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1)

合集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对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对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对策作者:张富泉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09期扬州自邗城至今已有2500年的建城史,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

自汉代以来扬州城池的位置变化不大,呈叠加式发展,是典型的叠加式古城遗址,经历汉、隋、唐、宋、明、清多个关键阶段。

尤其是中晚唐“扬一益二”的强盛和明清时期的繁华,使扬州累积了雄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能够体现扬州各个阶段特色的重要文化遗产。

1996年,扬州城遗址整体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将整个古城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市。

2010年10月,扬州城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扬州在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和做法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把大遗址保护与社会进步合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探讨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大遗址保护将是当今历史遗产保护的关键重点。

文章将着力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方式,致力于为新城市发展中的历史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中的大遗址保护提供策略和思路。

一、大遗址保护现况大遗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留存下来的大中型古文明遗址。

大遗址大多数始于大型古代聚落,是探寻古代生业、文明发展、城市演变等课题的关键信息资源。

大遗址不但可以协助当代学者更好地寻觅和了解中华文明的演化,还能够从论证的视角证实历史文献中的记述,大遗址具备非常重要的文化及社会价值。

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地理环境的变迁,这其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侵占大遗址保护区域空间,甚至是对这些区域的破坏性开发。

大遗址是非常典型的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一旦毁坏就没法复原,而这种破坏往往造成关于大遗址历史文化价值的极大损失。

近年来,伴随着大遗址保护观念的提升,很多政府机构也在逐渐开始探索并实践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与大遗址保护并存的双赢局面,在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利用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大遗址继续成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

我国旧石器遗址保护的情况及建议

我国旧石器遗址保护的情况及建议

旧石器时代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覆盖面小,即数量少,占比例小,很多重要的旧石器遗址已经消失或者急需保护。

什么样的旧石器遗址需要保护,仅仅是发现人类化石的么?北京除周口店以外的旧石器遗址,如王府井东方广场。

经费支持不足,地方管理存在的力量有限。

政策保障投入不足,人力,物力,政策保障洞穴遗址和旷野遗址保护的两种策略旧石器时代考古在文物保护方面同样存在着认知度不强的问题。

合理利用的不得,除周口店外,(世界文化遗产),其余旧石器文化遗址很难形成大遗址保护,或者是形成文化景观,引来游客驻足观察,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如互动方式多样,体会石制品的加工,骨制品的加工,人工取火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周口店2009年的模式很值得借鉴。

对已破坏的,已消失的旧石器遗址,应做警示牌,避免旧石器遗址地点的遗忘。

加大各地旧石器遗址的调查力度,进行培训,训练一批可以辨识石制品,能够参与旧石器田野调查与发掘的文物工作者,并及时对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进行保护与研究,避免在不可知的情况下使其消失。

国保,省保,市保全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泥河湾遗址群山西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山西丁村遗址山西柿子滩遗址山西西侯度遗址内蒙古大窑遗址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辽宁庙后山遗址辽宁金牛山遗址黑龙江昂昂溪遗址(年代待定)江苏南京人化石地点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安徽巢湖和县猿人遗址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山东沂源猿人遗址河南织机洞遗址湖北鸡公山遗址湖北建始直立人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待定)广西甑皮岩遗址海南三亚落笔洞遗址重庆丰都高家镇遗址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贵州黔西观音洞遗址云南腊玛古猿化石地点云南元谋猿人遗址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宁夏水洞沟遗址宁夏鸽子山遗址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泥河湾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 1982年7月23日张家口市阳原县化稍营小长梁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 1982年7月23日张家口市阳原县侯家窑侯家窑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 1982年7月23日张家口市阳原县东六马坊虎头梁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 1982年7月23 张家口市阳原县东谷坨村东谷坨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1993年7月15日承德市鹰手营子镇四方洞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1993年7月15日唐山市迁安市爪村爪村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1982年7月23日唐山市玉田县石庄村孟家泉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1993年7月15日保定市涞水县北边桥村北边桥遗址旧石器时代古遗址 1993年7月15日吉林省:榆树人遗址第一批 1961.4.13榆树市大于乡周家油坊旧石器时代古遗址榆树市文管所自1951年至1977年多次发现人类骨骼及古生物化石。

浅谈大遗址保护及利用

浅谈大遗址保护及利用

浅谈大遗址保护及利用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是发扬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但此方面也一直都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当中的难点问题。

大遗址作为我国的文化原生态保护地,伴随着近些年的旅游产业的进步,得到了长足和稳定的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化的不断运作以及旅游产业的膨胀式扩张,导致大遗址在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利用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其特殊性做简要概述,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进而提出更好地对大遗址保护及利用的对策。

旨在为我国发展和保护大遗址历史文化产业贡献些许的力量,和为今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大遗址保护利用大遗址不仅仅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赋予了大遗址以全新的经济学特征。

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因此,具有着特定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成为了全新的消费服务主要资源。

对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意义已经爱当前达成了共识,但对大遗址的利用,则势必会涉及到一定的成本。

另外,大遗址本身都具有着相应的性质,都进一步突出了大遗址的经济学特点。

因此,研究对大遗址的保护及利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与社会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大遗址保护及利用的现状与特殊性1.大遗址保护及利用现状大遗址,指的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当中,规模最大、文化价值最高的大型的文化遗址、遗存与古墓葬等,鉴于大遗址所具有的规模,使得对其的保护与利用直接主导着社会经济与利益。

同时,大遗址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蕴与信息量,结构也均表现出复杂的态势,因此,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同地方城乡建设和土地规划整合为一体。

现阶段,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受到了全社会以及政府的重视,使得历史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利用的成效有了极大的提高,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的文化遗产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文化遗产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人为破坏和盗窃。

由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许多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因此成为了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

他们盗窃、贩卖和非法拍卖文化遗产,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安全监控和巡逻力度,加强执法力度,严惩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保护意识也非常关键。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威胁。

一些文化遗产位于污染严重的地区,如工业区域或交通拥挤地区,环境污染导致文化遗产的腐蚀和损毁。

另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空气和水污染,保护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

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灾害防范和应急救援机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着不足的宣传和利用问题。

虽然我国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其中很多并没有被充分宣传和利用。

这不仅影响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也限制了文化遗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发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文化遗产。

还可以通过将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结合起来,发展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撑。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多个问题,但通过加强法律执法、环境保护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

我们也要重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期规划和投入,保护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传承与发展。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一个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中国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包括世界遗产、国家级文化遗产、省级及地方级文化遗产等,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成就。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消失的风险。

因此,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的文化遗产现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国际层面上的认可与评价,二是国内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在国际层面上,中国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评价。

中国目前共有55处世界遗产,包括长城、故宫、秦始皇陵等众多标志性建筑和景点。

这些遗产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中国还通过加入国际文化组织、签署国际公约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认可和支持。

但是,尽管中国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认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人为破坏和盗窃现象的存在。

由于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人不惜破坏文化遗产、盗窃文物,危害了中国的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传承。

其次是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加强对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工作势在必行。

此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等发展也对文化遗产造成了冲击,需要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认同、尊重和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工作。

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投入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与机构的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探索先进的保护技术和方法,保障文化遗产的安全和完整性。

最后,加强国内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我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自信和归属感的象征。

然而,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在文化遗产多样性保护、管理手段和力度、资金、法律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丰富文化遗产。

首先,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样性保护不足。

多数遗产保护目标都是古建筑、文物和文化景观,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社会习俗等方面的遗产保护不足。

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以往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把比较重要的遗产诠释成了可容易量化的遗产,而非更为抽象的文化,这样就可能面临遗留下的文化资产免于损坏却易于遗失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多样性保护,政策性不强,未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及完全,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调整。

其次,现有的文化遗产管理手段和力度亦需要加强。

当前的文化遗产领域,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力度不足,在文物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着很多管制、缺乏监管和谨慎等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过分依赖商业开发,胸痛文化遗产市场化成为考古盗墓、文化大走私等问题的重要根源,给文物保护工作造成巨大挑战和困扰。

再则,当前的资金投入不足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现有的资金投入和固定收益主要来源为旅游收入、税收、农民自筹资金等方面的财政扶持,这些资金来源没有一定的稳定性,长期来看是难以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因此,有必要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最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且行政性法规和制度不断演化和变化,必须在文化保护领域独立完备的法律标准和规定建立的进程中加以重视。

当前,国内学术界、文化机构以及行政监管部门各有不同的理解、层次和标准,纷乱复杂,这不仅增加了遗产管理者的管理困难,也降低了遗产保护的资本和吸引力。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XX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Ts-XX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XX市文化局局长XXX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最可珍惜的宝贵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持我们的文化基础,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X X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广大文化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解决。

一、XX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XX地处金沙江、岷江汇合处,是长江正源的起点,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筠连县巡司镇拱猪洞发现了距今4万年的古人类臼齿化石,翠屏区、XX县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石器,部分带有云贵高原史前文明特征,证明这里曾是古代文明交汇和融合的地方。

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乂乂筑焚道城,迄今已有2180余年的历史。

同时,XX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古语言文字、口述文学、传统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6大类,90多个项目,其中屏山县的“金江号子”、江安县的“竹簧工艺”、翠屏区的“面塑”和XX县的“小彩龙”等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由于XX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5月,市境内共保存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000 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僰人悬棺、真武山古建筑群、夕佳山民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旧州塔、大观楼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云南会馆、武庙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北岩寺、叙府会馆等)。

另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翠屏区李庄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江安县),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屏山县龙华镇),历史文化古街区1处(冠英街)。

文博单位共收藏有石器、铜器、陶器、字画等各类馆藏文物9222件。

中国的历史遗址与古迹保护

中国的历史遗址与古迹保护

中国的历史遗址与古迹保护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历史遗址和古迹。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消失。

因此,保护中国的历史遗址和古迹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历史遗址和古迹的重要性历史遗址和古迹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这些遗址和古迹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代表着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身份。

二、保护历史遗址和古迹的挑战然而,当前中国历史遗址和古迹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一些遗址和古迹位于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的威胁。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意识和责任感,对历史遗址和古迹的保护不够重视,甚至发生了违法建设和破坏的情况。

此外,旅游开发过度和不合理的管理模式也给历史遗址和古迹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三、加强历史遗址和古迹保护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的历史遗址和古迹,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

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不合法建设和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另外,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历史遗址和古迹的保护意识,培养爱护文化遗产的习惯。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机制,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历史遗址和古迹得到有效的保护。

四、成功案例与启示中国也有一些成功的历史遗址和古迹保护案例,如故宫、长城等。

这些成功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重要历史遗址和古迹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保护和管理。

其次,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保护活动,发挥专业力量和公众力量的合力。

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保护历史遗址和古迹的经验,提升保护水平。

五、结语保护中国的历史遗址和古迹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保护工作,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延续下去,为后代留下更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
思考(1)

关于《 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1) 》,是我们
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大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
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主体,是中华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
文明与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往往
是大遗址遭受破坏的高危险期。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如
何保护好大遗址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
的主要任务。 【摘 要 题】考古学动态 【关 键 词】大遗址/
现状/问题/政策思考 【正 文】 一、中国大遗址保护
的现状 大遗址是指大型古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
一般是指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或在我国历史上占
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要地位的原始聚落、古代都城、宫
殿、陵墓和墓葬群、宗教遗址、水利设施遗址、交通设施遗址、
军事设施遗址、手工业遗址、其他建筑遗迹。它们的面积有几十
万平方米、几百万平方米,甚至几十平方公里、几百平方公里。
例如:长城、古运河、秦始皇陵、楼兰遗址、殷墟、汉长安城遗
址和良渚遗址等。
目前,在12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大遗址的约有
412处,约占总数的1/3;在700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属
于大遗址的有近2000处,也约占总数的1/3。根据我国大遗址的
历史文化内涵,大致可分为以下八大类:
原始聚落和猿人化石遗址。例如丁村遗址、元谋猿人遗址、蓝田
猿人遗址、周口店遗址、良渚遗址、河姆渡遗址、万寿岩遗址、
大汶口遗址、大地湾遗址、屈家岭遗址等。
古代都城遗址。例如二里头遗址、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临
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赵国邯郸故城、燕下都遗址、秦咸
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
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扬州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
辽上京城遗址、元上都遗址、明中都皇城遗址等。
古墓和墓葬群。例如陕西秦始皇陵、西汉帝陵、唐代帝陵、宋代
帝陵、成吉思汗陵、西夏陵、明代帝陵、清代帝陵、印山越国王
陵、汉楚王墓群、广西合浦汉墓、广西靖江王陵、四川安丙家族
墓地、纪山楚墓群、阿斯塔那古墓群、李家山古墓群等。
手工业遗址。例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铜陵古铜矿遗址、河北定
窑遗址、河南汝窑遗址、陕西耀州窑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寿
州窑遗址、长沙窑遗址、钧台钧窑遗址、龙泉窑遗址、古荥阳冶
铁遗址等。
军事设施遗址。例如长城、玉门关烽燧遗址、孔雀河烽燧群遗址
等。
交通和水利设施遗址。例如郑国渠遗址、都江堰遗址、大运河遗
址等。
宗教遗址。例如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大足石窟、云冈石窟等。
其他建筑和设施遗迹。例如北京的圆明园、西安华清宫遗址、西
安大明宫遗址、北戴河秦行宫遗址等。
“大遗址起迄年代久远、分布地域广阔,气魄宏大,埋藏丰富,
综合并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和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构成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主体,是中华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
界文明与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是我们民族的骄
傲”[1]。同时,大遗址作为历史发展、环境演变和人与自然关系
的真实记录,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不仅是考古学研究的对
象,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艺术、建筑、生态、地理等
领域直接或间接研究的对象;不仅是构成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
基础,也是重要的景观旅游资源;不仅以直接或间接的历史教育、
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功能作用于现代社会,而且对增强民族凝
聚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其价值和作用是其他文物古迹
无法替代的。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往往是文化遗产遭破坏的高危险期,我国大遗
址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除了来自各种自然力——洪水、地震、
水土流失、风化、冰冻、雨水、坍塌、环境污染等的侵蚀和破坏
外,主要来自人为因素的破坏,具体有: 城乡建设发展带来的
破坏。例如城市化、工业化和房地产开发。特别是处在现代城市
叠压、半叠压或邻近城市的大遗址,遭受破坏的程度最大。如郑
州的商城遗址、洛阳的隋唐东都遗址、西安的唐长安城和大明宫
遗址、扬州的唐宋城遗址和开封的北宋东京城遗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