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政治下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下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下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下册《抓住机遇迎接挑

战》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国情导读”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共分为三个框题。

目:“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中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拥有了创新人才,中华民族才能再创辉煌。这一目把政治知识的学习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报效祖国的决心。

第二目:“民族精神生生不息”,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成为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

第三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介绍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它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的同时,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实践与评价

由“我思我行”、“我当小导游”和“创意方案”三部分组成,其中“我思我行”引导学生结合国情认真思考和分析我国的发展还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并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并用得出的结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我当小导游”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参观、调查、了解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情况,从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创意方案”,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我为民族精神添光彩”的主题活动方案,加深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积极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与感悟

主要从龙永图的演讲“中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分析了我国未来30年经济发展的的前景,说明中国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启发

课后练习

某校九年级班学生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开展以下活动:举办一次展览。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民族精神的具体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作用。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我国近现代史上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事迹。

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策划者,请你将这次展览的三个主要内容的要点写出来。

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列举出两句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和一位我国近现代史上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事迹。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另外两种形式,撰写两条标语,并谈谈你打算围绕这次宣传教育活动做些什么事情?

答案:

①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成果有: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精神等等。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①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①本次活动还可采取演讲比赛、讲传统美德故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

②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担当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弘扬民族精神,争做‘四有’公民”等。

③自己的打算只要围绕主题、切实可行即可,如阅读传统美德故事,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课余时间帮助父母做家务,学会讲文明礼貌用语,珍惜粮食等。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案 粤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2.1.2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案粤教版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含义和作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四个尊重”方针的提出;“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目前小康的状况;全面小康的目标。 (二)教情分析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四个尊重”?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3.课时安排:3课时。 4.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总体小康状况,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认同“四个尊重”方针,确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三步走”、“共富”与“先富”、“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 识记: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三步走”战略。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四个尊重”方针;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三)学情分析 现在的多数学生对国情时事方面的了解十分有限,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到位的或错误的认识。而本课知识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对于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九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懂得关心社会发展、国家大事,因此,要尽可能地从具体事实入手,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例中去懂得道理,去感悟知识,去体会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过程

九年级上册 知识点归纳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1. 分类方法 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别归类。分类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 以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进行分类为例: (1) 按颜色分类: ?? ? ?? ? ?紫红色:高锰酸钾黄绿色:氯气白色:氧化镁 氧气、醋酸无色:氯化钠、硫酸、 (2) 按状态分类: ?? ? ??、高锰酸钾固态:氯化钠、氧化镁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此外对物质还可按照溶解性、导电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物质按组成的分类 (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氧化物。氧化物 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 无机化合物:由除碳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O 、CO 2、碳酸、碳酸盐的 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也被列为无机化合物。 (3)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4) 物质分类图

???????????????????????? ??? ???? ? ?????????? ??????????????????????混合物 盐碱酸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纯净物物质 3. 金属与非金属物理特性的比较 人们常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金属的独特性质,如密度、外表、价格等来选择使用金属。如金具有光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可做金饰品;铜的导电性好,可用做导线。

4. 分类的主要原则 (1) 每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如果分类不依据统一的标准,容易犯分类 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分类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入混乱之中。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有全异关系, 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 (3) 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如将单质划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就错了, 因为单质还有稀有气体单质。 5. 物质的鉴别(Ⅰ)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物质鉴别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厨房用品)味道、溶解性等均可作为物 质的鉴别依据。 (2) 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特征、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如氧气能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l -与AgNO 3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等。 (3) 蔗糖、实验、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的鉴 别步骤示例: ① 首先观察物质的颜色,紫红色的固体是高锰酸钾,亮黄色的液体是色拉油。 另外有三种固体和两种无色液体。 ② 取三种固体各一匙,分别倒入烧杯中,每只烧杯里倒入20ml 水,搅拌,出 现蓝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无水硫酸铜。 ③ 分别取另两种固体于蒸发皿中加热,易熔化的是蔗糖,不易熔化的是食盐(可 用化学方法鉴别蔗糖溶液和NaCl 溶液)。 ④ 取两种无色液体1mL-2mL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 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冰醋酸。 6. 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 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 22SO O S 点燃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各知识点归纳总结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知识点归纳及习题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Unit1How can we becomegood learners?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短语总结: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1. good learners优秀的学习者 2.work with friends和朋友一起学习 3.study for a test备考 4.have conversations with与……交谈 5.speaking skills口语技巧 6.a little有点儿 7.at first起初起先 8.the secret to......,.......的秘诀 9.becauseof因为 10.as well也 11.look up(在词典中等)查阅;抬头看 12.so that以便,为了 13.the meaning of……的意思 14.make mistakes犯错误 15.talk to交谈 16.depend on依靠依赖 17.in common共有的 18.pay attention to注意关注 19.connect……with……把……联系。 20.for example例如 21.think about考虑 22.even if即使尽管纵容23.look for寻找 24.worry about担心担忧 25.make word cards制作单词卡片 26.ask the teacher for help向老师求助 27.read aloud大声读 28.spoken english英语口语 29.give a report作报告 30.word by word一字一字地 31.so……that如此……以至于 32.fall in love with爱上 33.something interesting有趣的事情 34.take notes记笔记 35.how often多久一次 36.a lot of许多 37.the ability to do sth.做某事的能力 38.learning habits学习习惯 39.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40.get bored感到无聊 41.be good at在……方面擅长 42.be afraid of害怕 43.each other彼此互相 44.instead of代替而不是 二.用法集萃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1.by doing sth通过做某事 2.it+be+adj+to do sth做某事是……的 3.finish doing sth完成某事 4.what about doing sth?做某事怎么样? 5.try to do sth尽力做某事 6.the+比较近,the+比较近越……,就越…… 7.find it+adj+to do sth发现做某事 8.be afraid of doing sth害怕做某事 9.help sb(to)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10.practice doing sth练习做某事11.keep doing sth一直做某事 12.be afraid to do sth害怕做某事 13.begin to do sth开始做某事 14.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15.need to do sth需要做某事 16.remember to do sth记得做某事 17.shoot射(射着,射死等表结果) 18.shoot at(瞄准)射 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Unit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九年级政治期末试卷 粤教版

2020学年九年级第三次月考 思想品德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我们之所以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因为它() A、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是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3、“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这首脍炙人口的《北京欢迎你》,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A、计划生育 B、保护环境 C、对外开放 D、节约资源 4、“物之不齐,人之情也;同在跑道上速跑,总有一个第一。”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共同富裕,全国致富是有可能的 B、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 C、先富后富的差别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D、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5、我国要提高科技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因为() ①发展教育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③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④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在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水荒”现象。这表明()①我国水资源总量太小②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 ③我国急需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我国农村不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和渠道不正确的是() A、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意见、建议和要求 B、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C、可以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D、可以通过写大字报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8、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D、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9、2020年11月23日下午,朝韩双方发生炮战。11月28日-12月1日,美韩在黄海举行大规模军演。这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最新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篇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被后人称为“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二、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三、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四、一词多义 (1)之代词“他”如:呼尔而与之助词“的”如为宫室之美 (2)而表顺接“不译”如: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却”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表比较“比”如: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对”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五、重点词语解释 1、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 2、鱼我所欲也。所欲——所字词组(所+动词)是名词性词组,译“……的东西”。 3、如使:假如,假使。 4、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丧:丢掉。 5、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 6、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8、何加:有什么益处。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禄厚。辩通“辨”,辨别。 10、妻妾之奉。奉:侍奉。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1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13、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六、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九年级政治下册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知识点粤教版

1 / 11 思想品德九年级知识点(粤教版)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国策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1)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2)由新中国起点低、基础差的现状决定的(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 2、当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 (1)初级阶段的含义 (2)青年学生要面对的现实 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 (2)根本任务 (3)“三个有利于” 三、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 11 (5)改革开放使强国之路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地位、作用 (1)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地位 (2)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地位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3、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6、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3 / 11 5、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的方针 (2)“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坚持“一国两制”,反对“台独” 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 (1)对生产力大战的决定性作用 (2)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状况 2、教育的功能、作用及我国教育事业的现状(1)功能 (2)作用 (3)我国教育现状 3、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关键、意义 (1)含义 (2)关键 (3)意义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情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教案粤教版

《1.2 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知道非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正确认识我国实行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能力。 4、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对多种分配制度的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自主探究 1、导读提纲 (1)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些类型?它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态度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2、材料分析 阅读P1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和《1992—2011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变化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二)讲解新课 1、非公有制经济 (1)主要类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4)国家对它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 2、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它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 点拨与启发:通过示意图让学生明白: ①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为主体; ②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水平低)决定多种所有制经济。 (三)板书设计 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及其作用 1、所有制结构 (2)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及其作用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xx年12月 第二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1 配方法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的方程,根据

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或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4)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2、2、2 公式法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如果,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3.1 新时代 新要求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3.1 新时代新要求教案(新版) 粤教版 教学目标 学习作为广大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习压力的存在不可避免,其中考试压力尤为突出,也最为常见。所以教材将克服考试焦虑作为本框的最终落脚点。该框既细化了上一框中的毕业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为以后求学和就业出现的压力问题,提供了减压的办法,并为其做好了心理准备。 学生分析: 1、学生对个人前途缺乏规划,需要给予适当引导。 2、初三学生普遍面临更为沉重的学习压力,尤其是考试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中考,学生心理负担更重。对此,学生也很期望外界对他们进行压力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减压,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难点:掌握减压和克服考试焦虑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看下面的案例,就案例谈自己的看法。 1989年,一位叫周武的小学教师对该校小学毕业生的成长经历进行跟踪调查。经过10年的调查,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 淡出” 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讨论:根据你的观察,为什么会有“第十名现象”? (前几名学生往往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则是比较会学习的学生,能很好地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关系)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每一个同学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怎样创造美好的未来?这节课的学习或许对你有帮助。 二、自主学习 (一)新时代新要求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1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_____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2、国家正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_____社会。 3、新时代需要什么人才? 4、有位72岁的老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国家放宽对考生报考大学年龄限制的情况下,于xx年、xx年两次参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录取。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他所报考学校的师生。经过研究,学校特许他作为旁听生上学。 某校八年级4班学习了上述材料知识后,准备召开一个主题班会。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 (2)假如你是班会的一员,请围绕主题发表你的看法。 ((1)①倡导终身学习,争做“四有”新人。②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 指示剂 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 石蕊溶液红色蓝色 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 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 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 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 分析: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 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 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 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 糖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 分变黑 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 黑 由黄变黑 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 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最新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一 第1课诗两首 一、生字清单。 嘶哑(sīyǎ)喉咙(hóu、lóng)汹涌(xiōng、yóng)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中心思想 《我爱这土地》全诗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 《乡愁》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实物化了,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生字清单

锦幛(zhàng)荇(xìng)藻(zǎo)蘸(zhàn)憔悴(qiáo、cuì)蝼蚁(lóu、y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中心思想 这首抒情诗,用虚拟和想像的手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以及热爱祖国并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心。 四、段背记知识清单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生字清单 干瘪(biě)纤(qiàn)绳簇新(cù)笑涡(wō)绯红(fēi)淤滩(yū)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附习题)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 k y =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 k y = (0k ≠), ②1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 k y =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x k y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26.2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6.3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 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 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26.4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如下表:

粤教版政治九年级全一册重点归纳

粤教版政治九年级全一册重点归纳第一单元 课题一 1.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2)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我国当代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基本国情的作用是什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6.判断改革和一切问题成败的根本标准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以经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工作中心。 9.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10.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11.党的基本路线的作用是什么?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2.怎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3.取得各项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3.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4.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5.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7.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8.党的正确领导;9.不断坚持并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10.坚持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11.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12.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4.取得各项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改革的目的——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新时期“三最”:1.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2.最显著的成就——快速发展;3.最突出的标志——与时俱进。 课题二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外资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点: a≠0 和a=0 方程两个根的取舍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 . 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4)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2)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6 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像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 y≠,所以它的图像 x≠,函数值0 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像: (1)图像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像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像的弯曲度越大。 (2)图像的位置和性质: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像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k|(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1/2|k|)。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2|k|。

九年级政治观点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政治知识观点归纳粤教版 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3,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4,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5,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本依据。 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2,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标准。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5,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6,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8,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9,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 10,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14,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归因于):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或者问,请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巨变的奥秘。) ①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主要原因有: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④坚持基本经济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 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 二、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3,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5,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8,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9,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0,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1,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