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与预防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与预防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与预防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与预防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我们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曾接受过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并能准确指出艾滋病传染的三种途径:血液传染、性行为以及母婴传播,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防治还存在不少误区,如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误以为“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因此,随着大学生性行为的开放及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知识的匮乏,在进行性行为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做好防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染艾滋病。

根据现如今艾滋病传染的趋势,其主要在年轻人之间传播,而大学生又是年轻人的主要代表,大学生处于性活跃年龄,而他们处在学习阶段,加之大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尚不具备良好、稳固的性交往条件,所以有许多人在这一阶段会选择多性伴生活方式,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更易受到艾滋病侵袭。

现在大学生已经称为艾滋病传染高危人群,必须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增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责任感。而且青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同时也处于学习知识、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大学校园内推行预防艾滋病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当今大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预防艾滋病,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

每年的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

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OS)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使人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感染和肿瘤。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 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

至更长时间。

三、艾滋病是“超级绝症”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便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人体内一些像癌细胞之类的不正常细胞,也会迅速生长、繁殖,最终发展成各类癌瘤。通俗地讲,艾滋病病毒是通过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和机体抵抗能力,而给人以致命的打击。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

府的高度重视,人员及经费投入惊人。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近4000

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成千上万人命丧于此。据专家介绍,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

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

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

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

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

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

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

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

四、艾滋病的传染途径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而感染,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HIV 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

(1)性交传播

HIV可通过性交特别是性乱交传播。男性同性恋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口交都会传播HIV。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HIV的危险。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2)血液传播

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共用针具的传播: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

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五、我国艾滋病概况

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以来,目前已有150个以上国家发生本病。至2002年全世界约7000万人感染艾滋病,死亡约2000 万人。目前本病以非洲、美洲、欧洲为主,亚洲的日本、泰国、我国的香港、台湾、大陆均有报告,且呈增加趋势。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到2002年底已报告感染者20560例,艾滋病患者2639例,死亡1047例,估计实际感染人数超出100万以上,患者20万人,其中现存8—10万,部分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期可达10年,一旦进展为艾滋病,预后不良,平均存活期为12—18个月。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子、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其他体液如唾液,眼泪和乳汁亦含病毒,均具有传染性。

六、艾滋病的诊断及预防

艾滋病是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OS)的简称。是由一种病毒引起。艾滋病毒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细胞免疫功能缺失,致机体丧失对平时没有致病能力的细菌、真菌、原虫的抵抗力,而易于发生感染及多发性出血性肉瘤等肿瘤。急性感染期,可根据高危因素及类似血清病的表现;慢性感染期属高危人群,伴严重感染或肿瘤等,应考虑本病可能,并进一步作HIV抗体或抗原检测。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为高危人群。发病年龄主要是50

岁以下青壮年。高危人群存在下列情况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1、近期体重下降10%以上;2、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3、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4、全身淋巴结肿大;5、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感染;6、口腔念珠菌感染。对可疑者应进一步作试验检查确诊。

对性教育的宣传措施,主要包括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安全性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性传播疾病防范意识和能力;针对同性性倾向者建立公益性同性恋组织,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大家安全性健康意识和水平;利用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进行反歧视宣传倡导,进行反歧视宣传讲座、参加艾滋病志愿者社团活动;对高校区的网吧、酒吧、KTV加强管理和引导,加大此类场所的艾滋病宣传力度;定期组织高校志愿者在此进行相关活动,如:节目表演、发放宣传资料、开设讲座等;提高发放安全套的质量,便于有需求的学生获取。

七、疑点解释

(1)接吻会传染艾滋病吗?

在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行通常性的交际

接吻一般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不过如果与滋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行较亲密的深吻,则被感染的机会会随同接吻的程度会呈现上升趋势,因为在接吻过程中虽然肉眼很难看到皮肤的损伤,但实质上,口腔中的毛细血管损伤会随道接吻程度的加强而加大,这样就会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无形的通道,其传染机会相对性传播要小得多。

(2)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吗?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

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3)为什么说性病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和机会

性传播疾病易造成生殖器或生殖道的皮肤或粘膜的炎症、破损、溃疡,在性交过程中易造成进一步的破损和出血,从而使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更加容易。一方面,可以使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另一方面,也使性病患者更容易将体内艾滋病病毒传给性伴。另外,孕妇的生殖道粘膜破损和出血,会造成艾滋病病毒在产程中的母婴传播。所以说,性病会增加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和机会。

八、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一、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的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者,在积极学习成长,享受新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需对周围潜在的危险有所认知,防范。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和整体素质。当代大学生学会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这是当前较为关键的任务。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青少年已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处于活跃时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知识尚不完整,性观念又比较趋于开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来抗击艾滋病,让自己免于艾滋病的侵袭,因此,有学者将大学生也归为了艾滋病毒的高危易感染人群。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不安全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逐渐开放,性行为的发生率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学生卖淫嫖娼的行为以及男性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新闻报道也已屡见不鲜。另外,虽然政府机构在积极倡导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对人体巨大的危害和至今为止的不可治愈性使恐艾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调查,有7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住同一个寝室,有7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不幸感染率艾滋病将会选择不将其公之于众。因此,面临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对该群体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日常生活防控措施 自艾滋病发生十多年来,医学界的专家们在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免疫学、诊断学、预防学等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对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

预防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识

预防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 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预防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识 向全社会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科普知识,是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艾滋病虽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有: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爱自身、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乱性。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安全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 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策划书

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当今社会,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社会中的一个活跃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与支柱;我们相信科技,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不再盲从;我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观足以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有热情,立志让不幸的人重温人间的温暖,让受伤的人重感社会的关怀!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有必要起来与艾滋病作斗争,有责任有义务为艾滋病患者这样一个遭受种种苦难的社会群体献出我们的关怀与理解。一条细长的红丝带在他们眼中就是一轮旭日,带给他们温暖,给他们以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二、活动名称: “青春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三、活动主题: 遏制艾滋,呼吁拥抱;控制蔓延,共享阳光 八、活动对象: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及全校师生,社会所有人 九、活动目的: 1、感受世间冷暖,体验艾滋病患者的痛楚,让成员了解他们的难处;

2、宣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3、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4、通过此次活动号召更多人关注社会上的弱势体。 十、活动流程: 1、活动筹备阶段: (1)策划阶段:活动策划书的形成与审核。 (2)审批阶段:递交策划书及申请活动相关物品和活动经费,与市疾病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并邀请相关人员到隆中校区展开讲座。 (3)物资购置:由相关主办单位提供活动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材料。 (4)宣传阶段:海报的设计与张贴,展板的制作,倡议书及准备定点悬挂的横幅, 联系校学生会人力资源部、秘书处、宣传部等部,校大通社各部门,校青协各部门,还有校广播台,运用所有部门参加宣传本活动,扩大影响力。 (5)设备准备:活动所需摄影器材、播放电影的媒体及电影放映场地的申请。 (6)游戏准备:制作抽奖箱与抽题箱。 2、活动进行阶段: (1)在校内外进行艾滋病宣传工作,发放宣传单,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意识。 (2)活动现场组织大家亲手制作红丝带。 (3)在隆中校区和城市校区分别组织观看艾滋病主题影片<<费城故事>>。

2018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2018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52分) 1、艾滋病是(C) A 、一种性病 B 、一种血液病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同性恋病 2、H I V是( C)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3、第一例艾滋病人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B ) A 、1984年英国 B 、1981年美国C、1971年美国D 、1981年英国 4、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C ) 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5、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D ) 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 B、远离毒品:不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 D 、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6、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区别?( D)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总结_1

( 教研活动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7082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Summary of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 on AIDS prevention among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总 结 xx大学、xx工业大学、xx大学xx学院和xx第二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121世界艾滋病日“一起爱,放心艾”活动成功举办,xx区电视台记者进行了跟拍采访。 11月30日早上8点,所有参加校外“暴走骑行”活动的人员都在xx食堂门口集合,换上统一的带有“放心艾”标识的衣服,大家都整装待发,期待着接下来的“暴走”活动。把活动流程都说明清楚以后,所有的志愿者们就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了通往xx第二师范学院的路程。 在路上,志愿者们拿着宣传艾滋病的泡沫板,手举“一起爱,放心艾,行动起来,为艾暖冬”的横幅,给行人们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宣传单仔细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传播条件、传播途径和正确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进行了“爱的抱抱”活动,希望大家可以平等的看待艾滋病人,让艾滋病人在这个冬天不惧严寒,坚强乐观的生活下去。 到达江二师以后,志愿者们在校园内发放宣传单。虽然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志愿者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他们每人都拿一部分的宣传单,热心的向过往的同学们介绍艾滋病。同时,志愿者还邀请同学们关注

同伴教育部门的微信公共平台,方便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了解到更多的青春健康知识。此外,同伴教育部还开通了新浪微博送祝福的活动,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可以在线上给艾滋病人送上一段温暖的话。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正确预防艾滋病”以及“如何看待艾滋病人”的知识,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最新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知态度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知态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解我校学生对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的认知程度,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相关态度,对艾滋病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状况以及学校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现状,我们特设此问卷,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本次调查采用匿名方式,我们将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严格保密,请您放心填写。再次感谢您的配合! 2010年11月一、个人基本信息 __1、您的性别:A.男 B.女 __2、您来自:A.大中城市B.小城市或城镇A.农村或偏远山区 __3、您所在的系别专业院专业 __4、您所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二、相关问题 __5、世界艾滋病日是: A.12月6日 B.12月1日 C.6月7日 D.不知道 __6、您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区别吗? A.没区别 B.有区别,但严重程度不同 C.不知道 __7、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进入哪个时期? A.传入期 B.播散期 C.增长期 D.不知道 __8、您认为艾滋病患者对社会是一种负担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__9a、请根据您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在相应的位置打“√”(全选不知道的请直接答第10题) 9b、您是通过下列哪些途径了解AIDS的?请您在适当的空格内打“√”,并根据它们的有效程度写出第一途径和第二途径(填序号即可,均限选一项)第一途径____第二途径____ a 广播电视 b 书籍 c 报刊杂志 d 学校教育 f 家庭教育 g 相关宣传活动 e 网络h 听他人所说i 其他____ __10、 __11、血液传输有可能传染AIDS,您还会义务献血吗? A.不会去,害怕被感染 B.会去正规医院或血液中心献血 C.不知道,要看具体情况 D.没想过要义务献血 __12、您怎样看待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 A.持赞成态度 B.持反对态度 C.无所谓 __13、您认为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吗? A.可能 B.不可能 __14、如果有一位艾滋病患者在您身边,您的态度是: A.主动表示关怀 B.像对待普通人一样 C.保持一定距离或远离 __15、如果您不慎患上AIDS,您会怎么样? A.积极寻找治疗方案 B.减少与外界接触,平静度过余生 C.可能诱发心理问题,产生对社会的报复行为 D.不知所措 __16、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吗?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2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判断题: 1. 我国首个艾滋病患儿学校是临汾红丝带学校。(对) 2.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3.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对) 4. 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5. 通常艾滋病感染者在4个月后能检出抗HIV阳性。(错) 6. 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近千万人。(错) 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错) 8. 安全套只要没有损坏就可以重复使用。(错) 9. 红丝带的含义是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事业的关注,并用心参与。(对) 10.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病防治的公益宣传。(对)

11.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是100%。(错) 12. 关心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属于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内。(错) 13. 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经确认HIV抗体阳性。(对) 14.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错)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丙类传染病(错) 16. 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诊试验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错) 17. 到公共泳池游泳、照顾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对)18. 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结扎。(错) 19.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错) 20.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对) 2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 22.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23. 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会感染艾滋病。

2017中考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10条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10条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 ——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该病毒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一般经过2~12周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出抗体,但感染者体内已有病毒存在,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这段时间叫做“潜伏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期间外表上看不出来,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能通过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抗病能力时,就进入了“发病期”,成为艾滋病病人,可出现长期低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传播危险。 3.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中,通过带病毒的体液交换传播。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怀孕、分娩、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孩子。4.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 ——唾液、泪液、汗液、尿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引起传播。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这些体液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 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用学习用具、餐饮具、卫生间、游泳池、卧具、生活用品。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对艾滋病的认识

对艾滋病的认识 计算机2011 黄奕安 20113134

在上健康课之前,在个人对于艾滋病的了解是通过电视的收看和中学老师课上知识的传授得到的,以致于了解的途径还是非常的狭隘,对艾滋病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只是大概知道艾滋病的简称和传播能力非常强,在医学上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治疗患病者,对于AIDS的传播途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知识大概知道一些主要途径,如母婴传播,性行为传播和血液传播,而对于平时别人提问过的蚊子叮咬是否能传播没有能够确定。而通过上完老师健康教育课后,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识就更加深刻了,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艾滋病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我在课上积极的听老师讲的课程和内容,对于一些有疑问和不确定的问题通过了课下查阅资料已经胸有成竹了。 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老师上课提到过,要从最基本的定义、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去了解。所以我学到: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

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

大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大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男同为何容易患上艾滋病 专家称,男男同性恋因为其性伴侣多、性行为特殊等原因,使其在HIV感染者中所占比率较高。男男性行为者在性活动中较少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其中部分已恋爱结婚生子,故在疾病的传播链中具有“放大效应”;同时男男性行为特殊的性行为方式比异性性行为更容易造成局部组织破损和出血,导致疾病更易传播。研究表明,男男无保护性交比男女无保护性交传播艾滋病的机率大10倍以上。 艾滋病是怎么样传播的 性接触传播 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传播方式算是性接触传播拉。跟艾滋病患者有过性接触的,通过体液,艾滋病患者就会把病毒传染给对方。 母婴传播 母亲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那么他怀孕了,在婴儿出生的时候,婴儿通过产道可能感染,也有可能子宫内就感染了母亲携带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患者的妈妈在给婴儿母乳喂养的时候,也会导致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 血液传播 我们都知道艾滋病的病毒都会存在血液中。当正常人接触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没有用一次行针头,公用剃须刀等等,都容易感染艾滋病。 大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不共用私人物品 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2.不用没消毒的医疗器械 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

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草莓医生APP(https://www.360docs.net/doc/f811623362.html,)是国内第一款专注于性病领域的垂直移动医疗APP,通过拍照识别皮肤性病,对性病进行实时专业的线上问诊。致力于用专业的医疗技术帮助广大用户解决自己的皮肤性病问题,专业大众两性健康。草莓医生APP分为医生端和患者端两个版本,医生端方便皮肤性病科大夫线上执业,患者端方便性病患者线上就医,从患者、医生的问诊需求入手,打通医患沟通渠道,线上问诊,线下转诊,大大节约了医患的诊治成本。 扫一扫或直接搜索“caomeiyisheng”关注草莓医生微信公众号

2017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 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对 3、艾滋病目前可以治愈。错 4、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立即死亡。错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是艾滋病病人。错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积极治疗可延缓生命。对 7、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没有感染艾滋病 病毒的性伴侣,就可以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传播。对 8、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对 9、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对 10、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会感染艾滋病。错 1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错 1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 的重要途径。对 13、为了增强抵抗力,应该经常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错 14、义务献血,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对 15、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16、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百分之百会传染孩子。错 17、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错

18、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错 19、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20、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对 21、外表健康的人不会是艾滋病人。错 2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窗口期”也具有传染性。对 23、“窗口期”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错 24、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对 25、故意传播艾滋病是犯法行为。对 26、检测艾滋病应到正规的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 27、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卫生部门为预防和控制 艾滋病流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对 28、检测机构和医生应该为检测者保密。对 29、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感染者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对 30、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会得艾滋病。错 31、目前艾滋病可以预防。对 32、咳嗽、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错 33、自愿到疾控中心检测艾滋病抗体可以免费。对 34、艾滋病感染或病人因生活困难或未参加医保的人可享受国家 免费治疗。对 35、“红丝带”象征着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关心和帮助,

2017年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7年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判断题: 1. 我国首个艾滋病患儿学校是临汾红丝带学校。(对) 2.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3.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对) 4. 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5. 通常艾滋病感染者在4个月后能检出抗HIV阳性。(错) 6. 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近千万人。(错) 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错) 8. 安全套只要没有损坏就可以重复使用。(错) 9. 红丝带的含义是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事业的关注,并用心参与。(对) 10.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病防治的公益宣传。(对) 11.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是100%。(错) 12. 关心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属于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内。(错) 13. 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经确认HIV抗体阳性。(对) 14.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错)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丙类传染病(错) 16. 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诊试验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错) 17. 到公共泳池游泳、照顾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对)18. 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结扎。(错) 19.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错) 20.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对) 2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 22.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23. 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会感染艾滋病。(错) 24.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对) 25. 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对) 26.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对) 27. 使用安全套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对) 28. 目前仍缺乏根治HIV 感染的药物,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抗HIV 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支持疗法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对) 29. 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对) 30. 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对) 31. 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对) 32. HIV 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错) 33.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不可以感染艾滋病毒。(对) 34. 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不主张联合用药。(错) 35. 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 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错) 单选题 36. PCP首选治疗是:

谈谈你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

艾滋病预防的认识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而艾滋病由于潜伏时间长,治疗药物难寻,是一种死缓疾病。但最近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治疗前沿出现长期存活并健康非传染性携带者,这为艾滋病治疗带来了曙光。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兔疫缺陷综合症,是种由逆转 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而到1988年,美国艾滋病患者就达到了5万人,与此同时,艾滋病也以超乎人们的想象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1992年科学界曾预言,2000年人类将有25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当人类真正迈进2000时,全世界爱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系带者竟达到了3400万,因艾液病而死亡的人数至少为1880万,因艾滋病所造成的孤儿就有1320万正是由于支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现在世界上每个人,实际上均不同程度上地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因此,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刻不容缓! 一、艾滋病传播的三种 性传播。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插。全世界约有3/4的艾滋病毒传播

是通过性交进行的而其中由约有3/4是通过异性性交传播,1/4通过男子之间的性关系传播。而大学生同性恋艾滋病比例反而升高。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了。输入被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公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在我国HV病毒感染者80%是因为在吸毒中公用注射针头所感染的。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婴喂养感染。当然,如今已经有完整医疗方法进行母婴阻断技术。 二.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一般的工作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艾滋病也不会通过一般社交上的接吻、拥抱传播。 预防艾滋病,遏制艾滋病的流行,首先要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危害的认识、由此改变人们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三、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竞赛试题(判断题) 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 1. 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 HIV 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 HIV。 A. 对 B. 错 2. 患有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A. 对 B. 错 3.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不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A. 对 B. 错 4. 消除艾滋病歧视,人人有责。 A. 对 B. 错 5. 美容、理发、纹身不会感染艾滋病。 A. 对 B. 错 6.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立即死亡。

A. 对 B. 错 7. 艾滋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A. 对 B. 错 8. 艾滋病病毒感染会经历4个阶段。 A. 对 B. 错 9. 艾滋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 A. 对 B. 错 10. 为了增强抵抗力,应该经常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A. 对 B. 错 11. 医疗机构可以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A. 对 B. 错 12.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A. 对 B. 错

13. 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A. 对 B. 错 14. 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100%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 A. 对 B. 错 15. 到消毒得不到保证的医院、诊所打针、拔牙或手术有可能传播艾滋病。 A. 可能 B. 不可能 16. 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后应立即消毒以防感染。 A. 对 B. 错 17. 遇到高危行为后(如不洁性生活、吸毒)或性病,应主动到有关实验室要求作HIV抗体检查。 A. 对 B. 错 18.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 A. 对

艾滋病公益宣传团日活动策划书

艾滋病公益宣传团日活动策划书 篇一:预防宣传艾滋病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 级经济学二班团支部20XX年12月5日 10 关注艾滋病人人有责团日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目前,艾滋病的蔓延进一步加剧。艾滋病的蔓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与快速蔓延形势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使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到每个人,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下一代接班人,我们有义务做好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的: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活跃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所以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显得更加重要。促进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使大学生崇尚科学,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变的不再盲从,也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我们的热情使不幸的人重感人间温暖,让受伤的人重感社会关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献出我们的关爱。力所能及宣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使人们

正视艾滋。 三、活动组织机构: 经济二班团支部 四、活动对象: 经济二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XX年12月6日 地点:阶梯教室(一) 六、活动内容: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条: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其它途径 如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器官作移植术的同时,也将艾滋病病毒植入体内。另外在人工肥精过程中,接受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精液也同样造成了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在与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医务人员、警察、理发师、监狱看守、殡葬人员),如果皮肤有破损时,接触艾滋病病毒。 则可能被感染。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的分析

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05T16:40:25.72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作者:张佳雪1 金玉粉2(通讯作者)[导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青年感染艾滋病者呈逐年上升趋势。 1延边大学医学院;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 133002【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青年感染艾滋病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群中的一部分,因其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参差不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发人群。本文查阅了近几年国内关于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认知程度以及不同专业、城乡、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情况的差异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认知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因HIV感染引起免疫系统缺陷,疾病晚期会并发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人才,他们思维先进想法新奇,喜欢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年对性行为十分好奇,但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很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侵袭。 1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传播方式、预防方法的了解程度在李琳[1]等的相关调查中显示,92.7%的学生表示听说过艾滋病,54.3%的学生听到艾滋病时产生心理恐慌,调查中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程度较差,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知晓情况较好。王芹[2]等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能够对艾滋病的中文名称、英文缩写、AIDS的预后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好的了解和认知,但对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及有关治疗方法认识不清,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知晓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知晓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但对于生活中的非传播途径如蚊虫的叮咬、与AIDS感染者一起饮食、握手、共用物品等不甚了解。综上所述,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和三大传播途径认识较为正确,但对于一些非传播途径认识较差,缺乏对艾滋病正确全面的认知。 2大学生接触了解艾滋病的渠道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接触了解艾滋病的途径渠道为电视宣传、相关图片视频、网上查询、阅读相关书籍、学校宣传教育、广大手机媒体等。郑蓉[3]对菏泽学院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校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有以下几方面:宣传材料占比78.2%,网络查询占70.1%,期刊文章占68%,电视录像占69.9%,其他占45.2%。同样在潘海燕[4]等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获得关于艾滋病知识的3条主要途径分别为:学校课堂(88.6%),互联网(85.0%),电视广播(83.1%)。从学生所学专业来看,医学院和护理学院的学生主要通过所学课堂所学知识来认知艾滋病,其他非医学类的学生大多以网络查询来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获得途径有电视、网络查询、查阅相关书籍、学校宣传教育、手机自媒体等,但以查询网络为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 3不同专业和年级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差异通过对近年来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高年级的大学生比低年级的大学生认知艾滋病的程度更高,同时,医学专业的学生明显比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认知更好。王点[5]等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低年级,特别是“目前有没有检测艾滋病病毒的可靠方法”和“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正确率高年级的正确率高于低年级。在其他试验资料中,来自文史类和理工类的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整体认知情况有明显差异,试验表明理工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明显高于文史类的,而医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其他非医学专业。 4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认知情况差异来自乡村地区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这与农村地区更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关。朱丁等[6]在以1218名新生为主体调查城镇农村生源是否存在AIDS认知差异时发现,仅有38.3%城市生源和27.8% 农村生源清楚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而在孔庆滨等[7]调查的1100名学生中从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占7.18%,其中省会及地级市中占4.25%,县城和农村占10.28%。综上,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因此国家应增强对农村地区艾滋病的宣传与教育。 5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程度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这在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上更能体现。在郭振友[8]等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有影响。在其调查中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了解情况越差。父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了解情况也存在差异,其中父亲在学校和政府部门工作的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有较好的了解。 6小结从调查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的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了解较好,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了解情况较差。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来电视宣传、相关图片视频、网上查询、阅读相关书籍、学校宣传教育、手机媒体等,但以互联网查询为主要来源。艾滋病知识获取渠道也受专业的影响,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地区对于对艾滋病的认知也有影响,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认知程度普遍好于农村。父母的职业和接受教育程度也会明显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加强社会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同时网络查询作为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主要渠道,我们可以考虑今后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开展,除此之外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增加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李琳,任美橙,吕欣桐,等.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4):571-573. [2]王芹,徐丽娜,栾春晓,等.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现状调查分析-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8,(1):187-188. [3]郑蓉.菏泽学院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8,37(2):559-560. [4]潘海燕,潘聪聪,吴美芬,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态度的对比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2):1790-1793.

(完整版)2017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有答案

2017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 有答案 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 一、是非题:(每题2分) 1.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 1 . 对 2 . 错 2. HIV是艾滋病病毒的英语简称,不是艾滋病的英 语简称。 1 . 对 2 . 错 3.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以后,会很快发展成艾滋病病人。 1 . 对 2 . 错 4.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是艾滋病病人。 1 . 对 2 . 错 5. 艾滋病病毒对体外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都可以将其杀灭。 1 . 对 2 . 错 6. 艾滋病病毒具有迅速变异能力,所以疫苗研制很困难。 1 . 对 2 . 错 7. 如果认真服用医生开的药,艾滋病患者就能痊愈。 1 . 对 2 . 错 8.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1 . 对 2 . 错 9. 患性病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1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不会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1 . 对 2 . 错 11. 艾滋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10年以上。 1 . 对 2 . 错 12. 几个人共同进餐,如果食物略有污染,正常人可能不会因此而发生腹泻,但艾滋病病人却有可能发生腹泻。 1 . 对 2 . 错 13. 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1 . 对 2 . 错 14.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避免经性交途径感染艾滋病。 1 . 对 2 . 错 15. 只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就可以避免经性交途径感染所有的性病。 1 . 对 2 . 错 16. 不应该歧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1 . 对 2 . 错 17. 和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会传播艾滋病。 1 . 对 2 . 错 18. 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子体内繁殖。 1 . 对 2 . 错 19.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拥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权利。 1 . 对 2 . 错 20. 规范的无偿献血不会传播艾滋病。

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

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判断题汇总 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对 3、艾滋病目前可以治愈。错 4、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立即死亡。错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是艾滋病病人。错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积极治疗可延缓生命。对 7、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没有感染艾滋病 病毒的性伴侣,就可以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传播。对 8、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对 9、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对 10、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会感染艾滋病。错 1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错 1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 的重要途径。对 13、为了增强抵抗力,应该经常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错 14、义务献血,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对 15、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16、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百分之百会传染孩子。错 17、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错 18、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错 19、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20、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对 21、外表健康的人不会是艾滋病人。错 2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窗口期”也具有传染性。对 23、“窗口期”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错 24、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对 25、故意传播艾滋病是犯法行为。对 26、检测艾滋病应到正规的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 27、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卫生部门为预防和控制 艾滋病流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对 28、检测机构和医生应该为检测者保密。对 29、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感染者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对 30、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会得艾滋病。错 31、目前艾滋病可以预防。对 32、咳嗽、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错 33、自愿到疾控中心检测艾滋病抗体可以免费。对 34、艾滋病感染或病人因生活困难或未参加医保的人可享受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