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片段及反思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片段及反思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片段及反思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片段及反思

《比较线段的长短》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的课。

在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时,我发现这套教材远比去年华东师大编写的那套实验教材要难的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要求也较高,为此我常怀疑学生能否学会?但在后来真正的应用教材过程中,却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收获,我想这主要归功于自己善于“活”用教材,挖掘生活素材,下面就列举这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教学实录片段

情景引入:

活动1

老师叫两名同学走上讲台,然后问全班同学如何比较这两个同学的身高?(目的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兴趣,同时体会线段比较的意义和方法)学生回答后。我又问:“从比身高上你们是否受到了一些启发?”。

活动2

接着我趁热打铁,拿出两根(红、黑)细绳问:“这两根线谁长?你会比较吗?(这样做更加形象,进一步向学生渗透叠合法的应用)谁上来给同学们演示。”学生们兴趣高昂地举起手“我、我…….”我叫了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余学生在下面观察演示的正误。随后我又拿出这两根细绳给同学们进行错误演示,问学生:“这样可以吗?为什么?由此你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板书课题)

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组织学生在思考的基础(小组四人)上归纳交流。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我让小组代表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方法写在讲台上并进行说明。

结论:

⑴放在同一条直线(条件1、有两个端点重合;2、另一端点必须在重合端点的同一方向上)(这个结论学生归纳的很好,这主要归功于上面的错误演示)。

⑵度量的方法

谁还有补充?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一条线段较长,另一条线段较短,一眼就能看出来还要用这两种方法吗?”我及时给学生以肯定。(并对提出问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应用:

(1)老师在黑板上任意画两条线AB、CD如何比较?(学生对照方法演示)。

(2)人的身高和度长有关系吗?(告诉学生什么叫做庹长)你如何来比较?

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解下一名学生的围巾先用围巾量一下度长,然后用围巾长再与人的身高相比较看见同学们认真仔细的态度,我心里十分的高兴。

反思:数学是联结“生活世界”与“课本知识”的通道,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要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生活实例,“活”用教材,寻找生动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使教学知识成为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的一种现实,争取使每位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每位同学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收获。

本节课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入课堂,从而使原来枯燥无味的讲解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