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

浙江省桐乡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
浙江省桐乡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版

考生注意:1、考试范围: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至第八课

2、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注意:本大题所有答案均涂到答题卡上。)

1.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

①先于人类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

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这说明()

A.人们的世界观都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处于同等地位的

D.哲学能解释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3.当今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经受不住考验,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放松或拒绝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这说明 ( ) 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B.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5.眼见未必是实,心想未必能事成。这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正确处理()

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7.马克思主义指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劳动

D.生存环境的改变

8.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A.主观性

B.多样性

C.普遍性

D.物质性

10.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③邓小平理论④生产关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12.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这说明()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

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存在着相对静止

1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4.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15.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事例说明()

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16.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古生物学家可以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恐龙的雄姿,艺术家则把恐龙搬上了银幕,《侏罗纪公园》的上映,激发了人们对于恐龙的狂热。这体现的哲理是()A.人们可以复制恐龙B.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18. 2010年上海世博会理念是“沟通与融合、创新与进步、成就与体验、传承与未来、和谐与发展。”上海世博会之所以要强调上述理念,是因为()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按图索骥”、“纸上谈兵”这两个成语从反面启示我们,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理论观点

C.从自己的良好愿望出发D.重视个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20.近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峰会发表《宣言》,在宣言中呼吁国际社会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专家认为,新安全观的思想已不仅成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涵,也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我国提出新安全观的哲学依据是()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决定意识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子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22.“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

的。”这段话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23.实践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是指它可以把()

A.现实的存在转化为观念的存在

B.个人的活动转变为社会的活动

C.社会的活动转变为个人的活动

D.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

24.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三思而后行③.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

地之厚也④.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2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哲学上看,陶行知的这句话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6.当前,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病菌,从南亚地区一路肆虐全世界多个国家,科学家们一时还无法查清这种病毒的来源,也未能破解病毒是如何传染给人类的。这说明()①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认识某些事物②有些事物是杂乱无章的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诸多条件的制约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27.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有()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8.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网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舒已见。这说明()

A.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29.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30.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关键部分对整体有决定作用

B.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1.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训至今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下列说法中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B.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3.西藏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变的结果

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

34.胡锦涛同志指出:“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离开了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人不可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35.由于观念上的差异,人们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并不关注,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这说明()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36、简述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及其基本观点?6分

37、前一时期,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提出,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性。8分

38、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系统总结了西部大开发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并指出,西部大开发实践了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39、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鸡毛蒜皮”抓起,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养。同时,各级各部门要从“鸡毛蒜皮”的小事抓起,小家庭不悦,邻里争吵,误解引起矛盾。只有从鸡毛蒜皮小事抓起,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大家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风气,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鸡毛蒜皮”抓起?8分

桐乡一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二政治试题卷(理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