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
鲜猪肉中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摘
要 :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 P C 对 6 H L ) 4份来 自某城 市市区及郊 区鲜 肉市场 的生鲜猪 肉样 品中 1 0种磺胺类抗生素
的残 留进 行检测 。结果显 示,磺胺类抗 生素 的检 出率和超标率 分别为 2 .1 和 1 .4 03 % 09 %,其中郊区 的榆 出率和超
关 键 词 :猪 肉 ;磺胺 ;耐 药 菌
De e mi ai n o u fn lm i eRe i u s n F e h P r tr n t f l i o S a a d sd e r s o k i
ZHA NG ig ng Zh — a
( tt yLa o aoy o o dS ft c n lg o a r d csXime n in o pCo L d, a n 3 1 0 , ia SaeKe b rtr f o aeyTe h oo yf r F Me t o u t, a nYixa gGr u . t .Xime P 6 0 Chn ) 1
f m s b b e v a d g e s v t a da ih r v r i ta m a o e r m b n e . uf i ie S r u a el h h r o i e a h e e l t c p e t t s o u a a S l da n (D) o ur a r r e eai p t r e n g o - mi e o r o h f r i r d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a z
so dteh g e t o i v aeo .l f l we ys la tioe( MT n ufp rdn S ) o ihtep st e h we ih s st ert f 8 %,ol db ufmeh z l S )a d s l yiie( P , fwhc o iv h p i 7 o a h i
几种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比较论文

几种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食品中残留抗生素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其中基于量子点的免疫检测方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中被广泛使用。
关键词:抗生素残留;量子点;免疫分析【中图分类号】ts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20-0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中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更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人们长期食用这种含有抗生素残留的食品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反应、导致体内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体内菌群失调等,此外不同的抗生素还有不同的毒副作用,如链霉素的肾毒性和听觉神经毒性、四环素的肝毒性、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等毒性。
早在2001年农业部发布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中明确指出“抗生素不得检出”。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是食品安全机构关注的问题[1,2] 目前应用于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和免疫分析法。
1微生物检测法抗生素对微生物机能和代谢具有抑制作用,利用该性质可实现对样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而且检测费用较低,但是花费时间长、特异性差、灵敏度低、对微量残留检测易产生误差。
2理化检测法理化检测法是一种根据抗生素的分子理化性质对其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等),这种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结果稳定、重复性好、精确可靠,是目前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测定的确证检测方法,但是为了减少背景干扰样品前处理方法复杂,分析速度慢,分析仪器昂贵,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等缺点限制了该方法的普遍推广应用[3]。
3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分析技术,虽然成本较其他方法高,但是具有操作简单、取样量少、前处理简单、检测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样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可实现大规模的检测及容易推广普及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药物残留检测

药物残留检测药物残留检测在现代农业和食品安全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药物残留指的是在动植物产品以及环境样品中存在的,源于动物或作物体内使用药物的残余物质。
药物残留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兽药、植物保护药、兽药和抗生素等。
这些残留物质如果超过安全限量,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背景在养殖业中,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以提高生长效率,通常会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他药物。
在农业生产中,也会使用各种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然而,如果这些药物残留在动植物产品中,就会对消费者产生潜在的健康威胁。
药物残留检测方法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对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进行检测。
常用的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包括: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对药物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HPLC)。
2.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和定量药物残留。
常用的质谱方法包括质谱联用(LC-MS/MS)和气相质谱(GC-MS)。
3.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残留。
4.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通过生物分子与目标物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检测药物残留。
药物残留检测的意义药物残留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药物残留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药物残留超标的风险,减少消费者饮食中的健康风险。
此外,药物残留检测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使用药物、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减少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结语药物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药物残留检测将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保障食品安全,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卡那霉素残留检测标准

卡那霉素残留检测标准卡那霉素残留检测标准卡那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兽药和食品工业的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感染疾病。
然而,由于卡那霉素在动物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对卡那霉素残留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卡那霉素残留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方法:卡那霉素残留的检测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卡那霉素的残留量,并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2. 检测对象:卡那霉素残留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肉类、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等。
这些食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卡那霉素残留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3. 检测限量:卡那霉素残留的检测限量是指能够在食品中准确测定出的最低含量。
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卡那霉素在不同食品中的检测限量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卡那霉素的检测限量应低于国家和国际标准规定的安全限量。
4. 检测结果评价:卡那霉素残留的检测结果通常以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通过仪器设备测定出卡那霉素在食品中的具体含量,而定性评价是指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卡那霉素残留。
5. 检测机构:卡那霉素残留的检测通常由专业的检测机构或实验室进行。
这些机构应具备一定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6. 监管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措施,对卡那霉素残留进行监管和控制。
这些措施包括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和抽检、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
总之,卡那霉素残留检测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标准和监管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卡那霉素残留的风险,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卡那霉素残留检测工作的开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产品。
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原因及常用检测方法

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原因及常用检测方法作者:张丽茹,黄新红,张东丽,李治玲,谢春胜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1期摘要:抗生素是一种高效的兽药,在奶牛养殖业中经常用于治疗乳房炎等疾病,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牛奶中残留过多。
鲜牛奶中残留抗生素可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会造成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提高病原菌的耐药性。
现主要概述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原因以及常用检测方法,给大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鲜牛奶;抗生素残留;原因分析;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免疫受体试验方法中图分类号:S8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1-0109-011 原因分析新陈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能够经由不同的被动或者主动的化学过程而转运到动物体内,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部分药物能够表现出治疗学或者产生毒性影响,但其他的却没有。
只要开始药物治疗,在其通过不同途径代谢结束前,会持续向组织间隔扩散。
因此抗生素采取一般给药途径都会经由不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被消除,如奶液、粪便、尿液以及唾液(反刍动物中多次被利用的胃液)。
另外,药物的制剂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体内分子的排出,如某些“长期效应”药物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留在注射部位和器官处,同时也会长时间对微生物有效。
哺乳期乳房处理及残留物的持续。
奶牛哺乳期发生乳房炎后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处理机制进行治疗,即物理机制,是指每次挤奶中机械的排除;生物机制,即经由空隙进入血液中。
少数抗生素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扩散性,能够快速越过如细胞壁、血管壁等不同的物理障碍,从而进入血液循环,再通过新陈代谢以不同的渠道消除掉,但其还能够在乳腺组织中积聚,并在葡萄腺、乳房池以及乳头内存留,就会在挤奶时经由奶液排到体外。
通常情况下,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浓度需要2-5天才会降低到MRL水平。
干乳期乳房处理。
奶牛干乳期需要采取非常特殊的处理方式,这是由于该阶段机体停止产奶,而在最初哺乳期的生理恢复过程中,药物制剂的形式以及自身特性都会明显影响干乳期处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ELISA技术在抗生素 残留检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2
参考文献1
介绍了ELISA的基本原理和在抗生素残留检测中 的应用,强调了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抗生素残留的来源
畜牧业和农业中广泛使用抗生素,导致动物产品如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中存在 抗生素残留。
ELISA技术简介
0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酶标记技术将免疫反应与
化学信号放大相结合,实现对目标物质的灵敏检测。
02
ELISA技术的优点
高灵敏度、特异性、操作简便、适合批量检测等。
03 ELISA在抗生素残留检测 中的应用
抗生素残留检测的重要性
保障食品安全
抗生素残留超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如产生过敏反应、耐药性等,因此对抗生素 残留进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国际贸易标准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对抗生素残留 的检测标准日益严格,符合国际标准的检 测方法对于出口农产品的企业至关重要。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 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目录
• 引言 • ELISA技术原理 • ELISA在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ELISA技术的实验流程 •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抗生素残留问题
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长期摄入含有抗生素残留的食物可能增加人体内耐药菌株的形成,降低抗生素 在治疗疾病时的有效性。
03
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
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其检测方法

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其检测方法探究摘要:抗生素检测是我国当前乳制品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提高乳制品检测技术是促进乳制品行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简要叙述了乳制品中存在抗生素残留的具体危害与现状,并描述了几种检测抗生素残留的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乳制品检测方法前言:乳制品属是我国人均需求量最大的一种营养品,同时,乳制品行业也是发展最快的工业之一,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乳畜行业应用最广泛的的抗生素为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的应用使我国的乳制品中均有其残留物,为广大消费者留下了较大的健康隐患。
因此,对残留在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检测极为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1.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状况现今我国的乳制品现状并不乐观,06年对几处乳制品零售点进行残留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有60%以上的样品显示为阳性。
而另一项对我国几大城市的乳制品检测,抗生素检测残留超标现象严重。
2.残留的抗生素来源与危害抗生素的残留可以追溯到乳制品的生产及流通过程。
乳制品的原材料来自于动物,因此,抗生素主要应用于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
在奶牛患病期间药物使用不当或是停药期不符合规定均会造成乳制品中残留抗生素。
再者,奶牛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饲料等也会造成抗生素的残留。
其次,为了抑制乳制品中的微生物,使乳制品易于保存,经常会认为的在牛奶中添加抗生素,这是抗生素检测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
在发酵乳制产品时将会受到残留在原料乳中的抗生素的影响,增加了乳制品较大的生产困难,同时,黄油、干酪、发酵乳的起酵均会受到抗生素残留的干扰,并影响其后期形成风味。
虽然少量的抗生素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是长期食用将会造成人体健康隐患。
长期食用具有残留抗生素的乳制品会产生以下几点危害:第一,抗生素残留中含有较低的毒性,长期服用就可能引发人体疾病如肾毒病与耳毒病;第二,造成人体过敏;第三,有可能增加乳制品中的病原菌的耐药性;第四,造成体内肠胃系统微生物菌群的失衡;第五,影响我国畜牧产品的出口。
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

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张志诚 060409123(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常熟,215500)摘要:利用TTC快速检测法对牛奶中抗生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认为样品牛奶中不含青霉素G类抗生素。
关键词:牛奶;抗生素残留;TTC;青霉素GAbstract:The TTC method is used to detect the antibiotic residue in milk.According to testresults,there’s no Penicillin-G class antibiotic residue.Key words:milk; antibiotic residue; TTC method; Penicillin-G class antibiotic 育,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逐步关TTC不能还原,试验液为无色状态。
根据待注.长期饮用抗生素残留超标乳制品可能引测牛奶的着色情况判定是否有抗菌素存在。
起的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
该问题已引起该法简便、快速,无需特殊设备,2h~3 h消费者和乳品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虽然我可见报告。
检测各种抗生素所用的TTC法试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并未对抗生素残验的灵敏度(最低检出量)分别为:青霉素留作出要求.。
但绝大部分乳品生产企业在 0.004U/mL,链霉素0.5 U/mL,庆大霉原料乳收购环节都已开展抗生素残留检测素0.4 U/mL,卡那霉素5 U/mL。
工作。
本文利用TTC法(嗜热链球菌抑制法)对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
2.材料和方法1.原理TTC法,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ripheye tetrazolium chloride),是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查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GB5409.85)。
样品经80℃杀菌后加入嗜热链球菌菌液。
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TTC( 2,3,5-氯化三苯四氮唑),若样品中不含抗菌素或其浓度低于检测限,试验菌繁殖,TTC被还原,试验溶液变成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特别是农药和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问题更是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食品安全这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安全的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要检测抗生素在食品中的残留,必须选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因此,研究各种抗生素类残留检测的方法,提高其灵敏度与选择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抗生素具有哪些危害 人们吃了有抗生素残留的肉、蛋、奶等食物后,会造成抗生素在人体内蓄积,使人产生对抗生素的抗性,引起各种组织器官病变,甚至癌变。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对保持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长期摄入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后,会使敏感菌群被杀灭或抑制,而耐药菌群却大量繁殖,从而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造成菌群失调,这就可能会导致长期腹泻或营养不良,严重时还可造成耐药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引起过敏和变态反应 .
;. 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及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氯霉素可破坏机体造血功能,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常食用含抗生素的动物性食品,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关节肿痛,重者导致血管性水肿、休克、甚至死亡。
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食用含抗生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同时,动物体内的耐药性菌株的耐药性也可能转移到人体细菌中,从而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
其他毒害作用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链霉素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肾损害和听神经受损。长期摄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严重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损害第8 对脑神经,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症状。四环素会引起肝损伤,与骨骼或牙齿中的钙质结合后,使骨骼及牙齿黄染,还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邻氯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引起人类免疫性疾病;氯霉素会损害人的造血功能,抑制蛋白质 摘要:文章综述了抗生素残留的来源与途径, 介绍了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乳制品生产、环境及其他方面造成的危害,分析了检测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包括微生物检测法、仪器检验法、免疫学分析法等,并指出了这些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对乳制品生产工艺的危害 .
;. 由于含有抗生素的奶无法制成酸奶、奶酪等一些高质量牛奶产品,容易造成大量原料奶的浪费,给乳品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奶户在高温季节为防止鲜乳的酸败,往往向牛乳中掺杂各种抗生素,从而造成乳中抗生素残留,对人体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 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被排泄到环境中仍能稳定存在很长时间,从而造成环境中的药物残留。链霉素、土霉素在环境中不易降解;螺旋霉素低浓度降解很快,但浓度高时需6 个月才能降解完;杆菌肽锌在有氧的条件下完全降解需3~4个月,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据报道,动物养殖场污水处理池中红霉素、复红霉素、磺胺甲唑质量浓度可达69g/L,这些药物的排放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抗生素残留的日益重视,在客观上就要求改进传统的检测方法。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寻求一种快速、精确的检测方法,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微生物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方法的主要原理是根据抗微生物药对特异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来定性或定量检测受检样品中残留的抗微生物药。微生物检测法应用较为广泛,是抗生素残留检测的传统方法,但测定时间长,结果误差较大,操作复杂。其优点是费用低,一般实验室都能操作。 . ;. 氯化三苯四氮唑法(TTC) 这是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用来检查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如果牛乳中有抗生素存在,当乳中加入菌种(嗜热链球菌)经培养后,菌种不增殖。此时,加入的TTC 指示剂不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仍呈无色状态。如果没有抗生素存在,则加入菌种就可增殖,TTC 还原变成红色,使样品染成红色。
棉拭法或纸片法 这是检测胴体内可疑抗生素残留的现场试验方法,简便而又有一定准确性,被世界普遍采用,具有广域的灵敏性。它是用棉拭插入待检部位浸润20min取出,放入有枯草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18h~24 h,或用圆滤纸从肾脏或乳取样,与含有枯草杆菌等细菌的营养琼脂贴合培养,通过观察棉拭周围有无抑菌圈或根据其大小判定有无抗菌物质存在。该法的特点是能够确定抗生素的种类,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如,氯霉素最低检出限量为0.01mg/kg、土霉素为0.05mg/kg等。
杯蝶法 样品经处理后,注入牛津杯中,与含菌液的检定平板贴合。培养后,根据抑菌圈的有无及大小判定结果。采用不同的试验菌种,可检测不同的抗生素。如检测肉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用蜡样芽孢杆菌;检测青霉素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链霉素或双氢链霉素用枯草杆菌。
电泳生物检测法 该法灵敏度较高。Fusac(1989)应用电泳和微生物自显影技术测定动物组织中残留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 琼脂扩散法 Korkela 以猪肾为样品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几种抗生素残留检测进行了比较。能检测出土霉素和链霉素的残留。Untermann(1986)报道,采用枯草杆菌进行琼脂扩散法检测出了牛、猪及山羊的肌肉中和肾脏内抗生素的残留。
仪器检验方法
仪器检验方法是利用抗生素分子中的基团所具有的特殊反应或性质来测定其含量,进行定性定量 和药剂鉴定。其敏感性较高,但有的检测程序较复杂或检测费用较高。
液相色谱法(LC) 德国Russel 报道了液相色谱法检测氯霉素残留,检测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63%~79%。Jefery等(1994)报道了用LC法测定沙拉沙星在海峡鲇鱼肌肉中的残留,沙拉沙星的检测限为1.4ng/g,回收率为85.4%~104%。
气相色谱法(GC) 该法有许多高灵敏、通用性或专一性强的检测器供选用。Plomp和Maes报道了在血液和羊水中甲砜霉素的快速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检测限为0.1μg/mL,甲砜霉素血清的回收率为91.3%,羊水的回收率为90.3%。 . ;. 薄层色谱法(TLC) 该法经常作为样品筛选方法。其优点是速度快,有利于现场应用,且已在饲料、组织和体液等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ossuyt 等(1976)报道用TLC 法测定牛奶中新霉素的残留。但新霉素的检测限为15μg/g,远高于牛奶中的新霉素残留限量。
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 该法现已成为仅次于HPLC的残留分析法。HPTLC在兽药残留的快速筛选检测方面应用广泛。测定组织样品时需在样品展开后喷以硫酸- 高氯酸试液,灵敏度可提高10倍,检测限达10μg/kg。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这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理化检测方法。该法对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Anadan等(1995)报道了用HPLC法测定鸡脂肪、肝脏、肾脏、肺脏及皮肤中恩诺沙星
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浓度,检测限为0.003 μg/g,在各种组织中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0%。Rolinski 等(1997)用HPLC 法检测了肉鸡组织和鸡蛋中诺氟沙星残留,检测限为0.0025μg/g。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该法可弥补GC和HPLC法的不足,但不可能取代二者。SFC 最大优点是可以方便地连接各种灵敏的检测器。Pensabene 等将鸡蛋样品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后进行磺胺类药物的残留分析,检测限为25 μg/kg,回收率为81%~101%。
毛细管电泳法(CE) . ;. Ackermans 等将猪肉样品加乙腈提取,离心后上清液过滤膜后直接进行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测出肉样中15 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限在2 mg/kg~9mg/kg 的范围内。
联用技术 联用技术可扬长避短,一般兼分离、定量和定性(分子结构信息)于一体,因而特别适用于确证性分析。常见的联用技术有薄层色谱- 质谱(TLC-MS)、气相色谱- 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色谱和质谱联用由于实现了高效层析分离和检测联机,可用微电脑控制层析条件、程序和数据处理,其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均好,并可一次同时完成同一样本中多种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荧光免疫分析(FIA) 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常规的理化分析技术相比,免疫分析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量大、速度快、仪器化程度低且分析成本低,分析效率则为HPLC 或GC 的几十倍以上。免疫分析法能与其他技术联用。
放射免疫分析(RIA) Mahon 等曾将卡那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直接连接制备结合抗原,并建立了血清样品的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限为10 ng/mL。1984 年Arnold 等即建立了氯霉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其检测限为0.21μg/kg。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Prithipal Singh 等(1989) 建立了检测猪血中磺胺二甲嘧啶的ELISA 方法,其检测范围为10ng/mL~1 000 ng/mL。国内刘智宏等(1998) 建立了检测血清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ELISA 方法,其检测限为50 ng/mL。杨红(1999) 建立了测定牛奶、猪血浆等样本的ELISA 检测方法,其检测限约0.025 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