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目录1目的和范围

2引用标准

3 定义

4 职责

5规定

6说明

7附表

8 作业指导书审批流程

1 目的和范围

1.1 为了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及控制步骤和方法,使作业指导书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作用,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承担工程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管理活动。

1.3 项目施工中如甲方(业主和监理方)有特别要求统一归档格式的,应根据甲方要求格式编写。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制度、规定等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制度、规定等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制度、规定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FJDJZD-002 《文件管理制度》

FJDJZD-010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3 定义

本规定中采用下列定义。

3.1 重大工程项目

重大工程项目指工程安装中大型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30t及以上)的拆装及负荷试验;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锅炉整体水压、汽轮机扣盖,厂用电受电;高塔组立(100m高度以上)、大跨越(档距1000m及以上)、跨越带电高压线路、跨越铁路、跨越高速公路和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指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并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大作业指导书。

3.2 重要工程项目

重要工程项目指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附录D中除上述重大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和变电工程受电,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要作业指导书。

3.3 一般工程项目

一般工程项目指除上述重大、重要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其作业指导书为一般作业指导书。

4 职责

4.1 项目工程部

4.1.1 负责作业指导书目录初稿的编制并表明其性质(重大、重要和一般)、审批的权限,经征求各专业工程处意见进行修改和调整后,按

5.1 规定经公司总工批准后发布,负责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按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

4.1.2 一般施工项目作业指导书的批准,并对其正确性、规范性、标准化和手续完整性负责。

4.1.3 重要和重大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并对与技术、环境施工相关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行性负责,并监督有关方面和作业人员实施。

4.1.4 作业指导书的统一编号、出版和发行。

4.2 项目部安保部

作业指导书目录、重大、重要和一般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并对危险源、点与职业健康安全施工相关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行性负责,并监督有关方面和作业人员实施。4.3 项目部质量管理部

作业指导书目录、重大、重要和一般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审核,与质量相关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行性负责,并监督有关方面和作业人员实施。

4.4 项目专业工程处(含调试所、金属试验室下同)

对作业指导书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并保证其贯彻执行。项目专业工程处专工或技术人员负责在施工准备阶段编写重要、一般性质的作业指导书,专业工程处主任工程师负责审核。

4.5 项目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作业指导书目录的审核,重要项目作业指导书的批准。检查编写原则的完整性、正确性审核手续的完整性及审核修改的认真程度等。

4.6 公司工程管理部、安全保卫部、安全总监

对作业指导书目录、重大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审核,并抽查监督项目部按批准后作业指导书贯彻执行。

4.7 公司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作业指导书目录、重大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的批准。检查重大项目作业指导书编写原则的完整性、正确性审核手续的完整性及审核修改的认真程度等。

4.8 重大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流程

重大作业指导书由项目专业工程处主任工程师编写,其中大型施工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30t及以上)的装、拆、试吊等作业指导书由机械所属单位主任工程师组织编写。

项目工程部组织项目工程部、质管部、安保部、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如果有)所属专业公司总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审核通过并修改后报公司工程部。

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所属专业公司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安全保卫部、安全总监审核,

公司总工程师或专业分管副总工程师批准。

4.9 重要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流程

各项目专业工程处承担项目的重要作业指导书编写,由项目专业工程处专工或技术人员编写,项目工程部专工及相关部门审核,项目总工程师或项目分管副总工程师批准。

4.10 一般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流程

由项目专业工程处专工或技术员编写,项目各专职(安全、环境、质量等)及项目工程处主任工程师审核,项目工程部主任(副主任)批准。

5规定

5.1 作业指导书目录的编制

开工前,项目工程部按本规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写原则、作业指导书目录,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写的规定、本项目要编写的作业指导书目录、作业指导书的性质(重大、重要或一般)、审批的流程与权限,经项目各专业工程处主任工程师会签,由项目安保部、项目质管部、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公司工程部,公司由工程管理部、安全保卫部、安全总监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执行。

5.2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

5.2.1 编写组织和人员

1)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归口管理部门为项目工程部。

2)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人员为各专业公司负责该项目的班组技术员或专业工程师,重大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处主任工程师编写。单位工程或系统工程作业指导书由各专业工程处负责该单位工程或系统工程的技术人员编写;当一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由不同专业协同作业,且各专业有明确的分工界线时,各专业技术人员需分别编写作业指导书分册,并由主工种技术人员进行综合汇编。

5.2.2 编写要求

1)作业指导书层次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的要求,即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第一层次用1,2……一位数字表示;第二层次用1.1,1.2, ……2.1,2.2, ……两位数字表示,第三层次、第四层次依此类推。第五层序号是(1)、(2)、(3)……开始;第六层序号是1)、2)、3)……开始;第七层序号是a、b、c……开始;第八层序号是—开始。

各层次编号均应左顶格书写,第一层次应有标题,第二及以下层次标题可有可无,但同一篇内应统一。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空两字距开始具体内容;无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字距写具体内容。

正文大标题字体要求宋体加粗、四号、固定行距24磅;其它小标题和正文内容字体要求宋体、小四、固定行距24磅;首行缩进2字符。英文、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2)引用的图号、规程、规范、技术检验标准以及制造厂技术文件和其它有关质量、环境、安全的文件均应为正式的有效文件。

3)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以符号表示。

4)技术名称应与部颁、国家各专业、《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和《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等相一致。

5)质量名称应使用标准术语。

6)所有作业指导书原件要求一式五份。

5.2.3 编写格式

1)作业指导书审批页款式见附表1 :“作业指导书审批页”。

2)作业指导书的首页即封面格式见附表2:“作业指导书封面”。

3)作业指导书的第三页为目录,应包括全部有标题的层次。

4)作业指导书的第四页开始为正文(页码序号从正文开始编制,页码格式为:第页共页,如:第3页共20页)。

5)作业指导书正文上、下、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0cm、1.5cm、2.5cm、1.5cm。

5.2.4 施工作业指导书应在施工前准备阶段编写出版,详细段落应与项目工程的复杂程度相适应。

5.2.5 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根据施工图纸、厂家资料、说明书(包括起重机械使用说明书)、标准、规程、规范、导则,资源的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和项目的目标为依据进行编写。

5.2.6 在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应尽可能采用以前类似项目的成熟经验和成果。

5.3 作业指导书内容

以下列出了完整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基本内容。针对不同的作业项目,编写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增删,使作业指导书既完整详细又言简意明,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5.3.1 作业项目概况

介绍作业项目的系统流程、原理及设备特点、规范、参数、布置情况;阐明作业项目的工作范围、工程量及基本要求;

5.3.2 编制依据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已批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及施工组织专业设计。

2)制造厂提供的最新版施工图纸、设备出厂技术文件、产品说明书等。

3)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设备清册及材料清册。

4)合同规定采用的标准、规程及规范等。

5)厂家、设计院、监理等发出并经业主认可的工作联系单、设计变更单、会议纪要等。

6)已批准的《工程质量检验项目划分表》。

7)施工预算和施工定额。

8)公司投入项目工程的施工装备及现场条件。

9)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方案和技术总结。

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1)主体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

5.3.3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包括人员配备计划;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备布置情况;对水、电、压缩空气、氧气、乙炔等力能要求;预检修、组合、安装场地的布置等。

5.3.4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

主要包括对设备、材料的到货计划、对土建、对上道工序、对现场道路、场地、消防安全设施、环境气候等以及对技术、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交底等的要求。

5.3.5 进度计划及劳力安排

合理编排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绘制施工进度图,并根据进度计划及班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劳力。

5.3.6 作业程序、方法及工艺要求

确定作业程序、绘制作业流程图;详细阐述作业方案、措施,作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及消除质量通病的控制方法;预见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对施工工艺提出具体意见,尤其应突出厂家的工艺要求以及现场布置的小管道走向、施工工艺、支吊架、外观等要求;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特殊作业的工艺要求等。

5.3.7 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作业质量标准应符合施工图纸及说明、厂家的说明书以及电力行业及国家颁发的规范、验收及评价规程。质量检验要求包括设备、材料检验要求,施工技术记录要求,计量器具的检验要求以及检验批、分段、(分项)中的一般及主要检验项目的质量标准及其检验要求;作业过程中见证点(W点)、停工待检点(H点)和旁站点(S)的设定及检验要求,隐蔽工程签证要求等。

5.3.8 职业健康安全措施及环保文明施工

进行危险源、点的识别、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制定并实施为了人身、设备安全所必须采取的安全防患预控措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及安全工作规程对作业人员提出安全作业的要求,强调作业项目必要的特殊安全条件和要求。根据有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及“文明施工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定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

5.3.9 强制性条文及实施

本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执行条文的要求及执行措施和检查计划。

5.3.10 计算

必要的计算书。特别是起重作业,浪风绳,地锚,加固,焊接,水压,冲管等。

5.3.10 附录

根据作业项目的具体情况绘制系统原理流程图、施工作业流程图、机械布置图、吊装方法图、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施工技术记录图表、质量检查验收评定表、隐蔽工程签证表、工器具配备表等全部或部分。

5.4 修改意见的反馈和闭环管理

作业指导书在审核批准过程中形成的意见,必须反馈给编写单位的编写人,编写单位和编写人必须按意见进行修改。

在作业指导书审批过程中,如发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审批人员均不得在签字栏签字,必须提出明确意见并退回编写单位重新编写:未按本规定进行编写的、关键工序未描述清楚或错误的、不说明就很容易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工序工艺未详细编写的、重大危险源或重大环境因素未进行识别的。

5.6 作业指导书的贯彻实施

5.6.1 打印出版

1) 施工作业指导书经编审批准后统一交付打印,经编写人员校稿后正式出版。

2)作业指导书原稿及审批单归项目资料室登记存档,属于重大作业指导书的由公司工程部资料室将原稿及审批单复印归档。

5.6.2 分发

1) 施工作业指导书打印后移交项目资料室,由项目资料室盖上核准章后依据管理手册《文件资料配置和传递表》(表3)进行分发。

2)严禁未盖核准章的作业指导书在施工现场流通使用。

5.6.3 实施

1)作业指导书中的各种条款由施工班组负责贯彻。

2)作业指导书实施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环境交底,并执行全员签字。

5.6.4 修改

1)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经批准即行生效,施工中应严格遵照执行,保证其权威性。未经审批单位同意不得擅自修改。

2)作业指导书编写所依据的施工环境、关键数据及施工方法等发生变化,影响原方案实施或发现作业指导书未涵盖的问题,要重新编写技术方案或编写补充方案;重新编写的作业指导书应由原编写人员进行修改,其审核、批准按原审批手续进行。施工中对作业指导书未表述清晰的重要施工步骤或有疑问的重要环节,要编写补充方案予以说明,主要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点和危险点无显著变化时,补充方案由项目负责人批准实施;项目负责人不能确定补充方案适用时,补充方案与作业指导书同程序流转,方案批准前不得施工。

6 说明

6.1 送变电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写内容和格式应符合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基建部《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模板格式》的规定要求。在内容上还应满足本规定5.3条的要求。

6.2 项目施工中如甲方(业主和监理方)有特别要求统一归档格式的,应根据甲方要求格式编写。

7 附表

附表2 :“作业指导书审批页”

附表1:“作业指导书封面”。。

附表1: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批页

编号: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号-01 作业指导书(方案)名称

修改意见是否

采纳备注

审核部门:审核人:日期:

审核部门:审核人:日期:

审核部门:审核人:日期:

审核部门:审核人:日期:

注:“是否采纳”、“备注”栏由方案编制部门整理后填写,如果不采纳修改意见,原因需在备注栏中说明,并得到提出修改意见部门同意签字确认,如有异议,最后由批准人决定。

附表2:

作业指导书

编号:性质:工程名称:

作业项目名称: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福建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年月日版次: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版本/修订次:3/1 5—11

需要修改

8 作业指导书审批流程

执行

打印出版

分发

施工前交底

公司总工批准

不需要修改

不需要修改

熟悉图纸、现行规程规范

技术员、专业工程师编制(修改)一般、重要性质施工方案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技术负责人编制重大

性质或专项施工方案

安保部专业工程师

工程部专业工程师

质管部专业工程师

项目安保部负责人

项目工程部负责人

项目质管部负责人

重大、专项施工方案上报公司审批

公司安保部负责人

公司工程部专业

公司质管部负责人

一般性质施工方案由工程部负责人批准、重要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批准

审核及签署修改意见

需要修改

重大、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审核

公司安全总监

审核及签署修改意见

需要修改

需要修改

不需要修改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汇总[详细]

Q/XXXX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XXXXXXXXX发布

目录 一、XXXA(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2页 二、XXXB(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页 三、XXXC(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5页 四、XXXD(电离辐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7页 五、XXXE(焦炉烟气)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7—9页 六、XXXF(煤气)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9—10页

前言 本规程名称为“XXX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本规程由XXXXXxxxxx提出; 本规程由XXXXXxxxxx归口; 本规程由XXXXXxxxxx起草; 本规程起草人:xxx xxx xxx 本规程评审人:xxx xxx 本规程批准人:xxx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XXXXX公司xxx单位控制和减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本规程适用于XXXXX公司xxx单位职业病的预防和职业卫生的安全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3 总则 为规范X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xxx单位在作业当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和职业病的预防,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止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环境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公司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本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GBZ2.2-2007)、《冶金企业噪声与振动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现有生产条件和各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4 规程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术语、危害程度、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1 目的 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了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有关部门人员管理职责及其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艺系统涵盖的生产过程(进货检验、组焊、精加工、装配过程等)。 3 定义 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现场作业人员正确、安全、规范操作的工艺文件。 4 职责 4.1 编制部门(工程技术部、筛选车间、组焊车间) 4.1.1 负责本部门主管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对作业指导书的适用性负责; 4.1.2 筛选车间/组焊车间负责组织、实施进货检验/组焊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1.3 工程技术部负责进行精加工/装配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2 品质管理部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工序管理及控制要求的符合性进行会签。 4.3 工程技术部部长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4.4 各使用部门 4.4.1 负责组织对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宣贯,并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4.4.2 作业指导书在操作岗位悬挂,维护其清洁。 5 工作程序 Q/1QAG112-11-2017 6 控制要求 6.1 作业指导书编制总则 6.1.1 要求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可视化强,员工易学易懂;

6.1.2 作业要领一目了然,以期达到实操性强、易懂、工艺要求明确的目的。 6.1.3 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Q/1QAG102《文件控制》。 6.2 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要点 6.2.1 组焊车间/精加分厂/装配分厂 6.4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 6.4.1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控制 附录1 精加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2 装配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3 筛选车间入检作业指导书模板 (G01)附录4 组焊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7 相关文件 Q/1QAG102 文件控制 Q/1QAG112 生产过程控制 Q/1QAG102-03 工艺文件的有效管理规定 8 记录 附表1 112-11-J01 作业指导书更改单 9 附则 9.1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提出。 9.2 本办法需宣贯到公司品质管理部、工程技术部、精加分厂、装配分厂、组焊车间、筛选车间等部门的相关人员。 9.3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管理,并负责解释。 9.4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总则 1.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1.3本规程适用于所属车间、科室、班组。 2名词解释 2.1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对工业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2.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 2.3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2.4X射线是高速带电粒子撞击金属时,在金属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下急剧减速而伴随发射的一种辐射。利用此原理制成的X射线管和加速器,就可以生产出射线照相检测用的X射线和高能X射线(能量在 1 Mev 以上)。X射线的强度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kV)有关,管电压越大,X射线的强度就越大,其穿透能力也就越强。加速器的情况亦如此。简而言之,X射线的强度是可以控制的。 3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3.1所有上岗工作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公司办公室、车间领导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 3.2所有进入工作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I级(轻度危害)粉尘岗位带好防尘口罩;噪声源岗位带好耳塞;X射线源的佩戴好剂量笔。 3.3上述带有职业危害的岗位,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二小时到户外休息15-20分钟。 3.4 X射线控制区边界上必须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X射线区”警示标识;探伤作业人员应在边界外操作,否则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5 X射线控制区在其边界上必须设警示标识,如信号灯、铃、警戒绳,并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尚应注意控制在管理区边界附近不应有经常停留的公众成员。 3.6每半年X射线控制区人员必须进行一次个人剂量笔监测。 3.7工作完毕后,班组长将一天工作职业健康情况填入交接本上。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济南华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 目的及范围 本制度分别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执行及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做出规定,明确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作业预备条件、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技术、安全措施、环保措施、作业过程的质量检查重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工程的全部作业活动,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及其它辅助工程施工等。 2. 相关文件 《技术管理手册》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施工图纸会审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文件包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文件编码原则》 3. 管理职责 3.1. 在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指导、 监督、考核工作。 3.2. 《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流转过程原则上在项目部实施,由项目部单项 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总工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工作。 3.3.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在本项目部的控制实施;项目 部专业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负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并按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 3.4. 《作业指导书》中某些工序卡涉及特殊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 编写执行后,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工程技术部专工负责审核,定期对公司工序卡库进行修改与更新,实现公司技术信息

共享。 3.5. 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传递媒体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工序卡库并提供信息 界面;对已完工程《作业指导书》整理归档,建立模块。 4. 管理流程 4.1. 《作业指导书》目录建立 4.1.1.对具体的承建工程,各专业根据施工范围,将包含的单位工程列表、规 划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纳入施工组织专业设计中。(见《施工组织设 计管理制度》)。 4.1.2.按专业设计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方案 (见《文件包管理制度》),确立单位工程对应的所有《作业指导书》目 录,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批准后的《作业 指导书》目录由项目工程部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4.1.2.1.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对象,原则上是该单位工程中所含工序关联性 强的项目,也可以按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设立。 4.1.2.2. 同一项目的调试与安装工作必须分开编制《作业指导书》。 4.1.3. 按《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专业施工处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各《作业 指导书》的编制人员,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或施工处主任)、项 目工程部专工审批,对编制人员资格进行确认。编制人员必须具备一定 的技术经验或施工经验。 4.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批准: 4.2.1. 《作业指导书》由已批准确定的人员进行编制,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 4.2.2.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相应的机务专工编制,其他专 业专工配合提供对应资料。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工程部主任或分部试运 指挥审核,再交项目总工批准。 4.2.3.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经总部副总或工程技术部专工复核的项目《作业指导 书》,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总部相关人员,总部相关人员提出指导意见,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 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岗位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好防毒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3.有毒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3.1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风设施正常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2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施进行维修处理故障,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浓度正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3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3.4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3.5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3.6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

效预防职业病。 4.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4.1生产现场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保持通风良好。 4.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4.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4.4坚持湿式作业,减少粉尘危害。 4.5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清洁文明生产。 5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1作业中,应加强降噪设施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5.2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5.3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在采取个体防护的同时,建立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5.4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6.电离辐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6.1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6.2电离辐射作业职工必须具有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项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订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条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第六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5.《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7.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9.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10.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0.7413;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和完善规范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持续提高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质量水平。 2、范围:本公司开展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活动所需要开展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3(职责: 3(1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为本项目评价报告书(含日常检测报告)的编写人,由本公司评价部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对项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整体负责。 3.2 质量监督员 由本公司参与该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对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过程进行监督和核校。 4(流程: 4(1前期准备项目负责人接到本部门技术负责人的《项目安排单》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和企业相关人员联系,了解项目基本概况,安排现场调查的时间。二者交接时应在《项目开展进度表》签注项目负责人姓名和时间。 项目负责人和企业相关人员确定好现场查看时间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和本部门负责人申请出差时间和交通工具,并填写出差申请单,并准备相关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4(2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现场后,在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陪同下,按照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或者车间布局进行规律性调查。必要时可对调查现场拍照,保留现场调查的影像资料

4.2.1应调查项目基本情况、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使用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1)》; 4.2.2 应调查生产车间设备布局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 查表(2)》; 4.2.3 应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3)》; 4.2.4 应调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4)》; 4.2.5 应调查现场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5)》; 4.2.6 应调查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6)》; 4.2.7 应调查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内容,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7)》; 4.2.8 应调查项目辅助卫生设施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8)》; 4.2.9 项目负责人应按照评价报告(含日常检测报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收集企业关于职业卫生的相关资料。对调查期间收集的资料,应与被调查单位填写资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确认。 对调查记录和表格应有本公司质量监督员签字和被调查单位陪同人员签字确认。 4(3审核阶段 项目负责人在完成现场调查后,应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及相关材料提交于评价部组长,组长需在2个工作日内对提交材料完成审核。 二者交接时应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审核表》中签注审核人姓名和时间。 5(涉及表格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Foshan SmartHar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版本:A/0 生效时间:2017.10.30 总页数:6页 制订:__________________ 会签: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1/6 生效日期:2017.10.30 版本 修订状况 记录 修订原因修订时间 A /0初次发放 2017.10.30

分发部门□制造中心□品质管理□研发工程□供应链管理 □综合管理□财务管理□市场部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2/6 生效日期: 2017.10.30

一、目的 为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工作,提高生产作业质量和安全文明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三、定义 作业指导书即 WI ( Working Instruction ):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作业操作规范,是对作业 者进行标准化作业的指导基准。 四、职责 4.1 工程部负责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出货完成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审核、批准、发行、更换、管 理、 归档及有效性的定期监控。 4.2 使用单位负责保存作业指导书(不得出现缺失、损毁,污脏等),作业时能及时张贴出正确清晰的作 业指导书。 五、工作流程 5.1 编制: 5.1.1 编制依据: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文件控制程序》、《PFMEA》等相关要求进 行编制。 5.1.2 编制内容: 5.1.2.1 文件信息: 5.1.2.1.1 公司LOGO、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管理编号/版本。 5.1.2.1.2 工序名称:填写文件应用的生产工序。 5.1.2.1.3 文件页码:填写文件的页码数。 5.1.2.1.4 制订日期:填写文件的编制完成日期。 5.1.2.1.5 编制/审核/批准:由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5.1.2.2 客户及产品信息: 5.1.2.2.1 客户名称:填写客户名称。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精选版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版本:第2016年版(第0次修订) 文件编号:QZ/KC-171-2016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使用人: 发放编号: 编制:检测室 审核:唐亮 批准:袁绪文 批准日期:2016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湖南坤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颁发

核查方法目录 总则 1、目的 为了有效了解仪器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使用状态,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3、核查内容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期间核查: 1).稳定性不高,漂移较大的; 2).使用频繁,时间较长的; 3).电子类设备较长时间未启用的; 4).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保管环境及使用有效期。 4、核查方式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B.以留样的再检测对比进行期间核查; C.以同样功能的设备比对来进行期间核查; D.实验室间比对进行期间核查; E.用具自校功能设备的自校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F.其他有效的期间核查方式。 5、核查周期

1).对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稳定性较高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可一年进行1-2次。 2).对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核查次数,但不得少于6个月一次。 六、期间核查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七、期间核查方法 具体的期间核查方法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方法 1、概述(目的):为了解万能试验机状态,维护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结果偏差,除了在开机前和关机后检查仪器外,特对该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 2、依据:GB/T 228.1-2010及相应作业指导书。 3、技术要求: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存档值-实测值│/存档值×100%,力值的示值相对误差≤5%。 4、核查所用样品和数量: 选用适合本试验机量程的抗拉强度的钢材,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若干段(长度满足相关要求,数量能应付突发事件)。 5、核查方法:采用实物比对法 5.1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在本试验机检定合格后一周内进行测力试验,并有设备管理员记录实验数据,存入设备档案中,期间核查时备用。 5.2第一次测力后期间核查时,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进行测力试验,将测得数据与存档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 6、结果评定: 对以上核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统一归档。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危险化学品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岗位职业卫生操作 规程(最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83

危险化学品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最新 版) 1.危化品 2.术语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危害程度 危险化学品具有不同程度的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特性,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温度变化或遇到性质相抵触的其他物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烧等人身伤亡事故。 4.接触限值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接触限值

序号 危化品种类MAC (mg/m3 ) PC-TWA (mg/m3 ) PC-STEL (mg/m3 ) 1 氢氧化钠2 -- --

2 盐酸 7.5 -- -- 3 氨 -- 20 30 5.健康操作规程 5.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5.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3操作前应对危化品储存装置、装卸设备、管道等系统进行细致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5.4应保证危化品现场各类标识完整,缺损后应及时补充维护;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X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生产按操作规范作业,辅料、工具、物料的合理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顺畅,和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和管理。 2.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中心现场管理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其它二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4.定义 4.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4.2全过程控制 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制造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4.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 5.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1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和反 措要求等内容;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5.2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

性清单,防错计划书等工艺文件内容和技术标准内容,应施行刚性管理,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做到作 业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5.4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5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5.6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 5.7每工序的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5.8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5.9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XXXEQ)的要求。 5.10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统一。 5.11每工序的作业任务应体现工程操作所需时间,应含宽放时间的设定体现。 5.12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IE),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1、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技术标准编制现场的作业指导书。 6.2.在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冻结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范围一般在3-7天内完成。 7.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7.1应用 7.1.1 各单位按照本导则,参照范本,结合现场实际,具体编写现场作业指导书。 7.1.2 作业指导书须进行专题学习,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 7.1.3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指导书,逐项打勾或签字,并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7.1.4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完整

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职业病 危害防治重点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并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特制订重点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1.1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对工业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我公司内适用的工种有:电解车间:电解操作工/吸出工/母线工/天车工/槽维工:阳极组装车间:浇筑工/熔炼工/残极清理工/检修工;供料车间:供料工/净化工/检修工; 储运部:氧化铝库库管员/阳极车间叉车司机/抬抱司机叉车工;监督计控中心:过程检查员;铸造车间:抬抱清理工;检修车间:天车检修工;计算机站:维护工

1.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我公司内适用的工种有:电解车间:电解操作工/吸出工/母线工/天车工/槽维工;阳极组装车间:浇筑工/熔炼工/残极清理工/检修工;供料车间:供料工/净化工/检修工; 储运部:阳极车间叉车司机/抬抱司机叉车工/铸造车间叉车司机;监督计控中心:过程检查员/成品检查员;铸造车间:铸造工/天车工/抬抱清理工;康扬分公司:运行值班员/检修工。 1.3有毒有害气体: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职责 5规定 6说明 7附表 8作业指导书审批流程

1目的和范围 为了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及控制步骤和方法,使作业指导书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作用,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承担工程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管理活动。 项目施工中如甲方(业主和监理方)有特别要求统一归档格式的,应根据甲方要求格式编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制度、规定等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制度、规定等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制度、规定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FJDJZD-002《文件管理制度》 FJDJZD-010《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3定义 本规定中采用下列定义。 重大工程项目 重大工程项目指工程安装中大型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30t及以上)的拆装及负荷试验;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锅炉整体水压、汽轮机扣盖,厂用电受电;高塔组立(100m高度以上)、大跨越(档距1000m及以上)、跨越带电高压线路、跨越铁路、跨越高速公路和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指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并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大作业指导书。 重要工程项目 重要工程项目指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附录D中除上述重大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和变电工程受电,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要作业指导书。 一般工程项目 一般工程项目指除上述重大、重要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其作业指导书为一般作业指导书。 4职责

实验室比对管理规程

实验室比对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实验室比对管理规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所有实验室。 责任人:质量管理部主任、检验员 内容: 1 比对试验应满足的条件 1.1 仪器测定用仪器应经过检定或校准且在有效期内。 1.2 人员参加比对的人员应经过充分的培训,熟悉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及所使用的仪器。 1.3 材料所用材料包括试剂,试验用器具等均应符合试验要求。 2 检验员的比对 2.1 所有在岗检验员都应进行比对,比对按项目进行,每次比对人数不得少于两人。 2.2 比对人员所用试剂、试液、供试品、对照品溶液、设备等均应一致。 2.3 比对人员按照所比对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独立操作。 2.4 比对试验可接受标准:除另有规定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用于含量测定时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2%;薄层色谱扫描法用于含量测定时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5%;重量法、容量法用于含量测定时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3%;含量测定以外的项目,当结果为一数值时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3%,当结果为一现象描述时,其结果应一致。 2.5 比对结果符合要求的,参加比对人员均可从事此项检验工作。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应查明原因,再次比对,直至结果符合要求,参加比对人员才可从事此

项检验工作。 3 检验仪器的比对 3.1 对同一类检验仪器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应进行仪器比对。 3.2 仪器比对由通过此项检验员比对的人员进行操作。 3.3 对供试品溶液直接进样检测的,比对时应用同一供试品溶液进样检测;对薄层色谱扫描法比对时应对同一斑点进行扫描,检测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3%。 3.4 比对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比对仪器在查明原因并再次比对通过之前不可继续使用。 4 对照品溶液与滴定液的比对 4.1 对照品溶液与滴定液在存放过程中,其浓度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定结果,为确定其使用期限,需对其进行定期测定。 4.2 由于TLC测定影响因素较多,误差较大,暂不对TLC法所用对照品溶液进行比对。只对HPLC、GC等所用的对照品溶液进行比对。 4.3 对照品溶液自配制之日起,每1个月测定一次,测定条件必须一致,每次测定峰面积不得少于2个,结果取其平均值。当测定结果与原始值相比相对偏差超过2%时,此对照品溶液不得继续使用,上一次测定时间作为判断使用期限的截止时间。 4.4 滴定液自配制之日起,每1个月由原标定人员标定一次,标定环境必须与原标定环境一致,平行试验次数不得少于三次,结果取其平均值。当标定结果与原始值相比相对偏差超过0.2%时,此滴定液不得继续使用,上一次标定时间作为判断使用期限的截止时间。

职业卫生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实训指导书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4年10月

一、实训目的: 《职业卫生实训》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实训课,同时也是一门必修课。《职业卫生实训》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的核心实训课程之一,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它是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检测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开设本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卫生检测基础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职业岗位中存在的危害,初步掌握职业卫生评价的步骤和方法。课时安排为30课时。 二、实训的要求 职业卫生实训主要以职业危害检测及评价为主,学生通过实训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信息检索查询基本能力。 (2)掌握分析危险源,制定及设计预防措施的能力。 (3)掌握职业卫生检测规范标准的能力。 (4)掌握一些职业卫生检测及评价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 阶段一:选定评价项目,确定评价范围,并识别该项目地域的职业危害因素,确定项目评价计划。 阶段二:根据项目工作计划对所选项目进行检测分析。 阶段三:编制评价报告 四、实训审批单格式 职业卫生检测项目审批单 1.评价项目: 2.评价范围: 3.项目组成员: 4.评价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分析: 5.评价项目计划: 五、实训课题资料

高频电磁场 1 编制目的 为进行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的测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企业工作场所高频电磁场测量,不适用于环境辐射及作为医疗和诊断为目的的辐射。 3 制定依据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189.2-2007 4 测量仪器 仪器量程能够覆盖10V/m~1000V/m和0.5A/m~50 A/m,频率能够覆盖0.1MHz~30MHz的高频场强仪。 5 测量对象选择 5.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5.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5.3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 6 测量方法 6.1仪器使用前应经有关部门校准; 6.2测量操作位场强时,一般测量头部和胸部位置。当操作中其他部位可能受更强烈照射时,应在该位置予以加测。 6.3测量高频设备场强时,仪器天线探头距离设备不得小于5厘米,当发现场强接近最大量程或仪器报警时,应立刻停止前进。 6.4手持测量仪器,将检测探头置于所要测量的位置,并旋转探头至读数最大方向,探头周围1米以内不应有人或临时性的放置其他金属物件。磁场测量不受此限制。每个测点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于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取三次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场强值。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定 微波辐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