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把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的依据是()

A. 测验内容

B. 测验目的

C. 规范程度

D. 结果解释参照标准

答案:B

2. 最早将“教”和“育”二字连用在一起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B

3.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目的论是()

A. 教育无目的论

B.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B

4.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这种做法是()

A. 暗示教学法

B.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C. 发现法

D. 范例教学法

答案:C

5.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沛?西能

B. 孟禄

C. 勒图尔诺

D. 巴甫洛夫

答案:B

6.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的评价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是()

A. 无私奉献精神

B. 热爱学生

C. 为人师表

D. 团结协作

答案:A

7. 心理咨询过程中,鼓励表达、深入共感和身体放松都属于()

A. 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B. 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C. 着重锻炼意志的方法

D. 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答案:A

8. 义务教育始于()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C

9. 把测验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的依据是()

A. 测验内容

B. 测验目的

C. 规范程度

D. 结果解释参照标准

答案:C

10.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

A. 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B. 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答案:B

11. 直接影响区分度的因素是()

A. 信度

B. 难度

C. 实用性

D. 效度

答案:B

12. 因材施教原则中的“材”主要是指()

A. 天才

B. 特殊才能

C. 学生的禀赋、个性、知识水平

D. 专门技能

答案:C

13. 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是()

A. 柏拉图和霍尔

B. 柏拉图和华生

C. 霍尔和洛克

D. 洛克和华生

答案:D

14. 集体教育主要是指下列哪种教育形式()

A. 正式群体教育

B. 非正式群体教育

C. 正规教育

D. 非正规教育

答案:A

15. ()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

A. 信度

B. 效度

C. 实用性

D. 区分度

答案: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教育的国家化

答案:教育的国家化是指由于教育向世俗化过渡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社会性事业,这就要求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更有效地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因此,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作教育的国家化。

2. 教学

答案: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

3. 教学手段

答案: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4. 儿童个体的发展

答案: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5. 教师资格

答案: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

答案: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的内容是非常贫乏的,教育的方法也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原始宗教或仪式本身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于传递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约束和塑造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

答案: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

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奴隶社会的学校从一开始就是奴隶主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非常明显。

第三,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不劳而获的奴隶主对学校教育权的控制,他们是不会允许在学校中向自己的子弟传递那些只有奴隶们才需要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生产劳动的经验一开始就被排斥在学校的大门之外。

3. “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案: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

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

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但这个过程的完成则有待于社会生产更高度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高水平的完善。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使社会成员能够自由和全面地发挥他所拥有的各方面的才能。这种人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4. 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哪些?

答案:学校教育工作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形式进行的。学生集体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

(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

(3)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1题为必答题,2题和3题任选一题,两题均答者,以前一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案:现代教育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小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

(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现代教育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是人所共知的,从内容上而言,必须是以科学知识为主的教育,而不再是以道德知识或宗教知识为主的教育。从方法上而言,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

(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是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

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这是古代教育根本没有的。

(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2. 学校事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如下特征:

(1)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因为侵权行为必须是行为人通过自己实施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无实施的行为,或者只有行为而无损害都不构成侵权行为。

(2)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因为侵权行为侵害的不是一般的权利,而是绝对权利,即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需经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包括物权和人身权。

(3)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因为过错是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在过错的概念中,不仅包括了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的不正当性和应受谴责性,而且也包括了客观行为的违法性。

因此违法性和过错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是等同的。

3. 论述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关系。

答案:关于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伴随着课程的成长与成熟,在课程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一种声音是,课程应当给予学生间接经验;另一种声音是,课程应当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这是课程论中有代表性的两种主张。

(2)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这是面对这一关系时首先应当强调的。没有任何知识能够完全凭借“灌输”而为学生所掌握,总是需要个体凭借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到,因此,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也不存在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知识的能力,无知必然愚昧,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学生只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形成、运用和提高能力,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但是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从存在方式上分属于不同范畴。在发展上,彼此的独立性就更加明显,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为了处理好这一基本关系,使得课程能够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真正统一起来,一个必须解决的任务就是建立起不同的学习方式。为此,课程应当给予学生各种积极开放的机会,为他们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创造机会。

(3)分科与综合。

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也是由来以久的,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是课程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只是在当代才成为课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十分突出的课题,成为今天人们制订和设计课程时不可回避、必须考虑和处理的关系。综合课程成为关注的焦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即分科课程的局限性,尤其是分科课程发展和相对成熟后显示出来的弊端。具体说,即过分强调分科,或分科过细过繁所导致的学科之间相互隔膜、相互封闭甚至相互重复的状况。人们希望通过综合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今天人们经常提的人文主义课程或课程中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这种传统的最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②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③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科学主义的课程也有许多具体的流派,但在各种流派的差异之中,科学主义的课程传统是共同的,这种传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在课程目的上,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课程要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服务。②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法和形式同样讲究科学性,讲究效率。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1. 学生在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前,接触到的除法运算的商都比被除数小,于是他们几乎都认为这是定律了。当学到除数是纯小数的除法时,许多学生就对商比被除数大表示难以理解。为了讲清这个道理,有位老师在讲完例题后当学生又提出上述问题时,他不像以往那样急于回答,而是请学生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如有12个馒头,每人吃3个,能分给几个人吃?每人吃2个呢?吃1个呢?吃半个呢?”老师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

12÷3=4(人)

12÷2=6(人)

12÷1=12(人)

12÷0.5=24(人) 当老师写出最后一道除式后,学生恍然大悟,点头称是。他们信服地说:“难怪,如果一个人没吃上一个,当然可以吃的人数会比馒头的总数要多”。这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并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事例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总结出规律:在做除法时,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除数等于1时,商和被除数同样大;当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原理分析这一事例。

答案:这个教例,教师很好地贯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叫系统性原则)。数学课属自然学科,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位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严格按照教材的体系,并遵循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基本规律,不仅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系统的书本知识,而且还发展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1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2011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学初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是() A.孔子的《论语》 B.布鲁姆的《目标教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南丁格尔在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开创了近代护理专业在() A.1850年 B.1855年 C.1860年 D.1870年 3.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巴甫洛夫 B.马斯洛 C.布鲁纳 D.班杜拉 4.俗语说“三日不练,手也生”是指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效果律 5.斯金纳理论的中心原则是() A.强化 B.惩罚 C.反射 D.塑造 6.最早研究并发现记忆与遗忘规律的学者是() A.加涅、教育学家 B.艾宾浩斯、心理学家 C.马斯洛、心理学家 D.布鲁纳、教育学家 7.为课程设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是其它三个阶段的基础的是() A.指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功能阶段 D.评价阶段 8.罗杰斯理论突出体现了() A.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B.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C.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D.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9.成人教育模式的创造者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桑代克 D.诺斯 10.活动课程主张() A.以教材为中心 B.以学习者为中心 C.以学科为中心 D.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 11.最能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12.在情感领域目标范畴内,其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 A.接受—反应—价值观念组织化—赋予价值—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B.反应—接受—赋予价值—价值观念组织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C.接受—反应—赋予价值—价值观念组织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D.反应—接受—价值观念组织化—赋予价值—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13.“学生能够为乳腺癌病人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这一目标属于认知领域的层次是()A.知识 B.分析 C.应用 D.综合 14.在课程模式中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的信念、价值和思想作为决定课程的基本因素是下列() A.课程系统模式 B.行为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文化分析课程模式 15.在课程设置的四个阶段中护理哲理及培养目标完成于() A.指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功能阶段 D.评价阶段 16.广义的教育是指() A.自觉的而非自发的感化 B.有计划的而非偶然的感化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8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A.格思里 B.赫尔 C.托尔曼 D.卡特尔 )3-74 10.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7-233 A.分析说与综合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是( D )7-252/253 A.守恒法 B.分类法 C.排除法 D.两难故事法 12.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D )10-354/355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学前教育学自考练习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发展( D )155 A.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B.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和技巧D.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 导论”和( C )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156 A. 卢梭 B. 洛克 C. 皮亚杰 D. 蒙台梭利 3.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C )152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4..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 杜绝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 D )原则。130 A.发展适宜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独立自主性 5.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所有发展领域不同需要的课程,而儿童的发展是动一发而牵 全身的。所以其课程应具有( C )137 A.连续性 B.发展性C.综合性D.差别性 6.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含义是( A )152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7.学前教育的( A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135 A.发展适宜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独立自主性 8.现代学前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 C ) 152 A.综合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 C.启蒙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 9.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念的组织是(B)135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香港幼儿教育协会D.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10.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 )144

2011年7月自考真题写作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5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标题揭示文章内容的对象、范围和性质的是( ) A.冯骥才的《珍珠鸟》 B.鲁迅的《无花的蔷薇》 C.冰心的《小品二章》 D.孙梨的《菜花》 2.从“第一次学游泳、第一次试讲、第一次打工”的材料中,提炼出“第一次意味着变革与创新”的主题,体现了确定主题的( ) A.明确 B.贴切 C.集中 D.深刻 3.经过作者筛选、加工、组合,写到文章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材料是( ) A.原始材料 B.材料 C.题材 D.素材 4.《史记·信陵君列传》的题旨是赞扬魏无忌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和机智通变,于是详尽叙述他礼遇侯生、窃符救赵、结交毛薛等事迹,而对他晚年见疑魏王、死于酒色等则一笔带过。这体现了使用材料的( ) A.改造 B.组合 C.详略 D.生动 5.文章作者谋篇布局的写作行为或行为过程叫做( ) A.线索 B.结构 C.体验 D.照应 6.下列作品中,属于时空异常式类型结构的是( ) A.王蒙的《春之声》 B.鲁迅的《祝福》 C.徐怀中的《西线轶事》 D.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7.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的写作手法是( ) A.抒情 B.叙述 C.描写 D.说明 8.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是指( ) A.语言要准确 B.语言要准确流畅 C.语言要合逻辑 D.语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第 1 页

9.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是( ) A.得体 B.语感 C.适体 D.通感 10.用较完整的句子,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出来。这种编写提纲的形式是( ) A.标题式 B.词语式 C.提要式 D.图表式 11.运思中选择文章体裁的具体类型和样式的是( ) A.选材 B.理序 C.择体 D.定向 12.下面哪一个不是 ..通讯的主要特点?( ) A.新闻性 B.评论性 C.典型性 D.文学性 13.被称为“看不出艺术的艺术”的文学样式是( ) A.诗歌 B.小说 C.戏剧 D.散文 14.关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是( ) A.综合消息 B.经验性消息 C.动态消息 D.简讯 15.明代旅行家徐宏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些内容,与现代地质学考察相对照,几乎完全符合。这体现了游记的( ) A.文学性 B.科学性 C.时代性 D.记实性 16.把评论、鉴赏活动纯粹看作是评论者个人的“灵魂冒险”,违背了文艺评论( ) A.实事求是的要求 B.尊重艺术的规律 C.知人论世的要求 D.拓宽审美视野的要求 17.下列作品中属于读后感的是( ) A.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B.三毛的《永恒的母亲》 C.鲁迅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D.《伊索语言》 18.下列内容不属于 ...学术论文基本结构的是( ) A.绪论 B.本论 C.评论 D.结论 19.人们之所以看说明书,主要是为了要知道如何正确掌握和使用被说明的对象。这体现了说明书的( ) A.生活性 B.科学性 第 2 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属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中的( B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2.根据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知识转化进行“核实”,即检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均正确的过程,被称为( C ) A.新信息的获得 B.信息的转化 C.评价 D.保持 3.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此种学习方法被称为( D ) A.合作学习 B.观察学习 C.强化学习 D.发现学习 4.在儿童教育模式理论中,认为学习的动机是( D ) A.自动的 B.内在的 C.机械的 D.外在的 5.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在讲授法中学生属于( C ) A.主动性参加 B.选择性参加 C.强迫性参加 D.协商性参加 6.讲授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教师( D ) A.不能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讲到 B.备课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C.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 D.可能会存在教学内容上的明显偏好 7.“个人自信心的发展”属于小组教学目的的( B ) A.智力范畴 B.情感范畴 C.社会范畴 D.表达范畴 8.在小组教学中不会发生的问题是( C ) A.全组成员同时发言 B.个别组员突然愤然离开 C.教师不允许学生

发言 D.学生不愿参与 9.能够增进小组教学效果的措施是( A ) A.及时小结 B.以教师为核心 C.选拔学生骨干 D.小组成员在8~10人 10.“责任幅散”用于解释小组规则中的( B ) A.组的顺应性 B.组内危险转移 C.观众效应 D.协力效应 11.在小组教学法中,当一个学生与小组同学一起完成一项护理任务时所发生的结果是( B ) A.观众效应 B.协力效应 C.小组效应 D.合作效应 12.开放式学习的主要媒体是( A ) A.学习资料 B.学习地点 C.学习方式 D.学习时间 13.“学习班形式”教学属于( A ) A.开放式学习 B.个别辅导 C.小组教学 D.讲授式教学 14.计算机辅助临床教学对学习者的好处是( A ) A.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B.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 C.教师教学中可以边讲边写 D.携带方便 15.在临床学习中,教师不应表现出的态度或行为是( C ) A.愿意解释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B.关心并表扬学生 C.使学生有威胁感 D.表现出自信并信任学生 16.对一个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的临床教学方法是( C )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2011年7月自考真题英语翻译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英语翻译试题 课程代码:00087 I.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30 points, 2 points for each) A.Directions: This part consists of ten sentences, each followed by four different version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is the closest equivalent of the original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expressiveness. 1.Ignoring the chair offered him, Chu The stood squarely before this youth more than ten years his junior. ( ) A.朱德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青年面前。 B.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朱德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青年面前。 C.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青年面前,朱德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 D.朱德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青年面前,端端正正地,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 2.Two things are outstanding in the creation of the English system of canals, and they characterize all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A.在修建英国的运河网的过程中,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而他们也正是整个工业革命的特点。 B.在修建英国的运河网的过程中,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也正是这两点使整个工业革命具有了特点。 C.在英国的运河网的创造中,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而这两点也正是整个工业革命的特点。 D.在修建英国的运河网的过程中,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而这两点也正是整个工业革命的特点。 3.Their galabias and turbans stained by the sweat and dirt of a long day’s work, they sat in front of a wayside shop, enjoyin g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long the Nile.( ) A.袍子和头巾上又是汗,又是土,他们干了一天活儿。这时候,他们坐在路旁一家商店门口,享受尼罗河沿岸人们生活里最大的乐事。 B.他们干了一天活儿,袍子和头巾上又是汗,又是土。这时候,他们坐在一家商店门口的路旁,享受尼罗河沿岸人们生活里最大的乐事。 C.他们干了一天活儿,袍子和头巾被汗和土玷污。这时候,他们坐在路旁一家商店门口,享受尼罗河沿岸人们生活里最大的乐事。 D.他们干了一天活儿,袍子和头巾上又是汗,又是土。这时候,他们坐在路旁一家商店门口,享受尼罗河沿岸人们生活里最大的乐事。 4.Per capita GNP has grown at an average rate of 7.6% from 1980-1992.( ) A.从1980到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7.6%。 B.1980和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为7.6%。 C.从1980到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到7.6%。 D.从1980到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超过7.6%。 5.A powerful indictment of America’s disregard of ecology, Silent Spring was aimed chiefly at the wholesal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especially DDT.( ) A.一个对美国之忽视生态的有力控诉,《沉默的春天》主要是针对大规模使用农药——特别是滴滴涕。 第 1 页

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临床教师的教育者与护理实践者的角色是( ) A.重叠的 B.分开的 C.冲突的 D.有时重叠的,有时分开的 2.下列临床教师有助于学生临床学习的态度或行为,错误的是( ) A.愿意解释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B.关心并表扬学生 C.在其他人面前纠正学生的错误 D.表现出自信并信任学生 3.有关讲授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讲授是教师需具备的一种方法和基本功 B.讲授不能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 C.目前提倡多媒体教学,较少采用讲授法 D.讲授法具有很多优点,在教学史上经久不衰 4.有关辅导小组的概念,正确的是( ) A.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形式 B.由指导教师控制的一种学习方式 C.有指导的讨论会 D.指导教师若负责2个以上学生时便会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 5.在护理教学过程所包含的几对矛盾中,最基本的矛盾是( ) A.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 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C.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D.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6.斯金纳理论的中心原则是( ) A.强化 B.惩罚 C.反射 D.塑造 7.在感觉记忆中,视觉刺激大约持续( ) A.1秒钟 B.2秒钟 C.3秒钟 D.4秒钟 8.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 ) A.行为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强化学习理论 9.根据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学习者通过强化的作用来增强学习效果的时期为( ) A.注意期 B.保持期 C.动作形成期 D.动力期 10.有关讲授法的概念,错误的是( ) A.系统化连贯地讲授科学知识,可以改造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B.讲授者“语言流”中的逻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C.讲授法是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 D.讲授法使学生得到的是“第二手”资料 11.美国课程理论家和评价专家Tyler(泰勒)创建了( ) A.课程系统模式 B.行为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文化分析课程模式 12.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于学生身 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类课程为(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13.影响临床学习环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病房护士长 B.临床护理教师 C.病人/服务对象 D.其它专业人员 14.下列不属于护理教育的质量保证结果方面的项目是( ) A.学生的满意度 B.学生的反馈 C.学生掌握的护理知识及技能 D.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5.确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是( ) A.学习者受教育程度 B.学校资源 C.社会环境变化 D.学校的哲理

学前教育学(0383)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精华篇(7)

第七章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发展(D A.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和技巧 2..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认知发展理论。 ) B.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D.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 C )的儿童 A. 卢梭 B. 洛克 C. 皮亚杰 D. 蒙台梭利 3.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C )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 .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4.. 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 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D )原则。 A. 发展适宜性 B. 启蒙性 C. 综合性 D. 独立自主性 5. 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所有发展领域不同需要的课程,而儿童的发展是动一发而牵全 身的。所以其课程应具有( C ) A.连续性B .发展性 6.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含义是( A )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C.综合性 D.差别性 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7. 学前教育的( A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 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 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A. 发展适宜性 B. 启蒙性 C.综合性 D. 独立自主性 8.现代学前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 C ) A.综合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启蒙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9.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念的组织是(B)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香港幼儿教育协会 10. 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A ) A.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D.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11. 在教育实践中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教育方案,这是学前教育的 ( C ) A. 保教结合原则 B. 综合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2.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 育的(D )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13.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C )

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全国2006年10月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起源于() A.社会活动B.生活习惯 C.劳动D.人类精神 2.用研究“迷箱中猫的行为”的方法,发现动物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方式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巴甫洛夫 C.桑代克D.斯金纳 3.短期记忆的储存能力有限,能储存() A.约3个信息块B.约5个信息块 C.约7个信息块D.约9个信息块 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A.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B.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 C.人的大多数学习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学会的 D.人的学习过程包括:新信息的获得、信息的转化、评价 5.人本主义理论重视() A.人的行为B.人的动机 C.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D.人的观察力和技能 6.由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相互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为() A.社会学习B.合作学习 C.强化学习D.自主学习 7.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8.学科课程的缺点是() A.分科不够精细B.强调知识体系、忽略了学习者因素 C.过于重视学科间的差异D.课程门数过多 第 1 页

9.行为目标模式对课程设置有广泛的影响,其优点是() A.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B.陈述每一个学习结果的目标 C.不仅反映训练的领域,也反映教育领域 D.促进了同一性和差异性 10.下列增进讲授效果的措施中,不正确 ...的是() A.注意讲授内容的科学性 B.根据学生爱好组织教学内容 C.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氛围 D.讲授者注意语言清晰、生动、简练、准确 11.教师在经验学习中的角色功能() A.面临—催化剂B.参与—激励者 C.认同—调节者D.内在化—批评家和评价者 12.对主观性试题的优点描述不正确 ...的项是() A.考试对象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自由发挥 B.可以一次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分 C.可间接用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D.评分比客观性试题容易 13.下列不属于 ...有效评估的标准的选项是() A.真实性B.简易性 C.可靠性D.区别性 14.试题的量应根据考试时间、内容、题型等选择,一般考试时间为2小时,那么试题的量应该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时间是() A.1小时到1小时30分B.1小时30分到1小时40分 C.1小时40分到1小时50分D.1小时50分到2小时 15.使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估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进行评估属于() A.正式评估B.非正式评估 C.定量评估D.定性评估 16.“学生能够为乳腺癌病人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这一目标属于认知领域的层次为() A.知识层次B.分析层次 C.应用层次D.综合层次 17.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效果最佳的强化原则是() A.正性强化B.负性强化 第 2 页

自考学前教育(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 C.80年代)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P50

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 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 ..提到的是(D.综合运用)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A.分析 B.领会 C.评价 D.综合运用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 A.知识的学习(1) B.动作技能的学习(2)(3)智慧技能的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 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P61

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 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 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 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 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卢姆 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 ..提及的强化类型是(A)P92 A.内部强化

2011年7月自考真题美学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 A.劳鲍特里 B.布瓦洛 C.爱迪生 D.博克 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 )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物质实在层 D.意象世界层 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 A.认识 B.感化 C.审美 D.启蒙 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 A.哲学方法 B.心理学方法 C.艺术学方法 D.人类学方法 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 A.先验主体论 B.理念论 C.绝对精神论 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 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 A.审美对象 B.审美形态 C.审美经验 D.审美活动 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 A.苏珊·朗格 B.英伽登 C.杜夫海纳 D.阿恩海姆 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 第 1 页

A.旧石器时代晚期 B.旧石器时代中期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早期 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 A.诗性与雕塑性的 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 C.诗性与音乐性的 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 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 A.悲剧 B.喜剧 C.荒诞 D.崇高 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 A.柏拉图 B.朗吉弩斯 C.康德 D.博克 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亚里士多德 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哈奇生 B.乔治·桑塔亚那 C.夏夫玆博里 D.狄尔泰 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 A.味觉和嗅觉 B.听觉和触觉 C.视觉和味觉 D.视觉和听觉 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审美知觉 B.审美想象 C.审美情感 D.审美理解 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 A.现代主义文艺 B.现实主义文艺 C.浪漫主义文艺 D.后现代主义文艺 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愈 D.朱熹 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 A.意象和知觉 B.理智和情感 C.体验和感受 D.意向和想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第 2 页

护理教育导论

第一章 A.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B.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C.教学: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D.护理教育:为护理学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 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E.护理教育学: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教育现象, 揭示护理教育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护理教育理论,从而科学地指导护理教育实践,更好地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为人类健康服务。 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②教育的普及性。③教育形式的多样化。④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实用性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⑤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答:①教育学萌芽阶段。自奴隶社会起,由于学校的产生,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②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阶段。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③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社会结构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也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学科网络结构和多元化的研究和发展格局。 3.教育的目的。 答: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包括3个层次的含义。①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②人的活动能力和潜能的充分发挥。③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4.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答:①任何教育活动都有4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②在以上基本要素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与学 的关系。教,即传授知识、传播思想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即接受并吸收知识、思想及掌握学习方法。 5.教学的本质 答:①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②教学是一种认知活动。③教学是一种交往活动。 6.护理教育学的研究范畴 答:①护理教育的概念。②护理教育的科学规律。③护理教育的逻辑体系。 7.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答:①护理教育是以培养个层次护理专门人才为目标的。②护理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复杂。③护理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④护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⑤教学管理的双向性。 8.护理教育的层次 答:①中专护理教育;②高等护理专科教育;③高等护理本科教育;④研究生教育。 9.简述美国护理教育体系6个等级的内容。 答:①注册执业护理教育项目。②证书护理教育项目。③大专护理教育项目。④本科护理教育项目。⑤硕士学位护理教育项目。⑥博士学位护理教育项目。 10.影响护理教育发展趋势的因素

学前教育学 自考复习重点及答案精华篇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基础教育 B. 启蒙教育 C. 属义务教育 D. 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2. 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 C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权威性 B. 知识性 C. 主导性 D. 艺术性 3.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 D )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A. 教育制度 B. 教育结构 C. 教育内容 D. 教育观念 4.有固定的场所,有目的的按计划进行,有班级整体施教、小组施教和个别施教等形式的活动是( C ) A.自我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5.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 A )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5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生教育 6.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B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促进学科发展 D.促进知识掌握 7.(A )是保证每一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8.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D ) A.产生效益的活动B.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 C.传递知识经验的活动D.培养人的活动 9.人类的教育与动物界中代与代之间的“教”和“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 B )。 A.一种社会性活动 B.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C.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 D.一种人类活动 10.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促进学科发展 D.促进知识掌握 11.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 D ) A.个体现象 B.群体现象 C.心理现象 D.社会现象 12.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 D ) A.共存 B.共发展 C.共产生D.共存、共产生、共发展 13.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C ) A.自我教育的发展B.家庭教育的发展 C.学校教育的发展D.终身教育的发展 14.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 A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物质资源 15.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是( C ) 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16.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D ) A.教育制度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方法现代化 D.教育观念现代化 17.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 C ) A.矛盾的对立面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D.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18.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的是( B ) 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19.教育的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 B )

2011年7月自考真题预防医学

2011年母婴保健适宜技术培训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 1、关于胎儿附属物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B 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组成C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为1000ml D 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是胎盘的主要部分E胎膜是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 2、对于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哪项是恰当的 A、前驱期有发热、消瘦及淋巴结增大的症状,极易诊断 B、潜伏期短,一般为2个月 C、发病前少数病人有前驱期症状 D、胸腹腔及四肢皮肤有典型的玫瑰疹 E、其特点为细胞免疫功能严重低下,为各种严重的条件性感染创造机会,如卡波肉瘤及肺包子虫病 3、有关产科腹部检查,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妊娠满12周,子宫位于耻骨联合上2—3横指 B 妊娠满20周,子宫位于脐下1横指 C 妊娠满28周,子宫位于脐上3横指 D 妊娠满32周,子宫位于脐与剑突之间 E 妊娠满36周,子宫位于剑突下3横指 4、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B 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称为足月C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为过期产D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 E 妊娠42周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5、在分娩过程中,有关产程护理不妥的是() A 血压应每4小时测一次,若血压≥140/90mmHg,应警惕待产妇发生抽搐的可能 B 灌肠后要观察子宫收缩,勤听胎心C让胎头最好在宫缩时,缓慢娩出 D第二产程,指导待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增加腹压 E 助产士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之前,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 6、关于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A 产妇产后3—4日,均有泌乳热 B 产后宫缩痛经产妇更明显 C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D 于分娩后7—10天可温水坐浴,但恶露量多且颜色鲜红者应禁止坐浴 E 分娩后6周进行产后复查 7、产后出血的原因不包括() A.宫缩乏力 B.软产道损伤 C.胎盘因素 D.凝血功能障碍 E.胎头不能入盆 8、胎膜早破的护理不妥的是() A.孕妇卧床休息 B.每日测体温.,监测白细胞及分类 C.每日用消毒液冲洗会阴 D.观察羊水性状.气味 E.破膜24小时仍未临产,给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9、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以采取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 注射催产素 B. 双手刺激耻骨联合上方 C. 结扎盆腔血管止血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导论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导论 第一章护理教育学导论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及教育学的概念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社会经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活动。 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科学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所承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学的概念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大词典》对教育学的定义为:“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一般规律的学科。”其任务是研究培养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论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理论以指导教育实践。 2.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体系形成阶段; (3)科学教育学建立阶段。 二.教育的意义及任务 (一)教育的意义

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由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个体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决定的。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教育是学校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它在学校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及深刻,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 2.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个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从事各种社会实践,丰富及发展人类的知识及经验,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及进步。 3.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会直接而具体地影响 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教育,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空间及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认识范围,赢得认识速度。 (二)教育的任务 教育的任务是学校目的的具体体现。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及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奠定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及劳动观; 4.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健康的体魄。 三.教育的要素 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一般指能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影响及教育作用的人。在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学习中的儿童及青少年,也包括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的中介。教育内容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精心选择及加工而形成的,它既要反映一定社会的要求,又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 4.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法及手段。 教育活动的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四种教育要素中,教育者及被教育者属于能动要素,教育内容及手段属于非能动要素。教育者通过教育内容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按照社会所预定的方向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时代对人有不同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并重视综合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素质化要求学校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