏沪豫台(2) 山地和高原所占比例大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3)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发

展历史悠久

11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多少

及其增长的快慢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

条件相适应,否则会带来许多问题。各国人口国

情不尽相同,如俄罗斯、加拿大幅员辽阔,地广

人稀,人口数量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生

产力的需求;德国、瑞典等欧洲一些发达国家,

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甚至低于死亡率,人口日

趋老化,使得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

用于养老的费用增加等等,甚至从长远说,关系

到本民族能否存在下去,因此政府鼓励多生育并

给予奖励。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人口大国,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迅猛增加,由1949年的549亿增长到2000年的12.95亿,平均每年新增加1 200多万人口,要满足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将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我们知道我国资源丰富,许多资源总量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如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l/4,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只及世界的1/4,中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占有量只及美国的22%。沉重的人口负担,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严重困难,因此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1 B

2 C

3 A

4 C

5 A

6 D

7 D

8. (1)壮广西壮族(2)回宁夏甘肃青海新疆(3)藏族喇嘛(4)维吾尔新疆

9 A 10 C 11 C 12 D 13 A 14 B

15.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

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2)D 云南泼水节(3)黎族(4)C壮(5)那达慕摔跤赛马(6)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7)云或滇桂粤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地势特点和主要山脉

1 B

2 A

3 D

4 B

5 C

6 D 7

C 8 A

9 (1)西高东低阶梯状(2)高原4000 (3)黄土高原大陆架(4)自西向东太平

10 C

11. (1)天山新疆维吾尔东西走向(2)二内蒙古(3)东北内蒙古(4)太行河北山西(5)湖南二三(6)秦岭东西中(7)珠穆朗玛峰尼泊尔(8)福建东北—西南走向

12. (1)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高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4)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5)地势西高东低

第2课时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

1 A

2 C

3 B

4 B

5 C

6 D 7

B 8 C

9. (1)青藏塔里木四川(2)昆仑横断(3)

平原(4)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③内蒙古高原

④黄土高原

(5)

山脉名称西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

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平原

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北侧地形区南侧地形区

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祁连山脉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10 B 11 B 12 D 13 A 14

D 15 C

16. (1)珠穆朗玛(2)世界屋脊(3)塔里木塔克拉玛干(4)准噶尔大西

17. (1) 复杂多样山地 (2)东部西部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3) 山区为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同时除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发展种植业外,大多数地区不利于发展种植业。(4)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气温特点和温度带

1 A

2 D

3 A

4 D

5 B

6 A

7.

地区温度带作物熟制主要作物

洞庭湖平原亚热带一年两熟水稻、油菜

东北平原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

海南岛热带一年三熟水稻、热带作物

华北平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玉米、花生

漠河地区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马铃薯

8. (1)差异大越低(2)东西 0(3) C (4)C

9 D 10 D

11.(1)大小(2)暖温亚热 (3)温带水果(苹果)亚热带水果(柑橘)(4)B

第2课时降水和干湿地区

1 D

2 D

3 D

4 C

5 A

6 A

7 C

8. (1)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2)广州哈尔滨(3)集中在夏秋季节(4)哈尔滨北京(5)降水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9 C 10 B 11 D

12. (1)广州北京(2)较大哈尔滨(3)从南向北降水量逐渐减少(4)高温多雨(5)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第3课时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1 B

2 A

3 A

4 B

5 C 6

D 7 C

8. (1)乙甲(2)甲(3)夏(4)温带亚热

9. (1)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

多雨,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AB 冬季气温都

在0 ℃以下 CD 冬季气温都在0 ℃以上(3)DCBA(4) D A (5)雨热同期

10 B 11 C

12.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与国土面积广大是分

不开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度,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东西跨度达60多度,造成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降水差异,形成了不同

的干湿地区。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

多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

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

多种生物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

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第4课时季风气候显著及主要气象灾害

1 C

2 B

3 A

4 B

5 B

6. (1)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2)夏季风离

海洋遥远,位于非季风区(3)南太平印度温暖

湿润(4)夏秋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水旱

7 D 8 B 9 B 10 A 11 C

12 D

13. (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滇)(2)

二 (3) 黄土黄河四川 (4) D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第1课时主要河流和湖泊

1 B

2 A

3 B

4 A

5 (1)外流区内流区(2)青海咸水湖

洞庭湖南鄱阳淡水(3)黄河长江珠

江黑龙江③②①④(4)塔里木

天昆仑气温绿洲新疆(5)额尔齐斯

北冰(6)京杭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6 B

7 (1)松花江珠江黄河长江(2)

季风区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8 (1)汛期蓄水,调节河流水位等(2)围湖

造田泥沙淤积(3)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洪

涝灾害频繁。

第2课时滚滚长江

1 B

2 D

3 C

4 B

5.(1)嘉陵江汉江赣江(2)四川盆地青

藏高原(3)东(4) A 落差大(5)宜昌湖

口(6)水土流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6 D

7 B

8 D

9 C

10. (1)(填注在图上略)(2)上三峡(3)

减少增大上游滥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

生态环境被破坏等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

道阻塞、洪涝灾害等(意思相近即可)

第3课时滔滔黄河

1 C

2 A

3 B

4 B

5 A 6

C 7 C

8. (1)山东(2)宁夏(3)略。(4)形成“地

上河”(5)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9 A 10 C 11 A 12 B 13 B

14.

河段病症

药方

上游荒漠化、水土流失、凌汛

保持水土、大炮炸冰

中游水土流失

治理黄土高原、保持水土

下游凌汛、地上河、断流

修堤筑坝、加固大坝、大炮炸冰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第1课时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利用

1 B

2 D

3 D

4 A

5 A

6 B

7 ①—E ②—D ③—C ④—A ⑤—B

8 D 9 B 10 B 11 D 12 B 13 略

第2课时矿产资源和年太阳总辐射量

1 B

2 C

3 C

4 B

5 (1) A稀土—白云鄂博 B金矿—招远 C

镍矿—金昌 D煤矿—大同 E铁矿—鞍山

F石油—华北(2)稀土煤石油铁6. (1)B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

晴天少A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

气透明度好;云量少,晴天多ACDEB(2)太阳

能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成本低且无污染太

阳能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且地区分布有差

异ACB

7. (1)西气东输(2)煤酸雨(3)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上海市(4)塔里木长(5)D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1课时土地资源的分布

1 A

2 C

3 A

4 A

5 C

6 D

7 (1)耕地林地草地因地制宜(2)

草地畜牧耕地人与耕地(3)耕地林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8. (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

地林地草地(2)耕林 400

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3)秦岭—淮河 800(4)内蒙古青藏天山

9.

土地资源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盆地

林地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山地

草地非季风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高原、山地

难利用土地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山地、盆地、高原

第2课时土地资源的利用

1 D

2 B

3 B

4 A

5 C

6 A

7 C

8 D

9 (1)地形复杂多样多种经营(2)沙尘

暴(3)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任答一点)(4)耕地

林地

10 (1)小草的哀求(2)西北地区过度

放牧沙尘暴(3)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减少草场载畜量

11 (1)迅速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2)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口增长快耕地被破坏(3)实行计划生育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第1课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 D

2 A

3 A

4 D

5 A

6 B

7 ①丰水带②多水带③过渡带④少水带⑤缺水带⑥少水带

8 B 9 B

10 (1)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地区耕地少,水资源丰富(2)不合理水资源缺乏(灌溉水源不足)(3)南方

11 (1)400 800半湿润地区(2)陕西(3)冬小麦旱地沙尘暴(4)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5)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从空间分布看,降水南方多,北方少;从季节分配看,主要集中在夏季。华北地区更是集中在7、8月份。造成春季缺水严重(6)缺水严重制约着工农业

生产和城市的发展,对人民生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2课时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利用

1 C

2 B

3 B

4 A

5 A

6 B

7 C

8. 刘家峡—黄河—甘肃二滩—雅砻江—四川岩滩—西江—广西小浪底—黄河—河南

9. (1)空间(2)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集中在7、8月份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多;浪费、污染严重(3)南水北调工程西中大部分路线经京杭运河,减少了工程量(4)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淡化海水等(5)合理即可

10 D 11 C 12 C

13. (1)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2)家庭节水,一水多用;适当提高水价;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言之有理即可)(3)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4)云南傣(5)高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1 D

2 B

3 A

4 C

5 A

6. (1)莺歌海盐场长芦盐场渤(2)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舟山渔场

7. (1)大气污染石油污染固体垃圾污水排放石油(2)实行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利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 过度捕捞制定休渔制度,限制捕捞小鱼等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第1课时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 C

2 D

3 A

4 A

5 C

6 B

7. (1)南注重通风散热和排水降水少(2)甘蔗油菜(3)冬小麦

(4)

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1月平均气温大于

0℃小于0℃

河流封冻情况不封冻封冻

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上 800毫米以下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以旱地为主

8 D

9. (1) 陕西 (2) 4(3)秦岭挡住了北方的强冷空气南下,南方受强冷空气影响小,气温降幅小于北方

10. (1)南(2)“在附近买几座山,栽种一些苹果树”是错误的。原因:该村庄橘树能生长得很好,说明这里属亚热带地区,而苹果是温带的水果,显然不可能在该村庄及其附近栽种。(3)这些影视工作者相关的地理知识可能有些缺乏,出现低级错误不应该。同时,说明学好地理在生产、生活中非常有用。(合理的评价与感悟均可)第2课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 D

2 C

3 D

4 B

5 B

6. (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