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12美术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12美术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什么是附饰美术

【答案】一方面是对实用美术相应门类的服饰和变化,另一方面又是以绘画、雕塑以及书法、班花等纯美术为创作基础。

2.简述作为符号的图像。

【答案】(1)艺术/图像具有符号的特征,但图像又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符号。我们把艺术作为符号来理解时,需要进一步了解图像与符号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柏拉图认为,由于图像依附于所指对象,是其描写对象的摹本,由此图像作为符号意指其对象,且地位低于其所指对象。

(3)也有学者指出,与一般符号不同,图像更明显地具有独立于原型的意义,而且图像可以指涉对象,但不依附于对象,图像自身具有意义例如,沃林格就认为,人工图像和自然物象具有同等的地位。

(4)从图像与对象的并列或同等地位出发,这种并列地位虽然不排斥意指关系,但也不必然包括意指关系。于是就有两种选择:一方面可以把图像与对象之间看作一种纯粹的意指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全否认这种意指关系。简言之,图像和一般符号一样,具有一种纯粹意指关系的特征,但与一般符号不同的是,图像可以指涉概念,也可以指涉一个具体的对象,这是它与一般的语言符号极大不同之处。

3.美术的创作过程

【答案】(1)产生母题和酝酿构思阶段

(2)为了实现构思进行刻画表现阶段

(3)调整修改,强化完善并完成阶段。

4.简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答案】(1)艺术创作方法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指导整个创作的最一般的原则。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艺术家主张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2)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朦胧到明晰、从零散到集中的历史发展过程。它起始于奴隶制社会初期,中经整个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后半叶达到成熟,成为自觉的、有理论体系的创作原则。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是: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精确地进行描写,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并不排斥倾向性,相反,它鼓励作家积极干预社会生活,但是它的倾向性必须通过情节和场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牵强生硬地塞给读者。现实主义也不排斥理想,相反,它要求作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揭示生活发展的规律,展望历史前进的远景。

(3)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艺术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其他创作方法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营养。即使在一些极端的“现代主义”观点看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经“过时",但艺术反映现实、反映全面社会生活这一本质特性没有改变,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立足的基础也就没有消失,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至今仍是在各门艺术领域中富有生命力的最活跃的创作方法之一。

5.形象思维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答案】形象性;逻辑性;情感性;想象性。

6.什么是美术美术,艺术的一个门类。从广义上讲——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现代设计)。

【答案】美术,也称之为造型艺术,因为美术的基本特征就是造型,如绘画用线条、明暗、色彩来塑造对象。雕塑用石头、金属、木头、泥巴等材料创造占有一定空间的静止的视觉艺术。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时犹如目睹其人、其景、其物。因此我们叫美术为造型艺术。

7.简述中国画的意境。

【答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不仅是“情景交融”,更是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以及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传说艺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8.受众与作品的关系:

【答案】(1)欣赏主体的条件

(2)欣赏对象的双重性

(3)欣赏的深化和延续

9.美术发生的必要条件:

【答案】(1)创作主体的形成,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

(2)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美术形成的要素(性质、特征):

①原创性②创造主体

10.风格的类型

【答案】(1)简约与繁丰

(2)严谨与疏放

(3)平朴与瑰异

(4)静止与运动

11.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征:

【答案】(1)民间美术更接近于物质生活用品的大众文化,更接近原始美术,保持较多的生活原型,从而具有原发性特质。

(2)民间美术具有更强的功利性意义。

(3)民间美术与民间的农耕习俗、节令习俗和人生习俗相融合,前者简直就是后者的物化形式。

(4)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工艺性特征。

12.怎样理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

【答案】艺术家的主体性,是指在艺术创作全过程中,艺术家主体起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作用。它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艺术的生产同一般社会生产不同,在于艺术创作凝聚着艺术家的个性化的因素。就创作过程而言,一件作品会呈现什么面貌,艺术家主体具有第一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艺术创作过程无法复制,艺术作品的原创性质无法复制,每一件作品都是由艺术家给予其生命的独一无二的孩子,这是任何外力难以改变的。

13.简述风格的心理学依据。

【答案】(1)沃尔夫林和李格尔主要是从形式发展的角度来讨论风格问题的,把个人的因素排除在风格的演变之外,有其局限性。

(2)贡布里希把个人对图形的心理反应放在第一位,而对泛泛而谈“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之类的概念对艺术的影响有深度的怀疑。他反对那种整体论的观点——认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会通过它的所有艺术作品甚至是一般物品显示出统一的特征。贡布里希认为,这样的一种统一风格根本不可能存在,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某种“统一”风格当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相反风格的案例。

(3)贡布里希认为,风格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二是社会竞争。他关注“名利场逻辑”对艺术的影响,虽然尚不能完全解释各种艺术现象的复杂发展状况,但其怀疑历史决定论的态度对于我们更开放性地理解艺术史发展规律是有所启示的。

14.影响意境表现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不同的艺术媒介对意境的表现具有影响。

(2)艺术家的个性、创作观念等因素也影响到意境的表现。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3)不同的文化观念也会导致意境表现上的差异。

15.怎样理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

【答案】艺术家的主体性,是指在艺术创作全过程中,艺术家主体起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作用。它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艺术的生产同一般社会生产不同,在于艺术创作凝聚着艺术家的个性化的因素,就创作过程而言,一件作品会呈现什么面貌,艺术家主体具有第一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艺术创作过程无法复制,艺术作品的原创性质无法复制,每一件作品都是由艺术家给予其生命的独一无二的孩子,这是任何外力难以改变的。

16.试述美术原作与亲笔书写。

【答案】(1)图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亲笔书写。严格意义上说,图像是不可能分毫不差的复制的——至少在传统上以手工制作为基础的图像类型中比较容易理解。美术原作不可复制,再好的复制品也不等于原作本身,本雅明把图像原作的这种独一无二性称之为“灵韵”。

(2)本雅明注意到,机械复制时代基于照片和电影的图像复制技术,正在改变艺术原作这一概念,灵韵正在消失,而人们看待艺术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但是,即使是摄影,也具有拍摄瞬间的不可重复性。

(3)在某种意义上,“亲笔书写”是图像与一般语言符号显著区别的一个特征,图像更多的是一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