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热拉雍仲林寺。

热拉雍仲林寺在日喀则南木林县境内,位于奴马乡玉拉杰桑山脚处,距日喀则市90公里。寺院周围林木环绕,气候宜人,环境幽静。热拉雍仲林寺是西藏四大苯教寺庙之一,由江衮·达瓦坚赞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执政时期。

在参观热拉雍仲林寺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苯教。“苯”作为一种早期高原先民的信仰观,形成年代非常久远。“苯”是指人对于自然万物最初的较为朦胧的认识总和,其核心内容包括“鬼、神、精灵、魂魄、命数、运道”等,一切与精神层面相关的东西。苯教没有独立的教义、典籍、庙堂及系统理论,其观念及内容是通过苯教巫师以占卜、祈祷、咒语、幻术,以及种种特殊的仪轨加以表现。

辛饶米沃且,是苯教的第一位凡间创始人。传说这位祖师是以五色光的形式从天而下,借凡间父母之体受孕而生。辛饶为苯教制定了系统完整的理论和教规,不断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经典、庙堂等。为区别于早期的苯,辛饶所创的被称为雍仲苯教。

苯教把宇宙分为三层:最高层是天神居住的地方,住着天神六兄弟和他们的眷属,创世主是天神“什巴”;中层是人居住的地方;下层是神魔鬼怪凶煞居住的区域。为了解决天神、人、魔鬼之间存在的矛盾,就产生了巫师,也就是苯波。所以其神话的固定模式也就是:神界与魔界对立,神终战胜魔。为旅游者所熟知的玛尼堆、风马旗以及望果节等以祭把土地、驱除冰雹、鬼邪等的仪式节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苯教色彩的特征。

公元10世纪左右,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与传人西藏的佛教为争夺宗教统治地位,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斗。此后,苯教作为“落败方”并未就此退出雪域,其

所敬畏和供奉的山湖神及众多精灵,也仍被不同地区的藏族人所朝拜。藏历新年和“望果节”是藏族最隆重、热闹的两个节日。藏历除夕,人们在自家的大门口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万字符号,相传源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望果节”是藏民在收割之前预祝农作物丰收的节日,已有1500年的历史。“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这个节日的缘起,是苯教教主根据苯教教义,带农民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佑丰收。

由于历史原因该寺曾被毁坏。目前大经堂已基本按原118根柱子的规模修复。现在我们来到杜康大殿,也就是大经堂,这里面积为800平方米,上下两层,规模宏大,令人费解的是,佛教寺院中的两部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也成了这里的重要藏书。大殿两侧有“甘珠尔殿”和“丹珠尔殿”。我们在寺里见到转经人的转经方向和手持转经筒的转轮方向与佛教的方向完全相反,也就是所谓“苯教逆转非佛门之道”之说。

佛殿面积为80平方米,殿内供奉的主要佛像有约8米的铜质鎏金度母(卓玛)、金刚橛普巴佛、苯教祖师顿巴辛饶;约12米高的铜质续金胜利佛、念美·喜饶坚赞、江衮·达瓦坚赞以及用金、银、铜制成的五灵塔、纯金供灯等等。

我们从杜康大殿拾级而上来到环形长廊:有僧人的“修行室”,有保存法器的“内库”,有供奉佛像的“佛堂”,有收藏经版的“印经版藏室”。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雍仲林寺的重要殿堂通追拉康,“通”意为见,“追”是解脱。通追拉康面积为80平方米,殿内有一对银灯和一个曼陀罗,各用70个银元制成(1993年铸造),壁画中央为江衮·达瓦坚赞的画像,四周是苯教祖师顿巴辛饶的千佛像;灵塔殿,有40多平方米,供有江衮·达瓦坚赞的灵塔,高5米,据兑用了两公斤黄金包嵌;还有四川阿坝州送来的千尊顿巴辛饶和本尊及菩萨的唐卡,并设有该寺住持的宝座;修行殿,供奉的是护法神,还有一座江衮·达瓦坚赞的铜质鎏金小灵塔,塔内珍藏着江衷·达瓦坚赞的手、足及法器。

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该寺举行驱鬼跳神仪式。热拉雍仲林寺的参观就结束了,再见。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2)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区属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是干旱的刮风期,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这时的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纳木错位于拉萨市的当雄与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之间,每年都有许多前来转湖的游客和信徒。

那曲镇是被西藏列为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在此举行,观光群众、各业商贩、嘉宾游客纷纷云集而来。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旅游者都会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3)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北部,距地区所在地昌都镇105公里。全县面积6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767万亩,草场面积505.4万亩,林地面积108万亩。总人口约4万人,辖2个镇,8个乡,105个行政村,255个自然村。

类乌齐东部属典型的藏东高山峡谷地貌,西部属藏北高原地貌类型,由西北向东南呈西高东低趋势,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空气、光照充足、年温差小、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为2163小时,年无霜期50天左右,年降水量大约为566.4毫米。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林相结合。区域经济划分为西北高寒草甸草场、西南高山峡谷林牧区、东部高山峡谷农、牧、林区、北部干热河宽各半湿润农牧区。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主要饲养牦牛、犀牛、黄牛以及绵羊、马等、林木以松、柏、桑为主。现有电力、森林、机械建筑、采矿、药材加工等基础工业。民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有各种金银首饰、民族宗教用品、氆氇、地毯等。县政府所在地桑多镇周围森林茂密、邮电、通讯、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设施齐全。

每年藏历6月15日在类乌齐县举行的“仲确节”,是藏东地区最大的宗教节日,有800年的历史。届时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人们蜂拥而至,在此朝拜寺庙、转山、进行物资交流,其场面热闹非凡。

类乌齐县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也是经济高速发展所依托的主要优势。概括起来有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贵重药材和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和畜产品资源等。

林业资源:类乌齐县森林密布,大部分保持着原始生态,也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经初步测定木材蓄积量为87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6%。野生树林有松树、柏树、桦树、野白杨等乔木类和杜鹃树、婆婆柳等各种灌木类。

水利和水产资源:吉曲、紫曲、格曲三大水系流经全县各乡镇,支流密布。年平均泾流量为22、3亿立方米,潜藏着巨大的水利资源,高原无鳞鱼在全县均有分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锡、铅锌、铜、菱镁矿、水晶石、铅石、石膏、云母、大理石、石灰石、食盐等。可供规模开采的有煤、锡、铅锌、菱镁、食盐等。

植物资源:主要有贵重药材,如:虫草、知(贝)母、人参果、红景天、大黄、黄连、秦艽、雪莲花、党参、一枝篙、颠茄、三棵针等产量较大,动物性药品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胆等。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马鹿、獐子、石青羊、藏原羚、塔尔羊、棕熊、狼、猞猁、水獭、旱獭、狐狸、草狐、狸猫、猪獾、猴和秃鹫等。

畜产品资源:类乌齐县牧业比重较大,畜产品产量可观,年产奶5900吨,酥油75万斤,各类皮张8、7万张,牛羊肉4213吨,还有毛绒类,可建畜产品加工厂。

其它旅游景区点如下:

名泉—伊日温泉

位于距类乌齐县城75公里的伊日乡,海拔3850米,在昌都众多的温泉中伊日温泉的知名度很高。伊日温泉是由地壳地质运动所造成的,多种岩溶形成的自然温泉群,有众多的温泉眼分布在长约100公尺的狭长地段,现形成一定流量并加以利用的有五个温泉小群。温泉水温在30度至50度之间。含有大量的十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生物。伊日温泉除具有一般温泉所具的效用外还可治疗多种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半身瘫痪、小儿缺钙症、皮肤病等方面有极为明显的疗效,故无论冬夏来这里淋浴、治疗的患者从未间断。

加之,伊日温泉地处高山和森林的怀抱之中,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四面环山、山脚绿草茵茵、野花点点、古树参天、是休闲疗养不可多得的好去处。每年大约有1500余人(次)到此休闲疗养,是一处有前景的旅游开发景点。

紧挨着伊日温泉的伊日峡谷,长约10公里、海拔3520米。是一处风景非常秀丽的原始峡谷。谷内植被茂盛、雄峰对峙、悬崖千丈、宽处不到百米、最窄处才几米。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高山形状各异、山石造型奇特、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幽雅、空气新鲜、为此令来此游览的国内外游客赞叹不绝。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4)

那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那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那里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

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个世界,是锁在横断山脉深处的一片净土,孕育着神秘、孕育着恢弘、预支育着古老而独特的高原文明。这里湛蓝的天空、苍茫的草原、神山圣湖、亘古雪峰,无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而那独特多姿的康巴风情、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也对人们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昌都地处著名的横断山脉,这里山高谷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它们的60多条支流像条条玉带般盘绕其中。俯瞰昌都,万峰突起,气势磅礴,座座山脉犹如巨龙昂首。遥望远方,群山峥嵘,江河纵横,牛羊成群,真让人仿佛置身于雄伟壮丽的画卷之中。

昌都地区高山峡谷相间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积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无垠,树种多达1500余种,珍稀树种繁多。

广阔的森林和草原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在昌都,野生动物多达400多种,约占西藏的80%。珍稀动物有滇金丝猴、金钱豹、藏羚、白唇鹿、黑颈鹤、猞猁、盘羊、马熊、锦鸡等。在许多地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呈现出一派最美丽的自然画卷。

昌都地形复杂,许多地方从谷底到山顶相差2000多米。因此自然景色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场,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丛,而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峦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区的典型气候特征。

昌都不但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也独具魅力。作为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观丰富独特,多彩多姿,极具神秘色彩。茶马古道的沿线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寺庙。

昌都在藏语里是水岔口的意思,扎曲、昂曲两条河流在这里交汇,成为澜沧江的源头。美丽的昌都镇就坐落在这山与水之间。

最新西藏景点导游词介绍(5)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大家从小就听说过“青藏高原”吧?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号称“世界屋脊”的

青藏高原,前面就是闻名中外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现在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长达504千米,最深处可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它的上游围绕珠穆朗玛峰形成一个马蹄形大转弯,十分壮观,过会儿你们就可以观赏了。

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许多动植物,动物有:孟加拉虎、短尾叶猴、大眼镜王蛇等;植物如:墨脱兰、喜玛拉雅红豆杉、罗汉松等;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生物性最丰富的地方,有着“植物性天然博物馆“和”生物资源基因库的美誉,等会儿自由游览的时候你们就会亲眼目睹我跟你们说的这些动植物了。

其他景点西藏萨迦寺导游词·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但动植物多而且景色也十分神奇,不信你们看:大峡谷的水由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到帘帘飞瀑;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到直入云天的皑皑白雪十分神奇,怎么样?我没骗你们吧!

下面请大家自行游览,但由于大峡谷地形险要,因此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西藏拉萨导游词修订版

西藏拉萨导游词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其他景点··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5篇大全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5篇大全 西藏地广人稀,空气清新,非常适宜和几个好友一起去游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介绍西藏的导游词,欢迎阅读。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1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 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

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其他景点西藏萨迦寺导游词·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2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西山公园导游解说词

西山公园导游解说词 位于桂林城西,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包括隐山和西山。西山在唐代曾为佛门圣地,建有西庆林寺,为当时南方五大禅林之一。今山壁上尚存佛龛90余座,造像200余尊。明清以前,西山东南麓曾有一片占地700亩的西湖,荷塘月色,烟波袅袅,湖中一玲珑小山若隐若现,是名隐山。后无人疏浚,遂遭淤没。今仅开出湖面74亩,荷塘25亩。现国内主要景点有隐山六洞、西峰、观音峰、龙头峰、千山及巴布什金墓、桂林博物馆、桂林熊本友谊馆、隐山法藏寺、西湖、九曲桥和亭台楼阁等。现已成为桂林第二大的综合性公园。 西山公园园门在西山山路东段北侧,与停车场、公共汽车站相对,是公园的大门,进入博物馆、西山、西湖的入口处,由一组亭廊建筑组成,建成于1980年10月。正门4柱、3开、通脊、绿瓦、吻鸱云头装饰,门上有著名书法家启功习题“西山公园”匾额。正门东侧为有坡顶、绿瓦、通花琉璃窗的连廊与出入口圆拱门相接,拱门再东为售票亭。园门前有1200平方米的开阔坪场,中有花圃。这组建筑总面积为585平方米。整座园门与园中景色协调,典雅有致。 桂林博物馆位于市区西山公园内。1963年开始筹备,1986年兴建,1988年6月完工,同年12月开馆。是一座以桂林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博物馆。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由序厅、汇报厅、接待厅、资料情报室、文物库房和8个展厅,有“桂林历史文物陈列”,广西少数民族风俗陈列”,“国际友人礼品

陈列”、“明清瓷器陈列”等项内容。馆藏文物21500件。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作品展览。 桂林熊本馆在市区西山公园内。1990年10月落成。建筑面积947.2平方米,纪念庭园1200平方米。日本民居式建筑风格。由常设展厅,特殊展厅、纪念庭园组成。常设展厅设置日本八叠室、茶道室,还展出介绍熊本的照片和传统工艺品。特殊展厅举办两市各种交流展出活动。日本式庭园体现熊本居民生活习俗和情趣。熊本馆是两市人民友好合作的结晶和象征。 西山在秀峰区西山路东段,湘桂铁路西侧,距市中心广场2公里。由12峰组成,主要有千山、立鱼峰、西峰、观音峰等,以西峰最高,由距今3.5亿年前的上泥盆纪不大纯的石灰岩地层组成。西山群峰有个峰谷地带,这里安葬着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苏联陆军中校巴布什金。峰谷西为千山,山势险峭,是南北横列的屏障;东北面是立鱼峰,像腾跃水面的巨鱼;西北为西山的主峰西峰;北偏西方向为观音峰,峰下一危石若龙头,名龙头峰,峰石嶙峋,又称“龙头石林”。 西山曾为古代佛教胜地。唐宋时,这里殿宇灿烂,星罗棋布。唐有著名的西庆林寺,亦名延龄寺、西峰寺;宋有资庆寺、千山观。一时高僧名士、善男信女,云游于此,川流不息。千山、立鱼峰、观音峰、龙头石林一带有摩崖造像两百余尊,多为唐代作品。 近年绿化石山,遍植花果松柏,覆盖面积达39%。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说的“峰峦牙张,云木交映,为一府胜游之所”,今天才真正大放异彩。

西藏昌都导游词文档

西藏昌都导游词文档Guide words of Changdu, Tibet 编订:JinTai College

西藏昌都导游词文档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西藏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那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那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那里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个世界,是锁在横断山脉深处的一片净土,孕育着神秘、孕育着恢弘、预支育着古老而独特的高原文明。这里湛蓝的天空、苍茫的草原、神山圣湖、亘古雪峰,无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而那独特多姿的康巴风情、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也对人们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昌都地处著名的横断山脉,这里山高谷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它们的60多条支流像条条玉带般盘绕其中。俯

瞰昌都,万峰突起,气势磅礴,座座山脉犹如巨龙昂首。遥望远方,群山峥嵘,江河纵横,牛羊成群,真让人仿佛置身于雄伟壮丽的画卷之中。 昌都地区高山峡谷相间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 面积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无垠,树种多达1500余种,珍 稀树种繁多。 广阔的森林和草原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在昌都,野生动物多达400多种,约占西藏的80%。珍稀 动物有滇金丝猴、金钱豹、藏羚、白唇鹿、黑颈鹤、猞猁、盘羊、马熊、锦鸡等。在许多地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呈现出一派最美丽的自然画卷。 昌都地形复杂,许多地方从谷底到山顶相差2000多米。 因此自然景色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场,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丛,而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峦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区的典型气候特征。 昌都不但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也独具魅力。作为康巴文 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观丰富独特,多彩多姿,极具神秘色彩。

西藏旅游林芝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旅游林芝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林芝旅游https://www.360docs.net/doc/f81511801.html,/ ?1、心理准备:西藏虽然神圣,但也不是什么禁区,与去其它地方旅游最不同的是,西藏是高原,而且是主要有藏族人居住的高原,首先不要对高 原有恐惧心理,对一般正常人来说,去西藏无非是去高原旅游一次,就算 是有高原反应,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况且现在 西藏的医疗条件比过去有极大的改善,缓解并治疗高原反应不过是一件小 事。所以,如果您没有什么心、血、肺、脑等方面的疾病,你可尽管前往。 ?2、物质准备:这也是一个进藏旅游的人经常问到的问题,好像进西藏是到了什么无人区一样,要事先准备很多很多的物品才能保障自己在西藏的 需求,其实,西藏现在已很发达了,基本上内地能买到的东西再西藏都能 买到,而且由于交通的改善及商业的发展,价格也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很贵,所以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即使什么也不带,带上钱包,您就可以 在西藏生活得很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您不需要带任何物品,只是说,去西藏,您可像去其它 地方一样,带上您应该带的东西(如,去高原,应该带上防晒霜、唇膏、 眼镜等防晒物品) ?3、关于药品:一般药品西藏都能买得到,特别是治高山反应的药物,应该说西藏的更多更好,但根据个人的习惯,可带上感冒药、晕车药、止痛 片、葡萄糖、肠胃药等,另外比较专业的药品有氨茶碱,氯丙嗪、复方阿斯匹林,维生素C,E,B1,B6等对症药品。 如果要服用防高山反应的药,要在去西藏前提前几天服用(尽管用处不是 很大)。 西藏林芝旅游推荐 1.巴松措湖 巴松措湖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有西藏九寨沟之美誉, 是红教的著名神湖,长约12公里,最深处60多米,总面积6000多亩。湖的形状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轮新月,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 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湖心扎西岛上有错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岛上的礁石均雕刻成了别致的 动物形象以及佛像。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供奉强巴佛、千手观 音和金童玉女。错宗工巴寺寺僧与信众们都乘独木舟进行往来。扎西岛其 实离湖边不过50余米,当地有渡船搭乘游客前往,每人2元。 门票:110元(包括景区内环保车,到扎西岛的木筏和扎西岛),游艇票80元(3小时),学生证半价。 最佳旅游时间:秋天是错高湖最美的时候,湖边均是层叠的金色和火红的秋叶。错

最新西藏导游词精选范文

最新西藏导游词精选范文 西藏阿里导游词 阿里地处西藏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或"西藏的西藏"的称谓,这里地形独特。该地区湖泊众多,人烟稀少,有众多美丽绝伦的的雪山,且险峻多姿,气势磅礴;有着数不清的湖泊和走不到尽头的宽阔草原,各种高原珍奇动物和名贵的植物让您博览世界而不知疲倦。被佛教信徒视为"世界中心"的神山岗仁波钦和圣湖玛旁雍措不管您以何种角色去审视,都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肃穆和敬畏。还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斑公湖自然风景区、鸟岛、科加寺、独特的地貌扎达土林、东嘎皮映洞窟壁画、"古象雄文化"以及具有500年历史的"普兰国际市场"等,都宛如一颗颗璀灿的明珠,让您顾盼流连。这里有四条著名的河,即狮泉河、孔雀河、象泉河和马泉河,分别是印度河、恒河、萨特累季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在这片大约30万平方公里辽阔的高原上生存着六万六千多位藏族同胞,主要从事牧业和半农牧业。阿里地区共有七县一镇,狮泉河

是阿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的海拨高达4200米,距拉萨1587公里,距新疆叶城1085公里,空旷的大地上,几十里不见人烟。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则是屋脊上的屋脊。尽管阿里的海拔非常之高,路途异常艰险,补给不足,交通不便,但它奇特的高原风貌势不可挡地吸引着无数探险者们去征服它、体验它、欣赏它。如今阿里越来越成为到西藏旅游,或者说时尚旅游中最热门、最时尚的一程。 西藏札达土林导游词 进入札达,我们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这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札达土林。 大家请看,这里的土林巧夺天工,蜿蜒曲折数十里。有的形似佛塔,有的形似庙宇,有的形似碉楼…如果你事先并不知道是天工造化,那么你定会惊讶,是何人、在何时修建了如此气势恢弘的城堡?又是因为什么成为今日的废墟? 其实,札达土林是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朗铁藏布(象泉河)流域原系上新

西藏珠穆朗玛峰简介导游词

西藏珠穆朗玛峰简介导游词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 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因此称为珠穆朗玛峰。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对于西藏珠穆朗玛峰简介导游词,希翼大伙儿喜欢 西藏珠穆朗玛峰简介导游词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峰顶终年积雪,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地区拥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誉为地球第三级。 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算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满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宫室。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 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纪念英国人占据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 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珠穆朗玛峰最近的一次测量在1999年,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的,他们认为珠峰的海拔高度应该为8850米。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是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最近,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为8844.43米。并且停用1975年的8848.13米。有味的是,珠穆朗玛峰尽管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别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那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向来在当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 着妨碍。第四版人民币十元的背面图案算是珠穆朗玛峰。 珠峰山足下建有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院绒布寺,并且,绒布寺也是观察珠穆朗玛峰 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宏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 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 2 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有16座,闻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算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个地 方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曲折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山上一些地点常年积雪别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 惟独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很多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布满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别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制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 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 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 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辟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 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 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个地方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管理 题目:西藏旅游发展现状的论文 (张亚辉)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姓名:贡桑顿旦 学号:091411217 2012年10月30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业支持着西藏经济的发展 神秘的西藏,一个对许多都充满诱惑力的地方。壮观而美丽的雪域风光,危耸的雪峰,恢私的自然造化,旷廖的高原牧场,迷人的名山明湖明水,众多的古刹古迹古风,独特的名族风景多彩的名族文化。我们知道面对这么多的旅游风景资源,作为一个藏族青年的我们应该尽情努力地将旅游业作为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旅游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不仅可以外来的朋友欣赏仙境般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重要的是同时也可以旅游风景资源作为西藏经济的发展支柱, 西藏旅游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在西藏各产业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西藏旅游发展的突飞猛进已经为足进西藏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产业,成为推进西藏那个经济结构审计的优势产业,成为西藏经济跨越性支柱。随着歌手韩红歌曲《天路》里唱的那条天路—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业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火热期。西藏现在是中国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风光优美,人文风情特好,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就让我先向你作一个西藏旅游发展状况介绍吧! 拓展西藏旅游发展的战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设两条覆盖全自治区的旅游轴带。这两条旅游发展轴带涵盖了西藏众多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其中包括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阿里神山圣湖和盐井等。以“世界屋脊”和“神奇西藏”为旅游特色的西藏,拥有典型、系统和完整的高原自然资源和藏文化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目前,西藏

旅游界正在从旅游战略规划和产品规划等方面着手,力促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走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旅游发展之路。

优美西藏景点导游词

优美西藏景点导游词 优美西藏景点导游词1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优美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

丽江古城导游解说词4篇

丽江古城导游解说词4篇Guide commentary document of Lijiang ancient city 编订:JinTai College

丽江古城导游解说词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丽江古城导游解说词 2、篇章2:导游解说词范文 3、篇章3:导游解说词范文 4、篇章4:导游解说词范文 篇章1:丽江古城导游解说词 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很多人都因此慕名而来。以下是小泰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丽江古城导游解说词,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将要带大家去游览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刚从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园出来,我们要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来到被称作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嘉宾就会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小黎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这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应该是一双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在使用。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1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

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西藏自治区导游词范文介绍2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大全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大全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1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其他景点西藏萨迦寺导游词·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介绍西藏的导游词2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大家从小就听说过“青藏高原”吧?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前面就是闻名中外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现在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长达504千米,最深处可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它的上游围绕珠穆朗玛峰形成一个马蹄形大转弯,十分壮观,过会儿你们就可以观赏了。 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许多动植物,动物有:孟加拉虎、短尾叶猴、

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陈贝贝陈聪陈智敏 程春林丛茜丁胜男高玲玲 高咪郭先慧姜彬蒋慧珏实践主题: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 2014年11月28-29日 实践地点: 网络、学校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藏以其古老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优势,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拉萨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这也是吸引我们小组做本主题调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现状,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们对西藏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概况 通过我们小组成员调查统计,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问卷客观数据显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较多,因为此次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居多;40%的被调查者的经济水平低于中等经济水平,一般人群的月

景区导游解说词

十里菊香博物馆现场讲解词 紫红底色部分为初步规划的区域命名 PART1 到达展示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洋马十里菊香菊文化博物馆,我是讲解员小X。很高兴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愿我的服务陪伴您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菊文化之旅。 这里就是景区的特色主题馆,占地8000平,以菊花为主题,约13处主题小品,稍后我们将一一观赏。 (面对游客,手指向圆形花圃) 大家正前方所看到的圆形展区,“十里菊香”是我们本次的展览主题,用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作为背景,突出人文意境。花圃中的盆栽以观赏菊为主,有多头大菊、欧美小菊、悬崖菊、切花菊等,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 另外大家能看到花圃中的丹顶鹤,它们和麋鹿,都是旅游形象代言人哦。 PART2 向右行走途中 围绕花圃一圈,向大家展示的是菊花印象,主要介绍了观赏菊和药用菊两类品种的特点。 观赏菊花的活动从宋代末年开始盛行,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而拿菊花入药,也是古代很多文人医师推崇的,比如,晋代名医弘景、诗人渊明都曾提到服菊对人的好处。常见能入药的菊花有黄菊、白菊、贡菊、泸菊、川菊,“身价最高”的就是引进的金丝皇菊,市场上品相一般的都能卖到3元一朵,7厘米的甚至能卖到70元,比一般的菊花贵了近10倍。不过,药用菊对人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长期饮用能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动脉、抑菌、调节心肺,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儿童饮用。

PART3 游行经过小门 曲径通幽,经过这道徽式牌楼,我们看到是楼台菊韵。在这里,为大家展现的是一处“菊花深处探幽亭”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的意境。这一片展区是很多游客的“自拍圣地”!稍后大家可以拍照留影。 PART4 继续前行 好,让我们接着向前观赏。大家都知道洋马镇是中国药材之乡和全国知名的菊花种植基地,但它是怎么成为菊文化“领头羊”的,估计却没几个人知道,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说说这个听上去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 (手指着王人物塑像) 故事主角就是这位。他名叫王,上世纪6、70年代,他只是当时黄尖人民公社东移大队(今洋马镇贺东村村境)卫生室的1名年轻中医。当年,在卫生室前有一块荒地,几乎农作无收,王便换了个思路,想将这块荒地利用起来,于是,他引回杭白菊、白术、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在荒地上,居然长势喜人,没多久甚至有些医药公司都慕名来收购。当年冬天,省医药公司就有人来和王沟通在此合建“百草园”。到第三年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100多亩,收入更是农作物的几倍之多,就这样带动了整个村脱贫致富。如今,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洋马镇的特色支柱产业,“洋马菊花”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市场上70%的药用白菊都来自洋马,茶用菊产业也逐渐开拓。 PART5 往大观园行进 大家往右前方可以看到一片楼台亭阁,喜欢红楼文化的朋友们有福啦!这片区域正是我们的“红楼咏菊”。 红楼梦第38回里,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姐妹们酒足蟹饱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最后,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评价最高,而《咏菊》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无赖诗魔昏晓

湖北三峡大坝旅游景点介绍

湖北三峡大坝旅游景点介绍 湖北三峡大坝旅游景点介绍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参观举世文明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既我们通常简称的“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古往今来,地球上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洪水。 人类与洪水抗挣的历史久远,并在抗挣中催生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华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胆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泽万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证。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源于世界屋脊,上经“天府之国”,中贯“鱼米之乡”,下串“人间天堂”,给两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为浩劫,沃野成为泽国,民众或为鱼鳖,是中华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尤其在险段荆江,每至汛期,千余万人头枕悬河,夜不成寐。所以,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昌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 194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五次会议(即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自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三峡工程开工。三峡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分洪区的库容。电站装机26台,单机热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电厂一年上交的利税可以建一座葛洲坝枢纽工程。大坝通航建筑物年单向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客货轮。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湖北的四个县,重庆市的16个县市区,共计20个县(市、区)。须迁移的总人口将达113、18万人,称为“百万大移民”,任务十分繁重。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主体工程总工期17年,分3个阶段进行,一期工程5年,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均为6年。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启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竣工。大家或许会问:如此宏伟的工程需要多资金投入呢?这么多钱又是如何去筹集呢?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的枢纽工程概算为500、9亿元(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库区移民安置概算400亿元,两项合计,三峡工程按1993年5月末水平的静态投资总额为900、9亿元。筹集这些资金有以下主要途径:

西藏那曲导游词.doc

西藏那曲导游词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行政区,截止1995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330286人,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98%,汉族3258人,其他民族108人。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地区属亚寒带气候区,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全年无绝对无霜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是干旱的刮风期,这期间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延续时间又长,5至9月相对温暖,

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这时的草原一片青绿,万物茂盛,人欢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纳木错位于拉萨市的当雄与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之间,每年都有许多前来转湖的游客和信徒。 那曲镇是被西藏列为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在此举行,观光群众、各业商贩、嘉宾游客纷纷云集而来。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旅游者都会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

西藏导游词大全

西藏导游词大全 本文是关于西藏导游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类乌齐县景区导游词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北部,距地区所在地昌都镇105公里。全县面积6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767万亩,草场面积505.4万亩,林地面积108万亩。总人口约4万人,辖2个镇,8个乡,105个行政村,255个自然村。 札达土林导游词 进入札达,我们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这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札达土林。 西藏昌都导游词 那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那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那里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藏阿里导游词 阿里地处西藏的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或“西藏的西藏”的称谓,这里地形独特。该地区湖泊众多,人烟稀少,有众多美丽绝伦的的雪山,且险峻多姿,气势磅礴;有着数不清的湖泊和走不到尽头的宽阔草原,各种高原 西藏林芝导游词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西藏山南导游词 山南是指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地区,横阔420公里,纵长329公里,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沿西南方向逶迤的喜玛拉雅山脉将不丹、印度与山南分隔。 西藏日喀则导游词 藏语称“喜噶次”,意为“如意庄园”,位于拉萨以西250多公里的年楚河和雅鲁藏布江汇合处,海拔3800米,面积3875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和宗教中心。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以藏族为主,有汉、回、蒙古、满等13个民族。 西藏那曲导游词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黎、巴青、索县、班戈、申扎、尼玛等10个县,1个双湖特别 格尔木导游词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部边缘,南毗昆仑山脉,是一座新兴的工业交通城市,因建于戈壁滩上而显得别具一格。格尔木本是蒙古语,意思是河汊多的地方。这里海拔2780米,周围地势广阔而平坦。 柴达木导游词 柴达木──神秘多彩的“聚宝盆”,范围包括格尔木市柴达木部分,德令哈市、天峻县、乌兰县、都兰县、大柴旦行政区,冷湖行政区,茫崖行政区。旅游区包括:格尔木旅游区(含昆仑旅游小区,盐湖旅游小区、雅丹旅游小区);天峻-德令哈旅游 察尔汗盐湖导游词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670米,南距格尔木约60公里,北距大柴旦110多公里。南北宽40多公里,东西长140多公里,总面积为5800多平方公里。

丝绸之路导游讲解解说词

丝绸之路导游讲解环节解说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听说我朝重臣张骞开辟的通往西域之路在后世影响深远。经过精心准备,我大汉朝的旅游团也终于决定穿越到千百年后一探究竟。我是你们通古博今的导游,我叫翁颖。在此,我代表大汉皇帝欢迎各位。上马请拉紧缰绳,保管好您的财物。旅途中所有的问题我都将竭诚为您解决,预祝您旅途愉快。我们出发吧! 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它的产生横贯亚洲以及链接亚欧大陆的著名古代路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总长4000多公里。中国段丝路沿线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比如: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等等。丝路在甘肃境内占到了全长的四分之一,马上去到甘肃境内一饱眼福吧! 游客们,前方您即将看到的就是嘉峪关了。关楼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历明清,经民国,毁于风雨岁月,空留遗址,静观世事沧桑。下联是:爱中华,修长城,建在升平年代,恢复原貌,再睹华夏春色。好的,游客们跟上,我们继续往前。 诶?听到驼铃声了吗?没错,漫漫戈壁就在眼前,我们友好的沙漠之舟----骆驼准备好了。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体验一下,不过骑乘要注意安全,不要走远了。 下一站将带大家领略的是丝路上的璀璨明珠----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公里,现存洞窟492个。每个洞窟里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和精美绝伦的壁画等。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在我国的三大洞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有着“世界画廊”之称。请随我进入洞窟参观。 首先您看到的是328窟,这个洞窟的精彩所在是塑像。莫高窟的彩塑有:圆塑、浮塑、彩塑等几种形式。通常为佛像、菩萨像、弟子像和尊神像,一般就是您所看到的这样一佛二菩萨的组合。好的,我们继续往前。 前方即将到达的是第57窟。第57窟被专家爱称为“美人窟”,壁画当中的菩萨都有着美人菩萨的盛誉。为什么呢?您看:目光低垂,专注聆听佛祖讲经的菩萨,个个都是柳眉细眼、挺鼻红唇、肤色秀润、衣饰精美、姿态曼妙,完全是青春少女的娇羞妩媚。 莫高窟中还有很多佛教故事画,以佛经中的各种故事连绵成卷。画师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仿佛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游客们,丝路之美不胜枚举。其它景致我也将在之后带大家去一一领略。最后再啰嗦一句,垃圾记得随身带走,美好的观光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我是2号导游翁颖,希望我的服务能让您的旅途更加愉快。我们下一站见! 2号翁颖音乐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