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项复习第13章 第2讲《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专项复习第13章 第2讲《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专项复习第13章 第2讲《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训练(三十七)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发展

一、选择题

(2020·广西钦州质检)内蒙古武川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支持。下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完成1~2题。

1.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④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

A.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B.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

C.可以降低建设成本D.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1.A 2.B[第1题,图示武川县南侧是阴山山口,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武川县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成本低;武川县地处内蒙古,经济并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故A项正确。第2题,风能和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风光互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蓄储一体”可以提高风能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故B项正确。]

(2020·山东招远模拟)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但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读图,完成3~4题。

3.鹤岗市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

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

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

4.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③打造煤电化工基础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B 4.D[第3题,结合图文资料可知,鹤岗市目前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因此未出现资源枯竭,A项错;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鹤岗市以煤炭开采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因此B项正确;鹤岗市有交通线相通,交通便利,C项错;东北腹地广阔,劳动力丰富,且煤炭开采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D项错。第4题,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会加剧产业结构单一状况,经济增长缓慢,因此①错;该地以煤炭开采工业为主,科技力量较弱,不适宜发展高精尖产业,所以②错;打造煤电化工基地,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因此③对;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食品之乡,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因此④对。] (2019·山西省冲刺卷)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A.沿海火电基础B.南沙群岛

C.内陆风电基地D.横断山区

6.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A.发展潜力大B.选址要求高

C.不易大规模推广D.建设周期长

7.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

A.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

B.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

C.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D.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

5.C 6.A7.B[第5题,风能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性强,为了保证用户用电的稳定性,需要把风能发电进行电池储能。第6题,目前我国电池储能电站处于起步阶段,且作用明显,则发展潜力大。第7题,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但能将

能源跨时空进行调配,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由于供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电价存在差异,且能有效减少电力浪费,故大型储能电站具有经济效益。]

(2020·河北保定模拟)生物质燃气可利用农作物秸杆、林木废弃物、食物菌渣、禽畜粪便等可燃性物质作为原料转换获得,是一种通过各种技术设备获得的高质量的合成气。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署发布研究报告,计划逐步让全法国1 100万家庭都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气,取代目前依赖进口的化石天然气。如今,生物质燃气只占法国燃气消耗的0.1%,但发展迅猛,法国政府希望到2030年这一比例增长至30%,至2050年达到100%。据此回答8~9题。

8.与化石天然气相比,使用生物质燃气的主要优点是()

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减少酸性气体排放③带动农业发展④完善基础设施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9.现阶段制约法国生物质燃气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技术

C.交通D.成本

8.A9.D[第8题,“生物质燃气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物菌渣、禽畜粪便等可燃性物质作为原料转换获得……”,因此使用生物质燃气可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天然气中含大量酸性气体,使用生物质燃气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A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生物质燃气已可投入使用,但目前使用率低,可见现阶段制约法国生物质燃气推广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而是成本,D正确。]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下图示意山西省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中煤层气含量与水文、地质的关系。读图,完成10~11题。

10.开发沁水盆地煤层气的有利条件有()

①裂隙不发育②背斜构造良好③地下水封闭好④距离市场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1.在开采煤炭前,先通过钻井开采煤层气,可()

①获得清洁能源②减轻大气污染③降低安全隐患④增加生产成本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0.C11.A[第10题,煤层气储存在煤层中,因此煤层有裂隙发育才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根据水流方向和“潜流水区”等信息判断富气区有利于水体汇集,应为向斜构造;地下水活动频繁的地区,水的交替作用强,易将煤层气带走,因此地下水活动较弱的地区形成封闭环境,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距离市场近,有利于开发。第11题,在开采煤炭前,先通过钻井开采煤层气,烃类气体是清洁能源,可获得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瓦斯”容易爆炸,提前开采,降低安全隐患。]

二、综合题

12.(2020·重庆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金属矿产属于内生矿产,煤、石油等属于外生矿产,因此应分别从地壳运动——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盐类等角度去分析。第(2)题,食盐、钾盐等易溶于水,气候干燥利于加工盐产品。因此本题应从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思考。第(3)题,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角度综合考虑。

答案(1)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盐湖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燥,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答2点即可)

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13.(2020·安徽安庆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蓬塔谢拉风电场在智利北部奥瓦耶市远郊,距离首都圣地亚哥320千米(如下图),中国某电力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投资总额近1.5亿美元,建立了蓬塔谢拉风电场,装机容量80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为282吉瓦时,可满足13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还能减少15.7万吨碳排放。

(1)分析智利北部风力资源开发的优势。

(2)说明智利政府大力支持风电建设的原因。

(3)简述中国企业参与智利风电建设对自身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4)有人认为智利北部太阳能也非常丰富,应大力发展太阳能,而不是风能,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可从资源、位置与交通、市场,以及土地角度分析;注意要结合图文

信息。第(2)题,可从风电的优势,以及发展风电带来的好处角度分析。第(3)题,注意审题,问题是对中国电力企业的有利影响;可从业务拓展,产品销售,以及企业海外交流角度分析。第(4)题,开放型题目,可分别从太阳能资源及其优势、风能资源劣势,或风能资源及其优势,太阳能劣势角度分析。

答案(1)西风迎风坡,风力资源丰富;沙漠广阔,土地价廉,开发成本低;距首都等城市近,输电成本低;智利中部城市较多,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等。(任答三点即可)

(2)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风力发电,带动发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发挥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拓宽业务,促进公司规模化发展;扩大风力发电装备等产品出口,拓宽海外市场;加强与智利的人文交流,繁荣企业文化。

(4)赞成: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发电设备较轻,当地交通不便,地区适宜能力强;风力发电受风力大小影响较大,噪声污染较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等。或反对:风力发电可昼夜不间断,连续性强;风力发电单个机组发电量大,能量相对集中;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和昼夜影响大等。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

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

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