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射孔
一种新的射孔负压设计方法

一种新的射孔负压设计方法李拥军;黄继红;刘健;熊友明;许彬;徐家年;刘冬冬【摘要】随着负压射孔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很多射孔负压值的设计方法.常规射孔负压设计方法考虑因素单一,不同的负压设计方法设计的负压值差距较大,给现场应用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在对比分析常规射孔负压设计方法优缺点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层渗透率、孔隙度、岩石力学参数、油田区块有无出砂史、套管安全压力、射孔孔眼的力学稳定性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射孔负压设计方法.新方法考虑的安全因素更全面,在新疆采油一厂应用后效果显著,8口试验井射孔后,均可自喷投产,且产能较高.新的射孔负压设计方法对油田的高效、安全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0(032)002【总页数】4页(P118-121)【关键词】射孔;负压值设计;软件;新疆油田【作者】李拥军;黄继红;刘健;熊友明;许彬;徐家年;刘冬冬【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7+.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underbalanced perforating technology, some different underbalanced pressure design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However, the factors that conventional method h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re relatively simple, so the results vary a lot with different methods, resulting in great inconvenience to feld application. So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adve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nventional methods, a new method taking many factors into account, such as reservoir permeability, porosity, rock mechanics parameter, sanding history, safe casing pressure, rock mechanic stability of bullet hole , etc. The new method takes safety factors into account more thoroughly a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one. It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No.1 Oil Production Factory of Xinjiang Oilfeld Company and remarkable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After perforation in 8 wells, these wells all can perform as fow production naturally, attending higher productivity. All of these indicate that the new method of has certain practicability.Key words:perforating; underbalanced pressure design; software; Xinjiang Oilfeld负压值是负压射孔设计中的关键:一方面要保证孔眼清洁;另一方面,负压值又不能超过某个值以免造成地层出砂、垮塌、套管挤毁或封隔器失效和其他方面的问题[1]。
油套联动转换多层段、大跨度负压射孔技术研究及推广

2017年10月油套联动转换多层段、大跨度负压射孔技术研究及推广周波(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二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摘要:多级增压起爆技术在常规油管输送射孔中已得到到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射孔夹层配接油管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射孔层位多、夹层跨度大一次性起爆的问题。
但在负压射孔中,由于负压环境的影响,多级增压起爆技术常出现增压能量不足无法正常引爆次级枪串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解决负压射孔中多级枪串一次起爆的可靠性,设计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负压射孔技术——油套联动转换多层段、大跨度负压射孔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负压环境下多级枪串的一次性起爆,同时还有效规避了减震器压缩造成测试管柱密封不严影响测试效果、以及由于减震器心轴压缩造成起爆器销钉疲劳误起爆的风险。
关键词:多级增压起爆技术;油套联动转换负压射孔;多级枪串;减震器1研究背景目前胜利油区有许多负压射孔井射孔目的层跨度较大,有的井射孔夹层夸度达到了200多米,若分两次进行施工不仅延长了施工周期,同时无形中还增加作业成本,耗时耗力。
若使用多级增压技术,又存在增压能量不足,不能可靠引爆次级枪串的风险;若使用传统的射孔枪来代替,又会出现传爆节点多、断爆风险高、工作量大、成本浪费的弊端。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技术人员开发设计了油套联动转换多层段、大跨度负压射孔技术。
2工作机理及工具配套(1)工作机理:在夹层跨度大、射孔层位多的负压射孔施工中,为了满足负压状态下一次性射开全部层位和勘探开发的要求,开发了油套联动转换技术,该技术在每级枪串上都装有独立的延时起爆系统,封隔器座封后,环空压力通过旁通、传压管经过封隔器作用到油套联动转换负压装置,通过油套联动转换负压装置的常开孔道,使环空压力通过筛管施加到每一级独立的起爆器上,起爆器起爆后进入延时状态,在延时的过程中继续升压,切断油套联动转换装置的销钉,滑套上行关闭常开孔道,打开负压生产孔道,使封隔器以下与油管连通,实现了先负压后射孔的施工环境,有效的降低了射孔压实带、污染带对储层产出的影响。
射孔介绍

4、储层岩石(污染带)
射孔就是在储层岩石中射出孔道。钻井的污染带厚 度在一米以上,严重污染的厚度范围在300~500毫米。
表皮效应:由于钻井、作业和增产措施,使井底附近
地层渗透率变差或变好,从而引起附加流动阻力的效应。
表皮系数 S:又叫井底阻力系数。是表示井的完善
程度的一个无量纲系数。
用完井半径rw与井的折算半径rc之比的自然对数表示。 即:
射无 孔电 枪缆
绳无 式枪 枪身 式
电缆射孔枪是 靠电缆或钢丝 绳送人井下的, 通过 电点火 击发。
是接在油管 柱上送入井 下的,一定 有枪身,也 称为油管传 输射孔枪。1来自有枪身式射孔枪(1)类型
按枪身 结构分 重复使用枪身 一次使用枪身
(2)应用
一次使用的枪身是在油管 传输射孔和过油管射孔时 使用的。
2、射孔残渣的污染
射孔时产生残渣,残渣包含有套 管钢材、水泥、地层岩石,残渣 呈碎屑状态存在。残渣随高速运 动的气流冲到岩石上,细小的颗 粒会进入地层的孔隙中堵塞孔隙, 使岩石孔隙度下降,造成污染。 射孔残渣在孔道中的堵塞称为杵 堵。
(4)枪身的作用:
一是射孔弹的载体,承受井筒 中的液压力,保护射孔弹不受损害, 保证射孔弹的击发。能吸收射孔时 射孔弹爆炸时的反作用力。 二是枪身可使射孔弹不与井筒中的液体 相接触,免受井筒液体的侵蚀。
2、无枪身式射孔器
(1)类型 (2)结构
可销毁式 不可销毁式
可销毁式射孔器是用链结强铝外 壳的射孔弹串联在一起,无弹架,无 枪身。射孔完将链结和射孔弹外壳丢 在井底。 不可销毁式无枪身式射孔器是一 个钢丝架,在架上固定射孔弹。
第三章 射孔工艺
射孔:就是根据开发方案的要求,采用专门的射孔工具射穿油气层部位
射孔优化介绍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射孔优化参数设计
3 压实厚度
射孔优化基础知识
美国研究认为,压实厚度大约在1.27cm(0.5in),压实程度为0.1-0.25。APIRP43试验结
果中的CFE综合反映了压实厚度与压实程度的综合影响。在已知或根据实验情况假定的一个压
射孔优化参数设计
(6)射孔液静水压力校正
射孔优化基础知识
当井底压力小于10.5Mpa时应将地面孔径、穿深乘以1.05。若井底 压力为15-24 Mpa时应将地面孔径、穿深乘以0.95。若井底压力大于25Mpa 时应将地面孔径、穿深再乘以0.95。
(7)产层套管级别和层数校正
若为N80套管,地面数据应乘以0.95;为P110套管,应乘以0.90。双 层套管时,地面孔深乘以0.6,地面孔径乘以0.85;三层套管时地面孔深乘 以0.4,地面孔径乘以0.6。
粘土绝对含量Vsh≤7%;
粘土中蒙脱石或伊/蒙混层的相对含量<10%,钻井液的pH<9; 地层水中的Ca2+\Mg2+含量占地层水总矿化度的百分含量<8%. 一般来说,若产层的条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满足上述条件,则取高值(低污染),否则取低值。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射孔优化基础知识
最佳间隙为0-13mm。若间隙为16-24mm应将地面孔深、孔径乘以0.95。若间隙大于25mm,应再 乘以0.95。 (5)下井时间和井内温度校正 常用炸药耐温、耐时曲线见下图。若超过耐温、耐时范围,应将地面孔深乘以0.95-0.85。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负压射孔作业卡枪案例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度 、渗透率 明显 下降 ,仅为 原来 的 2 1 . 9 0 ~2 8 . 0 2 。为减 小 射 孔作 业 后 对储 层 的污 染 ,解 决 射孔 时
动 态 负 压 射 孔 技 术 是 在 负 压 射 孔 技 术 基 础 上 研 究 出 的 一 种 新 的 负 压 完 井 射 孔 工 艺 技 术 , 该 技 术 是 在
一
定 较低 负压甚 至正 压 的条 件下 产生 的动态 负压 ,在射 孔 瞬间清 理孔道 内的爆 炸残 余物及 碎 屑颗粒 ,从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 版 ) 2 o l 3 年1 1 月号石油中旬刊 第 1 o 卷第3 2 期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No v . 2 0 1 3 ,V o 1 . 1 0 N o . 3 2
中得 到 了广 泛应 用 ,并 取得 了较好 的效 果 ,为了确保 射孔 后 的负压效 果 ,就需要 在井 筒 内外有 足够 大的
负压 差 。但 随着各 大 油气 田不 断加 大对 低渗透 油层 开 发力 度 ,在一 些 客观 情 况下 负 压理 想 值 无法 达 到 。
同时 ,为 了保证施 工 的安全 ,井筒 内射 孔器周 围需 要 一定 的压 力 ( 即一定 高 度 的液 柱 压 力保 证 ) ,在 一 定程 度上影 响 了负压值 的确 定和 负压射 孔效 果评价 。
具 ,该机 构 由快速开 孔器及 降压 装置组 成 。快速 开孑 L 器 的功能是 通过快 速 开孔 ,建 立井 筒 内环空 与降压 装 置之 间的通 道 ;降压装 置 的功能是 吸 收井筒液 体 ,降压 井筒 瞬时压 力 。
采气井负压射孔管柱及推广应用

采气井负压射孔管柱及推广应用作者:孙国海袁冲张广辉张伟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天然气是本世纪优质、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以其节能、环保、经济、方便的优势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我国已列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环保重点推广的新能源。
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对地层天然气的开采也随之进入了快车道。
由于天然气埋藏在地下的封闭地层中,为了对封闭地层中的天然气进行开采,可以将射孔管柱下至气层,通过射孔管柱上的射孔枪射开套管及封闭地层,以实现天然气的开采。
正压射孔易污染地层,使射孔后不能自喷生产,甚至压死地层。
常规负压射孔需要在射孔前将套管内射孔液面降低至合理负压高度,费时费力,且不适用于井筒纵向射开多产层的天然气开采。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了采气井负压射孔管柱优化结构,目前已在大港油田采油二厂地区推广应用,施工成功率达到了100%,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关键词:天然气;开采;射孔;负压射孔;推广应用;专利1 常规气层射孔1.1 正压射孔采油二厂地区气层射孔方式普遍采用正压射孔的方式。
由于该地区地层压力系数相对较低,气层压力一般不是很高,对于井筒纵向有已射开的层位的井,施工前一般采用密度大于等于1.0g/cm3的压井液进行压井,然后进行油管传输射孔作业;对于空井筒的井需要射开气层时,一般井筒射孔液为清水,且液面在井口。
相对于低压气层,也属于正压范畴。
气层正压射孔后,一般均需进行诱喷作业,方可自喷生产。
目前应用较多的诱喷方法为氮气诱喷,该方法为射孔后通过注入高压氮气将井筒射孔液排出,降低井筒液面高度,从而使井筒压力低于地层压力,达到气井自喷的目的。
正压射孔最大的缺点在于射孔后压井液易对地层造成污染,甚至压死地层。
使用氮气排液诱喷无形中增加了开采成本。
例如:庄1501井,封层、补层单采气,射孔井段1172.94-1175.94m,射孔液为清水,补孔后观察4小时,油套无压力,清水反循环洗井出口无油气显示。
油气井射孔技术探究

油气井射孔技术探究摘要】:射孔技术是油气井完井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并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巨大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油气井的增产。
国内外射孔技术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高效射孔完井技术,如聚能射孔技术,为了最大程度的沟通油气生产通道、提高产能,该射孔技术逐渐向大药量、超深穿透,多级火药装药气体压裂增效等方向发展;②可以保护油气层、完善和提高射孔完井效果射孔工艺技术,如负压射孔工艺技术、动态负压射孔工艺技术、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定方位射孔工艺技术等;③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一体化组合作业工艺,包括提高测试资料真实性的射孔与测试联作工艺、射孔与酸化、射孔与压裂等措施联作工艺等,如 DST(油气井中途测试)联作工艺、负压射孔测试工艺等;④可以提高作业安全性和效果的管柱安全性设计、施工优化设计、智能定向射孔、射孔施工过程监测和诊断等;⑤可以恢复油气井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增产措施,如射爆联作增产技术和爆燃压裂增产技术等。
射孔技术及工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改变了单纯依靠射孔器简单打开油套管的油气田开发模式,不断充实着射孔技术和工艺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关键词】:射孔技术射孔技术是油气井完井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射孔技术及其研究。
1 负压及动态负压射孔技术负压和动态负压射孔技术是通过在井筒中制造负压,射孔时利用负压形成的地层与井筒间的压力差产生快速的冲击回流,冲洗孔道附近地层和孔道内的堵塞物,清洁油流通道,使近井带地层的渗流特性更接近于原始地层,是一项较好的射孔增产工艺技术。
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极大发展,目前国内成熟的负压射孔工艺是利用管内封隔器将射孔层段隔离,然后在油管内按要求形成负压,通过压力起爆方式使油管与封隔器以下套管环空沟通,在射孔段形成负压,继而引爆射孔枪实现负压射孔。
2 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原始射孔技术是采用子弹式射孔作为穿透套管及水泥环、构成目的层至套管连接孔道的手段,但这种射孔方式的穿深有限,经常无法形成有效的孔眼,所以聚能射孔得到迅速发展。
负压射孔技术在现河高压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负压射孔技术在现河高压低渗油藏中的应用摘要:高压低渗透油藏存在着渗透率低,孔隙度小,天然能量弱,储层敏感性强,易被外来流体污染的特点,射孔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气井的产能。
而常规射孔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高压低渗油藏对油气层保护的要求,负压射孔是保护油气层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我厂成功实施35井次,平均单井日油8.1 吨/天,超过同区块同类型油藏常规射孔投产初期产量,达到了保护油气层提高产能的目的。
关键词:负压射孔低渗透油气层保护1 前言现河采油厂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孔隙度一般为15-22%,渗透率一般为10-50毫达西,且滑塌浊积砂岩,应力集中,微裂缝发育,具有双重孔隙特征。
孔喉半径小,一般为 1.4-3.5um;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砂体核部物性明显好于砂体边部,渗透率级差105,储层内部夹隔层发育。
储层以泥质胶结为主,粘土矿物含量高。
主要为非速敏,中-强水敏,中-弱酸敏,弱盐敏。
储层易受污染,且污染后难以恢复。
常规射孔方式普遍采用过压射孔,即井筒压力大于储层压力射孔,过压射孔可使井筒内的流体在正压差的作用下进入储层,一旦流体是损害型的,将对储层造成严重的伤害。
同时射开的孔眼得不到清洗,一些固相物质堵塞在孔道内,使孔眼导流能力下降。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常规射孔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高压低渗油藏对油气层保护的要求,负压射孔是保护油气层的一种重要方式。
2 负压射孔技术的基本原理负压射孔是指射孔时,井底液柱压力低于储层压力条件下的射孔,在负压射孔的瞬间,由于负压差的存在,可使地层流体产生一个反向回流,冲洗射孔孔眼,避免孔眼堵塞和射孔液对储层的损害,同时还有可能减轻压实作业程度。
因此负压射孔是一种保护储层、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的射孔方法。
负压射孔是用来得到清洁的射孔孔道,消除射孔伤害、提高产能的射孔技术。
所需的负压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性质,如渗透率和强度。
而传统意义上的负压射孔,在射孔器点火前即使井眼压力低于储层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动态负压射孔机理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是一种在射孔瞬间清理射孔孔道的新方法,其原理是在射孔器的上部或下部连接一特殊结构的快速降压机构,该机构在射孔后的瞬间打开,吸收井筒内的残余爆炸能量以及液柱压力,使井筒压力瞬间下降,产生动态负压效果[2]。
因为破损带岩石变得疏松,其强度远低于周围的岩石,一股突然产生涌流足以产生超过破损带岩石强度的张力,从而导致岩石破碎并冲走孔道中的冲塞物。
动态负压射孔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压降的大小和速度。
在动态负压射孔例子中,井筒压力一开始与地层孔隙压力平衡,然后迅速下降。
在静态负压例子中,井筒压力一开始低于地层压力,射孔引爆发射出高速气流后井筒压力迅速上升,然后开始慢慢下降,形成负压条件。
动态负压射孔过程中达到峰值压差时的张应力超出了射孔损害带的岩石强度,损害带的岩石破碎,成为松散碎屑。
岩石强度和流动强度的交汇部分表示涌流冲洗后形成的孔道宽度。
静态负压射孔中典型的缓慢压差几乎无法清理孔道。
而使用动态负压射孔,则能更好地清理碎屑[2]。
[2]Dennis B,Larry B,Lian J H,et al.动态负压射技术进展与应用[J].油
田新技术,2009,21(3):4-16.
1基本依据
国内外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态负压射孔工艺对射孔孔眼周围压实带的物性改良方而,其观点主要有2种:①动态负压射孔工艺技术之所以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小射孔损害,主要是因为射孔后在井筒内快速形成了负压差,即动态负压,使射孔孔眼产生了幅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的泄流,从而有效清除射孔污染,得到更加清洁的射孔孔眼;②起爆射孔阶段,由于岩石孔隙压力的瞬间降低导致孔道周围岩石发生剪切或张性破碎[ 11},形成了微裂缝网,提高了射孔孔眼压实带渗透率。
基于以上2种基本作用机理,对动态负压射孔技术进行研究,对动态负压射孔技术的基本机理形成了新认识,能够更合理、更全而地解释动态负压射孔技术能够形成更加清洁的射孔孔眼的原因。
i. i聚能射孔弹气体损害研究
国内外以前有关聚能射孔器射孔损害机理的研究认为,聚能射孔器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聚能射孔弹爆轰产生的金属射流在岩石表而进行造孔的同时,在射孔孔眼周围形成了一层一定厚度的压实带,该压实带具有高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征,从而严重影响了油气井产能和注入井的注入效率州。
有学者认为[11],爆轰之后的残留气体膨胀也是造成射孔损害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12]。
射孔爆轰之后,井筒压力在短短几毫秒内上升到将近65 MPa。
但是,该观点只停留在爆轰气体膨胀造成射孔损害的宏观层而,没有进一步阐明爆轰气体造成储层伤害的微观机理。
1. 2聚能射孔弹射流侵切理论
射流对靶板的侵切过程通常称为破甲过程。
该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开坑过程、准定常过程和终比过程曰。
(1)在开坑阶段,射流头部高速碰撞静比的靶而,在界而处形成高温、高压、高应变率的三高区。
从碰撞点向靶内和射流中分别传入冲击波,靶板自由而在稀疏波的作用下发生崩裂,靶板材料和射流残渣飞溅。
该阶段产生的孔深很小,形似口袋。
(2)在准定常阶段,后续射流对处于三高区状态的靶板继续进行侵切。
射流接触的靶而己经有速度,界而压力显著降低。
由于射流下降不快,侵切过程中侵切速度和孔径变化不大,基本与侵切时间无关,可以看作准定常过程,大部分孔道属于该阶段,为射流侵切的主要过程。
(3)在终比阶段,随着射流速度的逐渐降低,靶材强度影响逐渐增加。
同时由于射流速度低,扩孔能力下降,后续射流推不开前方射流与靶板碰撞产生的残渣,射流作用在残渣上,而不是作用在靶板的底部,影响了射流的侵切,从而导致射流侵切过程停止。
通过对射流造孔的3个阶段分析得出,当聚能射孔弹形成的射流不足以推开前方射流与靶板碰撞产生的残渣时,射流将直接作用于残渣上;而当此时的射流头部压力又高于地层压力时,致使射孔残渣向压实带孔道和裂缝转移,造成压实带渗透率伤害。
1. 3动态负压值的大小与初始井筒压力的关系
国外学者认为,消除射孔损害与最大动态负压和瞬态泄流直接相关,而与初始井筒压力无关叫,但是,中国学者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动态负压值的大小却与井筒初始压力密切相关[15-16]。
国外的研究结果与中国的试验结论相冲突唯一的原因就是动态负压射孔的作用机理还不够完善。
2动态负压射孔作用机理新认识
2.1井筒动态环境对减小射孔损害的作用机理
按照能量守恒原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以做功和热交换的方式进行转移。
对常规负压射孔,残余爆轰能量除了以热交换、射孔管串震荡转移少许能量之外,则主要以气体膨胀的方式对射孔液做功,使射孔液在该能量的作用下出现向地层倒流”的现象,进而将射孔孔眼中的部分射孔残渣带入地层,损害储层渗透率。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常规负压射孔是在己造成储层渗透率伤害的前提下才进行孔眼返排清洗的。
常规静态负压射孔对爆轰残余能量的消化是以被动的方式进行的。
而动态负压射孔技术恰恰相反,在爆轰射孔时,泄压腔将对残余爆轰能量起到一个主动缓冲作用,使井筒压力尽量一直处于负压状态,不会出现所谓的倒流”现象,从而延长了孔眼泄流的持续时间,有效减小了射孔损害。
动态
负压射孔井筒动态如图1所示。
除此之外,井筒动态环境还存在以下3个方而的作用机理。
(1)射孔液在环空中的高流速,改变了低能气体射流)在井筒壁上的作用点,减小了低能射流损害。
射孔弹起爆后,泄压装置同时打开,射孔液会在井筒压力或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在射孔管串上部由于环空间隙较大,所以流动速度相对较小,而在射孔管串段,由于环空间隙较小,流速可能非常大。
在射
流的终比阶段,由于射孔液的高流速会使射流靶点向下偏移,缩短了残余低能射流与射孔残渣的接触时间,不仅降低了射孔残渣侵入压实带裂缝或者孔隙的几率,而且也降低了地层流体的返排阻力,提高了孔眼泄流幅度,最大限度地将射孔残渣带出孔外,减小对压实带渗透率的损害,提高了射孔孔眼流动效率(见图2)。
(2)射孔管串与套管之间的高流速诱发了孔眼泄流。
当射孔液高速流过射孔孔眼时,会在孔眼处形成一个相对较小的负压冰力射流泵原理),增大了地层与井筒之间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泄流,较好地清洁了射孔孔眼,改善了压实带渗透率。
(3)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随着井筒射孔段初始压力增大,以上2个方而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井筒初始压力的增大,最终体现为射孔液当量密度的增加,所以随着井筒初始压力增大,单位体积射孔液质量增加,从而其重力增加,在泄压而积一定的情况下,这不仅会增大作用在低能气体射流)上的作用力,而且还会增大泄流启动加速度,增强以上2方而的作用效果。
通过以上论述,也可以解释在掏空井筒的情况下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射孔效果的原因。
掏空井筒并不意味着没有压井液存在,只不过它是以气相一空气的形式存在,井筒初始压力应为0. 1 MPa 。
2. 2射孔孔眼周围岩石物性的改变对减小射孔损害的作用机理
(1)地层流体返排清洗对减小射孔损害的作用机理。
一般情况下,储层本身含有大量的、可移动的微小颗粒(见图3)。
起爆射孔时又会粉碎部分岩石颗粒,形成压实带,使孔眼周围微小颗粒的百分含量更高(见图4)。
储层渗透率伤害概率变得更大。
动态负压射孔技术能够在井筒中快速形成负压差,使地层能量透过射孔孔眼以流体返排的形式得到瞬间释放。
在井筒与地层之间压力差增大期间,泄流流量将逐渐增大,从而对储层岩石优其是压实带)孔隙及裂缝表而的冲刷作用也不断增强,进而将侵入孔隙及裂缝内部的微小颗粒以及部分自生矿物带出孔隙,解除微小颗粒对孔喉的封堵,提高孔眼周围岩石的渗透率。
同时,将射孔孔道内的射孔残渣以分选的方式逐渐带出射孔孔道,提高了有效孔眼的个数。
(2)剪切作用形成的微裂缝网对减小射孔损害的作用机理。
在起爆射孔时,孔眼周围岩石的应力平衡瞬间遭到破坏。
在地应力作用下,使射孔孔眼周围产生微裂缝网(图5),从而大幅提高射孔孔眼周围压实带的渗透率。
地应力不平衡导致岩石出现微裂缝,直接降低了射孔孔眼周围岩石的强度,在地层流体返排清洗阶段,随着泄流幅度的持续增加,可能造成孔眼周围岩石坍塌,减小射孔压实带的厚度,增大了射孔孔眼直径见图6),从而提高了孔眼流动效率。
与斯伦贝谢公司P. Bolchover和I. C. Walton等2位专家的实验结论,即动态负压射孔使射孔孔眼扩大相当吻合。
只有从井筒能量转移和储层物性变化2个方而着手,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动态负压射孔作用机理的本质。
作用机理的主次之分与储层物性、射孔液性能、降压器械性能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