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发动机零件耗损形式发动机维护

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卸、装配、调试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技能,为今后的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汽车发动机概述:介绍汽车发动机的类型、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2、曲柄连杆机构: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3、配气机构:介绍配气机构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4、燃料供给系统:介绍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5、润滑系统:介绍润滑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6、冷却系统:介绍冷却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7、发动机电控系统:介绍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视频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安排实验和实习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卸、装配、调试等技能。 3、项目教学:通过布置维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实际维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汽车维修技能。 4、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 1、课堂测试:通过小测验、课堂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实验/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实习报告,评价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维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 基础模块 (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了解汽车发动机类型,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三)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完整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校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基础模块专业教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零部件的名称,各零部件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损坏、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用的检测手段、排除解决方法及综合故障的排查思路,且能够按正规操作要求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等。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维修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基本达到维修技工(机修工)四级/中技水平,具备一定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应付实际维修中的常规保养作业、一级维护保养作业、二级维护保养作业、发动机大修拆装作业等,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的一般性常见故障。初步形成解决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 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二行程发动机的区别 3)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4)各组成部件的原理、结构和安装部位 5)各组成部件的常见损伤、故障、检测方法和解决手段,及某些部件的维修、拆装注意事项 6)依据理论分析某些故障产生的因素及故障的大致排查思路 2、实际操作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选用工具与量具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本体的拆卸与装配作业 3)能应用量具测量发动机各机件的配合间隙 4)能独立完成教材和课堂规定的实操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1、理解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及原理 2、掌握水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3、掌握冷却液的作用及使用致意事项 4、掌握节温器与散热器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方法 5、掌握冷却风扇的构造、分类、损坏及维修方法 (三)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1、了解汽车燃料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部分组成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损耗和简单的维修解决方法 3、理解汽油的燃烧特性及空燃比的含义 4、掌握化油器的基本结构、简单的工作原理和检修,以及各部位的调整 5、了解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 (四)发动机综合维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xx职业教育中心《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教学重点 1.了解发动机作用、基本术语; 2.了解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特性; 3.掌握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教学难点 1.四行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2.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 1.1 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现代汽车采用四行程、多缸、水冷、顶置气门发动机为主。 1.1.1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 2.下止点 3.活塞行程S 4.曲柄半径R 5.气缸工作容积Vh 6.发动机工作容积VL 7.燃烧室容积Vc

8.气缸总容积Va 9.压缩比ε 计算:已知某发动机为4缸,缸径是88mm,活塞行程是84mm,压缩比是9.5,试计算发动机的工作总容积,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解:Vh=(πD2/4×106 )×S =(π×812/4×106 )×84 =0.43(L) VL=Vh×i=0.43×4=1.72 L ε=Va/Vc=(Vc+Vh)/Vc=1+Vh/Vc ∴Vc=Vh/(ε-1)=0.43/(9.5-1)=0.05 L 1.1.2 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活塞在气缸内依次往复运动经历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进气行程 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 进气行程结束,进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移动,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在气缸内被压缩。 作功行程 当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进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气体温度和压力迅速升高,推动活塞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对外输出功。 排气行程 曲轴带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在活塞和废气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废气从排气门排出气缸。 1.1.3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柴油机和汽油机工作差异主要表现在混合气形成和点火方式上。 1.进气行程 汽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可燃混合气,而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2.压缩行程 汽油机压缩行程中压缩的是可燃混合气,柴油机压缩的是纯空气 3.作功行程 压缩行程末,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高温,高压的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 案 授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授课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授课教师:** 2015年9 月1 日

第次课8 学时授课时间分钟

备注教学内容讲稿 1.1发动机总体构造 1.1.1发动机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 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 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 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于使用的燃料和燃烧 过程不同,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混合气的形 成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传统化油器式和电控直喷式两种;其作用是将一定 浓度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 气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 冷却系统;其作用是将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正 常工作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油送至各个摩擦表面,以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7、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独有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又分为传统点火系 和电子控制点火系两种;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 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柴油发动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故没 有点火系; 1.1.2发动机分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教案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根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承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构造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根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根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展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

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这些关键字的意义讲清了,不但可使学生掌握这此术语的含义,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排气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讲授过程是:先对照课件中不运动的示意图进展讲授,再利用动画加深理解。 讲授中特别强调的应该是:气门的开闭情况、活塞开场时的位置及运动方向、气缸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行程终了时气门的开闭情况等,具体参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不作为重点内容强调。 工作过程全部讲授完成后,利用动画对工作过程进展小结。 教案2教学时数:2 重点: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上主要区别 难点: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四行程发动机的知识,着重将活塞上方和下方的工作分别清晰的分开,使学生对曲轴箱换气的原理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教学方法:仍利用课件演示讲授,由于已讲授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重点放在其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区别上。 四个过程讲授完毕后,利用动画进展小结,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其规律。 五、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二行程汽油机与四行程汽油机构造上的主要区别 〔1〕没有专门的配气机构,而是在气缸壁上开有三对窗孔:由上而下依次是:排气孔、换气孔、进气孔。活塞同时作为换气阀使用。 〔2〕曲轴箱是密封的。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复习提纲

绪论 一、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 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有哪些 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哪种为最主要的耗损形式 1、磨损 ⑴磨损的定义 ⑵零件磨损的规律 ①走合期:走合期的特征 走合期的零件为什么磨损的快 影响零件磨损的因素 新配合的零件磨合的注意事项 ②正常磨损期:正常磨损期特征 ③ ③加速磨损期:加速磨损期的特征 怎样可以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2、腐蚀:零件表面会发生哪些腐蚀 零件表面腐蚀的特点 金属表面防腐的措施 3、疲劳:疲劳断裂 4、变形:变形的主要形式 二、发动机的维护和修理 1、发动机的维护 发动机的维护的定义 维护的原则 维护的目的 ⑴发动机维护作业的内容 ⑵发动机维护:发动机维护作业的分类 作业的类别预防性维护 非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的内容 定期维护的内容 ⑶发动机维护的周期

2、发动机的修理 ⑴发动机的:发动机修理级别的分类 修理工艺小修 大修 发动机修理工艺 发动机修理工艺过程 ①零件的:零件的拆装顺序 拆卸原则零件的拆卸范围 零件拆卸的目的 ②零件的:清洗零件油污的方法 清洗方法清洗零件积碳的方法 清洗零件水垢的方法 ⑵发动机零件的机械加工修复 发动机零件的机械加工修复发热方法有哪些 ①修理尺寸法: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修理级别和级差 怎样防止各级修理尺寸的零件的混淆 修理尺寸法的要点 ②镶套修理法:镶套修理法的适用 为什么镶套过盈量应选择适当 镶套配合的分类 三、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及检测技术 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故障诊断 诊断含检测功能 诊断技术的目的 检测技术的目的 检测技术的内容 发动机诊断的基本方法 诊断参数的分类 参数标准值的作用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论 第一节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一、汽车发动机的类型 按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次数 按冷却方式的不同 按气缸数的不同 多缸发动机按气缸排列顺序 按所以燃料的不同 按进气是否增压可分为 现代汽车大多采用什么样的发动机 二、发动机发热基本构造及基本术语 1、发动机能量和运动转换机构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特点 曲柄连杆机构的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2、基本术语:工作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上止点 下至点 活塞冲程 曲柄半径 气缸工作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 燃烧室容积 气缸总容积 压缩比 汽油机及柴油机的压缩比 工况 负荷率 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四冲程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哪四个冲程 的工作原理活塞一个冲程的曲轴转角 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 2、四冲程柴油机:四冲程汽油机及四冲程柴油机的区别 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几个冲程做功 单缸发动机曲轴转两周,有几周向做功的,其余一周半靠什么维持旋转单缸发动机的曲轴转速的特点及原因 解决发动机工作不平稳的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汽车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1.导入:通过讲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引发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 2.授课: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演示:组织教师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演示,让学生亲眼见到汽车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实物,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和维修操作。

5.总结: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总结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 6.评价:通过考试、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资源 1.幻灯片和投影仪; 2.汽车发动机实物; 3.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 4.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五、教学评价 1.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实践活动记录; 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总结报告; 3.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表现。 六、教学安排 1.第一周:介绍并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第二周: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演示和实践活动; 3.第三周:学生小组讨论和总结报告; 4.第四周:进行考试和评价。 七、教学建议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和维修操作; 2.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和分享经验; 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比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和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Ability is not the only criterion, but character is the criterion.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校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基础模块专业教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零部件的名称,各零部件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损坏、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用的检测手段、排除解决方法及综合故障的排查思路,且能够按正规操作要求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等;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维修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基本达到维修技工机修工四级/中技水平,具备一定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应付实际维修中的常规保养作业、一级维护保养作业、二级维护保养作业、发动机大修拆装作业等,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的一般性常见故障;初步形成解决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2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二行程发动机的区别3发动机的基本组成4各组成部件的原理、结构和安装部位5各组成部件的常见损伤、故障、检测方法和解决手段,及某些部件的维修、拆装注意事项6依据理论分析某些故障产生的因素及故障的大致排查思路 2、实际操作教学目标:1能正确选用工具与量具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本体的拆卸与装配作业3能应用量具测量发动机各机件的配合间隙4能独立完成教材和课堂规定的实操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