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探论

关于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探论
关于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探论

关于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的探论摘要: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实现c30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复合矿物掺合料相结合的技术配置c30高性能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字: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成本;复合矿物掺和料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he c30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the configuration c30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composite mineral admixtures combin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volume stability of concrete, and hav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water glue than the cost of composite mineral admixture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国际上对混凝土的概念已由高强度转向高性能,随着国家建设的蓬勃发展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日益扩大,而且c25~c35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仍占总供应量的80%~90%,其中c30混凝土供应量并不符合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因此,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来配置c30高性能混凝土是一项有意义的讨论。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要求 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 2、坍落度200±20mm 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 水泥:级; 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 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 掺合料: II级粉煤灰;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 ,0) 依据JGJ55-2011表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 MPa。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 ,0 = 30+× = 2、计算水胶比 (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ce =γc f ce = × = (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b = γf f ce = × = (粉煤灰掺量20%) (3)计算水胶比 W/B=αa f b/(f+αaαb f b)=、确定用水量(m wo) 依据JGJ55-2011第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选取, 取用水量为230kg。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m=190/=㎏/m3 取值m=390㎏/m3 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

依据JGJ55-2011表和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 则每立方m fo =390×=㎏/m3 取值m fo=80kg 6、确定水泥用量(m c) m c =39-80=310㎏/m3 7. 计算减水剂用量 选取掺量为%, 得:.m a1 = m b o × =㎏/m3 8、确定砂率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9、计算砂、石用量 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 m c o+ m fo + m go + m so + m wo + m a1= m cp m so βs = ― × 100% m go+m so 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拌合物质量取2400㎏/m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 m so = 900㎏/m3;m go = 920㎏/m3 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 四、试配,检验强度 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检验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按JGJ55-2011第的规定进行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试验,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 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N/mm2 水泥砂石水7天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 1 1.49 2.54 0.40 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 1 1.19 2.31 0.42 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 1 1.48 2.76 0.47 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 1 1.33 2.36 0.44 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 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 1 2.01 3.15 0.55 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 1 1.49 2.54 0.44 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 1 1.19 2.31 0.42 P.O 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 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 1 1.67 3.09 0.51 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 1 1.63 2.90 0.50 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 1 1.22 2.61 0.45 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 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 1 1.68 3.12 0.51

施工现场经常遇到混凝土塌落度的问题

施工现场经常遇到混凝土塌落度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混凝土塌落度概念: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 ⑴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⑵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二、检测方法: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三、有关规定:对于混凝土塌落度的标准规定是很不明确的。没有任何规范给予一个严格的标准,只有建议的标准。因为在混凝土施工中,不同的部位、不同的配筋率、不同的气候或者不同的施工工艺都会影响可以施工的混凝土塌落度。但总的原则是:在可以保证施工工艺和混凝土成型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混凝土塌落度。因为混凝土塌落度过大会引起很多问题,比如:对浇筑混凝土强度容易产生问题、震动棒不容易使得混凝土震捣密实、易出现混凝土离析和孔洞------- 正如以上所述,塌落度同时也受着施工工艺和施工部位的制约。比如,混凝土内配筋率很大、气温过高、运距过远、采用泵送砼------都会因为塌落度过小而无法施工的情况,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塌落度,不能过小影响施工,也不能过大影响混凝土质量。 对于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可按照《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的规定选用: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编号:PB-002 拉林铁路4标藏木双线特大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 (建高水泥P·O42.5) 二O一5年11月 中铁港航局集团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 藏木特大桥工地试验室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目的: 拉林铁路4标藏木双线特大桥C30混凝土,用于藏木双线特大桥桩基础等,混凝土要求现场施工坍落度为160~200mm,工作性能良好,易于施工。 二、设计依据: 1、施工图纸, 2、《桥涵施工技术规》 JTG/T F50-2011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三、组成材料: 1、水泥:建高水泥P·O 42.5 ,经检验,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及抗折、抗压强度等指标均符合规要求。 2、砂:加查县民发砂场,其颗粒级配、含泥量、表观密度等各项指标均Ⅱ类砂要求。 3、碎石: 加查县民发石场,其颗粒级配、压碎值、含泥量及针片状等各项指标均符合5~31.5mm连续级配Ⅱ类碎石要求。 掺配比例为( 5~16mm : 16~31.5mm = 20% : 80%。) 4、水:自来水(可饮用水) 5、减水剂:(缓凝型)。 四、组成设计参数的选定及组成材料用量的确定: 1、试配强度 根据招标文件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取σ=5MPa.

由公式f cu,0=f cu,k+1.645σ =30+1.645×5 ≈38.2MPa 2确定胶凝材料强度: 经实测,水泥28天强度为47.5MPa,因此 ?b=47.5MPa 3 根据实际经验选取水胶比0.39。 (注:αa、αb为回归系数,αa=0.53,αb=0.2。) 4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该C30混凝土要求坍落度为160~200mm,根据试拌调整选择用水量为m w=167(㎏/ m3)。当减水剂掺量为0.8%,实际试拌砼坍落度为160~200mm时用水量为m w0= 155㎏/m3。 5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m b0= m w0/(W/B)=155/0.39≈397㎏/m3 m c0= m b0×85%=397×0.85≈337㎏/m3 m f0= m b0- m c0 =397-337=60㎏/m3 符合规及图纸设计文件要求。 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减水剂用量为397×0.8%=3.176㎏/m3 6、根据试拌调整取砂率βs=40%。 7、采用质量法,假定1m3砼质量m cp=2400㎏/m3 m w0+ m c0+ m f0 + m g0+ m s0= m cp 砂石总用量:m g0+m s0= m cp-m w0-m c0-m f0 =2400-397-155=1848㎏ 砂率为βS =40%,砂用量:m s0=( m g0+m s0)×βS=1848×0.40≈739㎏

详细C30混凝土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 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σa=0.46,取σb=0.07;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混凝土塌落度要求

混凝土塌落度要求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混凝土塌落度要求 第一个问题:设计单位在蓝图上要注明砼塌落度吗 一般不会,设计单位在图纸设计的时候,只会要求砼的抗压强度,如: 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等,也会要求砼的抗渗等级,如S6、S8、S10等等,对于砼的塌落度是不做要求的,为什么,我举个例子说明就清楚了,如下: 现场搅拌砼的时候,浇筑C40的柱砼,现场测定的塌落度一般是30到 50mm,同样是C40的砼,采用商品砼的时候,测定的塌落度是160到180mm,相差这么大,怎么规定呢 第二个问题:砼塌落度是什么概念有何重要性 砼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三个主要方面,而流动性(即稠度)是指砼拌和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且均与密实的填满模板中各个角落的性能。流动性好的砼,操作方便,易于捣实、成型。流动性的大小用塌落度来表示。一般在工地现场用塌落度筒来测量砼的塌落度。 第三个问题:如何控制多少偏差内算合格 砼的塌落度一般根据砼浇筑的部位或施工工艺而有所不同,偏差一般以 20mm范围为准,具体如下: (1)基础或垫层:10mm--30mm。 (2)梁板或柱:30mm--50mm。 (3)配筋密列的结构:50mm--70mm。 (4)配筋特密的结构:70mm--90mm。 以上也仅供参考,不同的施工部位,不同的施工工艺,其塌落度是不一样的,例如:采用泵送砼,其塌落度都在160mm到180mm,有的甚至是200mm,具体要根据实验室的开盘鉴定或配合比设计通知单来控制。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配合比计算案例 某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底板设计使用C30等级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原材料选择 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水泥 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 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 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 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 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0,级配II区,含泥量 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 选用北京某公司生产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 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 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C25~C45 C50~ C55 Σ 4.0 5.0 6.0 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 (4.0.1- 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3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38.3MPa。 3、确定水胶比 (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 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 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 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综合考虑:方案1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 方案2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30%,矿粉掺量10%。 方案3为C30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25%,矿粉掺量20%。 (2)胶凝材料胶砂强度 胶凝材料胶砂强度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规定执行,对3个胶凝材料进行胶砂强度试验。也可从《规程》中表5.1.3选取所选3个方案的粉煤灰或矿粉的影响系数,计算f b。

c30砼回弹值对照表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相关: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计算: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摘要: 1.回弹仪使用方法要点: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构件的抽查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3.测区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 4.5m且另一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相邻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端部,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小于02m 3)测区应均匀分布,在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4)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5)检测面应清洁、平整。6)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4.测点:在测区范围内宜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

个回弹值,估读至1。5碳化深度值测量1)测量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2)可采用适当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未和碎屑应除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

C30P8F100常态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1、本标段工程情况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中线建管局代建项目)叶县段施工3标(合同编号:ZXJ/SG/YXD-003)位于河南省叶县境内,渠段起点桩号201+500,终点桩号209+270,包括长7.77km的渠道及沿线布置的各类建筑物18座,包括:1座河渠交叉建筑物,5座左岸排水建筑物,3座渠渠交叉建筑物,6座公路桥,2座生产桥,1座下穿通道。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合同范围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安装、通信管道采购及敷设、水土保持工程及施工期环境保护工程,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必须的临时工程或设施等。 主要工程量包括:土石方开挖约569万m3,土石方填筑约248万m3,混凝土约17万m3,钢筋约1.09万t,金结安装约578.50t,复合土工膜约63万m2。 2、气候条件 叶县段属温和地区,多年平均温度14.6℃。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其值为27.3℃;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发生在1月,其值为1.0℃。全年1月份温度最低,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1℃。7月份温度最高,平均最高温度31.8℃。 3、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 4、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混凝土技术要求 5、引用标准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5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1990 6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 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10《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 11 招标文件(合同编号:ZXJ/SG/YXD-003) 6、原材料试验结果 6.1水泥 水泥采用天瑞集团南召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水泥物理力学及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见下表2。

标准混凝土塌落筒

混凝土塌落度测试步骤 1 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人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一lO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 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及保水性。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捧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如果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3.1.4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 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3.1.5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报告内容除应包括本标准第1.0.3条的内容外,尚应报告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或坍落扩展度值。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试验完成时间:2008年09月25日设计编号:GHS1-0017 一、概述: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主要用于广东怀集至广西贺州高速公路灵峰(桂粤界)至八步段公路桥梁工程。使用部位为桥梁墩柱、台身、盖梁、护栏、涵洞盖板、搭板等。设计所用原材料均取自工地料场。 二、设计依据: 1、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3、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广贺高速公路灵峰(桂粤界)至八步段设计文件。 三、工程要求: 1、强度等级:C30普通混凝土; 2、混凝土入模坍落度:140~160mm; 3、水灰比:0.40~0.55;最大水泥用量≤500 kg/m3; 4、砂率:30%~40%; 5、碎石针片状含量≤15%,最大粒径<37.5mm,含泥量≤1%; 6、砂含泥量≤3%; 四、设计步骤: 1、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与选定 a、水泥: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螺牌P·O42.5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试验报告附后) b、砂:南丰砂场中砂,细度模数MX=2.78,含泥量1.6%(试验报告附后); c、石子:采用西莨石场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31.5mm,含泥量0.8%。(试验报告附后) d、水:河水。(试验报告附后) e、外加剂:采用山西远大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YD—1型缓凝减水剂(水剂,浓度为30%),最佳掺量经试验确定为水泥重量的2.0%,实际减水率18%。 2、配合比设计: a、基准配合比设计(001-1) ①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 (MPa) ②计算水灰比: W/C=aa·fce/(fcu0+aa·ab·fce) =0.46×42.5/(38.2+0.46×0.07×42.5)=0.49 即取 W/C=0.49; ③计算用水量: mw0按经验选取225kg/m3,掺缓凝减水剂2.0%,减水率18%,则 mw0=225×(1-18%)=184 (kg/m3); ④计算水泥用量: mc= mw0÷W/C=184÷0.49=376 (kg/m3) 该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⑤计算砂率:βs0按经验选取38%; ⑥计算减水剂用量:mj=376×2.0%=7.52(kg/m3) ⑦砂石重量,设混凝土密度为2420kg/m3。

混凝土坍落度规范_共10篇完整篇.doc

★混凝土坍落度规范_共10篇 范文一: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规程坍落度控制规程 1.总则 确保混凝土坍落度按规定方法抽检,并符合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 2.职责 2.1生产站负责出站的坍落度自检、规定范围内的调整。 2.2生产站试验室主任负责出站坍落度的监督管理,可授权技术员负责出站坍落度的调整、修正及抽检。 2.3生产部外调度负责入泵坍落度的监督管理。 3.控制规程 3.1生产站试验工每日测砂含水率两次。 3.2每个工地开盘时,技术员调整坍落度至符合生产配合比和该工程技术交底的要求。 3.3技术员调整坍落度至符合要求后,操作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5kgm3的规定范围内增减用水量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超过上述范围需通知技术员。技术员根据情况可做骨料含水调整,可在±10kgm3的规定范围内增减用水量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超过上述范围应及时通知试验室主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查找原因。用水量调整超过10kg并找不到原因时,试验室主任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当用水量调整大于±5kgm3时,操作工需在“搅拌站用水量调整记录”上做好登记并由调整人签字认可。 3.4搅拌楼操作工和技术员要坚持混凝土目测自检,防止出现较大的差异。

3.5试验工应按规范取样和测量坍落度,并在“混凝土取样记录”上做好记录,交技术员签字认可。 3.6新进水泥时,材料员检测水泥温度,若温度高于65摄氏度,应立即通知该站试验室主任,由试验室主任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7混凝土到达工地后,浇注方量在1000m3以下的按100m3抽检坍落度一次并记录。浇注方量在1000m3以上的按200m3抽检坍落度一次并记录。 3.8泵工交泵票时,将“施工现场情况记录表”交泵送队办公室。 3.9若入泵坍落度小于180mm且不满足施工要求时(管出口处混凝土无流动性),由外调度决定后掺外加剂的掺加和掺量(外调度不在时由泵工决定)。具体实施办法见《后掺外加剂管理制度》。处理后仍不 能满足施工要求,则返车回站调整。若混凝土入泵坍落度等于或大于200mm时,严禁加入后掺外加剂。若确有特殊情况或特殊施工要求,经试验室主任通知或经施工方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后,外调度或泵工可按要求实施。连续三车掺入后掺外加剂,外调度(泵工)应及时通知技术员相关情况。试验室主任和技术员分析原因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混凝土车号通知外调度。外调度对调整后的混凝土进行监测直至坍落度合乎要求。 3.10一般情况下,C50及以下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不应超过210mm,C50及以上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不应超过230mm。

高速公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9-2003 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二、仪器设备 1.单卧式搅拌机 2.混凝土振动台 3.电子天平精度0.01g 4.电子秤精度1g 5.电子秤精度10g 其他:铁盘、铁铲、水桶、烧杯、坍落度筒、捣棒、钢尺、镘刀等。 三.原材料情况 四、计算配合比 1.设计使用部位及要求 1)配合比使用部位:桥涵工程(承台、系梁、搭板、护栏、座板等)、

隧道工程(电缆井盖、盖板、挡水块、超前支护等)。 2)设计强度等级:C30 3)坍落度:140-180mm 2、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标准差取σ=5.0MPa,计算配制强度(f cu,0): f cu,0≥f cu,k+1.645σ=30+1.645×5.0=38.2MPa 3.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1)计算水灰比 粗集料采用(5-25)mm碎石,强度回归系数αa值取0.53,αb值取0.20,无水泥28天抗压强度统计取:f ce =γc f ce,g=1.16×42.5=49.3 MPa。胶凝材料28天抗压强度取:f b=γfγs f ce =1.00×49.3=49.3MPa W/C=(αa* f b)/(f cu,0+αa*αb*f b) =(0.53×49.3)/(38.2+0.53×0.20×49.3)= 0.60 根据施工水平、当地原材料情况、混凝土使用环境、混凝土结构设计年限的要求;为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W/C取:0.49。 2)、确定每方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材料用量 a.根据确定的坍落度及当地原材料特性和施工水平单位用水量为m wo=238kg,马贝SX-C16减水率为29%,混凝土用水量 m wo=m wo(1-β)=238×0.71=169 kg/m3,;根据外加剂掺量0.9%,按现场实际情况取180kg/m3。 b.选定水泥用量:m co=m wo/W/C=180/0.49=367 kg/m3 c.减水剂的掺量0.9%:m ao=m coβa=367×0.009=3.30 kg/m3

混凝土塌落度的概念及标准

混凝土塌落度 一、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二、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三、(1)混凝土原材料影响,沙河水洗砂由于存料时间和批次不同,含水量不稳定,且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时局限性较大,粗骨料一般情况含水量比较稳定,但有时也会变化,原因是骨料厂多

为开敞式存放,在雨后骨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拌制混凝土时骨料吸水率不同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同程度的偏差。 (2)机械和搅拌时间影响,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会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3)混凝土搅拌机械计量系统误差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混凝土配和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并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得出来的,任何一种材料由于计量不准确,都会使单位内材料比表面积发生变化,材料比表面积变化越大,坍落度经时损失也越大。 (4)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影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混凝土熟料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水份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皮带运输机、串筒还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重要原因。 (5)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影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熟料到达仓面内的时间越长,会因为发生化学反应、水份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迅速减少造成坍落度损失,特别是混凝土暴露在皮带运输机上时,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较大,水份蒸发迅速,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最大。根据实际测定当气温在25℃左右时混凝土熟料现场坍落度在半小时内损失可达4cm。

塌落度试验规范要求

塌落度试验规范要求 篇一:试块取样标准和制作方法及塌落度检测 试块取样标准和制作方法 (一)现场搅拌混凝土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制约》(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渡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渡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和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制约》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举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渡、钢筋保护层厚渡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进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渡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举行强渡试验。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渡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一般情况,温渡取当天的平均温渡。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给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按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组相同的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 3、对于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混凝土坍落渡检验的试样,每100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pdf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c30P6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P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夏季) 一、设计要求 1、泵送C30P6抗渗混凝土 2、坍落度180±20mm 3、与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 水泥:P、O42、5级; 砂:混合中砂,属Ⅱ区颗粒级配; 碎石贾峪5~25mm连续粒级; 掺合料: II级粉煤灰; 掺合料:S95级。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膨胀剂: 水:地下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 ,0) 依据JGJ55-2011表4、0、2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5、0 MPa。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 ,0 = 30+1、645×5、0 =38、2MPa 2、计算水胶比 (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ce =γc f ce = 1、16 × 42、5 = 49、3MPa (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 f b = γf f ce = 0、74×1、0×49、3 = 36、48MPa(粉煤灰掺量21%,矿粉掺量18%) (3)计算水胶比 W/B=αa f b/(f cu,0+αaαb f b)=0、53x36、48/(38、2+0、53x0、20x36、48)=0、46 3、确定用水量(m wo)

依据JGJ55-2011第5、2、1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5、2、1-2选取, 取用水量为210kg。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75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m bo =175/0、46=380、4㎏/m3 取值m bo =380㎏/m3 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 依据JGJ55-2011表3、0、5-1与5、1、3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 则每立方m fo =380×0、21=79、8㎏/m3 取值m fo=80kg 依据JGJ55-2011表3、0、5-1与5、1、3的规定矿粉掺量取18%, 则每立方m fo =380×0、18=68、4㎏/m3取值m fo=70kg 6、确定水泥用量(m c) m c =380-80-70=230㎏/m3 7、计算减水剂用量 选取掺量为1、9%, 得:、m a1 = m b o ×0、019 =7、22㎏/m3 8、计算膨胀剂用量 膨胀剂用量= m boβP=380×6%=23㎏/m3 9、确定掺膨胀剂后胶凝材料用量: m c o=230-230×0、06=216 kg /m3 m fo=80-80×0、06=75 kg /m3 m fo=70-70×0、06=66kg /m3 10、确定砂率 依据JGJ55-2011第5、4、2、3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5%。 11、计算砂、石用量 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 m c o+ m fo+m膨+ m go + m so + m wo + m a1= m cp m so βs = ― × 100% m go+m so 依据JGJ55-2011第5、5、1的规定,拌合物质量取2400㎏/m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 m so = 830㎏/m3;m go = 1015㎏/m3 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5MPa fcu.k为30MPa 由fcu.o≥30+1.645×5 ≥38.2(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 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 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a a为0.46 a b为0.07 f ce为1.13*32.5=36.7MPa 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 wo): 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 Mco=185/0.43=429kg 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1250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碎石 429:185:536:1250 1:0.43:1.25: 2.9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 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 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463:185:526:1226=1:0.40:1.136:2.65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6:4.24:12.04:28.09kg; 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1.2:4.48:12.04:28.09kg。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 水泥:水:砂:碎石 10:4.3:12.5:29.1kg 1:0.43:1.25:2.91 429:185:536:1250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