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题库

热工基础-题库
热工基础-题库

1-1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它们是( )。

A.吸热、防热、蓄热

B.导热、吸热、放热

C.导热、对流、辐射

D.吸热、蓄热、导热

提示: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对流、辐射。

答案:C

1-2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他们是导热、对流和辐射。关于热量传递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存在着温度差的地方,就发生热量传递

B.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发生热量传递

C.对流传热发生在流体之中

D.密实的固体中的热量传递只有导热一种方式

提示: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辐射的方式发生热量传递。

答案:B

1-3关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叙述,下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材料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B.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随材料使用地域的改变而改变

C.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D.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提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先减小,然后会增大。

答案:C

1-4“导热系数”是指在稳态条件下,在以下哪种情况时,通过lm2截面积在lh内由导热方式传递的热量?()

A.材料层厚度为1m,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

B.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1℃

C.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

D.材料层厚度为lm,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

提示:“导热系数”是指在稳态条件下,材料层厚度为1m,材料层两侧表面温度差为

注:“建筑物理”模拟题均为一级注册建筑师使用。

1℃时,在1h内通过lm2截面积由导热方式传递的热量。

答案:D

1-5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错误的。

A.导热系数[W/(m·K)]

B.比热容[KJ/(Kg·K)]

C.传热阻[(m·K)/W]

D.传热系数[W/(m2·K)]

提示:传热阻的单位应是m2·K/W。

答案:C

1-6下列材料导热系数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钢材、加气混凝土、水泥砂浆

B.加气混凝土、钢材、玻璃

C.钢材、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

D.水泥砂浆、红砖、钢材

提示:请查看《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所列建筑材料热工指标。

答案:C

1-7实心黏土砖、混凝土、加气混凝土3种材料,按导热系数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混凝土、实心黏土砖、加气混凝土 B.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实心黏土砖

C实心黏土砖、加气混凝土、混凝土D加气混凝土、实心黏土砖、混凝土提示:请查看《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所列建筑材料热工指标。

答案:D

1-8下列墙体在其两侧温差作用下,哪一种墙体内部导热传热占主导,对流、辐射可忽略?()

A.有空气间层的墙体

B.预制岩棉夹芯钢筋混凝土复合外墙板

C.空心砌块砌体

D.框架大孔空心砖填充墙体

提示:由密实材料构成的墙体内部以导热传热为主导,对流,辐射可忽略。凡内部有空心部分的墙体,空心部分壁面间的传热主要是辐射和对流换热。

答案:B

1-9有关材料层的导热热阻,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厚度不变,材料层的热阻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

B.温度升高,材料层的热阻随之增大

C.只有增加材料层的厚度,才能增大其热阻

D.材料层的热阻只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有关

提示:材料层的导热热阻为R=d/λ。它与材料的厚度d、导热系数λ均有关。材料的导热系数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答案:A

1-10下列陈述何者是不正确的?()

A.外墙面的对流换热系数,通常大于内墙面的对流换热系数

B.水平封闭空气间层,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高的壁面在上方时的热阻比在下方时的热阻大

C.材料的蓄热系数S是由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D.良好的保温材料常为多孔轻质的材料

提示:材料的蓄热系数是说明直接受到热作用的一侧表面,对谐波热作用反应的敏感程度的一个特性指标。不仅与材料热物理性能有关,还取决于外界热作用的波动周期。

答案:C

1-11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 )。

A.相差极小

B.相差极大

C.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

D.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弱

提示: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相差极小,反射率或吸收率基本相同。

答案:A

1-12自然界中的空气含水蒸气的能力会随一些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下哪一条说法是正确的?( )

A.空气含水蒸气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B.空气含水蒸气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C.空气含水蒸气的能力与温度无关

D.空气含水蒸气的能力与风速有关

提示:空气含水蒸气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与风速无关。

答案:B

1-13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湿空气其温度越高,则其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

A.越小,越大

B.越小,不变

C.不变,越小

D.越大,越小

提示:根据相对湿度计算公式,水蒸汽含量不变(即水蒸汽分压力不变),温度上升, 空气的饱和蒸汽压随之上升,所以相对湿度减小。

答案:B

1-14判断空气潮湿程度的依据是空气的( )。

A.相对湿度

B.绝对湿度

C.空气温度

D.空气压力

提示:空气中单位体积所含水蒸气的重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但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多少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在某一温度时有一极限值称饱和蒸气量。相对湿度指一定温度及大气压力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饱和蒸气量的比值,它直接说明了空气的潮湿程度。

答案:A

1-15在下列叙述中,( )是正确的。

A.墙体的热阻,随着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而增大

B.在冬季同样的室内外气温条件下,传热阻R0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越少, 而内表面的温度则越高

C.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无关

D.砖比混凝土容易传热

提示:墙体的热阻仅与

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有关,与吹向墙体的风速大小无关;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有关;砖的导热系数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与其比较更不易传热。

答案:B

1-16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量有几个人体的热感觉分为几个等级?( )

A.四个物理量、七个等级

B.五个物理量、六个等级

C.六个物理量、七个等级

D.六个物理量、五个等级

提示: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评价室内热环境的PMV指标中包含6个物理量(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壁面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和衣服热阻)和7个等级(+3:热;+2:暖;+1:稍暖;0:舒适;-1:稍凉;-2:凉;-3:冷)。

答案:C

1-17关于太阳辐射,下述哪一项叙述不正确?( )

A.太阳辐射的波长主要是短波辐射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

C.同一时刻,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相同

D.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提示:根据太阳辐射光谱的分析可以看到,太阳的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小于3μm的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波段范围内,因此属于短波辐射,且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由于大气层的影响,太阳辐射直接到达地面的部分为直射辐射,受大气层内空气和悬浮物质的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有方向性,因此,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不相同。

答案:C

1-18下面列出的城市中,()不属于夏热冬暖地区。

A.广州

B.海口

C.南宁

D.长沙

提示: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

答案:D

1-19我国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将我国分成几个热工设计分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提示: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答案:C

1-20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将我国分成了5个气候区,分区的主要依据是:( )

A.累年最冷月的最低温度

B.累年最热月的平均温度

C.累年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和累年最热月的平均温度

D.累年最冷月的最低温度和累年最热月的最高温度

提示: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答案:C

1-21按有关规范,夏热冬暖地区的热工设计应该满足下列哪一种要求?( )

A.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B.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并适当兼顾夏季防热

C.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并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D.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提示: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建筑热T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答案:D

1-2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热工设计必须满足夏季防热并适当兼顾冬季保温的是( )地区。

A.严寒

B.夏热冬冷

C.温和

D.夏热冬暖

提示: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答案:B

1-23在稳定传热条件下,通过多层平壁的热流强度()。

A.沿热流方向逐渐减小

B.沿热流方向逐渐加大

C.沿热流方向保持不变

D.在热阻大的材料层中较大,热阻小的材料层中较小

提示:稳定传热的特征是,围护结构内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通过材料层的热流强度处处相等。

答案:C

1-24围护结构在稳定传热条件下,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为()。

A.从高温侧到低温侧温度逐步降低

B.围护结构内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C.均匀材料层内的温度成线性变化

D.从高温侧到低温侧热流强度逐步减少

提示:稳定传热的特征是,围护结构内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通过材料层的热流强度处处相等,在均匀材料层内的温度均匀(线性)变化。

答案:D

1-25多层平壁稳定传热时,下面哪条温度分布线是正确的?()

提示:多层平壁稳定传热时,通过各层平壁的热流相等,混凝土材料导热系数大,因而混凝土层内温

度梯度小;保温层材料导热系数小,因而保温层内温度梯度大。

答案:A

1-26评价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下列哪一项是主要指标?()

A.围护结构的厚度

B.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C.热惰性指标

D.材料的导热系数

提示:在稳定传热中,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流强度与室内、外温度差成正比,与围护结构的传热阻成反比。当设计条件(室内外温差)相同时,热流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答案:B

1-27下述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厚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的热阻比砖砌体小

B.lOOmm厚加气混凝土(干密度为500Kg/m3)的热阻比30mm厚岩棉(干密度为70Kg/m3)的热阻大

C.20mm厚水泥砂浆的热阻比20mm厚石灰砂浆的热阻小

D.50mm厚岩棉的热阻比30mm厚岩棉的热阻大

提示:使用导热热阻计算公式R=d/计算,然后进行比较。

答案:B

1-28 已知2cm厚垂直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为Rg((m2·K)/W),下列封闭空气间层热阻R 的表示式,哪一项不正确?( )

A.热流向上的2cm厚水平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

B.热流向下的2cm厚水平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Rg。

C.4cm厚垂直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Rg。

D.热流向下4cm厚水平式封闭空气间层,R

提示: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不是纯导热过程,它的热阻与间层厚度之间不存在成比例增长的关系,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空气间层热阻值。

答案:C

1-29在建筑设计中常利用封闭空气间层作为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间层中空气导热系数的大小

B.间层中空气的相对湿度

C.间层材料两侧的导热系数

D.间层中空气对流传热的强弱以及间层两侧内表面辐射换

热的强弱

提示: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中,辐射换热占的比例最大,对流和导热占的比例较小。

答案:D

1-30在相同的简谐波作用下,下面哪种材料表面的温度波动最小?()

A.钢筋混凝土

B.浮石混凝土

C.加气混凝土

D.砖砌体

提示:参见建筑材料的热工性能表中材料的蓄热系数。材料的蓄热系数表示在简谐波作用下,受作用的表面对谐波的敏感程度。在同样的作用下,材料蓄热系数越大,其表面温度波动越小,反之表面温度波动越大。

答案:A

1-31室外温度谐波的波幅为16.5℃时,若要求围护结构内表面受该室外温度谐波的作用而产生的温度波动幅度小于5.5℃,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至少应为( )。

A.6.5

B.3.0

C.11.0

D.4.8

提示:根据衰减倍数的定义式可计算出,室外综合温度谐波波幅与室内表面

温度波幅之比为3.O。

答案:B

1-32有关围护结构在室外气温周期性变化热作用下的传热特征,下面哪一项叙述不正确?( )

A.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波动的周期相同,但与室外气温波动的周期不同

B.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动的波幅比室外气温波动的波幅小

C.围护结构内部温度波动的波幅从外至内逐渐减小

D.外表面温度最高值出现时间比内表面早

提示:在周期性变化热作用下围护结构的传热特征是:室外温度、平壁表面温度和内部任一截面处的温度都是同一周期的简谐波动,从室外空间到平壁内部,温度波动的波幅逐渐减小,温度波动的相位逐渐向后推迟。

答案:A

1-33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是指()。

A.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B.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的比值

C.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D.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提示:根据衰减倍数的定义,衰减倍数是指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比。

答案:B

1-34下列4种不同构造的外墙中,( )适用于间歇性采暖的房间,且热稳定性较好。

A.内、外侧均采用实体材料

B.内侧采用实体材料,外侧采用保温及防水层

C.内侧采用保温材料,外侧采用实体材料

D.内侧采用保温材料,外侧采用轻质材料

提示:间歇使用房间应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室温升高到要求值,因而保温层(热惰性小的材料)应放在室内一侧。

答案:C

1-35关于建筑保温综合处理的原则,下面哪一项不正确?()

A.适当增加向阳面窗户面积

B.建筑物平、立面凹凸不宜过多

C.大面积外表面不应朝向冬季主导风向

D.间歇使用的采暖建筑,房间应有较大的热稳定性

提示:建筑保温综合处理的原则中有一条是:根据房间性质合理选择热特性。为保证间歇使用的采暖建筑在其使用时室内环境达到要求,往往需要在使用前加强供暖,提高室内温度。为了使围护结构内表面也能同时迅速随着升温,要求房间的热稳定性小一些;否则,比较低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会使在其附近的人感到冷得不舒适。

答案:D

1-36在建筑保温设计中,下列哪一条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A.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应进行保温验算

B.围护结构的传热阻不小于最小传热阻

C.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可以不进行保温验算

D.围护结构内的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验算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采暖建筑保温设计的要求,围护结构(外墙、屋顶、与室外相邻的楼板、不采暖地下室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的总热阻不得小于最小传热阻,且对热桥需要进行保温验算。

答案:C

1-37在最小传热阻计算式中,ti为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对一般和高级居住建筑,分别取( )℃。

A.18,20

B.18,25

C.15,20

D.15,18

提示:请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答案:A

1-38下述围护结构,哪一种传热系数最小?( )

A.250mm厚加气混凝土(干密度为500kg/m3)

B.200mm钢筋混凝土

C.240mm厚重砂浆黏土砖砌体

D.40mm厚岩棉板(干密度<80Kg/m3)

提示:使用导热热阻计算公式R=d/来计算材料层的热阻,由于传热阻R0=Ri+R+Re,传热系数K=1/R0,其中Ri、Re为常数,材料层的热阻越大,传热阻越大,传热系数越小。

答案:A

1-39下面几种地面材料,哪一个吸热指数最大?( )

A.木地板

B.塑料地板

C.水泥砂浆地面

D.水磨石地面

提示:我国将地面分为三类:I类为木地面、塑料地面;Ⅱ类为水泥砂浆地面;Ⅲ类为水磨石地面。Ⅲ类地面热工性能最差,吸热指数最大。

答案:D

1-40地面对人体热舒适感及健康影响最大的部分是()?

A.地板的总厚度

B.地板的传热阻

C.地板的基层材料

D.地板的面层材料

提示:人体的足部直接与地面接触,地面上层厚度约3-4mm左右材料的吸热指数影响足部的热量损失,因此,地板的面层材料对人体热舒适感影响最大。

答案:D

1-41在建筑保温验算中,下列哪一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

A.保温验算要求围护结构的传热阻不小于最小传热阻

B.不采暖的楼梯间的隔墙需要进行室内外温差修正

C.围护结构屋顶和墙体的允许温差相同

D.不同建筑类型建筑物墙体的允许温差不同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采暖建筑保温设计的要求,围护结构(外墙、屋顶、与室外相邻的楼板、不采暖地下室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的传热阻不得小于最小传热阻,且对热桥需要进行保温验算。

答案:C

1-42在北方地区冬季,下面给出的4个外墙节点构造,哪一个保温效果最好?()

提示:在北方地区,外墙节点构造必须避免热桥,保温层处于墙体最外侧能有效消除丁字墙部位的热桥。

答案:A

1-43若想增加砖墙的保温性能,分利用太阳能,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是不合理的?( )

A.增加砖墙的厚度

B.增设保温材料层

C.设置封闭空气间层

D.砖墙外表面做浅色饰面

提示:太阳辐射的波长主要是短波辐射,浅色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ρs值小, 不利于吸收太阳能。

答案:D

1-44以下哪条措施对增强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基本上不起作用?( )

A.将中空玻璃的间隔从6mm增加到12mm

B.在中空玻璃的间隔中充惰性气体

C.用新型的low-E玻璃代替普通玻璃

D.用5mm厚的玻璃代替原来的3mm厚的玻璃

提示: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76W/(m.K),增加的玻璃的厚度,不能明显增加窗户热阻,故效果最差。

答案:D

1-45为增强窗户的保温能力,下列措施中何者效果最差?()

A.提高气密性

B.增加玻璃层数

C.增加窗框厚度

D.增加玻璃厚度

提示:玻璃的导热系数为0.76W/(m.K),玻璃本身的厚度就小,能够增加的玻璃厚度是有限的,不能明显增加窗户热阻,故效果最差。

答案:D

1-46为了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而在玻璃上涂贴的薄膜特性应为( )。

A.容易透过短波辐射,难透过长波辐射

B.容易透过长波辐射,难透过短波辐射

C.对长波和短波都容易透过

D.对长波和短波都难透过

提示:太阳辐射大部分为短波,室内环境辐射为长波,要充分利用太阳热辐射进人室内,并尽量减少室内环境向外辐射散热,即形成温室效应。

答案:A

1-47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结露的条件为()。

A.空气湿度大时,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B.空气湿度小时,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C.与空气湿度无关,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D.与空气湿度无关,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结露

提示:某一状态下的空气,含湿量不变时,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若继续降温,则空气中的水蒸汽有一部分液化成水析出。

答案:D

1-48下列关于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取值的表述中,( )正确。

A. te的大小与外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无关

B.同一地区,D越大, te越低

C.同一地区,D越小, te越低

D. te等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提示:根据D值选择是为了考虑室外温度波动对内表面温度波动的影响,D较小时应求出较大的传热阻,选择计算温度值也小。

答案:C

1-49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下列哪一个参数应该满足规范的要求?( )

A.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B.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

C.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

D.围护结构的结构热阻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该使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

答案:B

1-50在确定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公式中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的值时,按热惰性指标将围护结构分成( )。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提示:请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答案:C

1-51在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用于估算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的室内计算温度应采用()。

A.16℃

B.18℃

C.20℃

D.14℃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用于估算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的室内计算温度应采用全部房间的平均室内计算温度16℃。

答案:A

1-52在建筑节能设计中,( )措施是不正确的?

A.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O.30及O.30以下

B.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应设置门窗

C.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D.在-6.O℃以下地区,楼梯间可不采暖,但需要对楼梯间的隔墙和户门采取保温措施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6.0℃以下地区,楼梯间应该采暖。

答案:D

1-53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中,有关条文规定了建筑物体形系数的上限,其主要原因是:( )

A.体形系数过大,外立面凹凸就多,遮挡窗口的阳光

B.减小体形系数可以降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

C.体形系数越大,冷风渗漏越严重

D.体形系数过大,平面布局困难

提示:采暖地区的建筑采暖能耗,以温差传热损失为主,为降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中,有关条文规定了建筑物体形系数的上限。

答案:B

1-54在下列哪一个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住宅人口处应设门斗?()

A.-2.5℃

B.-4.O℃

C.-5.5℃

D.-7.O℃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6.O℃以下地区,住宅入口处应设门斗。

答案:D

1-55冬天在采暖房间内,哪个部位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大?( )

A.外窗玻璃内表面

B.外墙内表面

C.室内中部

D.内墙表面

提示:在采暖房间内,各处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差别不大(即水蒸气分压力P差别不大),因此各部位的相对湿度主要受该处温度的影响。由于外窗玻璃的传热阻最小,它的内表面温度最低,饱和蒸气压最小,根据相对湿度计算公式判断,外窗玻璃内表面的相对湿度最大。

答案:A

1—56在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室外计算温度应该按( )确定。

A.最冷月室外平均温度

B.最冷月室外最低温度

C.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D.采暖期室外最低温度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室外计算温度应该取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答案:C

1—57某地区要求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35W/(m2·K), 则该地区为()。

A.严寒地区

B.寒冷地区

C.夏热冬冷地区

D.夏热冬暖地区

提示:请查《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有关规定。

答案:A

1-58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窗户面积不宜过大,下列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 )是违反规定的。

A.北朝向不应超过O.30

B.东朝向不应超过0.30

C.西朝向不应超过0.30

D.南朝向不应超过O.35

提示:请查《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

答案:A

l-5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规定用吸热指数B作为评价地面热工质量的指标, 并依据B 值大小将地面分为◇。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提示:请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答案:B

1-60对地面进行保温处理时,下面哪一种措施比较合理?()

A.整个地面的保温层应该厚度相同

B.沿地面的周边作局部保温

C.地面中心部分的保温层应该比其他部分厚

D.更换地面的面层材料

提示:由于地面以下接触的是土壤层,热量通过地面的传热不属于一维传热,通过周边的土壤层薄,热阻小,热量损失多。因此,沿地面的周边作局部保温比较合理。

答案:B

1-61在下图所示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保温层受潮,隔汽层应设置在何处?( )

A.石膏板与保温层的界面

B.保温层与混凝土的界面

C.混凝土与砂浆的界面

D.上述3个界面效果都一样

提示:隔汽层应设置在蒸气流人的一侧,对于采暖房屋应布置在保温层的内侧。

答案:A

1-62关于围护结构中水蒸气渗透和传热,下面表述中正确的为()。

A.蒸汽渗透和传热都属于能量的传递

B.蒸汽渗透属于能量的传递,传热属于物质的迁移

C.蒸汽渗透和传热都属于物质的迁移

D.蒸汽渗透属于物质的迁移,传热属于能量的传递

提示:热传递是分子热运动的能量的传递,物质并不随热流迁移,而蒸气渗透时有水分子的迁移。

答案:D

1-63外侧有卷材防水层的平屋顶,在下列哪一个地区应进行屋顶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A.广州

B.长沙

C.杭州

D.长春

提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规定,采暖建筑外侧有卷材防水层的平屋顶要进行受潮验算。长春地区的建筑需要采暖,因此要进行受潮验算。

答案:D

1-64下列常用隔汽材料中,哪一种蒸气渗透阻最大?()

A.0.4mm厚石油沥青油纸

B.O.16mm厚聚乙烯薄膜

C.乳化沥青二道

D.4mm厚热沥青二道

提示:请查有关建筑材料的热工指标资料。

答案:B

1-65下面各层材料的厚度为d(mm),蒸气渗透系数为μ[g/(m·h·Pa)]。哪一个材料的蒸气渗透阻最大?( )

A.d=200, μ=0.0000158

B.d=250,μ=O.OOOOl88

C.d=240, μ=0.OOOOl20

D.d=50, μ=0.OOOO420

提示:代人蒸气渗透阻的计算公式H=d/μ计算。

答案:C

1-66在北方寒冷地区,某建筑的干挂石材外墙如下图所示,建筑师让一部分石材与石材间的缝隙敞开着,不用密封胶堵严,其原因是()。

A.冬季室内的水蒸气可以通过石材间的缝隙散到室外避免结露

B.有利于石材的热胀冷缩

C.加强空气层的保温作用

D.空气层和室外压力平衡,室外侧的水分不宜进入空气层

提示:石材间的缝隙使得墙体内的空气层与室外大气相通,从室内渗人到空气层的水蒸气能不断与室外空气交换的气流带出,对围护结构的保温层起风干作用。

答案:A

1-67在下图所示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保温层受潮,隔汽层应设置在何处?( )

A.焦渣和混凝土的界面

B.混凝土与保温层的界面

C.保温层与吊顶层的界面

D.防水层与焦渣层的界面

提示:隔汽层应设置在蒸气流人的一侧,对于采暖房屋应布置在保温层的内侧。

答案:C

1-68下述拟用于防止南方地区春夏之交地面泛潮,出现结露的措施中,不正确的为( )。

A.采用热阻大些的地面材料

B.采用蓄热系数小的表层地面材料

C.采用有一定吸湿作用的表层地面材料

D.采用导热系数大的地面材料

提示:南方春夏之交时,气温易突然升高,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大增加,而地表温度因土壤的原因升高缓慢,使地面温度处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凝结出现泛潮。若采用导热系数大的地面材料,将使泛潮更严重。

答案:D

1-69围护结构内部最易发生冷凝的界面是( )。

A.冷凝界面在密实材料内部

B.冷凝界面在内侧密实材料与保温层交界处

C.冷凝界面在外侧密实材料与保温层交界处

D.冷凝界面处水蒸气分压力大于室内空气的饱和分压力

提示:在蒸气渗透途径中,若材料蒸气渗透系数出现由大到小界面,最容易发生冷凝现象。

答案:C

1-70作为保温材料,采暖期间水泥纤维板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为( )%。

A.3

B.5

C.7

D.10

提示:请查阅建筑材料的热工指标有关资料。

答案:B

1-71对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允许增量,在热工设计时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下面表述中,不正确的为( )。

A.材料含湿量的增大使其导热系数增大而增加耗能

B.材料含湿量的增大可能凝结成水,腐蚀建筑内部

C.材料含湿量的增大使其重量加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D.材料含湿量的增大可能冻结成冰,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提示:保温材料含湿量的增大而引起的重量增加基本上不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答案:C

1-72为了消除和减弱围护结构内部的冷凝现象,下列拟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为( )。

A.在保温层蒸气流人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B.隔汽层应布置在采暖房屋保温层内侧

C.隔汽层应布置在冷库建筑的隔热层外侧

D.在保温层蒸气流出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提示:采暖建筑冬季水蒸气从室内向室外渗透,为防止外围护结构产生冷凝,围护结构内部材料的层次应该尽量满足让水蒸气“进难出易”的原则,因此隔汽层应该放在蒸气流入的一侧。

答案:D

1-73下列哪一种材料表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最大?( )

A.青灰色水泥墙面

B.白色大理石墙面

C.烧结普通砖墙面

D.灰色水刷石墙面

提示:请查《建筑设计资料集2》中材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ρ值。

答案:C

1-74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要求( )。

A.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应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B.室内空气的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空气的最高温度

C.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太阳辐射的当量温度

D.室内空气的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

提示: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隔热设计要求,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应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答案:A

1-75室外综合温度主要考虑( )。

A.室外气温的平均值

B.太阳辐射热的作用和室外空气的传热

C.室外气温和室内气温的平均值

D.室外气温和室内气温之和

提示:夏季围护结构外表面受三种方式的热作用:①太阳辐射;②室外空气传热; ③围护结构外表面向外热辐射。第③种数值不大,对于墙体可忽略。

答案:B

1-76下述夏天比冬天热的原因中,不正确的为( )。

A.夏天日照时间长,接受太阳热量多

B.夏天地球离太阳近,接受太阳热量多

C.夏天阳光与地平面夹角大,接受太阳热量多

D.夏天季风带来的热量多

提示:地球上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而言是倾斜的,因而在夏天阳光与地平面夹角大即直射强度大,接受太阳热多。同时夏天日长夜短,季风也主要为热风。至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变化对地球季节的影响微乎其微。有趣的是,当北半球是夏天时,太阳离我们最远。

答案:B

1-77在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中,考虑室外热作用时应该选的参考量是( )。

A.室外气温

B.室外综合温度

C.最热月室外最高气温

D.最热月室外平均气温

提示:夏季隔热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室外气温的热作用,还要考虑太阳辐射的热作用,应选室外综合温度。

答案:B

1-78为了加强建筑物的夏季防热,以下哪条措施是不正确的?( )

A.加强夜间的自然通风

B.窗户遮阳

C.减小屋顶的热阻,使室内的热容易散发

D.墙面垂直绿化

提示:屋顶、东、西墙是隔热的关键部位,《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房间在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有规定。屋顶的热阻必须达到相应的规定。

答案:C

1-79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隔热处理的侧重点依次是()。

A.西墙、东墙、屋顶

B.南墙、西墙、屋顶

C.屋顶、西墙、东墙

D.西墙、屋顶、南墙

提示:根据不同朝向的室外综合温度的大小判断,综合温度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屋顶、西墙、东墙、南墙、北墙。

答案:C

1-80在炎热的南方,以下哪条措施对减小房间的空调负荷作用最大?()

A.在窗户外面设置有效的遮阳

B.用5mm厚的玻璃代替窗户上原来的3mm厚的玻璃

C.用中空玻璃代替窗户上原来的单层玻璃

D.加大窗户面积

提示:空调负荷主要是由于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造成,因此在窗户外面设置有效的遮阳是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A

1-81某建筑屋顶上有天窗,四面外墙上也有窗,夏季采取遮阳措施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西向窗、东向窗、天窗、南向和北向的窗

B.南向窗、天窗、东向窗、西向窗、北向窗

C.西向窗、天窗、东向窗、南向和北向的窗

D.天窗、西向窗、东向窗、南向和北向的窗

提示:根据不同朝向的太阳辐射的大小判断,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天窗、西向窗、东向窗、南向窗、北向窗。

答案:D

1-82南方某建筑的窗口要设置一个卷帘式的遮阳,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

A.设置在窗的外侧遮阳效果好

B.设置在窗的内侧遮阳效果好

C.设置在外侧和内侧遮阳效果是一样的

D.要根据窗口的朝向而定设在哪一侧遮阳效果好

提示:外遮阳的效果比内遮阳的效果好。

答案:A

1-83垂直式遮阳主要适用于()窗口。

A.南向、北向

B.北向、东北向、西北向

C.东南向、西南向

D.东、西向

提示:根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判断太阳光线,垂直式遮阳主要适用于遮挡太阳高度角小、从窗口侧方来的阳光,所以适合北向、东北向、西北向窗口。

答案:B

1-84夏热冬冷地区最适宜的屋顶隔热类型为( )。

A.屋顶加设保温隔热层

B.通风隔热屋顶

C.蓄水隔热屋顶

D.无土种植草被屋顶

提示:就热惰性、外表面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温度波幅及气象情况等综合考虑,草被屋顶都有较好的性能。可参阅有关建筑物理书籍。

答案:D

1-85广州某建筑西向的窗口上沿设置了水平遮阳板,能否有效地阻止阳光进人室内,其理由是:( )

A.能,因为西晒时太阳的高度角较小

B.不能,因为西晒时太阳的高度角较小

C.不能,因为西晒时太阳的高度角较大

D.能,因为西晒时太阳的高度角较大

提示:西晒时太阳的高度角较小,最有效的遮阳措施是在窗户外面设置挡板式遮阳。

答案:B

1-8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对自然通风的房间,建筑防热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为( )。

A.建筑物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最低温度

B.建筑物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

C.建筑物屋顶和东西外墙外表

面最低温度

D.建筑物屋顶和东西外墙外表面最高温度

提示:请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有关条文。

答案:B

1-87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从通风的角度看,建筑群的布局一般不宜采用()。

A.行列式

B.错列式

C.斜列式

D.周边式

提示:周边式很难使风导人,这种布置只适于冬季寒冷的地区。

答案:D

1-88当风向投射角加大时,建筑物后面的漩涡区()。

A.加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加大也可能变小

提示:建筑物后面的旋涡区随风向投射角加大而变小。

答案:B

1-89当气候条件相同时,下面表述中,不正确的为( )。

A.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温差反映了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

B.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温差反映了围护结构的热阻大小

C.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温差反映了围护结构的热流强度

D.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温差反映了围护结构的材料厚度

提示: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内外表面温差大,则表明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好,热阻大,热流强度小,但当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时,其厚度将不同。只有用同一种材料时,热阻才与厚度成正比。

答案:D

1-90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l34-2001)中,有条文规定了建筑物体形系数的上限,其主要原因是( )。

A.体形系数越大,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就越大

B.体形系数越大,越不利于自然通风

C.体形系数越大,外立面凹凸就越多,相互遮挡视线

D.体形系数越大,平面布局就越困难

提示:请参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答案:A

1-9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中,下列参量中,哪一个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

A.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B.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

C.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

D.采暖和空调度日数

提示:请参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如冬季需设置采暖设备进行采暖,则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为与采暖度日数(HDDl8)对应的标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对夏季需设置空调设备进行制冷的建筑,建筑物耗冷量指标应为与空调度日数(CDD26)对应的标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答案:B

1-92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3.0m/s的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Ⅲ级水平,此规定适用于( )。

A.所有建筑

B.1~6层建筑

C.7~30层建筑

D.30层以上建筑

提示:请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答案:B

1-93关于室外综合温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为( )。

A.夏季室外综合温度以24h为周期波动

B.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房屋的朝向不同而不同

C.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建筑物的外饰面材料不同而不同

D.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不同

提示:室外综合温度主要考虑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热作用,不同时间室外气温不同,不同时间、不同朝向太阳热辐射不同,外饰面材料不同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也不同,而太阳辐射和气温在通常建筑物高度的范围内基本上不变化。

答案:D

1-94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在lOPa压差下,居住建筑1~9层的外窗的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应不大于( )。

A. 1.5m3

B. 2.5m3

C. 3.5m3

D. 4.5m3

提示:请参见《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答案:B

1-95在我国第二阶段建筑节能目标中,新建住宅建筑的采暖能耗应在第一阶段节能基础上再降低()。

A.20%

B.30%

C.10%

D.50%

提示:根据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我国第二阶段建筑节能的目标中,新建住宅建筑的采暖能耗应在第一阶段节能基础上再降低30%。

答案:13

1-96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议计标准》中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全年采暖和空调总能耗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应减少( )。

A.20%

B.30%

C.40%

D.50%

提示:请参见《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答案:D

1-97夏至日中午12时,太阳的赤纬角和时角分别为( )。

A.0°和90°

B.0°和180°

C.-23°27’和90°

D.23°27′和0°

提示:夏至日中午12时,太阳的赤纬角和时角分别为23°27′和0°。

答案:D

1-98应用棒影日照图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

A.求建筑物的日照时间

B.求建筑物室内H照面积

C.选择建筑物朝向与间距

D.求建筑物室内温度

提示:棒影图主要是用作图的方法解决指定地区在指定时间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几何位置问题,因此不涉及太阳辐射照度。

答案:D

1-99在天球坐标系中,下列表述,何者是正确的?( )

A.地球沿天球黄道周而复始绕太阳运行

B.地球沿天球赤道周而复始绕太阳运行

C.太阳沿天球黄道周而复始绕地球运行

D.太阳沿天球赤道周而复始绕地球运行

提示:参考建筑物理等有关书籍中的内容。

答案:A

热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1.3 题略 解: m 2.127481 .92.110)7893(3 =??-=??=??=?g p h h g p ρρ 1.5 题略 m 1.05.0 2.030sin m 2.0200kg/m 800/8.033=?======l h mm l cm g ρ已知: 烟气的真空度为: Pa 8.78430sin 2.081.9800=??=??=h g p v ρ ∵ 1 mmH 2O = 9.80665 Pa ∴ 1 Pa = 0.10197 mmH 2O O mmH 027.808.7842==Pa p v 烟气的绝对压力为: kPa 540.98Pa 388.985408.7843224.133745==-?=-= v b p p p 1.10 题略 解:锅内表压力 g 40.77kg 04077.081 .91041010063==???=?= ?= -g A p m A g m p g g 2.2填空缺数据(兰色): 2.9 题略 已知:D 1 = 0.4 m ,p 1 =150 kPa ,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 ,太阳辐射加热后D 2 = 0.45 m 求: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 解:由D 1=0.4 m ,p 1=150 kPa ,可求得:k =375 kPa/m

kJ 27.2) (8 2 2 )6 (41423 332 1 =-= == ?==? D D k dD kD W dD kD D d kD pdV dW D D π π π π 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2.27 kJ 2.12 题略 解:(1)确定空气的初始状态参数 K 300)27273(m 10101010100kPa 1.29310100108.91951021332414 3 111=+==???===???+=+=+=-----T AH V A g m p p p p b g b (2)确定拿去重物后,空气的终了状态参数 由于活塞无摩擦,又能与外界充分换热,因此终了平衡状态时缸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与外界的压力和温度相等。则 33-3211 2124 3222m 101.50231 .1951 .29310K 300kPa 1.19510100108.9)100195(102?=?=====???-+=+=+=---p p V V T T A g m p p p p b g b 活塞上升距离 cm 023.5m 05023.01010010)15023.1()(4 3 12==??-=-=?--A V V H 对外做功量 J 999.9710)15023.1(101.195332=?-??=?=-V p W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Q =△U+W ,因T 2 = T 1,故△U = 0。所以求得气体与外界的换热量为 Q =W=97.999 J 讨论:(1)本题活塞上升过程为不可逆过程,其功不能用pdV W ?=2 1计算, 本题是一种特殊情况,即已知外界压力,故可用外界参数计算功(多数情况下外

热工基础考试题库(带答案)

热工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基本概念 1.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B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2.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D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3.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D A、质量交换 B、热量交换 C、功量交换 D、A+B+C 4.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A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5.下列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B A、绝热系统 B、闭口系统 C、开口系统 D、孤立系统 6.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C A、系统 B、气体 C、工质 D、蒸气 7.工质应具有良好的和。A A、流动性/膨胀性 B、耐高温性/导热性 C、耐高压性/纯净 D、耐腐蚀性/不易变形 8.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处处一致。A A、压力和温度 B、压力和比容 C、比容和温度 D、压力、温度和比容 9.稳定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稳定状态。B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0.均匀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均匀状态。C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1.下列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C A、压力;温度;比容 B、内能;焓;熵 C、质量;流量;热量 D、膨胀功;技 术功;推动功 12.下列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A A、焓;熵;比容 B、膨胀功;内能;压力 C、热量;比热;温度 D、技术功;动能;位能 13.下列答案是正确的。B A、10℃=43.8℉=285.15K B、10℃=50℉=283.15K C、10℃=40.2℉=285.15K D、10℃=42℉=283.15K 14.摄氏温度变化1℃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1K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5.摄氏温度变化1℃与华氏温度变化1℉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6.若大气压力为100KPa,真空度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D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7.若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A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8.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 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真空压力 D、大气压力 19.若大气压力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0.004Mpa,则容器的B。 A、表压力为0.096Mpa B、绝对压力为0.096Mpa C、真空度为0.104Mpa D、表压力为0.104Mpa

【精品】热工基础考试题库1

试卷一 一、选择(本大题16分,每小题2分) 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ds>dq/T(b)ds<dq/T(c)ds=dq/T 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ρ为密度)。 (a)F=F(ρ,v,T)(b)F=F(ρ,v,P)(c)F=F(ρ,P,T) 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25bar。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1bar,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bar. (a)26(b)25(c)24 4.在p-v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 (a)大(b)小(c)相等(d)可能大,也可能小 5.理想气体1kg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20kJ放热20kJ,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提高(b)下降(c)不变 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1

7.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技术功为() (a)h1-h2(b)0(c)(d)v(p1=p2) 8.理想气体绝热流经节流阀,节流后稳定截面处的焓值()(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二、判断正误(划“√”或“×”号)(本大题16分,每小题2分) 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100%().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6.供热系数一定大于1,制冷系数也一定大于1。() 7.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总不等于1。() 8.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是。() 三、填空(本大题16分,每小题2分) 1、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于换热器时的简化形式 2、2kg空气从300K定压加热到700K时的吸热量为kJ(空气比定压热容=1.004kJ/(kg·K)) 3、当湿蒸汽的干度x=0时,工质全部为。 4、一不可逆热机在高温热源Th和低温热源Tl之间工作。高温热源熵变–1。5kJ/K;低温热源熵变2.5kJ/K,热机在绝热压缩过程中熵变0。2kJ/K;绝热膨胀过程中熵变0.7kJ/K;取高温热源、低温热源和热机为系统,则完成循环后此系统的熵变S系=___kJ/K。 5、已知氧气在250K时=0。913kJ/(kg·K),=0.653kJ/(kg·K).则该气体的气体常数R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用 (闭卷,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什么是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称为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驱动过程进行的势差无限小,即准静过程,且无耗散。 2. 温度为500°C 的热源向热机工质放出500 kJ 的热量,设环境温度为30°C ,试问这部分热量的火用(yong )值(最大可用能)为多少? 答: =??? ? ?++-?=15.27350015.273301500,q x E 3. 两个不同温度(T 1,T 2)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T 1吸收热量Q 1向低温热源T 2放出热量Q 2,证明:由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热机和功源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 。假设功源的熵变△S W =0。 证明: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为 (1分) 对热机循环子系统: 1分 1分 根据卡诺定理及推论: 1 则: 。1分 4.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 如右图所示。若将隔板抽去,试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状态参数(T 、P 、u 、s 、v ) 如何变化,并简述为什么。 答:u 、T 不变,P 减小,v 增大,s 增大。 5. 试由开口系能量方程一般表达式出发,证明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前后工质的焓值不变。(绝热节流过程可看作稳态稳流过程,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答:开口系一般能量方程表达式为 绝热节流过程是稳态稳流过程,因此有如下简化条件 , 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根据质量守恒,有 代入能量方程,有 6. 什么是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元的分压力?试按分压力给出第i 组元的状态方程。 答: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之下,当i 组元单独占有整个混合气体的容积(中容积)时对容器壁面所形成的压力,称为该组元的分压力;若表为P i ,则该组元的状态方程可写成:P i V = m i R i T 。 B 隔板 A 自由膨胀 12iso T T R S S S S S ?=?+?+?+?W R 0S ?=22t t,C 1111Q T Q T ηη==-=-iso 0S ?=iso 0 S ?=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习 题 3-1 解:设定熵压缩过程的终态参数为222S T p 和、,而定温压缩过程的终态参数为 222 S T p '''和、,根据给定的条件可知: 1222 T T p p ='='; 又因为两个终态的熵差为S ?,固有: 2 12 22 222 ln ln ln T T Mc p p mR T T mc S S S p g p ='-'=-'=? 所以有: )exp(12p mC S T T ?- = 对于定熵压缩过程有: k k k k T p T p 2 12111--= 所以: )exp()exp(])1(exp[()( 11112 112g p k k mR S p mR S M p mc k S k p T T p p ?- =?- =-?==- 3-2 解:设气体的初态参数为1111m T V p 和、、,阀门开启时气体的参数为 2222m T V p 和、、,阀门重新关闭时气体的参数为3333m T V p 和、、,考虑到刚性容器有: 321V V V ==,且21m m =。 ⑴当阀门开启时,贮气筒内压力达到51075.8?Pa ,所以此时筒内温度和气体质量分别为: K 25366.7 8.752931 21 2=? ==p p T T kg T R V p m m 0.225293 2870.0271075 1 g 1121=???= = = ⑵阀门重新关闭时,筒内气体压力降为 5 104.8?Pa ,且筒内空气温度在排气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此时筒内气体质量为: kg T R V p T R V p m g g 216.025 .366287027.0104.85 2 333 333=???= = 所以,因加热失掉的空气质量为: kg m 0.0090.2160.225m m Δ32=-=-= 3-3 解:⑴气体可以看作是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选取绝热气缸内的两部分气体共同作为热力学系统,在过程中,由于气缸绝热,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同时气缸是刚性的,系统对外作功为零,故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不变,而系统的初温为30℃,所以平衡时系统的温度仍为30℃。 ⑵设气缸一侧气体的初始参数为1111m T V p 和、、,终态参数为111T V p '''、、,另一侧气体的 初始参数为2222m T V p 和、、,终态参数为222 T V p '''、、,重新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先要求出气缸的总体积。

热工基础习题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实现能与能相互转化的工作物质就叫做。 2.热能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概括起来就就是工质从吸取热能,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并把余下的一部分传给的过程。 3.热力系统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有三种,即系统与外界间的交换、交换与交换。 4.按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热力系统可分为与两类。 5.状态参数的变化量等于两状态下,该物理量的差值,而与无关。 6.决定简单可压缩系统状态的独立状态参数的数目只需个。 7.1mmHg= Pa;1mmH2O= Pa。 8.气压计读数为750mmHg,绝对压力为2、5×105Pa的表压力为MPa。 9.用U形管差压计测量凝汽器的压力,采用水银作测量液体,测得水银柱高为720、6mm。已知当时当地大气压力Pb=750mmHg,则凝汽器内蒸汽的绝对压力为MPa。 10.一个可逆过程必须就是过程,而且在过程中没有。 11.只有状态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点表示,只有过程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连续实线表示。 12.热量与功都就是系统与外界的度量,它们不就是而就是量。 13.工质作膨胀功时w 0,工质受到压缩时w 0,功的大小决定于。 二、名词解释 1.标准状态—— 2.平衡状态—— 3.准平衡过程—— 4.可逆过程—— 5.热机—— 6.热源—— 7.热力系统—— 8.体积变化功—— 9.热力学温标—— 10.孤立系—— 三、判断题 1.物质的温度越高,则所具有的热量愈多。 2.气体的压力越大,则所具有的功量愈大。 3.比体积与密度不就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 4.绝对压力、表压力与真空都可以作为状态参数。 6.孤立系内工质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7.可逆过程就是不存在任何能量损耗的理想过程。 8.凝汽器的真空下降时,则其内蒸汽的绝对压力增大。 9.若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则压力表上的读数就一定不会改变。 四、选择题 1.下列各量可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就是: (1)表压力; (2)真空; (3)绝对压力。 2.水的三相点温度比冰点温度应: (1)相等; (2)略高些; (3)略低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1)可逆过程一定就是准平衡过程;

热工基础综合练习题

《热工基础》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雾化燃烧是气体燃烧料的一种燃烧方式? 2.包含对流换热系数的准数是 3.洁白的雪对热射线有很强的反射能力? 4.金属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5.为提高实际燃烧温度,空气过剩系数不宜太小,也不能过大? 6.由红砖、保温砖、粘土砖组成多层平壁,如层与层间由于接触不紧密而存在空气,则多层平壁的传导热流量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7.对不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之间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8.影响自然排烟烟囱抽力的主要因素有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新干法窑尾的电收尘器前要设置增湿塔 2.多通道燃烧器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3.新型控流阻力篦板主要解决了什么关键问题,篦板阻力与料层阻力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回转窑应具备什么功能,怎样调控物料在窑内的运动 5.简述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试从热工角度讨论生产中节能降耗的可能途径 6.冷却机的性能有哪些评价指标 7.分解炉内的旋风和喷腾效应有什么主要效果(15分) 8.悬浮预热器的共性有哪些,使用中预热器为何要采用多级串联的工艺布置(15分)9.生产中可采用哪些措施防止结皮堵塞。

10.降低预热器系统阻力损失的措施有哪些 11.生产中为什么要控制分解炉内的温度为890±30℃) 12.影响碳酸盐分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已知某生产线入窑生料的烧失量为36.2%,出窑烟气中的物料烧失量为3.8%,试求其入窑的表观分解率。 13.简述预分解窑系统中分解炉的主要功能,分解炉内的物料分散与均布是怎样实现的? 新型干法生产工艺为何能降低废气中的NOx排放量? 14.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采用旁路放风,它对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的影响是否一样?15.第三代篦冷机采用了哪些主要的技术措施? 16.试从熟料形成的热化学入手,说明生产过程中建立稳定的热工制度的必要性,稳定热工制度应有哪些保证条件? 17.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D-D炉与RSP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8.生料再循环的目的是什么? 19.新型干法生产中,为使系统控制最优,对各级预热器的分离效率应进行怎样的控制(以4级预热器为例)? 20.怎样定义碱的内循环与外循环? 21.复合式篦冷机与组合阶段式篦冷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2.水泥熟料的实际热耗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 23.在不考虑土建投资的情况下,若追求热效率最高,是不是以增加预热器的级数为好?24.结合传热理论说明预热器系统换热效率好的原因。

湖南大学工程热力学试题及答案1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 理想气体只有取定值比热容时,才能满足迈耶公式g v p R c c =-。……( ) 3. 不可逆过程不能T-s 图上表示,所以也不能计算过程的熵变量。………… ( ) 4.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大于其它循环的热效率。…………………………( ) 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适用于所用工质的稳定流动情况,不论过程是否可逆,有无耗散效应。……………………( ) 6. 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都是可逆过程。…………………( ) 7. 活塞式压气机应采用隔热措施,使压缩过程接近绝热过程。………………( ) 8. 经不可逆循环,系统与环境无法完全恢复原态。……………………………( ) 9. 熵产大于0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 10. 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之后,其热力学能不变。…………………………(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下列哪个参数一定增加:( )。 A.热力学能; B.熵; C.压力; D.温度 2. ? +?=pdv u q 适用于 ( B )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一切气体可逆过程 C 理想气体一切过程 D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 3. 下面参数中,量纲不相同的有( B ) A. 比热容 B. 比焓 C. 质量气体常数 D. 比熵 4. 若空气进行可逆定压加热过程,则:( C )。 A.空气作功量大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B.空气作功量等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C.空气作功量小于其热力学能增量; D.无法确定 5. 下列三种状态的空气,哪种状态的熵最大( A )。 A. 100oC ,20bar ; B. 200oC ,10bar ; C. 100oC ,10bar ; D. 150oC ,15bar 6. 某制冷机在热源1T =300K 及冷源2T =250K 之间工作,其输入功W 为25kJ ,从冷源吸热量Q ,2为110kJ ,此制冷机是( C )。

热工基础答案

第一章 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 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 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准平衡过程只注重的是系统内部 而可逆过程是内外兼顾!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引起其他变化时是可以回到初态的!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大气压力改变,热水能量散失,导致内部压力改变,压力平衡打破 7. 用U 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 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 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 题 1-1 解: 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 1. kPa p p p g b 6.137********.100=+=+= 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 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 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 5.000 6.1==-==-

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

试卷一 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 ds > dq/T ( b ) ds < dq/T ( c ) ds=dq/T 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ρ为密度 ) 。 (a)F=F(ρ,v,T) ( b ) F=F(ρ,v,P) ( c ) F=F(ρ,P,T) 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bar ,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 bar 。 (a) 26 ( b ) 25 ( c ) 24 4.在 p -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 (a) 大( b )小( c )相等( d )可能大,也可能小 5.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 1

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 ()。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 )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 )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 ) 6.供热系数一定大于 1 ,制冷系数也一定大于 1 。 ( ) 7.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总不等于 1 。() 8.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是。 ( ) 三、填空(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 1、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应用于换热器时的简化形式 2、2kg 空气从 300K 定压加热到 700K 时的吸热量为 kJ (空气比定压热容 =1.004 kJ/ ( kg ·K )) 3、当湿蒸汽的干度 x = 0 时,工质全部为。 4、一不可逆热机在高温热源 T h 和低温热源 T l 之间工作。高温热源熵变–1.5kJ/K ;低温热源熵变2.5kJ/K ,热机在绝热压缩过程中熵变 0.2kJ/K ;绝热膨胀过程中熵变 0.7kJ/K ;取高温热源、低温热源和热机为系统,则完成循环后此系统的 熵变S 系 = ___ kJ/K 。 5、已知氧气在 250K时=0.913 kJ/(kg·K),=0.653 kJ/(kg·K)。则该气 体的气体常数R g =___kJ/(kg·K)。 6、一热泵工作时向高温热源传递热量 50kJ, 消耗掉的机械能 20 kJ, 供暖系数为。

热工基础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第一章 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 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第二章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试题及答案样本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一、填空题(每题2分,计20分) 1.如果热力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任何形式能量互换,那么这个热力系统一定是( ) 2.抱负气体比热容只与( )参数关于。 3.若构成热力系统各某些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热力系统将处在热平衡状态。此时热力系统内部一定不存在( )。 4.若构成热力系统各某些之间没有相对位移,热力系统将处在力平衡状态。此时热力系统内部一定不存在( )。 5.干饱和蒸汽被定熵压缩,将变为:( )。 6.湿空气压力一定期,其中水蒸气分压力取决于( )。 7. 再热循环目是( )。 8. 回热循环重要目是( )。 9.热辐射可以不依托( ),在真空中传播。 10. 流动功变化量仅取决于系统进出口状态,而与( )过程无关。 二. 判断题(每题1分,计20分) 1.孤立系统热力状态不能发生变化;() 2.孤立系统就是绝热闭口系统;() 3.气体吸热后热力学能一定升高;() 4.只有加热,才干使气体温度升高;() 5.气体被压缩时一定消耗外功;()

6.封闭热力系内发生可逆定容过程,系统一定不对外作容积变化功;() 7.流动功变化量仅取决于系统进出口状态,而与工质经历过程无关;() 8.在闭口热力系中,焓h是由热力学能u和推动功pv两某些构成。() 9.抱负气体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等热力学能过程。() 10.对于拟定抱负气体,其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cp/cv大小与气体温度无关。() 11.一切可逆热机热效率均相似;() 12.不可逆热机热效率一定不大于可逆热机热效率;() 13.如果从同一状态到同一终态有两条途径: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过程熵变等于可逆过程熵变;() 14.如果从同一状态到同一终态有两条途径: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过程熵变不不大于可逆过程熵变;() 15.不可逆过程熵变无法计算;() 16.工质被加热熵一定增大,工质放热熵一定减小;() 17.封闭热力系统发生放热过程,系统熵必然减少。() 18.由抱负气体构成封闭系统吸热后其温度必然增长;() 19.懂得了温度和压力,就可拟定水蒸气状态;() 20.水蒸气定温膨胀过程满足Q=W;() 三. 问答题(每题5分,计20分) 1. 阐明什么是准平衡过程?什么是可逆过程?指出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关系。

西科大热工基础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热工基础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扩号内填“√”,错误的在扩号内填“×”) 1、比体积v 是广延状态参数。 ( ) 2、工质的状态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个点;过程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线段;循环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封闭曲线。( ) 3、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等于湿球温度。( ) 4、采用中间加热循环可以利市循环的热效率,但排汽干度变小了。( ) 5、绝热加湿过程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湿空气焓值不变的过程。( ) 6、绝热闭口系的熵增就是孤立系的熵增。 ( ) 7、总热力学能U 是强度状态参数。 ( ) 8、材料的导热系数用λ表示,导热的热阻就是λ 1。( ) 9、未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高于湿球温度。( ) 10、在s T -图中,凝结水送给水泵约热压缩的升压过程,在低压低温条件下可以用一状态点表示。( ) 11、定容过程即无膨胀(或压缩)功的过程。( ) 12、状态方程是描述状态参数之间关系的方程。( ) 13、大气压力b p 是随时间、地点而变化的,所以工质的表压力是不变的,而绝对压力要随p 的变化而变化。( ) 14、因为是等温过程,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要对外做功是不可能的。( ) 15、温度是指物质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人依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所以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 16、工质的定压比热容比定容比热容大。( ) 17、工质的压力、温度、比容积三者关系中,当温度不变时,压力与比容积成反比。( ) 18、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的熵变都等于零。( ) 19、在v p -图上,工质做功的大小,可用过程线下面积大小来识别。( ) 20、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若无摩擦和理想的情况下,熵值增大表示工质能量的损耗。( ) 21、等溶过程中,工质的状态变化在v p -图上是一条对数曲线,在s T -图上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线段。( )

最新工程热力学试题及答案

1.两种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则吸收水蒸汽的能力也相等。( × ) 2.闭口系统进行一放热过程,其熵一定减少( × ) 3.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 ) 4.理想气体在绝热容器中作自由膨胀,则气体温度与压力的表达式为 k k p p T T 1 1212-??? ? ??= ( √ ) 5.对所研究的各种热力现象都可以按闭口系统、开口系统或孤立系统进行分析,其结果与所取系统的形式无关。 ( √ ) 6.工质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工质熵的变化是一样的。 ( × ) 7.对于过热水蒸气,干度1>x ( × ) 8.对于渐缩喷管,若气流的初参数一定,那么随着背压的降低,流量将增大,但最多增大到临界流量。( √ ) 9.膨胀功、流动功和技术功都是与过程的路径有关的过程量 ( × ) 10.已知露点温度d t 、含湿量d 即能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 × ) 二.选择题 (10分) 1.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100kJ ,对外作功100kJ ,则( B )。 (A )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B ) 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 ) 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D ) A 和B 。 2.压力为10 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1 bar 的环境中,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小段,其流速、流量变化为( A )。 (A ) 流速减小,流量不变 (B )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C ) 流速不变,流量不变 (D ) 流速减小,流量增大 3.系统在可逆过程中与外界传递的热量,其数值大小取决于(A )。 (A ) 系统的初、终态; (B ) 系统所经历的过程; (C ) (A )和(B ); ( D ) 系统的熵变。 4.不断对密闭刚性容器中的汽水混合物加热之后,其结果只能是( A )。 (A )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B )部分水变成水蒸汽 (C )部分或全部水变成水蒸汽 (D )不能确定 5.( C )过程是可逆过程。 (A ).可以从终态回复到初态的 (B ).没有摩擦的 (C ).没有摩擦的准静态过程 (D ).没有温差的 三.填空题 (10分) 1.理想气体多变过程中,工质放热压缩升温的多变指数的范围___大于0______ 2.蒸汽的干度定义为____湿蒸汽中含干蒸汽的质量/湿蒸汽的总质量_____。 3.水蒸汽的汽化潜热在低温时较______小____,在高温时较_____大_____,在临界温度为__0________。

热工基础题库(带答案)

变形 & 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 ____________ 处处一致。A A 、压力和温度 B 、压力和比容 C 、比容和温度 D 、压力、温度和比容 9. 稳定状态 ________ 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 __________ 是稳定状态。B A 、一定/一定 B 、不一定/一定 C 、一定/不一定 D 、不一定/不一定 10. _______________ 均匀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 是均匀状态。C A 、一定/一定 B 、不一定/一定 C 、一定/不一定 D 、不一定/不一定 11. 下列 _______ 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C A 、压力;温度;比容 B 、内能;焓;熵 C 、质量;流量;热量 D 、膨胀功;技 术功;推动功 14. 摄氏温度变化1C 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1K 相比,有 。B A 、前者大于后者 B 、两者相等 C 、后者大于前者 D 、不一定 15. 摄氏温度变化1C 与华氏温度变化1T 相比,有 __________ 。B A 、前者大于后者 B 、两者相等 C 、后者大于前者 D 、不一定 16. 若大气压力为100KPa ,真空度为60KPa ,则绝对压力为 _________ 。D A 、160KPa B 、100KPa C 、60KPa D 、40KPa 17. 若大气压力为100KPa ,表压力为60KPa ,则绝对压力为 __________ 。A A 、160KPa B 、100KPa C 、60KPa D 、40Kpa 18. 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 。A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真空压力 D 、大气压力 19. 若大气压力为0.1Mpa ,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 0.004Mpa ,则容器的 热工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基本概念 1. 2. 3. 4. 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 A 、开口系统 B 、闭口系统 C 、绝热系统 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 _ A 、开口系统 B 、闭口系统 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 _______ 。 A 、质量交换 B 、热量交换 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 A 、开口系统 B 、闭口系统 C 、绝热系统 _。B D 、孤立系统 。D D 、孤立系统 C 、 C 、功量交换 :A 绝热系统 D 、 A+B+C 5. 7. D 、 下列 ________ 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 A 、绝热系统 B 、闭口系统 C 、开口系统 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 __________ 。C A 、系统 B 、气体 C 、工质 工质应具有良好的 _______ 和 _________ 。 A A 、流动性/膨胀性 B 、耐高温性/导热性 C 、 孤立系统 B 孤立系统 D 、蒸气 耐高压性/纯净 D 、耐腐蚀性/不易 12. 下列 ________ 组参数都是状态参 数。 A 、焓;熵;比容 B 、膨胀功; 动 能;位能 13. 下列 ________ 答案是正确的。B A 、10°C =43.8 T =285.15K A 内能;压力 C 、热量;比热;温度 B 、10 C =50 T =283.15K D 、10C =42 T =283.15K D 、技术功;

工程热力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7)

工程热力学(机械2005级)试题参考答案 2007 -- 2008 学年 上 学期 时间120分钟 工程热力学 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 开 卷 专业年级: 机械05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一、 填空(每空2分,总计20分) 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 )、(体积)。 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熵产)。 5、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热力学过程组成。 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方向)、(限度)、(条件)。 二、 简答题(20分) 1、(5分)如图1,某种理想气体有两任意过程a-b 和a-c ,已知b ,c 在同一可逆绝热线上,试问:Δu ab 和Δu ac 哪个大 解:(方法一) 过b 、c 分别作等温线,因为c b T T >,故c b u u > ab b a ac c a u u u u u u ?=->?=-即 (方法二)考虑过程b -c c b q u w u u w =?+=-+ 0c b q v v w =>> c b u u >,ac ab u u ?>? 图1

方法二 图2 2、(5分)某理想气体经历4个过程,如图2所示。 (1)将各过程画在p-v 图上,并说明作图过程; (2)指出过程加热或放热,膨胀或压缩。 解: 因为:w u q +?= 1-3:131n k -<<,且313S T T >1及0,<0u q ? 所以<0w 边压 缩边放热 1-2:122121T 0w 边膨胀边放热 1-4: 1441410n T T S S ->>-∞>>且及 >0,>0u q ? ()14>01 g R w T T n = -- 边膨胀边吸热 1-5:151n k -<<5151且T S <0,>0,>0u q w ? 边膨胀边吸热边降温 方法一

热工基础试题

1 工质的真实压力称为绝对压力,用P表示;当绝对压力高于环境压力Pb时,压力表指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用Pe表示。P=Pb+Pe 2温度概念的建立以及温度概念的测量是以热力学第零定律为依据的。 3可逆过程是无耗散效应的准平衡过程。 4热量与功量都是过程量而不是状态量。 5简答 绝热节流:在忽略动能,位能变化的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前后工质的焓值相等。但是在两个截面之间,特别是缩口附近,由于与流速变化很大,焓值并非处处相等,因此不可将绝热节流过程理解为定焓过程。 6对于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形式为:pV=mRg T 7迈耶公式Cp-Cv=Rg Cp,m-Cv,m=R 统称迈耶公式 8真实比热容与平均比热容: 理想气体的比定容热容和比定压热容也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这是因为温度增高,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内部的原子振动动能增大的缘故。 9理想混合气体的基本定律 分压力道尔顿定律仅适用于理想混合气体,因为实际混合气体中各组元气体之间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与影响。 分体积理想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元的分体积之和,也常称为分体积相加定律。11111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元分压力之和 p=〖pi (k i=1) p混合气体总压力,pi为第i种组元的分压力。式所示规律为道尔顿定律。仅适用于理想混合气体,在实际混合气体中,各组元气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与影响。 10定熵过程:可逆绝热过程也称为定熵过程 由于K值总是大于1,因此在P-V图上定熵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定温线斜率的绝对值。11多变过程 PV^n=常数n=0 p=常,定压n=1 p=常,定温 n=k pv^k=常,定熵n=+-& v=常,定容 12简答 过程中功和热量值的正负判断方法 1)膨胀功W的正负应以过起点的定容线为分界线 在p-v图上,由同一起点出发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容线的右方,比体积增大,w>0,,反之w<0. 在T-s图上,w>0的过程线位于定容线的右下方,w<0的过程线位于定容线的左上方。 2)技术功Wt的正负应以过起点的定压线为分界线 在p-v图上,由同一起点出发的多变过程线若位于定压线的下方,Wt>0,反之Wt<0. 在T-s图上,Wt>0的过程线位于定压线的右下方,Wt<0的过程线位于定压线的左上方。 3)热量q的正负应以过起点的定熵线为分界线 在p-v图上,吸热过程线位于位于绝热线的右上方,放热过程线位于绝热过程线的左下方。在T-s图上,q>0的过程线位于绝热线的右方,q<0的过程线位于绝热线的左方。 13定温压缩消耗的技术工最少,压缩终了时气体温度最低;绝热压缩消耗的技术功最多,压缩终了时气体温度最高;多变压缩位于两者之间。 14多级压缩,是否越多越好 理论上磨粉机越多,消耗的功量越少,因为级数越多,通过级间冷却,过程越趋近于理想

热工基础_考题和答案

热工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分,共分) 1、火电厂中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媒介物质叫______________。答案:工质 2、气体分子之间不存在引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的气体叫做____________气体。答案:理想 3、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重力位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答案:质量速度质量所处高度 4、表压力是气体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差值。答案:绝对压力大气压力 5、若给工质加入热量,工质的熵__________,这时工质是______热的,熵增为__________。答案:增加吸正值 6、气体压力不变时,比容与温度成__________。答案:正比 7、p-v图中状态变化过程线下的面积大小即表示__________的大小,所以p=v图实质上也是________图。答案:功示功 8、对于单位质量的工质,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q=△u+ω,其中q表示_______,△u表示________________,ω表示______________。 答案:外界加给工质的热量工质内能的增量工质对外所做的功9、从卡诺循环可得出,卡诺循环热效率只由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的_______________而定,提高其热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 ____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______。答案:温度T1 T2 10、凝结必定是发生于___ _____或___ ____汽态物质的饱和温度。答案:等于低于 11、水蒸汽焓熵图,横坐标为_________ _,纵坐标为__________;焓熵图上有等________线、等______线以及等________线; 在饱和水线和干饱蒸汽线下部为湿蒸汽区,湿蒸汽区还有等__________线。答案:熵焓压温容干度12、锅炉参数由低压到中压,由中压到高压,每千克工质的预热热与过热热所占总吸热量的比例是逐步____________的,而汽化潜热是逐步___________的。答案:增加减小 13、蒸汽流经喷管的过程中因流速很大,时间很短,可看作绝热过程,这一过程在焓熵图上是_________过程。答案:等熵 14、P1为蒸汽进入渐缩喷管的压力,P2为蒸汽流出喷管时的压力,当P1保持不变时,降低P2,此时通过喷管流量随P2^降低而________;但当P^X2^J降低一定值时,不管其P^X2^J怎样减小,喷管出口截面压力、流速、流量均保持不变,这时喷管产生了____________现象,这时在渐缩喷管出口处对应的压力,称为____________压力。答案:增大临界临界15、蒸汽在喷管出口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应使用______________喷管,当喷管出口压力低于临界压力时,应使用____________喷管。 答案:渐缩缩放16、工质在热力设备中不断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这些简单的热力过程组成朗肯循环。 答案:定压吸热绝热膨胀等温等压放热绝热压缩17、当蒸汽初温和初压保持不变,排汽压力升高,循环热效率______________,排汽压力降低,循环热效率___________。 答案:降低提高18、采用中间再热循环的作用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目前也作为_________的一种手段。 答案:提高排汽干度提高循环热效率19、采用回热循环以后,进入凝汽器的蒸汽流量____________,使冷源损失___________,同时凝汽器热负荷_______,换热面可_________。 答案:减少降低减少减少 20、将汽轮机具有一定压力的排汽全部供给热用户,这种供热方式称___________供热方式。答案:背压式 21、依靠电磁波来传递热量的现象叫____________。答案:热辐射 22、表明材料导热性能的主要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答案:导热系数 23、减小导热热阻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壁厚,__________导热系数。答案:减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