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鸡冠花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任务来源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花卉园艺产业的发展,并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提出,大力发展我省花卉园艺产业,扩大了全省花卉园艺种植面积和规模,突出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企业。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工作部署,提高我省花卉园艺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为花卉园艺产业的生产提供标准技术支撑,济源市锦田种苗有限公司提出,制订《鸡冠花制种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并依据GB/T 18247.1-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1部分:切花》与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结合我省生产实际编制鸡冠花制种生产设施、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等内容标准。《鸡冠花制种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将进一步有效指导和促进我省鸡冠花制种种植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在促进我省鸡冠花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任务来源于,2018年3月由河南省种子协会提出,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鸡冠花制种生产技术规程》省地方标准

立项,2018年7月, 《鸡冠花制种生产技术规程》》被列入2018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豫质监标发〔2018〕236号文),批准由济源市锦田种苗有限公司负责承担该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意义和必要性

鸡冠花,原产印度,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30~100 cm,根系发达。茎绿色,有时带红紫色;叶色有绿色、深红色、黄绿色或红绿色。扁形或圆锥状穗状花序形似鸡冠,顶生。花小,花萼及萼片有白、黄、淡黄、红黄、橙、淡红、红和玫瑰紫等颜色。花期7~10 月份。果实为胞果,种子细小。鸡冠花的花色艳丽,花朵经久不凋,矮中型鸡冠花用于花坛及盆栽观赏。高鸡冠及凤尾鸡冠适合作花境及切花,水养较持久,尤其是制作干花为理想材料。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鸡冠花做为主要花卉品种之一,其市场需求量也会大大增加。但国内鸡冠花种子多数靠进口,品种单调,种性退化,质量下降,部分企业自留自种,但种子质量低。严重阻碍了我国鸡冠花产业的健康长久发展,为此制定一套标准的技术规程刻不容缓。如果能对鸡冠花制种,各种植环节加以规范,使其制度化、标准化,鸡冠花品质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将为我省鸡冠花生产带来非常可贵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超前的市场意识水平,使我省花卉产业水平由原来的小农经济真正发展成为商品化、工厂化的产业经济。为了规范我省

鸡冠花种植,进一步提高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促进鸡冠花制种的规范化生产,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发布情况

通过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省外标准的检索,目前没有鸡冠花制种生产技术规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及地方标准。

四、标准起草过程

济源市锦田种苗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组织有关专家针对开展鸡冠花制种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研讨,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标准的编制工作,对需要编制的标准进一步论证和研讨,并进行分工,确定标准编制主要负责人。2018年9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收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标准,并在河南省内调查生产状况、经验及我所多年来各项科研项目数据的基础上,并依据GB/T 18247.1-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1部分:切花》与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了《鸡冠花制种生产技术规程》省地方标准草案。2018年12月召开了市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和花农代表参加的标准征求意见会,经修改整理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标准的编制原则与主要内容的确定

1、原则

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严格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2、依据

鸡冠花制种栽培技术从2013年开始研究,通过多年田间栽培试验,以及收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并在河南省内调查生产状况、经验及我公司多年来各项科研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融合了有关规定和多年来我省鸡冠花制种生产经验,对鸡冠花制种生产更具有指导意义,可操作性更强。

本标准的制订主要依据依据GB/T 18247.1-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1部分:切花》、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 4285以及《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第199号(2002)公告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

3、主要内容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鸡冠花种子的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生产,主要从工厂化容器育苗、规范化大田生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索确定。

1、播种:4月20日,用128穴盘,将穴盘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10%漂白粉消毒后待用。过筛后的草炭和珍珠岩,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消毒,按2:1比例拌匀装入穴盘,将穴盘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将基质浇透水后待用。

2、苗床管理:播种后用薄膜盖住床面保湿,置于连栋温室内催芽,白天视情况通风,10天喷浇水一次,喷水必须将水喷

至穴盘底部滴水为止。出真叶后视情况喷药保护一次。3片叶后昼夜加强通风炼苗,四片叶可以定植大田。

3、定植:土壤消毒,深翻整地后于苗龄4-5片叶定植。定植前苗床喷1000倍百菌清加1000倍乐斯本保护,定植时先在露地垄上挖种植穴,穴内喷施1000倍阿维菌素溶液,后放苗,浇窝水,封土,定植深度为根茎部露于地表面1cm~1.5cm。后铺膜,铺膜后苗必须及时放出,不允许在膜下停留。株距

20cm,行距50cm,亩定植6666株左右。

4、大田管理:关于水分:定植后10天浇水一次,以后每15天浇水一次。关于杂草:生育期内除草2-3次,保证田间无杂草危害。关于病虫害:从6月6日开始,每10天一次。用药以杀虫为主,氟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等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后期如果虫害严重可选择加入苏云金杆菌等生物杀虫剂。辅以使用杀菌剂,一般用百菌清即可,但要注意全身喷匀。关于防倒伏:插杆围绳防止倒伏。

5、授粉:采用蜜蜂等授粉生物。

6、采种:种荚变褐色开始采收,鸡冠花开花35~40天采集种子质量最佳,一般一次采完。

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我省花卉生产历史悠久,但作为产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古老的花卉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省已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设施

化生产、良种化繁育的基本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75万亩,产值突破100亿,出口额为200万美元。2008年从省农业厅获悉,河南省花卉产业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观赏苗木生产面积68794公顷,年销售量135869.5万株;盆栽植物生产5983.3公顷,年销售8829.3万盆;鲜切花类生产面积471.5公顷,年销售量23503.8万;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2456万公顷,从业人数达到20多万人,形成了多种体制并存、各行业涉足、全社会办花卉的良好氛围。花卉业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活跃的、有生命力的绿色产业,显示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经济的新产业。

近几年我省种植鸡冠花在济源、郑州、以及河南省北部等地越来越多,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制定并实施《鸡冠花制种生产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必将进一步促进鸡冠花产业的发展,可以向全省全面推开,将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进度。使花卉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服务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使鸡冠花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对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互惠花卉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七、主要参考文献

1、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杜彦章.鸡冠花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04:53

3、于千桂.鸡冠花栽培技术[J].福建科技报,2011,06:01

4、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2002)

济源市锦田种苗有限公司

2019年4月20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