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多囊卵巢综合征指南解读

2020年多囊卵巢综合征指南解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

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影响到许多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2020年,专家们发布了最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指南,旨在提供指导和

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该疾病。本文将对这份指南进行详

细解读,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具有多样化的临床

表现。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高雄激素水平、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的

形成以及代谢紊乱等。它可能引起月经不规律、异常体毛生长、肥胖、不孕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患者的

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2020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指南,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首要任

务是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指南提供了疾病的最新定义、分类

标准以及诊断流程的详细说明。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

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内分泌学家、妇科医生、营

养师和心理专家等。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可以全面地帮助患者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例如,内分泌学家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雄激素水平,改善月经不规律的情况。妇科医生可以提供治疗不孕问题的建议。营

养师可以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减轻肥胖的症状。心理专家

可以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

的心理压力。

此外,指南还推崇了个体化治疗的概念。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治疗计划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指南提到了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法,例如,针对不孕问题可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对于肥胖患者,可以通过减重来改善激素水平;对于月经不规律的患者,可以采用口服避孕药来调整周期。这些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治疗方案的提出,指南还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和自我保健。因此,指南推荐医生与患者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教育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起来,2020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指南是一份全面、权威的指导文件,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促进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个体化治疗和患者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管理将取得更好的效果,使患者能够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po1.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生育及远期健康。 诊断依据 一、病史询问 现病史:患者年龄、就诊的主要原因、月经情况[如有月经异常应仔细询问异常的类型(稀发、闭经、不规则出血),月经情况有无变化,月经异常的始发年龄等]、婚姻状况、有无不孕病史和目前是否有生育要求。一般情况:体质量的改变(超重或肥胖患者应详细询问体质量改变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既往史:既往就诊的情况、相关检查的结果、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家族史:家族中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体毛过多的病史,以及女性亲属的月经异常情况、生育状况、妇科肿瘤病史。 二、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乳房发育、有无挤压溢乳、体毛多少与分布、有无黑棘皮征、座疮。妇科检查:阴毛分布及阴蒂大小。 高雄激素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毛,特别是男性型黑粗毛,但需考虑种族差异,汉族人群常见于上唇、下腹部、大腿内侧等,乳晕、脐部周围可见粗毛也可诊断为多毛。相对于青春期座疮,PCOS患者座疮为炎症性皮损,主要累及面颊下部、颈部、前胸和上背部。 三、盆腔超声检查

多囊卵巢卵O1.yCyStiCovarianmorpho1.ogy,PCOM)是超声检查对卵巢形态的1种描述。PCOM超声相的定义为:1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 的卵泡数212个,和(或)卵巢体积210In1.(卵巢体积按0.5X长径X横径X前后径计算)0 超声检查前应停用性激素类药物至少1个月。稀发排卵患者若有卵泡直径>10mm或有黄体出现,应在以后的月经周期进行复查。无性生活者,可选择经直肠超声检查或腹部超声检查,其他患者应选择经阴道超声检查。 PCOM并非PCOS患者所特有。正常育龄期妇女中20%〜30%可有PeOM,也可见于口服避孕药后、闭经等情况时。 四、实验室检查 1.高雄激素血症:血清总睾酮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的2倍;可伴有雄烯二酮水平升高,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2.抗苗勒管激素:PCOS患者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ti I1.erianhormone,AMH)水平较正常明显增高O 3.其他生殖内分泌激素:非肥胖PeoS患者多伴有1.H/FSH比值 ≥2o20限35%的PCoS患者可伴有血清催乳素(PR1.)水平轻度增高。 4.代谢指标的评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服糖后2h血糖水平;空腹血脂指标测定;肝功能检查。 5.其他内分泌激素:酌情选择甲状腺功能、胰岛素释放试验、 皮质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17-羟孕酮测定。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后附思维导图)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临床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PCOS临床表现异质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而且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相关的代谢失调包括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危险也增加。PCOS至今病因尚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案混乱,对远期并发症也缺乏合理的防治措施,因此,制定诊治规范迫在眉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于2006年11月18日在重庆召开了妇科内分泌学专家扩大会议,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初步达成了目前中国的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经过1年多40余场关于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的全国巡讲,广泛征求各界意见,2007年11月24日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在海南三亚召开了PCO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临床问题解答专家会,最终出台了适合目前中国情况的PCO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一、PCOS概述 PCOS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中国尚无确切患病率报道),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目前,我国尚缺少全国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PCO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1.遗传因素: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等。 2.环境因素:宫内高雄激素、抗癫痫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或高危因素,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完善环境与PCOS关系的认识。 二、PCOS的诊断 在现阶段推荐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在中国使用,待中国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研究有了初步结果之后,再斟酌是否对此诊断标准进行修正。 1.PCOS诊断标准:(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2)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3)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中直径2~9 mm 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4)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病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以及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2.标准的判断:(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①判断标准:初潮2~3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6个月);月经稀发,即周期≥35 d及每年≥3个月不排卵者(WHO Ⅱ类无排卵);②月经规律并不能作为判

多囊卵巢综合症

拼音 duō náng luǎn cháo zōng hé zhēng [编辑本段]英文参考 Stein-Leventhal syndrome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不详,目前认为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Stein-Leventhal Syndrome;sclerocystic ovary disease)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内分泌轴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的终期卵巢病理改变,其最初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是GnRH-GnH释放频率和脉冲振幅增加,LH/FSH比值增 [编辑本段]【病因】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定论,一些研究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PCOS患者LH值高,FSH值正常或偏低,故LH/FSH之比大于3,LH对合成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反应增加,故认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常是本征的启始发病因素,从而导致卵巢合成甾体激素的异常,造成慢性无排卵。LH水平升高不仅脉冲幅度增大,而且频率也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外周雄激素过多,被芳香化酶转化成过多的雄激素持续干扰下丘脑-垂体的功能。(二)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部分PCOS患者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升高,此可能是肾上腺皮质P450c17酶的复合物调节失常使甾体激素在生物合成途中从17羟孕酮至雌酮缺乏酶的阻断。肾上腺机能异常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异常与分泌异常。(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与高胰岛素血症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常见的表现。PCOS妇女胰岛素水平升高能使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雄激素活性增高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内环境稳定。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无论肥胖与否,即使月经周期正常,均伴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也有学者认为高浓度的胰岛素可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受体结合,PCOS患者卵巢间质组织上IGF-I受体数目比正常者高,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岛素对卵巢的作用可能通过IGF-I受体而发挥作用。胰岛素和黄体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前者可刺激颗粒细胞使之分泌孕酮,使颗粒细胞黄体化,诱导颗粒细胞的LH受体,同时改变肾上腺皮质对ACTH的敏感性。(四)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异常目前多数学者推断PCOS患者卵泡内存在某些物质,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a(TGFa)及抑制素(inhibin)等,抑制了颗粒细胞对FSH的敏感性,提高了自身FSH阈值,从而阻碍了优势卵泡的选择和进一步发育。即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

最新: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治疗及生育保护共识(完整版)

最新: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治疗及生育保护共识(完整版)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念、定义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雄激素增多症、无排卵和多囊性卵巢形态为基本特征的综合征,但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程度差异,病因不清楚,容易合并月经紊乱、不孕、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心理特征和生活质量也容易受到影响[1-2]。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仍是2003年鹿特丹PCOS诊断标准[3],具备下列3项中2项即应考虑诊断:(1)稀发排卵或不排卵;(2)临床或生化高雄激素表现;(3)超声显示多囊卵巢形态(PCOM):卵巢体积>10ml,一侧卵巢可见≥12个直径2-9mm的卵泡;同时需要除外其他雄激素过多的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征、柯兴综合征、卵巢或肾上腺肿瘤,及其他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性改变的情况。 最新的建议是2018年由澳大利亚学者牵头、美国生殖学会(ASRM)与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发育学会(ESHRE)提出的共识性意见[4],仍然认可成人采用2003年鹿特丹PCOS诊断标准,推荐PCOS的诊断呈渐进式,围绕临床表现:如有月经不规律+高雄临床表现,诊断即可成立,不需做超声检查或查性激素;月经不规律、无高雄临床表现

的,再化验血是否有高雄激素血症;单有月经不规律或高雄临床表现者,需行超声检查,有PCOM,才诊断PCOS。 2012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制定了中国PCOS诊断标准[5],该标准强调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必需条件,再有下列2项中的1项符合,即可诊断为“疑似的”PCOS:①临床和/或生化高雄激素表现;②超声为PCOM。对“疑似的”PCOS,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排卵异常或PCOM的疾病才是“确定的”PCOS,目的在于避免过度诊断和治疗。目前国内仍推荐此诊断标准。 PCOS对生育的不良影响 一、不排卵或稀发排卵 1.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UB-O):PCOS的月经常表现为周期不规律、月经稀发、量少或闭经,也可有经量过多及不可预测的经间期出血,可影响正常性生活。少数情况下,PCOS患者有规律月经周期,但因卵泡发育及成熟障碍而导致黄体功能异常。 2.不孕:PCOS是不孕症中无排卵的最常见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内分泌专家共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内分泌专家共识 一、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由Stein和Leventhal于1935年首次报道[1],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其患病率约为5%~10%[2],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征、卵巢多囊样表现等,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3,4]。 二、流行病学PCOS的患病率因其诊断标准、种族、地区、调查对象等的不同而不同,高发年龄段为20~35岁。根据2003年鹿特丹诊断标准,我国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为5.6%[5]。 三、病因学PCO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涉及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复杂调控网络。 (一)遗传因素PCOS与遗传有关,有家族聚集性,患者一级亲属患PCOS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家系分析显示,PCO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但不完全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6,7]。PCOS是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等[8]。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宫内高雄激素环境、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PCBs)、抗癫痫药物、营养过剩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可能增加PCOS发生的风险[9,10,11]。四、临床表现(一)月经异常及排卵异常月经异常可表现为周期不规律(即初潮2年后仍不能建立规律月经)、月经稀发(即周期≥35d)、量少或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6个月),还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出血。排卵异常表现为稀发排卵(每年≥3个月不排卵者)或无排卵。 (二)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1.多毛:上唇、下颌、胸背部(包括乳晕)、下腹部(包括脐周及脐中线)、大腿内侧可见较粗的体毛,阴毛呈男性型分布,mFG评分中国人群大于4分,即提示多毛[12]。 2.痤疮:大约25%~35% PCOS患者伴有痤疮,而83%女性严重痤疮患者是PCOS。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痤疮多见于青春期后痤疮,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好发于面部中下1/3处,常伴有明显皮脂溢出和月经前期加重,对常规治疗抵抗。临床常用Pillsburg四级改良分级法将痤疮严重程度分为Ⅰ-Ⅳ级[13]。 3.脱发:常表现雄激素源性脱发,头发从前额两侧开始变纤细而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但前额发际线不后移。4.男性化体征:声音低沉,喉结突出,女性第二性征逐渐

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的国际循证指南的建议

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的国际循证指南的建议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到 许多妇女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PCOS,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循证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 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循证指南对PCOS的评估和管理的建议。 首先,循证指南强调了对PCOS的准确诊断。根据指南,诊断PCOS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1)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雄 激素血症;2)存在与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如月经 紊乱、多囊卵巢等;3)通过超声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多 囊卵巢。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才能确诊为PCOS。 其次,循证指南对于PCOS的评估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指南建议医生在评估PCOS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多毛症、痤疮等;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实验室检查可以包括血液激素水平、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等;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卵巢的形态和大小。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风险。 针对PCOS的管理,循证指南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是生活方式干预。指南建议患者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方式来改善PCOS的症状和代谢异常。其次是药物治疗。根据

指南,药物治疗可以包括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药物、胰岛素敏感增强剂等,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此外,对于PCOS伴随不孕的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也可以作为治疗选择。 此外,循证指南还提到了一些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指南强调了PCOS患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建议医生在评估和管理PCOS时要重点关注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此外,指南还提到了PCOS与其他疾病的关联性,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抑郁等,医生在评估和管理PCOS时也应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国际循证指南为PCOS的评估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准确诊断、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PCOS患者管理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在实际临床中,医生应根据循证指南提供的建议,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2023版国际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循证指南解读

2023版国际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循证指南解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评估和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近期发布的2023版国际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循证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份指南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和应 用这些评估和管理的最新方法。 一、评估部分 1. 定义和诊断标准 在评估PCOS时,首先需要明确病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根据2023 版的指南,PCOS的诊断应该结合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和影像检查来 综合判断。这样的综合评估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也 能更准确地诊断出是否患有PCOS。 2. 生活方式和营养干预 除了医学治疗,生活方式和营养干预也是评估PCOS的重要内容之一。在2023版的指南中,对于饮食、运动和体重管理的建议更加具体和科学,这对于患者的生活改善和症状的缓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心理和社会影响的评估 2023版的指南还特别强调了心理和社会影响的评估,这也是评估

PCOS时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患有PCOS的患者往往伴随着情绪压力和社交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的评估和干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管理部分 1. 个体化治疗 在管理PCOS时,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2023版的指南提出了更多针对个体差异的治疗方案,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等方面。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长期随访和复查 另外,管理PCOS也需要长期的随访和复查。2023版的指南对于随访和复查的频率和内容也进行了相关建议,这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预防和教育 预防和教育也是管理PCOS不可或缺的一环。2023版的指南中对于患者自我管理和相关知识的普及也有详细的指导,这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2023版国际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和管理循证指南的发布,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估和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和

多囊卵巢综合症

临床诊断 写在课前的话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持续性不排卵、高雄激素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它是青春期和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占闭经1/3,月经稀发90%,无排卵性不孕90%。本课件详细介绍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旨在为临床上正确诊断该病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概述 1、您在门诊经常遇到这种病例吗? 女,21岁,月经不规则6年,4-6个月左右一行,最长1年左右。肥胖、多毛1年半,要求诊治。 女,26岁,G0,月经稀发3年,多毛、痤疮,近一年未避孕亦未怀孕,要求调理月经与治疗不育。 女,18岁,未婚,月经稀发,面部痤疮,要求治疗痤疮与调理月经。 2、面对这些要求您如何处理? (1)要求来月经或调整月经周期。 (2)要求治疗痤疮 (3)要求治疗不育 (4)要求检查多毛原因 (5)要求减肥 3、患者经常会问什么问题? (1)是不是生不了孩子了? (2)这个病能不能治好? (3)是不是一辈子都要吃药啊?

4、潜伏并发症您告知患者了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远期合并症包括:1)肿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2)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2)糖尿病:II型糖尿病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持续性不排卵、高雄激素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部分病人有胰岛素抵抗现象。它是青春期和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占闭经1/3,月经稀发90%,无排卵性不孕90%。 二、发病机制 PCOS的发病机制迄今不明,涉及多种因素: 80年代发现多囊卵巢是由于长期不排卵而引起的卵巢改变,称多囊卵巢(PCO)。 90年代已知高雄激素血症及长期无排卵为特征,部分病人存在胰岛素拮抗,最终可能发展为内分泌、代谢紊乱,增加冠心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医学界公认PCOS是个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症候群,发病多因性,表现多态性,涉及内分泌、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因其内分泌、代谢系统异常,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妇女增加8倍,糖尿病增加6倍,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增加2倍。 PCOS几乎覆盖女性一生。因此,需关注对PCOS病人的长期治疗及预防。 三、临床表现 1、一组复杂的症候群 PCOS临床表现是以月经不调、不育、多毛或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 2、PCOS远期合并症包括: (1)恶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 (2)糖尿病: II型糖尿病。 (3)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激素水平、代谢等方面。为了提高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和儿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共同制定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措施也因人而异。这导致了许多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存在困惑和误区,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制定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共识至关重要。 诊断标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需符合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改变等三个主要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对于疑似病例,建议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需与其他引起月经失调、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改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月经周期等。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采取促排卵治疗。 多项研究证实,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生殖健康。相关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生育要求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并发症的处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应在治疗过程中加以并及时处理。 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应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自我管理,改善生活质量。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诊断标准、采取个体

最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国际循证指南更新推荐

最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国际循证指南更新推荐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影响育龄期女性的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约10%~13%,其发病机制复杂,患者症状多样,影响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及心理等等多个方面,常常给临床医生的诊疗带来诸多挑战。2018年,欧洲人类与生殖胚胎学会(ESHRE)、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共同发布了PCOS国际循证指南,对该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时隔5年,由ASRM、ESHRE、美国内分泌学会和欧洲内分泌学会整合了更完整的证据,共同发布了该指南的2023年更新版本。 新版指南涵盖5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PCOS筛查、诊断、风险评估及生命阶段;(2)PCOS心理特征的患病情况、筛查、管理及医疗模式;(3)PCOS生活方式管理;(4)PCOS

非生育特征的管理;(5)PCOS不孕症的评估与治疗。以下是指南对PCOS不孕症评估与治疗的推荐要点。 一、指南推荐中用到的术语及符号 指南推荐类别: •EBR: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推荐 •CR:基于专家组共识推荐 •PP:基于临床实践推荐 指南推荐等级: •⭐:条件性不推荐 •⭐⭐:有条件的建议或比较 •⭐⭐⭐:有条件的推荐 •⭐⭐⭐⭐:强烈推荐 证据质量(确定性): •高(++++):对预计效果非常有信心,真实效果接近于预估效果; •中等(+++):对预计效果有适度的信心,真实效果可能接近预估效果但是也有可能不同;

•低(++):对预计效果信心有限,真实效果可能不同于预估效果; •非常低(+):对预计效果几乎没有信心,真实效果几乎不是预估效果。 二、指南推荐要点 一般原则 1、孕前危险因素

2022多囊卵巢综合征药物治疗方案(全文)

2022多囊卵巢综合征药物治疗方案(全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以稀发或无排卵,雄激素过高为临床或生化表现,伴卵巢多囊形态、胰岛素抵抗、肥胖、多毛、痤疮等为特征。 无论是否有生育需求,PCOS的一线治疗方式为生活方式干预,其次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1、针对高雄激素与月经紊乱的药物治疗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是PCOS高雄激素的一线药物[1]。COC主要由雌激素和高效孕激素组成,通过抑制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来抑制卵泡的发育,降低雄激素的产生,COC可提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水平,从而降低游离睾酮水平以及减少雄激素的外周作用。 COC禁忌或耐受性差的PCOS患者,还可考虑使用抗雄激素药物,但这些药物一般有胚胎毒性,备孕的PCOS患者禁用。 另外,高雄激素表现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的PCOS患者,可以周期用孕激素如地屈孕酮或黄体酮来治疗。 2、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60%~80%PCO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能改善糖代谢并抑制卵泡膜细胞,同时其通过减少糖原的产生来改善高雄激素的症状。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使30%~50%PCOS女性恢复排卵[2],治疗前6个月与孕激素同周期治疗,直到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但它在提高妊娠率方面不如枸橼酸氯米芬[3]。 二甲双胍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妊娠分级中属于B类,尽管研究认为早期使用二甲双胍不具有致畸形,但在使用时仍需谨慎。另外,本身超重和肥胖的患者需要通过饮食、运动或者药物来减轻体重,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3、针对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 PCOS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脂肪代谢异常、腹型肥胖、高血压、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等,所以PCOS代谢异常的治疗不仅针对生殖健康,也针对全身性疾病。 1.二甲双胍治疗 合并有代谢性疾病的PCOS患者,首先要控制体重。同时采取生活方式干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指南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分泌及代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男性激素产生过剩) 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分泌疾病。 疾病分类 根据PCOS国际诊断标准(详见诊断局部)诊断的PCOS可以进展亚型分型,以便于个体化治疗选择: 1型:经典PCOS,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2型: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3型:NIH标准PCOS,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4型:同时具备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此型也被称为经典PCOS。 发病原因 目前对于PCOS病因学研究有非遗传理论和遗传理论两种。

PCOS非遗传学理论 研究认为孕期子宫激素环境影响成年后个体的分泌状态,孕期暴露于高浓度雄激素环境下,如母亲PCOS史、母亲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高雄激素控制不良等,青春期后易发生排卵功能障碍。 PCOS遗传学理论 此理论的主要根据PCOS呈家族群居现象,家族性排卵功能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提示该病存在遗传根底。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PCOS 家族成员同样患病的遗传特征,胰岛素促进卵巢雄激素生成作用亦受遗传因素或遗传易感性影响。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的家族成员中女性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和男性过早脱发的患病率增高。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PCOS可能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方式。通过全基因组扫描的发现最大量的与PCOS相关的遗传基因,如甾体激素合成及相关功能的候选基因、雄激素合成相关调节基金、胰岛素合成相关基金、碳水化合物代及能量平衡的候选基因、促性腺激素功能及调节的候选基因、脂肪组织相关的基因以及慢性炎症相关基因。 总之,PCOS病因学研究无法证实此病是由某个基因位点或某个基因突变所导致,其发病可能与一些基因在特定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作用导致疾病发生有关。 病理生理

最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前、孕期及产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最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前、孕期及产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年版)解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超重或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排卵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生殖及远期健康。 近日,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该共识执笔专家之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容教授,围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孕前、孕期、产后管理为大家深入解读共识的核心要点。 制定《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前、孕期及产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的背景以及临床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制定这部专家共识的原因。众所周知,PCOS对女性的影响非常大,有文献显示,美国PCOS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4.91/10000上升至2014年的36.64/10000。关于我国的发病率,我们统计了438家医疗机构,从2012年0.96/10000上升到2021年的21.08/10000,由此可见,我国PCOS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而且PCOS 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可能有些患者在高中时期就发生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对女性的生殖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还可能伴随一些月经不调、

高雄激素的表现,或者会在代谢和心理方面给女性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对于育龄期的女性,PCOS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殖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制定了这部共识,对于PCOS患者,从孕前-孕期-产后临床医生需做哪些工作都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临床工作当中,我们发现很多从外院转到我院的PCOS患者,其中有肥胖、体重控制不好的患者,也有高血糖、高血压的患者或者是胎膜早破、有流产迹象的患者等等。根据临床工作经验以及查阅到的种种资料,结合目前国际上PCOS的发病趋势,我院产科和生殖内分泌科的医生经讨论后认为制定PCOS患者孕前、孕期及产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非常有必要,这就是我们制定这部专家共识的背景。 PCOS对孕妇及胎儿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增加孕期流产、早产的风险,还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产后可能会发生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包括其子代的发病率,如内分泌紊乱、生殖健康受影响的情况也会增加。所以,制定此共识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母儿或者是母婴的健康,不仅仅是生殖方面,还有心血管和代谢方面的远期健康。同时也要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保证母儿健康,改善妊娠结局。以上就是这部专家共识制定的重大临床意义。 对于PCOS患者,孕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该共识主要围绕PCOS患者孕前、孕期、产后管理三部分内容展开。

《多囊卵巢综合症完全指南》读后感

《多囊卵巢综合症完全指南》读后感 英文版 Reflections on Reading "The Complete Guide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s I closed the final page of "The Complete Guide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 found myself deeply moved and informed. This book, written in a clear and accessible style, provided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understanding a condition that affects so many women worldwid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a complex hormonal disorder that can lead to a range of symptoms, including irregular periods, excess hair growth, weight gain, and infertility. Despite its prevalence, PCOS is often misunderstood and misdiagnosed, leading to a sense of isolation and confusion for those affected. The guide begins by demystifying PCOS, explaining its causes, symptoms, and potential long-term health impacts. It

新闻重磅综述:NatureRev...

新闻重磅综述:NatureRev... 编译:胜寒,编辑:Emma、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荷兰鹿特丹大学医学中心Jenny A. Visser于2020年12月14日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发表了名为“The importance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的综述,该综述系统的阐述了近期关于代谢途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基本作用的多项研究,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代谢稳态和生殖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理解。 主要内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生殖和代谢紊乱为特征,全世界约有10%至15%的妇女受其影响。雄激素过剩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标志,驱动了许多表型特征。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异质性的疾病,所以尽管其患病率很高,其病因学仍然知之甚少。2020年发表的一些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一些重要进展如下: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遗传学上不同的生殖和代谢亚型;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模型中,大脑和脂肪组织都是雄激素诱导生殖功能障碍发生的关键组织; •经鼻注射胰岛素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绵羊模型中适应性产热降低的情况; •多囊卵巢综合征青少年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已经出现了不利的变化,但是其变化与肥胖无关; •饮食中营养素平衡的改变改善了PCOS小鼠模型的生殖功能障碍,

但对代谢功能障碍没有显著影响。 结语 虽然研究还没有解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学问题,但是这些研究都指向了代谢途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基本作用。结合进一步的基因分析,这些发现可能会对未来开发新的、个性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方法带来巨大的帮助。 END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研究进展 (2020完整版)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PCOS表现出的内分泌和代谢异常会造成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从而导致低胚胎植入率和高流产率。孕激素是调节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和良好胚胎容受状态的重要类固醇激素,孕激素效应的减弱会导致子宫功能失衡。PCOS患者已被证实存在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现象,而孕激素抵抗是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癌症发生的风险。明确孕激素抵抗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以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妊娠结局,同时可以为子宫内膜癌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对PCO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效应以及该现象发生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总结论述,以期为改善PCO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容受性;孕激素抵抗;子宫内膜癌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排卵功能障碍和雄激素

过多症,并且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1]。随着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ART)的发展,PCOS患者通过成熟的促排卵方案可获得较高的累积排卵率,然而仍存在着床率较低、流产率较高的现象[2],除胚胎质量这一因素外,子宫内膜容受性也是导致PCOS患者存在不良ART助孕结局的关键因素[3]。既往有相关研究证据表明,在PCOS 患者的子宫内膜中存在明显的孕激素抵抗现象[4],这可能导致PCOS 患者生育能力的下降,同时增加发生妊娠并发症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本文在总览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PCO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总结论述,旨在为提高PCOS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防治子宫内膜癌提供重要依据。 一. 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重要作用 孕酮是由卵巢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其合成和分泌主要受月经周期中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妊娠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的调节。孕激素在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维持正常妊娠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孕酮浓度明显低下或子宫内膜对孕酮的反应不佳均可导致不孕和流产的发生[5]。 子宫内膜由增殖期向分泌期转化是受精卵着床的首要条件,而孕酮除了在子宫内膜腺上皮向分泌期转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外,还在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