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室心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医院手术室心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一、概述

(一)心脏手术的剖胸途径

多采用正中胸骨锯、劈开,也可选用右侧、左侧、双侧或胸腹联合切口(主动脉瘤)。

心脏位于中纵隔,心包腔是个密闭的腔。贴在心脏及大血管表面一层为脏层心包,另一层为壁层心包。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液体,跳动时起润滑作用。整个心包呈圆锥形,底部坐在膈肌上面。心包的返折在心脏大血管起始部和左房后壁的一小部分。整个心脏完全埋在心包内。心包返折处在心脏外科有意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完全被心包包裹形成一个大血管鞘,此鞘后方为左右贯通的窦统称为“横窦”心脏手术可在此处下钳,阻断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

正中胸骨劈开切口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冠心病外科。

手术体位:仰卧位,平肩置海绵垫一块。于正中线将胸骨全部劈为左右两半。因胸骨前方缺少肌肉组织,血运也较差,为减少胸骨感染与不愈合的机会,部分术者将皮肤切口设计成弧线形,与胸骨正中劈开切口错开,以减少伤口并发症的产生,现已很少有人使用。胸骨劈开线的正后方,为右侧胸膜的返折部,在劈开时易撕破胸膜。

左侧开胸:经左侧第四或第五肋间(同胸外科开胸方法)。

(-)手术类型

1切开右房,房缺、心内膜畸形(原发型)、膜部室间隔缺损、肺静脉畸形引流、心腔黏液瘤、三尖瓣成形。

2.切开右室,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心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

3.切开肺动脉,肺动脉狭窄、重症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室缺。

4.切开主动脉,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

5.切开左室,室缺、左室壁瘤。

6,切开左房,左房黏液瘤、三房变异、二尖瓣置换/成形。

(三)建立体外循环注意事项

1游离上、下腔静脉时防止出血。

6.肝素用量一定要准确。

7.主动脉插管防止插到夹层,固定要确切。

8.上下腔插管粗细、深浅要适宜。

9.左房插管时,防止带入气体。

10阻断升主动脉时要准确。

11上下腔静脉缝合结扎线要牢固。

12停跳液的回收(钾比正常人多四倍)。

13腔静脉管如果有气体时处理方法为注入0.9%生理盐

水。

14.升主动脉如有气体时(停机排气)夹主动脉钳或松钳时张力不要高,减循环量。

(四)生物瓣膜处理法

1.用200〜30OnII生理盐水漂洗3〜5min,共4次。洗涤完成后将瓣置入生理盐水中浸泡备用。

2.将瓣膜附带物送培养。

3.将持瓣器夹好生物瓣膜准备植入。

4.在缝瓣的过程中需向瓣膜淋洒生理盐水保持瓣膜湿润,以避免瓣膜干裂。

(五)修补材料的选择

1.涤纶片,主要用于修补心内缺损,如:房缺、室缺、房室通道,矫正右室双出口时作心内通道。

2.自体心包,修补房缺、部分型房室通道、大血管转位的房内分流术。

3,牛心包片,用戊二醛保存的牛心包主要用来加宽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

4.带瓣或不带瓣涤纶人工血管,预凝后可用作心脏与大血管间的外通道。

(六)附:常见心脏病英文缩写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actusarteriosus,PDA

房间隔缺损:atria1septa1defect,ASD

室间隔缺损:ventricu1arsepta1defect,VSD

二尖瓣狭窄:mitra1stenosis,MS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1regurgitation,MR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stenosis,AS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va1veregurgctation,AR大动脉狭窄:coarctationofaorta

肺动脉狭窄:pu1monarystenosis

心内膜塾缺损:eno1ocaro1ia1cushiondefect,ECD法洛四联症:tetra1ogyoffa11ot,TOF

单心室:sing1eventric1e

完全大血管转位:comp1etetranspositionofthe

预激综合征:WPW

冠脉搭桥术:CABG

右心室出口综合征:DORV

肺动脉高压:PH

二、房缺、室缺修补术(ASD、VSD修补术)

(一)ASD

1分型为五种: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中间偏下型、中间偏上型。因左房压高于右房,故心房内血液自左向右分流。对分流量达肺循环量40%以上者且还有症状,均应手术治疗。防止肺小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顽固性心力衰竭。

2.心音:有第二音分裂(与呼吸有关)。

3.杂音:肺动脉区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三尖瓣区吸气时舒张期杂音。

(二)VSD

1.分型为四种:流出部缺损、流入部缺损、围膜部缺损、肌部缺损。室间隔缺损是室间隔在胚胎时未完全闭合遗留的缺损,致使左右心室之间存在的异常交通。因左室压力高于右室,故分流方向为左到右,造成肺循环血流量增加。缺损大者,则产生肺动脉压力升高。

2.心音:可有第二音分裂或第三心音。

3.杂音: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二尖瓣区短促舒张期杂音。

(三)手术切口

1流出部:肺动脉。

4.流入部、膜部:房间沟平行的右房。

5.肌部:右室。

(四)手术物品准备

1常规物品准备

(1)敷料包:心脏包、手术衣、中单。

(2)器械包:心脏器械包。

(3)一次性物品:吸引器皮管、手套、电刀、11号刀、15号刀、皮刀、冲洗器、骨蜡、手术贴膜、伤口贴膜、胸腔闭式引流

瓶、胸管、1号线、4号线、7号线、速即纱。

2.特殊物品:心脏加、胸骨锯、骨蜡、钢丝、冰袋、无损伤针、垫片、束带、8#尿管。

(五)手术步骤及配合

1.常规正中劈开胸骨

(1)皮刀、电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

(2)长板或片钩解剖胸骨后。

(3)胸骨锯劈开胸骨,骨蜡止血,双甲钩暴露切口。

2.小开胸器牵开,暴露心包。

(1)剪刀打开心包,纱球钝性分离。

(2)7x17圆针4号线固定心包。

(3)大开胸器充分暴露术野。

3.心外探查。

4.游离上腔静脉(解剖剪、无损伤镶、大直角、15号刀、静脉半阻断钳、大套管、束带),在上腔静脉与肺动脉交叉处游离。

5.游离下腔静脉(剪刀、肾蒂钳、无损伤镶、15号刀、束带、大套管、半阻断钳)。腔静脉和右下肺静脉间游离。

6.缝主动脉荷包(6x14无损伤双头针、两针,蚊氏钳、小套管、无损伤镶、剪刀)。在升主动脉近心包返折处缝两针。

7.游离主动脉(剪刀、无损伤镶、长弯钳、直角钳、肾蒂钳、8号尿管、普通弯血管钳)。

8.灌注管缝荷包(6x14无损伤线单头针)。在主动脉插管

荷包线下方约15cm。

9.注射肝素液3mg∕kg(12号针头、20m1空针、无损伤镶、从右心耳注入)。

10.插管

(1)主动脉插管(主动脉管、11号刀、生理盐水、白线绳、湿纱垫、组织钳)连接管。

(2)上腔插管(上腔静脉管、心耳钳、剪刀、无损伤镶、7号线结扎)。

(3)下腔静脉缝荷包(6x14无损伤线双头针、无损伤镶、钳、小套管、蚊氏钳)。

(4)下腔插管(备下腔管、11号刀、7号线)。

(5)右心引流缝荷包(5X12无损伤线双头反针带垫片、直蚊氏夹垫片、11号刀、小套管、7号线、左心引流管)。

(6)在右上肺静脉处缝荷包。

I1阻断:横窦用升主动脉钳阻断、上下腔静脉分别阻

断。冰盐水,冰盐水纱垫。

12.切开心脏(15号圆刀、剪刀、心内拉钩、心内探查、直角钳)。

13.备补片、缝合针、4x12无损伤线单头针缝牵引线、5X12无损伤双头针带垫片修补或4-0血管缝合线连续缝合修补缺损、多把蚊氏钳。

14.缝合心脏(5X12、6X14无损伤线单头针、4-0血管缝合

线)。

15.排气(排气针头无损伤线缝扎5x12)在心室表面插入排气针头。

16.拔上腔管、左心管、主动脉管(7号线结扎、6X14无损伤线健扎止血、直角钳)。

17.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量的13〜1.5倍)止血。

18.缝合心包:安放心包、胸腔引流管各一条,22号刀、三角针、7号线、引流管粗细根据病人而定。

19.关胸骨:胸骨钢丝5〜6根、针持、牙血管钳、钢丝剪、粗针持。

20.冲洗、清点物品、逐层关胸、10X28角针7号线缝合肌肉2层、皮下皮肤1号线。再次清点物品。包扎伤口。

心脏外科手术巡回护士的配合要点

心脏外科手术巡回护士的配合要点 心脏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手术,而巡回护士在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巡回护士需要与整个手术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下面将介绍心脏外科手术巡回护士的配合要点: 1. 提前准备:巡回护士应提前熟悉手术器械、设备和药物,并确保它们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需要检查所有必要的设备,准备好备用品,并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无菌。 2. 与团队沟通:巡回护士需要与手术团队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手术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可能的风险。他们应与主刀医生、麻醉师和其他护理人员协调配合,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3. 协助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需要准备和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设备,确保它们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在手术中,巡回护士应随时准备好递送所需的器械,并及时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械。 4. 确保无菌环境:心脏外科手术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巡回护士负责监督手术室的无菌操作。他们需要确保所有人员佩戴洁净的手术衣、手套和口罩,并定期更换手术台上的无菌巾。 5. 处理突发情况:巡回护士应随时保持警惕,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做好准备。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急救设备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并能

迅速响应并处理紧急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6. 记录和报告:巡回护士应及时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手术器械使用情况、出血量、药物使用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等。他们还需要及时向主刀医生和其他团队成员报告手术进展和患者状况的变化。 7.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需要协助团队完成术后清理和整理工作。他们应确保手术室环境的再次消毒,并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器械和废弃物。 8. 管理和安全措施:巡回护士需要遵守手术室的管理规定和安全措施。他们应确保手术室内的设备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和感染的发生。 9. 持续学习:作为专业护士,巡回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应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手术技术和护理理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心脏外科手术巡回护士的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和复杂的任务,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通过与主刀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巡回护士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分析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开展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 机筛选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将所 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两组进行护理研究,组别主要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分别有25例,给予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配合,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护理后两组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获得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手术期间所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最终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指标数据差异性经计算后显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手术效果,增强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患者手术期间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作用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oper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Methods: random screening on June 6, 2018 - December 2020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50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rdiac surgery, all patients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grouping nursing research is p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mainly includes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mber of cases in each group with 25 cases respectively, to control the operating room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to cooperate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nursing effect will eventually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dex of two groups of contrast,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effect is ideal,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and compliance of patients received a significant boost, patients with adverse events happened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is lighter, finally the patient and family to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is higher, two groups of index difference after calculating the data display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room

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讨论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固定胸腔引流管、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质,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滑脱。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护理配合 随着近年来心血管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小切口心脏手术渐趋盛行。小切 口心脏手术的特点是切口美观、隐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愈合好、畸形少、费用少等。但由于切口小,术中术野显露较差,术前应明确诊断,严格掌握 手术指征,同时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技能也提出较高要求。本文以右腋下小切 口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为例介绍手术护理配合。 1 主要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1.1手术前准备摆放体位后,协助医师正确粘贴体外除颤板。切口周围皮肤 消毒范围为: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按照胸部侧卧 位切口手术铺巾法建立无菌区域。 1.2主要手术步骤 1.2.1右前胸切口:即取右侧腋中线第二肋交点与腋前线第五肋间交点连线行 约5cm切口,于腋前线第四肋进胸。传递22#大圆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 织及肌层,传递侧胸撑开器暴露切口。 1.2.2建立体外循环:传递无损伤镊、25公分解剖剪剪开心包并传递圆针慕丝线固定心包。传递血管游离钳游离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并在主动脉根部作荷包 缝合,插特定制作的长形带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于右心耳部作荷包,并切开心 耳插上腔静脉引流管;于右房壁作荷包缝线,切开后插下腔静脉引流管。体外循 环开始后,阻断升主动脉并于主动脉根部注人冷停搏液。 1.2.3传递无损伤镊及无损伤剪,切开右心房,暴露房间隔缺损。 1.2.4修补房间隔缺损:如缺损较小,传递不可吸收缝线予以直接缝合;如缺 损较大或位置比较特殊也可使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缺损。 1.2.5关闭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传递三角针慕丝线固定,传递无损伤 缝线缝合并关闭心包,传递慕丝线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置为手术患儿包扎伤口,及时加盖棉被进行保温。检查手术患儿 受压侧眼睛、耳朵、各处骨突部位以及悬吊的上肢,及时发现皮肤发红、破损等 异常情况。固定胸腔引流管、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质,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滑脱。协助麻醉师、手术医生小心谨慎地将手术患者转 移至监护床上,转运途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围手术期特殊情况及护理 2.1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在儿时接受手术,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工作: 2.1.1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访视:对手术患儿关心爱护、态度和蔼,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家长和手术患儿的紧张,取得理解和配合。全面了解手术 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基础生命体征、皮肤准备情况、备血、配血和手术方案等。做好护理计划,儿童术前禁食10小时,婴幼儿禁食2小时。 2.1.2手术间及物品准备:手术间温度要保持恒定,对于l0kg以下以及术中需要深低温降温的手术患儿,术前应在手术床上铺好变温毯,以便降温或复温时使用。l0kg以下的手术患儿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液体人量。准备好摆放体位时所需 的适合患儿身高体重的体位摆放辅助用品。准备好适合小儿皮肤的消毒液,一般

心胸外科手术配合

心胸外科手术配合 房间隔缺损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热情耐心的对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充满信心的接受手术,告之患者进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钱等物品,并交给其家属保存。 2.物品准备心脏基本器械,涤纶补片,涤纶编结线,4-0滑线, 无菌生理盐水冰块,胸骨锯,钢丝,骨蜡 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体外循环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 四手术切口:胸骨正中切口 五手术配合步骤

六手术中注意事项 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热情耐心的对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充满信心的接受手术,告之患者进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钱等物品,并交给其家属保存。 2.物品准备心脏基本器械,涤纶补片,涤纶编结线,4-0滑线, 无菌生理盐水冰块,胸骨锯,钢丝,骨蜡 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体外循环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 四手术切口:胸骨正中切口 五手术配合步骤

室间隔缺损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热情耐心的对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充满信心的接受手术,告之患者进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钱等物品,并交给其家属保存。 2.物品准备心脏基本器械,涤纶补片,2-0或3-0涤纶编结线,4-0滑线, 无菌生理盐水冰块,胸骨锯,钢丝,骨蜡 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体外循环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 四手术切口:胸骨正中切口 五手术配合步骤

建立体外循环的基本步骤及手术配合

胸外科手术配合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2.物品准备胸科基本器械,吻合器,闭合器,荷包钳,荷包线,可吸收线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三手术体位:右侧卧位 四手术切口:后外侧切口 五手术配合步骤

心脏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心脏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内容摘要:心脏移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我院已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更好地发挥护理配合作用,现将我院12月开展心脏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心脏移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我院已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更好地发挥护理配合作用,现将我院12月开展心脏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主诉:患者劳累后胸闷、心慌余入院。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收住入院。于11月13日住院治疗,12月9日行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对症治疗,积极寻找“O”型心脏供体,于12月9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抗排斥反应等治疗,术后12天折线,于1月8日出院;患者出院时体温正常、精神佳、食欲好,自行下床活动,生活基本自理。 2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术前访视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沟通,解除其焦虑,对手术建立信心,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手术方法,准备足够的物品,检查除颤器、电动胸骨锯等仪器,保证术中使用。

2.2手术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 (1)心理护理:心脏移植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此缺乏了解,对手术存在疑虑;因此,巡回护士在术前1日到病房访视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手术体位及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和成功率,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 (2)麻醉配合:开放外周静脉,协助麻醉医生做好麻醉前准备和动、静脉穿刺工作,连接好输液三通管,保证术中输液通畅及麻醉药物的应用。 (3)体位:手术体位为仰卧位,胸骨正中稍垫高;要求摆放好体位垫,拉平床单,防止皮肤压伤。 (4)仪器管理:连接并检查各种仪器,保证术中使用。 (5)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手术进程,了解术中情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2.2手术步骤及配合为减少供心缺血时间,必须密切配合和衔接供体与受体的手术步骤,供心手术组开胸检查,排除心脏挫伤,合并畸形以及后天性的心脏病,认为供体心脏能满意地用于移植时,受体进行麻醉诱导,供心送达手术室后立即实施移植。 (1)供心修理:供心取出后立即放入盛有4℃生理盐水的无菌容器,并倒入冰屑以维持温度,接好冷心停跳液,修剪供心并保留供心肌活检。 (2)建立CPB:已知供心质量符合要求后开始受者手术。开胸步骤及建立CPB与心内直视手术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无名动脉基部双重荷包缝线、插主动脉管;右房与上下腔静脉交界处分别缝荷包插腔静脉管,建立CPB。

心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节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 第三节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护理常规 第四节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护理常规 第五节法洛氏四联症矫正术护理常规 第六节瓣膜置换术护理常规 第七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常规 第八节主动脉夹层手术护理常规 第九节心脏移植手术护理常规 第十节心包、纵膈引流的护理 第十一节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 第一节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 见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解各种治疗护理的目的、意义及方法、手术方式、麻醉相关知识;说明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说明术后留置各种管道的意义,减轻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手术。 3. 饮食护理一般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宜少食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术前8~12h禁食,禁饮6~8小时。 4. 心功能维护改善心功能,持续或Bid氧气吸入2~4L/min,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有合并并发症者,积极治疗。 5. 呼吸道准备预防或控制上呼吸道感染,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1~2天训练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术前两周戒烟酒。

6.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术前1天肠道准备、配血、药物过敏试验、沐浴、洗头、剪指(趾)甲,更换清洁衣裤、进行手术部位标记等。 7. 术日晨准备 (1)测量T、P、R、BP。 (2)皮肤准备:清除手术区域毛发和充分清洁手术野皮肤。皮肤准备范围: ①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 ②右进胸切口:右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右腋下、上从锁骨水平线至剑突下; ③介入切口:下腹部及会阴部包括脐孔。 (3)其他:患者准备好生活用品交至监护室护士,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等;准备手术需要的物品,将病历、胸片、胸引瓶、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 ~ 1 / 16 ~ 二、术后护理 1. 见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心理护理患者清醒仍带气管插管者注意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及指导,用肢体语言安抚患者,减少其紧张及恐惧的心理,及时告之手术效果,以取得配合。 3.卧位护理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50°并协助其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肢体,利于引流及排痰,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发生。 4.饮食护理拔除气管插管后4~6h后适量饮水,后从流汁逐渐过度到普食,少量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机械通气>24h者,遵医嘱予以鼻饲。 5.管道护理保持气管插管、胃管、尿管、各输液管、测压管及引流管通畅并妥善固定。严密观察心包、纵膈、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尿液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CVP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气管插管病人根据两肺呼吸音情况实施按需吸痰。

医院手术室心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医院手术室心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一、概述 (一)心脏手术的剖胸途径 多采用正中胸骨锯、劈开,也可选用右侧、左侧、双侧或胸腹联合切口(主动脉瘤)。 心脏位于中纵隔,心包腔是个密闭的腔。贴在心脏及大血管表面一层为脏层心包,另一层为壁层心包。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液体,跳动时起润滑作用。整个心包呈圆锥形,底部坐在膈肌上面。心包的返折在心脏大血管起始部和左房后壁的一小部分。整个心脏完全埋在心包内。心包返折处在心脏外科有意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完全被心包包裹形成一个大血管鞘,此鞘后方为左右贯通的窦统称为“横窦”心脏手术可在此处下钳,阻断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 正中胸骨劈开切口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和冠心病外科。 手术体位:仰卧位,平肩置海绵垫一块。于正中线将胸骨全部劈为左右两半。因胸骨前方缺少肌肉组织,血运也较差,为减少胸骨感染与不愈合的机会,部分术者将皮肤切口设计成弧线形,与胸骨正中劈开切口错开,以减少伤口并发症的产生,现已很少有人使用。胸骨劈开线的正后方,为右侧胸膜的返折部,在劈开时易撕破胸膜。

左侧开胸:经左侧第四或第五肋间(同胸外科开胸方法)。 (-)手术类型 1切开右房,房缺、心内膜畸形(原发型)、膜部室间隔缺损、肺静脉畸形引流、心腔黏液瘤、三尖瓣成形。 2.切开右室,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心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 3.切开肺动脉,肺动脉狭窄、重症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室缺。 4.切开主动脉,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 5.切开左室,室缺、左室壁瘤。 6,切开左房,左房黏液瘤、三房变异、二尖瓣置换/成形。 (三)建立体外循环注意事项 1游离上、下腔静脉时防止出血。 6.肝素用量一定要准确。 7.主动脉插管防止插到夹层,固定要确切。 8.上下腔插管粗细、深浅要适宜。 9.左房插管时,防止带入气体。 10阻断升主动脉时要准确。 11上下腔静脉缝合结扎线要牢固。 12停跳液的回收(钾比正常人多四倍)。 13腔静脉管如果有气体时处理方法为注入0.9%生理盐

手术室护理的术中术后配合

手术室护理的术中术后配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医疗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在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如何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手术室术中和术后配合便成为广大医务工作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广大手术患者所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便针对手术室护理的术中和术后配合进行简单的科普,现报道如下。 1.手术 1.1 手术的概念

手术是现代医学治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治疗手段,医生通过各类医疗器械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切除和缝合等治疗,便可有效进行患者体内病灶的移除和破损部位的修复,从而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保障。 1.2 手术室的概念 顾名思义,手术室便是为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场所,其是各级医疗机构中重要的技术部门。 1.3 手术室护理 1.3.1 手术室护理的概念 从上文可知,手术室是为手术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场所,那么手术室护理便是在手术过程中,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治疗流程,对手术患者进行身心健康照料、生命体征监控、配合手术室医师进行手术操作,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的护理过程。 1.3.2 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方式,绝大多数手术治疗均需要对患者的正常组织进行切割,故广大手术在治疗前往往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存在势必会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紊乱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又会对手术患者的术中配合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会增加手术风险,甚至会造成手术成功率的降低。因此,通过手术室护理的方式安抚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监控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手术流程的配合工作,便可有效促进手术风险的降低,能够提升手术成功率,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保障和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 1.3.3 手术室护理配合 对于手术室护士而言,默契的护理配合是保障手术效果的重点,这是因为护理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手术时间的长短和手术风险的高低,通过默契的手

心脏手术护理常规

心脏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护理诊断 (1)焦虑与不适应住院环境、不了解疾病性质和手术必要性、缺乏 手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及担忧经济状况等有关。 (2)恐惧与担忧疾病预后、并发症等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术前准备方面的知识。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不佳、慢性疾病的持续消耗有关。 (5)睡眠型态紊乱与不适应住院环境、担忧疾病预后有关。 2、护理措施 (1)了解病人健康情况了解生命征、心肺功能,协助做好术前检查。 (2)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情绪、心理状态,对病人、家属进行相关 健康宣教。指导病友间的良性沟通,取得病人合作。 (3)术前介绍 ①鼓励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 ②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拟行手术、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手术切口; 讲述各种管道的重要性与作用。如胸腔引流管、心包纵隔引流管、 尿管、输液管道、监测仪器,讲述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取得病 人的配合。

③讲解术后呼吸机的使用,停机后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深呼吸、有效咳痰及肺部物理疗法。 ④指导病人保持口腔卫生、戒烟、戒酒。 ⑤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活动,练习床上 排尿。 (4)营养支持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禁服人参; 如有心衰、水肿明显者应给予低盐饮食。 (5)活动与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预防血栓脱落或缺氧导致心梗发生; 心衰、水肿明显者应绝对厨床休息。保证较好睡眠,注意预防感冒,确保手术如期进行。 (6)吸氧,对心功能较差者可给予低流量(2~3L/min)吸氧1h,每天2次,以利于改善病人各器官的慢性缺氧情况。 (7)术前1天 ①测量体温每天4次。 ②做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并记录。③遵医嘱备血。 ④手术野皮肤准备,行卫生处理。 ⑤肠道准备(果导2片口服),并测量身高、体重。⑥停止术前医嘱。 ⑦观察病情。如有感冒、咳嗽、发热、皮肤感染、女病人月经来潮 及时通知医生。⑧通知病人术前12h禁食,4h禁水。⑨术前晚根据 病人需要,服用镇静药。 (8)术日晨

心脏破裂急救手术的规范化护理配合(全文)

心脏破裂急救手术的规范化护理配合(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破裂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心脏破裂患者30例作为干预组,2002年1月~2005年12月心脏破裂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规范化手术护理配合,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巡回护士、洗手护士与麻醉师、手术者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心脏破裂;手术配合;护理 心脏破裂患者病情复杂,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1]。医护人员要及时做出诊断,尽早进行剖胸探查手术,修补心脏破裂口,提高患者成活率。近年来,我院对急诊心脏破裂患者有效抢救及加强手术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心脏破裂患者30例作为干预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8~62岁,平均(34.73±10.32)岁;胸部外伤致开放性心脏破裂22例,闭合性心脏破裂8例;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现象,其中6例为休克前期,1例重度休克;心包内均有积血,血块200~1 000 mL,平均(600±135) mL;心脏破裂位置:右心室破裂11例,心脏膜瓣破裂7例,左心室破裂5例,心室游离壁破裂3例,右心房2例,左心房1例,心包内大血管破裂1例;破口0.2~2.4 cm,平均(1.3±0.5) cm。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2月心脏破裂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心脏破裂位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如纠正休克,严密观察病情以及心理护理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救手术,全程进行规范化护理配合,具体如下。 1.2.1 术前准备 护士接到电话或手术通知单后,马上通知麻醉医生备好全能麻醉机、麻醉药品、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等,连接监测系统,调节最佳状态。手术护士准备好抢救车、开胸器械,各类引流管、引流瓶,高频电刀、中

医院介入手术室心血管系统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医院介入手术室心血管系统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一、心血管系统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 1.适应证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o冠状动脉介人治疗的适应证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意见,必须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并密切结合病人的心肌缺血症状和其他临床资料,来决定是否适合进行介入治疗还是适合作外科搭桥术。通常认为管径狭窄<50%的病变不应进行介人治疗。 2.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人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o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 1.适应证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 2.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等。 (三)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 1.适应证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缓慢性心律失常等。 2.方法 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1.冠心病概述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也是造成人类猝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按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检测方法与MOniCa标准,在27〜74岁范围内标化人口冠心病普查,我国的冠心病发生率由1991年的51/10万,上升到1999年的58升0万。近年来我国冠心患病率也正趋向年轻化。 冠状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前者又进一步分为左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通常,前降支供应左心室前壁和(或)侧壁及室间隔的前上2/3;回旋支供应左心室侧壁和(或)左心室下壁;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及室间隔后下1/3。从冠状动脉造影的角度来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是不同的概念,仅当1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管径狭窄250%时方能诊断为冠心病。 2.麻醉及手术体位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手术体位采用平卧位,双下肢分开并外展。 3.护理配合

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室护理配合

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室护理配合 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室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中护理配合技术,推进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护理的发展。方法对我院现有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采用间隔缺损封堵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作为区别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有多年临床经验。与之相关的术中护理技术也日渐完善。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室护理 引言 房间隔缺损(房缺)是指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存在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5%~20%。房间隔缺损治疗的传统方法是经心脏外科行缺损的修补术,但需要开胸和建立体外循环,存在较大的手术创伤和较高的并发症。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完善成熟,介入治疗房问隔缺损的技术已成为房间隔缺损治疗的主流方法。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将蘑菇伞封堵器通过心导管技术,在缺损口左右侧打开封堵器伞盘,在超声心动图监视下,封闭缺损。本文就其术中护理作如下论述: 一、配合案例 张某,女,21岁,2个月前体检心脏彩超提示,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间距为0.25cm。无气喘,无四肢末端发紫,无晕厥、黑蒙史等。听诊:于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2/6级柔和样收缩全期杂音。拟定2014年5月21日,在局部麻醉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2014年5月20日,手术室收到择期手术通知单,并安排手术间。 二、器械 2.1手术器械 无菌导线套、100mm场F16导尿管(中段)两根、细钩针、长电刀头、2/0-3/0编织缝合线3根。 2.2器械护士的配合 器械护士提前准备无菌导线套,将彩超导线套住,探头用无菌手

-心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心脏手术后,病人的特殊监护十分重要,术后,一般病人由手术室送至ICU,在手术前应充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做好术前指导。手术过程中,应备好床单位:铺麻醉床、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动脉测压换能器及加压输液装置的准备。 1.【护理评估】 1.1、术中情况:手术中情况,麻醉方式、术中转流,阻断循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功能的状况。 1.2、术后病情: 1.2.1 全麻是否清醒,清醒后躁动的原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2.2、心脏、呼吸功能临测:术后心功能状况及心电监护指标的变化;有无缺氧表现,气管插管位置,呼吸状态双肺呼吸音情况,若使用呼吸机,呼吸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各项参数是否适宜。 1.2.3微循环情况:皮肤色泽,温度,湿度。 1.2.4伤口与各种引流情况:尿量,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与量;伤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等。 1.3心理状况与认知程度,病人及家属能否适应监护室的环境,心理状况如何,对心脏手术后健康教育内容和出院后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 1.4辅助检查:心电图、X 光胸片、血气分析及各种生化检查等 2.【护理问题】 2.1、低效性的呼吸型态 2.2、心输出量减少 2.3、体温过高 2.4、知识缺乏 2.5、潜在并发症:组织灌流量的改变、心包填塞、感染。

3.【护理措施】 3.1、按ICU —般护理常规 3.2、病人回病房后,先将呼吸机连接在气管插管上,再连接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无创血压、心电监护; 3.3、了解术式及术中情况,接好各种引流管及输液管道,保持其通畅; 3.4、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复温过程中,如体温回升缓慢,应适当保暖直至体温升至36'C,为预防反应性高热,体温回升37.5'C时,头部应置冰枕; 3.5、术后常规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和各参数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了解氧合情况,对于术前心肺功能不良者,应适当延长呼吸及应用时间。(按照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3.6、拔除气管插管后立即行雾化吸入、口腔护理,鼓励病人做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7、术后持续进行血压(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及心率、心电图的检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同时每小时测中心静脉压一次,以了解而容量及心功能情况; 3.8、根据血压,心率调节血管活性药物(如升压药、扩管药)的速度,使血压维持在正 常范围内; 3.9、观察口唇及甲床的颜色,颈静脉怒张,肢体温度,末梢循环情况; 3.10、术后应立即摄胸部X线片,了解心脏大小、形态与肺部情况,同时可了解中心静脉通道与气管插管、胸部引流管的位置。 3.11、保持心包及纵隔引流管通畅,如有胸前窘迫、呼吸困难、紫绀、颈静脉怒张、奇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牙膏等,应警惕有无心包填塞; 3.12、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出入量,尿量应维持在1ml/kg/h 以上,注意尿 色;

心脏外科特色护理服务方案

心脏外科特色护理服务方案 心脏外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术和严密护理的手术,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术后的恢复和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我们制定了以下心脏外科特色护理服务方案。 一、手术前准备阶段 1.术前教育:通过开展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手术过程、术后护理要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等内容,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配合度。 2.体检评估:对于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胸片、彩超等检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忍受力以及心脏功能等指标,为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提供依据。 二、术中护理阶段 1.手术风险评估:根据病情和手术类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手术床位护理:提供完备的手术床位,包括先进的监护设备、消毒标准和麻醉器械等,并保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和整洁。 3.手术室感染控制:贯彻实施手术室的洁净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手术场所的洁净度,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术后护理阶段 1.密切监测:术后立即进行严密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电图、辅助呼吸、尿量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功能的稳定。 2.疼痛管理:针对术后疼痛,采用多模式镇痛,包括镇痛药物的应用、物理治疗、心理疏导、按摩等方式,综合治疗,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呼吸道管理:术后要定期进行呼吸道引流、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护理措施,防止呼吸道合并症的发生。 4.液体管理:通过密切的液体平衡监测和合理的输液方案,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循环稳定。 5.感染预防:通过术后伤口护理、使用规范的导尿管和留置针护理等措施,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6.饮食指导:根据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7.康复训练:设计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早期行动训练、呼吸锻炼、体力活动等,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肺功能的恢复。 8.心理支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手术带来的焦虑、恐惧和心理负担,重建他们的信心和希望。 四、出院后护理阶段

精细化管理在联合瓣膜心脏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联合瓣膜心脏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联合瓣膜心脏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联合瓣膜心脏手术护理配合中,能使护士工作准备更到位,提高工作质量,实现了手术护理配合有序、高效、安全。 标签:精细化管理;联合瓣膜手术;手术护理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是工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1]。 联合瓣膜疾病又称多瓣膜心脏手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发生病理损坏的心脏疾病[2]。此类手术时间长,配合要求高,我们在原有的护理配合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规范的护理配合。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1例,男3例,女18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7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室间隔缺损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房粘液瘤切除术1例。全组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低温全麻体外循环直视下手术,有2例患者因复跳困难需重新插腔静脉管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后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器,其余病例均手术顺利完成。 2术前准备的精细化管理 2.1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术前1d访视患者,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以及对手术方式和疾病知识的缺乏,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手术室护士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谈,用简洁易懂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通过手术成功的患友事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术晨由巡回护士将患者接到手术间,减少患者陌生无助感,使患者感觉到被重视和关心。手术间播放轻柔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 2.2参加手术前讨论。术前由手术医生组、麻醉医生、麻醉灌注师、手术室护士进行患者手术方案讨论,了解手术麻醉方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对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能做到忙而不乱,提高配合质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2.3除常规心脏手术器械外,还有准备各种类、各型号瓣膜、测瓣器、试瓣器、各种瓣膜线、临时起搏导线等。手术室护士提前检查各项仪器性能是否良好,

巡回护士专科护理小组在心脏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巡回护士专科护理小组在心脏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作者:赵旭芸朱小冬杨锦河,等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1期 赵旭芸朱小冬杨锦河谢丽如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中巡回护士专科小组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 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行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的专科小 组护理配合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巡回护士专科小组护理配合,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患者及 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达95.59%,医师满意度达95%。结论:实施心脏手术时,采取巡回护 士专科小组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士配合质量。 关键词:巡回护士;专科小组;心脏手术;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 9676.2014.11.051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 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手术室护理人 员向高效专业化和一专多能方向发展[1]。手术室护士向专科性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目的在于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专科手术技能向高、精尖发展[2]。心脏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其术中的护理工作对巡回护士提出了较高要求,术中有效的护理配 合可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升,确保患者顺利完成心脏手术[3]。我院手术室2006年开始成立 专科护理小组,对手术患者实施专科护理。现将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巡回护士专科护理小组配合 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68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34例。年龄3~65岁。其中14例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6例二瓣 置换术,11例患者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所有患者均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 1.2护理配合 1.2.1护理准备巡回护士提前准备好手术物品,主要包括心脏手术器械包、电刀、备冰、 胸骨锯、除颤仪、变温箱、吸引器等。准备好体外循环管道,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各种型号 的钢丝、动静脉管、阻断带、引流管等。药物准备主要包括肝素、 作者单位:523000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 赵旭芸:女,本科,主管护师 心肌保护液、鱼精蛋白等,另外,需备好抗心律失常、利尿药物。术前对手术器械及敷料 布类进行常规消毒灭菌。 1.2.2成立专科护理小组专科小组成员均进行专业培训与进修,取得准入证书。术前1 d 检查器械是否准备齐全。术前讨论:巡回护士参与术前讨论,对患者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 心功能情况、体重等情况进行了解。术前访视:术前1 d下午手术小组成员到病房查看病历, 了解病情,看望患者,主动热情与患者亲切交谈,告知患者有关手术与麻醉的信息及注意事项,

体外循环下冠脉移植手术护理配合

体外循环下冠脉移植手术护理配合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取患者自身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为桥梁,一端吻合在升主动脉,一段吻合在病变的冠状动脉远端。手术后能有效增加冠脉循环血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的一种手术方法,又称冠脉旁路移植,是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施的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大于女性。 1 临床资料 本院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98例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35岁,其中8例并发瓣膜病变需换瓣合并搭桥,体重在50~87 kg。 2 手术前配合 2.1 手术前一天到病房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血压、脉搏、精神状态、运动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利用图片介绍效果更好、更直观。重点介绍治疗效果成功的手术的患者,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手术,达到手术最佳效果,做好心理疏导,防止因紧张导致血压波动。 2.2 准备手术用物器械护士准备双组电刀、体外器械、搭桥器械、乳内开胸器、打孔器、银夹、冠脉刀、胸骨锯、吸引器、除颤仪、罂粟碱、肝素、滑线。常用药物准备:多巴胺、副肾、异丙肾、阿托品、速尿、地塞米松、鱼精蛋白、利多卡因等。 3 手术配合 3.1 手术间温度调节保持手术间温度适中,手术前调节好室温在22℃~24℃,湿度在50%~60%,注意患者保暖。 3.2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手术前30 min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协助麻醉医生麻醉诱导、桡动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尿、肛温检测、粘贴电刀负极板,妥善固定各管路、导线。 3.3 体位患者平卧位,胸背部置胸垫,上肢收在身体两侧并用中单固定,双下肢绷带悬吊进行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颌,下至双足。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所用物品并记录。术中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仪器使用情况。 3.4 手术配合配制取血管用水:取大隐静脉用水(250 ml生理盐水+ 70 mg 罂粟碱20 mg肝素),取乳内动脉用水(100 ml生理盐水+100 mg罂粟碱)手术铺巾顺序:治疗巾一块盖会阴-骨科单长边对折从头端至足端铺在身体右侧、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