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各类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印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三条作业指导书是指对本单位作业流程、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的文书。
第四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当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安全生产。
第五条作业指导书按照职能分为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工艺操作指导书、设备维护保养指导书等。
第二章:编制与审批第六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当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第七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者应当对作业流程、操作要点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确保编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须有明确的章节结构和标题,包括前言、目录、正文、附录等内容。
第九条作业指导书的审批程序应当包括初审、复审和主管部门审批的环节。
第十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者应当在编制初稿完成后进行初审,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第十一条初审合格后,作业指导书应当提交复审单位,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和修改。
第十二条审核通过后,作业指导书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批,由主管部门负责人签署批准。
第十三条审批完成后,作业指导书应当进行印发,并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告。
第三章:使用与管理第十四条作业指导书应当在本单位内部推广使用,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遵守和执行。
第十五条作业指导书的使用人员应当详细阅读、理解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作业。
第十六条作业指导书应当与培训内容结合,进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第十七条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复核和修订,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十八条作业指导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时修订和更新,确保作业指导书与实际工作相适应。
第十九条作业指导书的废止,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并在本单位范围内通知相关人员。
第四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定由本单位负责人负责解释。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管理,提高作业指导质量,保障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发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作业指导书是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所使用的教学工具。
作业指导书应当与教学内容相符,设计合理,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第四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和实用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条教育机构应当建立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强化质量监控,确保作业指导书的质量。
第二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第六条作业指导书应当从教学大纲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作业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和指导方法。
第七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内容准确全面。
作业指导书应当确保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核心知识点,对重要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和引导。
(二)难易适中。
作业指导书的难易程度应当与学生的年级和学科水平相匹配,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三)形式多样。
作业指导书的形式可以是习题、实践任务、写作指导等,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灵活选择。
(四)贴近实际。
作业指导书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第八条编写作业指导书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和方式。
第九条教师编写的作业指导书应经过学科组的评审,确保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十条教育机构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作业指导书的发放第十一条教师应在课堂上将作业指导书发放给学生,讲解作业要求,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十二条作业指导书应当具有可读性,字迹清晰,内容丰富,排版整齐,图文并茂。
第十三条作业指导书可以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发放,但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和使用。
第四章作业指导书的管理第十四条教育机构应当建立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和管理流程。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一、引言作业指导书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它是对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的详细说明,对于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稳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管理规范适合于所有部门和岗位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查、发布和更新。
三、作业指导书编写1. 编写目的:明确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确保内容准确、清晰、易懂。
2. 内容要求:根据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详细描述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3. 格式规范:统一使用公司规定的模板,包括标题、编号、版本号、生效日期等信息,确保格式整齐一致。
4. 语言规范: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难以理解的词汇,确保易于理解和执行。
四、作业指导书审查1. 审查流程:作业指导书应经过编写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的审查,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合理。
2. 审查要点:审查人员应关注作业指导书的逻辑性、准确性、可行性和一致性,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3. 审查记录:对审查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审查人员、审查日期、修改意见和处理情况等信息,确保审查过程可追溯。
五、作业指导书发布1. 发布程序:经过审查并经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作业指导书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发布,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到最新版本的作业指导书。
2. 发布方式:作业指导书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网站、邮件、通知等方式进行发布,确保所有人员能够方便地查阅和获取。
六、作业指导书更新1. 更新频率:作业指导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期更新,确保内容与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持一致。
2. 更新程序:更新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审查和发布,更新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将旧版本作业指导书进行归档保存。
七、作业指导书使用1. 使用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相关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2. 执行监督: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对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某项工作的具体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的文档。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发布和更新等方面,提出一套管理规范,以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目的,例如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等。
2.明确编制范围:确定作业指导书所涵盖的工作内容和范围,确保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具有全面性和适用性。
3.收集资料:收集与工作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技术要求等。
4.编写内容: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具体内容,包括工作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5.核对和审查:由相关部门或人员对编写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核对和审查,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和合理。
6.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反馈意见,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与实际工作相符。
三、作业指导书的审批1.审批程序:明确作业指导书的审批程序,包括审批的层级和审批的流程。
2.审批人员:确定作业指导书的审批人员,一般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或专业人员进行审批。
3.审批内容:审批人员应对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进行审核,包括工作步骤的合理性、要求的准确性等。
4.审批意见:审批人员应提出审批意见,包括对作业指导书的修改建议和不合理之处的指正。
5.审批结果:根据审批意见,作出审批结果,可以是通过、不通过或需要修改后再审批等。
四、作业指导书的发布和更新1.发布渠道:确定作业指导书的发布渠道,可以是内部通知、电子邮件、公司网站等。
2.发布范围:确定作业指导书的发布范围,包括哪些部门或人员需要接收到该作业指导书。
3.发布时间:确定作业指导书的发布时间,确保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4.更新机制:建立作业指导书的更新机制,根据工作的变化和需求,及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和更新。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提高作业指导书的质量和效益,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的工作。
第三条作业指导书是为组织的内部人员编写的,用于规范和指导工作的手册,是指导员工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应遵循科学、全面、易懂的原则,确保内容准确、详实、实用。
第二章编制工作的主体第五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由组织的相关部门负责,如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流程管理部门等。
第六条编制工作的主体应具备一定的岗位能力和工作经验,并对所编制的作业具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第三章编制工作的程序第七条编制工作的程序包括需求确定、信息收集、内容编写、评审修改、发布使用等环节。
第八条需求确定阶段,主要通过与作业实施部门及相关人员的沟通、调研等方式,明确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适用范围、内容要求等。
第九条信息收集阶段,主要通过查阅文件资料、访谈相关人员、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与作业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第十条内容编写阶段,根据需求确定阶段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具体编写。
第十一条评审修改阶段,完成初稿后,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和修改,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第十二条发布使用阶段,经过评审修改后,作业指导书由组织的相关部门进行发布和推广,并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及时使用和掌握。
第四章内容要求和质量控制第十三条作业指导书应包含适用对象、工作目标、工作流程、规范要求、操作方法等内容。
第十四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准确、详实,尽量避免使用模糊、抽象的语言。
第十五条作业指导书的流程图和图表应清晰、简洁,便于理解和操作。
第十六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第五章文件管理第十七条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作业指导书应进行有效的文件管理。
第十八条组织应建立作业指导书的档案,确保存档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各级学校的作业指导书管理,确保作业指导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学校的作业指导书管理工作,包括编写、审核、发放、使用和评估等环节。
第三条学校应制定本校的作业指导书发放和使用细则,与本办法相衔接,相互支持。
第二章作业指导书编写第四条学校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和大纲。
第五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任务。
第六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七条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应符合课程教学的进度和节奏,合理分配学生的作业时间。
第三章作业指导书审核第八条学校应设立作业指导书审核专门机构,由专家和教师组成,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质量进行审核。
第九条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应综合考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第十条作业指导书审核专门机构应及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编写单位,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指导书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章作业指导书发放和使用第十一条学校应制定明确的作业指导书发放和使用细则,将作业指导书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
第十二条学校应加强对作业指导书的管理,确保作业指导书的使用符合规定。
第十三条学校应监督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指导书,督促学生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四条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第五章作业指导书评估第十五条学校应定期对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
第十六条学校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作业指导书的质量和效果。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学校应加强对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作业指导书制定及管理规范

6.1.1 作业指导书运作流程图。 详见附录 1。
6.1.2 作业指导书制定
6.1.2.1 作业指导书旳编写 6.1.2.1.1 对于每一种作业工位,必须准备对应旳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细致清晰 旳表明完毕工序所应采用旳作业环节,工序原则,特殊工具规定,使用旳 物料,注意事项。生产部在使用作业指导书时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旳规 定进行作业。 6.1.2.1.2 作业指导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6.1.2.1.2.1 机 型:成品名称 6.1.2.1.2.2 工位名称:各工位旳作业名称 6.1.2.1.2.3 组 别:插件、补焊、组装、老化、包装 6.1.2.1.2.4 原则工时:记录完毕此工位所需时间
7.0 作业指导书旳管理 7.1 作业指导书旳制定完毕后,由生产工程组技术文秘打印,交品质部盖发行章,版本生效日 期即发行章日期。 7.2 生产工程组技术文秘将盖章后旳作业指导书发至生产部,并填写《文献发放及回收登记
表》 以备查验。 7.3 生产工程组技术文秘将作业指导书旳电子档案保留、登记、归档。 7.4 临时作业指导书直接由 IE 工程师制作、生产工程组主管确认,生产工程组主管领导核准, 由技术文秘发放、回收和作废。 7.5 生产部领用作业指导书并维护作业指导书旳完整,清洁,将意见及时反馈给生产工程组。 使用完毕后,将作业指导书及时偿还给生产工程组。若在使用过程中将文献丢失、损坏, 应及时向生产工程组技术文秘申请补发。 7.6 对于生产部偿还旳作业指导书,生产工程组技术文秘将其登记、存档。 7.7 对于变更进阶旳作业指导书,生产工程组技术文秘及时收回旧旳版本并将其作废。 8.0 支持性文献 8.1《工序流程及作业指导书制定规范》 9.0 质量记录 9.1《文献发放及回收登记表》 10.0 附录 10.1 附录 1:作业指导书运作流程图 11.0 附表 11.1 附表 1:《组装类作业指导书》 附表 2:《板件类作业指导书》 附表 3:《文献发放及回收登表》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作业指导书是用于规范和指导员工在工作中进行操作的文件,对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作业指导书的管理水平,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是必要的。
二、作业指导书管理流程1. 编制: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要求进行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要点描述。
2. 审核:编制完成后,应由相关部门或者岗位负责人进行审核,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发布:经过审核后,作业指导书应及时发布到相关人员的工作平台或者文件系统中,确保大家能够方便地查阅和使用。
4. 更新:作业指导书应定期进行更新,及时反映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的变化,确保指导书的有效性。
5. 培训:发布新版作业指导书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指导书。
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求1. 清晰明了:作业指导书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长句,确保大家能够轻松理解。
2. 全面细致:作业指导书应详细描述每一个操作步骤和要点,确保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会遗漏任何关键步骤。
3. 规范统一:作业指导书应统一格式和排版,确保整体风格一致,便于人员查阅和使用。
4. 实用性强:作业指导书应密切结合实际工作,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5. 图文并茂:作业指导书应配合图表和图片,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操作流程和要点,提高人员理解和记忆效果。
四、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应定期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确保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反馈机制:建立作业指导书的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以不断完善指导书的质量。
3. 存档管理:作业指导书应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历史版本的追溯和查阅。
4. 培训辅助:作业指导书可以作为培训教材的辅助材料,匡助新员工快速掌握工作流程和要点。
5. 定期评估:应定期对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指导书的实际效果和改进空间。
五、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效益1. 提高工作效率:作业指导书的规范使用可以匡助员工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使公司生产之产品遵循标准制程进行,制订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以达质量与效率之提升。
2.0范围:
本公司开发的产品及OEM加工产品的作业指导书编制。
3.0职责:
3.1研发部(产品工程课):负责提供产品之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和BOM及其它有关数据。
3.2研发部(制造工程课):协助检讨制程的合理化及提供治具或机台名称等。
3.3制造工程课:
3.3.1参与新产品设计审查会议并制订初步作业流程。
3.3.2参加新产品试产并拍摄作业图片,制订临时版工作指导书。
3.3.3依据研发提供之尺寸管控图面和已检讨OK的制程、零件,产品料号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负责对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审核及依据《制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
3.3.4负责主导《作业指导书》检讨确认直至改善OK。
3.4生产部:提供有关数据(冲速,模穴数等)和生产流程中问题点,并负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会签,提出合理建议。
3.5.品管部:
3.1.5.1根据SOP制作SIP或者QC工程图。
3.1.5.2负责提供产品测试条件、管控尺寸、检验频率等。
4.0定义:无
5.0内容及要求:
5.1试产计划:
5.1.1由研发提出该产品的试产计划,并提供新产品BOM表及蓝图(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
5.2工艺确认制作:
5.2.1IE通过对产品制样时所记录的工艺流程,制作临时版本的《作业指导书》。
5.2.2产品试产时,IE根据现场状况对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修正。
5.2.2.1IE工程师根据试作对产品每道工序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进行规范并拍摄图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对作业内容,作业要点,检验标准等加以描述。
IE工程师根据产品研发部和品管部所提供的各项图面,对重点管控尺寸用AUTOCAD 图示加以标注,对重点尺寸要用“▼”加以强调,需作CPK管控应加“【Χ】”管制符号,临时版SOP不发行,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盖临时章或参考章提供产线使用,临时版SOP在正式版SOP发行之前一直有效,正式版发行后生产单位需到DCC审请正式版SOP,同时要将临时版归还于DCC处。
5.2.2.2原则上每种料号都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若出现在同一系列产品中流程作业人力相同,作业方法相同,使用设备完全相同时可以考量制作一份“通用作业指导书”,但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对每种料号之间的差异处重点描述清楚。
5.2.2.3全套作业指导书中工序均需修订型或增减工序型:IE工程师根据《工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版本依26个英文字母变更;即B0、B1版、C版……。
5.2.3试作完成后,新产品之临时版作业指导书先与相关单位人员以邮件方式进行讨论,各单位提出完善建议,IE要进行记录然后检讨加以完善。
5.2.4各单位负责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修改意见,IE工程师再依据检讨内容修改作业指导书直至OK。
5.2.5部门确认后签核,会签各相关部门后将需发行作业指导书送至文控中心进行签收发行,文控中心根据需求再分发给相关需求单位。
5.3文件发行后修改发行:
5.3.1正式版(A0版)之后SOP经单位主管核准后由文控中心进行发行。
5.3.2申请单位提出作业标准变更需求。
5.3.2.1制程工序合并,剔除,简化,重排以及其它动作改善。
5.3.2.2机器与模治具经改善后生产效率提升。
5.3.2.3新产品量产后,作业员熟练程度提高。
5.3.2.4生产产能有常态变更时。
5.3.2因任何变更之修订版由单位主管审核、部门主管核准后文控中心进行发行。
5.4作业指导书编号:
SOP-EN-□□□□
(A) (B) (C)
(A)表示“作业指导书”简称,
(B)EN:表示制造工程课。
(C)三阶文件流水号,从0001,0002……
6.0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