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蒸腾作用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蒸腾作用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蒸腾作用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重要意义。

2.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3.掌握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4.解释气孔控制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

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叶片的结构,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中只有大约2.2千克是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过程的,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些水对植物体本身以及自然界又有什么意义呢?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认识水分在茎内的运输结构——导管,它属于输导组织,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植物体各器官中的导管相互连通,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根吸收的水就是被这些管网运输到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通过这个管网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那么,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又是如何通过叶片散失的呢?

学习任务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回顾小学科学课中学过的内容,知道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得出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要想知道植物是怎样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我们还必须深入了解叶片的结构。

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

结合多媒体播放观察叶片结构相关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方法步骤:

a、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横切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把切下的薄片放入装有水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b、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参照上图,在显微镜下分清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

下叶片的表皮中有几种细胞,并说出这些细胞的特点。

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叶片气孔的开合与细胞失水与吸水的关系。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保卫细胞是怎样控制气孔开闭的。

讨论得出结论。

按课本要求画出气孔结构图。

请同学描述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各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播放动画,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以及植物蒸腾作用对大自然的意义。

学习任务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请观察课本第113页图3—31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讨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对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全对或错一个的为A,错两个或三个的为B,其余的为C.)

1、植物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A自身构成 B呼吸作用 C光和作用 D蒸腾作用

2、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茎 B叶 C根 D花

3、植物体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不断地运输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是来自

()A根的吸收作用 B茎的疏导作用

C叶的蒸腾作用 D叶的光和作用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植物的根系又将地下水吸收并运送至叶,其中97%-98%的水分又散失到大气中,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

⑴上述材料说明了植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

是:。

⑵植物将根吸收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主要是通过什么生理活动实现的?

⑶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7%-98%散失到大气中,这是不是对水分的浪费?如果不是浪费,请说明这样的现象有什么意义。

由:。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