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大题与名词)

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大题与名词)
肿瘤学硕士复试试题(大题与名词)

1、快速切片病理诊断的指征有哪些?

⑴确定病变是否为肿瘤,如属肿瘤,应判断肿瘤为良性、恶性或交界性;

⑵了解肿瘤的播散情况,特别是邻近器官组织或淋巴结有无浸润转移;

(3)在行肿瘤手术时,为判断手术切缘是否残留肿瘤细胞,仍应取材送快速切片,待诊断确定后才能结束手术。

2、细胞分化差的异型性常表现有哪些方面?

细胞大小不等,与正常细胞相比,形状各异,染色深,细胞核多增大,核质比例增大,核内染色质为多倍体或非整倍体,并浓集于核膜下,核仁多增大,电镜下显示细胞器趋向简单化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有一定局限性,采用此项检查时应考虑什么?

⑵穿刺标本失去组织结构,基于组织学的诊断是不可能的;

⑶诊断必须建立在了解临床情况基础上,错误的临床信息可导致误诊;

⑷癌的诊断比其分类单纯;

⑸只有阳性诊断有实际意义,阴性报告仍未解决问题;

4、简述肿瘤的血管形成有哪几步?

⑴血管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降解;

⑵内皮细胞游走、出芽;

⑶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分化;

⑷血管腔及基膜形成;

5、诱发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⑶白介素

6、经动脉栓塞(TAE)对肾癌治疗具有的意义?

①术前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手术;

②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进行化疗栓塞可控制肿瘤生长,可以使肿瘤变小,易于手术。

7、请简述抗癌药物动脉灌注选择原则有哪些?

①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对肿瘤敏感药物。

②灌注器官对药物代谢的能力,即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③抗癌药物的药理特征,局部浓度增加 1 倍,杀灭癌细胞数量可增加10 倍;

8、选择性肿瘤动脉栓塞术有哪些作用?

①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减少出血,利于手术;

②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瘤体缩小,减轻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

③对某些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栓塞后可减少内分泌素的产生;

④栓塞术后使缺血癌组织激发机体免疫力,有可能清除远处转移灶。

9、简述恶性肿瘤对宿主的影响有哪些?

1)侵润与转移2)发热3)瘤栓形成4)肿瘤伴随综合征5)恶液质:食欲不振、极度消瘦、严重贫血、全身无力及衰竭。

10、肺腺癌倍增时间是 180 天左右

请答出小细胞肺癌占整个肺癌的百分比是多少?其细胞倍增时间是多少20%~25% 30 天

11、简述肿瘤浸润及转移的机制

1)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力降低;

2)肿瘤细胞与基质的粘附力增加,肿瘤细胞能与基质中层黏蛋白受体及整合素受体粘附力增加;

3)肿瘤细胞能产生组织蛋白酶及透明质酸酶,对细胞外基质(ECM)分解能力增加

4)肿瘤细胞的游走运动:能借助阿米巴运动通过被溶解的基底膜向外运动;

5)某些肿瘤抑制基因低表达,易造成肿瘤转移,如nm23基因

6)肿瘤血管形成条件;

12、免疫缺陷与肿瘤发生有何关联?

原发和继发免疫缺陷者容易发生肿瘤。继发性免疫缺陷: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大量化疗、放疗引起的免疫抑制。这可能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损害淋巴网状系统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机体对肿瘤细胞监视作用。

13、简述肿瘤标记物的来源

1)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

2)肿瘤细胞基因产物;

3)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循环的物质;

4)宿主对肿瘤细胞的反应性产物;

14、如何理解“母细胞瘤”?

幼稚的尚未成熟的细胞。常应用母细胞瘤作为肿瘤的一种类型,如平滑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有的母细胞瘤是良性的,如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横纹肌母细胞瘤等。但是大多数母细胞瘤,往往是高度恶性的,如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15、错构瘤:其本质是局部组织过度生长而形成的一种畸形肿物,是一种非肿瘤性发育异常的病变,它并非真性肿瘤,肿物一般不会持续生长下去。

16、畸胎瘤:是性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发生的肿瘤,多发生于性腺,一般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的多种成分,结构混乱,分为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良性畸胎瘤里含有很多种成分,包括皮肤、毛发、牙齿、骨骼、神经组织等;恶性畸胎瘤没有或少有成形的组织,结构不清。

17、炎性假瘤:它的本质是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并非真性肿瘤,目前多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常形成局部包块,病程较长,可达数年或数十年,症状往往不明显。

18、肿瘤内血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哪些?

1)血管神经感受器不健全,对温度的感受性差;

2)肿瘤血管呈线圈样扩张扭曲杂乱,有动静脉瘘;

3)毛细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和缺乏弹性基膜的外膜组成;

4)随着肿瘤的增大,血管受压容易形成瘤内血栓或闭塞;

5)肿瘤毛细血管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开放状态,即使温度增加,血流并不增加;

19、肿瘤放射敏感性:指一切照射条件完全一致时,机体器官和组织对辐射反应的强、弱和速度快慢情况.若反应强、速度快其放射敏感性就高。主

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细胞分化程变:分化越高,放射敏感性越低;2:细胞增殖能力越强,放射敏感性越高;3:细胞周期时相的分布:M>G2>G1>S期。

20、简述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肿瘤的发生是诸多外界环境因素与体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据携带突变基因的细胞是否来自胚系细胞,肿瘤一般可分为两类:遗传性肿瘤,突变基因始于胚系细胞;散发性肿瘤,突变基因来源于体细胞。无论遗传性还是散发性肿瘤,导致细胞癌变的内在物质基础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同样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某些个体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更易患肿瘤。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21、癌基因是指其编码的蛋白能引起细胞呈恶性生长的一类基因。

原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具有变成癌基因性质潜能的基因称为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大都表现为高度保守的DNA 序列,在细胞增殖、分化或胚胎发育中具有重要功能,这种正常功能并不引起癌变,只有当原癌基因发生某种改变后才具有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作用。

抑癌基因是指其编码的蛋白能抑制肿瘤生长的一类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则抑制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分化成熟,与癌基因共同调控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整个生命过程。

22、抗肿瘤药物体内代谢的特点是什么?吸收情况不一;组织分布的特异性不够;代谢与排泄较快。

23、抗肿瘤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有不同影响,就细胞增殖周期而言,又分为哪两类细胞群?简述其意义?

1)增殖细胞群:指增殖周期中的细胞,能不断按指数分裂增殖,这部分细胞在肿瘤全细胞群中的比率称为生长比率(GF)。增长迅速的肿瘤,GF 值大,对药物敏感。早期肿瘤GF 值大,晚期肿瘤GF 值小

2)非增殖细胞群:静止期细胞、无增殖力细胞、已分化细胞和死亡细胞等

24、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即间期和分裂期。

25、在抗肿瘤药物中第一代铂类是指什么?第二代?第三代?第三代铂类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是什么?是否可逆?

答:第一代:顺铂,第二代:卡铂,第三代:奥沙利铂(草酸铂)。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是可逆的。

26、剂量限制性毒性:化疗药物的剂量和疗效之间存在陡直的线性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一倍的剂量可获得数倍的疗效。但化疗药物大多数因为严重副作用而限疗药物的使用剂量。其中,某些主要的毒副作用成为限制继续增大化疗药物剂量的主要原因,这些毒副作用即为化疗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26、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类)在临床上引起的心肌病分哪几种?

①急性心肌心包炎,用药后几天内发生;

②亚急性心脏毒性,平均 3 个月发生;

③迟发性心肌病,用药后 5 年或5 年以后;

27、ADM心肌毒性机理主要有哪三点?多柔比星(抗肿瘤广、强)

①抑制Na+-K+-A TP 酶活性及钾离子运输;

②抑制核酸代谢;

③自由基作用;

28、请简述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

指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纵隔、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但不能有明显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和胸水。

29、请简述恶性胸腔积液形成的三种主要机制?

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静脉内压增高;

③淋巴液内压力增高;

30、在给病人施行化疗时,血象、肝肾功、心电图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①血象一般情况下每周检查1~2 次,当有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时每周检查2~3 次。

②肝肾功于每周期化疗之前检查一次,疗程结束时检查一次。

③心电图根据情况复查。

31、请简述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中,I 期临床试验的概念和目的?

I 期临床试验也是临床药理学研究

1、确立在一定给药方法和途径下的最大耐受量;

2、确定药物对人的毒性以及这些毒性何时出现、能否耐受、是否可逆;

3、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

32、抗肿瘤药物在临床研究中要分3~4 期进行,请简述临床 2 期试验的主要目的?

试验疗效观察。本阶段的目的是应用一定剂量对固定的病种进行有计划的观察,以确定某一药物的抗瘤谱,观察药物对肿瘤的客观影响、有效率等特点。

33、肿瘤的副综合征:是发生在某些患者体内,由于的产物异常的免疫反应或其他不明原因,可引起、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及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所在部位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径间接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

34、请简述肿瘤引起的神经肌肉系统的副综合征有哪几种?

①小脑皮质变性;②周围神经病变;③亚急性脊髓小脑变性;④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⑤癌性肌病

35、在WHO 实体瘤疗效标准中PR 为何意?

PR 指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 4 周。

36、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又称(dysplasia)。主要指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表现为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排列紊乱。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像增多(一般成正常核分裂像)。细胞具有一定程度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37、增生性病变:是局限性的细胞增殖,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仍然保持正常组织的近似形态,引起增生的病因消失后,增生的细胞也可消退。

38、请简述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分类和病理分类?

①局限型间皮瘤,多数为良性。②弥漫型胸膜间皮瘤,几乎均为恶性。

一类以纤维细胞为主(纤维型),以上皮细胞为主(上皮型)

39、请简述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①清除无用的细胞;②清除发育不正常的细胞;③清除衰老的细胞;④清除有害的细胞;

40、请简述肿瘤抗原有何特点?

①含有大量正常抗原成分;

②缺少组织器官特异性抗原和一些分化抗原,是肿瘤细胞分化障碍的标志;

③存在一些正常细胞所没有的抗原。可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或引起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

41、大肠癌的流行病学有何特点?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的国家为常见肿瘤的第一、二位,且仍处于上升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低。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有明显关系,认为长期高脂肪、高糖、低纤维素的食物,是导致大肠癌的主要原因。

43、请列举特殊类型乳腺癌有哪些?

①炎性乳腺癌;②双侧乳腺癌;③男性乳腺癌;④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⑤湿疹样乳腺癌(Paget 病);

44、肿瘤细胞在细胞遗传学上有哪些特征?

①染色体数量改变:恶性肿瘤细胞中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

②染色体结构改变:断裂、缺失、易位、倒位;

45、请简述肺癌的扩散与转移方式?

①直接蔓延:肿瘤向纵膈、心包、心肌、胸膜等组织和器官直接侵犯、肺组织内可沿支气管及肺泡间孔向蔓延

②淋巴转移:主要途径,癌细胞沿淋巴管向支气管旁、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

③血行转移: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胸导管或直接侵入肺静脉;

④种植转移

46、根治性化疗:必须杀灭体内全部恶性肿瘤细胞。

①诱导缓解,使肿瘤细胞降至10 以下,达临CR;②巩固强化治疗,继续杀灭肿瘤细胞;

47、原因不明转移癌:患者在转移部位表现出症状或体征,通过对肿瘤转移灶的活检已可作出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细胞学诊断,但是通过病史、其他的检查均不能明确肿瘤原发部位。

48、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的适应症?

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生殖系统肿瘤、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病人,经常规治疗无效、复发晚期。病情处在CR 状态时进行移植,效果最佳。

49、请简述口腔恶性肿瘤的病因?

①过多的日光照射;②吸烟;③饮酒;④癌前病变:如粘膜白斑、粘膜萎缩病变;⑤口腔内假牙、锐齿长期刺激;⑥非特异性感染:白色念珠球菌感染,疱疹病毒感染

50、化疗药物诱发肿瘤发病的机制?

①基因畸变:化疗药物可以引起DNA 双螺旋结构交联、染色体重排、转位等。

②免疫监视功能改变:细胞毒药物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遭受严重损害

51、大肠腺瘤发生癌变的因素有哪些?

①腺瘤的组织学类型: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

②腺瘤的大小:与癌变呈正相关;

③腺瘤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程度: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高;

④广基底息肉癌变率高,表面呈菜花样的息肉癌变率高;

52、对胃粘膜异型增生的病人应如何处理?

1)、首先积极治疗各种相关的胃病,如溃疡病积极抑酸、抑菌。

2)、胃息肉应积极行切除术。

3)、轻中度异型增生病人应短期内定期复查,重度病人应立即活检,确定是否已恶变。

53、请简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①腹痛:在中上腹和左季肋区,多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疼痛;②体重减轻;③黄疸;

④其他症状:患者常述乏力,其次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54、请回答大肠息肉切除后如何随访?

息肉摘除后 4 年内,每年至少应1 次肠镜,一旦发现息肉,应行摘除。经常做大便潜血实验,并查癌胚抗原。

55、LANSCLC: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是指侵犯肺尖部或纵隔重要结构,已伴有纵隔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未发现有远处转移。

56、化疗药物紫杉醇的毒性反应

①过敏反应;

②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

③神经毒性:轻度麻木及感觉异常;

④心血管毒性:可有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⑤关节痛及肌肉痛;

⑥胃肠道反应

⑦肝脏毒性

⑧脱发

57、在临床上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的措施有哪些?

在紫杉醇治疗前12 小时口服地塞米松10mg ,治疗前 3 小时再口服地塞米松10mg,治疗前30-60 分钟给予苯海拉明肌肉注射40mg,静注西咪替叮400mg。

58、化疗药物伊立替康(CPT-11)的毒性反应?

①乙酰胆碱综合征:表现为多汗、多泪、唾液分泌增多、视物模糊、痉挛性腹痛;

②中性粒细胞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③延迟性腹泻: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④胃肠道反应;

⑤脱发;

59、化疗药物平阳霉素的毒性反应?

①发热;②胃肠道反应

③指、趾关节肥厚和色素沉着;④脱发;

⑤静脉炎和血管痛;⑥肺纤维化:

⑦过敏反应

60、临床应用草酸铂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禁止用生理盐水稀释;②禁止与碱性药物配伍输注;

③禁止用冰水漱口和冷食;④双手足避免接触冷水。

⑤避免接触铝制品;

61、请简述肿瘤酶学研究的意义?

恶性肿瘤代谢异常的原因主要是控制代谢的关键酶表达失常,而酶系的失常又是基因表达改变的结果。因此肿瘤酶学研究对于了解肿瘤发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寻找肿瘤酶学标志作为临床诊断指标或药物治疗的靶标也有一定的价值。

62、原位癌举例:宫颈原位鳞癌、宫颈原位腺癌、宫颈原位鳞腺癌,皮肤Bowen病、乳房小叶原位癌、乳房导管内原位癌、Paget 病伴导管内原位癌、膀胱原位移行细胞癌。Bowen病亦称原位鳞状细胞癌,为发生于皮肤的表皮内鳞状细胞癌。

63、隐匿性癌:是指原发癌甚小,临床上不易发现的癌。如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的直径小于1cm。

64、高度怀疑为肺癌的病人,为获得病理诊断,请举出四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①痰脱落细胞学;②若发现体表包块针吸活检;③纤维支气管镜;④CT 引导下经胸腔细针穿刺活检。

65、除铂类外,试举出目前四种对NSCLC 最有效的药物?

答:①紫杉醇,②多西紫杉醇,③长春瑞宾(去甲长春花碱)④健择(吉西他滨)

66、根据三阶梯癌痛止痛原则,对于中度疼痛病人,原则上应用哪几类治疗药物?请举出一种代表药物?

答:应该使用弱阿片类±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用药,一般以曲马多为代表。

67、对于治疗癌痛必须遵守哪五个基本原则?

答:①按阶梯给药;②口服给药;③按时给药;④个体化给药;⑤注意具体细节。

68、在应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过程中,最常见的三种副作用是什么?当出现呼吸抑制时,应立即使用什么药物?

答:①便秘;②恶心、呕吐;③镇静和呼吸抑制。纳络酮。

69、请举出霍奇金病(HD)有哪几种亚型?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经典型:①淋巴细胞为主型(LP);②结节硬化型(NS);③混合细胞型(MC);④淋巴细胞减少型。

70、在乳腺癌的经典方案CAF指什么?,C 的常规用量是多少?

C 指环磷酰胺CTX,A 指阿霉素ADM,F 指氟脲嘧啶5-Fu。CTX 常规用量500mg/m2 。

71、高度怀疑前列腺癌,请举出三种无创伤和一种有创性诊断方法?

答:①肛门指诊;②前列腺超声;③PSA 检测。前列腺穿刺活检。

72、AFP 大于多少或持续多长时间才可诊断为肝癌

答:凡AFP>500μg/L 持续 1 个月

73、请简述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有明确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AFP=200ng/ml;

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改变;

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查到癌细胞;

⑤明确的肝硬化病史

74、肝癌从大体分型上分为哪几型?小癌型的概念?

①块状型,②结节型,③小癌型,④弥漫型。

小癌型是指单个癌结节直径小于3cm,或相邻2 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小癌边界清楚,常有明显包膜。

75、请简述对肝癌病人应用栓塞化疗的理论依据?

答:原发性肝癌的血供主要(90%~95%)来自肝动脉,同时化疗药物的疗效与局部血药浓度呈正相关。

76、请简述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主要适应症

①原发性肝癌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接受手术切除者;

②原发性肝癌肿瘤体积较大,术前进行栓塞化疗可使瘤体缩小,便于手术操作,减少出血;

③非根治性肝肿瘤切除术后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④各种实体肿瘤的肝转移,不能手术者。

77、请简述哪些情况下肝动脉栓塞化疗应禁用?

①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②出凝血障碍;

③年老体弱,全身情况差;

④肝硬化严重,重度黄疸和腹水;

⑤脾功亢进,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严重者;

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

78、鼻咽癌病人常见的临床三个主要症状/体征是什么?对局部晚期(III期N2~N3)病人诱导化疗的目的?

①颈部淋巴结肿大;

②流鼻血;

③听力减退或严重中耳炎。

诱导化疗目的:①对放疗起增敏作用;②控制局部扩散;③预防远处转移。

79、浸润性子宫内膜癌大体可分为哪两种?其主要转移途径是什么?

①局限型腺癌,②弥漫型腺癌。①直接蔓延,②淋巴道转移,③血道转移

80、化疗药物异环磷酰胺可导致的主要副作用?预防?血尿美司钠

81、黑色素瘤的首选药物,其单药有效率可达多少?氮烯咪胺,其单药有效率可达20%。

82、请简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作用机理?

①刺激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②动员造血祖细胞进入外周循环;③拮抗祖细胞的凋亡;④增强成熟的效应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83、请简述乳腺癌术后放疗指征?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84、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原则:

I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一般不做术后放疗。

II 期乳腺癌患者如果腋窝淋巴结阴性,不做放疗,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可以放疗,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及以上需放疗。III期乳腺癌均需要进行放疗。淋巴结阴性的只照射胸壁,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照射锁骨上和胸壁,超过4个转移的或者锁骨下淋巴结有转移的照射胸壁、锁骨上、内乳区

腋窝一般不做放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对腋窝有残余病灶,手术难以清除超过2cm者,或者是腋窝血管内有癌栓形成的可以补加腋窝照射。

85、请举出三种诊断乳腺癌的常用无创检查和一种有创检查。

①触诊;②乳腺钼靶平片;③B 超。细针穿刺活检。

86、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可根据距癌灶远近分为1、2、3站和远处淋巴结,请说出第3 站淋巴结?

腹腔动脉旁淋巴结,肝门、肠系膜动脉旁淋巴结和结肠中动脉旁淋巴结

87、胃癌化疗方案中最常用的ELF 方案?

E 为VP-16,L 为CF(四氢叶酸钙),

F 为5-Fu依托泊甙

88、进展期胃癌:癌灶侵至肌层以下,浆膜层或浆膜外者,不论病灶大小与有无淋巴结转移。

89、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辅助化疗,有哪些情况可酌情化疗?

①病理恶度高;②有脉管瘤栓和淋巴结转移;③胃癌面积>5cm④多发癌灶;⑤青壮年胃癌

90、食管癌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症:

①一般情况良好,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②无声带麻痹,无远处转移者;

③病变短于7cm,食管无狭窄;

④无穿孔征象以及显著胸背痛。

禁忌症:

①恶液质、穿孔;

②气管镜证实侵犯气管;

③食管明显狭窄;

④有远处转移,严重胸背痛

91、如何减少食管癌放疗中的食管穿孔?

①适当降低放疗总剂量或放慢照射速度,以免肿瘤组织脱落,正常组织不能及时修复而致穿孔;

②放疗中可予以 2 周左右抗生素,避免感染引起穿孔;

③对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予以支持治疗,促蛋白合成剂、白蛋白等;

92、请简述放、化疗同步应用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①化疗药有抑制和修复放射损伤的作用,如放线菌素D、阿霉素;

②放、化疗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细胞群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③肿瘤细胞受照射后分裂加快,同步化疗可减退肿瘤增长;

④一些化疗药物可为放疗增敏;

93、请简述WHO提出的关于肿瘤的“三个三分之一”是什么?

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治愈;三分之一目前仍需姑息治疗。

94、化疗时应了解哪些情况?

①明确诊断:最好取得病理或细胞学诊断;

②明确治疗目的,制定化疗方案,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③疗程结束评价近期疗效;

⑤每周查1~2 次血象,疗程前后要复查肝肾功;

⑥掌握停药指征:出现严重血性感染、严重心肝肾损害、出血性膀胱炎,血象。

95、Cancer 与Carcinoma ? Cancer 癌和肉瘤;Carcinoma 癌

96、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是它对某些有害因素的反应,是机体保护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酷似恶性淋巴瘤或者淋巴结转移癌,但组织学表现淋巴结结构保存完好,细胞形态无异常。

97、请简述肝动脉栓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肝动脉栓塞的适应证:

①肝癌②肝转移瘤;③肝血管瘤、肝内动-静脉瘘等血管性病变;④肝外伤破裂出血;⑤胆道出血

肝动脉栓塞的禁忌证:

①肝癌病变弥漫,肿瘤侵犯80%以上或门静脉主干癌栓时;

②伴严重肝硬化;

③肝癌合并黄疸,若黄疸由肝细胞广泛性损伤所致不应作肝动脉栓塞;

④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时;

⑤肝脓肿

98、请简述肝动脉栓塞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①急性胆囊炎:胆囊缺血坏死

②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缺血溃疡;

③肝功能衰竭

掌握好栓塞的适应证与禁忌症、栓塞程度、栓塞剂的用量及避免异位栓塞。

99、请简述动脉灌注化疗药物选择原则是什么?

一次性大剂量,药物浓度高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选择以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杀伤药为主;

选择特定肿瘤细胞敏感的药物

100、请简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是什么?

①适应证:凡经临床经超生等检查证实有占位性病变。通常用于肝脏、胆系、胰腺、肾脏、腹膜后的占位病变。

②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动脉瘤,嗜铬细胞瘤和位于肝脏表面的海绵状血管瘤。

101、请简述如何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①改变给药途径;②无菌病房的使用;③成分输血;④造血因子的使用;⑤骨髓移植;

102、请简述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①激发、增强或恢复宿主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②提高肿瘤细胞对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敏感性。

③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成熟。

④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

103、隐性肺癌临床处理原则:①排除口腔、鼻腔、咽喉和食管的恶性肿瘤;②细胞学检查;③支气管镜检查;④CT 和MRI 检查;⑤随诊观察。

104、请简述与肺癌有关的主要肿瘤标志物?

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②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

③胃泌素;④癌胚抗原(CEA);

⑤血清铁蛋白(SF);⑥鳞癌抗原(SCC);

⑦CYFRA21-1。 Cyfra21-1 :的可溶性片段肺鳞癌

105、请简述胃癌化疗的给药途径?静脉给药化疗、腹腔内化疗、动脉灌注化疗和内镜下化疗。

106、导致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多发性家族性腺瘤病;

②溃疡性结肠炎;

④盆腔接受放射治疗后;

⑤有大肠癌病史及家族病史

107、请简述肝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根治性放疗适于病人全身情况较好,肝功能代偿期,肿瘤病灶局限;或病变早期,但因肿瘤手术切除有困难者;

姑息性放疗则适于肿瘤较大,已累及全肝,但无远处转移,无黄疸、腹水及严重肝功能损害者;

108、伴癌综合症:

指原发肿瘤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肿产生的一些物质进入血流并作用于远处组织,对机体发生各种影响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

主要表现: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

109、副癌综合征:肺癌非转移性胸外表现,主要包括: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异味促性腺激素、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分泌抗利尿激素、

神经肌肉综合征、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等。不是肿瘤的直接作用引起,可出现肺癌发现前后。副癌综合征的发展一般与肿瘤的进程平行,在肿瘤退缩或

消灭时,它随之好转或消失。

110、类癌综合征:属于副癌综合征表现之一,典型特征是皮肤(面部、上肢躯干潮红水肿,瘙痒)、心血管(心动过速)、胃肠道(腹泻,胃肠蠕动加强)和呼吸异常(踹息),这些症状与肿瘤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有关,如5-羟色胺,缓解肽,儿茶酚胺,血管舒缓素等。

111、异位性内分泌综合征:某些恶性肿瘤除直接侵蚀和转移引起的症状外,还可出现由于非正常部位产生的激素或激素样物质所引起的内分泌征候群。

112、请简述什么是肺上沟瘤及它可产生什么综合征?

肺尖部癌,常常是生长慢和转移晚。它可以产生Pancoast 综合征(肺尖部的肿瘤浸润、压迫而引起的上肢顽固性疼痛)和Horner 综合征(眼球内陷、瞳孔缩小、上睑下垂、同侧面部无汗)。

Pancoast综合征:肺尖肿瘤综合征,是指因肺尖部的肿瘤浸润、压迫而引起的上肢顽固性疼痛和手部肌肉萎缩的一组病征。

113、请简述肾动脉栓塞的适应证?

①肾外伤出血;

②肾良恶性肿瘤引起出血;

③肾恶性肿瘤术前栓塞或姑息性栓塞治疗;

④肾脏内的动脉血管瘤、动静脉瘘等血管性病变。

114、请简述结肠癌患者CEA测定的用途有哪些?

①诊断结肠癌:特异性不高;

②判断癌肿预后:结肠癌病人术前CEA 升高,手术切除干净则CEA 可降至正常

③观察疗效:经手术、放疗、化疗后,CEA 值下降,疗效良好;

④监测复发。

115、请简述早期大肠癌的概念、肉眼分型有哪些?

早期大肠癌:癌肿限于大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早期大肠癌一般无淋巴结转移。②息肉隆起型、扁平隆起型、扁平隆起伴溃疡

型;

116、进展期大肠癌的大体类型、病理分型(同胃癌)?

⑴①隆起型;②溃疡型;③侵润型;④胶样型。

⑵①乳头状腺癌;②管状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

③粘液腺癌;④印戒细胞癌;

⑤腺鳞癌;⑥鳞状细胞癌;

⑦未分化癌;⑧类癌(神经内分泌肿瘤)

117、请简述大肠癌Dukes'分期有哪些?

Dukes'A 期癌灶未穿出肌层,无淋巴结转移;(A1,A2,浅肌层A3深肌层)

Dukes'B 期癌灶已穿出肌层并侵入浆膜层、浆膜外周围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Dukes'C 期癌灶伴有淋巴结转移;

C1:病变侵透整个肠壁,肠旁及系膜淋巴结转移;

C2:病变侵透整个肠壁,系膜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

Dukes'D 期远处转移;

118、大肠癌的TNM分期

T0 未发现原发肿瘤 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及粘膜下层

T2 侵及肌层

T3 侵透肌层穿入浆膜下,或原发病灶位于无浆膜层的结肠、直肠时,肿瘤已侵达结肠旁或直肠旁组织。

T4 肿瘤穿破脏层腹膜

N 局部淋巴结

N0 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到1-3个结肠旁或直肠旁淋巴结

N2 有4个以上结肠旁或直肠旁淋巴结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119、请简述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上消化道大出血;②肝性脑病;③肝癌破裂出血;④肝肾综合征;⑤感染。

120、肝癌患者若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试述其治疗原则有哪些?

①立即给予补充血容量;

②持续静滴加压素,或生长抑素;

③冰盐水200ml+去甲肾上腺素8mg,经胃管注入;

④可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

⑤急诊胃镜止血;

⑥制酸;

121、肝癌患者若出现肝性脑病,试述其治疗原则有哪些?

①限制蛋白摄入; ②降低氨吸收;③降低血氨;④应用支链氨基酸;⑤纠正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

122、请简述可测量病变实体瘤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有哪些?

①完全缓解(CR):可见肿瘤完全消失,维持 4 周以上;

②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及其最大的垂直横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 周以上;

③稳定(SD 或NC):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新病灶出现,维持 4 周以上;

④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

123、请简述治疗骨转移的疗效评价标准有哪些?

①完全缓解(CR):原有病变完全消失,维持 4 周以上;

②部分缓解(PR):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钙化或成骨病变之密度减低,维持 4 周以上;

③稳定(SD 或NC):病变无明显变化;

④进展(PD):原有病灶扩大及或出现新病灶。

124、请列举 2 个小细胞肺癌(SCLC)常用的化疗方案的药物名称?

①CAO 方案:CTX(环磷酰胺) ADM(阿霉素) VCR(长春新碱)

②CE 方案: CBP(卡铂) VP-16(足叶乙甙)

请举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用的 3 个化疗方案?

①NP 方案: NVB(诺维苯)DDP(顺铂)

②MVP 方案:MMC (丝裂霉素)VDS(长春花碱酰胺) DDP(顺铂)

③TC 方案: TAX(泰素)CBP(卡铂)

125、请简述非特殊性侵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分类有哪些?

侵润性导管癌、侵润性小叶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腺癌。

126、请简述胃癌TNM国际分期中T1-4 各指什么?N1-3 各指什么?

T1 侵犯固有膜或粘膜下层,T2 侵犯肌层或浆膜下层,T3 肿瘤穿透浆膜,但未侵犯邻近组织,T4 肿瘤侵犯邻近组织。N1 有1-6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 有7-15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 有15 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127、请简述肿瘤患者化疗的适应证?禁忌症?

①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为化疗的首选对象;

②播散性的晚期肿瘤或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病人;

③对化疗疗效较差的肿瘤,可采用特殊给药途径,如原发性肝癌采用肝动脉给药;

④癌性胸、腹腔和心包积液,采用腔内给药;

⑤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呼吸道压迫、颅内压增高病人,先作化疗,以减轻症状,再进一步采用其他治疗;

⑥手术前后需辅助化疗的新辅助化疗;

禁忌症:

①白血病总数低于4×109/L ,血小板低于80*;

②肝肾功能异常者;

③心脏病心功能障碍者,不选用蒽环类抗癌药;

④一般状况衰竭者;

⑤有严重感染的病人;

⑦食管、胃肠道有穿孔倾向的病人;

⑧妊娠妇女,可先作人工流产;

⑨过敏体质病人应慎用;

128、请简述癌性发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①不明原因的发热,低、中度发热,时间超过 2 周,中毒症状较轻;

②经抗感染治疗7 天后发热仍不退;

④用萘普生等非甾体消炎药能迅速退热。

③能除外各种医源性发热;

129、请简述治疗HD(霍奇金病)常用的MOPP 方案的具体药物有哪些?请简述治疗HD(霍奇金病)常用的ABVD 方案的具体药物有哪些?

HN2(氮芥)、VCR(长春新碱)、PCZ(甲基苄肼)、PDN(强的松)

ADM(阿霉素)、博莱霉素(BLM)、VLB(长春花碱)、DTIC(氮烯咪胺)

130、请简述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高尿酸血症的如何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①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尿量减少(24 小时小于500ml);②血尿酸>416umol/L (7mg/dl);

③尿中发现尿酸结晶。

①服用别嘌呤醇:减少尿酸产生;③碱化尿液,提高尿酸的溶解性②水化:使尿液保持在2000ml/天以上;

④利尿:应用甘露醇或速尿;⑤透析:出现肾功能衰竭者。

131、请简述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①活检诊断为浆细胞瘤;②骨髓中浆细胞增多超过30%;

③血清电泳出现单克隆球蛋白峰;

132、请简述肝动脉栓塞与灌注化疗的禁忌症?

①碘过敏;②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③严重的黄疸和腹水、全身情况不良和有明显的感染症状;④肿瘤体积超过全肝体积的20%以上;

⑤门静脉主干完全性阻塞

133、请简述肿瘤病人发生粒细胞减少的机制是什么?

①肿瘤的骨髓转移,骨髓造血组织破话,使粒细胞成熟障碍;

②放化疗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生长,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③严重感染等可使粒细胞破坏增加或粒细胞消耗增多。

134、请简述大肠癌的播散途径是什么?

①肿瘤直接侵润;②种植播散③淋巴结转移;④血行转移:肝转移最常见。

135、请简述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有那些并发症?

①出血;②胆道及穿刺口感染;④长期引流者易发生穿刺口肉芽肿形成;⑤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

136、请简述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癌的鉴别诊断要点?

①二者均属于原发性肝癌,但肝细胞癌占90%以上,而胆管癌仅占5%左右,其余为混合型;

②肝细胞癌男性较多,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常伴有肝硬化,而胆管癌,可能与寄生虫感染有关;

③肝细胞癌仅晚期出现黄疸、发热,以血行转移为主,而胆管癌较早出现黄疸、发热,经淋巴道转移较多;

④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 明显升高,HbsAg 常阳性,而胆管癌AFP 轻度升高,HbsAg 常阴性。

⑤两者均可手术切除,但胆管癌更具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播散,切除率低。

137、请简述肿瘤化疗在临床应用中有哪几种方式?

①根治性化疗:通过全身化疗可以治愈或完全控制的肿瘤;

②辅助化疗:指局部治疗后(手术、放疗),主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防止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如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③新辅助化疗:指在局部手术或放疗前,先使用化疗,目的是希望化疗后局部肿瘤缩小,减小手术范围及清除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有利于手术切除;

④姑息性化疗:对于晚期播散性癌症患者,可采用全身化疗,但化疗对这种病人的姑息作用是有限的;

⑤局部化疗:a 胸腹腔内、心包腔内化疗;b 通过腰椎穿刺鞘内给药;c 动脉插管化疗;d 肿瘤内注射

138、请简述全身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如何处置?

①无菌病房的使用;

③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可升高白细胞;

②成分输血:输注血小板成分血,TPO;

④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139、请简述肿瘤患者在化疗时,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及其原因?

⑴感染:①骨髓抑制作用,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及最重要的因素;

②抗肿瘤治疗中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也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

⑵出血:化疗药物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表现为皮肤粘膜淤点、淤斑,鼻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

⑶穿孔:一些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化疗后可引起穿孔;

⑷高尿酸血症

140、请简述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各有哪些?

①临床特点:早期远处广泛转移。小细胞肺癌在确诊时,70-90%已有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其中最常见为纵膈淋巴结,其次是肝、骨、骨髓、脑。

②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对化疗、放疗均敏感,近期疗效效果好,但易复发。

141、请简述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

①与照射面积、剂量有关;

②与机体因素有关,如个体差异,肺部疾患及肺的代偿功能;

③曾用过多程联合化疗者(容易);

④与放射源有关,低LET 的射线(容易)LET(Linear Eenergy Transfer),即线性能量传递,是指在单位长度的能量转递。LET是评价射线质的一个参数。在单位长度上电离密度大的LET高,称为高LET射线。

142、请简述乳腺癌病人的病理方面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①组织学表现:细胞分化差、核分裂象多、腺管结构比例少;②血管、淋巴管癌栓;

③ER 阴性;④癌细胞DNA含量增高;

⑤S 相细胞比例增高;⑥肿瘤体积大,炎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

143、请简述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及相关肿瘤

③能使肿瘤缩小,消灭微小病灶,便于手术,提高手术切除率;

⑤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远处播散的机会

②能使部分无法根治的肿瘤降期达到可以手术根治;

④根据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情况可判断预后,并为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乳腺癌、骨肉瘤、宫颈癌、卵巢癌、肺癌、鼻咽癌、胃肠道肿瘤等

144、请简述影响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①病理类型:如HD(霍奇金病)的预后比NHL(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好;

②临床分期;

③病人全身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

⑤确切的诊断,有计划的治疗;

⑥肿瘤负荷大小;

⑦NHL病人的血清LDH及β2 微球蛋白的水平(水平高,多表明肿瘤负荷大)

145、请简述肿瘤病人内科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①治疗中应根据病情变化和药物毒副反应随时调整治疗用药;

肿瘤学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1.重点控制9大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 肠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白血病 2.放射敏感性:肿瘤细胞受到射线照射后的反应程 度:缩小的程度以及速度。 3.分裂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的长段 4.生长比例:GF:肿瘤内进行增殖的细胞数目与总 数之比例。 5.亚致死性放射损伤SLD:细胞接受照射后,在一 定时间内可以完全修复的损伤。SLD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低LET射线有SLD,高LET射线无SLD。 6.PLD: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细胞接受非致死性剂 量照射后,可以通过自身修复机制来修复放射损伤。PLD介于SLD和致死性损伤之间。PLD后的结局可以不一样,某种情况下死亡、某种情况下可以修复。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有利于PLD的修复。 7.胸腺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 ①上皮细胞型:; ②淋巴细胞型:; ③混合型:, 8.524 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点? ●好发于后纵隔。 ●成人多为良性,儿童约1/2为恶性;女 略多于男。 ●无论良、恶性,治疗首选手术 9.溃疡癌变的可能 1.指压痕 2.裂隙征 3.息肉样缺损 4.小段环堤形成 5.粘膜呈杵状增粗。 6.胃壁僵硬 10.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分期:制订合理治疗方案 ●全面考虑,选择合理的术式 ●两个最大”的原则,亦即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和 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和功能。两者有矛盾 时,应服从前者。 ●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和伴随疾病选择术 式: ●防止医源性播散:, ● 11.Karnofsky评分: ●100 正常无症状 ●90 有轻微症状和体征 ●80 可勉强正常活动,有症状和体征 ●70 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以及工作,生活可自 理自理 ●60 多数生活自理,有时需要人帮助 ●50 常需要人照顾以及医疗 ●40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 ●30 严重不能自理,需要住院 ●20 病重,需要积极住院 ●10 病危 ●0 死亡 12.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 ●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 ●分期治疗的原则 ●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 ●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 ●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13.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对于一般人群降低或消 除致癌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 施 ●二级预防:发病学预防:对特定的高风险人群 筛查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病例,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具体措施是:筛查和干预试验。 乳腺、宫颈、食管、胃、肝 ●三级预防:对肿瘤患者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防止残废、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率、减轻疼痛 14.胃粘膜粗大:胃癌、淋巴瘤、胃粘膜巨大肥厚症 15.发病下降的:胃、宫颈癌、食管癌 16.发病上升的:肺、肠、乳腺 17.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分类特点及分布特点如何? ●占全身恶性肿瘤1%以下,多数为恶性; ●间叶来源最多:恶性多于良性:恶性纤维组织 细胞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任何部位) ●神经类第二位:良性多于恶性: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副神经节瘤;多位于脊柱、主动脉 周围及肠系膜根部 ●胚胎残留组织肿瘤第三位:多为良性:畸胎瘤、 皮样囊肿、泌尿生殖源性囊肿。盆腔底部、肾 周及输尿管周围

肿瘤科理论试题

1、乳房肿瘤最常见的是(A) A、乳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管外乳头状瘤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内瘤 2、对HbsAg阳性人群进行原发性肝癌普查,首选的方法是(A) A、AFP+B型超声波 B、肝功能+B型超声波 C、AFP+CT D、肝功能+CT E、B型超声波+CT 3、通过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估计其接 受营养支持的时间至少应为(C) A、3天 B、 1周 C、2周 D、3周 E、4周 4、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是(A ) A、外上、外下、内下、内上 B、外上、外下、内上、内下中央各区 C、中央、内下、内上、外上、外下 D、外上、外下、内上、外上、外下 E、内下、内上、外下、外上、中央各区 5、对于门诊病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程度最简单而主要的指标是(B) A、突眼程度 B、脉率和脉压 C、体重减轻程度 D、食欲亢进程度 E、甲状腺肿大程度 6、下列关于良性肿瘤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边界清楚 B、生长缓慢 C、活动度好 D、疼痛明显 E、形状规则

7、女性,30岁。月经前胀痛及出现肿块,月经后自行消退,应考虑为(C) A、乳腺癌 B、乳腺肉瘤 C、囊性增生病 D、纤维腺瘤 E、乳管内乳头状瘤 8、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失音、发绀应考虑(B ) A、喉头水肿 B、血管压迫气管 C、两侧喉返神经损伤 D、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与两侧喉上神经损伤 E、两侧喉上神经损伤 9、哪项体征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最有价值(E) A、肝脏大小 B、肝脏质地 C、肝脏压痛程度 D、肝 脏表面是否有结节 E、肝脏表面血管杂音 10、当肝脏占位,无法鉴别良、恶性时,最好的方法是(D) A、肝脏血管造影 B、肝动脉碘油造影结合CT检 C、CT检查 D、肝穿刺+病理活检 E、腹腔镜检查+病理活检 11、肝硬化患者出现血性腹水,应首先考虑(C) A、自发性腹膜炎 B、结核性腹膜炎 C、原发性肝癌 D、肝脏破裂 E、门静脉血栓形成 12、关于原发性的全身表现错误的是(D) A、进行性消瘦 B、高血脂 C、发热 D、高血糖 E、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肿瘤学试题及答案

临床肿瘤学第一阶段试题(200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防止抗肿瘤药物局部栓塞性静脉炎的方法:(A) A.滴管内快速滴入 B.局部热敷 C.局部冷敷 D.局部0.25%普鲁卡因封闭 E.大量液体稀释后滴入 2.博莱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为:(D) A.药物性肝炎 B.出血性膀胱炎 C.骨髓抑制 D.肺纤维化 E.中毒性心肌炎 3 早期肿瘤细胞增长方式为:(A) A.按指数方式增长 B.按一定百分率增长 C.按倍数方式增长 D.增长方式无规律 E.阶梯式增长 4.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首选药物:(B) A.环磷酰胺 B.氮烯咪胺 C.阿霉素 D.氟脲嘧啶 E.顺铂 5.单用化疗药物,可使下列哪种肿瘤获得治愈的机会最大:(A) A.绒癌 B.多发性骨髓瘤 C.肾癌 D.卵巢癌 E.小细胞肺癌 6.睾丸精原细胞瘤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B) A.既往有睾丸结核 B.隐睾或异位睾丸 C.病毒感染 D:睾丸炎症 E:与放射线照射有关 7.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治疗脑肿瘤的机理:(C) A:影响瘤细胞DNA的合成 B:主要影响瘤细胞膜的作用 C:脂溶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D:影响瘤细胞的转录过程

E:使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受阻 8.抗肿瘤药物之所以不能根治肿瘤的原因:(D) A:剂量不够大 B:耐药性产生,肿瘤细胞不敏感 C:肿瘤细胞负荷太大 D:细胞动力学中,有G0期细胞存在 E:免疫力低下,不能接受反复化疗 9.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机理() A:细胞毒药物,影响DNA的复制 B:药物性垂体切除术 C: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 D:直接杀伤乳癌细胞 E:免疫调节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10.炎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原则 (C) A:手术→放疗→化疗 B:放疗→手术→化疗 C:化疗→手术→放疗 D:放疗→化疗→手术 E:手术→化疗→放疗 11.鼻烟部位多形T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期IIA首选治疗为:(C) A:手术 B:放疗 C:化疗 D:免疫治疗 E:基因治疗 12.紫杉醇的抗肿瘤的原理为:(A) A:促进微管的聚合,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 B:促进微管拆卸,导致微管的分解 C: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导致DNA的损伤 D: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影响DNA的损伤 E:经脱氧胞嘧啶激酶活化,作用于S期。 13.恶性肿瘤特性中错误的是B A. 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扩散的生物学特性 B. 恶性肿瘤均可以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 C. 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的速度和范围不同 D. 低分化鳞癌生长快,早期可出现转移 E. 高分化鳞癌可以长期局限于局部 14. 术中防止肿瘤播散、种植,那项是错误的:B A. 手术操作轻巧 B. 切口尽量要小 C. 术中采用锐性解 D. 先处理输出静脉 E. 先处理远处淋巴结 15.早期胃癌多采用下述何种分期方法C

病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蜂窝织炎: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0.5~2mm。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导致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差异称异型性。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 乳头状瘤:见于鳞状上皮、尿路上皮等被覆的部位,乳头状瘤呈外生性向体表或体腔面生长,形成指状或乳头状突起,也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阴道等处,大体上呈菜花状,可形成溃疡。 脂肪肉瘤:起源于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软组织深部、腹膜后等部位,较少从皮下脂肪层发生,多见于成人,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 平滑肌肉瘤:多见于子宫,好发于中老年人…… 风湿小体:风湿病增生期病变,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有风湿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此小体为风湿病特征病变。绒毛心:见于风湿性心外膜炎,当心外膜腔内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的不停冲动和牵拉而形成绒毛状,故得名。 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并发症。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水解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故得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和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疾病。 肺气肿:指远于终末呼吸道(即肺腺泡)受损,管腔永久性膨大和含气量增多。 硅结节:硅肺的特征性病变,为境界清楚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3~5cm,色灰白,触之有沙砾感;由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形成,早期为细胞性结节,以后发展为纤维性结节、玻璃样结节。 燕麦细胞癌:属肺小细胞癌,癌细胞小,呈梭形或燕麦形,胞质少,似裸核,癌细胞呈弥漫分布或呈片状、条索状排列。 假小叶: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肝细胞团。 早期胃癌: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者;大体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

临床肿瘤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临床肿瘤学》名词解释题库 1 肿瘤(tumor):是机体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而致的克隆性异常,所形成的新生物叫肿瘤。 2肿瘤的异质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在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3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4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5癌肉瘤:同一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时称为癌肉瘤。 6肉瘤样癌:肿瘤的细胞呈肉瘤样的梭形变异,称为肉瘤样癌,细胞本质还是癌细胞,是癌细胞向肉瘤样方向分化。 7错构瘤:错构瘤是一种非肿瘤性发育异常的病变,是以该组织或器官固有组织的异常混合与增生。其本质是出生后局部组织过度生长而形成的一种畸形,它并非真性肿瘤,肿物一般不会持续生长下去。 8 畸胎瘤:它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的病变,具有不停的生长及增殖的特性,肿瘤细胞来源于胚胎时的多潜能细胞,它具有分化成多种组织的潜能。 9间叶瘤:含有两种以上间胚叶肿瘤组织成分的肿瘤。 10微小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 11增生:指细胞数量的增多,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来完成。 12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细胞大小不一,但核分裂增多但呈正常核分裂像。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中度在病因去处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常转变为癌。 13分化:是原始干细胞的发育中渐趋成熟的过程,是细胞通过转录调控使基因型转为表型的过程。通过分化,细胞在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各具功能,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4化生:一种细胞或组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由一种组织变为另一种组织。如宫颈糜烂时,宫颈管被覆的柱状上皮或腺上皮可转变为鳞状上皮,称鳞状上皮化生。 15恶变:也称癌变。是正常细胞或良性肿瘤细胞转变为恶性肿瘤细胞的过程。16腺鳞癌:同一肿瘤中具有腺癌和鳞癌的病变。 17交界性肿瘤: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良、恶性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 18瘤样病变:是貌似肿瘤的增生性病变。本身是一种组织的畸形,组织的生长外表类似肿瘤,但并不具备真性肿瘤的基本特征。 19间变:是指肿瘤细胞与对应的分化成熟的细胞在功能和形态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20 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21粘膜白斑:发生在食管、口腔、子宫颈及外阴等处粘膜。主要病理改变是粘膜的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过度角化,并出现一定的异型性。肉眼上呈白色斑块,故称白斑。如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鳞状细胞癌,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22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原位癌一般指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可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癌。23早期癌:原位癌伴有早期浸润。所谓早期浸润是指仅有微灶浸润。 24微小癌: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

肿瘤学试题库肺癌

肺癌 1.下列哪项符合肺小细胞癌? B( 2.2.1) A.与吸烟关系密切 B.可伴有异位激素分泌 C.起源于化生的上皮细胞 D.5年存活率高 E.发病率在肺癌中居首位 2.与欧美白种人相比,亚洲肺腺癌病人对Irresa治疗的反应率较高,原因是: C(6.2.4) A. 欧美白种人对Irresa的吸收差 B 亚洲肺腺癌的p53基因突变率高 C 亚洲肺腺癌的EGF受体基因突变率高 D 亚洲肺腺癌的MDR基因(多药耐药基因)高表达 E 亚洲肺腺癌VEGF受体突变率高 3.APUD细胞与下列哪个肿瘤的发生无关? B(1.2.1) A 甲状腺髓样癌 B 乳腺髓样癌 C 肺燕麦细胞癌 D 胰岛细胞癌 E 神经内分泌癌 4.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 下列方法哪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4.2.1) A X线照片 B CT血管增强 C MRI血管增强 D 18F-FDG PET E B超 5.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 一般要求:B( 6.1.1) A 二周期 B 四周期 C 六周期 D 八周期 E 三周期 6.下列哪一个表述适合描述临床上大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C(2.2.2) A 与鳞癌相似 B 与小细胞癌相似 C 与腺癌相似 D 近似良性行为, 预后好 E 恶性程度低 7.纸烟中最重要的致癌物质是B(2.1.1) A 一氧化碳; B 苯并芘; C 多环芳烃; D 烟碱

E 尼古丁 A2型题 8.男,58岁,5年前曾因左下肺鳞癌行左下肺叶切除术,近来胸片检查发现左 上叶肺尖部2×2.5cm大小肿块影,余肺野清晰,肋骨无破坏,腹部B超肝、 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均无异常。下一步治疗应选择:E(6.3.3) 9.A.抗炎治疗 10.B.化学疗法 11.C.放射疗法 12.D.放疗+化疗 13.E.手术治疗 14.男,52岁,吸烟,2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已治愈,平素体健,近3个月来咳 嗽,痰中带血,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但胸片示右肺门旁3×3cm左右 肿块影,边缘模糊,右肺尖有钙化,3次痰查癌细胞阴性。为确诊下列哪项检 查最好? C (5.1.1) 15.A.再次痰查找癌细胞 16.B.经胸壁穿刺活检 17.C.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18.D.胸部CT 19.E.纵隔镜检查 20.男,60岁,发现左肺门区肿块5个月,近1个月来出现声嘶、吞咽困难,痰 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鳞癌细胞。治疗不宜选择应是:A(6.2.2) 21.A.手术治疗 22.B.化学治疗 23.C.放射治疗 24.D.中医中药 25.E.免疫治疗 26.男,56岁,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既往有"老慢支",入院各项检查证实为 左侧中央型肺癌,手术需行左全肺切除术。下列检查中哪一项表明开胸手术 是禁忌的?E (6.2.2) 27.A.心电图示ST段及T波有改变 28.B.肺功能测定最大能气量为预计值的75% 29.C.胸片示左全肺不张 30.D.血气分析PaO210kPa(75mmHg) 31.E.血气分析PaCO2 8kPa(60mmHg) 32.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 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6.3.4) 33.A.放射疗法 34.B.抗肿瘤药物治疗 35.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36.D.胸膜肺切除术 37.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38.男,55岁,胸部CT报告右下叶3.5cm直径不规则高密度肿块阴影,同侧肺 门1cm淋巴结肿大,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腹部部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左锁 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根据肺癌TNM发期标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临床肿瘤学2汇总

试卷2 新疆医科大学 200—200学年第()学期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 期末(中)考试试卷 (临床肿瘤学课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 年月日午 (北京时间)

注意事项 一、严守考场规则 二、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号、班级。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三、本试题由多选题和自由应答型试题组成。 四、试题与答题纸是分开的,答案必须标记或回答在答题纸上。凡标记或回答在试题上的答案一律不计分。 五、请仔细阅读各型多选题的答题说明,严格按说明要求,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的英文字母圈出涂黑,如有变动,必须用橡皮将原先涂黑的地方擦净,再另选涂新的答案。 六、计分时只计答对的分数,答错的不扣分。 七、考试结束,请将试题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自行退场,试题和答题纸不得带出考场。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肿瘤学课程试题2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 60 分) 1. 癌和肉瘤的根本区别是 A.组织来源 B.内在因素 C.外在环境 D.形成方式 E.大体类型 2. 肝癌高发区的粮油食品以下哪种物质中含量较高 A. 苯类 B.多环芳烃类 C.亚硝胺 D.黄曲霉毒素 E.偶氮苯类 3. 与病毒有关的肿瘤为 A.食管癌 B.结肠癌 C.人类T细胞白血病 D.甲状腺癌 E.乳腺癌 4. 以下哪一种是良性肿瘤 A.白血病 B.淋巴瘤 C.软骨母细胞瘤D.未成熟畸胎瘤 E.肾母细胞瘤 5. 肿瘤的异型性大,表示该肿瘤 A.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高 B.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 C.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 D.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低 E.分化程度不一致,恶性程度可高可低 6. 早期食管癌的病变范围是 A. 限于粘膜层 B. 侵入或侵透肌层 C. 远处淋巴结转移 D. 其他器官转移 E. 病变长度超过5cm 7. 患者女性,6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钡餐检查示食管上段有7cm长不规则充盈缺损,最佳治疗方案为 A. 放射治疗+手术治疗 B. 放射治疗 C. 手术治疗 D. 化学治疗 E. 中医治疗 8. 较早出现食管阻塞的食管癌,病理类型常是 A. 溃疡型 B. 缩窄型 C. 蕈伞型 D. 髓质型 E. 菜花型 9.食管癌的典型症状是 A. 胸骨后烧灼感 B. 食管内异物感 C. 咽下食物哽噎感 D. 咽下食物停滞感 E. 进行性吞咽困难 10. 高度怀疑食管癌而未确诊者,有效的检查方法是 A. 食管镜取活组织检查 B. 定期食管钡餐 C. 反复食管拉网

病理学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0.1.01病理学(pathology) 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病因学(etiology) 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 0.1.06尸体解剖(autopsy) 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0.1.08细胞学(cytology) 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四、问答题 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 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0.1.08①病理检查方法;②黏膜或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得的细胞;③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0.1.09①常用的研究技术;②体外条件下;③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 0.1.10①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②病变组织细胞内的化学成分; ③认识形态和代谢改变;④疾病诊断。 0.1.11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0.1.12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②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肿瘤病理诊断 0.1.13①DNA或RNA中碱基序列;②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在;③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断。

肿瘤学试题库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环磷酰胺是烷化剂类药物,5-氟脲嘧啶是抗代谢类药物。 2、腹水患者应监测腹围,准确记录出入量。 3、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 4、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有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肾癌肾动脉栓塞化疗。 5、三阶梯癌痛治疗原则是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 6、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即刻反应、早期反应、迟发反应、远期反应等。 7、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 8、按医瞩准备药物,熟悉常用抗癌药物作用,给药方法和毒性反应。了解患 者的治疗方案。 9、使用化疗药物,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现配现用,不得放置。掌握药 物的剂量,用法及给药速度,给药顺序及间隔时间。 10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引起便秘,鼓励多饮水,每日 1000~1500 ml 。 11、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 呼、血压、神志等变化。 12、在化疗中,注意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现出血、呕吐、皮疹、 便秘、腹泻、便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13、处理化疗后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 14、患者胸腔注药后,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观察注药后反应。 15、淋巴瘤患者抵抗力低下易造成口腔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 16、应用紫杉醇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是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 17、抗癌药物的常用给药方法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用药。 18、化疗期间嘱病人多饮水,每天液体总量不少于 3000ml 。 19、顺铂腹腔化疗后应记录 24小时尿量,每日尿量不能少于 2500ml 。 20、腹腔化疗药液使用前须加温到 37℃~ 38℃左右,防止冷刺激引起寒战等 不良反应。 21、化疗药液外漏应即刻停药,并用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 22、使用抗代谢或抗癌抗生素药物易引起口腔炎,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 23、使用阿霉素类药物的患者,要注意心脏反应,定时检查心电图。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 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变化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2.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3.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 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4.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 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5.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6.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 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7.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 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9.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0.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起的。 11.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2.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3.早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 肝癌。 14.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 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5.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 僵硬,官腔缩小。 16.Primary 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 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7.Spotty 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18.Granuloma: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 节状病灶。 19.Nephrotic syndrome: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 血症。 20.Pseudoutubercle:假结核结节,血吸虫感染时形成的慢性虫卵结节,由坏死物质、类 上皮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等组成,形态上类似结核性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 21.红色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 官,并伴有严重淤血的基础上发生,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呈红色,故称出血性梗死,又称红色梗死。 22.渗出物:验证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做渗出,而这些渗出的成分称为渗出物。 23.肿瘤的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道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 位继续生长,称为肿瘤的转移。 24.角化珠: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中,镜下可在癌巢中央见层状角化物,称角化珠或爱 珠。 25.向心性肥大:高血压病时,左心室壁肥厚,心脏体积增大,但心腔扩大不明显。 26.脑软化:类似软化灶。

肿瘤学名词解释上课讲义

1.T-regs(Regulatory cells):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性的T细胞亚群,早期亦称做 suppressor T cells。可分为天然产生的自然调节性T细胞(n T-regs)和诱导产生的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a T-regs或i T-regs),如Th3、Tr1,另外尚有CD8 Treg、NKT细胞等,可分泌TGF-B,IL-4等多种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异常表达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2.DC(Dendritic cells):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它能高 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3.BSC(Best Supportive Care):早期肿瘤患者科研通过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获得治愈疗效,这 一阶段的支持治疗称为最佳支持治疗。其目的是运用多种治疗手段最终治愈癌症。主要内容包括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抗肿瘤治疗合并症的处理、整体治疗结束后的康复治疗。 4.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其家族包括 HER1-4)。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EGFR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5.MTD(Maximum tolerated dose):最大耐受剂量,又称最大耐受浓度。指药物在除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外的实验 (短期重复实验、亚慢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6.DD 7.IGRT(Imaged-guid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影响引导放射治疗一种四维的放射治疗技术,它在三维放 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如呼吸和蠕动运动、日常摆位误差、靶区收缩等引起放疗剂量分布的变化和对治疗计划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利用各种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根据器官位置的变化调整治疗条件使照射野紧紧“追随”靶区,使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 8.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 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均匀。 9.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试验所做的标准 化、规范化管理的规定。旨在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并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0.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 子,可在体内诱导血管新生。 11.TBI 12.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 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NCCN作为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为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肿瘤服务水平,造福肿瘤患者。

【最新医学】规培资料大全-肿瘤科试题-26

放射肿瘤科练习 姓名:邱振康得分:0.00 总分:100 及格分:60 考试时间:201 一 . 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 1 .某患者在应用异烟肼、链霉素治疗中出现耳鸣、重听,痰菌阳性,你认为治疗 方案应改为 A .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B . 异烟肼、利福平、卡那霉素 C . 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 D . 卷曲霉素、氨硫脲 E . 卷曲霉素、异烟肼 2 .胰腺疾病与胆道疾病互相关系的解剖基础是 A . 胆总管与胰管有共同通道及出口 B . 胆总管与胰腺紧贴.并位于其后方 C . 胰腺炎胰腺肿大时常能压迫胆总管 D . 均属肝门部器官 E . 均受肝内胆汁分泌压的影响 3 .男性,46岁,胃痛十余年。近半年症状加重持续上腹痛,尚能进食,上腹部 偏右可扪及5cm×6cm肿块,移动浊音阳性,肛诊检查,直肠前壁触及质坚硬节, 临床诊断胃癌,下列哪种治疗是合理的 A . 胃癌根治术 B . 胃大部切除术 C . 姑息性胃癌切除术 D . 胃、空肠吻合术 E . 不宜手术 4 . DOTS是下列哪一项的英文缩写 A . 全球肺结核防治规则 B . 肺结核治疗原则 C . 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 D . 卡介苗接种 E . 结核菌素试验 5 .下列原发性腹膜炎的特点,应除外 A . 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罕见的一类 B .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 C . 脓液培养,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D . 与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有关 E . 细菌性血运感染所致 6 .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 . 视觉诱发电位 B . 躯体诱发电位 C . 脑电图 D . 简易智力测验 E . 血氨 7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后,可能出现的表现不包括 A . 血尿素氮增高 B . 脾脏缩小 C . 腹水减少 D . 意识障碍 E . 少尿 8 .女,36岁,半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抗生素系统治疗无效。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不平、质脆,血管纹理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结肠癌 B . 溃疡性结肠炎 C . 细菌性痢疾 D . 克罗恩病 E . 肠结核 9 .女性,51岁,间断上腹疼痛2年,疼痛发作与情绪、饮食有关。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胃镜:胃窦皱襞平坦,黏膜粗糙无光泽,黏膜下血管透见。此病例考虑诊断为 A . 消化性溃疡 B . 急性胃炎 C . 慢性浅表性胃炎 D . 胃癌 E . 慢性萎缩性胃炎 10 .一个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下列哪种药物所致 A . 异烟肼 B . 利福平 C . 乙胺丁醇 D . 链霉素 E . 吡嗪酰胺 11 .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 真菌 B . 寿毒 C . 非典型病原体 D .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 12 .中心型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病理名词解释 1.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实质是细胞数减少,细胞体积缩小。 2. 肥大:实质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引起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3. 化生(metaplasia):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 4. 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鳞状上皮。 5.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时,由于心肌血管分布的原因,造成心肌内不同部位缺氧程度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不一样,重者呈黄色。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称虎斑心。 6.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着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7. 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 8. 坏死: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质膜崩解,结构自溶,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9. 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比较结实的凝固体,称为凝固性坏死。 10. 液化性坏死:有些坏死组织被酶分解成液体状态,并可形成液体囊腔称为液化性坏死。 11. 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结核菌引起的坏死,由于组织分解较彻底,并含较多脂质,因此坏死组织微黄色,质软似奶酪,不易吸收。 12. 坏疽(gangrene):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 13. 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由新生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的过程。 14. 凋亡(apoptosia):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不发生质膜崩解,结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15 . Mallory小体: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胞浆内的红染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16 . 水变性: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的实质细胞胞浆。表现弥漫性细胞肿大,胞浆淡染,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成囊泡状。 17. 脂肪变性:脂肪组织外的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 18. 修复(repair):当组织细胞出现“损耗”时,机体进行吸收清除,并以实质细胞再生和(或)纤维结缔组织的方式加以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19. 再生(regeneration):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后, 为修复“损耗”的实质细胞,而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增生加以修复的过程。 20. 不稳定细胞:细胞总在不断地增值,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再生能力强。 21. 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增殖现象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22. 包裹:是一种不完全的机化。即在失活组织或异物不能完全被机化时,在其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包膜,将其与正常组织隔离开。 23.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构成,并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的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呈鲜红色似嫩肉状。

肿瘤学试题库胃癌

胃癌 A1型题 1.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 巴结,其中最常见为:D(2.1.1) A.胰脾淋巴结 B.肝门淋巴结 C.腹腔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直肠上动脉淋巴结 2.早期胃癌的概念是:B(1.2.1) A.局限于胃窦 B.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 D.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3.下列哪项最能提示胃溃疡恶变?E(2.2.1) A.多发溃疡 B 复合溃疡 C.胃小弯侧溃疡 D.溃疡>2CM E.溃疡位于胃腔廓之外,周围粘膜呈星状聚合 4.残胃癌多发生在第1次手术后约: C A.5-10年 B.10-15年 C.20-25年 D.30-35年 E.35-40年 5.提高胃癌治愈的关键在于:A( 6.1.1) A.早期诊断 B.彻底手术 C.积极放疗 D.早期化疗 E.综合治疗 6.对有胃癌前期病变者,如胃酸减少或缺乏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应作:E (8.2.1) A.纤维光束胃镜检查 B.X线钡餐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 D.病理切片检查 E.定期系统随诊检查,早期积极治疗 7.关于胃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6.3.2) A.侵犯浆肌层的胃癌3.5.10年生存率较早期胃癌小50%以上 B.根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C.常用的化疗药物为5-Fu及自力霉素

D.若胃癌已有肝左外叶浸润不应作根治术 E.如无远处转移,一般争取尽早手术 8.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D (2.2.1) A.胃癌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B.胃癌发病年龄经以40-60岁多见 C.胃癌发生部多在胃窦,其次是胃小弯 D.胃大弯和前壁一般不发生胃癌 E.贲门区的胃癌比胃大弯更常见 9.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C (2.2.1) A.早期胃癌是指局限在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胃癌 B.小胃癌是指病灶0.6-1.0cm的胃癌 C.早期胃癌均无淋巴结转移 D.微小胃癌是指直径≤0.5cm的胃癌 E.小胃癌和微小胃癌根治后5年存活率几乎达100 10.关于胃癌根治性切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6.3.3) A.全胃切除可以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B.切除域应距肿块边缘6cm以上 C.彻底清除胃和区段淋巴结 D.必要时作附近脏器联合切除 E.胃远端切除距幽门口前方5cm 11.胃癌的癌前期状态不包括:B(2.2.1) A.胃息肉 B.胃平滑肌瘤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胃酸缺乏症 E.恶性贫血者 12.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的几项关键检查是:B(4.2.1) A.四环素荧光试验.OB试验.胃液细胞学 B.纤维光束胃镜.X线钡餐,胃液细胞学 C.游离胃液测定.胃液细胞学 D.X线钡餐.OB试验.纤维光束胃镜 E.纤维光束胃镜.胃液细胞学.四环素荧光试验 13.行胃癌根治术时,手术切除最少应离癌肿边缘多远才算足够? D(6.3.3) A.1—2cm B.2—4cm C.4--6cm D.6—8cm E.8--10cm 14.关于胃癌的淋巴转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2.2.1) A.胃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 B.淋巴转移不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C. 无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D.恶性程度较高或较晚期的胃癌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E.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无关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解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构成,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去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原位癌:指限于上皮层内的癌,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常见于鳞状上皮或异性细胞被覆的部位。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可分为异性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以肉芽肿形成为基本特点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 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也可来自内皮、上皮和结缔组织,细胞因子介入,调整其他细胞的功能,参与免疫反应。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或汇管区之间出现相互连接的肝细胞坏死带称为桥接坏死。 R-S细胞:霍奇金病的诊断性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双色或嗜酸性,核大,双核或多核,核内有一大而嗜酸性的核仁,周围有一透明空晕。

噬神经细胞现象:乙型脑炎增生的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神经元,这种现象被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围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者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肾病综合症: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性水肿、高脂血症和脂质尿为特征的综合症,病理基础为基地膜理化性质改变所致的通透性增高。 肺气肿:末梢肺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 新月体: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体积增大,增大呈多层并有巨噬细胞浸润,在肾球囊内形成新月体或环状体。早期为细胞性新月体,以后赠生的细胞之间发生纤维化。逐渐演变为纤维素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 粉刺癌:属于导管内癌,是乳腺癌,一半以上位于乳腺中央部位,切面可见扩张的导管内含灰黄色软膏样坏死物质,挤压时可由导管内溢出,状如皮肤粉刺,故称为粉刺癌。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