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电的相关定义和转换

LED光电的相关定义和转换
LED光电的相关定义和转换

LED光电的相关定义和转换

一 光的辐射度学体系和光度学体系

1、光是一种电磁波辐射能量,我们简称:光辐射能量。由电光源将电能转换而成。衡量电光源转换效率高低的物理概念是:光效。

评价光效的体系有两种,即:辐射度学体系和光度学体系。

辐射度学体系:是以纯客观的物理概念为理论基础,以纯客观的物理能量为测量对象的评价体系。它适应于光辐射能量的全波段,仅从能量的角度对光辐射能量进行评价。

光度学体系:是以辐射度学体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人眼睛的生理视觉特性为基础。是以在人眼睛上,能够产生明暗与颜色真实视觉感的光辐射物理能量,为对象的评价体系。光度学体系适应于光辐射能量的可见光波段,是从光辐射能量与人眼睛真实视觉感的相互作用的对应关系的角度,对光辐射能量进行评价。

现阶段,用于照明领域的对光辐射能量的测量和评价体系。在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确立的是光度学体系。但是,由于现实的测量技术和仪表,不能区分可见光、不可见光。对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仍然是一并接收,再按照一定的数显函数关系显示一个数字。其本质仍然是辐射度学的测量和评价体系。

2、光辐射能量,人眼并不是都能看的见。光辐射能量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电光源将电能转换成光辐射能量用于照明时,产生的光辐射能量,并不全是可见光辐射能量。包含可见光辐射能量与不可看见光辐射能量两部分。

电光源将电能转换成光辐射能量用于照明时,人眼睛能感觉到的可见光辐射能量,才是真正有效用的辐射能量。电光源的技术性能与品质不同,光辐射能量的光谱能量分布结构不同。其可见光与不可见光辐射能量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惟有可见光辐射能量比例高的光源,有效视觉光效才能高。

3、电光源产生的可见光辐射能量,具有一定的波长区间范围和光谱能量分布结构。在可见光的波长区间范围内,可见光辐射能量中包括:高灵敏可见光和低灵敏可见光两部分。

电光源的技术性能与品质不同,可见光辐射能量的光谱能量分布结构也不同。在其可见光辐射能量中,高灵敏可见光和低灵敏可见光,辐射能量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惟有高灵敏可见光辐射能量比例高的光源,有效视觉光效才能高。

4、电光源产生的可见光辐射能量,具有一定的波长范围,可以细分成若干个单光谱的光辐射能量。人眼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对每一个单光谱的光辐射能量,一对一地对应一个响应灵敏度。

在平面坐标图上,以波长为横轴,以响应灵敏度为纵轴。将每个单光谱的光辐射能量与响应灵敏度一对一地对应点进行描绘,就会得到一条类似于正弦抛物线的曲线,我们称其为:人眼的视觉特性函数曲线。

人眼的视觉特性函数曲线的物理意义:表征的是人眼的视觉灵敏度与光频谱之间的关

系。表明人眼的视觉感对光具有选择性。同等能量的可见光辐射,其波长不同,在人眼中产生的真实视觉感,是不同的。

研究表明,人眼对λD=555nm(绿光)的光的视觉灵敏度最大,随光的λ的增大或减小,人眼的视觉灵敏度会随之下降。

同样光功率的蓝光和绿光管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光通量是不同的,说明光通量并不等同与光功率,这其中与光学窗口,也就是人眼睛对颜色的灵敏度有关。人的眼睛对555nm(绿光)灵敏度最强,所以同样条件下绿光相比蓝光而言具有更高的光通量。

由试验得到,在同一光功率输出时,既在可见光范围内,当λD=555nm光源的光功率等于1W时(注意不是电功率),其辐射光通量为683 lm;当λD=460nm光源的光功率等于1W时,蓝光的辐射光通量为41 lm;而当λD=660nm光源的光功率等于1W时,红光的光通量为42 lm;当λD<380nm或λD>700nm时,1W光功率的对应辐射光通量仅不到1 lm,也就是进入不可见的紫外或红外范围,这就是说在不同波长的发光光源的发射光功率相同时,人眼感觉到光的辐射的“强度”时不同的,也就是有敏感和不敏感的区分。但如果辐射光通量相同,人眼的感觉就会觉的相同。

因此对照明光源而言,用光通量φ或流明效率来衡量LED电光特性比用光输出功率或其它参数要直观和实用。这就是对于用于照明的大功率LED,通常用辐射光通量这一参数或流明效率来表征其优劣的原因。

二 LED光电的相关定义

光通量(φ)的定义是:点光源或非点光源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能量,其中可产生视觉者(人能感觉出来的辐射通量)即称为光通量。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简写lm),1流明(lumen或lm)定义为一国际标准烛光的光源在单位立体弧角内所通过的光通量,由于整个球面面积为4πR2,所以一流明光通量等于一烛光所发出光通量的1/4π,或者说球面有4π,因此按照流明的定义可知一个国际标准烛光的点光源会辐射4π流明,即φ(流明)=4πI(光强),假定△Ω为很小的立体弧角,在△Ω立体角内光通量△φ,则有△φ=△ΩI

国际标准烛光的定义:发光强度常用单位为烛光(cd,坎德拉),国际标准烛光(lcd)的定义为理想黑体在铂凝固点温度(1769℃)时,垂直于黑体(其表面积为1m2)方向上的60万分之一的光度。国际标准烛光(candela)与旧标准烛光(candle)的互换关系为 1candela=0.981candle

光强的定义:光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1流明的光为1烛光,其单位用坎德拉(cd)表示。其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Iv=dφ/dΩ

式中φ单位为流明,Iv的单位为cd。一个超亮LED芯片的法向光强一般在30~120mcd 之间,封装成器件后,其法向光强通常要大于1cd。

光效是判别LED发光效率的关键参数,指每单位电功率下的光通量,单位为lm/W。通常白炽灯与荧光灯的光效分别为15 lm/W和60 lm/W,灯泡的功率越大,光通量越大。

对于一个性能较好的大功率白光LED器件,现在一般为70、80 lm/W。为了使LED器件更好的应用于照明,还需进一步提高LED器件的发光效率。

色温:当连续光谱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用绝对温度K表示。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接近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由于一些光源为非连续光谱,与黑体辐射的连续光谱不能完全吻合,所以采用相关色温来近似描述其颜色特性。

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如下表:

色温(K) 光色 气氛效果

>5000 清凉(偏蓝的白色) 冷的气氛

3300~5000 中间(白色) 爽快的气氛

<3300 温暖(偏红的白色) 稳重的气氛

不同光源环境的相关色温见下表:

光源 色温(K) 光源 色温(K) 北方晴空 8000~8500高压汞灯 3450~3750

阴天 6500~7500暖色荧光灯 2500~3000 夏日正午阳光 5500 卤素灯 3000

金属卤化物灯 4000~4600钨丝灯 2700

下午日光 4000 高压钠灯 1950~2250

冷色荧光灯 4000~5000蜡烛光 2000

显色指数:太阳光和白炽灯均辐射连续光谱,物体在太阳光和白炽灯的照射下,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颜色,但物体在非连续光谱的气体放电灯的照射下,颜色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我们把光源对物体真实颜色的呈现程度称为光源的显色性。显色指数为对象在某光源照射下显示的颜色与其在参照光源照射下显示的颜色两者的相对差异,差异性越小,即代表待测光源的显色性越好。显色指数越低,颜色越失真;显色指数越高,越接近真实颜色。

常用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如下:

灯的种类 显色指数 灯的种类 显色指数

白炽灯 100 金卤灯 65~93

卤钨灯 100 荧光灯 51~95

高压钠灯 42~52 高压汞灯 25~60

节能灯 85 低压钠灯 25

三 LED光电的相关转换

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假设施加到LED上的电功率为Pe=V F×I F ,此时LED产生的光功率为P light,则用下式定义它的光电转换效率:

η=(P light / P e)×100%

显然η≤100%,它会遵循能量守恒,当η≤100%时,说明有相当部分复合载流子并没有产生光子而损耗,成为PN结中的热能。LED光电转换效率越高,PN结上因加置电功率后引起的热量也越低,但实事上LED目前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不是很高,因此仍遇到LED 的PN结发热和由这一热量引起的种种问题。对于功率型LED,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将PN结上的热量引导出来与环境温度实现热平衡,是设计功率型LED必须考虑的问题。

mcd和mW的相互转换: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光功率mW数不变的情况下,波长越长(<555nm),在视觉函数的影响下,光强mcd越大,对应的光子数越多。(推断:当波长超过555nm后,由于视觉函数的影响,光强mcd应越来越小,尽管对应的光子数越来越多)

当然在波长一定的情况下,光功率mW和光强mcd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由于人眼视觉函数实际上是人对不同颜色的光得到照明感觉的差异,它的作用在于对于LED而言,我们可以知道某一波长色光的LED其极限流明效率是多少,从而不会因此产生对LED的光电参数作“无限止”要求。

例如,对于λD=460nm的蓝光LED,即使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00%,也就是说,施加在LED PN结上的1W电功率,及时产生1W的光功率,此时从视觉敏感曲线上可以查到其辐射光通量也只有41 lm,其流明效率仅41 lm/W,这是460nm蓝光LED的理论极限流明效率,不可能比这个数值再高。利用这一特点就能提供一个估评LED光电转换效率的参考依据。同样对于一个λD=620nm的红光LED,其极限流明效率为100lm/W;对于λD=525nm的纯绿光LED,其极限流明效率可高达140 lm/W。

其次,利用人眼视觉敏感曲线,我们在知道了一个LED的输出光功率后,可以换算出其对应条件下的辐射光通量。例如一个460nm的蓝光LED,当其施加1W电功率时,能输出80mW 的光功率,那么通过下式可约略求出它的流明效率:

φ=41 lm/W × (80 mW /1000 mW) =3.28 lm/W

故此LED的光通量为3.28 lm/W×1W = 3.28 lm

光敏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光敏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骆海强,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2班 摘要:由于当今材料科学技术的快速更迭,高分子材料逐渐成为材料科学领域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类材料。在可利用能源不断缩减的今天,光敏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力度大大提升,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分别对光敏高分子材料的四大类——感光性高分子材料、光能转化高分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本身的特性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性概括,以便快捷了解光敏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0前言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相关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不断探索,高分子材料无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光电材料研究风气盛行的当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汽车等光能利用、转化设备普及的大环境下,光敏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力度渐渐增加,也得到了许多理想的科研成果, 1光敏高分子材料概述 在光照下能表现出特别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即为光敏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里一类主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所触及范畴也较为普遍,如光致抗蚀剂、光导电高分子、高分子光敏剂等功能材料。 光敏高分子材料根据其自身在光照条件下所产生的反应类型及其展现出的特征性能,可以分成如下四类:感光性高分子材料、光能转化高分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 现基于以上分类,对各种材料进行阐述。 2 感光性高分子材料 在光照下可以进行光化学反应的高分子材料常被称为感光性高分子材料。

根据其用途可分为光敏涂料和光刻胶。 2.1光敏涂料 2.1.1光敏涂料的作用机理 光敏涂料具有光敏固化功能,可以利用光交联反应或光聚合反应,使其中的低聚物聚合成膜或网状。经过恰当波长照射后,光敏涂料会快速固化,获得膜状物。因为固化过程较为稳定不易挥发溶剂,从而降低了排放,提高了材料利用,保障了安全性。而且由于是在覆盖之后才发生的交联,使图层交联度更好,机械强度也更稳固。 2.1.2光敏涂料的中常见低聚物的类型 以铁酸锌环氧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涂料为一类的环氧树脂型低聚物,在紫外光的处理下,给电冰箱表面上漆,能够是冰箱表面具有很好的柔顺性且不宜脱落。以含氟丙烯酸酯预聚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一类的不饱和聚酯型低聚物,与光引发剂等结合后形成的混合型涂料,其硬度、耐挂擦力、附着力等性能大大提高。此外还有聚氨酯型低聚物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及聚醚型低聚物。 2.2光刻胶(光致抗蚀剂) 2.2.1光刻胶的作用机理 生产集成电路的现有工艺中,通常会用这类感光性树脂覆盖在氧化层从而避免其被活性物质腐蚀。将设计好的图案曝光、显影,改变了其溶解性,其中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后去除了易溶解的物质,氧化层表面留下不溶部分,从而避免氧化层被活性物质腐蚀。 2.2.2光刻胶的分类 正性光刻胶和负性光刻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根据曝光前后涂膜的溶解性来分类的。其中正性光刻胶受光后会降解,被显影液所消融;而与之相反,在光照后,负性光刻胶获得的图形恰好与掩膜板图形互补,即曝光处会发生交链反应形成不溶物残余在表面形成图像,而非曝光处则如正性光刻胶同样被消融,。 根据光刻胶所吸收的光的紫外波长,还可将其分为深紫外(i-线,g-线)光刻胶,远紫外(193 nm)光刻胶和极紫外(13. 5nm)光刻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Lawrie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过多次实践合成了一种感光灵敏度为4~6 mJ/cm2、分辨率为22.5 nm的

电致发光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应用..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进展 孙东亚*,1,何丽雯2 (1 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2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主要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的一个重要门类-电致发光(有机EL,也称作OLED)聚合物材料的发光机理、制备工艺及应用现状。结合有机OLED相比于传统显示材料及器件具有发光效率高、波长易调节、寿命长、机械加工性能好等优势,综述了OLED材料及器件在环保照明及平板显示领域取得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平板显示; Abstract: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onductive polymer-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c EL, also known as OLED) luminescence mechanism,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polymer materials has been introduced.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display materials and device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OLED has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long life, easy to adjust the wavelength, good machining performance and other advantages. At the same time, we summarized the progress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OLED materials and devices in the green lighting and panel display. 0 前言 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由于其诱人的应用前景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10]。近年来,导电高分子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科学家对其合成、结构、导电机理、性能、应用等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已使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OLED)在一些领域里已经取代了液晶显示器占有平面显示器的主要市场。与液晶平面显示器相比, 有机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以及高效率的节能照明设备具有主动发光、轻薄、色彩绚丽、全角度可视、能耗低等显著特点,吸引很多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国际知名大电子、化学公司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研究这一领域[11-15]。虽然在应用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无论从综合发光效率、发光波长的调整、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OLED材料与器件在制备工艺及品质质量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原理 由电能直接激发产生的发光现象称为电致发光。如图1所示,电致发光材料是通过电极向材料注入空穴和电子,两者通过在材料内部的相对迁移在材料内部发生复合形成激子(激发态分子),然后激子导带中的电子跃迁到价带的空穴中,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产生发光现象。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14077) Education Scientific Project of Young Teacher of Fujian Province(JB14077) 作者简介:孙东亚(1982-),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光电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E-Mail:

PIN光电二极管

PIN光电二极管 1. 工作原理 在上述的光电二极管的PN结中间掺入一层浓度很低的N型半导体,就可以增大耗尽区的宽度,达到减小扩散运动的影响,提高响应速度的目的。由于这一掺入层的掺杂浓度低,近乎本征(Intrinsic)半导体,故称I层,因此这种结构成为PIN光电二极管。I层较厚,几乎占据了整个耗尽区。绝大部分的入射光在I层内被吸收并产生大量的电子-空穴对。在I层两侧是掺杂浓度很高的P型和N型半导体,P层和N层很薄,吸收入射光的比例很小。因而光产生电流中漂移分量占了主导地位,这就大大加快了响应速度。 通过插入I层,增大耗尽区宽度达到了减小扩散分量的目的,但是过大的耗尽区宽度将延长光生载流子在耗尽区内的漂移时间,反而导致响应变慢,因此耗尽区宽度要合理选择。通过控制耗尽区的宽度可以改变PIN观点二极管的响应速度。 2. PIN光电二极管的主要特性 (1) 截止波长和吸收系数 只有入射光子的能量 PIN型光电二极管 也称PIN结二极管、PIN二极管,在两种半导体之间的PN结,或者半导体与金属之间的结的邻近区域,在P区与N区之间生成I型层,吸收光辐射而产生光电流的一种光检测器。具有结电容小、渡越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 目录 PIN型光电二极管的结构 PIN结的导电特性 PIN型光电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PIN型光电二极管的典型应用

PIN型光电二极管的结构 pin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有两种,即平面的结构和台面的结 构,如图1所示。对于Si-pin133结二极管,其中i型层的载流子浓度很低(约为10cm数量级)电阻 率很高、(约为k-cm数量级),厚度W一般较厚(在10~200m 之间);i型层两边的p型和n型半导体的掺杂浓度通常很高(即为重掺杂)。 平面结构和台面结构的i型层都可以采用外延技术来制作,高掺杂的p+层可以采用热扩散或者离子注入技术来获得。平面结构二极管可以方便地采用常规的平面工艺来制作。而台面结构二极管还需要进行台面制作(通过腐蚀或者挖槽来实现)。台面结构的优点是:①去掉了平面结的弯曲部分,改善了表面击穿电压;②减小了边缘电容和电感,有利于提高工作频率。 PIN结的导电特性 pin 结就是在 pin 结的空间电荷区分别在 i 型层两边的界面处,而整个的 i 型层中没有空间电荷,但是存在由两边的空间电荷所产生出来的电场——内建电场,所以 pin 结的势垒区就是整个的 i 型层。 ①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一般 p-n 结的导电(较大的正向电流以及很小的反向电流)主要是由于少数载流子在势垒区以外的两边扩散区中进行扩散所造成的;扩散区是不存在电场的电中性区。在此实际上也就暗示着载流子渡越势垒区的速度很快,即忽略了存在强电场的势垒区的阻挡作用;当然,这种处理也只有在势垒区较薄(小于载流子的平均自由程)时才是允许的。而对于势垒区厚度较大(≈载流子平均自由程)的p-n 结,则就需要考虑载流子在渡越势垒区的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就是将增加一定的产生-复合电流。

(完整版)光电材料

目录 目录 ------------------------------------------------------------------------------------------- 1 1前言----------------------------------------------------------------------------------------- 2 2 有机光电材料 ------------------------------------------------------------------------------ 2 2.1光电材料的分类 --------------------------------------------------------------------- 2 2.2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 ---------------------------------------------------------------- 3 2.2.1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 3 2.2.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发光电化学池 --------------------------------------- 4 2.2.3有机生物化学传感器--------------------------------------------------------- 4 2.2.4有机光泵浦激光器 ----------------------------------------------------------- 4 2.2.5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5 2.2.6光折变聚合物材料与聚合物信息存储材料 ---------------------------------- 5 2.2.7聚合物光纤------------------------------------------------------------------- 6 2.2.8光敏高分子材料与有机激光敏化体系 --------------------------------------- 6 2.2.9 有机光电导材料 ------------------------------------------------------------- 6 2.2.10 能量转换材料 -------------------------------------------------------------- 7 2.2.11 染料激光器----------------------------------------------------------------- 7 2.2.12 纳米光电材料 -------------------------------------------------------------- 7 3 光电转化性能原理 ------------------------------------------------------------------------- 7 4 光电材料制备方法 ------------------------------------------------------------------------- 8 4.1 激光加热蒸发法 ------------------------------------------------------------------- 8 4.2 溶胶-凝胶法 ---------------------------------------------------------------------- 8 4.3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VCD)------------------------------------------ 9 4.4 激光气相合成法 ------------------------------------------------------------------ 9 5 光电材料的发展前景---------------------------------------------------------------------- 10

光电功能材料(王春雷)课程论文

目录 目录 (2)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3) 一、基于STM概念上的AFM的发展概述 (3) 二、AFM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 (3) (1) AFM的工作原理 (3) (2) AFM的工作模式 (4) (3) AFM中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 (5) 三、AFM在材料分析领域的应用 (6) (1) 高分子结晶形态观察 (6) (2) 非晶态单链高分子结构观察 (7) 四、小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Imaging of Dynamic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a Phase-Separated Polymer Surface by Forced Oscillat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10) 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应用 (13) 原子力显微镜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 (18)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14119X 某人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发展,阐述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及工作中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并对其在高分子结晶形态观察和非晶态单链高分子结构观察这两个领域的应用作了综述。 关键字:原子力显微镜,针尖,高分子结晶,非单链高分子 一、基于STM概念上的AFM的发展概述 在当今的科学技术中,如何观察、测量、分析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物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1933年德国Ruska和Knoll研制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继后,许多用于表面结构分析的现代仪器问世.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离子显微镜(FIM)、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光电子能谱(ESCA)等,但是多数技术都无法真正地直接观测物体的微观世界.1982年, Gerd Binnig和Heinrich Rohrer在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1],使人们首次能够真正实时地观察到单个原子在物体表面的排列方式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2]. STM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的样品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的表面与探针针尖的距离非常近时(一般小于1nm),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子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从而产生隧道效应.STM的探针是由针尖与样品之间的隧道电流的变化决定的,因此STM要求样品表面能够导电,从而使得STM只能直接观察导体和半导体的表面结构.对于非导电的物质则要求样品覆盖一层导电薄膜,但导电薄膜的粒度和均匀性难以保证,且导电薄膜掩盖了物质表面的细节.为了克服STM的不足之处, Binnig, Quate和Gerber决定用微悬臂作为力信号的传播媒介,把微悬臂放在样品和STM的针尖之间,于1986年推出了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3] .AFM是通过探针与被测样品之间微弱的相互作用力(原子力)来获得物质表面形貌的信息.因此,AFM除导电样品外,还能够观测到非导电样品的表面结构,且不需要用导电薄膜覆盖,其应用领域将更为广阔. 它得到的是对应于样品表面总电子密度的形貌,可以补充STM对样品观测得到的信息,且分辨率亦可达原子级水平[4].正如Binnig在研制出AFM之初时所指出的那样:”该仪器能测出小到单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若在低温条件下,甚至能检测10-18 N的微小作用力”[5].1988年,国外开始对AFM进行改进,研制出了激光检测原子力显微镜(Laser-AFM)[6-8].我国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白春礼等人在1988年初成功地研制了国内第一台集计算机控制、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系统于一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同年底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其性能一下子就达到原子级分辨率.后来又在已有的STM和AFM的基础上[9,10],成功地研制出国内首台全自动Laser-AFM[11],其横向分辨率为0.13nm.以STM和AFM为基础,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SPM),有激光力显微镜(LFM)、磁力显微镜(MFM)、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近光光学显微镜(SNO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BEEM)、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等.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标志着对物质表面在纳米级上成像和分析的一个新技术领域的诞生,必将为纳米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AFM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 (1)AFM的工作原理 AFM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见图1.

高分子材料

(一) 一、名词解释 1.药用高分子材料(polymers for pharmaceuticals):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经过安全评价且应用于药物制剂的一类高分子辅料。 2.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harmaceutical polymer material science):是研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理化性质、工艺性能及用途的理论和应用的专业基础学科。 3. 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简称高分子,是指分子量很高的一类化合物,其分子链是由许多简单结构单元以一定方式重复连接而成。 4. 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单个聚合物分子所含单体单元的数目是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实际上是各同系分子重复单元数的平均值。 5. 均聚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 6. 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共同聚合而成聚合物 7. 高分子链结构是指单个分子的结构和形态,即分子内结构。分子内结构包含两个层次: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 8. 高分子近程结构是指单个大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 9. 高分子远程结构是指分子的大小与构象。 10. 聚集态结构是指高分子材料整体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结构和织态结构等。 11.加聚反应:加聚物的元素组成与其单体相同;加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二、简答题 1.使用辅料的目的: (1)在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有助于成品的加工。 (2)有助于保护、保持和加强药物制剂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或病人的顺应性。 (3)有助于鉴别药物制剂。 (4)增强药物制剂在贮藏或应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简述高分子辅料在药物制剂十的应用 (1)填充材料 固体片剂:质量均,运输不易破裂,口服后易崩解 高分子功能:控制药物可压缩性、硬度、吸潮性、脆性、润滑性、稳定性、体内溶解速度 功能角色: 润湿剂:药物疏水性强,难润湿-增加药物分散吐,片面光滑 材料:聚乙二醇、聚山梨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聚乙二醇油酸酯 稀释剂和吸收剂:药物剂量<0.1g,不易压制需增加片重体积 原料药含有油类和其它液体,需吸收成为固态,也有黏合作用 (2)黏合性与黏附材料 黏合利料:采用高分子材料的水或醇水溶液或分散液与药粉混合均匀,使药粉团聚,易于压片 (3)粘附材料:粘附在生物黏膜上,应用于口腔、鼻腔、眼眶、阴道、胃肠道特定区段 崩解性材料 崩解剂作用:克服压缩产生的黏结力,应具有亲水性遇水迅速膨胀

光电二极管教程光电二极管术

光电二极管教程 工作原理 结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基本器件,其功能类似于一个普通的信号二极管,但在结半导体的耗尽区吸收光时,它会产生光电流。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快速,高线性度的器件,在应用中具有高量子效率,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 根据入射光确定期望的输出电流水平和响应度是有必要的。图1描绘了一个结光电二极管模型,它由基本的独立元件组成,这样便于直观了解光电二极管的主要性质,更好地了解Thorlabs光电二极管工作过程。 图1: 光电二极管模型 光电二极管术 响应度 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可以定义为给定波长下,产生的光电流(I PD)和入射光功率(P)之比: 工作模式(光导模式和光伏模式) 光电二极管可以工作在这两个模式中的一个: 光导模式(反向偏置)或光伏模式(零偏置)。工作模式的选择根据应用中速度和可接受暗电流大小(漏电流)而定。 光导模式

处于光导模式时,有一个外加的偏压,这是我们DET系列探测器的基础。电路中测得的电流代表器件接受到的 光照; 测量的输出电流与输入光功率成正比。外加偏压使得耗尽区的宽度增大,响应度增大,结电容变小,响应 度趋向直线。工作在这些条件下容易产生很大的暗电流,但可以选择光电二极管的材料以限制其大小。(注: 我 们的DET器件都是反向偏置的,不能工作在正向偏压下。) 光伏模式 光伏模式下,光电二极管是零偏置的。器件的电流流动被限制,形成一个电压。这种工作模式利用了光伏效应, 它是太阳能电池的基础。当工作在光伏模式时,暗电流最小。 暗电流 暗电流是光电二极管有偏压时的漏电流. 工作在光导模式时, 容易出现更高的暗电流, 并与温度直接相关. 温度 每增加 10 °C, 暗电流几乎增加一倍, 温度每增加 6 °C, 分流电阻增大一倍. 显然, 应用更大的偏压会降低结电 容, 但也会增加当前暗电流的大小. 当前的暗电流也受光电二极管材料和有源区尺寸的影响. 锗器件暗电流很大, 硅器件通常比锗器件暗电流小.下 表给出了几种光电二极管材料及它们相关的暗电流, 速度, 响应波段和价格。 Material Dark Current Speed Spectral Range Cost Silicon (Si) Low High Speed Visible to NIR Low Germanium (Ge) High Low Speed NIR Low Gallium Phosphide (GaP) Low High Speed UV to Visible Moderate Indium Gallium Arsenide (InGaAs) Low High Speed NIR Moderate Indium Arsenide Antimonide (InAsSb) High Low Speed NIR to MIR High High High Speed NIR High Extended Range Indium Gallium Arsenide (InGaAs) High Low Speed NIR to MIR High 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 (MCT, HgCdTe) 结电容 结电容(C j)是光电二极管的一个重要性质,对光电二极管的带宽和响应有很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结区面积 大的二极管结体积也越大,也拥有较大的充电电容。在反向偏压应用中,结的耗尽区宽度增加,会有效地减小结 电容,增大响应速度。 带宽和响应 负载电阻和光电二极管的电容共同限制带宽。要得到最佳的频率响应,一个50欧姆的终端需要使用一条50欧姆 的同轴电缆。带宽(f BW)和上升时间响应(t r)可以近似用结电容(C j)和负载电阻(R load)表示:

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

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 课程编号:5030145 任课教师:李立东 学生姓名:李昊 学生学号:s2******* 时间:2013年10月20日

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晶 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传感器和有机存储器这些领域的应用,还对有机光电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有机光电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传感器;有机存储器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elds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 organic transistors, organic solar cells, organic sensors and organic memories , but also futur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photoelectric materials was introduced. Keywords:organic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 organic transistors;organic solar cells; organic sensors; organic memories 0.前言 有机光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存储器等领域。有机光电材料通常是富含碳原子、具有大π共轭体系的有机分子,分为小分子和聚合物两类。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光电材料可以通过溶液法实现大面积制备和柔性器件制备。此外,有机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结构组成和宽广的性能调节空间,可以进行分子设计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能够进行自组装等自下而上的器件组装方式来制备纳米器件和分子器件。近几年来,基于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一直受到科技界的高度关注,已经成为化学与材料学科研究的热点,该方面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化学、材料领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1.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工作始于20 纪60 年代[1],但直到1987 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多层膜结构,才首次得到了高量子效率、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低驱动电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2]。这一突破性进展使OLED 成为发光器件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发光和显示技术相比较,OLED具有低成本、小体积、超轻、超薄、高分辨、高速率、全彩色、宽视角、主动发光、可弯曲、低功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学生:李阳洋王煦何雪瑞黄艺格指导老师:陈永强 摘要:光电二极管是结型器件。当光照射在P-N结时,光子被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和空穴在结区被结电场所收集,在外电路形成光电流。为了保证绝大部分响应波长的入射光能在结区吸收,这就要求空间电荷区有足够宽度,所以外电路加有足够的反偏电压。 关键词:光电二极管;光电流;暗电流;反偏电压;光功率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信号传输和存储等环节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光信号。采用光电子系统的突出优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强、传送信息量大、传输耗损小且工作可靠。光电二极管是光电子系统的电子器件。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是一种能够将光根据使用方式转换成电流或者电压信号的光探测器。常见的传统太阳能电池就是通过大面积的光电二极管来产生电能。 2、工作原理 光电二极管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流或电压信号的特殊二极管,它与常规二极管结构上基本相似,都具有一个PN结,但光电二极管在设计和制作时尽量使PN结的面积相对较大,以便接收入射光。其基本原理是当光照在二极管上时,被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只通过微弱的电流(一般小于0.1微安),称为暗电流,有光照时,携带能量的光子进入PN结后,把能量传给共价键上的电子,使有些电子挣脱共价键,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称为光生载流子,因为光生载流子的数目是有限的,而光照前多子的数目远大于光生载流子的数目,所以光生载流子对多子的影响是很小的,但少子的数目少有比较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光电二极管是工作在反向电压下而不是正向电压下,于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下被光生载流子影响而增加的少子参加漂流运动,在P区,光生电子扩散到PN结,如果P区厚度小于电子扩散长度,那么大部分光生电子将能穿过P区到达PN结,在N区也是相同的道理,也因此光电二极管在制作时,PN结的结深很浅,以促使少子的漂移。综上若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就越大,这种特性称为光导电,而这种现象引起的电流称为光电流。总的来说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它将光的变化转换成反向电流的变化,光照产生电流和暗电流的综合就是光电流,因此光电二极管的暗电流因尽量最小化来提器件对光的灵敏度,光的强度与光电流成正比,因而就可以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图1基本工作原理

高分子发光材料

高分子发光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与无机发光材料相比,以其易合成、易加工、成本低、质轻、发光颜色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几年以有机发光材料制备的发光器件已临近应用阶段,成为当前流行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强力竞争对手。目前研究比较活跃的有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芴【7】等。 2.1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 2.1.1简介 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是将荧光物质(芳香稠环、电荷转移络合物或金属)引入高分子骨架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光致发材料均为含有共轭结构的高聚物材料。 2.1.2发光机理 高分子在受到可见光、紫外光、X一射线等照射后吸收光能,高分子电子壳层内的电子向较高能级跃迁或电子基体完全脱离,形成空穴和电子.空穴可能沿高分子移动,并被束缚在各个发光中心上,辐射是由于电子返回较低能量级或电子和空穴在结合所致。高分子把吸收的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形式耗散,从而可以产生发光现象[8]。 2.1.3分类 按照引入荧光物质而分为三类 2.1.3.1高分子骨架上连接了芳香稠环结构的荧光材料,应稠环芳烃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平面刚性结构,从而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其中广泛应用的是芘的衍生物,如图1。 图1 芘的衍生物 2.1.3.2共轭结构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有以下几类 2.1. 3.2.1两个苯环之间以一C=C一相连的共轭结构的衍生物[9]如图2。吸收光能激发至激发态时,分子内原有的电荷密度分布发生了变化。这类化合物是荧光增白剂中用量最大的荧光材料,常被用于太阳能收集和染料着色。 图2 共轭结构的衍生物 2 .1.3.2 .2香豆素衍生物[10-12]如图3。在香豆素母体上引入胺基类取代基

可调节荧光的颜色,它们可发射出蓝绿岛红色的荧光,已用作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但是,香豆索类衍 生物往往只在溶液中有高的量子效率,而在固态容易发生荧光猝灭,故常以混合掺杂形式使用。 图3 香豆素衍生物 2.1.3.3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许多配体分子在自由状态下并不发光,但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却能转变成强的发光物质。8一羟基喹啉与Al、Be、Ga、In、Sc、Yb、Zn、Zr等金属离子形成发光配合物[13]。 2.1.3.3.1掺杂 目前,掺杂小分子的高分光致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PELD中。常见用于掺杂的小分子有:发蓝光的吡唑磷衍生物、发黄光的萘酰亚胺衍生物以及发红光的DCM 等。把有机小分子稀土络合物通过溶剂溶解或熔融共混的方式掺杂到高分子体系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络合物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稀土的荧光性能。 2.1.3.3.2化学键合法 汪联辉等人先后研究了烷氧基钕,烷氧基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共聚及其荧光性质。发现在共聚物中三价钕离子的荧光特性受其基质影响很小,且其荧光强度随钕含量增加而线性增大,在钕含量高达8%时仍未出现荧光浓度淬灭现象。 2.2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2.2.1简介 有机半导体的电致发光现象早就被人们所熟知。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是指电流通过材料时能导致发光现象的一类功能材料。目前,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PLED)材料以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和易加工性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2.2.2发光机理 与光致发光的电子跃迁机理不同,电致发光是通过正负电极向发光层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分别注入空穴和电子,这些在电极附近生成的空

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光电二极管及其相关的前置放大器是基本物理量和电子量之间的桥梁。许多精密应用领域需要检测光亮度并将之转换为有用的数字信号。光检测电路可用于CT扫描仪、血液分析仪、烟雾检测器、位置传感器、红外高温计和色谱分析仪等系统中。在这些电路中,光电二极管产生一个与照明度成比例的微弱电流。而前置放大器将光电二极管传感器的电流输出信号转换为一个可用的电压信号。看起来好象用一个光电二极管、一个放大器和一个电阻便能轻易地实现简单的电流至电压的转换,但这种应用电路却提出了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为了进一步扩展应用前景,单电源电路还在电路的运行、稳定性及噪声处理方面显示出新的限制。 本文将分析并通过模拟验证这种典型应用电路的稳定性及噪声性能。首先探讨电路工作原理,然后如果读者有机会的话,可以运行一个SPICE模拟程序,它会很形象地说明电路原理。以上两步是完成设计过程的开始。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本文未作讨论)是制作实验模拟板。 1 光检测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设计一个精密的光检测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是将一个光电二极管跨接在一个CMOS输入 放大器的输入端和反馈环路的电阻之间。这种 方式的单电源电路示于图1中。 在该电路中,光电二极管工作于光致电压 (零偏置)方式。光电二极管上的入射光使之 产生的电流I SC从负极流至正极,如图中所示。由于CMOS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输入阻抗非常高,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将流过反馈电阻R F。输出电压会随着电阻R F两端的压降而变化。 图中的放大系统将电流转换为电压,即 V OUT = I SC×R F(1) 图1 单电源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 式(1)中,V OUT是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单位为V;I SC是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单位为A;R F是放大器电路中的反馈电阻,单位为W 。图1中的C RF是电阻R F的寄生电容和电路板的分布电容,且具有一个单极点为1/(2p R F C RF)。 用SPICE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模拟从光到电压的转换关系。模拟中可选的变量是放大器的反馈元件R F。用这个模拟程序,激励信号源为I SC,输出端电压为V OUT。 此例中,R F的缺省值为1MW ,C RF为0.5pF。理想的光电二极管模型包括一个二极管和理想的电流源。给出这些值后,传输函数中的极点等于1/(2p R F C RF),即318.3kHz。改变R F 可在信号频响范围内改变极点。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除一般的结构材料外,一些高分子材料还具有光电磁等性能。下面,本文将对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作一下介绍。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电池成为各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产业界开发的重点。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较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并且商品化了的硅电池、薄膜无机电池以及染料敏化电池,有着成本低、重量轻、制作工艺简单、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突出优点,另外聚合物材料种类繁多,可设计性强,有希望通过结构和材料的改性来提高太阳电池的性能。因此,这类太阳电池具有重要发展和应用前景。 聚合物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包括作为给体材料,受体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已经柔性电极,在此,我们只对其作为给体材料做简单介绍。 在太阳能电池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表征参数:PCE(光电转换效率)、Voc(开路电压)、Jsc(短路电流)、FF(填充因子)。而这些参数与聚合物的吸收光谱、电荷载流子密度、电子能级、溶解性以及聚集和形貌有着密切关系。首先,我们希望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可见-近 红外区应该具有宽而强的吸收,从而有利于Jsc的提高;另外,我们需要给体材料有高的空穴迁移率,受体材料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并且

尽量保证空穴电子传输平衡;因为给体和受体的LUMO能级差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实现激子分离,而且受体的LUMO和给体的HOMO 能级差值决定电池的Voc,所以在保证较窄的带隙和激子的有效电荷分离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给体的HOMO能级或提高受体的LUMO能级可以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Voc,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因为这种电池的活性层是由给/受体的混合溶液涂膜制备的,因此给体和受体材料都需要有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最后,给体和受体的适度聚集可以增强材料对材料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提高载流子传输性能,但过度聚集会影响给/受体的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从而影响激子解离,所以我们希望给体和受体光伏材料具有适度的聚集和优化的互穿网络结构的性能。下面将基于以上几点对以下具体的聚合物材料做介绍。 一、p-型共轭聚合物作为给体光伏材料 1、聚噻吩衍生物 聚噻吩在导电聚合物和共轭聚合物光电子材料方面都占有重要 地位。在掺杂导电聚合物方面,聚噻吩与聚吡咯和聚苯胺一起是研究得最多的导电聚合物材料。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得到商品化应用的透明导电聚合物PEDOT:PSS(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和聚合物太阳电池的阳极修饰层、透明防静电涂层和导电聚合物的固体电容器中)就是一种聚噻吩衍生物。高导电的PEDOT:PSS也被用作柔性透明导电电极材料。 2002年,Alivisatos等在研究共轭聚合物、CdSe半导体纳米棒杂

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

?光电二极管及其相关的前置放大器是基本物理量和电子量之间的桥梁。许多精密应用领域需要检测光亮度并将之转换为有用的数字信号。光检测电路可用于CT扫描仪、血液分析仪、烟雾检测器、位置传感器、红外高温计和色谱分析仪等系统中。在这些电路中,光电二极管产生一个与照明度成比例的微弱电流。而前置放大器将光电二极管传感器的电流输出信号转换为一个可用的电压信号。看起来好象用一个光电二极管、一个放大器和一个电阻便能轻易地实现简单的电流至电压的转换,但这种应用电路却提出了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为了进一步扩展应用前景,单电源电路还在电路的运行、稳定性及噪声处理方面显示出新的限制。 本文将分析并通过模拟验证这种典型应用电路的稳定性及噪声性能。首先探讨电路工作原理,然后如果读者有机会的话,可以运行一个SP IC E模拟程序,它会很形象地说明电路原理。以上两步是完成设计过程的开始。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本文未作讨论)是制作实验模拟板。 1 光检测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设计一个精密的光检测电路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一个光电二极管跨接在一个CMOS 输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反馈环路的电阻之间。这种方式的单电源电路示于图1中。 在该电路中,光电二极管工作于光致电压(零偏置)方式。光电二极管上的入射光使之产生的电流ISC从负极流至正极,如图中所示。由于CMOS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输入阻抗非常高,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将流过反馈电阻RF。输出电压会随着电阻RF两端的压降而变化。 图中的放大系统将电流转换为电压,即 VOUT = ISC ×RF (1)

图1 单电源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 式(1)中,VOUT是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单位为V;ISC是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单位为A;RF是放大器电路中的反馈电阻,单位为W 。图1中的CRF是电阻RF的寄生电容和电路板的分布电容,且具有一个单极点为1/(2p RF CRF)。 用SPICE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模拟从光到电压的转换关系。模拟中可选的变量是放大器的反馈元件RF。用这个模拟程序,激励信号源为ISC,输出端电压为VOUT。 此例中,RF的缺省值为1MW ,CRF为0.5pF。理想的光电二极管模型包括一个二极管和理想的电流源。给出这些值后,传输函数中的极点等于1/(2p RFCRF),即318.3kHz。改变RF可在信号频响范围内改变极点。 遗憾的是,如果不考虑稳定性和噪声等问题,这种简单的方案通常是注定要失败的。例如,系统的阶跃响应会产生一个其数量难以接受的振铃输出,更坏的情况是电路可能会产生振荡。如果解决了系统不稳定的问题,输出响应可能仍然会有足够大的“噪声”而得不到可靠的结果。 实现一个稳定的光检测电路从理解电路的变量、分析整个传输函数和设计一个可靠的电路方案开始。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为光电二极管响应选择合适的电阻。第二是分析稳定性。然后应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输出噪声,根据每种应用的要求将之调节到适当的水平。 这种电路中有三个设计变量需要考虑分析,它们是:光电二极管、放大器和R//C反馈网络。首先选择光电二极管,虽然它具有良好的光响应特性,但二极管的寄生电容将对电路的噪声增益和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另外,光电二极管的并联寄生电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变化,会在温度极限时导致不稳定和噪声问题。为了保持良好的线性性能及较低的失调误差,运放应该具有一个较小的输入偏置电流(例如CMOS工艺)。此外,输入噪声电压、输入共模电容和差分电容也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精度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R//C反馈网络用于建立电路的增益。该网络也会对电路的稳定性和噪声性能产生影响。 2 光检测电路的SPICE模型

光电转换高分子材料

9.4.2光电转换高分子材料 1.光电导高分子光电导材料是一种物质在光激发下产生电子、空穴载流子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移向正极,空穴移向负极,因而在电路中有电流流过,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许多高分子材料在暗处,是绝缘体或半导体,但在光照下变成良导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光电导高分子材料。严格地说真正能称光导材料的物质,应该是指光电流对暗电流的比值(氏/J暗)很大的物质,即发生载流子的量子效率高,寿命长,载流子迁移率大的物质。物质光照射激发后,由于激发能的转移产生离子对(离子自由基)被认为是产生载流子的先决条件。在固体的同种分子之间或同种生色基团间容易发生能量转移;在聚合物中激发能容易沿着高分子链在其侧链的生色基团之间迁移;在高分子膜中,可能同时存在激发能在分子间及侧链生色基团之间的迁移。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这种由光照激发而发生的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对迁移而发生光电流,例如:当对苯二甲酯(DMTP)掺杂聚乙烯咔唑(PVK)后,形成以PVK为给予体、DMTP为受体的电荷转移激活复合物(CT)。 光电导与光电效应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物体的一种内部效应,即原来被物体晶格束缚的电子,由于不能自由地在晶格中运动,所以导电性不好,但在接受光的能量后,电子就处于“自由状态”,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而导电;光电效应则是光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一种作用。光电导是半导体的主要特征之一。硫化镉、硫化铅、锑化铟等半导体,光电导显著,因而常用于制造光敏电阻。 无机和有机光电导材料已广泛用于光通讯、太阳能电池、静电复印、电子照明,传真、显像、自动控制等领域作为传感器,它的需要量已远远超过力、热、磁等其他各传感器之总和。到目前为止,研究的光导电性高分子有下面几类: (1)链中含有共轭键的聚合物,如聚乙炔、聚席夫碱、聚多烯、聚硅烷等; (2)侧链或主链中含有稠合芳烃基的聚合物; (3)侧链或主链具有杂环的聚合物,如聚乙烯咔唑及其衍生物; (4)一些生物高分子及其类似物。其中,聚乙烯咔唑及衍生物是当今研究较多,应用开发较好的一类光电材料。 2.聚乙烯咔唑 聚乙烯咔唑(PVK),其聚集态结构是一堆砌成类似于六角形的刚性棒状结晶的PVK链,它仅横向有序。PVK链上相邻的咔唑上的丌电子沿同一主链相互重叠,从而有利于载流子的迁移。PVK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的微小变化、PVK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都会影响光电特性。聚乙烯咔唑的光响应在紫外区(360nm),而且光导性较弱,必须增感,使其在可见光下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其增感方法包括:①结构增感,即在咔唑的3,6一位引入硝基,氨基或卤素;②络活增感,即在聚乙烯咔唑中加入2,4,7一三硝基芴酮,还有染料(如三芳基甲烯染料)等增感剂。此外,还有避免载流子复合的接触增感和光化学增感。 3.静电复印技术 办公用复印机照相技术(Carlson法)是利用物质的静电和光电现象的图像记录技术。这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PPC法(普通纸拷贝法,plainpapercopier),即把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像(tonerimagine)转印到普通纸上的静电复制法(xerogra—phy);另一种是CPC法(涂层纸拷贝法,coatedpapercopier),是纸本身有感光材料功能的一种电子照相方法,这种方法已用在制作印刷用的胶印版方面。 静电复制法的过程包括:在感光材料表面充上静电,图像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用有机调色剂显影得到看得见的图像、把调色像转印到纸上、定影、清版等步骤。 a.静电复印光电导材料性能指标 (1)光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